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2021届小题必练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学生版_第1页
高中历史 2021届小题必练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学生版_第2页
高中历史 2021届小题必练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学生版_第3页
高中历史 2021届小题必练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学生版_第4页
高中历史 2021届小题必练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题必练5小题必练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1.(2019年江苏卷,11,3分)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2.(2019年北京卷,18,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蔡定剑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指出,“当年起草(1954年)宪法时,毛泽东曾要求每个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熟读苏联宪法,对一些条文不太明确和有争论的地方,都要引用苏联宪法来解释或作为论据”。据此,该宪法()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制订过程中存在若干矛盾C.深受“一边倒”方针影响D.移植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2.1950年9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旧上海由殖民者强行占地建造供其赌博享乐的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这表明人民政府()A.开启大城市规划改造的新局面B.构建与新政权一致的意识形态C.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理念D.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3.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而在66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部宪法也同样意义非凡。以上法律均体现的原则有()A.议会至上和自由主义原则B.民主集中和人民主权原则C.三权分立和法律至上原则D.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4.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政党制度时曾经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民主建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体现了()A.中西方政治制度相融合的体现B.中国政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继续发展D.各民主党派与中共的利益趋同5.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项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6.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的颁行()A.摒弃了原有的法律规范B.建构了全新的法制体系C.推动了法治文明的发展D.使中国进入成文法时代7.我国82年以前的宪法的结构顺序为“序言”、“总纲”、“国家结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2年宪法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宪法结构的这一变动表明()A.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我国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C.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提高D.国家机构的地位下降8.对于当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西方有评论家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有人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这里的“它”最可能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9.“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地按比例协调发展。……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材料出自()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情况示意图。这现象反映出()A.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历程B.我国遵循民族平等的原则C.人大取代人民政协的职能D.人大代表包括各党派人士11.表3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表3电影公司或电视台飞腾公司中华电视台台湾电视台影片或栏目《跨过海峡》《返乡探亲》《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A.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B.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面结束C.大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12.“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这主要是强调()A.“一国”与“两制”并行不悖B.港澳台必须服从中央C.必须坚持“两种制度”的并存D.“两制”即是“一国”13.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下,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就必须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和各方利益,找到一种合情合理、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应运而生了。这说明“一国两制”()A.蕴含了“求同存异”的思想B.突出港澳台问题本质的一致性C.得益于中美两国建交的推动D.“一国”与“两制”两者并行不悖14.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实结

论A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全国不统一的混乱局面B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C1955年万隆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15.如图是澳门就业人口数量情况统计图(单位:千人)据图中现象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A.澳门回归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B.“一国两制”是澳门发展的保障C.内地加大对澳门的经济支持力度D.祖国统一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16.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宣读了美国主导起草的《十六国宣言》,认为“由本会议进一步考虑与研究朝鲜问题是不能产生有用的结果的”。对此,周恩来坦诚建议与会所有国家应共同协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由此可见,中国()A.积极促成朝鲜停战局面的形成B.大力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交往C.成功挫败美国反华遏华的图谋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7.表2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表2时间国家时间国家1955.08.01尼泊尔1958.08.25伊拉克1956.05.03埃及1958.11.01摩洛哥1956.08.01叙利亚1958.12.20阿尔及利亚1956.09.24也门1959.02.04苏丹1957.02.07斯里兰卡1959.10.04几内亚1958.07.09柬埔寨——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D.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18.1954年,毛泽东会见尼赫鲁,阐述了中印等国拥有的共同点:都曾遭受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他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持久的和平。毛泽东阐述的这个“共同点”及其谈话精神()A.阐述了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内涵B.运用了求同存异的东方文化精髓C.开始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D.体现了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19.据记载,从日内瓦会议开始一直到第一阶段结束,中美两国代表团一直处在冷漠和紧张的情绪中,但随后情况出现了转机。通过英国代表的牵线和双方富有诚意的接触,促成了中美双方代表就美国在华被押人员和中国侨民、留学生滞留美国等问题进行了四次正式会谈,并达成了一些建设意见,并为1955年正式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铺平了道路。材料主要反映日内瓦会议()A.明显改善了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的关系B.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C.中国代表团为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大贡献D.是中国通过多边外交场合改进中美关系的尝试20.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时间国家

时间国家1955年阿富汗、尼泊尔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9年苏丹、几内亚1957年斯里兰卡1960年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A.“一边倒”政策取得丰硕成果B.中国加强与不结盟运动合作C.中国与西方国家出现建交高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贯彻21.2013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先后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针对不同全球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反映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A.形成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机制B.不断调整以适应世界格局变动C.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奠定基础D.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和奋发有为22.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上采取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执行不同任何超级大国结盟,也不建立战略关系的外交政策。这一调整()A.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促进了国内的现代化建设C.表明中国确立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缘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23.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南亚的众多华人、华侨拥有中国及其所在国的双重国籍。1978年,邓小平在出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时鲜明地表示反对双重国籍,鼓励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与居住国人民友好相处。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急于冲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C.积极开展区域间经济合作D.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24.表2新中国“驱蒋纳我”提案在联大中投票数统计表时间通过反对弃权1961(第16届)38482019624256121966465717196948562119705149251971763517表2所示现象()A.反映资本主义阵营矛盾重重B.推动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C.说明求同存异原则成为共识D.表明中国已经打破外交僵局25.外交理念是外交战略和政策的灵魂,是指导外交实践的指南。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外交政策体现意识形态色彩B.外交逐渐丧失自身的独立性C.外交战略赢得国际广泛赞誉D.外交理念彰显大国责任担当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期,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新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说法是符合史实的,排除。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主要论述了中共与党外人士及民主党派合作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有《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由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贤达人士共同制定;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①③符合题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体现政党制度的特点。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与材料强调的“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的主旨不符。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项。1.【答案】C【解析】据材料“对一些条文不太明确和有争论的地方,都要引用苏联宪法来解释或作为论据”,可知新中国1954年宪法是以苏联宪法为参考,而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说明1954年宪法的制订深受“一边倒”方针的影响,故选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立法机关,并不是由宪法产生,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不太明确和有争论,并不是矛盾,排除B项;1954年宪法只是借鉴了苏联宪法,并非完全移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2.【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人民公园、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强调的是人民主权,是为了构建与新政权一致的意识形态,故选B项;1950年并没有开始对大城市的规划改造,排除A项;践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理念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排除C项;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材料中人民政府的做法,主要是加强对人民意识的认知,不是为了清除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痕迹,排除D项。3.【答案】D【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社会性质和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上高票表决通过,结合1954年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可知,以上法律均体现的原则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D项;议会至上原则主张政府对议会负责,自由主义原则主张个人自由民主发展,都是西方民主的基本原则,排除A项;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不是法律体现的基本原则,排除B项;三权分立原则是美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原则,排除C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政党制度参照西方做法是走不通的,“中国共产党在与民主党派协商建国、民主建政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是经过历史考验,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故选B项;据材料“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向西方学习的成果,排除A项;依所学,抗日战争结束后,为推翻蒋介石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排除C项;依所学,各民主党派中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因此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利益是不相同的,排除D项。5.【答案】C【解析】1956年毛主席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与材料“受到各民主党派的拥护,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符,故选C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与材料涉及民主党派、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符,排除A项;“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是对2017年十九大报告的解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是1960年的八字方针,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据材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可知《民法典》的推行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有利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发展,故选C项;《民法典》是在原有法律基础上进行编纂的,是继承发展的关系,并非摒弃,排除A项;“全新”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已进入成文法时代,排除D项。7.【答案】B【解析】82年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主要凸显公民地位,进而说明国家重视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建设,故选B项;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排除A项;材料凸显人民地位与保障,而非强调提升人民法律意识,排除C项;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仅是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但并不能说明国家结构地位下降,排除D项。8.【答案】D【解析】“中共群众路线”“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说明该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有关,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有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提高人民的参政意识,故选D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排除A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与材料中“群众路线”不相符,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涉及民族政策与民族自治,与造就“草根”政治家不相符,排除C项。9.【答案】C【解析】“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种现象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因此材料出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选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A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涉及到三大改造,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这种现象出现在改革开放后,排除B项;1999年中国已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根据示意图可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下,在我国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数量在1954年到1983年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呈现曲折发展的历程,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的政党制度,未涉及民族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大的组成结构,未涉及人大的职能,排除C项;人大代表包括各党派人士,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材料主旨的反映,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探亲,这推动《返乡探亲》《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等成为热门电影电视,故选A项;1979年元旦宣布停止炮轰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表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面结束,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材料是1987年,排除C项;“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岸共识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12.【答案】B【解析】据材料“‘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可知材料主要是强调“一国”在“一国两制”中的重要性,“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地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港澳台政府是中央管辖下的地方政府,故选B项;“一国”与“两制”并行表述错误,排除A项;“必须坚持”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强调“一国”的重要性,并不是“两制”与“一国”的统一,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据材料“必须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和各方利益,找到一种合情合理、各方都能接受的办法来解决国家统一问题”,可知“一国两制”构想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体现了求同存异,故选A项;港澳属于殖民侵略遗留问题,台湾属于内战遗留问题,排除B项;“一国两制”与中美建交并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一国”是前提,与“两制”并不能并立,排除D项。14.【答案】D【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故选D项;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时尚未实现全国统一,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排除B项;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2000年—2019年澳门的就业人口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一直较为稳定,这是因为1999年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为澳门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故选B项;材料是澳门就业人口数量情况统计图,未体现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排除A项;单从澳门就业人口数量情况统计图中得不出“内地加大对澳门的经济支持力度”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一国两制”是澳门发展的保障,不涉及祖国统一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排除D项。16.【答案】D【解析】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与材料中“对此,周恩来坦诚建议与会所有国家应共同协商,继续努力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相符,故选D项;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议,12小时后生效,与材料中“1954年”不符,排除A项;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并非是亚非国家,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排除C项。17.【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1955—1959年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纷纷建交,可知体现的是1955年万隆会议对中国与亚非国家外交发展的影响,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中国与亚非等新兴民族国家的建交,并没有涉及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其他国家的外交状况,不能表明中国的外交空间有了全方位的发展,排除A项;美国放弃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正式开始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B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排除C项。1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1954年毛泽东回见尼赫鲁时阐述中印两国拥有的共同点,并主张平等互利,共同努力防止战争、争取和平,这些“共同点”的阐述体现了中印合作的基础,运用了求同存异的东方文化精华,故选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是在1961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兴起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阐述两国的共同点,即两国能够合作的可能性,而西方的二元对立是一种“非此即彼、非彼既此”的对立方式,排除D项。19.【答案】D【解析】“通过英国代表的牵线和双方富有诚意的接触,促成了中美双方代表就美国在华被押人员和中国侨民、留学生滞留美国等问题进行了四次正式会谈,并达成了一些建的意见,并为1955年正式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铺平了道路”表明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有所改进,日内瓦会议是一次国际会议,是一个多边外交场合,故选D项;材料表明日内瓦会议中美关系有所改善,并没有明显改善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排除A项;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不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排除B项;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为会议达成协议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材料强调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了改进了中美关系不符,排除C项。20.【答案】D【解析】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相符,材料中建交国家都是“亚非国家”,故选D项;“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中建交国家都是“亚非国家”而非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项;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大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与材料中“1955~1960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建交国家都是“亚非国家”而非西方国家,排除C项。21.【答案】D【解析】21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并多次举办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