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练笔须“内外兼修”_第1页
课堂小练笔须“内外兼修”_第2页
课堂小练笔须“内外兼修”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小练笔须“内外兼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读写能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必须着力培养。”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为了突破这个瓶颈,教师把曾经是小学生专利、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课堂小练笔带进了中学教室。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课堂小练笔,把重心仅仅放在课堂上,而应该把课堂内外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本文就如何让小练笔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从“课外积累、课内模仿、努力创新、评价反馈”等方面展开阐述。一、“厚积”在课外一一铺就基石基石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我们自己有亲身体会,人变得有些浮躁,很少有闲适的心情去读书,读书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在中学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我会经常讲到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如匡衡“凿壁偷光”、经济学家王亚南和他的三脚床、高尔基救书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书籍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认知水平,给学生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有选择性地阅读。课本上要求的名著必须读,而且要精读。另外读一些史书,了解历史的发展,感受战火的无情;读《读者》《意林》等杂志报纸,意在抚平纷乱的心绪,回归平静;读诗词歌赋,丰富我们的想象,启迪智慧。为了方便学生阅读,班上的图书定期更换,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按时开放。只要有空余时间,老师也会带学生去看书,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总之,凡是对学生有用的书籍都应该让学生去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享受读书的幸福。只有坚持不懈地阅读,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书籍才能成为学生智慧的源泉。基石2.养成积累的习惯“不动笔墨不动书。”这是我对学生经常讲的一句话。为了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班上设立了图书阁,放置了足够的书籍,内容涉及文史类、科技类、哲学类。我要求学生每人都准备一个本子,作好读书笔记,因为学生读书有时贪快,囫囵吞枣,读完后根本不知道书中所云。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提高读书的实效性,就应该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积累有用的字词句篇,积累有价值的名言警句、典型材料,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蓄营养。为了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利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天设定某个具体的时间段作为小组活动时间,书籍可以轮流交换,给他们定时定量。由学习小组长负责,并要做好登记。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刚开始不要求多、求快,可能还要依靠外力的约束,但只要持之以恒,让学生慢慢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然。长此以往,学生就不再视阅读为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习惯:随时随地拿起书和笔。这样,老师就无需太过操心了。基石3.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学习语文,不仅要学会阅读,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在阅读中思索,如何学以致用,把所学之精华内化为自己所用之物。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终极目标,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去理解书的内涵,与书的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进行灵魂的交流,成为书的真正的主人。我把摘抄分为课内摘抄和课外采撷两部分。在课内摘抄部分,每天的作业都有选词造句,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课文中的名言警句也属摘抄之列,作为写作素材,要求融会贯通。在课外采撷的基础上,我会要求学生在内容的后面附上自己的感悟:如对美文美言的赏析,对凄美故事的感触,对哲理性语言的解读,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另外,我还设有一个课外模仿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借鉴课外阅读中收集到的优美词句,进行模仿,来帮助他们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要告诉学生:好的书就像一杯茶,如果你慢慢品味,它给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书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就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教师要鼓励学生抛开一切尘嚣,融入文本中,去细细品读,在学生的心里播下阅读和思考的种子,让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的一生,让他们学会沉思,进而学会倾诉。二、“薄发”在课内一一整饬创新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要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把以上种种习惯养成了,学生写作的思绪将如山涧泉水一般从内心深处汩汩流出。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巧妙地引导这股“活水”,课堂小练笔就成了连接阅读与写作最好的纽带。要叩开学生的心门,使之达到水到渠成,教师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足工夫。适时适量一一提升课堂小练笔的吸引力耗时少、篇幅小、效率高这三大特点,使小练笔成为语文老师课堂上新的亮点。然而,有的老师不管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几乎每节课都来这么一出,随意性很大,纯粹是“为小练笔而小练笔”“为考试而小练笔”。试想在如此情况下,如何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不是跟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吗?要想课堂小练笔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并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老师要抓住写作契机,触动学生的写作欲望。文字是情感的流露,脱离文本的小练笔是苍白无力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承载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心灵的最强音,凝聚着作者无穷的智慧。只有在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角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之际,才是进行小练笔的最佳时机。记得在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找出作者的几次流泪,并想想流泪时的感受。在充分讨论和理解之后,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情。此时,学生与父母生活的片段开始映入他们的眼帘,一段小练笔从学生的笔端自然流淌而出,许多学生都写出了真情实感。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善于捕捉契机,注意“火候”,让学生进入“不吐不快”的状态,小练笔就能成为他们情感倾诉的载体,实现了小练笔课堂效率最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形式多样一一展现课堂小练笔的活力课堂小练笔之所以能在语文课堂中脱颖而出,还得力于它的形式灵活多样。学生身入其中,才会乐此不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找出课文中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其最具活力的形式之一是模仿练笔。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我们要紧紧扣住课文,模仿文本最动人之处。我分为课内模仿和课外模仿:①课内模仿可以模仿经典词句:如《星星变奏曲》这首诗中“如果……如果……”“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结构工整,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在引导学生朗读和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摹写,很多学生能写出优美的句子。还可以模仿精美语段,或者文章的谋篇布局。如胡适《我的母亲》一文的结尾,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语言朴实,意义深远,感谢之情溢于言表。我就要求学生回忆一下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写一个片段,与同学交流。这次大家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亲情教育。形式之二是拓展练笔。整饬语言,不断创新,如缩写、扩写、改写和续写等。像《雨说》这首诗,意象和意境动人心弦,我就让学生任选择一个片段改写成一段小散文。这对学生进行小练笔的要求就更高了,要学生在掌握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再注入自己的理解、情感和想象,并使之向外延伸,在语言的迁移中求“新”、求“变”。形式之三是自由练笔。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要不拘一格,设计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小练笔形式,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对社会焦点问题的看法,对某个人物形象的评点,对某种行为的见解等。这种形式通常可以放在课外活动时进行,它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实现“教育无痕”。读写综合小练笔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在认真阅读的前提下,不断地挖掘课文的内在资源,不断地汲取营养,从而形成新生资源,才能在写作中游刃有余,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才能把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小练笔在课堂上变得趣味盎然。同时通过这种练笔训练,扩大了学生的语言储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文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减少了“无病呻吟”,成为大作文写作的“活水”之源。评价反馈――促进课堂小练笔的动力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老师布置课堂小练笔,学生写好,老师再随便检查一下就算完成了。如此冷处理往往忽略了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对作品的评析的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造成教师被动的局面。要想保持小练笔的新鲜,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那么老师的评价和鼓励就是最好的保鲜剂。 我们可以设计一套适合学情班情的评价体系。比如我们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来发言,然后用投影仪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根据小组发言的质和量来评分,定期小结。同时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鼓励学生,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特别是对那些精彩的作品,我们应该收集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