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臃肿(yōng)创痕(chuànɡ)废圮(pǐ)瘦削(xuē)B.轻佻(tiāo)轮廓(kuò)殷勤(yīn)睥睨(pì)C.踌躇(chú)深邃(suì)箴言(zhēn)钳制(qián)D.筹划(chóu)浸润(jìn)凝眸(móu)怜悯(mǐn)A解析:A项,“创”应读“chuā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分辨震慑忧郁悲惨B.严竣矗立泛滥订婚C.气概斥责屹立渲泄D.安详威协隐遁痊愈A解析:B项,“严竣”应为“严峻”;C项,“渲泄”应为“宣泄”;D项,“威协”应为“威胁”。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有关法规对______泛滥的网络语言发出“封杀令”,规定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2)贝多芬的面目,似乎都受着这些历史战争的______。(3)他经历着一个绝望的苦闷______,只消读他那时写给兄弟卡尔与约翰的遗嘱便可知道。A.日渐反应时代B.日见反应时期C.日渐反映时期D.日见反映时代C解析:日渐:一天天,慢慢地。日见:一天天显示出,多用于具体事务,不能与“泛滥”搭配。反映:是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反应:是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时代:侧重在指历史上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阶段,也可以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所包含的时间一般很长。时期:侧重在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能受“长”“短”“好”“困难”等表明具体特征的形容词修饰,而“时代”则一般不受这些形容词修饰。4.(2009山东高考,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B解析:A项,左右为难:形容不管怎么做都有难处。此处是让医学专家感到为难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做都难,不合语境。B项,动人心弦:形容非常感动人或使人非常激动。此处表现艺术的感染力,合乎语境。C项,前赴后继:前面的人英勇前进,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英勇战斗,勇往直前。是褒义词,而此处的主语是“破坏制度与规则者”,故此处应用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D项,一挥而就:一动笔就成了。指写字、写文章、绘画很敏捷地完成。而此处的主语是“对接”,故而使用对象有误,应改为“一蹴而就”。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C.北京市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受到考生家长的好评。D.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和其余的人类隔绝着,他只有在自然中觅得些许安慰。D解析:A项,“反而”缺乏前面的照应,应删去;B项,语序不当,“未来的教育”应置于“不仅”之后;C项,成分残缺,“施行”后缺少宾语中心词“的举措”。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贝多芬“担当患难”的悲剧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和他的艺术创作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苦难和悲剧反而能成就真正深刻的有震撼力的艺术?这些思考会吸引我们进一步探究艺术与人生的关联。B.现在,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关键在于爱不爱?C.文字中要见作者的内在心情,而非去伪造他人的心情,写作是为天地立心,而非放心。D.伯父的精神的伟大,对侄儿非但无益,而且有害,使他恼怒,使他反抗,如他自己所说的:“因为伯父要我上进,所以我变得更下流”。这种可怕的话语,活活显出这个浪子的灵魂。A解析:B项为陈述语气,句末应改为句号;C项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D项“因为伯父要我上进,所以我变得更下流”后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7.下列6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②相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阶段性③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④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⑤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⑥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A.⑤①③④②⑥B.①⑤③②④⑥C.⑤①③④⑥②D.①③⑤②④⑥C解析:⑤是总说;③中的“一生”紧扣“从出生到老死”,所以③在①后;④句中有“一生”,此句在③后;“所以”和“由于”照应,⑥句在④句后;②句有“相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因此应在⑥后。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4题。(15分)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节选)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头上的乱蛇”。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嗑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据莫希尔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1825年,雷斯太勃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时,他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一年以后,勃罗姆·洪·勃隆太在一家酒店里遇见他,坐在一隅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临死以前与日俱增的习惯。一个朋友向他说话,他悲哀地微笑,从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手册;然后用着聋子惯有的尖锐的声音,教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他的脸色时常变化,或是在钢琴上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或是突然有所感应的时候,有时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为吃惊。“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犷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式的面目。于里于斯·裴奈狄脱说他无异“李尔王”。鲁特维克·范·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的篷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出身是弗拉芒族。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贝多芬的父亲。艰苦的童年,不像莫扎尔德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显得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做神童一般炫耀。4岁时,他就被整天的钉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架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几乎被繁重的工作压死。他的不致永远厌恶这艺术总算是万幸的了。父亲不得不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他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打算如何挣取每日的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11岁,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当大风琴手;17岁,他丧失了他热爱的母亲。“她对我那么仁慈,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噢!当我能叫出母亲这甜蜜的名字而她能听见的时候,谁又比我更幸福?”她是肺病死的;贝多芬自以为也染着同样的病症;他已常常感到痛楚;再加比病魔更残酷的忧郁。17岁,他做了一家之主,负着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恐怕他浪费,把养老俸交给儿子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创痕。他在篷恩的一个家庭里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傍,便是他终身珍视的勃罗宁一家。可爱的爱莱奥诺·特·勃罗宁比他小两岁。他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路。她是他的童年伴侣;也许他们之间曾有相当温柔的情绪。后来爱莱奥诺嫁了韦该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直到最后,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恬静的友谊,那是从韦该勒、爱莱奥诺和贝多芬彼此的书信中可以看到的。当三个人到了老年的时候,情爱格外动人,而心灵的年轻却又不减当年。贝多芬的童年尽管如是悲惨,他对这个时代和消磨这时代的地方,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不得不离开篷恩、几乎终身都住在轻佻的都城维也纳及其惨淡的近郊,他却从没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庄严的父性的大河,像他所称的“我们的父亲莱茵”;的确,它是那样的生动,几乎富有人性似的,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而且莱茵流域中也没有一个地方比细腻的篷恩更美、更雄壮、更温柔的了,它的浓阴密布,鲜花满地的坂坡,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在此,贝多芬消磨了他最初的20年;在此,形成了他少年心中的梦境,——慵懒地拂着水面的草原上,雾气笼罩着的白杨,丛密的矮树、细柳和果树,把根须浸在静寂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是村落、教堂、墓园、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视两岸,——远远里,蓝色的七峰在天空画出严峻的侧影,上面矗立着废圮的古堡,显出一些瘦削而古怪的轮廓。他的心对于这个乡土是永久忠诚的,直到生命的终了,他老是想再见故园一面而不能如愿。“我的家乡,我出生的美丽的地方,在我眼前始终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明亮,和我离开它时毫无两样。”8.有人认为,题目“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如“决不向命运低头”更明确,你赞同这种观点吗?(2分)9.选文的肖像描写中,抓住了贝多芬的哪些外貌特点?表现出其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10.在第一段中,作者描写贝多芬的外貌非常形象,请简要评析。(3分)11.文章中的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12.贝多芬的童年生活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13.作者为什么要大篇幅写贝多芬的故乡的美丽呢?(2分)14.体会贝多芬的外貌描写的手法,试写一段描写人物肖像的文字。(2分)8.与“决不向命运低头”相比,“扼住命运的咽喉”有更强的攻击性与致命性,从中也可以看出贝多芬一生的苦难与奋斗。命运不过是消极者拿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借口而已,一个坚强的人是不会接受命运的安排的。贝多芬一生忍受了如此多的痛苦,他顽强地生活着,创造了一曲又一曲享誉世界的乐曲。这些乐曲或雄壮或欢快或静逸或优美,这就是他对命运最有力的攻击。9.参考答案:描绘了贝多芬那双特别而深邃的眼睛,展现出贝多芬这个富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性格中坚毅、深邃而又隐蔽的一面;眼下那奇特的鼻子与被作者喻为狮子的相貌,也暗示着贝多芬自身散发出的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勇敢的王者风范;还有逆立的头发、结实的牙床,这一切都透露出贝多芬那叛逆的艺术家气质及坚强的性格。解析:描写贝多芬的外貌时,罗曼·罗兰基本上是透过人物外在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来展示贝多芬的性格和内心。从宽广的额角,狂野的头发,有穿透力的目光,到又短又方的鼻子,结实的牙床,罗曼·罗兰细致地雕刻着贝多芬特异的相貌。这些描写与其说是追求着一种外部的真实,不如说是在着力再现内在的真实,再现贝多芬非凡的个性。贝多芬一生与命运的搏斗在短短几百字的精妙独特的相貌描写中体现了出来。10.(1)细致观察,抓住人物突出的特点,反映人物的生活境况和精神世界。(2)用词准确、传神,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3)描写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以形传神。(4)采用合理顺序,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等。11.(1)对贝多芬形成初步的印象;(2)为下文作铺垫。12.童年给贝多芬带来了凄凉惨淡的记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创痕,也给他带来温柔美丽的梦境。13.大自然滋养了贝多芬细腻温柔的情感,在不幸的生活中,他从自然的美丽中得到了安慰,他终生对大自然充满挚爱的情感,尤其是他美丽的故乡,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都来源于大自然的灵感。所以说童年生活对他的性格形成与创作风格有重要影响。14.示例: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4分)贝多芬百年祭百年前,一位虽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汉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许为灵魂比巴赫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意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的作品里都找不到的。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认为它好像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命地跳下去,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溶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的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傻。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他不认任何人为师,他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的。莫扎特小时候曾为了彭巴杜夫人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我呢。”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魂的孤独。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他同时的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和他们比起来,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呼比他年轻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像贝多芬同时的人一样,虽然他们可以懂得格鲁克、海顿和莫扎特,但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是听不出是音乐的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要解释这也不难。十八世纪的音乐都是舞蹈音乐。舞蹈是由动作起来令人愉快的步子组成的对称样式,舞蹈音乐是不跳舞也听起来令人愉快的由声音组成的对称的样式。因此这些乐式虽然起初不过是像棋盘那样简单,但被展开了,复杂化了,用和声丰富起来了,最后变得类似波斯地毯,而设计像波斯地毯那种乐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们跟着这种音乐跳舞了。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赫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前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发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里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鬼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从头到尾又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具有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但是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疯了。(有删节)15.文章开头说贝多芬是“反抗性的化身”,能体现贝多芬“反抗性的化身”的具体事件有哪些?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4分)16.文章刻画人物除了直接描写人物外,还调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举例简要分析。(4分)17.写贝多芬不能离开他的音乐,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请结合文本的具体句子(举出一例即可),谈谈你的理解。(6分)15.参考答案:能体现贝多芬“反抗性的化身”的具体事件有:①街上遇到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不脱帽,且在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②穿着不讲究,被警察当做流浪汉抓起来。这些虽是一些平凡的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小中见大,把人物的反抗性点染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以“反抗性的化身”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写出了贝多芬抗争式的辉煌,凸显了作者心中的“贝多芬精神”,完美地展现了贝多芬的品格和音乐。解析:贝多芬是反抗性的化身,贝多芬的伟大成就正是这种反抗性的杰作,没有这种反抗性,也许我们看到的贝多芬不过是被生活的苦难压垮的碌碌无为的市井小市民形象而已,何谈他的不朽灵魂,何谈他永世的音乐?本文的开头,作者大气磅礴地写出了贝多芬抗争式的辉煌,这也正是作者心中“贝多芬精神”的显现。而本文恰是找到了“反抗性的化身”这个很好的切入口,贝多芬的品格和音乐,才能更完美地展现于人们的眼前。16.还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第一,谈到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澎湃时,与汉德尔、巴赫相比较,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第二,莫扎特、海顿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但在这里,似乎都成了贝多芬的铺垫和陪衬。17.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惊人的活力与激情。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这种个性品格在他的作品里充分展示出来,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如:“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奔腾澎湃”的灵魂,形象地表现了贝多芬的活力和激情,这种活力也一样作用于音乐之中,涌现出音乐的无穷的魅力。“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意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的作品里都找不到的。”音乐的律动,是“奔腾澎湃”的灵魂的再现。(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5分)米开朗琪罗传(节选)罗曼·罗兰①痛苦是无穷的,它具有种种形式。有时,它是由于物质的凌虐,如灾难,疾病,命运的褊枉,人类的恶意。有时,它即蕴藏在人的内心。在这种情境中的痛苦,是同样的可悯,同样的无可挽救:因为人不能自己选择他的人生,人既不要求生,也不要求成为他所成为的样子。②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即是这后一种。他强有力,他生来便是为战斗为征服的人;而且他居然征服了。——可是,他不要胜利。他所要的并不在此。——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呀!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这是多么悲痛的矛盾!③他写道:“我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从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地工作过,我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外,什么都不想。”④这种病态的需要活动不特使他的业务天天积聚起来,不特使他接受他所不能实行的工作,而且也使他堕入偏执的癖性中去。他要雕琢整个的山头。当他要建造什么纪念物时,他会费掉几年的光阴到石厂中去挑选石块,建筑搬运石块的大路;他要成为一切,工程师,手工人,斫石工人;他要独自干完一切,建造官邸,教堂,由他一个人来。这是一种判罚苦役的生活。他甚至不愿分出时间去饮食睡眠。在他的信札内,随处看得到同样可怜的语句:“我几乎没有用餐的时间……我没有时间吃东西……十二年以来,我的肉体被疲倦所毁坏了,我缺乏一切必需品……我没有一个铜子,我是裸体了,我感受无数的痛苦……我在悲惨与痛苦中讨生活……我和患难争斗……”⑤这患难其实是虚幻的。米开朗琪罗是富有的,他拼命使自己富有,十分富有。但富有对于他有何用处?他如一个穷人一样生活,被劳作束缚着好似一匹马被磨轮的轴子系住一般。没有人会懂得他如此自苦的原因。没有人能懂得他为何不能自主地使自己受苦,也没有人能懂得他的自苦对于他实是一种需要。即使脾气和他极相似的父亲也埋怨他:“你的弟弟告诉我,你生活得十分节省,甚至节省到悲惨的程度;节省是好的,但悲惨是坏的,这是使神和人都为之不悦的恶行:它会妨害你的灵魂与肉体。只要你还年轻,这还可以;但当你渐渐衰老的时光,这悲惨的坏生活所能产生的疾病与残废,全都会显现。应当避免悲惨,中庸地生活,当心不要缺乏必需的营养,留意自己不要劳作过度……”⑥但什么劝告也不起影响。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他每天只睡几小时。当他在蒲洛涅(Bologna)进行于勒二世的铜像时,他和他的三个助手睡在一张床上,因为他只有一张床而又不愿添置。他睡时衣服也不脱,皮靴也不卸。有一次,腿肿起来了,他不得不割破靴子;在脱下靴子的时候,腿皮也随着剥下来了。⑦这种骇人的卫生,果如他的父亲所预料,使他老是患病。在他的信札中,人们可以看出他生过十四或十五次大病。他好几次发热,几乎要死去。他眼睛有病,牙齿有病,头痛,心病。他常为神经痛所苦,尤其当他睡眠的时候,睡眠对于他竟是一种苦楚。他很早便老了。四十二岁,他已感到衰老。四十八岁时,他说他工作一天必得要休息四天。他又固执着不肯请任何医生诊治。⑧他的精神所受到这苦役生活的影响,比他的肉体更甚。悲观主义侵蚀他。这于他是一种遗传病。青年时,他费尽心机去安慰他的父亲,因为他父亲有时为狂乱的苦痛纠缠着。可是米开朗琪罗的病比他所照顾的人感染更深。这没有休止的劳动,累人的疲劳,使他多疑的精神陷入种种迷乱状态。他猜疑他的敌人,他猜疑他的朋友,他猜疑他的家族,他的兄弟,他的嗣子;他猜疑他们不耐烦地等待他的死。18.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1)后一种:(2)哈姆雷特式的悲剧:19.作者为什么说米开朗琪罗所说的患难“其实是虚幻的”?(4分)20.米开朗琪罗“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不人性的表现包括哪几方面?(3分)21.传记常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并非如此。本文的写作重点有哪几个方面?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4分)18.参考答案:(1)是一种由于人不能自己选择人生而造成的蕴藏于内心的痛苦。(2)赋有英雄的天才,而没有实现的意志;赋有专断的热情,而并无奋激的愿望。解析:“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即是这后一种”是紧承前一段而言的,“后一种”的含义可以从第①段中找到。“真是哈姆雷特式的悲剧呀”后紧接着是对这一句的解释。19.(1)米开朗琪罗所说的“患难”并不存在,他是富有的,但不会享受生活。(2)无暇享受生活,偏执的癖性和需要造成他自苦的性格。20.(1)夜以继日、筋疲力尽地工作,堕入偏执的癖性中。(2)只以极少的食物维持生活。(3)睡眠很少且睡眠条件简陋。(4)卫生状况骇人,使他多病、早衰。(5)生病后固执地不肯请医生诊治。解析:表现主要体现在后三段,可根据后三段的内容概括。21.(1)生活状态、精神世界。(2)对传主没有刻意拔高,展示传主的生活原貌,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描述传主精神世界的矛盾与痛苦,说明了精神对人生事业的影响,给读者以精神的借鉴。三、语言运用(12分,每小题4分)22.下面是一位学者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的发言,读后请用短句归纳出有关要点。(不超过20字)当今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是怎样的?一位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通过持久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成为人的情怀的东西才是重要的。此外,在当下这个信息和传播途径这么发达的时代,传统文化还要贯穿于风俗。节日风俗非常重要,它是全民的娱乐方式,要进入文化的脉络。还有,精于学理也是很重要的。一套令人信服的有号召力的学理的建立不是简单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国家的力量对中国文化的总体进行深刻的探讨?当然,制度正是文化传统、文化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能够见成果的现实行为的关键,在制度上进行传统文化弘扬的创新,也是必要的。答:当今社会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始于教育,贯于风俗,精于学理,成于制度。解析:要抓住语段里面的关键词,如“重要”“此外”“还有”“必要”,理清文段的思路。23.(2009广东湛江一模,23)中国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山站”的命名都带有一定的意蕴,请根据背景材料说明“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原因。背景材料: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高程4087米,是南极冰盖的核心区域,年平均气温约零下50多摄氏度,被认为是地球上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此考察站是我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答案: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传说中的昆仑,既高且大,为中央之极,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二是“长城”是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三是该站建在南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买卖协议范例(2024年度)
- 2024公司物流运输业务协议
- 2024年砖购销协议格式
- 2024年拆除工程中介服务协议
- 2024年区域合作销售协议模板
- 2024年度汽车租赁业务协议样本
- 饭店厨房托管协议精简2024适用
-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教育转型的实施方案与策略
- 吊车租赁正规协议2024细化
- 2024砌墙工程施工人员服务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再生金属行业发展形势及十三五规模研究报告
- 机床功能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 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
- 线上教学工作简报(30篇)
-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 光伏安装工程结算协议书范文
- 中国物联网安全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双减”案例】学校落实“双减”提质减负经验总结五篇
- 开发商如何管控施工单位“工抵房”法律风险
- 术前病例讨论模板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人选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