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_第1页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_第2页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_第3页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_第4页
《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论文.2015093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回归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专业: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老师:2015年9月浅论陶渊明的“淳真”思想境界——回归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形象广为人知。他笔下的田园与桃花源,让后世诸多文人志士向往;一壶壶清酒,迷醉了他的眼、却浸亮了他的心;他执着的坚守,以最贫瘠的身躯蕴养出最淳真的灵魂。那么到底是什么?值得他以如此无畏的姿态,一往无前、甘之如饴?本文旨在追溯陶渊明性格和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论文主要内容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阐述分析陶渊明生平事迹,来找出他最终归隐田园、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通过陶渊明安贫守拙的隐居生活,完善陶渊明的思想,并引出第三部分:陶渊明坚持的“淳真”的实质,以及陶渊明“淳真”思想的具体体现。第四部分通过后人的评价,来讨论陶渊明思想的影响,以及学习陶渊明精神对于而今社会的意义。关键词:陶渊明;思想;坚守;淳真;影响中山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第一章引言1第二章陶渊明思想的成因与发展22.1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22.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3第三章陶渊明的坚守之美6第四章陶渊明的“淳真”之美7第五章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9注释11参考文献11致谢12第一章引言初对靖节先生好奇与敬仰,是源于高中时代的《归去来兮辞》,当时虽不求甚解,然拆文解字一番,却也能咀嚼出十之一二的好来。而今重捧书本,回忆当年感怀,才觉出原是农村长成的我,对自然、田园的亲近与喜爱之情被陶公之辞描绘的恰如其分、熨帖不已,仿佛那无以言表的情绪终有了突破口,可以被宣之于口,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真有大喝三声“痛快”,尽浮一大白的冲动。情至此,自窃为先生之知己。也借此论文撰写之机,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了解靖节先生的作品与思想,以慰自己渐被喧嚣浮世浸染的眼睛与心灵。初读陶诗,很容易便被其字里行间的真实、质朴、不假修饰吸引,于是着眼于一字一句的意义斟酌比对,拜服于广受好评的神来之笔;再读陶诗,感受且享受于诗中或冲淡闲静、或感伤暮年、或肆意洒脱的境界,情绪随之起伏,感慨始深;三读陶诗,才恍然觉出,原来所有隽永的辞藻、淳真的境界,都源自陶公一颗坚定的心。从古至今,世人熙攘,都面临着许多选择,通过不同的选择,成就不同的人生。圣人教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陶公生于官宦世家,长于六经之中,虽后趋零落,然陶公骨子里对于先祖的历史与功绩实是激动自豪的(如《命子》),也曾慷慨激荡、斗志昂扬、期以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咏荆轲》、《拟古》其八),但陶公几次短暂出仕后却都选择回归田园,其后对友人、朝廷的种种规劝、邀请都不予理会,成为当时隐士之名大过诗名的真隐士。凡此种种,虽和当时政治黑暗、门阀横行的社会背景有关,但陶公坚定的取舍、坚持归隐到底的决心,却不得不使人为之动容与敬仰;文史昭昭,不乏多感慨悲歌之士,他们痛苦于案牍之劳形,但真正敢于舍弃功名利禄的有几人?而舍弃功名,真正于田园中享得自在的又有几人?幸而陶公爱上田园,田园也爱上陶公,反馈给陶公朴实、纯真、自然的生活与感悟;而陶公把这感悟流淌笔端,终凝成一首首沁人心魄的诗歌;也让我们今日得知,至今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隐士、诗人,曾经拥有如此美丽的思想的闪光。“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1而这,于魏晋乱世而言,也算得是另一意义上的“史家不幸诗家幸”了吧!第二章陶渊明思想成因与发展2.1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陶公曾于诸多文中提及他的年少时光,从文境中揣度,那应该是诗人最随性自在、最值得留恋的一段时光。那时他只是单纯的因喜好而读书,自得其乐,充满憧憬,不拘泥于艰深晦涩的字句,“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园闾多暇”(《闲情赋》序),则洋洋洒洒“十愿”2,道尽铮铮深情;也不拘佛家道家,不论儒学玄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饮酒》其十六)诗人晚年回顾一生时,留下这样的诗句,我们暂且从沉沉诗境中脱开,看向诗人年少之时:有“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之单纯自在;也有“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其八)之意气风发;还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之志存高远;就像我们每一个人的十八岁一样,充满激情,如蓄势待发的雄鹰,亟待冲破云霄,征服长空。而这些,都是诗人的家学渊源赋予他的本能。陶渊明,字元亮(或名潜),号五柳先生,谥靖节先生。江州寻阳郡寻阳县人(今江西九江市)。生于永和八年,即公元352年,卒于公元427年,享年76岁3。曾祖陶侃,东晋名将,以贫寒出身,获封长沙郡公,是东晋时代少有的务实之士,晚年位极人臣,却能“怀止足之分,不与朝权”,临终前辞归长沙。曾外祖为名士孟嘉,孟氏乃武昌望族,德行名声俱佳,虽于功业勋名无显赫昭彰,但其名士风范颇得当时士族贤士推崇赞誉。此两位的精神事迹都曾对幼年的陶渊明产生过深远影响,也是陶渊明“不慕名利”、情怀高远、体任自然的人生境界形成的重要原因。陶渊明在《命子》中这样提及曾祖:“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认为长沙公德行与功勋兼备,“功遂辞归”难能可得。对于这样一位与自己有着深刻血脉联系的先辈,或许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听着先辈的言行事迹被谆谆教导,从此孺慕、敬仰与青出于蓝的渴望定会融进诗人的梦想,成为诗人人格特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陶渊明曾于知天命之年母丧后为曾外祖孟嘉立传,有语如下: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不茍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渐近自然。”……文中,陶渊明通过事迹赞美孟嘉有“孝友”之德,且“冲默有远量”、“温雅平旷”,待人接物中正平和,“行不茍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谦谦君子莫若此;又超然物外、率性自然;如此描述,用以形容陶渊明自己也是恰如其分的;由此可见,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性情原是承自外祖孟嘉始。若说受先辈的影响是外因,那么陶渊明少时好读书,从书中所获得的养分则可以说是他人格特征形成的内因。陶渊明的读书不同于魏晋当时其他名士,这于其文论中也有佐证:“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在《与子俨等疏》中,自谓羲皇上人: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在尊崇玄学,《老》《庄》《周易》盛行、清谈蔚然成风的魏晋时代,陶渊明却于读书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他在自然中读书,追求身体的自在、精神的自在,此是读书环境与他人不同;他读书“不求甚解”,旨在会意,此读书方法与他人不同;文章于他是一种愉悦心灵的方式,“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超脱功利之外,他的朋友颜延之《陶征士诔》说他“学非称师”,此是读书的目的与他人不同。而不一样的读书观,终成就了拥有情怀高远、体任自然之思想的陶渊明。2.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虽一心徜徉书海、向往自然,但“弱冠逢世阻”(《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有会而作》。二十岁时,逢世道艰难,家中愈发贫寒,诗人不得不时常离家谋生。太元元年,诗人二十五岁,离开园田居,移居市中,开始正式规划出仕,至义熙二年,诗人五十五岁时决定真正回到园田居隐居时,期间已过三十年4。陶渊明经历了几次出仕,均已辞官归隐告终,仕与隐的取舍始终存在。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准确得知诗人当时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但据其文论、解其思想,我们不妨可做些许推测,以贴近诗人当时最真实的心境。出仕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家贫;陶渊明常在文中提及家贫境况: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饮酒》其十九陶渊明的朋友颜延之也说他:少而贫苦,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初辞州府三命,后为彭泽令。《陶征士诔》序可见,家贫确实是陶渊明决心出仕的关键因素,且陶渊明曾祖曾为长沙太守,陶渊明幼时家境还算尚可,至弱冠愈下,此间落差,让诗人感受深刻,以致此后多有提及。其二,出仕的决定与陶渊明的少时壮志也有关系;虽然寄意山水田园,但身为长沙太守陶侃与一代名士孟嘉的后人,陶渊明的志向已在对两位先祖的赞颂之辞中表露无疑。在怀抱拳拳斗志的年纪、正逢家贫,先人的事迹还常在心头萦绕、六经中的道理也已融会贯通。出仕,成了理所应当的选择。其三,受当时时局所迫;陶渊明二十九岁起为州祭酒,“少日,自解归,州招主簿,不就。”史册中,这是陶渊明在政坛的初次亮相,获得无奈收尾。此后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名望有升;直到四十七岁时,受当时在江陵开府设盟的枭雄恒玄的礼召,终还是入了恒玄幕。此后恒玄起兵、改元称楚,后又败亡,期间不过六年耳。此后陶渊明的朋友颜延之形容此事为“世霸虚礼”,“世霸”即指恒玄,意谓陶渊明当时是不堪权势所迫,勉强就任。后陶渊明又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未尝不是为曾就任于恒玄幕下洗清嫌疑,约一年后,陶渊明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终因不堪为“五斗米折腰”,辞去。正式隐居园田居。随着起因复杂的几次出仕,陶渊明的思想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逐渐与我们所熟知的那位寄意山水、任真自然的陶渊明重合,这转变的过程,我们且从这期间的作品中寻找些许蛛丝马迹。公元三八九年,时年三十八岁的陶渊明有感于其子俨“渐免于孩”,为教导其正身修学,特赋《命子》,以先祖功绩教之导之,诗中字里行间种种自豪之情,与有荣焉;可见此时,陶渊明对于功业,还是有向往之情的;而两年后,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陶渊明四十岁时,这种对于建功立业的期待,更是昭然,且看此年陶渊明写下的《荣木》一首: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非道曷依?非善奚敦?嗟予小子,禀兹固陋。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怀矣,怛焉内疚!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短短八字,种种辛酸无奈,尽在其中。“四十无闻,斯不足畏”,年至四十的陶渊明,究竟是以何种心情写下如此诗句?我们为之唏嘘却也终是外人,所观所感时隔千年,却还如此惊心动魄,那当时身在局中的陶渊明,不知落下笔时,是否重于千钧?“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如此呐喊终于脱口而出!理想总因与现实的差距而显得愈加美好。当陶渊明真正陷入政治的泥沼,我们的诗人很快被残忍的打碎理想。于是心境起伏变化,终究决定回归田园的怀抱。陶渊明刚入恒玄幕府两年,此时却有诗道:“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一首》)。可见去任之心,早已怀就。对于离开恒玄幕、为母守孝后再度出仕,也变得犹豫不定,形容做刘裕参军的机遇是“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且“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还是将田园的山泽居作为自己最后的归宿。于是,终于在任彭泽令八十余日后决定回归园田居,并写下了欧阳修口中的晋朝“唯一一篇文章”5:《归去来兮辞》。第三章陶渊明的坚守之美比做出选择更难的,是把你的选择坚持下去。历经三十年,仕与隐的矛盾终在此刻画下句点,时间与过往经历终于使陶渊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放下了“樊笼”“尘网”的生活,抱着对真正随心、随意生活的向往,回归田园。而后,田园带给了他欣然与喜悦的生活,他亲自躬耕南亩,自给自足,随性自在。所以归隐后前几年,诗人写下了许多轻松自然的田园诗。但第四年,一场大火带走了陶渊明最心仪的园田居,也带走了他的大部分资产,“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其后几年又“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屡次遭到旱灾、虫灾;“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收成已不足以维持一家的生活。至此,陶渊明的隐居生活迎来最大的敌人——贫穷。但得到了真正的自在,贫穷又算什么呢?“饥冻虽切,违已交病”,饥冻虽然迫切,但违背自己的本性,更会觉得侮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所以,陶渊明的隐居,并不似其他名家大儒享受山水之乐,而是在贫困中、在躬耕之苦中的坚守。是信念的支撑。更为难能可贵。在这种坚守中,古之贫士贤者成了陶渊明的精神寄托。《咏贫士》其二: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诗中,陶渊明的贫困之状、之感,非亲历不可写出,“拥褐曝前轩”,“诗书塞座外”可见居室之逼仄;“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可见粮酒已绝;“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有什么可以告慰吾心呢?只能有赖古代众多贫士贤者了。《咏贫士》其后几篇,分别歌咏了荣叟荣启期、原宪、黔娄、袁安、阮公、张仲蔚、黄子廉的“安贫”“固贫”事迹,也是诗人借他人事迹,来坚定自己的内心。也有一些好友,在陶渊明的坚守中,给予了他或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在陶渊明园田居遇火、移居南村后,结识了一些和他拥有同样志向、同样情操的文人;陶渊明说“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这些“素心人”和陶渊明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这给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带来新乐趣,“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因南村与市街相近,也有朋友来看他,颜延之就是其中重要一位。《宋书.隐逸传》陶渊明本传记载了陶渊明与颜延之的一段逸事: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颜延之赠与陶渊明二万钱,陶渊明全部送去酒家,充作酒资。陶渊明不做推辞,接受赠与,可见陶渊明与颜延之关系相近非常。后来陶渊明离世,颜延之作《陶征士诔》,赞美陶渊明隐逸的行为与高洁的人格。可谓陶渊明的知音了。还有一些慕诗人隐士之名前来结交的人、一些州郡长官前来拜访举荐他出仕,陶渊明就尽量避开他们,“既绝州郡觐谒”(《晋书》陶氏本传),避不开的时候,就顺其自然。与这些文士的往来、交流,也产生了一些往来诗作:如《和刘柴桑》、《示周续之祖启谢景夷三郎》、《赠羊长吏》、《岁暮和张常侍》等,使陶渊明抱朴求真、随心自然的思想更加明晰。第四章陶渊明的“淳真”之美那么陶渊明坚守的究竟是什么呢?研习陶诗,我认为是对“淳真”的坚持与追求。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陶渊明也曾于诗作中多次提及对“真”的向往:“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这些“真”,就是人最初的初心,“人之初,性本善”,最本性的所在,就是这世界和人性中最天然的、未经雕琢、未经渲染的本源。陶渊明的“淳真”,首先体现为陶渊明对诗词创作的求真:如陶渊明广富盛名的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最具代表的就是他正式归隐其后第一年所作的,如《归园田居》五首、《酬刘柴桑》、《读山海经》十三首等,语言平淡、感情真挚;描写田园日常、家长里短,对终得离仕的如释重负、对得享安宁的淡淡欣喜,尽在其中了。田园诗也是陶渊明得后世评价颇高的作品类型,就是因为其中饱含陶渊明“淳真”的思想境界。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整诗白描写就,语言平淡朴实,毫无矫饰,此语真;诗中景物均为农村常见景色,“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娓娓道来,充满生活气息,此景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语中感慨、洒脱、与淡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使人读之心平意和,此情真;陶渊明不以诗歌文章为彰显其才华渊博的工具,不卖弄、无雕饰,只为描写自己最真实的境遇、思想、感受,以“真”动人。陶渊明对“淳真”的追求,其次也体现在他对于心灵的释放上,如他爱酒、他对“真我”的剖析。陶渊明一生爱酒,“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宋书·陶潜传》)其率真如此。酒对于陶渊明来说是到达率性自然之境界的一种方式,他在《连雨独饮》中说:“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任真无所先”,世间之道,“任真”是第一位的,一切应以真为要、追求本真、不去束缚人的自然本性,随之自由发展。而酒能帮助他体悟到这种境界,让他暂时忘掉世俗、得以返璞归真。正如昭明太子谓:寄酒为迹者也。陶渊明对于“真我”的剖析,也是于魏晋时期独树一帜的。他在《饮酒》(其十三)中觉得有两个自我:一个醉者;一个醒者。对于处世的态度迥然不同。他对于“形影神”的分析,也是他剖析自己思想、寻找“真我”的证明。《形影神》并序中,“形影神”分别指人之形体、身影、精神6。“形”深知不变只天地,人生却无常,终有一死,无以改变,只得饮酒暂愉而已。“影”主张立名于世,以求不朽,不因耽于酒中。“神”感于自然变化,主张万事应随情随心,不应强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此“形影神”三者对话,代表不同的人生观,也是诗人追求“真我”中矛盾的三个方面。显然,诗人是更倾向于“神”的主张的。其三,对于世界的“真”的要求,也是陶渊明“淳真”本质使然。陶渊明曾多次于诗中表明对真、善、美世界的向往,他于《荣木》中提到:“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他认为上古世界“抱朴含真”,是因为有舜、禹这样的“哲人”存在。可以“傲然自足”、“卉木繁荣,和风清穆。”而今世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其二十)所以,陶渊明为追寻理想中的“真”世界,畅想了影响后世深远的“桃花源”:一个“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不知今夕是何世”的真淳古朴的世界。代表了陶渊明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清晰的追求,是陶渊明精神世界的延伸。最后,在人生最难跨越的生与死的问题中,陶渊明也在追求“任真自然”的境界,有惘然、不强求。以理性、真诚、旷达的思考,为我们阐述真实的感悟。“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拟挽歌辞》三首)。“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中年陶渊明自述生死,旷达、理性,认为死亡是必然,也是一切矛盾、荣辱的终结,是解脱,没有办法能改变,就应淡然看待。晚年的陶渊明,在生命将到尽头的时候,为自己一生作结,写下《自祭文》,正视死亡。虽生性早已窥破生死,临到终了,不免陈郁惘然,“人生实难,死如之何?”但对于身后安排,陶渊明又回归旷达、淳真,“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死后一切都变为空虚,所以不起高坟、不栽墓树。身前的美誉都不看重,死后的歌颂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就让一切归于自然、归于沉寂吧。第五章陶渊明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古之后来人,多有爱陶者。其中诸多人,首推苏轼苏东坡:“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东坡多有仿陶诗,然朱光潜先生于《诗论》中提到:“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扩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淳,那么练。……后来诗人苏东坡最爱陶,在性情和风趣上两人确有许多类似,但是苏爱逞巧智,缺乏洗练,在陶公面前始终是小巫见大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