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X线成像》部分作业题一、单选题1.有效焦点大小在摄影时的变化规律为A.管电压越大,焦点越大B.管电流越大,焦点越大C.曝光时间越长,焦点越大D.照射野越小,焦点越小E.摄影距离越大,焦点越小2.关于焦点方位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近阳极侧大B.近阴极侧大C.两极侧等大D.呈单峰分布E.呈双峰分布3.关于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下列正确的是A.1.0B.1.0mmC.1.0mm×1.0mmD.1.0cmE.1.0cm×1.0cm4.关于照射野的说法,错误的是A.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密度没有影响B.照射野多用遮线器控制C.照射野过大,可使照片灰雾增加D.摄影时照射野应与被检部位等大E.照射野边缘应限定在使用胶片尺寸内5.有关中心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线是摄影方向的表征B.斜射线能正确反映被照体的状况C.中心线一般通过被摄部位的边缘D.中心线分为阳端中心线及阴极端中心线E.从X线管窗口射出的X线即是中心线6.有关中心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代表摄影方向B.多与被检部呈切线关系C.中心线即X线束D.定通过病灶中心E.一定与胶片垂直7.关于滤线栅栅比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是栅条高度与栅条间隔之比B.是滤线栅的几何特性之一C.越大消除散射线作用越好D.栅比亦称曝光倍数E.高电压摄影应用大栅比滤线栅8.有关X发束.照射野的叙述,错误的是
A.X线束具有穿透性B.摄影时,可将X线照射野适当放大
C.照射野的大小,多用遮线器来控制D.X线束中心部分的X线称为中心线
E.中心线走向表示着摄影方向
9.X线管发出的X线束是A.平行线束B.锥形线束C.交叉线束D.垂直线束E.不规则线束10.临床上常用“X线的硬度”表示A.X线的量B.X线的质C.摄影条件中的曝光量D.摄影条件中的电压E.摄影条件中的管电流11.用t0和t1分别表示产生1.0密度值的无屏和有屏照射量,则增感率的表达式是A.f=t0/t1B.f=t1/t0C.f=t0-t1D.f=t1-t0E.f=t0+t112.曝光时间和光强度乘积相等而所形成的密度不等的现象称A.间歇曝光效应B.静电效应C.反转现象D.压力效应E.互易律失效13.有关感光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光效应与管电流成正比B.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C.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成反比D.感光效应与摄影时间成正比E.感光效应与滤线栅曝光倍数成反比14.在临床的摄影中,大体规定骨骼的摄影距离为A.90cmB.100cm以内C.100~120cmD.150cmE.180cm以上15.在临床的摄影中,大体规定胸部的摄影距离为A.90cmB.100cm以内C.100~120cmD.150~200cmE.200cm以上16.医用X线摄影用感绿胶片的吸收光谱的峰值为A.390nmB.420nmC.550nmD.700nmE.1000nm17.医用X线摄影用感蓝胶片的吸收光谱的峰值为A.390nmB.420nmC.550nmD.700nmE.1000nm18.红外线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A.250nmB.550nmC.630nmD.820nmE.950nm19.氦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A.250nmB.550nmC.630nmD.820nmE.950nm20.CT胶片在分类中属于A.双面药膜感蓝片B.单面药膜分色片C.单面药膜色盲片D.双面药膜感绿片E.单面药膜感蓝片21.X线胶片中,属于不安全片基A.涤纶片基B.三醋酸片基C.硫酸钡纸基D.硝酸片基E.聚碳酸基22.指出在普通X线胶片中,不应包含的结构层次A.结合膜B.保护膜C.防静电层D.防光晕层E.乳剂膜23.普通X线胶片采用的卤化银主要是A.AgBrB.AgClC.AgID.AgFE.AgBr及少量AgI24.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物质A.AgBrB.AgClC.AgID.AgFE.AgBr+AgF2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高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低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26.X线胶片卤化银颗粒大小平均为A.1.0B.1.0umC.1.7mmD.1.7umE.2.8um27.下列卤化银中极易溶于水的为A.AgBrB.AgClC.AgFD.AgIE.AgS28.X线片的盲色是指A.红色B.黄色C.绿色D.蓝色E.紫色29.CRT图像记录胶片不适合用于A.普通X线摄影B.CTC.MRD.DSAE.ECT30.有关明胶的性质说明,错误项为A.保护AgBr晶体颗粒不结块、不沉淀B.具有多孔性,有利于显影液渗透和胶片制作C.提供感光中心D.具有热熔冷凝性E.易熔于水31.下列说明正确的为A.X线胶片是全色B.一般负性胶片是全色C.印像纸是正片D.直接X线复制片属于反转感光材料E.间接摄影用X线胶片是普通型胶片32.X线胶片上不存在的成份A.AgBrB.AgIC.CaWO4D.明胶E.涤纶片基33.下列对直接正性复制片的描述中,错误的为A.是反转片B.是感蓝片C.单面药膜片D.密度随显影温度增高而增大E.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34.高温快显胶片制作时,可不考虑A.采用涤纶片基B.明胶熔点高C.涂层薄D.含银量高E.机械强度强35.医用X线胶片保存,错误的是A.高温保湿状态下储存B.防辐射线照射C.防止压力效应的产生D.避免有害气体接触E.标准储存条件下有效期内使用36.医用X线胶片结构不包括A.保护层B.乳剂层C.发光层D.结合层E.片基37.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性能不包括A.感光度B.增感率C.反差系数D.宽容度E.最大密度38.X线胶片上产生密度1.0所需曝光量的倒数定义为A.感光度B.最小密度C.反差系数D.宽容度E.最大密度39.产生诊断密度(0.25~2.0)所对应的曝光量范围称为A.感光度B.反差系数C.平均斜率D.宽容度E.最大密度40.X线胶片感光度的计算时,采用基准密度点A.D0+0.1B.D0+0.2C.D0+0.3D.D0+1.0E.D041.胶片感光发生的光化学反应,实质上属于A.水解反应B.合成反应C.氧化—还原反应D.光合作用E.光化学反应42.胶片的宽容度计算时,取的密度点A.0.5-0.2B.1.5-0.5C.2.0-0.25D.3.0-2.0E.3.2-0.2543.感光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A.感光材料对光敏感的程度B.感光度越高所需曝光量越小C.感光材料达到一定密度值所需曝光量的倒数D.离有效期越近的感光度越大E.应用中通常取相对感度44.X线胶片特性曲性的直线部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D.密度与照射量没联系的部分E.以上都不是45.胶片特性曲线不能反映胶片A.感光度B.本底灰雾C.感色性D.最大密度E.反差系数46.关于胶片的r值,错误的是A.r值指胶片的反差系数B.r值大的胶片影像对比度小C.r值大的胶片宽容度小D.r值指的是直线部的斜率E.r线胶片的R值在2.5~3.5之间47.关于宽容度正确的是A.为特征曲线在横坐标的投影B.为感光材料记录被射体密度的能力C.宽容度大的胶片r值也大D.为感光材料能按比例记录被照体反差的能力E.以上都不是48.关于照片的r值,正确的是A.r值指的是影像反差B.r值指的是景物反差C.r值为影像反差与景物反差之比D.r值为景物反差与影像反差之比E.以上均不对49.X线摄影力求利用的部分是H-D曲线中的A.起始部B.直线部C.肩部D.反转部E.全部50.能吸收人射可见光99%的照片密度值A.1.0B.1.5C.2.0D.2.5E.3.051.有关H-D曲线的叙述错误的为A.照片对比度与照片的r值有关B.通常把H-D曲线的最大斜率称为r值C.H-D曲线可因显影液种类而异D.r值大的胶片其宽容度小E.H-D曲线的直线部可表示胶片的解象力52.下述错误内容A.照片上对比度与H-D曲线上的r值有关B.一般说,r值大的胶片,其宽密度小C.特性曲线的直线部的斜率为r值D.特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r值是一定的E.特性曲线因胶片不同而不同53.关于胶片本底灰雾Do错误的叙述是A.Do是照射量等于零时照片所具有的密度值B.Do位于特性曲线的起始点C.Do是胶片曝光后产生的最小密度值D.Do由片基密度和乳剂灰雾组成E.Do大小与乳剂感光中心的大小和数目有关54.X线影像对比度的主要决定因素A.mAS的大小B.胶片r值大小C.KV大小D.被照体吸收X线差异E.以上都不是55.得到光学密度最小值的组合A.25mA,1/15SB.50mA,1/30SC.100mA,1/60SD.150mA,1/100SE.200mA,1/200S56.一张能吸收入射光线90%的照片,其密度值A.1B.2C.3D.4E.557.r值大于2的胶片特性A.提高影像对比度B.降低影像对比度C.增加影像模糊D.减少影像模糊E.减小影像失真58.光学密度值的定义A.透光率的值B.阻光率的值C.透光率的常用对数值D.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E.透光率的倒数59.激光相机成像胶片的特点不包括A.具有极细微的乳剂颗粒B.涂有防光晕层C.单层涂布D.吸收光谱峰值在300—500nmE.数字成像质量高60.就胶片特性而言,不正确叙述A.r值大的胶片宽容度小B.高感光度的胶片解象力低C.把吸收入射光90%的二张照片重合的密度值为2.0D.给胶片过度曝光可产生反转现象E.医用X线胶片的r值通常比1小61.胶片感光特性曲线的组成不包括A.起始部B.平坦部C.直线部D.肩部E.反62.X线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是特性曲线的A.趾部B.趾部至肩部C.直线部D.肩部E.反转部63.关于增感屏的性能,错误的叙述是A.降低X线照射剂量B.增加影像对比度C.降低影像清晰度D.使影像颗粒性变差E.以上都是错误的64.增感屏结构中反射层的作用A.提高发光效率B.提高清晰度C.改善颗粒度D.控制量子斑点E.提高对比度65.增感屏结构中,吸收层的作用A.提高发光效率B.提高清晰度C.改善颗粒度D.控制量子斑点E.提高对比度66.增感屏的作用,错误的是A.提高胶片的感光效应B.缩短X线曝光时间,减少患者剂量C.提高影像对比度D.提高影像清晰度E.提高小容量X线机的使用范围67.使用增感屏后,不存在A.减少X线对人体的损害B.为摄取厚度大的组织提供方便C.有利于提高照片影像的清晰度D.增加了X线照片的斑点E.减少曝光量68.增感屏的增感率是指A.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B.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C.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1.0时,无屏与有屏所需照射量之比D.在照片上产生同等密度1.0时,有屏与无屏所需照射量之比E.以上都不是69.标准通用型增感屏的荧光体为A.钨酸钙B.硫氧化钆C.硫氧化钇D.氟氯化钡E.溴氧化镧70.下述增感屏使用时必须与感绿片匹配A.钨酸钙B.硫氧化钆C.硫氧化钇D.氟氯化钡E.溴氧化镧71.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错误叙述A.影像清晰度下降B.影像对比度增加C.影像斑点减少D.影像反差增加E.影像分辨力下降72.关于增感屏的选用正确说明A.欲得到清晰度良好的影像,须用增感屏B.欲得到低反差的影像,须用增感屏C.选用增感屏时,增感率越大越好D.某些特殊部位摄影,可不用增感屏E.以上均正确73.普通X线摄影,胶片吸收的光能中,增感屏的荧光能量占A.75%B.80%C.85%D.90%E.95%74.下列屏一片匹配中,错误的A.钨酸钙—蓝敏片B.硫氧化钆—蓝敏片C.硫氧化镧—绿敏片D.氟氯化钡—蓝、绿敏片E.溴氧化镧—绿敏片75.设使用增感屏时的曝光时间为t,不用时的曝光时间为t0,则增感率的计算式为A.f=to-tB.f=lgto/tC.f=t/toD.f=to/tE.f=t*to76.下面的荧光体中,不能作为稀土增感屏使用的为A.Gd202S/TbB.La0Br/TbC.La202S/TbD.ZnCdS/AgE.BaFCl/Eu77.与增感速度无关的因素为A.荧光体的转换效率B.荧光体厚度C.荧光体颗粒度D.吸收染色E.管电流量78.控制照片斑点的方法,不采用A.控制增感率,以钨酸钙屏的3倍为宜B.选用多层高密度、均一性强的增感屏C.适当提高mA值相应降低KV值D.选用超高感的荧光屏E.控制摄影条件79.增感率为120的屏,其增感比应是A.60B.240C.300D.20E.36080.保管使用增感屏的方法中,不要的为A.防高温,防潮湿B.防阳光曝晒C.防止水或药液溅入D.发现灰尘即用口吹风清除E.片合应直后放置,免重压变形81.使用增感屏后清晰度下降原因不包括A.荧光扩散效应B.X线的斜射效应C.光晕现象D.屏一片紧密度E.曝光条件减少82.一般钨酸钙增感屏前后屏的厚度之比A.1:2B.2:1C.1:1.5~3D.1.5~3:1E.以上都不是83.普通钨酸钙增感屏应匹配的胶片A.正色片B.全色片C.盲色片D.彩色片E.以上均可84.工作中常用的钨酸钙增感屏是A.超低速B.低速C.中速D.高速E.超高速85.稀土增感屏所采用的稀土元素主要是A.锕系B.镎系C.镧系D.钡系E.碳系86.不属于特殊类型的增感屏A.超清晰型B.高电压型C.同时多层型D.稀土类型E.感度补偿型87.关于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高D.晶体颗粒小,分辩率低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88.X线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是指A.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不成比例的部分B.密度与照射量的变化成比例的部分C.不是摄影中力求应用的部分D.密度与照射量没联系的部分E.也称为肩部89.下列哪项不是增感屏的结构A.基层B.感光乳剂层C.保护层D.反射层E.防反射层90.增感屏结构中,吸收层的作用是A.提高发光效率B.提高清晰度C.改善颗粒度D.控制量子斑点E.提高对比度91.形成潜影的先决条件是A.晶体位错B,晶体点阵缺陷C.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D.自发还原E.晶体结构的物理不完整性92.有关X线的传递及影像形成错误叙述A.人体信息分布于三维空间B.X线影像的表现形式为三维图像C.被照肢体为X线诊断信息源D.X线为传递被照体信息的载体E.被照体信息须经转换介质的转换才可观察9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透过肢体的X线影像不能被肉眼所识别B.增感屏是X线影像的转换介质之一C.X线影像的传递与转换精度,取决于荧光体的发光效率等因素D.荧光照时量大的部位,显影后银颗粒集中E.照片上密度低的部位,是荧光照射强的部位94.下列哪项不是影像诊断过程中的必要因素A.信息质量B.信息数量C.信息传递D.信息识别E.信息判断95.X线透视荧光影像形成的错误叙述A.依赖于人体组织的密度差别B.依赖于人体组织的厚度差别C.X线的穿透能力D.需有X线的对比度E.透过射线具有相同的强度96.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荧光屏上暗的部分表示该部分组织密度高B.荧光屏上亮的部分表示该部分组织密度低C.透视观察的影像称为正像D.骨组织在荧光屏上显示为亮的部分E.肺组织在荧光屏上显示为亮的部分97.透视检查的缺点为A.可多角度进行观察B.价格低廉C.可进行动态观察D.可观察细微结构E.立即获取检查结果98.不适于透视检查的病变A.软组织内的金属异物B.四肢长骨骨折C.头颅骨骨折D.膈下游离气体E.肠梗阻气液平9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X线照片上透光强的部分表示肢体密度高B.X线照片影像也称负像C.X线摄影比透视能发现较多有价值的信息D.X线摄影能显示肢体的细微结构E.X线摄影一般可取代透视检查100.优质X线照片,不能显示A.被检体的大小B.被检体的形态C.被检体的内部结构D.被检体的密度E.被检体的宽容度101.X线摄影与透视的基础为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脱水作用102.X线摄影能使胶片产生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脱水作用103.X线普通透视,荧光屏产生可见图像,主要利用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感光作用D.电离作用E.脱水作用104.X线使胶片感光形成肉眼不能识别的信息影像称为A.正像B.负像C.潜影D.阴影E.图像105.透视时,荧光屏的亮度主要取决于A.KvB.mAsC.荧光颗粒度D.荧光颗粒形态E.荧光颗粒的性质106.X线摄影时,照片的密度取决于A.KvB.mASC.FFDD.显影加工E.r值107.X线检查中最常采用的方法A.X线透视B.X线摄影C.特殊X线摄影D.造影检查E.CT检查108.正像是指A.在观片灯下所见的像B.布局合理的概观像C.组织密度高,亮度暗的像D.组织密度高,亮度亮的像E.位置正确的像109.负像是指A.在荧光屏上所见的像B.布局合理的反像C.组织密度高,透亮度强的像D.组织密度高,透亮度弱的像E.位置正确的像110.透视检查的缺点是A.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方向观察B.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C.不留客观记录D.操作方便,费用低E.可立即得出结论111.关于X线摄影检查的优点,错误的叙述是A.对功能观察优于透视B.成像清晰C.对比度良好D.有客观记录E.密度、厚度差异小的部位能显示112.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过程中,不起作用的是A.X线的穿透作用B.X线的荧光作用C.X线的散射线D.X线的感光作用E.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差异113.构成X线照片影像的四大要素不包括A.密度B.厚度C.对比度D.锐利度E.失真度114.关于密度的定义,错误的叙述是A.密度为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B.密度是由胶片乳剂曝光后,经冲洗还原出来的银颗粒沉积而形成的C.银颗粒沉积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密度越高;反之亦然D.密度值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对数表示E.以上都是错误的115.如果透过照片某点的光为观片灯光强的1/100,则该点的密度值为A.0.01B.0.1C.1.0D.2.0E.10.0116.一般地说,适合诊断的密度范围在A.0~0.15B.0.15~0.25C.0.25~0.5D.0.25~2.0E.2.0~3.0117.与胶片感光效应无关的因素是A.X射线的因素B.显影时间、温度C.定影时间、温度D.胶片的感光度E.被照体的厚度、密度等因素118.关于影响密度的因素,错误的叙述是A.管电压对照片密度有一定的效应B.在正确曝光下,照射量与密度是成比例变化的C.X线作用在胶片上的感光效应与焦~片距的平方成正比D.照片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密度增高而降低E.胶片感光度、增感屏性能及暗室冲洗因素均影响照片密度119.照片密度的控制因素是A.管电压B.毫安秒C.焦~片距D.物~片距E.中心射线入射点120.有关密度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光学密度即照片上的黑化程度B.照片上的密度即双面药膜的密度之和C.照片上透亮部分表示光学密度高、组织密度低的部分D.照片密度可用阻光率的常用对数值表示E.照片密度可直接用光学密度计测量121.如果透射光强度为入射光1/10时,照片密度应为A.0.001B.0.01C.0.1D.1.0E.1.1122.在下列叙述中找出错误的一项A.照片透明度0=I0/IB.照片透明度也称透光率C.不透明度即阻光率D.密度值达到2以上要用强光灯阅片E.空气曝光区的密度值约为31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照片影像的密度值可用透射式光学密度计测量B.在X线诊断中照片密度是以人眼的识别力来判断的C.照片影像的最低密度部分往往低于人眼能分辨的最低密度D.影像密度过高的部分不能清晰地显示出细节E.适当的密度取决于X线摄影条件的最佳选择124.人眼对X线照片影像识别的密度值范围A.0.01~1.5B.0.12~1.5C.0.25~2.0D.0.35~2.5E.0.35~3.0125.下列说法不正确者A.观片灯亮度的变化与照片密度表现关系密切B.人眼对密度的识别能力与观片灯亮度也有很大关系C.当观片灯亮度为100,透光率为10%的照片,其密度值为1D.0.7~1.5的X线照片密度与10000勒克斯亮度的观片灯匹配最佳E.照片密度在1.5~2.0,可用10000勒克斯亮度的观片灯观察12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使用低电压摄影时,管电压对照片密度的影响大B.n值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升高C.使用高电压摄影时,摄影条件的通融性大D.使用低电压摄影时,管电压的选择要严格E.使用低电压摄影时,条件选择要严格127.错误的叙述是A.X线强度的扩散遵循反平方定律B.照片的密度与摄影距离成反比C.缩短摄影距离可以减少曝光条件D.增加焦一片距可以减少放大变形E.X线机的容量大小是选择摄影距离应考虑的因素128.找出叙述错误的一项A.在一张密度值处处相等的照片上无影像可见B.密度值等于零的照片是不存在C.密度差等于零的照片是一张废片D.X线对比度即r值E.照片对比度即光学对比度12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A.在清晰的照片上能够区别开0.01的对比度B.照片对比度应该越高越好C.对比度过小时可能遗漏病灶影像D.照片清晰度应该越高越好E.照片影像的层次应该越丰富越好1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密度越大,产生X线照片密度越大B.组织的减弱系数与构成该物质的密度成正比C.人体除骨骼外,其他组织密度大体相同D.被摄体密度、原子序数相同时,照片对比度为厚度支配E.肢体厚度大时,照片密度小1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胶片的本底灰雾,可使照片影像中低密度区灰雾增加B.胶片的本底灰雾对高密度区影响不大C.胶片的本底灰雾对照片对比度影响不大D.使用增感屏与不使用增感屏相比,胶片特性曲线斜率加大E.显影处理影响照片密度及对比度132.控制照片密度的主要因素为A.KvB.mAsC.rD.FFDE.显影加工133.为获取相同的照片密度值,焦—片距从100cm增加至200cm,则所需的曝光量为原曝光量的多少倍A.1/2B.2C.1/4D.4E.8134.光学对比度与X线对比度的关系式A.K=lgKxB.Kx=r.lgKC.K=r.lgKxD.K=r.KxE.Kx=r.k135.影像光学对比度的主要因素A.KvB.mAsC.灰雾D.显影加工E.肢体厚度136.下列错误叙述A.X线摄影中尽量采用r值大的X线胶片B.光学对比度的形成实质是被照体对X线的吸收差C.影响光学对比度的主要因素为X线量D.灰雾增高可致光学对比度下降E.显影液温度过高可致照片对比度下降137.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称为A.射线对比度B.胶片对比度C.照片对比度D.物体对比度E.X线信息影像138.除了被照体本身的因素外,对照片对比度影响最大的是A.线质和散射线B.X线量C.胶片对比度D.增感屏特性E.冲洗技术139.照片对比度的控制因素是A.管电压B.毫安秒C.焦~片距D.物~片距E.中心射线入射点140.关于X线照片影像的锐利度,错误的叙述是A.锐利度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之上B.照片上相邻两部分密度移行距离越短,锐利度越高C.分辨率就是锐利度D.胶片分辨记录被照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叫分辨力E.分辨率是胶片本身具有的性能141.影响锐利度的因素,错误的叙述是A.几何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B.移动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C.物体吸收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D.屏~片体系照相模糊影响照片锐利度E.以上都是错误的142.不属于减少影像模糊度的摄影技术要求是A.被照体尽可能靠近胶片B.尽可能使用大的焦~片距C.使用最小的焦点D.注意对准中心射线的入射点E.使用高感光度的胶片143.关于影像的放大,正确的叙述是A.在X线投影中,影像只有几何尺寸的改变时,称为影像的放大B.物~片距越小,放大率越大C.焦~片距越大,放大率越大D.有效焦点越小,放大率越大E.以上都是正确的144.关于影像的变形,错误的说法是A.影像的变形,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不等量放大的结果B.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C.接近中心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置变形最小D.中心射线射入点应通过被检部位,并垂直于胶片,此时影像的形状变形最小E.以上都是错误的145.X线摄影能量范围内的散射线,几乎全部来自A.光电效应B.康普顿散射C.不变散射D.电子对效应E.光核反应146.关于散射线含有率,错误的叙述是A.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B.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流加大而减小C.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最主要的因素D.散射线含有率随被照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E.照射野增大时,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上升147.不能消除或减少散射线影响的是A.使用遮线器B.使用滤线器C.使用增感屏D.加大物~片距E.加大焦~片距148.有关滤线栅的叙述,错误的是A.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充填物幅度的比值称为栅比B.单位距离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称为栅密度C.栅铅条纵轴排列的方位是相互平行的称为线形栅D.栅铅条均呈倾斜排列,半径相同并聚焦于空间的称为聚焦栅E.以上都是错误的149.不会产生滤线栅切割效应的情况是A.中心射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平行B.中心射线倾斜方向与铅条方向垂直C.X线管上下偏离栅焦距D.中心射线左右偏离栅中线E.聚焦栅反置使用150.投照某一部位,原用100mAs,70Kv,100cm。现改用50cm,若管电压不变,应该用的毫安秒(mAs)是A.200B.50C.25D.100E.400151.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主要因素为A.KVB.mAsC.FFDD.FE.显影加工152.找出错误的一项A.形成半影的原因主要是焦点的大小所致B.焦点的大小与管电压和管电流大小无关C.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是不均匀的D.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表现为两端密度大E.双峰状线量分布是影像模糊的原因之一15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主要来源B.照射野越大,散射线越多,照片对比度越差C.照射野大小可用准直器加以调节D.X线摄影时,照射野越大越好E.照射野是指入射于肢体曝光面的大小154.照射野的错误说法是A.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密度没有影响B.照射野的大小对照片对比度有影响C.照射野过大,可使照片灰雾增加D.摄影时照射野应与被检部位等大E.照射野边缘应在暗盒边缘内1cm155.下列错误的叙述是A.斜射线与中心线夹角越小,斜射线越靠近中心线B.同样大的照射野,焦—片距越大,照射到胶片上的射线越接近于平行C.肢体的放大率越小,半影也越小D.半影的大小与肢片距有关,与焦—肢距无关E.大多采用缩小焦点的方法减小半影,提高清晰度156.有关中心线的正确叙述A.中心线是投照方向的代表B.远离中心线的射线能正确反映被照体的状况C.中心线一般通过被摄部位的边缘D.只要中心线与胶片垂直投射,就能获得正确的摄影效果E.从X线管窗口射出的X线即是中心线157.国际放射界公认模糊阈值A.0.02mmB.0.12mmC.O.20mmD.0.22mmE.2.00mm15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线与被照物体的关系不正确,可引起歪斜B.焦点过大,可引起歪斜失真C.焦点未对准被照物体中心,可引起歪斜失真D.肢一片距过大也可引起失真E.焦一肢距过小,也可引起失真15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X线摄影的照片一般没有放大现象B.被照体与胶片不平行时,照片影像密度不一致C.被照体或病灶应与胶片尽量平行、靠近D.放大失真即歪斜失真E.增加焦一肢距与增加肢一片距效果相同160.减少影像重叠的错误方法A.多种角度摄影B.放大摄影C.旋转体位观察D.利用斜射线摄影E.体层摄影161.不符合切线投影的摄影A.中心线从凸出部的边缘通过B.中心线从凹陷部的边缘通过C.中心线被检部位的中心通过D.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边缘通过E.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表面通过162.有关失真度的不正确叙述A.照片影像较原物体在大小、形态上的差异称为失真度B.影像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摄影距离与摄影角度C.一张标准X线照片应无任何失真D.影像失真是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不等量放大所致E.影像变形有放大变形、位置变形、形态变形等163.F0.3作放大摄影时,极限放大率为A.3.0B.2.0C.1.67D.1.2E.1.5164.为减少运动模糊应A.缩短摄影距离B.增高管电压C.让病人屏住气D.缩短曝光时间E.缩短曝光时间及固定肢体165.屏一片接触不良可引起照片A.灰雾度高B.分辨率低C.清晰度差D.对比度好E.层次丰富166.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起原因A.摄影时,片盒移动B.摄影时间过长C.摄影时,肢体移动D.屏一片紧密度差E.摄影时,球管震动167.用同种荧光物质制作的增感屏,清晰度最好者A.粗颗粒,薄涂层B.粗颗粒,厚涂层C.细颗粒,薄涂层D.细颗粒,厚涂层E.不均匀颗粒,厚涂层168.使用滤线栅的目的在于A.吸收散射线B.吸收焦外X线C.吸收原发射线及大量散射线D.抑制原发射线减少散射线E.吸收软射线169.栅比是指CA.铅条高与宽之比B.铅条宽与高之比C.铅条高与间隙之比D.铅条数目与间隙数目之比E.以上多都不是170.优质X线照片质量标准中错误的叙述为A.尽量多的照片斑点B.适当密度C.良好对比度D.最好分辨率E.微小失真度171.分辨率为5LP/mm时,该组织径线宽度为A.0.2mmB.0.5mmC.1.0mmD.0.1mmE.2.0mm172.增加窗口过滤板的厚度,导致X线质A.变软B.变硬C.量减少D.失真E.以上都是173.散射线的增加与A.mA成正比B.Kv成正比C.肢体厚度成反比D.距离成正比E.以上都不是174.散射线的穿透力A.与原发射线相等B.与中心线相等C.与斜射线相等D.高于原发射线E.弱175.窗口过滤板的作用A.吸收散射线B.吸收漏射线C.减少散射线D.抑制散射线产生E.吸收原发射线176.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主要因素是A.管电压(kV)B.管电流量(mAs)C.焦—片距离(FFD)D.焦点尺寸E.显影加工177.照片密度值为2.0时对应的透光率是A.10B.1.0C.1/10D.1/100E.1/1000178.关于滤线栅栅比的正确解释是A.栅比为铅条高度与其宽度之比B.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C.栅比愈大透过的散射线越少D.栅比为单位距离内铅条的数目E.栅比表示单位体积中铅的重量大小179.防止运动模糊最有效的方法是A.应用过滤板B.应用滤线栅C.应用增感屏D.短时间曝光E.消除散射线180.形成几何学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是A.焦点面积B.焦—片距C.焦—物距D.物—片距E.限束器(遮线器)使用181.照片影像仅在某一部分出现模糊,原因可能是A.摄影时,暗盒移动B.摄影时间过长C.摄影时,肢体移动D.屏-片密着不良E.摄影时,球管震动182.分辨率为5LP/mm时,其线对宽度为A.0.2mmB.0.5mmC.1.OmmD.0.1mmE.2.Omm183.增加窗口滤过板的厚度,对X线质产生的影响是A.变软B.变硬C.能谱变宽D.量增大E.无变化184.关于照片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斑点多可使影像模糊B.卤化银可形成胶片斑点C.可有屏结构斑点和量子斑点D.量子越少,量子斑点越多E.照片斑点可经定影消除185.保持感光效应不变,摄影距离增加一倍后管电流量应为原来的A.1倍B.2倍C.3倍D.4倍E.5倍186.X线摄影中表示X线量的是A.半价层B.靶物质C.KvD.masE.电压波形187.入射光子能量恰好等于原子轨道的结合能时,光电效应产生几率发生A.突然减少B.突然增大C.变为零D.变为10%E.不变188.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肢体厚度超过A.5cmB.10cmC.15cmD.20cmE.25cm189.下列物质可用作滤线栅板填充物的是A.钨B.铝C.锌D.铜E.铁190.滤线栅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须超过A.55KvB.60kVC.65kVD.70kVE.75kV191.在X线摄影中的光化学反应是A.光合作用B.光氧化-还原反应C.光合成反应D.光水解反应E.光热反应192.形成潜影的先决条件是A.晶体位错B.晶体点阵缺陷C.光量子被卤化银吸收D.自发还原E.晶体结构的物理不完整性193.潜影的组成物质是A.感光中心B.卤化银AgXC.银离子集团nAg+D.银离子Ag+E.银集团nAg194.所谓亚潜影一般是由有多少个银原子组成A.3个以下B.4个C.5个D.10个E.10个以上195.胶片感光乳剂层受光照射后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是A.全部的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B.一部分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C.全部的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D.一部分卤化银变成了银离子E.卤化银和银原子数量无变化196.显影能力最大的显影剂是A.对苯二酚B.邻苯二酚C.菲尼酮D.米吐尔E.对苯二胺197.单独使用时照片对比度偏高的显影剂是A.对苯二酚B.对苯二胺C.米吐尔D.菲尼酮E.阿米多尔198.有关菲尼酮的错误说法是A.用量小B.还原力强C.无污染D.受溴离子抑制作用大E.疲劳度小199.有关对苯二酚的错误说法是A.显影液要求PH值大于9.0B.还原能力远强于米吐尔C.受溴离子抑制作用大D.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E.单独使用对比度偏高200.有关米吐尔说法错误的是A.受溴离子影响较小B.对pH要求不严格C.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D.受温度影响小E.单独使用影像反差极大201.显影液中促进剂的主要作用是A.维持显影液中pH值相对稳定B.防止污染C.微粒显影D.避免显影液氧化E.促进坚膜过程202.显影液中不包括哪种物质A.氯化钠B.碳酸钠C.氢氧化钠D.对苯二酚E.亚硫酸钠203.PQ型和MQ型显影液中的Q指的是A.米吐尔B.对苯二酚C.邻苯二酚D.菲尼酮E.对苯二胺204.直接影响照片影像质量的过程是A.显影B.停显C.定影D.水洗E.干燥205.有关显影液保护剂的作用,错误的是A.防止灰雾B.防止污染C.防止氧化D.稳定显影E.微粒显影206.关于显影液中对苯二酚特性的正确解释是A.显影出痕慢B.影像对比度很低C.受温度影响小D.不易溶于水E.对pH值要求不严格207.显影的作用是A.形成潜影B.形成感光中心C.形成显影中心D.形成光密度影像E.形成灰雾中心208.有关化学显影的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速度快B.能形成光密度影像C.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D.显影液提供电子E.将末感光的卤化银还原成金属银209.中间处理是指A.显影前的处理B.定影前的处理C.水洗前的处理D.干燥前的处理E.曝光前的处理210.有关定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未感光的卤化银B.防止污染C.防止灰雾D.使乳剂膜膨胀E.形成影像密度211.下列哪项是定影剂A.B.C.D.E.212.用于快速定影的定影剂是A.B.C.D.E.213.定影液中坚膜剂的作用是A.中和碱性显影液B.防止硫的沉淀C.稳定定影液D.延长定影液使用奉命E.使乳剂膜收剑硬化214.用作快速定影剂的物质是A.硫代硫酸铵B.硫代硫酸钠C.氢氧化钾D.碳酸氢钠E.氢氧化钠215.在定影的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不溶性的盐是A.B.C.D.E.216.显影液和定影共有的是A.B.C.D.E.217.照片水洗主要清除A.B.C.D.E.218.水洗的目的主要是A.去除残留的污染物B.去除残留的定影液C.去除残留的显影液D.去除残留的银原子E.去除残留的卤化银219.一般自动洗片机理想的显影温度是A.18℃~20B.25℃~30C.33℃~35D.36℃~40E.45℃220.下列哪项是导致照片灰雾过大的因素A.定影时间过长B.水洗时间过长C.显影温度过高D.胶片感度太低E.定影温度过高221.自动冲洗机显影液成份中启动液是指A.保护剂+促进剂B.中和剂+抑制剂C.显影剂+保护剂D.坚膜剂+抑制剂E.显膜剂+中和剂222.下列哪项不是自动冲洗机冲洗胶片的程序A.显影B.中间处理C.定影D.水洗E.干燥223.关于自动冲洗套药中显影液成分的正确组合为A.显影剂—米吐尔B.保护剂—亚硫酸钠C.促进剂—硫酸钠D.抑制剂—溴化钾E.溶剂—水224.在显影液和定影液中都可以有的药品是A.碳酸钠B.硫代硫酸钠C.亚硫酸钠D.溴化钾E.对苯二酚225.与照片黑化度过低无关的因素是A.定影时间过长B.显影时间过短C.感光不足D.显影温度过低E.增感屏衰老二、多选题1.实际焦点的大小取决于A.聚焦槽的形状B.聚焦槽的宽度C.灯丝在聚焦槽内的深度D.阳极靶面的大小E.曝光条件2.评价X线管焦点成像性能的主要参数有A.焦点的大小B.焦点的极限分辨力C.曝光条件D.焦点的增涨值E.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3.与X线管有效焦点尺寸有关的因素A.X线机本身的设计B.阴极灯丝的材料C.焦点的投影方位D.摄影时焦点面的方位E.曝光条件4.缩小半影应采取的措施A.使用小焦点B.缩小肢—片距C.缩小照射野D.增大焦—肢距E.增大焦—片距5.X线束的能量取决于A.X线光子的数量B.单个光子的能量大小C.管电流量D.管电压E.曝光条件6.对X线质的正确叙述是与X线质与光子能量和光子数目有关X线质反映了X线穿透物质本领的大小C.X线波长越短,线质越硬D.X线频率越高,穿透力越强E.用管电压数值可以表示X线的质7.Kv增加时A.x线穿透力增强了B.x线频率增大了C.被检体吸收计量减少了D.穿过被检体时散射线减少了E.x线对比度增加了8.减小几何学模糊的有效措施是A.缩小照射野B.选用小焦点C.增大焦片距D.增大肢片距E.使用低mA9.X线摄影时,关于有效地缩小照射野的正确说法A.减少X线照射量B.提高影像质量C.减少散射线D.降低影像的密度E.增加X线照射量10.可用作银盐感光材料的是A.硫化银B.氯化银C.氟化银D.溴酸银E.碘酸银11.扁平颗粒胶片的感光银盐采用的不是哪种银盐A.氟化银B.氯化银C.溴化银D.碘化银E.硫化银12.关于胶片感光银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晶体颗粒大则感光度高B.晶体颗粒均匀则对比度高C.晶体颗粒涂层薄清晰度好D.晶体颗粒愈小分辨率愈低E.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则宽容度高13.哪种结构不使用聚酯材料A.片基B.乳剂C.保护层D.结合层E.防光晕层14.下列哪项是增感屏的结构A.基层B.乳剂层C.反射层D.保护层E.结合层15.对增感率大小有影响的是A.荧光转换效率B.管电流量大小C.增感屏反射层D.荧光体的颗粒E.荧光体的厚度16.使用增感屏会导致A.影像清晰度下降B.影像对比度减小C.影像分辨力下降D.影像斑点现象减少E.摄影曝光条件减小17.对增感率大小有直接影响的是A.荧光转换效率B.管电流量大小C.增感屏反射层D.荧光体的颗粒E.荧光体的厚度18.有关中心线的错误叙述A.中心线是投照方向的代表B.远离中心线的射线能正确反映被照体的状况C.中心线一般通过被摄部位的中心D.只要中心线与胶片垂直投射,就能获得正确的摄影效果E.从X线管窗口射出的X线即是中心线19.在X线摄影时,应注意中心线的A.入射点B.射出点C.射入胶片的位置D.投射的方向E.入射的角度20.X线胶片的卤化银主要采用A.AgClB.AgBrC.AgID.AgFE.BaFCl21.CRT图像记录胶片适用于A.普通X线摄影B.CTC.MRD.DSAE.ECT22.有关直接正性复制片的描述中,正确的A.反转片B.感蓝片C.密度随显影温度增高而增大D.密度与曝光量成正比E.单面药膜片23.对T颗粒X线胶片的论述,正确的有A.提高影像清晰度B.提供制作非对称性屏片体系的可能性C.提供了在快速冲洗中使用的可能性D.属于非银感光材料E.与稀土屏匹配使用,大大减少照射量24.X线胶片的保管应A.高温、干燥下存放B.避免放射线照射C.防受压D.防有害气体E.在有效期内使用,距有效期越近,感光度越好25.具有防反射层的胶片A.普通X线胶片B.荧光摄影用胶片C.CT胶片D.X线直接复制片E.T颗粒X线胶片26.对X线复制片的描述正确的有A.可应用于X线照片,CT片的复制B.属于单面药膜片,且背面涂有防光晕层C.属于直接正性感光材料D.是感绿片E.低反差、低感光度、高清晰度胶片27.属于单面药膜的胶片A.普通X线胶片B.口腔用X线胶片C.乳腺用X线胶片D.CT胶片E.荧光缩影胶片28.普通X线胶片是一种A.盲色片B.全色片C.正色片D.彩色片E.感蓝片29.X线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A.乳剂膜B.保护膜C.结合膜D.片基E.支持体30.胶片特性曲线的直线部表示A.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成正比B.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成反比C.密度与照射量的增加不成比例D.是X线摄影曝光正确的部分E.是X线摄影力求应用的部分31.胶片特性曲线可以反映A.感光度B.基础灰雾度C.反差系数D.宽容度E.最大密度32.胶片特性曲线不能直接反映A.反差系数B.宽容度C.感色性D.分辨率E.本底灰雾33.胶片感光测定的目的A.了解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B.通过已知胶片的感光特性了解未知的胶片特性C.了解显影液性能D.可了解增感屏的感度E.了解X线物理特性对影像质量的影响34.扁平颗粒技术的主要优点A.提高了X线胶片的感光度B.提高了影像的清晰度C.降低了患者的X线剂量D.减少了照片斑点E.降低了影像的失真35.通过屏片体系调制传递函数的测试,可了解A.各种屏片组合下的信息传递功能B.成像系统整体的质量评价C.成像系统的极限分辨率D.肢体信息量在胶片上的再现率E.胶片的吸收光谱36.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有A.影像对比度增加B.影像清晰度下降C.影像颗粒性变差D.影像解象力提高E.照片斑点减少37.使用增感屏的优点A.提高了胶片的感光效应B.可缩短曝光时间,减少运动模糊C.提高照片影像清晰度D.提高照片影像的对比度E.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38.下述哪些屏须与蓝敏片匹配使用A.硫氧化钇B.硫氧化钆C.硫氧化镧D.溴氧化镧E.氟氯化钡39.增感屏结构中保护层的作用A.有助于防止静电现象B.对质脆的荧光体进行物理保护C.表面清洁时,荧光体免受损害D.使荧光反射,提高发光效率E.吸收部分反射光,提高影像清晰度40.使用增感屏导致影像清晰度降低的原因A.荧光体的光扩散B.屏片接触紧密度差C.X线的斜射效应D.荧光体颗粒度大小不均E.荧光体与胶片间距不等41.控制照片斑点必须A.控制增感屏的增感率B.选用超高感荧光体C.选用多分层、高密度、均一性强的增感屏D.控制曝光条件,减少mA增加KVE.严格屏的涂布及加工工艺42.同时多层增感屏的正确说明A.一般以2mm,5mm或10mm为间隔,在同一多层暗合内B.在同一个暗合有3—7只增感屏C.各层增感屏的增感率是一致的,但厚薄不同D.使用过程中感官电压的选择,一般选用75KV为宜E.一般用于同时多体层摄影43.属于特殊类型增感屏有A.超清晰型B.高电压型C.同时多层型D.感度补偿型E.稀土类型44.X线透视的优点A.可多方位观察B.价格低廉C.可进行动态观察D.可观察细微结构E.即可获取检查结果45.适用于透视检查的病变A.软组织内的金属异物B.肠梗阻气液平C.膈下游离气体D.头颅骨骨折E.肾功能衰竭46.关于“透过人体后的射线”的正确叙述A.是减弱后的射线B.具有X线对比度C.具有肢体对X线吸收后的差异D.具有肢体的信息E.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影像信息47.找出错误的叙述BEA.X线管发射的X线不具有任何医学信号B.人体被照射后即形成可视图像C.透过人体射线载有被照体信息D.透过人体射线为不均匀分布的射线E.X线对比度即X线影像相邻两处的密度差48.由照片影像转换为人脑的诊断图像,其传递精度取决于A.观察器的色光种类B.观察屏的亮度C.荧光屏的性能D.观察者的视力E.观察者的心理状态49.错误的叙述是A.荧光屏上明亮的部分,表示人体组织密度低B.X线照片上透亮的部分,表示人体组织密度高C.脂肪组织在荧光屏上表示为暗的阴影D.骨骼在X线照片上表示为暗的阴影E.X线照片影像又称为正像50.透视可用于观察A.各部骨骼形态B.心脏大血管搏动C.膈肌的运动D.肝胆位置E.膈下游离气体51.普通X线摄影必要的基本因素A.原发X线B.被照肢体C.X线胶片D.增感屏E.荧光屏52.X线摄影利用X线哪些作用A.穿透作用B.荧光作用C.电离作用D.感光作用E.脱水作用53.X线透过肢体后强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A.被照体的原子序数B.被照体的密度C.X线质与量D.阳极靶面物质E.散射线54.下列叙述错误的A.焦点的大小是影响影像清晰度的主要原因之一B.焦点是一个微小的点,不具备几何学面积C.X线影像显示的只是物体的本影D.焦点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质量E.为了提高影像质量,日常工作中只使用小焦点投照55.提高照片清晰度,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门诊医疗废弃物处理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成品油运输合同范本(应急响应机制)3篇
- 2024年度陕西省公共营养师之四级营养师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家居系统装修完工验收合同模板下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砖厂绿色生产技术承包运营合同3篇
- 2025年度国际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范本4篇
- 智慧办公未来趋势预测未来办公创新工作汇报
- 2025年度个人消费金融合同书(消费升级助力)2篇
- 2025年度个人住房贷款质押合同标准文本及贷款逾期处理规定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代理注销合同模板3篇
- 结构力学数值方法:边界元法(BEM):边界元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