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方式浅议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这毋庸置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亦然。由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加上语文“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一体化,使得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众多性和难易的悬殊性。那么,正确、科学和合乎初中语文课程理念的问题设计应是什么样的呢?一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价值性。是指教师根据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能涵盖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以适当的引导、补充、评价和总结,督促引导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生成观点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对教学内容理解和目标达成,这样的问题才视之为有价值。设计的问题有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能起到支撑作用,能促使学生形成技能。如在朱自清的《春》一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如果确定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那么最有价值的问题是:“课文从哪些方面(或画面)来描摹春天的美丽?”就这一个问题就能引导学生去积极品读,从而逐步达成主要教学目标。二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质疑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维,在学生心理活动中能形成一种紧张心理、强烈的想念和很大的诱惑力,能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以及激发学生渴求解答的欲望,这样的问题才视之为有质疑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利用教材的独特构思,去精心设计问题。如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收官”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时会怎么样?”或是“于勒叔叔回家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等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对更深地把握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强化学生口语表达等大有帮助。三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隐蔽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简单化,让学生一眼就看穿,这样失去了设问的价值,可以称作问题的“无用化”——这是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下意识和无意识就犯的“毛病”,尤其是“是不是”或“对不对”等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更令人生厌。所谓的问题隐蔽性是指问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和能动的思维活动才能解答的,其答案隐藏在字句段篇的“背后”,需要学生经历一番阅读、品味、揣摩、探究才能感知、获得的。近几年的中考阅读题所设计的问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那么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了哪三条建议”,可以设计“诸葛亮出师伐魏应有什么样的条件?”这一问题是具有隐蔽性的,对达成这一重点并深入理解是大有帮助的。四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精当性。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切合学情和学生思维指向与程度,适合当节主要教学目标任务,融合在学生活动过程之中——这样的问题才视之为具有精当性。我们反对“大而空”的问题,反对“飘而浮”的问题,反对学生无法攀越或是不费思量、不假思索就能达到的问题,反对没有关注大面积提高或不能诱发学生深入思考与广泛参与的问题。譬如在教授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时,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①“大自然的语言表现在哪些方面?”②“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③“物候现象的来临由哪些因素决定?”这三个问题均体现了课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主要内容”的要求;其中第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去品读说明文段才能解答,第二、第三个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后对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而这些是符合问题精当性的四个基本条件要求的。五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虽然反对语文课堂中过分充斥问题或堆砌问题,但不是说一节课中不提问题或是问题越少越好。问题不在数量多少,但也要控制数量,更多的是要看问题的质量与价值。这一问题上面已经阐述。往往一节课中教师设计的三、五个问题,一要为教学目标任务实施的步骤服务,二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三要体现问题之间的层递性。这就是问题层次性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为了促使学生达成“梳理小说故事情节”、“学习插叙的写法”、“分析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点”等三个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四个问题:①“杨修被杀的直接事件是什么?”②“杨修被杀的根本事件有哪些?”③“曹操以‘惑乱军心’罪名杀害杨修一事,与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六件事是什么关系?”④“由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曹操、杨修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上述四个问题其实主导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并且具有层次性,是不能互换顺序的。六是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活动性。语文新课程要求“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那么设计的问题也应体现这一理念,即设计的问题要把学生“调动”起来,尤其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并且是积极、主动地“动”起来。所以设计的问题就要具备“五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调动学生搜集、发现学习资源的主动性,组织协调学生开展活动的实践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性,根据学习效果开展自我和互评的评价性。这一方面的问题设计,任务性的表征很明显,更多地适合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之中,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任务和学情乃至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的实际,去精心设计活动问题与任务。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并非无章可循,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五要”。一、要有的放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的放矢。要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三维目标展开设问。问题要为内容、目标服务。每节课教师要提出几个问题,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提出来,所设计的每个问题最终要得出什么结论,培养学生哪些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充分掌握课标、教材的基础上认真揣摩,精心设计。备课时重点研究如何把知识问题化,并在课前设计好,做到心中有数。一定杜绝上课时随心所欲,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每个问题都应体现教者的精心设计。因此我认为,问题设计这一环节可以说是备课的重要环节,确实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认真研究、琢磨。二、要由表及里教学中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所设计的问题往往不只一个,可能是一连串的。这就要求这些问题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层层深入,可以从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由表及里,要多问些为什么。三、要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情境是问题的基础。教师设计问题要避免直来直去。良好的、积极的教学情境是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就是应该学会把教材中的文字加工成自己的语言,从而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四、要注重体验新课标强调学习生活中有用的知识。新的语文课程提供了与学生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师应充分地挖掘利用好这一点,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课堂大有益处。因而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认识水平,情感体验出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最有发言权的。学生有思路、有想法,能讲出自己的观点。五、要留有空间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重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要留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问题要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问题学生才有可能去讨论交流。从而达到真正参与。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参与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活跃,应体现在学生的积极思维。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做到:书中有确切结论的不问;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上来的问题不问;简单的通过肯定或否定来回答的问题不问。下面就高效语文课堂提问设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明确目的,综观全局。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特别注意各提问之间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要准确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益,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
二、切合实际,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要切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要追求全体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全体学生都能从提问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这应该是高效课堂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1、注意提问的严谨与连贯。
好的课堂讲究前后照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不同的教材应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听课过程中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贪多求全,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甚至听课教师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简直越听越糊涂。因此,要想学生学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首先教师本身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有效的。
2、注意提问的大小与数量。
课堂提问既要避免不着边际又大又空的“真空”问题,又要力戒琐屑不堪、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往往不能贴近教学目标,学生的答案模棱两可,教师的评价也含含糊糊。这样的问题不但无效,而且会让学生养成囫囵吞枣的浮躁习气。缺乏思考价值的小问题起不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滋长学生不加思考、信口开河的坏习气。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密度,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科学的设计。不少语文课堂不同程度地存在提问不适量的现象:一是表现在问题少而空,课堂气氛沉闷;一是无价值的“问题”满天飞,课堂上问答声此起彼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少。从目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后者显得特别突出。多而滥的提问,使教学走入了“牵牛”式教学的误区,学生失去了冷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提问也因此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3、注意提问的深浅与难易。
课堂提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深浅恰当,难易适中。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枝头诱人的果实,既非伸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不少教师教材钻研不可谓不深刻,理解不可谓不透彻,问题设计不可谓不新颖,最终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发言质量也让人不敢恭维。究其原因是设计提问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估价太高,教师又缺乏铺台阶搭梯子的能力,导致课堂陷入僵局或是成了某几个尖子学生的能力展示台。
4、注意提问的收束与开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笔者认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热闹的捕鱼场,每个学生都能借助教师发下的渔具与捕鱼的方法捕获水中的鱼儿。捕鱼数量的多少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确保人人能捕到鱼则是教师的责任。课堂提问要能做到收放自如,也就是说在“教方法,发渔具”时要收,收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的放,为了让学生在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里各取所好,自由表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走两个极端,一是问题空间太小,教师紧紧拽着学生的思维走,直到走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便算大功告成;一是问题空间过大,学生如迷途的羔羊,四处乱撞、处处碰壁。收而不放的课堂是死板的,放而不收或无法收束的课堂是混乱的,好的课堂应该放得开,收得拢,课堂提问亦然。
三、点拨提问,激起共鸣。
前面说到的课堂提问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大多是课前都可以注意到的,或者说是关于一些静态问题的处理。而真正的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生成性。要提高课堂提问的实效性,教师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价值问题的诱因进行点拨提问,加以重锤敲击,从而激起共鸣、碰撞智慧。笔者前段在听区诗歌教学一等奖观摩课时看到了这样一个片断:教师要学生谈谈对《乡愁四韵》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这一节诗的理解时,一名学生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名句进行解读。这样的解读是精彩的,它包含了有效问题的诱因,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并进行点拨提问:“酒与水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它们跟人的愁绪之间各有什么联系?古代诗人李白与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都借‘酒’和‘水’来写‘愁’,其内涵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在深入理解这一组问题之后,自然也就把握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同学们思想的碰撞与感情的共鸣中,课堂也自然亮点闪烁、精彩诱人了。可惜的是那位老师放弃了这一机会,草草地以“滔滔不绝的江水说明了乡愁之绵绵不断”这一粗浅的讲解抑制了学生的个性,也让亮点与她的课堂擦肩而过。
四、拓展提问,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标的及服务描述2篇
- 2024年度货物供应合同:某大型购物中心设备采购2篇
- 宝石订购合同样本
- 童装销售合同
- 供货框架协议合同定制规范
- 全新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承包合同(2024版)3篇
- 2024年度房地产公司广告宣传合同3篇
- 工业用基质买卖合同
- 租赁合同续签合同全攻略
- 苗木购销合同
- 2024年糖尿病指南解读
-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分享课件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作业设计
-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电子版
- 脑干梗死患者疑难病例讨论
- 爱立信BSC硬件介绍
- 工程监理工作联系单(范本)范本
- 管理学案例分析之健力宝案例
- 关于利益冲突政策的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