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_第1页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_第2页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_第3页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_第4页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重点精心整理)--完整版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笔记(2016年自我整理复习重点)【第一章】P2、国家法律(全国人大常委制)↓行政法规(国务院)↓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性法规(省、市人大常委)↓地方政府规章(省、市人民政府)【第二章】P25、到2015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50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人才达到5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1万人,到2020年,社工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工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工人才达到3万人。P30、每年培训10000名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人员。P30、到2020年,培养8万名社工机构管理人才,8万名专业督导人才.P31、采取培训、调训、挂职锻炼等形式每年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500名急需紧缺社工专业人才,每年组织选派1000名社工专业人才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或提供服务。P31、到了2020年,依托现在资源,建立500家社工专业重点实训基地,加快推进社工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到2020年培养和引进3万名社工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00名社工专业博士,3000名“双师型"专业教师.P35、到2020年,在全国发展8万家管理规范、服务专业、作用明显、公信力强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P35、成立民办社工机构,除应符合《民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条件外,还要求专职工作人员中应有1/3以上取得社工证.【第三章】P40、《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自2014年5月1日起实施。P41、我国社会救助类型有:①最低生活保障②特困人员供养③受灾人员救助④教育救助⑤住房救助⑥就业救助⑦临时救助,未列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但已有相关政策规定的救助类型有法律援助。P41、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形式:①捐赠②设立帮扶项目③创办服务机构④提供志愿服务P43、五保供养制度→特困人员救助制度,从农村扩展到了城市。P44、低保:由户主或代理人以户主义务向户藉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①户藉类别相同但家庭成员户口不在一起的家庭,应将户口迁移到一起后再提出申请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分别持有非农业户口和农户口的,一般按户藉类别分别申请城市低保或农村低保;③在同一市县辖区内,申请人常居地与户藉所在地不同的,申请人可凭户藉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出具的未享受低保的证明,向常居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提出申请。P44、低保资格条件包括:户藉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低保。P44、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城市低保,持有农业户口的居民可以申请农村低保。P45、乡镇政府(街道办)应自受理低保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村委协助下午,组织驻村干部、社区低保专干等工作人员对申请家庭的经济及实际生活情况调查核实,每组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P46、低保申请,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提出审批意见前,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级的申请材料,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抽查。(计数题)P46、47、低保审核审批:在村公示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结果,公示期为7天,公示结束,镇将相关材料报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提出审批意见前,应当全面审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级的申请材料,调查材料和审核意见,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户抽查。县级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批意见,不批准的应在作出审批决定3日内,通过镇政府书面告知申请人。县民政对拟批准的低保通过镇政府、村居委公示,公示期为7天,无异议的,县民政部应3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公示有异议,重新调查,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对拟批准申请重新公示。P47、低保金应按月发放,每月10日前发放到户,不发达农村可按季发放,每季度初10日前发放。P47、低保复核:①有重病、重残且收入基本无变化可每年复核一次;②对短期内经济及情况相对稳定的,可半年复核一次;③收入来源不固定,有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低保家庭,原则上城市按月,农村按季复核.P48、特困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P57、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养义务人)P49、《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P49、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P51、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为生活困难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在每年(10月底前)统计,评估本行政区域受灾人员当年冬季,次年春季的困难需求。P51、《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规定:自然灾害救助款物专款(物)专用,无偿使用。定向捐赠的款物,应按捐赠人意愿使用,政府接受的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政府民政部统筹安排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社会组织接受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社会组织按有关规定用于自然灾害救助。P52、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有两类: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②、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较重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P53、城市医疗救助形式:1、社会力量资助2、城市医疗救助基金补助3、医疗机构减免有关费用。p55、医疗救助方式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P55、城乡医疗救助基金年终结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累计结余一般不超过当年筹集基金总额的15%。P57、未成年人教育救助目标:①持五保证或“三无”未成年人,基本实现普通中小学免费教育;②持低保证或特困证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两免一补”(免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高中阶段提供心要的学习和生活补助。P59、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但未就业的成员,应接受人力资源介绍的工作,无正当理由连续3次拒绝接受适合其健康,能力的工作,县民应决定减发或停发其本人低保金。P60、只要符合救助的条件,不论是否有本地户藉,都可以在居住地申请临时救助。P62、国家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①临时食宿②急病救治③协助返回等救助,救助形式主要为救助站救助.P62、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食物②住处③急病送医④联系亲属⑤提供乘车凭证P62、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情况确定救助限期,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延长,报上级民政主管备案,对无正当理由不愿离站的受助人员,救助站应终止救助。P63、法律援助:①代理②刑事辩护③公诉P63、以下3种情况,救助站也应终止救助:①提供虚假个人情况②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③擅自离开救助站P63、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心要的法律服务,政府提供给他们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P64、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的法援应提交:①身份证明②贫困证明③案件材料P63—64、一、法律援助→代理:①请求国家赔偿②请求给予社保或低保待遇③请求发给抚恤金、救助金的:应向赔偿或发给义务机关所在地法援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④请求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⑤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义务人住所在地法援机构申请⑥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在地法援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法援机构申请。公诉: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提供法援。P64、被告人是视、听、说有障碍的殘疾人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的,人民法院为被告指定辩护时,法援机构应提供法援,无须对被告进行经济状况审查。P64、请求国家赔偿:①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法援机构提出申请;②请求给予社保待遇、低保或发给抚恤金,救济金,向提供社保、低保、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法援机构申请;③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向给付的义务人住所地法援机构提出申请;④请求给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义务人住所在地法援机构申请;⑤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在地的法援机构提出申请。P65、法援机构收到结案财料,应向受指派办法援案件律师或社会组织人员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第四章】P67、老年人:60岁以上公民。P68、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P71、★各地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祥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P73、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各级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金,要将50%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P78、妇女权益的主要内容:①政治权利②文化教育权益③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益④财产权益⑤人身权利⑥婚姻家庭权益P81、女方在怀孕期、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不在此限。P81、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P81、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P83、未成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P83、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P91、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P92、出版者出版诱发未成年人犯罪及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刊物,出版行政部没收出版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P93、孤儿:失去父母,查不到生父母,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P97、残疾人包括:视力殘疾、言语殘疾、肢体殘疾、智力殘疾、精神殘疾,多重殘疾和其他殘疾。P97、对经过2年以上查找不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流浪未成年人,公安机关要按户籍管理有关法规政策为其办理户口登记手续,以便其就学,就业等正常生活。P99、集中使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中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25%以上。(计数题)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其所在省、市政府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数题)【第五章】P106、1950年5月1日实施《婚姻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婚姻: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P107、我国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P108、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P109、p110、无效婚姻:1、违反一夫一妻制2、近亲结婚3、患禁止结婚疾病4、未达法定婚龄.可撤消婚姻:因胁迫而媂结的婚姻(结婚一年内提出撤消)P110、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宣告婚姻无效.P113、夫妻间的继承权,应注意把握:①合法的婚姻关系②夫妻互为第一顺序继承人③继承的遗产不能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相混淆。P114、约定财产制的效力优于法定财产制,法定与约定财产制的适用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P115、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方式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只有在夫妻双方均承认的情况下才能认定.P117、养父母与养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但养子女无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继父母继承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继子女继承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P118、“感情确已破裂”4类法定情形: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暴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P118、离婚诉讼的调解:①和好:调解协议②达成离婚协议:离婚调解书③协议不成,调解无效:离婚判决书。P119、军人离婚特别规定:现役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须征得军人同意,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除外,如:①重婚或与他人同居②实施家暴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③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P119、女方在特殊情况下的离婚特别规定:①女方在怀孕期间②女方分娩后一年内③女方中止妊娠后6个月,男方不得提出离婚。P119、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P119、离婚只能消除夫妻关系,不能消除父母子女关系。P120、离婚后、哺乳期的子女,以随哺乳期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因抚养问题 争执达不成协议,由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随父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P120、子女的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P120、负有给付义务的一方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2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P121、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一方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实施家暴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P122、根据性质不同,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P122、全面系统应对婚姻家庭违法行为、瓮中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需要综合采取民事、行政、刑事等不同法律手段。P122、对于婚姻违法行为的救助措施主要包括:劝阻、调解、和制止。P125、被收养人的条件,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①失父母的孤儿②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③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P125、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必须双方共同送养、生父母一方下落不明的,可单方送养,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父母有优先抚养权,未成年人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得将其送养,但父母对该未年成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除外.P125、收养人应具备条件:①无子女②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③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④年满30周岁⑤只能收养一名子女。P125、收养人的特殊要求:①无配偶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应相差40周岁以上②有配偶者收养子女须夫妻共同收养。P125、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必须双方自愿,收养年满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P126、收养孤儿,残疾儿或社福机构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或儿童,可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收养1名的限制,办理收养登记的法定机关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P128、解除收养协议,养子女未成年,须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同意,养子女满10周岁以上的,应征得本人同意,养子女成年后,协议解除收养须得收养人,被收养人同意。P131、遗产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生产资料;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其他合法财产。P132、接受继承: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工作,也可采用默示方式,在遗产分割前未声明放弃继承的,现为默示接受继承。放弃继承:原则上采取书面形式表示,如(继承本人承认口头形式也有效)P132、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P133、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尽了赡养义务的儿媳、女婿;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P133-134、需指出: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属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法定继承人,但他们可以通过代位继承方式取得其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法定继承人.P134、转继承:是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所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承受的一项制度P135、遗嘱形式:公证遗嘱(最有力、可靠)、自书遗嘱(最常见)、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以上两个见证人)P136-137、遗嘱、遗赠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必要的继承份额。P138、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你优先于遗嘱。P138、申请宣告死亡:①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②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③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P139、所谓继承人生前的最后住所,一般是指被继承人的最后户藉所在地。P139、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P143、人民调解是一种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群众性自治活动。P143、人民调解的原则:①依法调解原则(调解的依据);②自愿平等原则(调解的基础);③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调解的保障)。P144、对于人民法院已生效的调解协议,如果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有权以调解协议为根据,要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P145、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P147、经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P149、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P14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应当予以登记,并区分情况,在15日内处理。P150、有关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之日起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并按要求通报信访工作机构.P151、信访事项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不之得超过30日,不复杂的可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行政机关的上一级复查,上一级行政机关收到之日起30日内提出书面复查意见。P151、收到改进建议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0日内书面反馈情况,未采纳改进建议的,应当说明理由.P157、按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P159、按突发事件发生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P164、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P165、《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在三个工作内送达回执。P165、矫正人员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三日内以指定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P167、禁止令制度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167、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P168、社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居住县市的,七日以内的,应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由司法所签署意见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向司法所报告,社矫人员离开居住地县市不得超过一个月。P169、社矫人员因居住所变化需变更居住地的,因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司法所报经县级司法行政审批。P169、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自作出决定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矫人员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P169、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社矫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8小时。P170、是否收监,应自收到之日15日内依法作出决定.P170、撤销缓刑、假释: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严重的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接受社矫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处罚的,仍不改正的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5、其它违反,情节严重的.P170、社区矫正警告:1、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2、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3、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4、保外就医不按时交病情复查情况,或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教育仍不改正的;5、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6、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P171、人民法院应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裁定是否减刑,案情复杂可延长一个月。P176、采集的检测样本经现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当分别保存在AB两个样本专用器材中并编号,由采集人和被采集人共同签字封存,低温条件下保存两个月。P176、被检测人对现场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在被告知检测结果之日起三日内,向现场检测的公安机关提出实验室检测申请五日内出结果,公安机关收到检测报告后,应当在24小时内将检测结果告知被体测人,实验室检测和实验室复检不得由同一检测机构进行。P177、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戒毒治疗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不得做方告,戒毒治疗收取费用的,应按省、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P177、戒毒人员应当在户藉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藉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P177、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P178、公安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制强戒决定书,在执行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24小时内通知被决定人家属,所在单位和户藉地公安派出所。P178、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怀孕期、哺乳期、未满16周岁、不适用强制戒毒)P179、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P180、容留他人吸毒、注射毒品的,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P181、违反治安管理特别人员:1、精神病人(不罚);2、不满14周岁(不罚);3、盲人或聋哑人(从轻或不罚)4、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从轻);5、间歇性精神病人正常时违反(应处罚);6、醉酒(应处罚)P18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P181、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P182、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减轻或不予处罚的:1、情节特别轻微2、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受侵害人谅解3、出于他人胁迫或诱骗4、主动投案陈述自己违法行为5、有立功表现P18、反治安管理,应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不执行的情形: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初次违反的3、70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P182、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算。P183、询问不满16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P183、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查证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P183、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工作证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公安检查文件,笔录应由检查人,被检查人签名或盖章.P184、安全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扣押的物品,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盖章,一份交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对满6个月无人对该财产主张权利或无法查清权利人的,应当公开拍卖或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P184、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由公安派出所决定。P184、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坻行政拘留1日。P185、公安机关应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无法当场交付宣告的,应在2日内送达被处罚人,给予行政拘留的,应及时通知被处罚人家属。P185、公安机关吊销许可证及处2000元以上罚款,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告知违反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P18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证据确凿的,处警告或200元以罚款的,可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经办警察应在24小时内报抽属公安机关备案。P186、《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被处50元以下罚款,因不便经被处罚人提出的没有固定住所事后难以执行的,可当场收缴)P186、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的罚款,应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至所属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银行。P186、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其亲属提出符合规定的担保人的,或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处罚决定暂缓执行。P186、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的,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执行的,公安机关对其处300元以下罚款。P190、现役军人在执行对敌作战、边海防执勤或者抢险救灾任务中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烈士对待。P190、公民牺牲被评烈士:1、在查处违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执行反恐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2、抢险救灾,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3、执行外交任务或维护国际和平中牺牲的4、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5、其它牺牲情节突出堪为楷模的P190、现役军人死亡日批准为烈士:1、对敌作战死亡,或对敌作战不治身亡2、执行任务被杀害,或被俘后不屈遭杀或折磨致死3、抢救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或执行反恐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死亡4、执行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军事任务及参加武器装备科研试验死亡的5、执行外交任、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6、死难情节突出,堪为楷模P192、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1、烈士父母、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或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2、烈士子女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因残疾或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3、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已满18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符合条件由户口所在地县政府民政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凭证领取)P192、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P192、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P192、民政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P192、属《工伤保险条例》的月工资指烈士牺牲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计算,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月工资是指烈士牺牲当月的本人基本工资)P193、烈士纪念日:9月30日P194、抚恤金分为: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两类。P195-p197、我国现役军人死亡性质分为: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残疾性质分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和因病致残。196、一次性抚恤金:烈士和因公牺牲: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病故的: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P196、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时,有第一顺序亲属的,第二顺序亲属不享受。P196、获荣誉称号或立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在一次性抚恤金基础上按比例增发一次性抚恤金,获中央称号,增发35%;获军队军区授予称号,增发30%;立一等功,增发25%;立二等功,增发15%;立三等功,增发5%。P197、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死亡的,增发6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定期抚恤金证件。P197、残疾等级被评为一至十级的因战、因公致殘,均可享受抚恤,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因病致殘,殘疾被评为一至六的,可享受抚恤,由行政部门发给。P198、退出现役的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对其遗属增发12个月的残疾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因病死亡的,其遗属享受故军人遗属抚恤金待遇。P198、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由国家终身供养.P198、分散安置的一至四级殘疾军人给发护理费:因战因公一级和二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50%;因战因公三级和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40%;因病致一至四级残疾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P199、交通优侍:残疾军人享受减收正常票价50%的优侍。P201—p202、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30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介绍信到安置地县级人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不按规定时间报到超过30天的,视为放弃安置侍遇。P202、退役士兵发生与服役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发生与安置有关的问题,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处理.P202、一次性退役金和一次性经济补助按国家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P202、退役士兵退役1年内参加职业教和技能培训的,费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承担.P202、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给予税收优惠,自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P203、退役士兵退出现役后2年内允许入学或复学.P203、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条件:1、士官服现役满12年的2、服现役期间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战时获三等功以上奖励3、因战致殘被评为5至8级残疾等级的4、烈士子女P203、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单位,应在退役士兵安置部门开出介绍1个月内安排退役士兵上岗,并与退役士兵签订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P204、中级以上士官因战致残被评为5级至6级残疾等级,本人自愿放弃退休安置选择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的,可依安排工作的规定办理,因战、因公致残被评为1至4级残疾的中级以上士官,本人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可选择由国家供养。P204、分散供养的残疾退役士兵购(建)房需要经费的标准,按照安置地县(市)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和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确定.P204、非因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单位未按规定安排上岗的,应在介绍信开具当月起,按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工资80%标准逐月发给退役士兵生活费至上岗为止。P204、中级以上士官退休安置条件:1、年满55周岁2、服现役满30年3、因战因公致殘被评为1至6级殘疾4、经军队医院和军级以上单位卫生部门审核确认因病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P204、被评定为1至4级残疾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的,由国家供养终身,国家供养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P205、退役士兵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退役士兵的服现役年限视同参保缴费年限。P205、退役士兵的服现役年限视同参保缴费年限.P205、军队的现役干部,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或因战、因公致殘、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办理退休。P208p214、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居民/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群众性、自治性、地域性等特征。P209、新建住宅区入住率达50%,应及时成立社区居委会.P209、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5至9人组成。P210、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能:1、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2、依法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所机关开展工作3、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P210、城市基层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所机关每年至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培训一次,其他成员每2年至少接受复培训一次。P211、年满十八周岁的本居住地区居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211、居民自治基本内容:“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P212、每个统计组由一个唱票员,一个计票员和两个监票员组成。P212、召开居民会议的要求:1、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2、居民会议必须由全体18周岁以上居民,户的代表或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数过半通过。3、有以上十八周岁以上居民,以上的户或者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召集居民会议。P214、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至7人组成,并要求成员应有妇女成员,多民族居住的村应有人数少数民族的成员。P215、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人数应当根据村民居住状况,参加选举村民的多少决定,不少于3人,以奇数为宜。P215、村民委员会实行民主选举,每届任期三年。P216、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20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对名单有异议的,应自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村委会申诉,村委会自收到申诉之日起3日内处理决定并公布结果。P217、每一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接受委托投票不得超过三人,提名为候选的,不得接受委托。P218、县级或乡级人民政府,应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产生之日起10日内向新当选的成员须发统一印制的当选证书。P217、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中应当有适当妇女名额,没有产生妇女候选人的,以得票最多的妇女为候选人.P218、选举无效的情况:1、村民选举委员会未按照法定程序产生的2、候选人的产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3、参加投票村民人数未过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半数4、违反差额选举原则,采取等额选举的5、收回的选票多于发出的选票6、没有公开唱票、计票的7、没有当场公布选举结果8、其它违反法律有关选举程序规定P218、不足应选名额另行选举可在选举当日举行,也可在选举日后10日内进行。P218、另行选举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以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票的,经另行选举,应选职位仍未选足,但村委会成员已选民3人的,不足职位可以空缺。P218、村民委员会应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10日内完成工作移交。P219、本村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委会成员的要求,罢免村委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要村民过半数通过.P219、村委会成员出缺,可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补选,补选的村委会成员的任期到本届村委会任期届满时止。P219、召开村民会议:①村民会议由18周岁以上村民组成:应有本村18周岁以上村民过半数或本杨户代表参加。村民会议作的决定应经到会人过半数通过.②村民会议召集:有以上的村民或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应召开村民会议应提前10天通知村民.P220、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应占会议组成人员以上,妇妇村民代表应占会议成员以上.P220、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规定:1、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委召集2、村民代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3、有以上村民代表提议,应召集村民代表会议4、村民代表会议有以上成员参加方可召开,决定应经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P220、村民小组会议组成应有本村民小组18周岁以上村民以上,或本村民小组以上户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经到会人员过半数同意。村民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任期与村委会相同。P220、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1、本村享受误工补贴的人员及补贴标准2、从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的使用3、本村公益事业的兴办和筹资筹劳方案及建设(包方案)4、土地承包经营方案5、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6、宅基地的使用方案7、征地补偿的使用、分配方案8、以借贷、租赁或其它方式处分村集体财产9、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P221、涉及村民利益的一般事项,村委会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公布。P221、民主评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材务监督机构主持,并规定村发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被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P223、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1、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扩大基层民主4、维护社区稳定5、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P223、社区建设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P225、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p226、要将社区居委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等服务施设统筹规划建设,使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综合性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20平方米。P229、社区服务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3、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4、资源整合,共建共享P233\p260、志愿服务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可依次认定一至五星级志愿者.P240、受赠人每年应当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监督。心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对其财产进行审计.P240、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P241、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P241p242、基金会、慈善组织申请税前扣除资格:1、申请前3年内未受到行政处罚2、基金会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3年以上,且在申请前连续2年年度检查合格或最近一年检查合格且社会组织评估在3A或以上3、公益性社会团体在民政部依法登记3年以上,净资产不低于登记的活动资金数额,申请前连续2年年度检查合格,或最近一年检查合格且社会组织评估在3A或以上,申请前连续3年每年用于公益活动的支出不低于上年总收入的70%,同时需达到当年总支出的50%以上。P245、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大型救灾捐赠和募捐活动,举办单位应在活动结束后30日内,报当地人民政府部门备案.P247、救灾捐赠、募捐活动及款物分配,使用情况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一般每年不少于2次,集中捐赠和募捐活动一般应在活动结束后1个月(30天)内向社会公布信息。P247(旧教材)2002年1月1日起,彩票发行资金构成比例调整为:返奖比例不得低于50%,发行费用比例不得高于15%国,彩票公益金比例不得低于35%。P248、国务院民政部门、体育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负责全国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管理工作.P249、经批准开设、停止或者变更彩票品种审批事项的,彩票发行机构应当在开设、变更、停止的10个自然日前,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告。P249、对彩票品种的开设、变更、停止申请,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分别在90、45、10个工作内,对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书面决定。P250、彩票互联网代销售者: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人民币彩票电话代销售者: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人民币P250、对委托他人代销彩票或转借、出租、出售彩票投注专用设备的,代销者由民政部、体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P250、彩票销售原始数据保存期限,自封存之日起不得少于60个月(5年)P251、彩票中奖者自开奖之日起60个自然日内,特中奖彩票到指定地点兑奖,最后一天为公众假期或彩票市场休市,则顺延至假期结束的第一个工作日,逾期不兑视为放弃。P251、2002年规定,彩票返奖比例不得低于5%,发行费用比例不得高于15%,彩票公益金不得低于35%.P252、财政部应于每年8月底前,向社会公告上一年度全国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告上一年度本行政区域彩票公益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省级以上民政、体育行政等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单位,应于每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告上一年度本部门、单位彩票公益金的执行情况、效果等。P252、省级以上民政、体育行政等彩票公益金使用部门单位,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上一年度彩票公益金使用情况。P254、志愿服务5个重要阶段:1、志愿服务萌芽与初创阶段:1949—1980;2、志愿服务组织初步建立阶段:1981—1990;3、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形成阶段:1991-2000;4、志愿服务项目国际化与本土化同步发展阶段:2001—2007;5、志愿服务事业全面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P254、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1、自愿性2、无偿性3、公益性P257、到2020年,注册社会服务志愿者占居民总数的比例达到10%。P259、机构、组织将志愿服务信息记入志愿服务记录前,应在本组织或机构内进进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P262、志愿服务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1、社会捐赠2、政府支持3、基金增值收益4、其他合法收入P262、志愿服务基金主要应用于:1、资助志愿服务项目2、宣传志愿服务理念3、培训志愿者4、救助因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侵害造成生活困难的志愿者5、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6、用于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有关的其他事项P264、1998年10月25日发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P265、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名称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名称,如要冠以“中国"“全国"“中华"等字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全国性的社会团体由国务院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地方性社会团体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P265、成立社会团体的条件:全部为单位会员,会员数应在30个以上;会员由个人会员组成,会员数应在50个以上;会员由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混合组成,则会员总数不少于50个.P265、全国性的社会团体应有10万元以上活动资金,地方性的社会团体和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应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P266、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须由章程明确的负责人担任,同时不得兼任其他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拟任人选如已担任其他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的,应先解除已担任的法定代表职务。P266、社会团体自被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P266、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需提交的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社会团体筹备的决定,登记管理机关应在收到完成筹备工作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及有关文件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工作。P267、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不得另行制定章程,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不得在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下再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分支机构名称不得以各类法人组织的名称命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全国"等字样,社会团体不得将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委托其他组织运营.P267、社会团体应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登记管理机关收到备案文件之日起30日内发给《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P268、社会团体登记事项、备案事项需变更时,应在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P268、社会团体制定或修改会员标准,应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应有以上会员或会员代表出席,表决须过半()通过.社会团体应自通过会费标准决议之日起30日内,将决议向全体会员公开;社会团体应当每年向会员公布会费收支情况。P269、免税资格认定非营利组织免税优惠资格的有效期为5年.P270、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申请参加等级评估应符条件:1、取得社会组织登记证书满两个年度,未参加这社会组织评估的2、获得评估等级满5年有效期的不予评估情形:1、未参加上年度年度检查2、上年度年度检查不合格或者连续2年基本合格3、上年度受行政处罚或未执行完4、正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5、其他不符合评估条件获得3A级以上社会组织可优先接受政府职能转移,可优秀获政府购买服务,可优先获政府奖励,可申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获得4A以上社会组织,可简化年检程序。P270、社会团体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年度检查。P270、社会组织的评估等级有效期为5年,评估等级有效期满前2年,社会组织可以申请重新评估。P270、在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社会团体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书办法注销登记.P271-272、民办非企业单位分类:①行业分类: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劳动、民政、社会中介服务、法律服务等②民事责任分类:法人、合伙、个体P271、撤销登记情形之一:自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之日起,1年未开展活动。P272、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合法财产中的非国有资产份额不得低于总财产的。P272、民为非企业单位按民事责任分类:法人、合伙、个体.P273、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申请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不予登记的决定。P273、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正本应挂于单位住所醒目位置,副本有效期为4年。P274、民办非企业单位如需变更登记事项,应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P274、如是变更业务主管单位,须在原业务主管单位出具不再担任业务主管的文件之日起90日内找到新业务主管单位,并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P274、登记管理机关应在收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变更登记的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变更的决定,并书面通知民办非企业单位。P275、截至上年度12月31日,成立登记时间未超过6个月,(即上一年7月1日以后登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参加当年的年检。P276、民办非企业单位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年检材料,经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初审意见后,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P276、“年检基本合格”和“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进行整改,整改期限为3个月.P276、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登记:原业务主管单位不再担当其业务主管单位,90天内找不到新的业务主管单位。P276、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自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审查文件、清算报告、登记证书正副本、印章、财务凭证等文件,办理注销登记,登记管理机关在收到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30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注销的决定,并书面通知。P277、对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或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予以撤销登记.P277、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P278、准予登记的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可以从事符合中国公益事业性质的公益活动,但不得在中国境内组织募捐、接受捐赠。P278、理事会和监事会是基金会进行法人治理的重要组织保证。P278、登记管理机关应自收到全部有效申请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准予或不准予登记基金会或境外基金会的决定。P278、理事会的组成:1、基金会理事会的规模为5人至25人;2、理事任期由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5年,理事任届期满,连选可以选任;3、用私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关有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4、其他基金会,有亲属关系的不得同时在理事会任职;5、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得报酬;6、在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7、从理事中选举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8、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不得由现职国家工作人员兼任.但不包括已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尚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工作人员。9、理事长是基金会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组织法人。P279、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会议须有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通过方有效,重要事项(如:章程修改、选举或罢免、重大募捐投资活动、分立、合并等)须经出席理事以上通过为有效。P279、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不超过5年,理事及其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得报酬,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P280、公募基金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来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P280、审计分为年度审计、离任和换届审计以及专项审计三种类型。P281、基金会开展以下活动,应实施专项审计:一、重大公益项目:①当年该项目的捐赠收入占基金会当年捐赠总收入的1/5以上且金额超过人民币50万元②当年该项目的支出占基金会当年总支出的1/5以上且金额超过人民币50万元的③持续时间超过3年的二、因参与处理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开展的募捐活动三、登记管理机关要求进行专项审计的其它活动。P281、基金会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接受年检。P281、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一年度工作报告,接受年检。P282、在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基金会应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P282、基金会撤销登记的情形有:1、取得登记证书之日起12个月内未按章程开展活动的。2、基金会、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连续2年不接受年检。3、弄虚作假、严重违规、年检不合格、符合注销条件.P284、《就业促进法》是一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是我国就业领域的首部基本法。P285、劳动者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可凭本人身份证通就过就业机构、中介机构或直接联系用人单位等渠道求职。P286、童工:未满16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P286—287、国家对企业扶持失业和残疾人就业给予税收优惠:1、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2、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3、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4、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免行政事业性收费)5、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行政事业性收费)6、国务院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其他企业人员P288、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向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行政许可,经许可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P28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设立职业中介机构的申请后,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审理完毕,并对其实行年度审验。P290、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应于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于15日内办理登记手续。P291、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守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P29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P292、用人单位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已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P29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P292、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可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的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付违约金不得超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P29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任务或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P292、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P292、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3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P293、在终止劳动合后,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P295、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P295、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或额外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3、因重大变化,未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P295、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的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关系。P295、有下列情形之一,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1、企业破产或重整2、经营发生严重困难3、转产、革新、经营调整4、客观经济情况大变化P296、裁员优先留用:1、与单位签订较长期限劳动合同的2、与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P296、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1、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观察期间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力3、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4、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P296、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通知被裁减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入被裁减人员。P296、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P296、经济补尝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尝。补尝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P297、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用个单位对已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P298、集体合同订立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P298、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P298、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时一定期间内,可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使用辅助性岗位,应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协商确定.P298、经营劳务派遣业务,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P298、用人单位应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用工总量=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使用劳务派遣数P299、劳务派遣单位应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支付报酬。P299、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在同一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24小时。劳动者可与一个或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不得约定试用期,任一方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用经济补尝,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15日.P300、按《最低工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将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批准后7日内在当地政府公报上和至少一种全地区性报纸上发布。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发布后10日内将最低工资标准报劳动保障部。P301、最低工资标准每2年至少调整一次。P301、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P301、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原因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P301、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工资报酬;3、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P302、(旧教材)不享受当年年假的情形:1、依法享有寒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没扣工资3、工作满1年不满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4、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5、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P302、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我国实际实行五天工作制,劳动者公休假日为每周2日.P302、带薪年休假: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法定假期、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P303、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休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P304、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政府培训补贴。P305、劳动争议一般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和诉讼四种。协商属私人行为,调解也具民间性,因此协商和调解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的必经程序.P305、保护劳动者权益是劳动保障监察的首要原则.P305、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P307、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不得少于2人,调查期限:立案之日60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30个工作日。P307、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P308、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P309、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自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批准,不得超过15日.P309、一般仲裁庭由3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易仲裁庭由1名仲裁员组成独立仲裁庭,处理简单劳动争议案件。P309、仲裁员条件:1、曾任审判员2、从事法研、教学并具中级以上职称;3、具法律知识、从事人资管理或工会等专业工作满5年;4、律师执业满3年。P309、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及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P3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5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P3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由仲裁委员决定是否延期。P310、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P310、劳动关系终止的,应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申请仲裁,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限制.P3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P31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保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或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比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裁决书生效和。P311、劳动者对仲裁不服,可自收到仲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P312、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P313、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专员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本方代表的,首席代表不得由非单位人员代理。P314、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