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一课鸦片战争主备人执教人执教时间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解答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
(2)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知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以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积累有关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结合时代背景学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逐步学会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指导学生掌握系统有序的历史知识链,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一种罪恶的掠夺手段,表明资本主义侵略的贪婪性和侵略性。
(2)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和爱国主义的崇高精神;清政府的动摇不定、妥协求和,暴露了清政府统治者的腐朽本质。
(4)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教学要点:知识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影响。易错点:开放通商口岸的地点、社会的主要矛盾。考查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鸦片战争的影响。渗法点: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中国屈辱史的开始。二、新课讲授:1、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2)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3)林则徐虎门销烟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经过(2)中国军民的英勇抗英斗争3、中英《南京条约》(1)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3)鸦片战争的影响三、课后小结鸦片战争过程:原因经过结果影响3、教学准备在进行上课之前,充分准备。写好教案,将本节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熟悉,并且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二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第二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列强的暴行;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教学要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知识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易错点:《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俄国侵占的领土考查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俄国割占的大片领土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材料导入(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二、新课讲授:1、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根本原因、起讫时间、发动者
②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①时间
②纵火者
③侵略者的暴行
④影响
3、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①时间
②主要条约
③范围面积
三、课后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直接出兵,俄、美积极参与的又一次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土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教学准备在进行上课之前,充分准备。提示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写好教案,将本节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熟悉,并且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3课太平天国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第二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列强的暴行;通过将《俄国割占中国示意图》变成简表,培养学生制作历史简表与寓史于图的基本技能。
(2)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的主权和领土,以及外国侵略势力到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一定的对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通过听、看、议,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是西方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落后,落后必然要挨打)。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积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政府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的理解。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制作表格的方法,并逐步感知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和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激发学生对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并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认识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光荣传统。教学要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知识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易错点:《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内容、俄国侵占的领土考查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俄国割占的大片领土渗法点: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材料导入(雨果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二、新课讲授:1、鸦片战争引发的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②太平天国反清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太平天国。
③青浦战役:1860年,大败华尔的洋枪队。英雄事迹
④慈溪战役:1862年,大败洋枪队,打死华尔。三、课后小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直接出兵,俄、美积极参与的又一次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土地。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的半殖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英雄气概。3、教学准备在进行上课之前,充分准备。提示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写好教案,将本节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熟悉,并且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4课洋务运动与民办企业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第四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洋务派出现的时间、主张、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派出现的历史背景,理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进步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法学习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综合概括及推理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结局的学习,反思强国之路的追求,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看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洋务派探寻国家富强之路,表现了放眼世界、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要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进步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作用、失败原因知识点:洋务派的出现的原因、目的;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近代工业的创办;新式海陆军的建立;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对洋务运动和李鸿章的评价易错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影响,评价。考查点:近代工业的概况;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影响,评价。渗法点: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看书回答洋务运动出现的时间。二、新课讲授:1、洋务派的出现(1)洋务派产生的时间(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3)洋务派的主张(4)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区别2、近代工业的创办(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3)新式海陆军的建立(4)介绍西学与兴办新式学堂3、洋务运动的作用(1)洋务运动的失败及教训(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三、课后小结⑴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①曾国藩②李鸿章③奕訢④左宗棠⑤慈禧太后⑥林则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⑥正确答案:(C)⑵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引进了机器工业正确答案是:(A)3、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进行上课之前,充分准备。写好教案,将本节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熟悉,并且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5课5甲午战争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三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评价左宗棠,培养学生辩证唯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收复新疆与甲午战争与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通过比较《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危害,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4)通过观察《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图和《时局图》,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看图说史能力;通过观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和《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示意图》,培养学生正确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感知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血战黄海的史实,积累对近代民族英雄的认识,理解中国近代爱国主义以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为重要内涵,学会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以完善人格的方法。
(2)感知新疆危机、甲午战争、瓜分狂潮等史实,积累对19世纪晚期时代特征的认识,理解当时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会从宏观高度把握时代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疆危机、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是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由此进一步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弱的外部根源。
(2)制度落后、国力衰弱和投降路线是中国近代对外战争失败的内部根源。由此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信念。
(3)认识近代日本是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并且十分残忍,增强对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警惕性。
(4)通过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的史实,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学习左宗棠、邓世昌等近代民族英雄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要点: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
知识点:左宗棠收复和开发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影响;《马关条约》。
易错点:《马关条约》主要内容,甲午战争的影响考查点:《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民族危机的加剧渗法点: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左公柳”导入。二、新课讲授:1、左宗棠收复新疆(1)外国势力侵入新疆(2)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开发新疆(3)清政府收复伊犁和设立新疆行省2、黄海大战(1)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2)黄海大战与邓世昌殉国(3)辽东半岛和威海卫的沦陷3、中日《马关条约》(1)《马关条约》的签订(2)民族危机的加剧三、课后小结提问: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遭到那些外来势力的侵略?2、19世纪晚期,清政府为巩固对新疆的主权,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甲午中日战争是哪一年爆发,哪一年结束的的?有哪些著名战役?4、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哪次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他有那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5、《马关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影响?3、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进行上课之前,充分准备。写好教案,将本节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熟悉,并且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六课戊戌变法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三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公车上书、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以及戊戌变法的内容(重点)等历史基础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戊戌变法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改良运动。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综合启发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当时中国社会背景而进行导入,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了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解决重点和难点。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我国一部分先进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运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戊戌变法。出示自学指导(一)时间2分钟要求快速浏览“公车上书”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公车上书含义2.公车上书背景、时间3.公车上书代表、影响教师巡视,学生归纳问题答案,师概括点评并共同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公车上书时间1895年春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二)出示自学指导时间2分钟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百日维新”相关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百日维新时间、主要内容2.百日维新结果、意义教师巡视,学生归纳问题答案,师概括点评并共同学习第二分内容百日维新1、开始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主要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3、戊戌政变变法失败4、性质一场资产阶性质的改良运动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三、课外延伸与活动探究:谭嗣同牺牲值不值得四、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了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通过共同学习我们了解了戊戌变法时间、经过、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他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四、布置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并预习辛亥革命内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三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2.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重点掌握廊坊大捷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3.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4.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t"/jazx/lsja/bs/200901/_blank"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中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这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2.中华民族有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教学要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危害知识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八国联军侵华概况;《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约》的影响;三国干涉还辽易错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以及影响考查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渗法点: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式导入。二、新课讲授: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2、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2)八国联军的暴行3、《辛丑条约》(1)《辛丑条约》的签订(2)《辛丑条约》的内容(3)《辛丑条约》的影响三、课后小结师生共议:1、义和团运动哪年爆发?寿险爆发于哪个省?斗争口号是什么?2、八国联军哪年发动侵华战争?先后侵占哪些著名城市?有哪些暴行?3、义和团和清军有哪三大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役?义和团有何意义?4、《辛丑条约》是哪年签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3、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进行上课之前,充分准备。写好教案,将本节课每一个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进行熟悉,并且设想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8课辛亥革命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备课内容个性补充知识目标:了解并概括共产党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历史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能力目标:了解武昌起义(重点)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情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法、综合启发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前面的列强侵略和反侵略背景来导入新课。出示自学指导时间2分钟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兴中会成立时间、谁建立的2.兴中会成立目标3.同盟会成立时间地点纲领4.同盟会性质同盟会是革命团体还是政党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1.孙中山革命事迹(年代、事迹植树节提示)2.兴中会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建立目标)3.同盟会的建立(时间、人物、纲领、性质、意义)(二)出示自学指导时间3分钟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第二部分内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武昌起义时间、地点、经过、影响2.中华民国成立时间、地点、纪元、机构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经过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武昌起义(介绍讲解时间、地点、经过、影响)中华民国成立(概括成立时间、领导者、地点、机构的建立)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集体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师生共同学习辛亥革命的性质、功绩、不足。学生说师引导归纳。课堂小结:本课共有三目:分别是“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和同盟会”、“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孙中山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都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纳本课的主线:准备――爆发――结果课外延伸和活动探究查找资料了解“十八星旗”的含义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相关作业并预习下节课内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中华民国”的创建主备人王晶执教人王晶执教时间第二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一、教学目标1.结合前一课时的内容了解辛亥革命历史背景,通过自主学习简述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的进程;知道“中华民国”的创建过程及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探索了道路。2.通过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的关系,了解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所采取的措施和过程,从而认清袁世凯丑恶嘴脸。3.查找有关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创建。2.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和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走向共和》主题曲《曙色》,并出示歌词。引导学生重复“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火烧过刀砍过,列强分割过。”“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2.设问:(1)歌词中“风吹过,雨打过”是指中国哪段历史?(2)近代中国是如何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出示课题1.生欣赏歌曲,齐诵中间精彩片段2.生思考回答:感受中国近代屈辱的岁月。面对民族危机,有多少仁人志士,救国救民,上下求索1.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渴望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2.问题设计有助于合理导入新课,提问能感怀历史沧桑感和脉络讲解背景初识成因1.出示图1-22,还记得“川汉铁路股票”是怎么产生的吗?为什么各地民众要掀起保路运动?2.四川保路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为镇压保路运动,清政府调湖北军队入川,使得湖北防御空虚,革命形势十分有利)3.湖北有哪些革命团体?(出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图他们在同盟会促进下要干什么?叙述:保路运动是武昌起义的导火索1.有识之士为了“收回权利”“振兴实业”,保护民族经济。清政府以铁路国有的名义把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2.引起全国局势动荡,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3.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昌发动起义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中学过的“面对列强的掠夺,有识之士纷纷要求清政府采取保护民族经济。”知识,并对比时下清政府出卖铁路权,让学生感受到民众保路的合理性,从中感悟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理解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的积极影响理解革命团体对革命的的推动作用自主梳理再识成因1.播放视频:《武昌起义》,要求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概述辛亥革命的过程。(最好列成年代尺或列成表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学习图册(武昌起义形势图)2.请学生概述武昌起义的过程PPT展示武昌起义的过程,与学生校对自主性学习结果3.活动:运用图1-30,探究完成P15资料中相关要求。设问:为什么武昌起义会得到全国的响应?归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4.叙述:1911年是中国农历辛亥年。武昌起义为被称为辛亥革命。设问: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1.学生欣赏视频,并以教材内容为素材自主学习。遵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要求在教材中寻找辛亥革命的过程2.回答武昌起义的过程,(1)打响第一枪(2)成立军政府(3)结果:各省纷纷响应!3.(1)到1911年底,一共有14个省宣布独立,他们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2)有利: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革命基础4.资产阶级革命1.运用视频能对武昌起义有一个更生动直观的了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3.学生合作探究(同桌)共同完成,以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并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叙述讲解比较约法叙述:武昌起义胜利后,辛亥革命进入第二个阶段——创立民国1.设问:“中华民国”是如何创建的?PPT展示“中华民国”创建的过程,(1)孙中山回国(2)被选为临时大总统(解释临时大总统含义)(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4)颁布《临时约法》。与学生校对自主性学习结果2.超链接:孙中山回国。出示材料:孙中山答记者问:“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请一生朗读。设问:孙中山这句话可以解读出哪些信息?3.超链接:临时大总统誓言。出示简体字版誓言。请一生朗读。设问:临时大总统誓言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的?4.超链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出示材料:《临时大总统誓词》简体字版。设问:临时大总统誓言是如何体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的?5.超链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出示《临时约法》内容(略),设问:(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原则?(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4)这些原则和思想源泉来自哪里,体现了哪个阶级的要求6.南北议和。设问:辛亥革命汹涌而来,清政府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吗?它是如何应对的?(补充)出示图片:辛亥革命后列强的军事行动出示材料: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的话设问:这些材料说明列强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7.出示材料: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设问:根据材料,分析袁世凯将会采取何种行动?革命派将会如何回应出示材料:孙中山的话“使他不可能不好……”8.出示材料: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清朝覆灭。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设问:如何看待袁世凯的这些行为?为什么辛亥革命最终会出现这种结果?给我们什么启示?“中华民国”的创建1.学生在前面已经自学,回答问题2.生阅读教材,分析孙中山的话3.生阅读材料,分析临时大总统誓言。思考回答问题(从三民主义的角度)4.生阅读材料,分析孙中山的建国思想5.生阅读材料,分析临时约法内容。思考回答问题:(1)人民主权;(2)天赋人权;(3)三权分立;(4)启蒙运动,资产阶级6.学生阅读教材P16,思考回答:启用袁世凯,寻求列强的支持。反对中国革命7.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获取列强支持逼清帝退位逼孙中山让位(反对)8.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回答(夺取革命果实,客观上推翻了清王朝)1.检查自主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3.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为下面学习打下基础4.分析临时大总统誓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孙中山的革命主张5.分析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复习旧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6.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知道列强是不希望中国通过革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7.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养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8.培养学生从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两方面认识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各抒己见探索影响1.课堂探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夺取,是不是意味着辛亥革命失败了?说看法,讲理由?2.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读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P16最后一段)3.以“走过长夜,走过坎坷,走进曙色。”进行小结1.学生各抒己见(各自说出理由)2.结合史实分析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3.辛亥革命过去了一百多年。回首往昔,有许多借鉴的地方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明确论从史出的方法了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提升小结。前后呼应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0章北洋军阀的统治主备人王晶执教人王晶执教时间第二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北洋军阀的统治,指的是北洋军阀统治前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等,其核心是这一时期政治上资本主义力量与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的较量,即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的斗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总体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两大主要矛盾合流;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民主革命运动和近代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可以说是光明与黑暗、奋进与反动并存。这一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很重要。二、教学目标与解析了解袁世凯专权的主要表现和二次革命;掌握袁世凯称帝与护国运动;概括北洋军阀政权的性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教学建议:1、教学课时:1课时过程设计:问题一:说一说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政治斗争的焦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看到政治斗争的焦点就是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斗争。师生活动:活动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问题1:北洋军阀的性质和特点?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解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深化时期。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北洋军阀的内外政策,从中分析得出结论①性质:是封建军阀统治——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色彩。②特点: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要社会基础,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括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问题2:袁世凯封建专制一时得以实现的原因?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师生活动:地引导学生回顾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得出(1)根源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辛亥革命不彻底。资产阶级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铲除封建势力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封建地主阶级在中国社会仍保持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复辟帝制的经济、政治基础。(3)帝国主义与反动势力勾结是外部因素。(4)资产阶段革命派没有对封建思想彻底批判,封建帝王思想仍有强大的习惯影响,是复辟帝制的思想基础。(5)袁世凯掌握政权,拥有军队。(6)资产阶段革命派力量涣散。问题3:袁世凯称帝迅速败亡的原因?设计意图: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必然性,让学生明白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潮流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两方面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必然性。第一,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斗争;
第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的转变,斗争;
第四,护国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护国军的节节胜利;第五,北洋军内部的分化,袁世凯众叛亲离;第六,随着北洋军的节节败退,帝国主义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态度。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一系列斗争: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②二次革命: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掀起了“二次革命”。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但是,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从此南方的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③护国运动: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成立“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宣言》宣布以扫除专制,建立完全民国为目的,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领导反对帝制的讨袁护国战争。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例题一: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中,有些地方出现过革命派宣告“独立”的历史现象,这些“独立”的准确含义是AA.反对专制黑暗统治B.实施民主共和分权原则C.强调地方政府区域自治D.坚持革命党人武装割据例题二: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B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D.领导了北伐战争例题三:民国初年,以孙中山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①举行双边谈判②采用政党政治③运用法律手段④进行武装斗争D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例题四: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最终失败,充分说明了DA、袁世凯代表的北洋军阀力量强大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中国革命只能走改良道路D、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行不通例题五: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CA.推翻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B.民主科学C.三民主义D.新三民主义
活动3:如何认识袁世凯统治下的中国国内政治斗争?设计意图:抓住斗争的焦点与实质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焦点: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的斗争斗争的实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认识:①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经过多次斗争,仍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问题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近代经济?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迈出了一大步,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师生活动:问题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五、课堂教学总结问题四: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并存的两大思潮是什么?资产阶级围绕这两大思潮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两者的结局说明了什么?设计意图:用此问题总结全章核心思想师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回答①两大思潮: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是当时中国并存的两大思潮。②实践活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以张謇为首的实业救国派积极投资近代工业,一次大战期间形成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③说明: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已无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一次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纷纷破产,证明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实业救国的前提必须是民族独立。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1课新文化运动主备人王晶执教人罗玉会执教时间第六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知识目标: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重点)、经历哪几个阶段;能力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启发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了解本课相关背景,即当时启蒙思想的传入和袁世凯篡夺果实称帝的背景。“假如你生活在这个时代,面对这种情况,你该怎样做。”引导学生思考导入到今天的新课—新文化运动。二.讲授新课出示自学指导时间:3分钟,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第一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新文化运动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与科学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4.主要内容: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具体内容课本有详细说明,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并理解掌握5.活动中心北京大学(二)出示自学指导时间2分钟,要求:快速浏览课本第二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后期新文化运动时间2.后期主要内容3.新文化运动性质,历史意义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1.后期时间十月革命以后1917-19192.后期主要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性质:前期、后期性质,两者概括起来的新文化运动性质4.历史意义:让学生进行归纳师再点评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考虑。三、拓展与延伸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认为对吗?说说自己的理由。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了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课下请同学们认真回味一下牢记知识要点。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预习第9课内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3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主备人王晶执教人执教时间第六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知识目标: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重点);能力目标:理解掌握五四运动性质意义、五四精神(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启发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期,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在此期间先后兴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分别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五四运动。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师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一)学生快速浏览课本49-52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历史背景又是什么;2.五四运动爆发时间、地点、学生口号、惩处哪几个卖国贼;3.北洋政府镇压与学生反镇压的经过;4.如何理解五四运动只是取得“初步胜利”。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这部分内容,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尤其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经过要交代清楚,时间关系要理顺,便于学生记忆。(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本第三部分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五四运动性质是什么;2.五四运动意义:3.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此部分内容,此部分内容为本课一重点和难点,尤其讲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要引导学生看方框,划下并识记这部分内容。三、拓展与延伸:什么是五四精神,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今天如何继承先辈精神?四、课堂小结:学生先试着归纳,师再小结。由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由于工人阶级的坚决斗争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并预习第11课内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北伐胜利进军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七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知识目标: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建经过史实;能力目标:掌握北伐战争史实、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经过(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难点)。教学方法:故事讲授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启发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辛亥革命,那么辛亥革命的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在中国建立起来。为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国民党和中共进行第一次合作,在20世纪20年代,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师板书课题,讲授新课:学生快速浏览课本59-61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黄埔军校建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领导人是?地点?2.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功绩作用是3.北伐战争的目的、时间、总司令、主要对象、方针、战果4.思考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5.结合历史地图册21页《北伐战争形势图》和课本分析北伐经过。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这部分内容,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尤其对北伐经过基本史实要掌握透彻,时间关系要理顺,战役先后顺序搞清,识图辨图能力要加强。(二)快速浏览课本第三部分内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了解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2.国民革命夭折的原因3.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史实4.历届国民政府中心变迁顺序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此部分内容,此部分内容为本课一重点和难点,尤其讲述“宁汉合流”,要引导学生看课本小字,划下并识记重点内容。拓展与延伸:如何看待张学良“东北易帜”?课堂小结:学生先试着归纳,师再小结。通过学习本课大家要充分认识到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宁汉合流的实质和东北易帜的重大意义等历史问题,主动探究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以此为基础,勤思考多发问。五、布置作业完成本节课历史课后练习并预习第13课内容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1课时备课内容个性补充教学目标:1、了解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2、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重点难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经过(重点)。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难点)。【自主学习】1、(时间)蒋介石发动叛变革命;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召开"分共"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2、1927年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之后它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1928年初,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合作探究】1、什么事件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你知道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被外国占据着?2、国民党说:北伐成功;共产党说:国民革命失败,为什么?【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A.中山舰事件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2.1927年,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标志是()A广东国民政府的建立B武汉国民政府的建立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D北洋军阀政府的建3.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中国并存的政权没有()A.
广东革命政府B.武汉国民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北洋军阀政府4.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这里的"国民革命失败"是指()A.中国没有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中国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中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5.20世纪20年代末,统治全国的政权是()A.北洋军阀政府B.武汉国民政府C.广东革命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二、简答题6.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影响?其性质如何?【我的收获】答案:【自主学习】1、1927年4月、四一二政变、武汉2、国民政府、"宁汉合流"3、张学良、"东北易帜"【合作探究】1.①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②当时中国还有台湾、香港、澳门、东北部分地区被外国人占据着。2.成功: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失败:北伐后期,国民党与中共决裂,导致十年内战,所以说失败。【当堂达标】一、选择题BCACD二、简答题6.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内战爆发,给日本侵略中国带来可乘之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6课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第八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知识目标:了解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原因(难点)和红军长征;能力目标: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和伟大历史意义(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思考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经过、长征精神内涵。教学方法:故事讲授法、问题探究法、综合启发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先询问学生们是否学过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再带领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二、师板书课题,讲授新课学生快速浏览课本69-73页正文内容,独立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红军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时间、结果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结果,导致其结果的原因是3.红军长征开始时间、原因、前期经过是怎样的4.遵义会议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各是什么5.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经过、结果6.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有哪些?7.长征精神你觉得有哪些方面?学生浏览课本,师巡视,然后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解答,师点评总结。师生共同学习这部分内容,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尤其对长征经过基本史实要掌握透彻,事件时间顺序关系要理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原因要细讲。关于遵义会议,也是本课重点,师可拓展一下学生思维,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到遵义会议召开时14年的时间里,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左”的或右的错误,经受了大革命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挫折,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9年也是14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三、拓展与延伸:本课历史名词中出现“左倾”那么左与右你如何区分四、课堂小结:学生可以先探讨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的根本原因掌握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认识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师再因势利导地进行总结,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初期“左”倾错误思想继续统治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路线,致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在中央的统治地位,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摆脱了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经过英勇奋战,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布置作业完成本节课历史基础训练并预习第15课内容单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第八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析讨论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解决过程等问题,学生培养在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2)思考讨论“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奉命将东北军撤至关内;1936年,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联共抗日。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从而学会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二、过程与方法感知九一八事就业兵团日本侵华的史实和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理解抗日救亡运动兴起、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学会运用历史眼光分析历史事实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为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重点和难点]重点:西安事变。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九一八事变1、九一八事变2、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三省的沦陷3、伪满洲国的成立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1)一二八事变(2)华北事变2、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表现(1)东北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2)一二九运动(3)社会各界支援抗战三、西安事变1、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作业]指导学生解决课后习题。教学反思1、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蒋介石为什么要实行“不抵抗政策”?
点拨: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独霸中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国策。为了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日本精心策划了柳条湖事件。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军事上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不抵抗的原因:(1)认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寄希望于国联按国际公理解决,迫使日军从东北撤兵。(3)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斗争中发展壮大。
(4)对日本抱有幻想,认为让出东北,可确保其他十八省的安全。2、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
点拨:(1)、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2)、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3)、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4)、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3、西安事变发生后,你认为是应该“杀蒋”还是应该“放蒋”?中共的态度怎样?为什么?
点拨: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九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教学目标]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3、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4、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把祖国建设强大以免遭外族侵略的历史责任感。[重点和难点]1、重点: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2、难点: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是本课的难点。[课前引导]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一步加紧侵略中国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灭亡中国,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随之开始了全面民族抗战。导入新课一、七七事变1、七七事变提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卢沟桥事变)2、八一三事变学生阅读本节内容。提问: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组织的淞泸会战粉碎了日军的什么“狂妄计划”?(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引导学生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2)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3)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表示“准备应战”。(4)国民党正式接受中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5)1937年9月,国民党正式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二、南京大屠杀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师生互动。讨论:你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后有什么感想?对于日本战后几任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最近的教科书事件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强调: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质,中国人民应该永远记住这一笔血债。对于当前日本右翼势力企图否定历史事实的行为,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三、血战台儿庄1、血战台儿庄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以下重点内容:指挥——李宗仁;时间——1938年春;战果——歼敌1万多人;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提问: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组织了哪些大的军事行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1)在枣宜战役中,中国军队奋起抗击,一度击退日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2)三次长沙会战,重创日军,迫使日军北撤。(3)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痛击日军。四、百团大战1、背景百团大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动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指出: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军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2、经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介绍百团大战的简况:发动时间——1940年秋;指挥——彭德怀;规模——八路军105个团约20万人;进攻重点——华北日军交通线和据点。3、意义让学生饱含激情地朗读有关百团大战历史意义的课文。[小结]1、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2、南大屠杀:中国军民被屠杀30万人以上。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4、敌后战场: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作业布置]让学生思考“课后题”。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上学科历史课题19血肉筑起的长城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1课时备课内容个性补充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讲述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2、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把祖国建设强大以免遭外族侵略的历史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难点: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国共两党的抗日。【自主学习】一、正面战场名称
时间
地点
战绩
意义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二、敌后战场2.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第师在指挥下,在平型关附近设伏,歼敌千余人。平型关大捷粉碎了"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3.百团大战:为打破日伪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分割和封锁,年秋,八路军在的指挥下发动了""。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三、文艺界和华侨抗战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抵抗侵略的战争。冼星海的《》,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的画作《愚公移山》和的画作《寒鸟》等作品都是以爱国、抗战为主题的代表性作品。【合作探究】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1、结合材料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2、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当堂达标】一、选择题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2.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A.台儿庄战役B.凇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百团大战3."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4.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有一首歌唱到:"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歌词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B.局部抗战时期C.全民族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二、材料题6.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材料二: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大战的目标?【我的收获】【自主学习】1.1938年春台儿庄歼敌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1938年6月武汉虽然武汉失守,但打破了日本实现"结束对中国战争"的野心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2.1937一一五林彪不可战胜的神话3.1940百团大战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徐悲鸿齐白石【合作探究】1.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2.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当堂达标】一、选择题
BCBAC二、材料题6.(1)①台儿庄战役、②1938年、③李宗仁④历史意义:这是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2)①百团大战,②1940年;③指挥者:彭德怀。④历史意义: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寇,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⑤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教学反思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集体备课讲学案年级八年级学科历史课题第20课辉煌的胜利主备人张越执教人执教时间第九周备课内容个性补充[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2、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重点和难点]1、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2、难点:理解分析“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经及探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是本课的难点。导入新课一、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1、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进行局部反攻(1944——1945年春)2、国民党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湘西会战(1946年4月)二、中共“七大”召开(板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积极探讨:(1)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及背景是什么?(2)你能归纳并理解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吗?(3)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板书>1、时间、地点:1945年,延安。2、主要内容:(1)制定党的政治路线;(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3、历史意义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板书)1、抗战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归纳:(1)国际:一是盟军对日反攻,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二是苏联对日宣战。(2)国内:一是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人民全面反攻;二是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向日占区推进。2、日本无条件投降(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看图片及课内“史海拾贝”,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四、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板书)1、台湾回归(1945年10月25日)提问:(1)台湾被殖民统治了多少年?何时回归祖国?(2)你是如何看待台湾回归这一历史事件的?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组织学生探讨:(1)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哪几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结果如何?(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中国都失败了,并与侵略者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2)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原因有哪些?[小结]1944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邢台地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理综试卷-初中化学
- 领导家电行业的品牌发展计划
- 2025年河南省八省联考高考地理模拟试卷
-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山西省朔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英文商务邀请函范本
- 福建省宁德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免疫抗疲劳保健品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微观经济学》习题(含选择题)
- 微信小程序云开发(赤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福建高二物理期末卷2
- 2024-2025年第一学期小学德育工作总结:点亮德育灯塔引领小学生全面成长的逐梦之旅
- 2024四川阿坝州事业单位和州直机关招聘691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麻醉科工作计划
- 2024年新进员工试用期考核标准3篇
-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 四川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 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医院康复科年度工作总结(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