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节能住宅分析-正文_第1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节能住宅分析-正文_第2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节能住宅分析-正文_第3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节能住宅分析-正文_第4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节能住宅分析-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节能住宅设计的影响因素及完善策略摘要:随着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大,城市居住建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鱼龙混杂,大小房地产商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居住建筑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需求利益最大化而牺牲居住者的居住环境。导致很多在建项目在建筑节能方面非常被动,不得不加大外围护结构的保温厚度或者采用更加先进更加昂贵的材料来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这种浪费从根本上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如何进行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住宅,让其在使用寿命内可以更好的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如何实现国家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关键词:节能设计;居住建筑;影响因素

目录引言 1一、居民建筑节能概述 1(一)建筑节能设计的概念 1(二)开展住宅节能的意义 1(三)国内住宅节能的现状 2二、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 3(一)居住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影响因素 31、现代建筑理念致建筑体形系数增大,加重建筑耗能 32、住户采光、通风需求致窗墙比不达标 33、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缺乏专业论证 4(二)建筑设计节能经济影响因素 41、建筑节能部分设计的费用低影响其服务的主动性 42、建筑节能的设计未得到明显激励 4(三)我国居民认知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 4三、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完善策略 5(一)建筑设计节能技术改善的建议 51、以综合的视角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2、加快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和发展 6(二)建筑设计节能经济改善的建议 61、适当提高建筑设计取费标准 62、建立纳入中央及地方财政预算的经济激励和惩罚政策 6(三)增强民众节能意识,引导对建筑节能的认知 61、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力度 62、完善能效标识制度,消除信息不对称 7结语 7参考文献 8PAGE8引言目前我国的建筑用能已超过全国总耗能的1/4,并将不断提髙到1/3以上,而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超过一半的建筑能耗可以通过正确、有效的措施节约下来,所以通过建筑节能,可大大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我国日益增加的能源压力。通过对居住建筑节能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对新建居住建筑的设计建造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对节能投入的效益,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扭转资源浪费的局面都能有积极的意义。一、居民建筑节能概述(一)建筑节能设计的概念建筑节能设计是一个始终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工作,主要指的是从建筑工程的选址到设计规划,再到工程选材以及施工工艺等具体环节实现节能设计。节能设计科学地选取节能环保设计材料,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完工时对建筑工程进行节能设计检查,合理分配建筑采光、采暖、通风以及排水的节能设计工作,实现最为高效的节能设计。(二)开展住宅节能的意义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应将住宅节能作为推行节能工作的重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建筑节能是一项保护大气、节约资源的重要工作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用能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4%,我国北方城市在采暖季节采暖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最高限值的2-5倍。另外,随着居民对住宅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居民家庭空调的拥有量呈逐年快速上升态势,而空调产生的S02及其他污染物都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化。所以加大建筑节能力度,就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就将直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2、建筑节能是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宜的建筑热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普遍需要,对住宅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夏季气温髙冬季气温低,加之春秋天气的持续时间短,我国大部分地区需要借助采暖和制冷设备来维持室内适宜的热环境,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室内热舒适,做到冬暖夏凉,减少冬季采暖,夏季空调的能耗,使室内热舒适性大大提高,从而真正实现改善人民居住环境。3、推广居住建筑节能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筑节能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要使居住建筑的节能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建筑节能产业链的共同建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住宅的建造节能必然会带动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进而使得围护结构和其他部件的材料的更新换代,整个建筑材料产业也随之发展;再如提倡绿色节能设备,鼓励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建筑节能就会带动太阳能、光伏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住宅的节能性能还会带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节能门窗以及照明设备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这都将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三)国内住宅节能的现状目前就使用方式而言,我国住宅能源消耗一般包括采暖、空调、降温、电器、照明、炊事、热水供应等所使用的能源,其中以采暖能耗数量最多。而纵观我国当前的住宅能耗现状,建筑规模大、用能严重浪费、热工性能差、采暖效率低是主要特点,特别是夏热冬冷地区,湿热干冷、复杂多样的气候使得住宅节能工作既复杂又艰巨。因此,我国住宅节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以上特点,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就推广方向而言,我国住宅节能事业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兴起后,己开始发展到夏热冬冷地区。就节能手段和措施而言,目前我国在住宅节能领域主要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一是对现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使之能耗下降达到节能标准:二是在现有建筑设计的标准上,新建节能建筑,力求在投资增加5%-10%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法使建筑物能耗降低20-30%;三是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这几种措施的节能潜力都很大,而且己在我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和应用。而就整个节能工作而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6年到1996年,要求在1980年至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节能30%;第二阶段从1996年起,要求在达到第一阶段要求的基础上再节能30%;第三阶段从2005年起,要求在达到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再节能30%。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目前,全国节能建筑已达到约5000万m2。目前国内的居住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热工设计的一般规定是在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单体建筑设计上应考虑利用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风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十二层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必须采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并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其次建筑物的朝向以为南北或接近南北向,其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同时建筑物不宜设有三面外墙的房间,同一房间不宜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朝向的外窗。二、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在现代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影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因素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一)居住建筑设计节能技术影响因素1、现代建筑理念致建筑体形系数增大,加重建筑耗能在建筑学中,建筑面宽、建筑进深和建筑高度影响住宅节能。根据建筑体形系数的定义分析得出,建筑进行平面布局设计时,应尽量减小围护结构的表面积与建筑体积总和的比值,以降低因体形系数过大而引起建筑表面的传热系数过高。现代建筑在设计中常常追求建筑立面形式的凹凸变化,使得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及体量感。实事证明,建筑平面越是凹凸多变,在建筑高度相同条件下,凹凸多变建筑体形系数比正方形或者圆形平面的体形系数要大,因而其建筑耗能量也较比圆形或者正方形平面大。2、住户采光、通风需求致窗墙比不达标在现代居住建筑节能中,窗户是其较薄弱环节,随着生活水平和品质不断提升,住户在购买住宅过程中势必会把建筑良好的采光和窗户的视觉景观效果作为购房的主动力之一。因此,房产商越来越多的选择能受消费者亲睐的框架结构住宅,很大程度降低窗户位置和窗户面积的结构限制,为满足住户对视野和照明通风等的更高要求,房产商也逐渐选择落地窗、飘窗、转角窗替代原有标准类型窗户。这三种窗户增加了窗户面积,从而使得窗墙比增加,不符合节能设计的标准。虽然这类大开窗的迎合住户对建筑结构现代时尚、清新、采光通风良好的审美要求。但这样的大面积的窗户容易引起空气渗透,大大增加了建筑能耗,不利于夏季隔热和建筑节能。3、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缺乏专业论证目前,我国的许多居住建筑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居住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招标时都会面向国际进行招标,开发商们通过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采纳国外设计作为住宅买点吸引民众购买。然而一些国外设计方案虽在创意上较新奇、有新意,但其节能理念的设计上并没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其推崇的设计理念并不适合工程所在地,而且建筑造价亦相对其他国内设计方案较昂贵。但我国缺乏健全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论证机制,从而导致了很多问题项目出现。(二)建筑设计节能经济影响因素1、建筑节能部分设计的费用低影响其服务的主动性建筑节能的产生虽给建筑设计单位带来很多项新的工作,但是建筑设计节能及审查出现时间不长,他们基本上都是2002年以后才出现,在我国现阶段设计费用收取的情况看,有相当部分建筑设计节能部分是设计单位为建设单位提供的低价甚至是无偿服务,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这使得建筑节能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品,很难发挥建筑设计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积极作用。2、建筑节能的设计未得到明显激励一方面,我国建筑节能设计付出的劳动并没能在设计费用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基本没有国家和省级的专项节能建筑设计奖,即使在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奖评定过程中,建筑节能设计在整个设计奖评价中权重很低,甚至评价过程中只关注经济性和美观,而完全忽略建筑节能。建筑设计单位的激励是明显不足的,在此情形下,建筑设计节能想发挥主动性可能性不大。(三)我国居民认知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我国现阶段居民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认知的首要问题是不仅节能认识不足,而且意识较为淡薄。居民是建筑节能产品的购买者,购买的意识影响着购买行动,也左右着自身对居住建筑的选择,进而也间接影响到建筑开发商们的建筑开发行为以及建筑建造过程中节能设计理念。由于居民的建筑节能意识不强,对节能建筑及节能产品的需求存在着“可有可无的”想法,这也使得建筑节能设计单位在实际的节能操作过程中对建筑设计节能缺乏积极主动性。三、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完善策略(一)建筑设计节能技术改善的建议1、以综合的视角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在住宅设计过程中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住宅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且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进行节能考虑时应该首先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系统、客观的分析方法,辩证的思考各种制约因素,找到与地区气候特点最相符合的契合点,并结合当前的住户需要,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进而设计出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的居住建筑。(2)解决住居节能最关键的问题是减少主动能源的消耗。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建筑设计中将建筑与环境融合一起考虑,在此基础提高建筑的舒适度。从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的形态、构造处理入手,充分利用被动式节能措施提高环境舒适度,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辅以主动式节能措施,达到综合完善建筑节能效果的目的。(3)重点考虑通风设计。畅通的自然通风是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加强住宅通风能有效减轻室内闷热感,同时对消除湿气极为有利。在建筑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空气的对流和室内通风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舒适、自然、节能的室内热坏境。(4)放宽对主要房间窗墙比的控制。应根据房间的使用性质、重要性和使用时间的不同确定窗墙比,同时结合风速和流场的影响因素,以及窗地比的采光要求确定具体的开窗尺寸。要解决窗户在关闭状态下内外热交换量过大的问题,根本的解决方式不在于减小窗墙比,而在于加强窗户的密闭性能,并利用高新技术材料大幅度提高窗的整体热工性能。2、加快建筑节能技术创新和发展节能技术的进步是建筑节能产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在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各个阶段都需要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作为节能建筑的支撑。设计阶段需要选择节能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产品,施工阶段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对节能新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或安装,运行管理阶段需要合适的节能管理工具和方法。首先,科研机构应该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努力开发适合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节能新材料;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施工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再则加快新型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工作;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建设领域资源节约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建筑设计节能经济改善的建议1、适当提高建筑设计取费标准通过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奖励的措施来鼓励建筑设计节能,同时在设计竞标过程中应加大节能设计的权重。可考虑将建筑设计节能的新技术应用作为一个评定条件纳入建筑设计企业资质评定中,以充分发挥建筑设计节能的积极性。2、建立纳入中央及地方财政预算的经济激励和惩罚政策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模式,建议建立中央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首先,安排建筑节能资金,专项用于己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供暖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和技术调研、科研开发、试点示范等。另外,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对建筑节能参与主体提供不同的经济激励政策。如对开发商实行贷款贴息或者税收优惠,以及设立专门的节能资金。如果参与主体生产或使用耗能量严重超标的材料和产品,则要对其采取经济处罚措施。(三)增强民众节能意识,引导对建筑节能的认知1、加强建筑节能宣传教育力度政府应在整个社会层面倡导建筑节能环保的价值观,增强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节能建筑的信息储存、辨别能力及接受程度。通过展示节能示范小区的费用-效益评价情况,让消费者更直观地认识到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让民众将节能和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培养消费者购买节能建筑的需求,使节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终更快地推动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2、完善能效标识制度,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筑能效标识制度是解决建筑节能市场信息不对称最好的方法,应由政府主导,将建筑能效标识通过法律的形式制度化,明确相应管理机构、购买者、开发商、测评机构等各主体在建筑节能标识过程中的责任,同时制定相关的能效测评标准及技术指南、标示规程等,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节能建筑的能源消耗指标及节能管理办法,增加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建筑的兴趣,从而能够不断带动节能建筑市场需求,刺激开发商不断开发节能建筑。此外,产品能效标识也将促进节能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淘汰非节能材料和产品,规范建筑节能产品市场。结语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逐步推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