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第八单元1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以及“王安石变法”的资料,了解掌握“书”的文体特点。2.借助课下注释和古代汉语词典,疏通文意,并掌握“答”“书”“报”“见”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有司”等文化常识。3.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改革的决心,并体会其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以及“王安石变法”的资料,了解201解题,知作者01解题,知作者3答司马谏议书
答复、回复
指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此外还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解题答司马谏议书答复、回复指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4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熙宁十年(1077年),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国公”,后人称其为王荆公。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5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所以,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先生文集》等著作存世。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6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实行新法,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作了回信,信虽然简短,但逐一驳斥了对方的责难,辩明了司马光所指责自己的多条罪状,批判了士大夫们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保守思想,表明变法是正确的,自己要坚持改革的决心。背景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宋神宗熙宁二年,702读文,疏通文意02读文,疏通文意8初读——识字音怨谤(bàng)强聒(guō)重(chóng)念
难壬人(nàn
rén)恤(xù)胥怨(xū)度(duó)义盘庚(gēng)会晤(wù)初读——识字音怨谤(bàng)强聒(guō)9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某:古人在书信上用“某”来代替自己的名。蒙教:承蒙您赐教。君实: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所操之术:所持的政治主张。操:持。术:方法、主张。强聒:勉强在您耳边唠叨不休。见察:被谅解。辨:同“辩”,分辨。视遇厚:看重和厚待我。反覆:指书信往来。卤:同“鲁”。具道所以: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见恕:谅解我。“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如“慈父见背”“见谅”。内容:写信缘由——为什么写这封信?再读——通文意第一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10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怨诽之多: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难壬人:排斥巧辩的佞人。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名实: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引“盘庚迁都”意在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第二段名实: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所以见教:用来指教我的。以致:因此招致。谬论: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盖儒者所争,尤在11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顾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司马光《与王介甫书》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12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以谓受命于人主: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有司:有关部门官吏。不为:不算是。举:施行。辟:批驳。难壬人:排斥巧辩的佞人。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怨诽之多: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如何驳论?
开头先确立反驳的原则:“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之争;然后抓住对方的论点(以致天下怨谤也),树起反驳的标靶;再逐一反驳司马光加给自己的罪名,要言不烦,理直气壮,反驳有力。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1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第三段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量:估量。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内容:为什么要变法?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1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特:只是。不为:不因为。度:计划。度义:虑到适宜。是:认为正确。膏泽:施恩惠。不事事:不做事,无所作为。前一个“事”是动词,办事。知:知道,这里是“领教”之意。引“盘庚迁都”意在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15书信常规结尾第四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缘由。不任:不胜。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书信常规结尾第四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缘由1603品味语言,难点突破03品味语言,难点突破17思考1: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思考1: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18思考2:你是如何评价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表现的?
观点一:王安石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表现出了“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明了他的进步思想。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然是统治阶级内部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两个大臣的个人政见之争,但它更是中国11世纪的一个重要事件——王安石变法的缩影。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是这一场斗争的生动速写,是这一大事件的真实纪要。它是王安石在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
观点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把反对意见一概斥为“邪说”,把持不同意见的人一概贬为“壬人”,虽然行文痛快,但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有失偏颇。所以明人茅坤说:“荆公之愎而自用,所以自误。”思考2:你是如何评价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表现的?19主旨点睛在本文中,作者王安石通过辩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五事,逐条驳斥了司马光的指责,揭露士大夫不恤国事、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敢想敢决不为流言蜚语所动的决心。主旨点睛在本文中,作者王安石通过辩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20强聒:勉强在您耳边唠叨不休。借助课下注释和古代汉语词典,疏通文意,并掌握“答”“书”“报”“见”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有司”等文化常识。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引“盘庚迁都”意在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内容:写信缘由——为什么写这封信?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观点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把反对意见一概斥为“邪说”,把持不同意见的人一概贬为“壬人”,虽然行文痛快,但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有失偏颇。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再逐一反驳司马光加给自己的罪名,要言不烦,理直气壮,反驳有力。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内容:写信缘由——为什么写这封信?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它是王安石在当时北宋“积贫积弱”的困境中发出的发奋图强的呼声,它直接宣传了变法革新的积极思想。谢谢聆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强聒:勉强在您耳边唠叨不休。谢谢聆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内容2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第八单元22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以及“王安石变法”的资料,了解掌握“书”的文体特点。2.借助课下注释和古代汉语词典,疏通文意,并掌握“答”“书”“报”“见”等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有司”等文化常识。3.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罪状的反驳,从而感受作者改革的决心,并体会其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以及“王安石变法”的资料,了解2301解题,知作者01解题,知作者24答司马谏议书
答复、回复
指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此外还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解题答司马谏议书答复、回复指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25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熙宁十年(1077年),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国公”,后人称其为王荆公。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26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所以,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先生文集》等著作存世。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27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实行新法,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作了回信,信虽然简短,但逐一驳斥了对方的责难,辩明了司马光所指责自己的多条罪状,批判了士大夫们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保守思想,表明变法是正确的,自己要坚持改革的决心。背景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宋神宗熙宁二年,2802读文,疏通文意02读文,疏通文意29初读——识字音怨谤(bàng)强聒(guō)重(chóng)念
难壬人(nàn
rén)恤(xù)胥怨(xū)度(duó)义盘庚(gēng)会晤(wù)初读——识字音怨谤(bàng)强聒(guō)30第一段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某:古人在书信上用“某”来代替自己的名。蒙教:承蒙您赐教。君实: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所操之术:所持的政治主张。操:持。术:方法、主张。强聒:勉强在您耳边唠叨不休。见察:被谅解。辨:同“辩”,分辨。视遇厚:看重和厚待我。反覆:指书信往来。卤:同“鲁”。具道所以: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见恕:谅解我。“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如“慈父见背”“见谅”。内容:写信缘由——为什么写这封信?再读——通文意第一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31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抨击新政,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怨诽之多: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难壬人:排斥巧辩的佞人。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名实: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引“盘庚迁都”意在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第二段名实: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所以见教:用来指教我的。以致:因此招致。谬论: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北宋宋神宗时期,内外交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盖儒者所争,尤在32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先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顾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司马光《与王介甫书》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孔子曰:“君子求诸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33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以谓受命于人主: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有司:有关部门官吏。不为:不算是。举:施行。辟:批驳。难壬人:排斥巧辩的佞人。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怨诽之多: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如何驳论?
开头先确立反驳的原则:“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之争;然后抓住对方的论点(以致天下怨谤也),树起反驳的标靶;再逐一反驳司马光加给自己的罪名,要言不烦,理直气壮,反驳有力。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34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第三段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量:估量。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内容:为什么要变法?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35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胥怨:相怨,指百姓对上位者的怨恨。特:只是。不为:不因为。度:计划。度义:虑到适宜。是:认为正确。膏泽:施恩惠。不事事:不做事,无所作为。前一个“事”是动词,办事。知:知道,这里是“领教”之意。引“盘庚迁都”意在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36书信常规结尾第四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缘由。不任:不胜。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书信常规结尾第四段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缘由3703品味语言,难点突破03品味语言,难点突破38思考1: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思考1: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39思考2:你是如何评价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的表现的?
观点一:王安石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表现出了“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表明了他的进步思想。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斗争,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风琴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电动干衣机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人脸识别与机器学习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电解水制氢氧设备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5G无人飞行器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厨房洗涤槽出租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修指甲工具产品供应链分析
- 纹章牌纸封签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福建宁德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解析版)
- 发光信号灯塔产品供应链分析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课件
- 公司员工的年度考核表领导评语
- 排水公司招聘笔试题目
- JBT 7750-2023 滚动轴承 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技术规范 (正式版)
- 车辆管理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范本
- 南孚电池行业分析
- 2024年英语中考【时文阅读】重要题型专练14 上海浦东美术馆正式开馆、小哥与陌生邻居隔墙合奏、生病小象恢复健康 (原卷版)
- 梵净山旅游项目策划方案
- 避免穿着危险的衣物和鞋子
- 教师企业实践总结汇报
- 2023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