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1、从四大发明说起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六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内容编写的。浙教版的教材是先选取四大发明的内容,然后编写了大运河、赵州桥、黄道婆发明纺车等内容,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达成课程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2、知道印刷术、纸、指南针和火药等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和意义,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三、教学准备:师:相关课件、活动材料。生:搜集有关纸发明之前祖先用来写字的材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巨大影响。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以学生最常见的书本导入新课:出示《品德与社会》课本,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品德与社会》书)2.可是,在老师眼睛里,它却是两项伟大发明的结晶,知道是哪两项发明吗?揭题。二、探究活动(一)研究造纸术1.在没有纸的时代,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学生汇报。2.算一算:如果一根竹简能写十个字,那么,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大约有多少字,用了多少竹简?(3000多根竹简)

如果用教科书那么大的纸来写,每页按1500字计算,大约只需要多少页?(20页)我们使用的《品德与社会》书有11万字,如果用竹简大约要多少根?再估算一下,自己书包里所有的书,如果用竹简书写,大约需要多少根?3.通过以上的活动,说说比起其他可以书写的材料,纸有哪些优点?4.有关造纸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二)研究印刷术1.教师结合动画片式的课件简介雕版印刷,欣赏精美的雕版印刷图。说说感受。2.出示录像:雕工们碰到了什么问题?3.教师简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效率大大提高。那么,活字印刷究竟比雕版印刷先进在哪里呢?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4.小实验:用“中、国、人、我、爱、是”进行“排版印刷”。学生进行“排版印刷”活动,说说可以排出哪些字或词?汇报印刷成果。5.说说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先进在哪里?中国印刷术传入其他国家的地图。象造纸术那样,印刷术也先后传入了其他国家。出示印刷术外传示意图。你看懂了什么。三、小结1.观看录像:造纸术、印刷术的今天2.作业:(1)参观中国科普博览网上科技馆。(2)调查“火药、指南针”发明的年代,搜集相关资料。(3)课外查阅除了四大发明以外,我们古代还有哪些发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2、了解京杭运河的作用和意义,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3、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拓展四人小组交流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各个内容可以推荐一位学生到班级集体交流。1.参观中国科普博览网上科技馆。2.调查“火药、指南针”发明的年代,搜集相关资料。3.课外查阅除了四大发明以外,我们古代还有哪些发明?做简单介绍。二、进入“信息角”1.老师出示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的图片,问:你知道京杭运河、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分别是哪个国家的运河吗?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开凿的?全长有多少?2.学生交流信息,填写表格:国名运河名长度(千米)开凿年代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京杭运河3.通过比较,你产生了什么感想?是啊,京杭运河时我国古代可以与长城相媲美的伟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航道。4.你知道这么长的运河在当时是用来发挥什么作用的呢?老师出示京杭运河的地图,请学生发现运河沿岸的城市。5.京杭运河的一端就在我们杭州,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与她的故事,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也可以说说京杭运河所经过的其他城市。三、走进“故事屋”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仅四大发明和京杭运河的开凿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有其他的许多发明创造,谁知道一些?2.学生小组交流,然后选派一位代表结合图片向全班汇报。3.小结:了解和认识了中国人民的这些伟大成就,你有什么感受呢?四、课外活动:将搜集到的我国古代到伟大发明创造资料出一期班级办报。教学后记:2圆明园在哭泣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典型的事例——英法联军掠夺、焚烧圆明园的暴行,让学生为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蹂躏而愤慨,激发勿忘国耻的信念。二、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使学生牢记“毋忘国耻”.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圆明园的图片、文字资料。2、清政府签署的六个不平等的条约相关资料。3、《火烧圆明园》片段。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2、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使学生牢记“毋忘国耻”。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背诵上学期学过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3、4自然段。说说圆明园当年是什么样子的?二、辉煌的圆明园1.出示雨果的话:“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师配乐朗诵)2.读了这段话,你脑海中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建筑很美,珍宝很多,里面保存了无数的珍宝,清朝六代帝王把收集来的珍宝都放在了里面,里面有先秦的青铜器,有唐宋元明清的珍贵字画,有精致的瓷器,也有外国使团进贡皇帝的礼品。)3.是的,圆明园很美,最著名的是圆明园四十景。当年圆明园主体工程完成之后,乾隆皇帝带着大臣游览了圆明园,才华横溢的乾隆为每一处景致题名。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名称,出示:“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你看了这些名字,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能够想象一下你眼中的那个景点的景色吗?3.所以法国的大作家雨果还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4.现在我们来看看圆明园究竟是怎么样的?播放课件,重现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三、残破的圆明园1.可是刚才大家看到的圆明园只是一个模拟的圆明园,只是根据留下来的画所编辑的三维动画,那么今天的圆明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播放课件)2.看了这个圆明园你有什么感受?3.讨论: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一堆废墟?4.是谁把它变成一堆废墟的?5.它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被英法联军烧毁的,让我们再来回顾那段历史。6.播放战争课件。旁白:清朝的军队还在使用两百年前的武器,英法联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将大沽口炮台炸成一片废墟,侵略军的铁蹄直逼北京城,大清出动了精锐骑兵三万多人,在八里桥会战英法联军八千余人,然而侵略军仅以阵亡五人的代价就几乎使这支骑兵全军覆没。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他们用贪婪的眼神盯着圆明园中的珍宝,他们肆无忌惮的抢掠着圆明园中的金银财宝,最后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侵略军的首领回国后获得了勋章,勋章上面有汉字书写的“北京”。而圆明园只留残垣断壁,在悲愤中怒吼。7.中国战败了,圆明园被毁了,而中国还要对这两个火烧圆明园的强盗割地赔款,耻辱啊!8.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9.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敌人的强大、国家的落后、政府的腐败。)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两个日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圆明园受到了野蛮的抢劫,到了1860年10月18日,他们又放火焚毁了这座历史名园。圆明园在哭泣。让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四、展开辩论1.师:你认为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为什么?2.学生分正方、反方谈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旧中国与外国侵略者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观看电影片段等方式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查找6个不平等条约签署的年代和重要内容。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和邓世昌的故事。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圆明园成为了一片废墟。自1842年起,旧中国历届政府在外国侵略者的逼迫下,先后签署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著名的有《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你们知道它们签署的年代和主要分别是什么吗?不忘屈辱。1、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填写书上的表格。2、学生交流各条约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想。老师小结。①《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的结果。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依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8月29日,签署了《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1.五口通商。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2.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3.割地。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清政府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俄国签定,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③《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向英、法赔款共600万两白银。④《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增加赔款,增加割地。⑤《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于1895年签署的条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主要内容有:1.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废绝中朝宗藩关系。2.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3.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亿两。4.开放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商埠。5.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方代表为李鸿章。《马关条约》是1860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条约》以来外国侵略者加给中国的一个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⑥《辛丑条约》1901年,李鸿章全权代表清政府,同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加上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11个国家在北京正式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主要内容有:1.赔款。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3.拆炮台、驻军队。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5.对德、日“谢罪”。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地位的进一步加深。我们的民族英雄。师:面对列强侵略,清政府卖国求荣,而中国人民却从没有放弃过斗争,林则徐和邓世昌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介绍林则徐和邓世昌不屈不挠的抗敌故事,观看《虎门销烟》片段。学生交流感受。扩展。你还知道哪些民族英雄呢?作为中华民族的传人,你向这些民族英雄学习什么?教学后记:3悲愤的吼声一、教材分析:本课重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心愿。“英雄谱”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激发学生热爱革命先辈的思想感情。。“警示栏”使学生明白抗议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是维护国家尊严的一种表现,初步懂得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意识。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悲愤的历史事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强国之心,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心愿。2、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3、初步懂得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意识。4、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整和历史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搜集日本侵华战争的资料。2、搜集抗日战争涌现出来的英雄故事。3、搜集中日友好交往的相关新闻报道。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下,结合教师的指导,以实践活动的形式收集有关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等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真实史料,让学生切身感受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所造成的痛苦与伤害。激发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从19世纪40年代起,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不断地侵略我国。其中,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成为震惊世界的暴行,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野蛮、可耻的一页。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直面苦难的历史1、交流:分小组讨论,把你们课前调查的日本侵华证据相互交流一下,2、展示:以南京大屠杀为重点展开交流,展示血迹斑斑的证据:……出示南京大屠杀的有关统计数据。师:同学们,看了这样的一组材料,你们想对那些参与大屠杀的日本人说些什么?又想对那些在大屠杀中的死难者说些什么?数不完的罪行:平顶山惨案、滥杀无辜平民、重庆大轰炸、731部队、日军遗留的化学与细菌武器、细菌战的受害者……3、小结:同学们,在1937-1945长达8年的充满屈辱的历史中,日军暴行累累。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镜头走进历史!去见证日军泯灭人性的残暴!去感受同胞的屈辱与苦难吧!三、观看短片,感受同胞的屈辱与苦难,牢记历史1、观看:观看一段描述日军残暴屠杀中国人民的短片!2、责问:引领学生责问日军残暴罪行!3、铭记:出示一些侵略中国的战争罪犯的照片以及简单的介绍,让我们记住他们残暴的罪行;深深地记在心底!一辈子记在心里!世世代代记在心头!三、冷静思考——我们需要理性爱国 1、引发思考:站在历史的真相面前,我们的心中充满了仇恨!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仇恨!但是简单的仇恨能带来永久的和平吗?简单的仇恨能一雪3500万同胞那冤屈的灵魂吗?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回真正的和平?2、

阅读:引领学生阅读今日中国和日本在经济等方面对比的事例和数据材料3、

讨论:同学们,当你们了解了这样的一些材料后,你有新的想法吗?4、总结:师:同学们,面对历史与现实,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刻,我想送大家这样的一段话: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心中的伤痛永远都无法抚平!我们不能遗忘!因为遗忘意味着背叛!遗忘意味着历史悲剧即将重演!我们不能简单的选择仇恨。抱怨没有用,咒骂没有用,仇恨也没有用。有用的只有一件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自强不息,努力拼搏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洗刷民族的耻辱!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赢得地位和尊严!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有关中日之间的相关对比材料:日本在二战结束的一片废墟上通过奋发图强,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内就崛起为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强国。世界500家最强的企业中日本就有120多家,而中国只有15家。日本高度重视教育。目前日本100/100的学生达到初中教育,96.8/100的初中生入高中学习,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比例的48/100。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全国平均中学升学率只有10/100,大学升学率只有2/100,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日本比较教育学者南亮进博士认为: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落后日本65年,中等教育水平落后日本75年,高等教育水平落后日本70年,因此人口只有我国1/10的日本已经有18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而中国迄今没有一个。日本每年申请的发明专利在40万件左右,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和日本在经济领域已达到了非常紧密的程度,到2006年底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2000亿美元,日本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主要的资金来源国之一。中国又是日本第二大出口国,近10年来日本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有23000多个,日本1000家最大的公司中已经有420多家将生产基地搬到了中国,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日本所有的企业将会把自己50/100以上的生产基地搬到中国,目前几乎家家户户的日本家庭都有中国生产的服装与玩具,而几乎家家户户的中国家庭都有日本生产的电器。因此当战争结束整整61年后,除了牢牢的铭记历史的苦难,我们应该思考:日本的经济与科技为何会那样发达?我们要靠什么才能迎接真正的和平?我们最需要做些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2、初步懂得理性的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懂得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3、爱戴革命先辈,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强烈意识。教学过程:以熟悉的故事导入:同学们,《小兵张嘎》的电影看过吗?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请同学讲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抗日战争题材的故事呢?学生讲述抗日战争的故事,比如《太行山上》、《铁道游击队》、《苦菜花》、《狼牙山五壮士》等。介绍抗日战争中几次著名的战役。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纷纷投身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把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1931年9.18事变开始的,中国全民抗日的起点是1937年的7.7卢沟桥事变。在这八年抗战中,有许多次著名的战役,比如: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松沪会战,台儿庄大战等,老师简介。日本的投降与抗日卫国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0日,在华军、盟军、苏军的共同打击下,日本帝国已陷入绝境,不得不向中、美、英、苏四国投降。1945年8月15日正午12时,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代表今井武夫飞抵芷江,代表125万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政府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的投降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进行。9时15分,何应钦发表广播讲话,宣告日军投降签字仪式胜利结束。前后长达十四年的中华民族抗日卫国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八年血战,我军共毙伤日军150余万人。

八年血战,中华民族为了争取民族的自由和国家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牺牲,168万军人为国捐躯,208位将军慷慨赴死,3500万国人血染神州,何其壮哉!!愿战争永远不再降临。胜利原因: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进行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进行的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国际上的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共的合作。立“警示栏”。解说日本“靖国神社”。激发思考: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你有何想法?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个别领导者逆时代潮流的做法,讲述中日友好交往的相关报道。小结: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愿中日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实践活动。出一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黑板报。教学后记: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通过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身处水深火热当中,1927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在1949年,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段历史的简要描述,让学生感受中国跟名的艰难历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激发出对祖国,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辛亥革命到万里长征这段历史相关知识。教师也可以补充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尽量了解当时的历史,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重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从而深刻领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对领袖的爱戴之情。第三部分: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爱国之情。二、教学目标: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了解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爱戴革命领袖,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三、教学准备:1.搜集毛主席生平事迹;2.搜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然后出份小报;3.搜集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辛亥革命、第一次党代会、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开国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独立自主的新中国。3.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整理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10月10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这些日子都表示一个重大的纪念日。谁知道分别表示什么纪念日?2、这些纪念日都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你知道分别是什么重大事件吗?板书:辛亥革命、第一次党代会、南昌起义、开国大典二.小组学习,整理资料。今天,我们就要让时光倒流,重温一下这段难忘的历史。小组学习教材和材料,并填写下表(教师提供部分第一次党代会、南昌起义学习材料)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领导人简要了解事件经过重大意义辛亥革命

小组内交流

第一次党代会

小组内交流

南昌起义

小组内交流

开国大典

小组内交流

三.交流反馈。1、交流小组学习情况。(1)辛亥革命,课件展示图片:武昌起义和孙中山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领导人简要了解事件经过重大意义辛亥革命1911孙中山小组内交流推翻了清政府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但是未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孙中山在自己的遗嘱中写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拯救中国的历史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党是怎样建立的呢?(2)第一次党代会,课件展示图片:上海旧址和南湖游船

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会议代表简要了解事件经过重大意义第一次党代会1921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小组内交流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讲一讲党代会的曲折经过。小故事《会议风波》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6500万党员的大党,是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可是谁能想到,当初她诞生在嘉兴南湖的一只小船上。因为这条小船是党史的起点,所以现在被称作“红船”。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希望,中国的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有了党,没有军队也不行。我们再来看看军队是如何建立的。(3)南昌起义,课件展示图片:南昌起义、朱毛会师、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领导人简要了解事件经过重大意义南昌起义1927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贺龙小组内交流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起义爆发不久,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宣布建立了红四军。这就是著名的“朱毛会师”。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第一步!(4)开国大典,观看视频《开国大典》。

历史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领导人简要了解事件经过重大意义开国大典1949毛泽东小组内交流新中国成立历史尽管过去了57年。今天我们再次聆听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庄严宣告,还是那么心潮澎湃!因为,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2.学习二万五千里长征(1)导言: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最好的见证。(2)出示长征路线图,我们知道哪些有关长征的故事吗?说说主要的战役。观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板书:1934年10月-1935年10月长征(3)小结。在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像红军那样经历过25000里长征。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让我们永远牢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这一段光辉曲折的历史。

板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0月10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国庆节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了解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3.爱戴革命领袖,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激情满怀,齐唱了歌曲《东方红》。正是许多伟人和无数先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血肉筑起我们新才长城,缔造了伟大的新中国。二.永远的“英雄”1.屏幕显示伟人图像2.学生齐说名字用一两句话说一下他们为了国家昌盛,为了让人民站起来,作出了哪些贡献?3.学生重点讲述毛泽东的故事,体会领袖的风范,爱戴领袖。4.学生再列举自己准备的英雄人物,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王二小……的事迹。5.过渡:在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正是这千千万万个知名的、不知名的英雄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1949年10三.重温“大典”1、再次播放《开国大典》(教师旁白引导:看毛泽东主席和一些革命领导一起稳步前行,他们心中一定也是百感交集——这宣告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听着这庄严的国歌,你是不是心潮澎湃,想想那些屈辱的历史,想想那些受难的人民,想想那些牺牲的英烈,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2.学生说此时的感受3、小结:是啊,这一刻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个站是那么来之不易,让我们激动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站是那么扬眉吐气,让我们幸福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站是那么振奋人心,让我们骄傲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四.拓展延伸1、更让我们自豪地是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天起,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又在各行各业作出杰出的贡献,为国旗增光添彩,让国徽熠熠闪光,让国歌一次次在中华大地奏响。你知道哪些杰出的人和事呢?指名交流2、展示我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航天、体育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如人物:李四光、钱学森、刘翔、杨利伟等;事件:两弹试爆成功,申奥成功,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等等。(配乐《走进新时代》)五.掩卷体味1、回顾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中国人民得解放的历史,掩卷沉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2、是的!没有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我们永远牢记他们,让我们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激昂的歌曲,在这歌声中结束这一课时的学习。教学后记:2春天的故事一、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使中国摆脱了贫困的面貌,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实施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知道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祖国才会繁荣富强。本课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向学生介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实施的一些重要举措,介绍了较有代表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改革开放给各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教科书列举了深圳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采用鲜明的对比方法,将这座旧时贫穷、落后的小镇和今日繁华迷人的现代化大都市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惊叹之余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从而真正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条真正的富民之路,强国之路。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特区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特区的定义,知道我国有5个经济特区,能够准确地在我国地图上找出5个经济特区以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位置。第三部分家庭相册中四幅真实的图片展示了几十年来普通劳动人民住房的变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效。第四部分着重向学生介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文精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人们打出的“小平您好”这一横幅的照片,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我们这位伟大的领袖,课文最后还设计了“留言板”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上网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人们对伟人的认识和评价,知道是邓小平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从而从心底里萌生出对伟人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二、教学目标:1.爱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感到自豪和骄傲。2.进一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知道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春天的故事》。2.邓小平生平事迹介绍。3.每人一张中国地图(缩小版)学生准备1.查询我国5个经济特区以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相关资料,了解它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收集相关图片。2.采访家人和亲朋好友,了解他们对邓小平的认识和评价,并做记录。3.收集家庭变化图片。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采访、调查、交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改革开放使新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初步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播歌交流,揭示课题1.播放《春天的故事》同时滚动播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崛起的新面貌图片(图片内容为一些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新貌)2.学生交流感想3.教师揭题二.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1.学生自学课文29页三段话,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对内开放的重大决策。2.指名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怎样的经济改革政策?(对内: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主要是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等,引进外资、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3.学生看大屏幕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4.了解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①大屏幕出示经济特区概念②学生自学课文31页后,在给定的地图标出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位置。③智力小竞赛——出示教科书上4张图片,猜猜图中属于哪个城市?(左上图是上海、右上图是广州、左下图为青岛、右下图为厦门)④出示新旧深圳的图片,学生谈谈感想⑤学生结合收集到的图片向同学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⑥小结: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使许多地区旧貌换新颜,各地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总结1.说说自己在本堂课所得。四.课后延伸利用自己收集的图片办一个小小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摄影图片展”展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详细了解经济特区。进一步走近邓小平,怀念邓小平,学会感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说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2.师:改革开放使许多地区旧貌换新颜,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家庭发生的变化二、看家庭相册,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丰硕成果。1.学生边看相册边自学“王阿姨的住房变迁史”2.学生交流感想3.回顾家庭历史,出示自己搜集的家庭在各方面的变化图片,并说说感受。4.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不只是住房得到改善,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改革开放是一条真正的富国强民之路,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祖国才能繁荣富强。三、怀念邓小平。1.师:在感受了改革开放丰硕成果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怀念带我们走上了富国强民之路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总设计师——邓小平。2.教师简介邓小平生平事迹3.出示“小平您好”的图片和“留言板”中邓小平所说的话。4.学生谈感受。5.学生汇报采访亲友对邓小平的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和感受。6.学生在《春天的故事》这一音乐声中给邓爷爷写一句“留言”。四.总结。邓爷爷带我们走上了一条真正的富民之路,强国之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进取,我们的社会主义必将变的繁荣富强。教学后记:3.走进新时代一、教材分析:本课针对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现阶段的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旨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新一届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继往开来,将现代化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本课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教科书摘选了十六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使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的目标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教科书还通过“吃穿住行话小康”这个环节,使学生认识到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这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从而鼓舞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第二部分列举了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一些伟大成就。第三部分讲述的是温州人抓住机遇,勤劳致富的事例。第四部分的主题是“我家奔小康”,要求学生比较自己家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交流感想。第五部分是这个单元的结束部分,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走进新时代》鼓舞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抓住机遇,意气风发地走进新时代。最后,让学生在心形图案中写下对祖国的美好祝福。二、教学目标:1.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感到骄傲和自豪。2.知道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树立信心,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图片;“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奥成功的图片;歌曲《走进新时代》等。)学生:1.搜集反映现阶段人民吃穿住行的图片。2.搜集温州人抓住机遇走向世界的事例或类似的资料。3.了解最近我国或本地区所发生的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大事。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小康”的含义。2.知道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从吃穿住行的变化感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学过程:一、导入2003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小康”吗?(指名说说)二、理解“小康”1.认识小康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小康”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代名词。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时首次使用了“小康”这一概念。(1)出示并阅读资料:前来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沉思了大约1分钟的时间,然后才向客人解释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2)读了这段资料,你觉得“小康”是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2.感受小康我国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就可以感受得到。(1)学生展示搜集到体现小康生活的资料和照片A.吃:平时家中饭桌上的各色菜肴,说说平时去饭店吃饭的经历等。B.穿:同学们展示家人的衣着照片,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等。(注意引导,避免攀比的现象)C.住:展示自己家或亲朋好友家房子外观、内部装饰等照片。·补充阅读“新视野”中的资料。D.行:说说现在人们出行的各种方式(汽车的普及;火车的提速、动车组的增加;飞机的快捷等)(2)展示过去人们吃穿住行的资料:A.配图资料:过年才有鸡鸭鱼肉吃,这些好菜不能马上吃掉,而是来客人时摆上桌作为招待,而大家也不会多下筷,因为吃完了就没有了;穿的衣服是哥哥姐姐的衣服,弟弟妹妹接着穿,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照片:狭小的房子,一大家人挤在又破又旧的房子里等。(3)对比人们过去这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感受到人们生活的进步,感受到“小康”生活的美好,进一步认识“小康”的含义——不仅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而且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3.小结:邓小平所说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吃穿不愁、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三、了解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1.拓展阅读资料:从提出小康目标算起,我们用了大约2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总体小康的水平。这期间我们走了两大步。第一步,是到1987年,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进入了温饱社会。第二步,是到2000年,初步达到小康,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关于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把前20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世纪头20年我们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我国进入宽裕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20年,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国进入殷实小康社会或全面小康社会。2.明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四、拓展延伸1.活动角:搜集反映我家的过去和现在的图片、资料等。2.分组布置:了解神州六号WTO组织、奥运会的申办条件的相关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新时期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感到骄傲和自豪。2.树立信心,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的中国,经济持续腾飞。现在我们国家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我们国家不仅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等不同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你知道一些我国发展中的大事吗?二、了解经济科技大事,感受国家发展进步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随机补充图片资料,深化理解)(1)展示神五、神六的图片、资料。(2)介绍我国加入WTO组织的情况A.补充了解世贸组织以及中国“入世”相关情况:世贸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该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总部设在日内瓦莱蒙湖畔的关贸总协定总部大楼内。B.了解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变化。(3)奥运走进中国A.播放申奥成功、奥运宣传、场馆建设等录像资料B.谈谈对我国申奥成功的感想。(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宣传口号,以及“鸟巢”、“水立方”等高科技含量的场馆建设等方面都体现出我国先进的科技、强大的国力——随机补充奥运口号、场馆等方面的资料)三、了解身边的人和事,树立努力奋斗的信心和愿望1.交流活动角内容,感受小康政策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家乡人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奔小康小康社会需要我们用勤劳地双手来创造。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温州人。目前约有38.3万温州籍人士侨居在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商务贸易、生产经营等活动。同时,约有160万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或打工。(1)讲讲你了解到的温州人致富的故事(2)交流感想3.树立信心,努力学习(1)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我们在坐的同学都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再过十五、二十年,你们就将完成学业,走上社会,让我们学好知识、本领,一起《走进新时代》,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2)播放《走进新时代》,一起跟唱。(3)继续播放歌曲,在心愿卡上写一写送给祖国的祝福。教学后记:第三单元:巨龙腾飞1.高峡出平湖一、教材分析:本课介绍了我们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三峡工程。从1917年,民族伟人孙中山先生提出改良三峡的设想,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畅游三峡后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壮美诗篇,到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前后经历了七十多年。如今,三峡工程已经开始蓄水,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已初见成效。三峡工程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心血和智慧,它位我国腾飞提供了保障和良机。本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百年梦想。课本截取了三峡工程几个历史瞬间,然后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历史回顾。第二部分,船过三峡。通过具体数字说明三峡船闸工程的宏大和船闸通航的过程。第三部分,回望母亲河。教科书反映了长江带给人们的灾害,以及其作为“黄金水道”,并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第四部分,展望母亲河。教科书展示了如今三峡工程兴建后的长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效益。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峡工程的概况,知道三峡工程是祖国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2.能通过上网、进图书馆等方式获取有关三峡工程的资料。3.引导学生关注三峡工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长江、三峡工程等相关图片、录像资料;船过三峡演示等)学生:1.了解长江水灾的资料;2.搜集三峡工程的资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长江壮美景观,了解长江水患带来的灾难。2.了解三代伟人提出的梦想与实现的原因。3.了解三峡工程的概况,引导学生关注三峡工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媒体导入,进入情境1.揭示课题。(板书:高峡出平湖)2.伴长江之歌播放长江沿途风光图片二、回望母亲河,了解伟人梦想长江她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她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也是东方巨龙腾飞的动力。千百年来,她养育着炎黄子孙,却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1.观看长江水灾录像(1)观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2)你对长江还有什么了解?(指名学生说)随机补充资料:A.据记载,从汉代到清末的2000多年中,长江共发生大小洪灾200多次,平均10年1次。仅20世纪长江全流域就发生过3次大水灾:1931年那次,死亡14.5万人;1954年那次,死亡3.3万人;1998年那次,死亡1320人;每一次财产损失数以百亿、千亿元。B.长江素有“黄金水道”的美誉,而所谓的“黄金水道”,以前其实仅仅指上海到武汉这一段。从武汉到宜昌的江段,因为浅滩密布,水深达不到标准航深要求,只能行驶3000吨级船只;而宜昌至重庆川江河段由于水流湍急,暗礁众多,只能形式1500吨级的船只。2、了解伟人的梦想长江的水患给沿岸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何将这无穷的灾难变成造福百姓的利事,三代伟人都曾有过设想与规划。三峡工程之梦,是几代国人的富国强民之梦。(1)默读“百年梦想”,了解历史。(2)从这段文字当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为什么治理长江,善用水利资源的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到正式开工经历了七十多年?板书:孙中山国难民穷毛泽东国财贫弱江泽民国富民强三、初步感知,了解三峡工程概况1.(看图讲三峡工程位置)三峡工程到底建在什么位置?2.你对三峡工程了解多少呢?(指名自由说)随机补充、点拨相关资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开工时预计总投资2039亿元,到2009年完工。·三峡工程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备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它具有预防特大洪灾的功能,可以保障中国千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向半个中国输送电力,可以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它能提高长江的通航能力,相当于在中国增加了六条东西向铁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模拟演示,体验“船过三峡”的过程,感受三峡工程的科技含量。2.了解三峡工程兴建后的长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巨大效益,激发学生对祖国发展的祈盼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通航等综合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航运作用是三峡工程的一大功能。可是,大坝内外的水位有巨大的落差【出示模拟图片】。那么,这些万吨级的船只是怎样通过三峡大坝的呢?二、模拟演示,体验“船过三峡”的过程1.出示课文《船过三峡》中描写三峡水流湍急和行船危险的段落,说说感受。2.学生合作交流(1)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船过三峡”的资料,并通过画画或制作模型等方式说明船只如何过三峡。(2)结合演示汇报小组交流情况3.演示flash,直观了解船只通过五级船闸的方式。4.学生交流观看演示后的感受。三、展望母亲河1.三峡工程的建设既能治理长江的洪水灾害,又能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你知道三峡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哪些地方吗?(1)发电:三峡店里外送的覆盖范围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广东、重庆、上海等省市。(2)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万吨级船只不再受急流、险滩制约,使长江称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3)带动长江三峡库区的经济:三峡移民迁建10年来,三峡两岸建起了几十座现代化移民新城,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20平方米,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两倍多。【展示三峡移民新城图片】2.让我们伴随着歌声,展望长江这条母亲河美好的未来吧!播放《长江之歌》,同学集体跟唱。四、拓展延伸除了三峡工程,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还有许多大型水电站,它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搜集有关资料,办一个“母亲河”水电站的展览会吧!教学后记:2、西部大开发一、教材分析:我国西部地区风光壮丽秀美,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基地,经济发展潜力大。开发西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件大事,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关系到中国经济的腾飞。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部地区,懂得开发西部的重要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西部重大工程已使我们周围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课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西部示意图,两个学习点:一个是让学生清楚了解西部的地理位置,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二是让学生知道开发西部是党中央面对新世纪做出的为大战略决策,他的最终目标是真正实现全中国共同富裕。第二部分:西部资源。安排了两个内容:1、西部胜览,自然风光。2、西部资源,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场和十大农产品开发基地。“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骨干工程,充分说明西部有充足的自然资源。通过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丰富的物产资源。第三部分:大家在行动。他们在行动和我们在行动。多种形式了解,结合自身为建设西部出金点子。课时建议:第1课时,重在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西部地区是我国较东南沿海地区而言的在经济上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因为各种原因,我国东西部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但西部地区也有其独特优势:区域辽阔,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党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有助于东西部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教学时,教师可用中国版图让学生了解西部所指的12个省、市、自治区;用风景名胜照片来说明西部的秀丽风光;用“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以及各种生产基地的介绍来说明西部的发展潜力,增强学生对西部的感情。第2课时,应重点通过具体人、事的介绍来说明党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进军西部,西部的明天是美好的,西部人民必将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同时让学生思考:我们能为西部开发做点什么?以培养学生祖国之上的志向。二、教学目标:1、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了解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2、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平衡发展,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全中国的共同富裕。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三、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西部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等。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了解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教学准备:中国地图、有关西部地区的图片以及介绍。了解四大牧场、十大农产品开发基地以及宝贵自然资源的状态。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了解西部的范围。:1、出示中国地图,找找中国的西部是哪些地方?2、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国家对西部做出了什么重要决策?二、走进西部:1、中国的西部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2、展示美景,欣赏西部风光。(1)出示“甘肃鸣沙山月牙泉”“四川乐山大佛”“云南长江第一湾”“西藏喜马拉雅山”和“草原牧场”5幅图片。(2)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谈谈感受。3、把自己收集到的西部美丽的风光图展示给大家看,互相介绍一下。4、了解西部丰富的资源。三、想想为什么西部如此美丽的风光,和沿海城市在经济上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对西部大开发有什么认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平衡发展,其最终目的是真正实现全中国的共同富裕。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热情。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1、说说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2、中共中央对西部地区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二、关注西部大开发1、感受西部的贫困。2、学习“决策”。3、了解西部大开发,知道东西双赢。(1)、“西气东输”的骨干工程:这项工程跨越4200千米的长路。初期年供应量120亿立方米,稳定供气30年。2004年1月,此工程完成了向长江下游沪、浙、苏、皖、豫四省一市全面商业供气,标志着“西气东送”开始进入商业运营。(2)、“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此工程指将其输送到电力紧张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3)、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场(4)、十大农产品开发基地开发贵州、云南、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三、感受西部大开发后的变化:青藏铁路通车的场景。(天路)四、听歌曲《到西部去》五、小结六、课外延伸西部大开发中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感动的人物,请你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这些有志人士的事迹。教学后记:3、日新月异的交通教材分析:《日新月异的交通》告诉我们,交通有着悠久的历史,又是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认识身边交通的发展并将交通的学习进一步向更多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古今交通变化等方面拓展,从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理解交通与人们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关系。第1课时,通过图片、录像等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飞速发展的现状,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的交通特点和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通过举例或现身说法让学生初步认识交通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的作用。第2课时,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认识浙江省的“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说说交通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并畅想美好的明天。学看简单的交通图,能正确使用交通图。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方式的历史发展与变化,感受现代交通的四通八达以及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2、初步感知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感受现代化的交通条件带给人们的巨大福利和方便。3、激发对现代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的时代感。教学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古人出行和运输的主要方式。2、引领学生调查和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交通条件。3、教师搜集整理有关交通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方式的历史发展与变化,感受现代交通的四通八达以及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2、初步感知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感受现代化的交通条件带给人们的巨大福利和方便。教学过程:一、追溯古代交通的艰难。1、

直接导入:请同学试着猜想一下,在遥远的古代,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前,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出行以及运输货物的?。2、

师生交流。3、

课件展示古代交通方式的缓慢发展,请学生说说看法。4、

模拟场景,计算古人进京赶考的时长,感受出行的艰难。有一秀才,经过乡试需要进京赶考,从萧山出发到北京,大约1800公里,你替秀才选择一种交通方式,(步行日行30公里,轿子日行40公里5、

这么长时间路途奔波,还可以想象他可能要面对哪些问题?6、

小结:从秀才赶考的喟叹中可以感触到,古人出行的艰难。这样单一的交通方式给古人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太多的困难和不方便。二、回味祖父辈们的交通。1、过渡:随着科技的发展,到我们爷爷奶奶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有了新的交通方式。说说你们各自调查的结果。2、交流,爷爷奶奶年轻的时道路交通状况以及主要的交通工具,并挖掘印象深刻的出行经历!3、图片展示七八十年代的交通条件,反映发展,由此设伏。4、教师小结。三、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感知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感受现代化的交通条件带给人们的巨大福利和方便。2、激发对现代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的时代感。教学过程:一、回忆上节课了解到的古代及前一辈人们的交通工具及交通情况。二、感受现代交通的便利。1、比起古人以及我们爷爷奶奶年轻的年轻时候,我们现在的交通有什么不同呢?2、交流:——道路、桥梁的四通八达。——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3、

合作活动:以小组的方式来在纸上写一写新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特别的优势。4、

分类别介绍,交流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优势所在。5、

欣赏图片,感受现代交通的快捷与畅通。6、

纵向讨论:这么优越的交通条件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好处呢?7、

自主交流,随机补充《生死速递》片段。8、

这个患有白血病的孩子最终得救了,我们知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台湾找到了与他相匹配的骨髓,除此以外,还有什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9、

小结点拨:这或许就是我们的祖先甚至我们的爷爷奶奶们年轻时所不能想象和实现的一种奇迹。三、畅想未来交通的发达。1、想象一下,未来的交通会有怎样的变化。2、激情憧憬。教学后记:第四单元:生活在地球村1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教材分析:从身边的产品入手,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到:在中国市场上有许多来自地球村里其他国家的产品,同样,中国也有许多的产品远销国外,进入国际市场。然后,从远古的丝绸之路娓娓道来,告诉学生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所走过的曲折路程。各国各地区的支柱产品或拳头产品、货币的自由兑换以及外资企业的建立让学生认识到广泛加强国际经济交流,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优势。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道路、走向世界的曲折历程。2、知道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3、感受经济全球化给国家建设、人们生活带来的发展与变化。4、关心祖国建设与发展,初步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与开放的国际意识。三、教学准备:教师实物、课件的准备学生的课前预习准备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道路、走向世界的曲折历程。2、知道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3、关心祖国建设与发展,初步具备社会责任意识与开放的国际意识。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1.春节之际,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商场里货品琳琅满目,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说说自己家里购置了哪些年货?(1)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我们身边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优质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有的“MADEINCHINA”(出示字样请学生回答意思),而有的更是“远渡重洋”,从海外而来。(2)你家里有来自外国产品吗?举例说说。2.教师小结示题:是啊,在现代社会,全世界的人们生活在地球村,发达的通讯、交通使人们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们逐步走上了一条同其他国家紧密合作的道路。世界经济正呈现着全球化的趋势。揭题:生活在地球村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 谈古1.咱们国家对外经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呢!第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正是古往今来东西文化荟萃交流的地方,也是许多著名历史人物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无数历史遗迹和稀世文物。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缫丝的国家。公元前138年一公元前119年,西汉的外交家张骞就沟通了这条古道。他率使团携黄金和绵帛,到达搂兰(今若羌一带)、尉犁、龟兹(今库车)、疏阿姆河流域等地区。勒(今喀什)、于田(今和田)、乌孙(今伊犁河流域)和大宛、康居、大月氏等新疆及中亚阿姆河流域地区。他的副使还到达安息(今伊朗)和身毒(今印度)等国进行访问。这些地区的国家也派使节去中国中訽,商旅往返,络绎不绝。丝绸、铁器、黄白金、蚠镜、漆等大量流入中国的中訽地区。公元73年,中国又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他的副使甘英到达大秦(古罗马)和波斯湾(阿拉伯湾),保障了丝路的畅通并进一步拓展了丝路。①、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明白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强来往,开辟了丝绸之路,促使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②、播放《丝绸之路》课件:学生谈谈对丝绸之路的了解、感想。第二.话说“洋货”①、师出示火柴、肥皂、铁钉,认一认,这是什么?这些我们日常用品,在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为什么被称为洋火、洋碱、洋钉?②.反馈交流: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洋货”,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最好有实物。洋装、洋纱、洋布、洋药、洋油、洋火、洋碱、洋钉洋车、洋船洋货洋行、洋场、③提问:大家搜集得很全面。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洋”字的含义,并指出这些“洋”词出现的原因?参考:“洋”字作“水”,均指海外,是外国来的。这一现象说明近代中国市场上有了较多的外国商品。三.论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工业的落后,产生了诸如我们刚才所说的一系列洋货;即使到了新中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施封锁禁运,我国的经济仍然得不到大力的发展,我们想要迈向全球化的步伐是那么沉重。是谁,是什么使我国富强起来的呢?1.改革开放① 介绍改革开放的资料背景:② 出示地球村:地球、就像一个村子,大大小小的国家就像一个个的家庭。如今的中国对地球村的每一个成员都敞开了大门。目前中国已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地与各国、各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往来。为此,国家还专门设立了许多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经济。③经济开发区。(1)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组所搜集的资料:深圳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重点介绍——杭州下沙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杭州开发区)是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104.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34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0万。杭州开发区确立了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的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战略,已成为杭州市乃至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