三年级 酸和碱 市赛获奖_第1页
三年级 酸和碱 市赛获奖_第2页
三年级 酸和碱 市赛获奖_第3页
三年级 酸和碱 市赛获奖_第4页
三年级 酸和碱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酸和碱写出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表示物质之间相互可以发生反应。一、HCl的化学性质①

二、H2SO4的化学性质①

三、NaOH的化学性质①

四、Ca(OH)2的化学性质①

酸、碱指示剂1.概念能跟酸和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

的物质,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在不同性质溶液中的颜色不同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在中性溶液中在碱性溶液中石蕊溶液

.

.

.酚酞溶液

.

.

.红色紫色蓝色无色无色红色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溶液反应时,是酸或碱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碱溶液变色。常见的酸(常考点)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盐酸硫酸溶质的化学式HClH2SO4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黏稠、油状液体打开瓶盖现象瓶口有白雾出现无明显现象原因具有挥发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味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1)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

(2)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

,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

3.浓硫酸的稀释(1)稀释帮助消化吸水性干燥剂浓硫酸水热量及时散失(2)意外事故处理: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

溶液。

碳酸氢钠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干燥装置如图所示,可以用来干燥O2、H2、CO2等气体,但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氨气(NH3),因为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干燥气体时气体从长导管通入。4.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使无色酚酞溶液

(2)与活泼金属反应,例如:铁与盐酸: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

锌与稀硫酸:

变红色不变色稀盐酸(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溶液为棕黄色。[拓展思考1]当把浓盐酸和浓硫酸都敞口露置于空气中时,两溶液的质量如何变化?溶质质量分数呢?答案:浓盐酸因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时因氯化氢挥发造成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有吸水性,使溶剂质量增大,溶液质量增大,但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常见的碱(常考点)1.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称

.

.物理性质色、态白色固体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吸水性易吸收水分而

.用途作气体干燥剂、去除油污作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烧碱火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白色粉末状固体微降低潮解2.碱的化学性质(1)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

,使无色酚酞溶液

(2)能和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例如: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

(3)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4)能和部分盐反应。(只有可溶性碱和可溶性盐的溶液才能反应)例如:NaOH溶液与CuSO4溶液:

变蓝色变红色3.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详见常考实验突破)中和反应(常考点)1.概念:

作用生成

的反应。

酸与碱盐和水[拓展思考2]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吗?答案:不一定。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除酸与碱之间的反应外,还有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常考点)1.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

(1)

时,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2)

时,溶液呈中性。

(3)

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2.pH的测定(1)用品:

(2)操作: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

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

pH0~14pH<7pH=7pH>7pH试纸玻璃棒标准比色卡3.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1)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都必须在一定pH的溶液里才能进行。(2)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调节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3)随时监测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正常雨水的pH约为

,pH

的雨水称为酸雨。

5.6小于5.6使用pH试纸注意事项不能用pH试纸直接蘸待测液,会使待测液受到污染;也不能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液,否则待测液就被稀释了,所测得pH可能不准确。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发生,无法肯定反应是否发生,所以需要借助简单的实验,通过明显的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下面的一些装置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例1](2019北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解析:(1)由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图,压强先减小,先推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二、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1.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如果是酸滴定碱,酚酞作指示剂,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即表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2.酸碱反应后溶液溶质的判断在酸滴定碱中,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可能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酸过量。检验酸是否过量的方法是(1)滴加石蕊溶液;(2)用pH试纸;(3)加入比较活泼的金属;(4)加入碳酸盐。[例2]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解析:(1)题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钠离子、氯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答案:(1)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1)分析图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反应的实质是

(2)如果规定上述反应后溶液的pH<7,显酸性。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溶液显酸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

显酸性解析:(2)根据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的性质,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答案:(2)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②石蕊溶液变红色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常见酸、碱的特性与用途2(易),4(易),5(易)酸、碱的化学性质7(中),9(中)中和反应及应用11(中)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3(易),6(易),8(中)综合性习题1(易),10(易)一、选择题1.(2019常州)“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B解析: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镁、硫酸钠均不能与铜反应,故A错误;铜能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B正确;氢氧化钙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水与氢氧化钠、铜均不反应,故C错误;氯化钠与铜、氢氧化钠、稀硫酸均不反应,故D错误。2.(2019滨州)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C.氢氧化钠 D.石灰石C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在空气中会使其质量减少,故B错误;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质量增加,故C正确;石灰石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没有变化,故D错误。3.(2019青岛)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D物质名称鸡蛋清牛奶葡萄汁苹果汁pH范围7.6~8.06.3~6.63.5~4.52.9~3.3A.鸡蛋清 B.牛奶C.葡萄汁 D.苹果汁解析: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牛奶、葡萄汁和苹果汁都显酸性,但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D。4.(2019重庆)假设与排除是探索未知物的一种方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金、银、铜、铅、铁)。”下列物质最可能是“强水”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B.稀盐酸C.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D.稀硫酸C解析:金、银、铜、铅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A不正确;金、银、铜不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B、D不正确;最可能是“强水”的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以与金、银、铜、铅、铁反应,C正确。5.(2019德州)两瓶标签损毁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区分两种溶液的是(

)A.锌粒 B.氯化钡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B解析: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反应生成氢气,A不能鉴别;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B能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不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但均无明显变化,D不能鉴别。6.(2019滨州)下列有关测定氢氧化钠溶液pH的实验操作或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镊子夹取pH试纸直接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测量B.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滴管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测量C.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用pH试纸测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pH=12.6C解析: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A错误;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减弱,使测定结果偏小,B错误;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C正确;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所得结果均为整数,D错误。7.(2019鄂州)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C.AB段有沉淀生成D.F点溶液的pH>7解析: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即没有反应的硫酸铜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钠,故A正确;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硫酸铜,故B不正确;AB段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故C正确;F点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溶液的pH>7,故D正确。8.(2019威海)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物质苹果汁西瓜汁牛奶鸡蛋清炉具清洁剂pH2.95.86.47.612.5解析: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A不正确;等量的溶液酸性越强,含有的氢离子越多,从表中的数据可知,苹果汁的pH小,酸性强,故等量的苹果汁比西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B不正确;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炉具清洁剂的pH大于鸡蛋清,故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C正确;苹果汁的pH<7,酸性较强,故胃酸过多的人不能多喝苹果汁,D不正确。9.(2019贵阳)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解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由此可知: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酸根离子数目减少,氢氧根离子、钠离子数不变,故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D正确。二、填空与简答题10.(2019绥化)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解析:(1)①由图像可知,pH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Na2SO4。(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会使测得的pH偏大。(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滴入

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溶质为

(填化学式)。

(2)测定某酸溶液pH时,如果放pH试纸的玻璃片上的水没有擦干就进行测定,会使测得的pH

(填“偏大”或“偏小”)。

(3)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H2SO4、Na2SO4偏大氢氧化钙11.(2019达州)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D中的现象是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解析:[继续探究]①因为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所以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盐酸,也一定没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即溶液呈中性,而C试管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因此B试管中一定有盐酸剩余,故混合后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钙。②因为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所以溶液呈碱性,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氢离子。NaClCaCl2H+[拓展延伸]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写一个即可)。

常见酸及酸的性质①常见的酸及其性质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考查,有时实验与探究题中涉及。②以盐酸的挥发性及浓硫酸的吸水性、腐蚀性等知识为依托,考查酸的物理性质及安全使用注意事项。③结合生活事例或实验事实,考查常见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④创设情景或结合知识网络考查酸的通性。[例1]无论在化学世界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下面对常见的酸——硫酸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1)浓硫酸的特性①向一个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浓硫酸,总质量为m1;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为m2,那么m1

(填“>”“=”或“<”)m2。

②如图1所示,将水滴入装有浓硫酸的锥形瓶中(锥形瓶和木板用熔化的石蜡粘在一起),观察到液滴四溅。据此分析,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B.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C.浓硫酸充分溶于水后,可以将锥形瓶从木板上轻轻提离点拨:(1)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质量会增加。②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以将锥形瓶从木板上轻轻提离。答案:(1)①<②AC

(2)与金属反应向装有镁、铁、铜的A、B、C三支试管中(如图2),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填序号);请写出反应最剧烈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与非金属反应将冷的浓硫酸加入装有碳粉的圆底烧瓶中,无明显现象,加热该混合物,有大量气泡产生,现对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验证。[查阅资料]①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时,除了生成水之外,还生成二氧化硫和碳的一种氧化物;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中,二氧化硫还能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验证]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图3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温馨提示:丁装置的A、B、C中均装有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①为了完成对导出气体的验证,请将上述装置进行正确连接:甲→

→丙→

(填序号)。

②请完成如表中的相关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证明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碳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而不是一氧化碳丁装置A中溶液褪色,C中溶液不褪色证明气体中有

装置C的作用是

戊中白色固体变蓝证明气体中有水蒸气[获得结论]碳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知识拓展]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反应条件都有一定关系。酸不仅仅能与某些金属反应,还能与某些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点拨:(3)为了完成对导出气体的验证,应将气体先通过无水硫酸铜,如果变蓝色证明有水生成;然后通过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证明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由于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在用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之前,应先除净二氧化硫气体,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使红棕色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根据结论生成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不是一氧化碳,所以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固体的颜色不变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碳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酸的化学性质(1)稀酸的化学性质有5条,可伸出人的左手,将酸放在手心中,5条性质好比人的5个手指头,如图所示。(2)酸的化学性质中有两条“生成气体”的反应:酸+活泼金属→H2↑+盐,酸+碳酸盐→CO2↑+盐+H2O。(3)酸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可用来除铁锈。用酸除铁锈时,不能将铁器长时间放在酸溶液里浸泡,因为铁锈除去后,铁能跟酸反应。1.(2019杭州)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氧化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反应,生成盐和水,①正确;金属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②正确;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稀硫酸均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③正确;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与稀盐酸不反应,④不正确。故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①②③,B正确。B2.(2019自贡)按如图进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序号)。

(2)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其原因是

。解析:(1)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能产生气泡的是BD。(2)滴有酚酞溶液的石灰水显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该物质是铜片,其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B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常见碱及碱的性质①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是中考的常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考查,有时也在实验与探究题中涉及。②考查常见碱的俗称、物理性质和保存。③结合生活事例或实验事实,考查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④创设情景或结合知识网络考查碱的通性。⑤以实验或探究题的形式考查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OH和Na2CO3猜想二:溶质全为Na2CO3(1)你认为猜想三:溶质为

猜想四:溶质全为NaHCO3点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部分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NaOH和Na2CO3;猜想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全为Na2CO3;猜想三: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部分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为Na2CO3、NaHCO3;猜想四: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全部和水、二氧化碳反应时溶质全为NaHCO3。答案:[猜想与假设](1)Na2CO3、NaHCO3[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猜想

不成立

②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3)现象为

猜想二不成立③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稀HCl有气泡产生(4)猜想

成立

点拨:[实验探究]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碳酸钙;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稀HCl,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2)猜想四不成立②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3)现象为溶液变红色猜想二不成立③取适量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稀HCl有气泡产生(4)猜想三成立答案:[实验探究](2)四(3)溶液变红色(4)三[实验总结]针对上述实验,实验小组的同学总结并写出了上述探究过程中的各步反应方程式。(5)你认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和除杂(1)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由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时,溶液有明显的变浑浊现象,因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时,常用澄清石灰水。(2)二氧化碳气体的除杂:当欲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时,则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相同质量的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石灰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钙较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就少,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可彻底除去二氧化碳。3.(2019滨州)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

(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 B.CO2C.FeCl3 D.Ba(NO3)2解析:(1)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成红色,所以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3)反应③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Na2CO3是盐,但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O2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是盐;FeCl3是盐,能够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Ba(NO3)2是盐,但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红色C4.(2019十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示装置(K1,K2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及步骤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关闭漏斗活塞。实验Ⅱ:打开K1,观察到B中部分溶液倒吸入A中,待停止倒吸。实验Ⅲ:打开K2,观察到C中溶液分别倒吸入A、B中,轻轻振荡,直到液面稳定。[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溶液的pH

7(填“<”“>”或“=”)。

解析:[思考与交流](1)B中滴有酚酞的Ca(OH)2溶液呈红色,说明Ca(OH)2溶液的pH>7。>(2)实验Ⅱ中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有

。根据实验Ⅰ和Ⅱ

(填“能”或“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3)实验Ⅲ,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2)实验Ⅰ沿分液漏斗将一定量NaOH溶液注入A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在A装置的锥形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故根据实验Ⅰ和Ⅱ不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B装置中的液体倒吸进A装置不能(4)实验Ⅲ,C中溶液倒吸入A装置的锥形瓶内,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经分析,瓶中混合物一定含有水、氯化钠和酚酞,可能含有碳酸钙。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提出以下猜想(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猜想一:CaCl2猜想二:

①请完成猜想二。②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正确(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

解析:(4)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猜想一:CaCl2;猜想二:CaCl2、CaCO3。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CaCl2、CaCO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则说明含有碳酸钙中和反应及其探究①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问题处理等角度着手,考查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及应用。②创设探究情境景,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与否及反应后溶液的组成。[例3](2019吉林)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点拨:(1)根据图示可知在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呈中性,pH=7,所以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3)在C点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有盐和碱两种溶质。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2)B

(3)两5.(2019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A.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B6.(2019湘西)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某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三: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

.

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呈碱性解析:(1)猜想一是溶液呈碱性,猜想二是溶液显中性,故猜想三是溶液显酸性,即反应后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酚酞溶液遇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变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则溶液呈酸性或中性,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呈碱性。(2)设计并进行实验: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

(填“>”“=”或“<”)7

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解析:(2)①猜想三成立,则是溶液显酸性,故溶液的pH<7。<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与实验方案一不同),验证猜想三成立,并填写下表:解析:②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故实验步骤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则猜想三成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

猜想三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溶液的pH①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大小间的关系;根据物质的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②测定溶液pH的方法。③结合图像考查溶液稀释、浓缩、混合过程中pH的变化。[例4](2019株洲)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范围如下:作物水稻马铃薯草莓薄荷pH6~74.8~5.55~7.57~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稻和薄荷生长都适宜酸性土壤B.草莓生长只适宜酸性土壤C.马铃薯生长不适宜碱性土壤D.以上作物都不适宜碱性土壤点拨:溶液的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由数据可知,薄荷适宜生长的土壤pH为7~8,即土壤略显碱性,故A错误;草莓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5~7.5,即土壤可略显碱性,故B错误;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4.8~5.5,即土壤显酸性,不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C正确;薄荷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为7~8,即土壤略显碱性,故D错误。答案:C溶液pH的变化规律(1)酸性溶液加水稀释pH变大,但只能接近7,不会大于7(酸性溶液不会稀释成碱性溶液),如图A所示。(2)酸性溶液加碱pH变大,随着不断加碱,会大于7,如图B所示。(3)碱性溶液加水稀释,pH变小,但只能接近7,不会小于7(碱性溶液不会稀释成酸性溶液),如图C所示。(4)碱性溶液加酸pH变小,随着不断加酸,会小于7,如图D所示。7.(2019临沂)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液体胃液唾液胆汁胰液pH0.9~1.56.6~7.17.1~7.37.5~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解析:胆汁、胰液的pH均大于7,均显碱性,A正确;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比唾液的小,胃液比唾液酸性强,B不正确;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比胆汁的大,胰液比胆汁碱性强,C正确;氢氧化铝能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且无毒、无害,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D正确。8.(2019天津)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汁的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弱B.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强C.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解析:苹果汁的pH比纯鲜牛奶的小,因此苹果汁酸性比纯鲜牛奶的酸性强,A不正确;炉具清洁剂的pH比肥皂水的大,因此肥皂水的碱性比炉具清洁剂的碱性弱,B不正确;厕所清洁剂显酸性,炉具清洁剂显碱性,因此厕所清洁剂不能与炉具清洁剂混用,C不正确;蚊虫分泌的蚁酸显酸性,因此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显碱性的肥皂水减轻痛痒,D正确。D9.(2019衢州)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B.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C.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解析:由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图,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体积的变化是不均匀的,A正确;图像中pH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地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中,B错误;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C正确;当滴入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D正确。B常考实验突破十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①实验方案的设计及验证。②NaOH、Ca(OH)2变质的原因。4.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在溶液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5.探究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的实验方案设计。(1)实验原理:取样品加水溶解;逐滴滴入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滴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色说明全部变质。(2)实验现象和结论实验现象结论无白色沉淀,酚酞变红不变质产生白色沉淀,酚酞变红部分变质产生白色沉淀,酚酞不变色全部变质[例题](2019广元)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猜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②该溶液全部变质;③该溶液部分变质。[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问题讨论](1)操作Ⅰ的名称是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填序号)错误。

解析:[问题讨论](1)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故操作Ⅰ是过滤。答案:[问题讨论](1)过滤(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解析:(3)因为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而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溶液不呈碱性,即不含有氢氧化钠,猜想②正确;猜想③是溶液部分变质,则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无色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故如果“现象X”是溶液变红色,则猜想③正确。答案:(3)②溶液变红色[拓展应用](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解析:[拓展应用](1)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故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密封保存。答案:[拓展应用](1)密封保存(合理回答即可)

(2)Ba(OH)21.(2019郴州)甲、乙、丙三位同学对一瓶实验室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程度进行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

,他认为该溶液未变质。

溶液变红解析:(1)甲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他认为是氢氧化钠,于是认为该溶液未变质。(2)乙同学查阅资料获知,Na2CO3溶液遇指示剂变色与NaOH溶液相同,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不正确。乙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他认为已完全变质。写出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有气泡产生(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他的猜想是

。他用如下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填化学式)。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填化学式)。

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解析:(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故提出新的猜想是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存在碳酸钠。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钠。Na2CO3NaOH2.(2019衡阳)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1)[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

产生

说明该溶液已经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气泡解析:(1)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加入盐酸后,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2)[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的溶质只含Na2CO3;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有

生成猜想

成立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变红NaOH、Na2CO3白色沉淀二解析:(2)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后,溶液中含有没有变质的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过量的氯化钡保证能把碳酸钠完全消耗掉,此时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故还含有氢氧化钠,即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二成立。(3)[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4)[反思交流]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3)①操作a是过滤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氢氧化钠的质量会比变质后样品中的多。(4)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变质生成的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鉴定产生干扰。引流大于检验并完全除去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常考实验突破十一中和反应①实验操作与方案的评价。②溶液中溶质成分的确定。③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1.原理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但是在反应的过程中往往无明显现象,很难确定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需要借助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来判断。2.中和反应的实质由图示可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和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3.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最常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判断依据实验步骤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1)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2)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并不断搅拌或振荡(3)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中和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若用碱中和酸时)(1)先测出酸溶液的pH(2)逐滴加入碱溶液,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3)须保证溶液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4.在“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的实验中,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溶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是否完全中和的验证方法:[例题](2019雅安)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①实验结论:

解析:(1)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从而证明了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答案:(1)①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反应生成H2O分子。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则说明氢氧化钠变质了,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2)方案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

稀盐酸过量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解析:(2)由结论知稀盐酸过量,加入镁条后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