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陈师曾-王文英_第1页
阅读陈师曾-王文英_第2页
阅读陈师曾-王文英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陈师曾--王文英作者:王文英陈师曾是我敬仰的艺术家之一,而于他的艺术,我只是个票友,谈不上研究。要想议论他及他的艺术,也只能从自我的感性认识入手,或曰“阅读”,更为恰切些,故以此为题。说到陈师曾,很少有人不联想到他显赫的家族。江西修水的陈氏家族,是清末至近现代政治发展史、文化史上的望族。陈师曾及弟陈寅恪,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祖孙三代四人,皆为政治、文化史上的俊彦。陈师曾是吴昌硕之后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梁启超认为:“现代美术界可称为第一。”祖父陈宝箴为清末湖南巡抚,是著名的维新派成员;父陈三立号伯严,又号散原,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弟陈寅恪是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可以说为日后陈师曾涉足文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槐堂,朽道人,画室名曰安阳石室,因崇拜吴昌硕又称染仓室。善诗文、书法、篆刻,尤长绘画。其绘画涉猎山水、人物、花鸟等。可以说是近代全才的艺术家,称得上一个天才的艺术家。陈家重视子女教育,开私塾,延聘名师为教。父亲陈三立寄寓金陵,所开私塾设有英文、数学、物理、化学、音乐、绘画等新科目。延聘的名师中还有西方人,可见其父的开明。《听父亲讲祖父陈师曾》一文中说,陈师曾6岁开始学画、写字、习诗文,10岁能写大字、作诗文。陈师曾少承家学,又接受了新思想。少长,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铁路矿务学堂。1902年,陈师曾携弟寅恪,东渡扶桑求学,攻读博物学,接触更多的西方现代文明以及民主科学的新思潮。九年后归国。1913年到北京任教育部编纂。因其对艺术的酷爱,最终还是回归于艺术追求,创作的同时任教于北京各大学,从事美术教育。1923年,继母病危,陈师曾急驰南京亲侍继母。继母病逝月余,师曾也因劳累心瘁,不幸染病去世于石头城。这一年,他才47岁。这对于一个艺术家的艺术人生来说,过于残酷。其艺术风格刚刚建立,且臻于成熟之际,还未来得及进一步的拓展和挖掘,艺术生涯就这样匆匆落幕。令人扼腕痛惜!或曰“天妒英才”。他的不幸早逝是“中国文化界的地震”(梁启超语)。吴昌硕挽曰“朽者不朽”。“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此后苦心谁知得,黄泥岭上数株松”。这些哀怨的诗句出自得其帮助,与其交谊深厚的齐白石。陈师曾的英年早逝,没有影响他在近现代文化界的影响,追随者、研究者众多。他的博涉和天才,令许多后来者仰慕。正如梁启超所评:“无论山水、花草、人物,都能写他的人格,诗词、雕刻种种方面,许多难以荟萃的美术,师曾一人皆融会贯通,其作品都能表现他的精神,有真挚的情感,有强固的意志,有雄浑的魅力。诚然,他是一个智者;一个思想家;一个艺术手段丰富,题材表现多样,且能以情感人,抒写性灵的艺术家。这样的一个艺术家,一个文化使者,我无法用简单的文字表现他的丰富,只好略取其中的部分。我以为他不同于一个单纯艺术家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睿智的思想者,一个有民族自尊的艺术家。20世纪初,中国社会新旧文化剧烈冲撞,中国画坛众说纷纭。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康有为认为:“吾国画疏浅”,“中国画衰败的根源就在文人画家的写意。”持此观念者不在少数,陈独秀便是其中之一,“若不打倒(写意画),实是输入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的最大障碍。”(陈独秀答吕徵《美术革命》)而陈师曾不同于别人之处是他辨证地看问题和思考问题,他既看到中国画坛的流弊,又看到西洋画的可借鉴处,他反对“全盘西化”,主张立足本国,兼容并蓄。辨证地提出:“宜以本国画为主体,舍我之短,秉人之长。”他著文《中国画是进步的》和《文人画的价值》,肯定中国画的价值,主张汇通西画,抵制民族虚无主义的论调。翻译日本人久未氏的《欧洲画界最近之状况》,介绍西画的变迁,供学界参考、借鉴。可以说陈师曾的一生都在努力地实践着自己的理论和主张。即使在今天,我们反思上个世纪初文化界的那场运动中许多知识分子的偏激之处,给中国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越发显现出陈师曾的睿智和英明。第二,在中国文人写意画中注入了现实主义的因子,丰富了文人写意画的表现手段,增强了文人画的表现力。陈师曾把西洋画的写实风格,引入以写意为特质的中国传统文人画中,可以说是审美意义上的变革。他的代表作《北京风俗图》,取材于现实生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旧北京市井人物风貌,可以说是旧北京民俗风情图。画作的生动皆来源于他对生活入微观察和真切体验。作于1917年的《读画图》,也是一幅写实风格的画作,描绘的是北京中央公园绘画展览会上的情景。画面上人头攒动,却都聚精会神地欣赏着展品,每个人物的表情、服饰、姿态各不相同,可谓各尽其态,生动自然。他的《园林小景》册页,也都是写生而来,生动清新,意趣盎然。第三,扩大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题材。打破中国人物画的题材传统,反映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生活。使“阳春白雪”的文人画走出了高雅的殿堂,而走入了民间,走向了“下里巴人”,走出了“曲高和寡”的困顿之境。《北京风俗图》描绘的是民国初年的北京街头百姓的风俗人情,画中的主人公皆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有掏粪工人、压轿嬷嬷、乞讨婆、泼水夫、赶车人、轿杠夫、品茶客、磨刀人、打鼓人、山背子、话匣子、算命子、二弦师、售冰车、烤白薯、拉洋车、货郞、捡破烂……等等。寥寥数笔,就曲尽人物情态,生动自然且意韵丰富,正如鲁迅所评“笔简意饶”。荣贵图纸本设色《荣贵图》是以芙蓉和桂花相结合的谐音。画家用大写意的传统笔法,写出六朵红艳艳芙蓉花。白粉钩瓣,耀眼夺目,并以墨绿的叶片扶衬,下面一枝红桂,浓墨钩茎点叶,枝叶间朱红添苍,红、绿色鲜明不让,显示出荣贵的高雅格调,并傲秋霜。画家以折枝的形式,结构严谨,主要通过活泼多姿的笔墨钩染,花繁野密,富有生意。第四,关注社会民生。陈师曾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家,他是一个具有民主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北京风俗图》所表现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的生活现状和悲苦境遇,揭露的是社会时弊。《乞讨婆》,只占画面一角的人力车,上坐头戴礼帽身穿长衫的“有钱人”,回头表情漠然地看着追逐其后,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右手持布帚、左手持香的小脚妇人。真是“人间贫富海茫茫”。(程康题跋)《墙有耳》一画,则讽刺的是民国初年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在挂着“雨前”茶幌的茶馆前,站着两个鬼鬼祟祟的人,在窃听茶馆中茶客的谈话。正如其画中的题跋所述:“莫谈国事贴红条,信口开河祸易招。仔细须防门外汉,隔墙有耳探根苗。”有着深刻的讽喻时政的意味。第五,陈师曾的简笔画,开中国漫画之先河。被誉为中国现代漫画创始人的丰子恺,在其30年代《我的漫画》一文中这样说:“人都说我是中国漫画的创始者。这话半是半非。我小时候,看到《太平洋画报》上发表的陈师曾的几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独树老夫家》等,寥寥数笔,余趣无穷,给我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中国漫画之始源。不过,那时候不用漫画的名称,所以世人不知'师曾漫画',而只知'子恺漫画'。”丰子恺所说的是陈师曾应李叔同之邀为《太平洋画报》专栏作者时,发表的简笔画之古诗新画,确已有漫画的意味。“漫画”一词,陈师曾在1909年(宣统元年)《逾墙》一画的题跋中就已提及。他说:“有所谓漫画者,笔致简拙,而托意俶诡,涵法颇著,日本则北斋而外无其人。吾国瘿瓢子、八大山人近似之,是非专家也。”龚产兴的《陈师曾的生平与艺术》一文(《陈师曾书画精品集》)认为,陈师曾所提“漫画”一词比,一些学者认为“漫画”最早出现在1925年的《文学周刊》(郑振铎主编)要早16年。故我们有理由认为陈师曾的简笔画,开中国漫画之先河。泉声咽危石纸本设色中国美术馆藏陈师曾幼承家学,熟习琴棋书画,长于大写意,笔力雄健,着色吸取西法兼中国画传统,在水墨画创作上具有独特的意境深蕴和风格。此画出自诗人王维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颇能代表陈师曾山水画风。第六、兼容并蓄的教育思想。留日回国后,陈师曾开始了美术教育生涯,终生未弃教鞭。他先后执教于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北京高师手工图画专修科、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北大画法研究会等。在教学中,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诲人不倦。陈师曾兼容并蓄的思想,开放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尤其是他的艺术上的实践和主张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影响了一大批的画家。王雪涛、李苦禅、刘开渠、俞剑华、苏希舜等都是深受他影响的学生,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美术界的大家。刘开渠曾回忆说:“他是国立艺专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员。”“他的创新精神和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他不是在教学生如何去画,而是怎样去画,是兼容并蓄的思想,是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影响是深远的。陈师曾的遗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文人画之研究》(自著论文《文人画之价值》与其翻译的日本人大村西崖《文人画之复兴》的合辑本)、《陈朽画册》、《陈师曾先生遗墨集》(10集)、《陈师曾先生遗诗》(上下卷)、《染仓室印集》、《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