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_第1页
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_第2页
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_第3页
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_第4页
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4渠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复习提纲第8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提出和国际工人运动一、《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一.P136-P139):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客观条件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主观)深入工人中,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建党活动,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理论创造德意志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标志性事件: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1848年发表):⑴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⑵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⑶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二、巴黎公社(必一.P141-P143)--伟大尝试(失败):1.巴黎公社的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⑴在政权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国家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对公职人员实行限薪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⑵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3、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4.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1)是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学说。(经验)(2)19世纪70年代,生产力水平和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败因)。(3)同时,公社没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败因)。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必修一P146-P149)――(成功):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起义第9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必修一P154-P157):(一)基础奠定:雅尔塔体制P1541、背景:二战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2、形成:苏、美、英等国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的若干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雅尔塔体系。3、内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问题等。4、影响:①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②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二)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P1551、美苏对峙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冷战政策。①背景:a.雅尔塔体系的形成;b.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原因: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c.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最初信号。d.苏联实力的增强和社会主义国家影响的增大,引起西方国家的敌视。②目的:遏制共产主义。③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④方式: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的敌对行动。⑤表现:a.政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冷战的开始(1947.3)b.经济: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和控制西欧(1947.6)c.军事:建立北约(1949,美、加、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⑵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力量壮大。①力量壮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a.东欧:南、阿、捷、波、保、罗、匈和东德b.亚洲:蒙古、北朝鲜、越南、中国②联合对抗资本主义阵营:a.政治: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9)。b.经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1)。c.军事:成立华约组织(1955)。2、形成标志:1955.5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P156-P1571、背景: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局面的开始与加剧。2、表现:⑴国家分裂:德国、朝鲜和越南。①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②二战后,苏美以北纬38度为界,制造了朝鲜分裂,南北先后分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⑵导致国际局势紧张:①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②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冷战”的含义及实质:“冷战”是指美国与苏联之间所采取的除直接的战争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遏制共产主义蔓延,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加强对西欧的控制。由此可见。“冷战”的实质就是美国要称霸全球。*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言之就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三者的关系为: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桔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必修一P159-P163(一)走向联合的欧洲:P159-P1601、背景:①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②美苏的崛起,世界日益形成两极格局;③二战后欧洲各国实行社会改革,经济发展且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2、过程:⑴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实现西欧国家在一些具体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的“舒曼计划”;⑵1951年法意荷比卢西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同时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⑶1957年,六国签订《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的统称);⑷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⑸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⑹1973-1986年经济三次扩大,又有英、爱、丹、希、西、葡6国加入。3、措施:⑴对外:实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⑵对内:①经济:实现内部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和渔业政策;朝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②政治:朝着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4、特点:由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5、影响:增强抗衡美苏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二)日本的崛起P1601、经济恢复:⑴原因:①日本进行社会改革,为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②美国的扶植;③朝鲜战争提供机遇。⑵结果:到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战前水平,标志着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的大体完成。2、经济高速发展:⑴原因:①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⑵结果:①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②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谋求政治大国。(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P161-162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标志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2、斗争内容:①第一次首脑会议上,表示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②奉行非集团、不结盟政策;③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上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④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将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3、中国的振兴:⑴经济发展:①1949年至一五计划完成,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②1956至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虽遇到挫折,但还取得很大成绩;③文革十年,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损失;④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⑵影响:①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②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良好的合作。*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时代结束,除美国以外各国都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条件。四、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必修一P164-P1671.苏联解体:(1)过程: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首先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是困难重重。②1988年,进行政治改革。③1990年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加剧了政局动荡,导致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裂活动愈演愈烈。④1991年,八一九事变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⑤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发表,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完全解体。(2)原因:外部原因: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政策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也是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长期存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影响: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原因: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②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并极力构建以自已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③多个国家联盟力量中心的出现:欧盟的成立、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1)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3)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表现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4)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是漫长的。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分为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南斯拉夫联盟(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后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宣布独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五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实现了统一。必修二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农业(必二.P4—P6)1、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P5①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P12)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牛耕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铁制工具出现(铁器使用标志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P5)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⑦宋元: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2、土地制度:P6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3)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选修《改革》P26-P27)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租庸调制)。意义:A、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B、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C、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3、小农经济的含义:①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③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⑤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战乱和苛政、天灾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⑥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二、手工业P10-P151、手工业的发展阶段:①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②夏商周时期: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③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2、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流通方式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不在市场流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剩余部分出售3、“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如西汉的“东西织室”和“三服官”)P11(1)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和奢侈性、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各种行业的封闭性、劳动者缺少积极性、(2)“工官”制度的利弊:①利:“工官”工场的经营由政府支出,它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②弊:A、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B、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C、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的,往往导致失传。D、匠户世代承袭,没有人身自由,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4、手工业成就:(1)纺织业(P12—P13):①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就已经萌芽(原料:麻、葛、丝)。②汉朝:技艺高超、远销地中海,被称为丝国(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丝绸之路)。③唐朝:私营作坊兴起;官营规模大、分工细、品种繁多。④宋朝:棉纺织业发展。⑤明朝: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2)冶金业(P13—P14):①冶铜业:A、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小件青铜器);B、夏商周:大发展时期。C、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广泛采用鎏金技术、镶嵌工艺②冶铁业:A、春秋晚期出现;B、战国时期:从块炼铁到生铁;C、技术的发展:炼钢和淬火工艺;D、燃料:煤(汉)到焦碳(南宋末年);E、工具:水排(东汉—杜诗)。(3)陶瓷业(P17—P18):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过渡到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③唐代: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邢白、釉下彩绘;④宋代:瓷窑遍布各地,景德镇等几大名窑(见课本P15);⑤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源源流长;②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③分布广,规模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技术先进且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广受赞誉。④明清时期工场手工业出现,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三、商业P17-201、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①兴起于先秦时期;②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③隋唐时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④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⑤明清时期商帮的出现。2、“市”的发展(必二.P18-19):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③六朝: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立“草市尉”等官职实行行政管理;④唐代:草市的作用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还出现了“夜市”;⑤宋代:“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限制;草市、夜市更加繁荣;⑥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3、商业都会的崛起(P20):①战国时期:城市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②汉代: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五均司市师”;③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④南北朝:商业都市:建康、山阴、襄阳、郢州、交州;⑥唐代:长安、洛阳、广陵;⑦宋代:汴京;⑧清代:苏州、盛泽、汉口、佛山、景德、朱仙。4、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①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②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③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四、资本主义萌芽(P25)(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1、时间:明代中后期(15世纪中后期)2、历史条件: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③商品经济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3、最早出现的地区──江南(苏州,杭州)最早出现的行业——丝织业4、标志:主要标志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的生产。——(即雇佣关系产生)(二)表现:1、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出现:(1)丝织业中心的苏州和杭州,一些机户【作坊主】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机工【拥有自由劳动力的城市平民】进行生产,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他们之间形成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这是手工业者变成资本家的反映】。(2)棉纺织业中心的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利用雄厚的资金,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编制暑袜,计件付给工资,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获利。这样暑袜店主的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他们本人变成早期资本家,在家里为老板做工的男女居民成了雇佣工人。2、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雇工数量增多部门和地区增广(三)主要特征──资本家与工人是雇佣关系,无人身依附,基本是一种纯经济关系。(四)评价: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②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微弱的。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还不足以动摇封建自然经济的根基,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五)发展缓慢的原因:1、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经济因素);A.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阻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资金缺乏);B、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缺乏劳动力);C、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造成了市场狭小。2、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封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政治因素);3、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本商末(思想因素);4、根本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五、重农抑商政策(重本抑末、强本弱末、进本抑末)(必二P22-P24)1、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这个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2、史实:(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2)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3)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4)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5)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3、推行的目的:(1)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4、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5、影响:(1)进步性:①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②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2)局限性:③封建社会晚期,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但违背了历史潮流;④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从而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⑤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六、海禁政策(P24)(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2)原因:①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②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③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3)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维护了国家的安全;②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③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第2单元: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必修二P30-P31)(1)战前:①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战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①原因:A、资本主义入侵(最直接、最主要原因)。B、国内市场的扩大(前提条件)。②意义:自然经济解体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为资义产生提供条件(市场、劳动力、原料)。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P31(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产生的历史条件:①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内部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瓦解着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主要原因)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外商企业的刺激。2、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首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出现。3、途径:①一种是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②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4、地区:上海、广东、天津(沿海、沿江通商口岸)5、代表企业:①方举赞、孙英德--上海--发昌机器厂(1866);②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872)。6、主要行业: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业、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及采矿业等。(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P321、时间:甲午战争后(19世纪晚期)2、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②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③清政府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谕令各省办厂。3、代表:南通张謇大生纱厂无锡荣德生、荣宗敬保兴面粉厂唐山周学熙新洋灰公司山西刘懋赏、冯济川保晋矿务公司4、分布特点:①地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②行业——主要是轻工业(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经济: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2、政治:它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也导致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重难点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①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带来的影响。②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土壤中,受到双重压迫,在夹缝中艰难生存。③产生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它既有与外国资义和本国封义相对抗的一面,又有与之相依赖的一面。④“先天不足”与“后天畸形”。“先天不足”表现在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后天畸形”表现在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四)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1919):P34-P351、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的资本输出和商品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资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主要原因)

2、概况:①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超过过去半个世纪;②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迅速;③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3、特点: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1)

部门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

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3)

区域上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4)

时间上极为短暂。(5)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4、结果: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次萧条下去5、启示:(1)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下,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发展。(2)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封建统治,才能走上富强道路。(五)民族工业短暂发展(1927-1936年)P35-361、原因:(1)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以稳定政府财政和增加收入,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①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②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影响:①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②官僚资本加强了对民族工业的控制,四大银行成为官僚资本聚敛财富的重要工具。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官僚资本统治下,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曲折而艰难的;(六)、民族工业陷入困境:(1945——1949年)P36-371、原因:1)法币政策和外贸逆差的影响;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

3)官僚资本的压迫是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4)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5)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造成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2、结果: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重难点分析】: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阻碍因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彻底实现民族独立,是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独立、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具体因素如下: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与掠夺;

②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束缚;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垄断;

④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⑤由于上述因素而导致的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弱点,如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等。

(2)推动因素: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②历届政府的一些鼓励性政策;③人民爱国热情,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P39-P411.在夹缝中求生存P39-P40(1)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途径:①采用限制中国机器进口的方法力图阻止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②外国侵略者利用在华攫取的种种特权,通过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等手段,大量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③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民族工业;④国民政府同美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减免大量美国货的进口税,导致美货充斥中国市场。(2)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发展束缚的表现:①甲午战争前,民族工业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处于听任地方封建势力摆布的地位;②各级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民族工业,其中以厘金的危害为最大;③军阀官僚政府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也严重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④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还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公开吞噬民族工业。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斗争中求发展:P41(1)斗争原因: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②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2)斗争事例:①济南惨案后,全国反日会通过了抵制日货的决议;②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③一二八事变后,民族资产阶级捐款捐物,支持十九路军抗战;④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必二P46-P51)(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P46-471.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和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⑵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国营企业力量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力量;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⑷土地改革后,政府倡导互助合作运动,成为引导个体农业向社会主义集体化逐步过渡的开端。这一切就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⑴时间——1953年6月。⑵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⑶实质——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其伟大意义: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改造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②改造的形式和必由之路:国家采取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③改造实行的政策:对民族资本的和平赎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④改造的实质: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⑵对农业的改造:①必要性:个体小农生产的落后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难以满足人民的需要。②改造的形式:合作化运动。国家创造了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⑶对手工业的改造:国家通过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三种由低到高的合作形式,引导其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⑷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1955年夏季起到1956年底,国家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⑸重大意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⑹改造中出现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改造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给社会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二)曲折发展的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P48-P49)1、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年4月)意义: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2)中共八大(1956年9月)①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即发展生产力,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意义:它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取得的初步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失误的原因:①党内左倾错误蔓延,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②缺乏经验: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思想和理论上没有深刻认识。(2)表现:①大跃进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②人民公社特点:一大二公(大:大规模公:公有化程度高)(3)影响:①使得以高指标和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②使中国在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3、工作的调整及十年建设成就:(1)八字方针的提出:提出: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时提出;内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其中“调整”主要是指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影响: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2)曲折发展的十年的建设成就: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建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1965年,石油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三)文革动荡的十年(1966-1976)1、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1)严重的经济混乱:①原因:文革爆发后政治上的混乱所引起的②表现:(了解,不用背)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国民经济的指挥和管理陷入瘫痪,运行失去控制各地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纪律松懈;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经济出现起色(1971-1973年)①原因: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整顿。②措施:①整顿企业,恢复被破坏的规章制度;②在农村,重申按劳分配原则。(3)复苏和发展(1975年)①原因: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经济整顿。②措施: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进行整顿。2、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①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②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四)50-70年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历程给我们的经验教训(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①经济建设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应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③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文革的教训:①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保持社会稳定和团结;③抓住发展机遇。二、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P52历史背景:1)文革结束后,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2)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时间: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3、主要内容:①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

②全会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设,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③全会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4、意义:①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③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始由此揭开序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也在这次会议上开始形成的。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三、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必二P53)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的必要性。①基本国情: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中国农业集体化以后,由于农村经济体制(人民公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2)内容:①废除人民公社制(1980年—四川广汉县)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3)作用: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②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③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标志: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②按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国营企业改变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③基本任务: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④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必二P54)1、过程:①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②1979年,对广东、福建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③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④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等沿海14座城市;⑤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⑥将海南全省辟为经济特区;⑦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2、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必二P56-P57)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P56(1)内容:①关于党的基本路线;②关于改革开放的步伐;③关于判断实践的标准;④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⑤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⑥关于发展问题。(2)意义: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大召开P57(1)内容:①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3.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主要内容:1993年中共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4.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1)内容: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意义: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共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人新的世纪。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使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小康,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补充小资料: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1953年-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道路。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农村经济体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4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必二P62-P66)(一)近现代服饰的变化P62-P631、第一阶段(近代:鸦片战争后—20世纪中期)(1)总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特点:中西合璧。(3)男子服饰:①传统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②西洋服饰—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③中西合璧服饰—中山装:是中国传统服饰基础上,吸收欧美服饰优点形成的。在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里,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4)女子服装:改良式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2、第二阶段:(20世纪下半叶至70年代末)(1)特点:与革命有关的服饰流行,民众服饰趋于单调。(2)概况:①50年代至60年代: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一度受青睐。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着装也受到苏联的影响。②60年代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原因: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生活的影响。3、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变化趋势: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与世界接轨。(二)饮食的变迁:P641、总体特点:中西餐并行于世。2、概况:①中餐:近代形成四大菜系——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②西餐:19世纪40年代起传入中国。(三)居室建筑的演进:P64-651、变化总趋势:近代以来出现西化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点。2、概况:①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②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四)习俗风尚的变化1、婚姻习俗的变化:①古代中国: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②近代以后,尤其是清末民初,一些受过西方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礼也删繁就简,仿效西方新式婚礼。③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礼习俗的变化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一些城市出现公墓。②新中国成立后,殡葬习俗由土葬向火葬改革。3、其他习俗辛亥革命后,开展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事实,出现国庆日,点头鞠躬代替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成为社交场合常见礼仪。(五)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因素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随着列强入侵传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活和习俗的变迁。2、在外部刺激下,中国政府适时进行的各种变革的推动。3、近代以来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传播了民主思想,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4、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为社会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物质条件。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必二P68-P70):(一)交通工具的更新:P68-P691、变化总趋势:(1)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如人力车,自行车等所取代。由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2)交通工具的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2、表现(1)人力牵引的交通工具:①人力车:是城镇中的重要交通工具。②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在城市中逐渐普及;20世纪50年代后,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自行车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2)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①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②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③21世纪以来,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3)先进的交通工具①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②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中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从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③飞机: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中国的航空网。(二)邮政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P69-P701、邮政业: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通信范围囊括了全国主要的口岸和中心城市;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2、电信事业:(1)电报国人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无线电报的创设:1906年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2)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3、近代交通,通信发展的原因:(1)外来交通通信技术的传入的推动;(2)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推动;(3)政府的大力提倡;(4)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4、影响(1)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3)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必二P72-P75):(一)大众报业的发展P721、古代:公元887年唐代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2、近代:近代办报的一开始主要是外国的在华传教士;国人开始办报的标志:1873年汉口的出版《昭文新报》开创国人板报的先例;国人办报的高潮:维新运动中形成;民国成立后,通俗报刊更加活跃,并实现了专业分工。(二)广播影视的普及P731、近代广播事业:产生时间:20世纪20年代;产生标志:1923年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上海开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1926年正式开播;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1927年由上海新新公司开办;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2、电影电影事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人自拍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三)电视:1、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2、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继中央电视台之后,各省的地方电视台开始纷纷宣告成立。(四)互联网:P74-P751、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第5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整体感知: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一)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二)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6世纪初――19世纪)——早期殖民扩张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必二P81-P82):必要性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2)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3)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直接原因)。(4)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2、条件(客观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可能性(1)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可能性(2)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3)地理知识:欧洲地圆学说开始流行,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主观条件:(1)西、葡王室支持。(2)两国统治者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三、新航路开辟的经过:(P83地图)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船队首度环球航行。时间人物方向航线支持者1487迪亚士向东西欧→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哥伦布向西西欧→美洲西班牙王室1497达伽马向东西欧→好望角→印度葡萄牙王室1519麦哲伦向西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四、影响(P82-P83):(一)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商业革命”表现为:

①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②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带到欧洲,传遍世界。(2)“价格革命”表现为: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新航路的开辟还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威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利于自然科学的形成,冲击了神学理论。(四)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殖民扩张和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新航路开辟后,在各地区和民族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思维探究:新航路的开辟的评价。(提升)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了主流文明拓展。3、思想震撼之路:“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4、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五、“海上马车夫”——17世纪的荷兰(必二P86)1、原因:(1)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较好的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安特卫普——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荷兰省——资本主义最发达的省份;)(3)较好的军事条件:1588年,荷兰取代西班牙掌握海上霸权。(4)较好的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581年尼德兰革命,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2、特点:——商业资本发达。3、表现:(1)开拓殖民地;(2)建立海上霸权;六、“日不落帝国”——18世纪的英国P871、原因: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2)经济优势:重商主义,东印度公司,圈地运动。3)军事优势:注重发展海军实力。4)制度优势: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英国殖民扩张:1)开始时间、地区:16世纪末北美和印度。(1607年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北美)2)主要方向: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开发、纽芬兰湾的渔业开发和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七、殖民霸权的角逐(主要西欧国家争夺世界)1、17世纪荷兰的殖民活动:1)西班牙“无敌舰队”覆灭后,荷兰开始控制世界。2)荷兰人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竭力排挤葡萄牙殖民势力。3)同迅速崛起的英、法进行商业竞争。2、英、荷、法等国的殖民争夺;1)17世纪中期的英荷争夺——英荷战争。直接原因: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651年)。根本原因:争夺殖民地的贸易权益。结果: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权,还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2)英法长期争夺——英法七年战争。①时间:17世纪下半叶。②范围:北美、印度。③结果:1763年英国最终战胜法国签定《巴黎和约》,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八、强盗的贸易(殖民活动):P89-901、野蛮的掠夺;2、残酷的屠戮;3、罪恶的黑奴贸易;4、不平等贸易。★☆思维探究一: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1)对世界市场而言: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2)对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3)对殖民地而言:①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②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史论共享: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九、工业革命及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P93-P981.英国工业革命(1)历史条件:①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英国商品市场的需求。②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③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这是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的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2)过程:①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②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确立新的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工厂制的推广,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③在动力方面:瓦特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④1825年,史蒂芬孙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试验成功,陆上交通进入蒸汽时代。2.工业革命的扩展:①1798年,惠尼特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②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利用蒸汽做动力的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的交通工具;③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工业革命在欧洲和美洲广泛开展起来。3.工业革命的影响(必二P97):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②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③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④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到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⑤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P100-P1051.背景和条件(P100):(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的建立,相对稳定政治环境。(2)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3)资本积累。(4)市场条件——必要性(直接原因)2、概况:(1)发源地和中心——美国和德国。(2)开始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3)重要发明(见教材P85表格)(4)表现:A.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B.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C.化学工业的建立;D.“钢铁时代”;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4、垄断的产生:垄断指的是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生产和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不仅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使资本与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科学化管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成熟(政党政治,公民参与和权利,竞争与淘汰,社会福利),但是要注意另一方面的影响,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的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扩张,给落后地区和国家人民带来灾难。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对生产力:极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关系: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营模式。(3)对社会制度的影响:19末20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4)对侵略方式的影响: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①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被瓜分完毕。②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7)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能源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三)瓜分世界的狂潮(19末期20初)P102-P1041、背景: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加剧对市场争夺。2、目的:争夺世界市场,寻找和扩大投资场所。3、概况:①英国的殖民地最广阔,法国次之,俄国则吞并了邻国大片领土。②德国、美国、日本后起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最终导致一战。4、美国的外交政策(P103):①1823年——门罗主义;②19世纪中期——提出新殖民主义;③1889年——提出建立“泛美同盟”;④19世纪90年代——马汉提出“海权论”,主张建立亚太和拉美霸权;⑤1899年——针对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四)世界连接为一体(P104):1、形成:19末期20初期,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美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1)交通工具的变革:使远程运输变得更为广泛、安全、便捷。(2)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3、世界一体化的影响(P105):(1)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的流动与融合,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2)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3)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扩大。(4)扩大了资本主义工业国和亚非拉之间的差距,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5)列强之间矛盾加剧,导致军事竞赛、军事结盟甚至军事对抗和战争。(如一战)(五)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2、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着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第6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1929至1933资义世界经济危机(必二P110-P114)(一)背景:1、1922~1929年美国经济的繁荣。——“柯立芝繁荣”2、经济大危机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②主要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金融市场不稳定。第一,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第二,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第三,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第四,经济自由放任主义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导致无序竞争。③直接原因: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导火线、标志。(二)表现:股价狂跌,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大量农产品被销毁。——世界贸易额锐减;(金融——工业——农业——世界贸易)(三)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范围广——从经济范围看,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义国家,且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持续时间长——1929——1933历经四年。破坏性巨大——危机期间资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四)经济危机的影响——30年代的经济危机引起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A.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社会危机①各国政坛丑闻迭出,政府信誉扫地;社会危机②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社会更加动荡不安。B.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①主要资义国家纷纷干预经济,一方面设置关税壁垒以限制进口,国际局势而另一方面又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国际局势②各国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③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C、但也为资本主义调整经济运行模式提供了契机。——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二、胡佛的反危机措施:P1121、经济思想:自由主义(自由放任)2、具体措施:(1)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2)1932年为赢得选举,胡佛被迫采取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