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七里海形成和演化_第1页
01第一章七里海形成和演化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七里海研究和发展,七里海周边的现大多数村庄是在此期间形成,有些村庄的名称就以七里海的方位命名。据此推测,七里海之称名,最晚应在明代初期以前。按照一般规律,地名的文字记载,尤其是官方文件,肯定远滞后于语言流传。“七里海”一名在文字上最早出现于明代的《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该典籍两次提到七里海,其中卷八十二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庚寅载“宝坻县七里海有荒地二万一千五百六十余顷计二百五十二里”。图5:《宁河图说》原文圏說專再南四十里旧後海上青龍灣乂於而注梏七矍」闽其小於七«坎塔圖内村莊無为何名“海”?直到清光绪六年《宁河县志》才专有解释,七里海,“水本无源,地势洼下,行潦归焉。当夏秋雨多水汇,沧波浩渺,极目无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而称为“七里”海的原由,据清道光年间图5:《宁河图说》原文圏說專再南四十里旧後海上青龍灣乂於而注梏七矍」闽其小於七«坎塔圖内村莊無由此推论,明初以前人们为七里海起名时,海退自北而南,先形成的后海,或许前海尚未形成,遂将后海起名为七里海,后来前海出现就一概名为七里海,只分前海、后海。至于到清代乾隆或光绪年间的宁河县志先表述前七里海再而后海,已是二、三百年以后的事了。至于“后海受青龙湾之水”的青龙湾河(上游又称“王家务引河”、“上引河”,下游还称“东引河”),开挖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上游于河北香河境内“青龙湾”接北运河而名,东南进入现天津境内,为武清和香河、武清和宝坻的界河。次年(公元1730年)又于大口哨至高庄户段续开青龙湾引河90里,高庄户以下筑东西两堤至宁河七里海,但只是筑堤并不挖河槽,两堤之间宽48丈(约合160米)。北运河洪水之一部,由此漫入七里海(见《清史稿》《畿辅通志》)。其路程,上游下游都不算,仅大口哨至高庄户段即长90里。青龙湾河于1729年开挖,“七里海”称名则早在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戊申已见皇家典籍(见《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四),晚了二百年。参考文献:《天津地理》•仲小敏李兆江2011.0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地质通报•第25卷第3期》•王宏范昌福等2005.2清初顾祖禹《方舆纪要•卷十一》《汉书•卷二十六》《水经注》•郦道元《水经注疏•卷十四》《燕赵水利论》•白月恒・《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