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曙光、融合、多元【课标要求】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1前27年“中世纪”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首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来,他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即“中世纪”。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美洲与非洲中古时期的亚洲前27年“中世纪”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首先由2----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李勤等《中古西欧城市的历史作用》,载《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特点:政治上具有司法权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观察图片,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信息?结合材料概括其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保证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终于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曙光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它是多种文明在相互征服、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合成文明。欧洲的中世纪,特别是它的后几个世纪,是近代欧洲的“胚胎期”;这是欧洲封建主义对欧洲文明发展史的一个贡献。----杨和平《近代欧洲的中世纪前提—-陈乐民论“中世纪”》----中古时期的欧洲曙光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3“封建”这个词feudalism源于拉丁文feudum,意思就是将土地分给有军功的陪臣。西欧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书本内容,用图示法梳理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内容。封君封臣制“封建”这个词feudalism源于拉丁文feud4封君国家最高统治者地方领主授予土地领取土地封臣地方领主地方领主下的封臣享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的权利履行效忠、兵役等义务积极影响:封建制度的发展消极影响:导致封建割据以土地为纽带;双向权利义务(契约意识);层级间相对独立。特点:封君封臣制封君国家最高统治者地方领主授予土地领取土地封臣地方领主地方领5首先封土制将土地的占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制度创新”。其次,封土制中包含的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将野蛮的个人主义纳入一种秩序的规范,将财产的所有包进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契约。虽然会导致分割,但是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不同与罗马和日耳曼的新事物。由于领主对自己的领地有政治权力,而领地自给自足很少交往,由此孕育了西欧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力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附:对话欧洲)》阅读以上材料,指出作者认为的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创新之处并概括其影响。参考答案:

创新之处:土地的占有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契约意识。

影响:导致地方割据;稳定社会关系;孕育了民主与自治精神。曙光之迹首先封土制将土地的占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6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中古西欧的王权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中古中后期:王权加强西欧新兴的王权集中国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到15世纪晚7

封建制度的雏形存在于加洛林时期,但是它在大约1000年时发展起来,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形式显现。——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课外延伸:文明的多元性】了解欧洲大陆和英格兰封建制度的不同之处英格兰: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欧洲大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不同的是,法兰克的骑士封地制只要求封臣对直接封主效忠,而英格兰的诺曼底分封制则要求附庸的附庸也要宣誓效忠,英王的直属封臣在再次分封时,受封人除了宣誓“因为领有您的土地我将效忠于您”,还必须加上:“除了效忠国王之外”这句话......据此,英国的各级封建主,不管是否是国王的直属封臣,都首先是国王的附庸。——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封建制度的雏形存在于加洛林时期,但是它在大约1000年时8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观察图片,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信息?结合材料概括其特点。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土地:领主自营地、播种地、休耕地、公共草地、果园。房子:领主的房子、教堂神父、教堂、谷仓、铁匠铺、

磨坊、烘烤间。

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特点:政治上具有司法权西欧庄园是相对独立、封闭的经济、政治组织。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观察图片,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西欧封建庄园9

领主农奴在法律上非自由人自由农自由人利用庄园法庭审理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秩序为领主耕种自营地;服一定时间劳役;缴纳租税给予土地给予土地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缴纳租税契约意识清晰的权力与义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农民服劳役(绘画作品)曙光之迹领主农奴在法律上非自由人自由农自由人利用庄园法庭审理各种10

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微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奴隶制是一种最残酷的剥削制度,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可言,他们的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侵占,他们的劳动完全是被迫的,毫无积极性可言,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怠工逃跑,争取自由。--文聘元:《西世纪的历史与文化》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参考答案:中世纪的农奴生活比奴隶有了一定的进步,社会地位有了提升,获得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微高些。农奴的日常11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城市的兴起(10-11世纪起)结合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参考答案:经济独立;政治自治;市民自由。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12在同封建领主斗争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力量软弱,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城市就向王权寻求有力的支持......而国王要同大封建主斗争,加强王权,也需要城市的支持。……联盟的结果,一方面使王权不断加强,王室领地不断扩大,国家逐渐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保证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终于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李勤等《中古西欧城市的历史作用》,载《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结合材料及书本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资产阶级曙光之迹在同封建领主斗争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力量软弱,往往不能实13大学的兴起【拓展提升】中世纪的大学

他(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缴纳旅行税。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杨燕《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的自治》曙光之迹大学的兴起【拓展提升】中世纪的大学他(法国国王)命令,禁14

中世纪的评论家喜欢把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祈祷者、战斗者和劳动者”。教士是最高等级,服务于上帝,努力拯救人们的灵魂。贵族是第二等级,从整体上保护教会和社会不受它的敌人的破坏;第三等级从事生产劳动,提供其他两个等级的物质需要。——布莱恩·蒂尔尼等著《西欧中世纪史》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神权下的西欧中世纪的评论家喜欢把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祈祷者、战斗者15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格雷戈里七世之间政权与教权之间的较量,最终导致1077年1月,亨利前往卡诺莎祈求教皇赦免,他赤脚站在城堡外的雪地中,哀求教皇的原谅,最终取得教皇的赦免。

卡诺莎之辱

纽伦堡宗教会议(1522)指称,教会拥有日耳曼财产的一半,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法国官方在1520年统计教会占有法国总财产的3/4。---【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16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培育了西欧大学和学术思想的幼嫩根苗,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艺风格,从而为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赵林:《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文化复兴的重要影响》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基督教对西欧社会发展有何贡献?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参考答案: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曙光之迹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17曙光西欧封建社会契约意识清晰的权力与义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民主自由法治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市民阶层曙光西欧封建社会契约意识民主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18----中古时期的欧洲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这个概念首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来,他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双向权利义务(契约意识);东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他(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缴纳旅行税。纽伦堡宗教会议(1522)指称,教会拥有日耳曼财产的一半,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即“中世纪”。消极影响:导致封建割据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保证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终于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参考答案: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据此,英国的各级封建主,不管是否是国王的直属封臣,都首先是国王的附庸。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曙光西欧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契约意识清晰的权力与义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民主自由法治民族国家市民阶层----中古时期的欧洲曙光西欧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19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20融合东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

正是由于拜占庭传教士的努力,斯拉夫人不仅接受了东正教信仰,而且接受了由拜占庭人创造的文字,从此奠定了斯拉夫文化发展的基础,开始了斯拉夫人文明化的进程。……拜占庭文化在东欧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使斯拉夫人世界得到文化启蒙,加速了斯拉夫人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且逐渐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世界,奠定了近现代东欧文化区域的基本格局。-------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拜占庭帝国纹章

俄罗斯国徽融合东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正是由于拜占庭传教士的21◎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地理特点:处于欧、亚、非三洲的重要交汇点(公元395年---1453年)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拜占庭在宗教上承袭了基督教,在文化上承袭了古希腊,而它的政府结构则大致源于罗马。----【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融合之痕◎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地理特点:处于欧、亚、非三22◎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基督教对西欧社会发展有何贡献?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备结合材料及书本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特点:政治上具有司法权【课标要求】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英格兰: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它是多种文明在相互征服、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合成文明。东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公元395年---1453年)在同封建领主斗争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力量软弱,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城市就向王权寻求有力的支持.纽伦堡宗教会议(1522)指称,教会拥有日耳曼财产的一半,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参考答案:中世纪的农奴生活比奴隶有了一定的进步,社会地位有了提升,获得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纽伦堡宗教会议(1522)指称,教会拥有日耳曼财产的一半,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帝国兴盛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备◎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大帝(527-565年)《查23走向衰亡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6世纪中期之后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7世纪中后期9世纪之后一度复兴,但再也未能恢复鼎盛时期的疆域14世纪30年代开始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1453年走向衰亡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6世纪中期之249世纪13世纪中期16世纪初17世纪末1547莫斯科公国在反击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而后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基辅罗斯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伊凡四世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继续扩张汗国臣属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地跨欧亚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俄罗斯◎伊凡四世9世纪13世纪中期16世纪初17世纪末1547莫斯科公国在反25多元西欧:封建制度东欧:中央集权多元西欧:封建制度东欧:中央集权26《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

欧洲(5-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东欧:中央集权融合、曙光、多元性政治:封君封臣制王权加强经济:庄园、农奴制度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文化:封建教会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兴盛(《罗马民法大全》)衰亡俄罗斯帝国:发展统一帝国课堂小结《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5-27----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曙光、融合、多元【课标要求】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28前27年“中世纪”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首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来,他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即“中世纪”。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美洲与非洲中古时期的亚洲前27年“中世纪”是西方史学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首先由29----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李勤等《中古西欧城市的历史作用》,载《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特点:政治上具有司法权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俄罗斯发端于此,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观察图片,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信息?结合材料概括其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保证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终于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曙光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的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它是多种文明在相互征服、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合成文明。欧洲的中世纪,特别是它的后几个世纪,是近代欧洲的“胚胎期”;这是欧洲封建主义对欧洲文明发展史的一个贡献。----杨和平《近代欧洲的中世纪前提—-陈乐民论“中世纪”》----中古时期的欧洲曙光西欧封建社会日耳曼30“封建”这个词feudalism源于拉丁文feudum,意思就是将土地分给有军功的陪臣。西欧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上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书本内容,用图示法梳理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内容。封君封臣制“封建”这个词feudalism源于拉丁文feud31封君国家最高统治者地方领主授予土地领取土地封臣地方领主地方领主下的封臣享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的权利履行效忠、兵役等义务积极影响:封建制度的发展消极影响:导致封建割据以土地为纽带;双向权利义务(契约意识);层级间相对独立。特点:封君封臣制封君国家最高统治者地方领主授予土地领取土地封臣地方领主地方领32首先封土制将土地的占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制度创新”。其次,封土制中包含的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将野蛮的个人主义纳入一种秩序的规范,将财产的所有包进一种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契约。虽然会导致分割,但是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这些都是不同与罗马和日耳曼的新事物。由于领主对自己的领地有政治权力,而领地自给自足很少交往,由此孕育了西欧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力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附:对话欧洲)》阅读以上材料,指出作者认为的西欧封君封臣制的创新之处并概括其影响。参考答案:

创新之处:土地的占有与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契约意识。

影响:导致地方割据;稳定社会关系;孕育了民主与自治精神。曙光之迹首先封土制将土地的占有和社会的责任联系在一起,是一33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中古西欧的王权封建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中古中后期:王权加强西欧新兴的王权集中国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到15世纪晚34

封建制度的雏形存在于加洛林时期,但是它在大约1000年时发展起来,而且在不同的地域以不同的形式显现。——雅克·勒高夫:《中世纪文明》(400-1500年)【课外延伸:文明的多元性】了解欧洲大陆和英格兰封建制度的不同之处英格兰: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欧洲大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不同的是,法兰克的骑士封地制只要求封臣对直接封主效忠,而英格兰的诺曼底分封制则要求附庸的附庸也要宣誓效忠,英王的直属封臣在再次分封时,受封人除了宣誓“因为领有您的土地我将效忠于您”,还必须加上:“除了效忠国王之外”这句话......据此,英国的各级封建主,不管是否是国王的直属封臣,都首先是国王的附庸。——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封建制度的雏形存在于加洛林时期,但是它在大约1000年时35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观察图片,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西欧封建庄园的信息?结合材料概括其特点。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度

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土地:领主自营地、播种地、休耕地、公共草地、果园。房子:领主的房子、教堂神父、教堂、谷仓、铁匠铺、

磨坊、烘烤间。

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特点:政治上具有司法权西欧庄园是相对独立、封闭的经济、政治组织。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观察图片,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关于西欧封建庄园36

领主农奴在法律上非自由人自由农自由人利用庄园法庭审理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秩序为领主耕种自营地;服一定时间劳役;缴纳租税给予土地给予土地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缴纳租税契约意识清晰的权力与义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农民服劳役(绘画作品)曙光之迹领主农奴在法律上非自由人自由农自由人利用庄园法庭审理各种37

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微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奴隶制是一种最残酷的剥削制度,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可言,他们的一切劳动果实都被奴隶主侵占,他们的劳动完全是被迫的,毫无积极性可言,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怠工逃跑,争取自由。--文聘元:《西世纪的历史与文化》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参考答案:中世纪的农奴生活比奴隶有了一定的进步,社会地位有了提升,获得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微高些。农奴的日常38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城市的兴起(10-11世纪起)结合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参考答案:经济独立;政治自治;市民自由。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39在同封建领主斗争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力量软弱,往往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城市就向王权寻求有力的支持......而国王要同大封建主斗争,加强王权,也需要城市的支持。……联盟的结果,一方面使王权不断加强,王室领地不断扩大,国家逐渐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保证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终于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李勤等《中古西欧城市的历史作用》,载《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结合材料及书本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自治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资产阶级曙光之迹在同封建领主斗争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力量软弱,往往不能实40大学的兴起【拓展提升】中世纪的大学

他(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缴纳旅行税。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杨燕《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的自治》曙光之迹大学的兴起【拓展提升】中世纪的大学他(法国国王)命令,禁41

中世纪的评论家喜欢把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祈祷者、战斗者和劳动者”。教士是最高等级,服务于上帝,努力拯救人们的灵魂。贵族是第二等级,从整体上保护教会和社会不受它的敌人的破坏;第三等级从事生产劳动,提供其他两个等级的物质需要。——布莱恩·蒂尔尼等著《西欧中世纪史》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神权下的西欧中世纪的评论家喜欢把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祈祷者、战斗者42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与教皇格雷戈里七世之间政权与教权之间的较量,最终导致1077年1月,亨利前往卡诺莎祈求教皇赦免,他赤脚站在城堡外的雪地中,哀求教皇的原谅,最终取得教皇的赦免。

卡诺莎之辱

纽伦堡宗教会议(1522)指称,教会拥有日耳曼财产的一半,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法国官方在1520年统计教会占有法国总财产的3/4。---【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宗教改革》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43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培育了西欧大学和学术思想的幼嫩根苗,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艺风格,从而为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赵林:《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文化复兴的重要影响》结合以上材料,指出基督教对西欧社会发展有何贡献?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宗教学者要证明上帝和天堂的存在,对天文、天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天文学愈来愈变成了一门独立科学。-----刘建军《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参考答案: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基础。曙光之迹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44曙光西欧封建社会契约意识清晰的权力与义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民主自由法治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市民阶层曙光西欧封建社会契约意识民主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国家45----中古时期的欧洲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这个概念首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来,他把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双向权利义务(契约意识);东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他(法国国王)命令,禁止虐待来往巴黎的大学师生,不允许向他们缴纳旅行税。纽伦堡宗教会议(1522)指称,教会拥有日耳曼财产的一半,一位天主教历史学家认为教会财产在日耳曼占1/3,在法国占1/5.在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即“中世纪”。消极影响:导致封建割据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取得了自治权,保证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终于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市长及法官不许插手师生及其侍从的案件,更不允许逮捕和拘留未定罪的师生。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参考答案: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结合以上材料,对比罗马奴隶生活,中世纪西欧庄园农奴生活如何?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基督教强调人有精神上的积极追求能力和人的情感、欲望的合理性文化因子。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据此,英国的各级封建主,不管是否是国王的直属封臣,都首先是国王的附庸。中古西欧的“三种人”(绘画作品)曙光西欧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契约意识清晰的权力与义务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民主自由法治民族国家市民阶层----中古时期的欧洲曙光西欧封建社会近代资本主义46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47融合东欧封建社会:拜占庭与俄罗斯

正是由于拜占庭传教士的努力,斯拉夫人不仅接受了东正教信仰,而且接受了由拜占庭人创造的文字,从此奠定了斯拉夫文化发展的基础,开始了斯拉夫人文明化的进程。……拜占庭文化在东欧的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使斯拉夫人世界得到文化启蒙,加速了斯拉夫人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且逐渐形成了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世界,奠定了近现代东欧文化区域的基本格局。-------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