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推广性的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_第1页
可推广性的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_第2页
可推广性的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_第3页
可推广性的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_第4页
可推广性的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推广性的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编者按]:7月7日和8日,“共同缔造·探索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高端研讨会”在厦门市海沧区召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在会上做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引导政府及专家了解实践进展,并以海沧为标本展望中国的整个政治与社会发展走向。徐勇教授谈到,海沧区通过共同缔造,将社会带入社会治理,不仅解决了自身的治理难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全国性的普遍价值,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代表了一定的方向性。我们这次“共同缔造·探索居民自治高端研讨会”选择在厦门海沧召开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了解实践。我们知道,中国改革开放创新的动力在基层,海沧在没有多少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应该说是为我们国家提供了一个示范的标本。我们学者要多“接地气”。很有意思的是前几年我们在云浮召开的一个研讨会,学者记者经常把“云浮”念成“浮云”,这次学者记者经常把我们“海沧”念成“沧海”,所以学者记者多跑跑基层有好处。第二个目的是,通过海沧这个标本看我们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走向和规模。我们学术研究是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这次会议主题实际上是中国政治社会发展实践当中的一个紧迫需要问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悠久的国家,在一个静态社会里面它的国家治理非常成熟了,但是面对一个变化速率相当之快的现代化社会还缺乏经验。如果农业社会的变迁速率是1,那么工业社会的变迁速率相当于百、信息社会成百,就是说变化速率非常之快。我们海沧在短短几十年间由一个小渔村变化成一个城镇,我们国家短短几十年时间由一个牛车时代进入到一个高铁时代。这个急剧变迁的速率造成两个严重不适应,第一个是国家治理严重不适应社会变迁的速率,跟不上变化。第二个是我们的国家治理当中社会参与严重缺失,也就是跟不上国家治理。刚才有学者讲我们在国家治理当中缺失重要的稳固的基础。从世界发展规律看,越是地方治理、基层治理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它在化解对冲、缓解社会矛盾当中的就能力越强。何包钢先生跑了世界很多地方,他是世界性学者,恐怕很少看到中国这样多的跑天安门的上访。这就反映了我们的地方有效治理还不够,其中的问题之一就是社会参与的缺失。现在我们怎么样去弥补这个缺失?中国经常说“缺什么补什么”。在我们整个国家治理当中缺的是社会有效参与。这就需要制度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创新有两类,一类是制度建构,建立新的制度;一类是制度激活,让制度落地。我们国家实际上早就建立起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让亿万民众参与治理,这一制度已经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四大制度之一。但是这个制度还没有能够有效运作,没有落地,所以说一段时间我们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也从学界的视野中消失了。这次我们要举办这个会,一些学者也很难联系上,也“失联”了。这就意味着实践走在前面,学术供给严重不足。我们非常佩服当地的书记,他变成了学者,因为他没有办法,由于学术供给不足,他要找学界里面给他提供一些参考很难。另外一方面我们政府这些年好像也不讲自治了,今天我们当面给汤司长讲,他的更多的是社区建设,这样子我们的制度供给也严重不足。我们海沧是在两个不足(缺失理论供给、缺失制度供给)的情况下自主的探索。我对这种探索的精神表示充分的尊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不同情况下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我觉得这个提法大大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而且在城市治理当中更为重要。不同情况就强调要因地制宜,注重条件,夯实组织根基。我们国家从90年代以来,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波就是以村级海选、乡镇直选为标志,主要是地方领导人基于理想主义情怀所推动的,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支持,它没有能够延续。近段时间我对十几年前第一波的基层民主和自治做了一个回访,专门去了中国乡长直选第一乡——四川省步云乡。十六年过去后这个乡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深为可惜,它成为乡长直选的独响,而且是绝响;不光是独唱,而且是绝唱。为什么是绝唱呢?它一个乡1.5万人,每年乡的党委书记可以支配的财政收入少的可怜。在这种条件下,这种直选,失去了动力,人们更关心收入和修路,而不是选票。当今中国发展非常不平衡,如果我们用过去那种单一的制度来规制的话,可能找不到有效的形式。第二波是以各地的理事会、议事会为标志,主要基于现实主义取向。基层民主和自治和人们的现实利益、生活需求联系在一起。像我们海沧的微自治为什么能运转起来,它植根于人们的生活需求。广东清远把村委会下沉到自然村也是一种积极探索。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第二个当然我们要思考什么形式是有效的。现在不同条件不同情况有不同形式,那么什么是有效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第三个是实现形式,哪些形式能够满足我们现在城市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我觉得居民自治为什么大家现在做起来好像积极性不太高,因为它确实比政府治理难,缺乏资源、缺乏手段,居民相互之间要达成一致。我们虽然说协商,但是我了解这个协商太难了,让大家坐下来,平等协商,比政府用强制性的管理难度大得多。现在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看法,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形式。我觉得中央这个提法,使我们的研究大大的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往前走一步,开阔我们的思路。海沧的社会治理创新不仅解决了自身的社会治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具有全国性的普遍价值,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代表一定的方向性。首先强调共同缔造,共同缔造把社会拉进来了,过去是政府一家在管,现在社会拉进来,治理的基础就更加雄厚了。他们的重大贡献就是,把我们过去“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变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共建”,把过去社会当中的不满情绪、消极因素化为一种积极因素,从刚才胡荣教授的调查就看的出来。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它在居民自治有效形式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第一是赋予居民以新的含义,它以居住概念替代了身份概念,城乡一体化,包括往外的人口,都是以居住的概念,对居民赋予了现代含义。第二是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基层治理框架,也就是行政纵向到底,自治横向到边,服务纵横交错,自治、行政在服务这块建立起一个服务网络,然后治理多元互动。刚才澳门学者讲了,你们期盼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中国内地有强大的政府,但是怎么实现政府的有效治理,这还是值得研究的。第三个是注重搭建平台,培育自治。坦率讲,我们的自治在城市里面没有传统,农民进城,把自治也带进城来了,由农民组成的社区自治更多,发育得比较快。现在城市里面,政府要给自治搭建平台,去培育它,这一点咱们海沧做的很好。第四个就是着力于手段和方式,让自治运转起来,他们通过手机等方式促进自治运转。在经济速度上海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应该说海沧也率先给了我们有益启示。海沧也是我们的学术“海沧”,这里边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术资源,使我们能够以此为标本,深入探讨中国治理发展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特别是通过总结地方经验,将制度创建与制度落地结合起来,推动学术研究的不断拓展。从今年开始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5月份我们在村民自治的发源地广西,召开了“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高端研讨会”,7月份我们在这里做召开居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高端研讨会,9月份我们将在山东东平举办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研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