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1页
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2页
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3页
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4页
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I/NUMPAGES21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目录TOC\o"1-4"\h\z\u1.引言 11.1项目目的 11.2背景 11.3参考资料 22.项目概述 22.1项目目标 22.2假定与约束 23.功能需求 33.1测绘队伍管理 33.2测绘成果管理 33.3控制网点管理 43.4坐标转换 43.5授权体系 53.6查询分析功能 54.性能需求 64.1精度 64.2时间特性要求 64.3适应性 74.4灵活性 75.数据库设计 75.1数据采集 75.2数据库分类 75.2.1现势空间数据 75.2.2历史空间数据 95.2.3元数据 95.2.4安全管理数据 96.系统架构需求 106.1硬件需求 106.1.1数据库服务器硬件推荐配置如下表: 106.1.2客户端PC机推荐配置如下表: 106.2软件需求 106.3开发模式 126.4系统部署 12PAGEII/NUMPAGES217.总体设计 137.1系统概述 137.2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 137.2.1系统建设目标 137.2.2系统设计原则 148.开发计划 158.1人员安排 158.2经费预算 151/211.引言1.1项目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建设突飞猛进,高楼林立。但随之而来的城市基础测绘资料的需求问题也日益明显。城市基础测绘资料更新速度慢,部分地区重复测量,浪费人力物力,而偏远地区甚至没有基础测绘资料,或者资料缺乏。因此,必须建立高效、快捷的城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节约测绘资源,加强测绘成果管理,推广测绘成果的社会共享,保障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服务全市经济腾飞,满足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资料的广泛需求。1.2背景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富庶地区,江苏省西南部,市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下辖11区2县,户籍总人口629.77万,全市10年财政总收入901.1亿元。地貌特征属宁镇扬丘陵地区,以低山、缓岗为主,海拔448.9米,湖泊、水库棋布,河流网织。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2/211.3参考资料编号资料名称作者日期出版单位1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合同书2002.123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8国家技术监督局41:1万基础地理信息更新与建库《技术设计指南》国家测绘院5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万数据库介绍国家测绘院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1996.5中国标准出版社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1994.8表1参考资料2.项目概述2.1项目目标南京市2011建设“数字南京”工程,将其打造成全国首个虚拟三维城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将为基础支撑,提供全市最新、最精确的基础测绘资料。并且该系统将集中管理全市测绘资料成果,及时更新,并提供网络端口,实现资源共享。2.2假定与约束本项目受南京市测绘局委托,由超越软件公司承接,完成项目的开发、安装调试、培训等工作。3/21工程开发周期: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3.功能需求3.1测绘队伍管理全市测绘队伍的人员配备、仪器设备配备、测绘资质、测量成果。制定比较详细的测绘计划,明确外业测绘的负责人,并实时报告进度。相应的预置功能菜单如下图:图1测绘队伍管理3.2测绘成果管理将全市测绘测量单位的测量成果及时入库,将地图按类别和比列尺等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相应的预置功能菜单如下图:4/21图2测绘成果管理3.3控制网点管理统计分析国家控制网点、城市控制网点等重要控制网点。相应的预置功能菜单如下图:图3控制网点管理3.4坐标转换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对地图进行相应的坐标系转换相应的预置功能菜单如下图:5/21图4坐标转换3.5授权体系建立不同等级的授权体系,申请系统使用的单位根据自身的权限使用系统资料。建立收费标准,定期进行数据网上发布。相应的预置功能菜单如下图:图5授权体系3.6查询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模糊查询等手段,根据授权体系查询数据,同时提供地图的变化监测及分析。6/21相应的预置功能菜单如下图:图6查询分析功能4.性能需求4.1精度(1)数据精度上要按照严格的数据格式输入,否则系统不给予正确地响应处理并抛出异常信息。(2)数据查询时要保证查全率,所有相应域包含查询关键字的记录都应能查到。因为通常有文件的记录会很多,所以本系统统一采用模糊查询的原理。4.2时间特性要求系统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2秒内,对软磁盘、打印机以及相关的遥感影像图的操作也应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4.3适应性系统需满足公司各单位使用系统的应用需求。8/214.4灵活性系统需运行稳定,具备逻辑扩容功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业务量。5.数据库设计5.1数据采集系统的地形图生产与更新工作主要在南京市测绘院完成,其数据库中保持最新的地形资料,并由其更新数据库系统。其他部门为使用单位,一般不作数据的更新。数据根据长期与临时的应用,制定了更新机制。5.2数据库分类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划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空间数据分为现势空间数据和历史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分为元数据和安全管理数据。5.2.1现势空间数据由于现阶段数据入库的只有南京20平方公里的1:500样区DLG数据,所以这里只涉及到与本次建库有关的DLG数据的建库工作设计。其余的工作留待下一步计划实施。按照本系统的设计思想,应该完整的保留南京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的现行数据生产流程,所以,拟设计两类空间数据库:8/211、DLG空间数据库主要存储CASS生产的DLG数据文件,以关系数据库管理的方式取代南京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现行的文件库管理方式。同时结合GIS数据实现DLG数据的共享与分发。2、GIS空间数据库主要存储从DLG数据转换而来的GIS数据,与DLG数据的服务对象不同。为实现将来南京市勘察测绘研究院为社会提供南京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打下基础。同时也为院的生产任务提供便利。3、空间数据库命名空间数据库分成不同的ORACLE表空间,命名规则如下:地图类别代码+比例尺+MAP序号数字划线图地图类别代码1数字线画图DLG2数字正射影像图DOM3控制测量成果CSP4综合地下管网CUP5地名信息库TOPONYMY6数字栅格图RASTER表1地图类别代码图例如:存储1:500DLG空间数据表的空间命名为DLG5HMAP,存储1:500GIS空间数据表的空间命名为GIS5HMAP。如果存储的是DOM数据则以并以此类推。4、两者的关系是单向流动的,即DLG数据库只能更新GIS数据库。而反向更新则不允许。9/215、在两者之外在另行设计元数据库,存储DLG数据与GIS数据共同的元数据。通过图幅编号与两者进行唯一关联。5.2.2历史空间数据历史数据存储的是空间书库进行更新时,删除的旧的数据。通过元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发生唯一联系。同时也分为历史GIS数据与历史GIS背景数据。5.2.3元数据本次建库的元数据分为GIS元数据和DOM元数据两个大类别:1、GIS元数据由于DLG数据与GIS数据是同时更新的,所以两种数据可以使用同一元数据库。划分为以下比例尺的元数据:1:500、1:1000、1:2000DOM元数据本次建库中只建立1:2000的DOM元数据库。5.2.4安全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包括系统分析员为各类用户分配权限的配置数据及一些复杂数据表的字典数据。10/216.系统架构需求6.1硬件需求6.1.1数据库服务器硬件推荐配置如下表:规格数据库服务器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3及以上版本处理器双处理器以上,CPU主频2500MHz以上内存32GB以上硬盘容量磁盘阵列2T以上网络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卡表2数据库服务器配置表6.1.2客户端PC机推荐配置如下表:规格PC机支持操作系统WindowsXP或window7处理器处理器主频1700MHz以上内存类型1G以上硬盘容量80G以上网络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卡表3PC机配置表6.2软件需求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的开发基于ArcGIS图形平台和Oracle数据库平台,使用C/S和B/S相结合的开发方式。由于系统数据量大、主要用户分布广,所以系统主要开发模式为B/S方式。系统开发平台如下表所示:软件分类软件选型操作系统软件服务器:WindowsServer2003及以上版本11/21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Oracle10G企业版B/S开发平台服务端开发:ArcGISServer9.3数据库引擎:ArcSDEforOracle10GC/S开发平台服务端开发:ArcGISServer9.3客户端开发:ArcGISEngine数据库引擎:ArcSDEforOracle10G客户端运行平台:ArcGISEngineRuntime开发工具VS.NET2008表4软件选型表(1)操作系统平台服务器:WindowsServer2003及以上版本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服务器端将采用的平台为WindowsServer2003及以上版本。(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器:oracle10G企业版Oracle10G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支持大数据库、多用户的高性能的事务处理,遵守数据存取语言、操作系统、用户接口和网络通信协议的工业标准,实施安全性控制和完整性控制,支持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处理,具有可移植性、可兼容性和连接性等优点。它的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非常符合海量信息存储的特点,同时ArcSDE+Oracle10G完成了图形与属性一体化、矢栅一体化的存储及管理。(3)GIS开发平台系统开发以B/S系统为主,满足不同用户通过广域网访问总公司中心服务器。(4)GIS客户端运行平台12/21为了运行系统,在安装C/S系统的客户端前,必须安装ArcGISEngineRuntime。(5)开发工具过分析各种可视化编程环境与ArcGISServer9.3的兼容性和结合程度,同时考虑到开发的难易程度和开发进度,系统采用VS.NET2008+ArcGISServer9.3进行开发。6.3开发模式系统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系统模式并支持灵活扩展,其中C/S部分侧重于系统数据维护、专业性分析,B/S模式侧重于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系统可通过灵活的扩展,来满足用户各种不同需求。开发模式入下图:C/SC/SApplicationArcGISEngineArcGISServer其它构件.NET/COM/COM+OLEDBArcSDE非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WebGIS13/21图7开发模式图6.4系统部署系统可以部署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上,内部网络主要部署系统运行平台和后台数据库,外部网络主要部署WEB服务器,同时通过专网和分局连接。7.总体设计7.1系统概述“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旨在建立一个完善的以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为主要结构的分析决策系统,系统的应用有利于通过地理空间的展现方式,方便、直观、快捷地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方便政府管理和决策,直观展示城市面貌,以及为个单位提供实时服务。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GIS技术,建立准确、动态、高效的共享数据库,实现南京市地理信息的管理、维护、更新、共享与发布以及GPS数据采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数据表现与制图等方面的应用。为城市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15/217.2系统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7.2.1系统建设目标(1)系统具备较好的完整性,符合测绘系统管理的工作流程,从基础数据处理分析到运算结果输出等自成一体。(2)整个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在系统运行中来自于用户判断、实时输入的内容和计算机系统反复交互予以实现,因此系统必须具备友好并且充分灵活的人机交互界面。(3)系统的接口设计合理,既保证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数据迅速传递,又能实现与外部模块的动态关联,以利于分散开发的系统各部件在统一环境下有机地集成和顺利运行。(4)强调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同时还应具备安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易于维护等特点。7.2.2系统设计原则南京市基础测绘管理系统的建立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组织尤为重要。在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