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1页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2页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3页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4页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建筑材料课程英文名称:BuildingMaterials课程编号:K1056学分:1.5学时:24(其中:讲课学时:24;实验学时:0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力学适用专业:建筑学课程类别:专业拓展课程/选修使用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3版)陈志源,李启令,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开课单位:土木与建筑学院一、课程性质《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拓展选修课/非学位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组成与结构、技术性能与检测、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常用建筑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等。二、教学目标1.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2.3(自然科学知识)中的指标点2:了解物理学、力学、材料学、测量学、生态学、信息工程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2.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2.4(专业知识)中的指标点5:熟悉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建筑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熟悉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及其主要技术性质与使用方法,并能够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和构造设计时合理选用适当种类的建筑材料,并具备一定的建筑材料性能试验的知识和技能。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1)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基本用途;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发展概况;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及其分类。(2)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及其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3)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及孔隙率,散粒材料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的概念。(4)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变形、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磨损、磨耗的概念以及试验结果的条件性。(5)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概念。2.教学重点、难点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及其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孔隙率及孔隙构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3.考核要点材料的分类、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10:1、2、3、5、7.第2章建筑钢材1.教学内容(1)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压延加工的概念。(2)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3)建筑钢材的标准和选用、钢结构用钢材和钢筋混凝土用钢材。2.教学重点、难点钢材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压延加工,钢材的标准和选用;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3.考核要点钢材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压延加工,钢材的选用。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36:1、2、3、4、5、7、10第3章气硬性胶凝材料1.教学内容(1)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2)石灰的熟化、硬化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及其应用。2.教学重点、难点胶凝材料的概念和分类,石灰的熟化与硬化,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硬化特点,石灰与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3.考核要点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特点,石灰的熟化与硬化,石灰与建筑石膏的应用。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43:1、2、3第4章水硬性胶凝材料1.教学内容(1)水泥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其分类。(2)硅酸盐水泥的概念,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3)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化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以及影响凝结硬化因素,水泥石的组成和结构。(4)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5)环境水对水泥石的侵蚀作用(侵蚀的类型与原因),防止侵蚀的措施。(6)水泥混合材料的分类,常用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和作用。(7)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概念及技术性能上的区别。(8)各种通用硅酸盐水泥的选用。2.教学重点、难点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和主要技术性质;环境水对水泥石的侵蚀;常用活性混合材料;各种水泥的概念及技术性能上的区别。3.考核要点硅酸盐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和主要技术性质,各种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及应用。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56:1、2、4、5、6第5章混凝土1.教学内容(1)混凝土的定义与分类,混凝土发展历史、发展方向,混凝土特点及用途,混凝土组成材料及各组成材料的作用。(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的概念、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调整和易性的措施,流动性指标的选择;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概念和测定方法。(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基本概念,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措施。(4)硬化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混凝土在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类型(干燥收缩、温度收缩、自生体积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自收缩等),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的基本概念(弹塑性变形、徐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概念。(5)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及抗渗等级、抗冻性及抗冻等级的概念。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机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碳化、钢筋锈蚀等基本概念,提高耐久性的主要措施。(6)粗、细骨料的分类、品质及技术要求;拌和及养护用水的基本要求。(7)混凝土外加剂的概念及分类、常用减水剂种类,减水剂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缓凝剂、速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的选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8)常用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掺合料的性质及其对混凝土强度与其它性能的影响。(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确定原则及方法及配合比设计步骤及方法。2.教学重点、难点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概念、内容、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考核要点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外加剂和掺合料的作用与效果,混凝土拌合物与混凝土的主要性质及其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和试验调整的方法。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87:1、3、4、6、7第6章建筑砂浆1.教学内容(1)建筑砂浆的组成、分类,掌握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2)建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和应用。2.教学重点、难点砂浆的组成、分类;砂浆的技术性质;砂浆的配合比设计。3.考核要点砂浆的技术性质及配合比设计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98:1、3、4第9章沥青材料1.教学内容(1)沥青的分类;(2)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及其标准和选用;(3)煤沥青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及其选用。2.教学重点、难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及其应用。3.考核要点沥青的分类;石油沥青、煤沥青的组成与技术性质,以及其技术标准与选用。4.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在讲课中穿插问题引导学生学习。5.作业安排P123:1、2四、学时分配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章节教学内容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学时分配讲课实验实践绪论第1章材料的基本性质工程材料的分类和基本用途;工程材料的特点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发展概况;工程材料的技术标准及其分类;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热学性质。2.3.22.4.5600第2章建筑钢材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分类;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钢的组成和加工方法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用钢2.4.5300第3章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的性能及应用;建筑石膏的性能及应用2.4.5200第4章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品种、性能及应用2.4.5400第5章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硬化混凝土的强度;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变形性能;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2.4.5600第6章建筑砂浆砂浆的组成材料;砂浆的技术性质;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2.4.5100第9章沥青材料沥青的分类;石油沥青、煤沥青的组成、性能及其应用2.4.5200合计24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1.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课程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形式分值考核细则1.平时成绩(30%)(1)平时作业15课后完成20-30个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15%的权重计入总成绩。(2)上课出勤、课堂小练习15定期不定期的点名,检查学生上课出勤情况。在每章内容进行中(或结束后)随堂测试1-3题(课后练习或自行出题),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果和课后及时复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结合平时的随机点名,最后以15%的权重计入课程总成绩。2.期末考试成绩(70%)70期末考试内容来源于以上教学考核内容,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分析应用题等,一般为4到6种题型。以考试卷面成绩的70%计入课程总成绩。六、参考书目:1.建筑材料.方坤河,何真主编.中国水利水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