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土石方量勘察报告-成果版说明书_第1页
工业园土石方量勘察报告-成果版说明书_第2页
工业园土石方量勘察报告-成果版说明书_第3页
工业园土石方量勘察报告-成果版说明书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工业园区粮食产业园土石方工程勘察报告受**市轻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之委托,我院对 **轻工业园区粮食产业园进行了土石方量勘察工作。一、取土场地概况拟建**轻工业园区粮食产业园土石方量勘察工程场地位于 ************ 蓝田镇五星村八社、九社,距 **城中心约 6km,交通地理位置方便。该场地呈长方形展布,东西向宽约 212.50m,南北向长约 316.50m。总占地面积 66667.00m2(100亩),拟定场地四个角点的坐标及平场标高为:东侧 A点(X=3190501.085,Y=541390.929,H=316.385m)、南侧 B点(X=3190270.229,Y=541160.113,H=318.915m)、西侧C点(X=3190398.082,Y=541976.255,H=314.30m)、北侧D点(X=3190632.093,Y=541210.079,H=314.17m)。场地原始地貌为川南山陵浅丘,地势起伏不平,杂草丛生,交通运输较方便,汽车可直达场地。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一)勘察目的、任务要求1.勘察目的及阶段查明平场范围内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基本质量等级和风化程度。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腐蚀性、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提供季节变化幅度和各主要地层的渗透系数;提供平场开挖工程应采取的地下水控制措施,并对场地土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3)对场地岩土层的工程特性和场地开挖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值;论证平场开挖的可行性。对平场过程中和平场后将对周边的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对平场施工方案提出建议;2.勘察任务查明场地岩土层的成因、结构、物质组成、颗粒级配,夹层的空间分布与性质,地下水位,各岩土层厚度等。查明岩石的岩性、矿物和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夹层的空间分布,风化分带,结构面发育程度及充填物性质,覆盖层厚度,喀斯特发育程度等。查明平场场地区域地质条件,场地岩土层分布、通过现场钻探、岩芯鉴别、地质编录和室内试验查明岩土物理力学性质。通过钻探、岩芯鉴别、地质编录、室内试验成果对平场场地岩土进行普式分类及估算各类岩土所占比例。查明平场场地的开挖、运输条件,并应考虑开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二)依据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修订版);(2)《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DL/T5388-2007);(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E41-2005);(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7)《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引用或参照的资料:(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SKY2012-011;(2)《**轻工业园区粮食产业园土石方量勘察总平面图》 (1:500)。三、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况(一)勘探点的布置原则、勘探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工作依照现行勘察规范进行,本次勘察的勘探点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之4.1.15条的要求进行布置。**轻工业园区粮食产业园土石方量勘察场地按网格状布置钻孔,共布置35个勘察钻孔,钻孔间距为50.00m,钻探深度进入了预计挖填底标高以下3.00m,形成12条勘探剖面线。野外勘察工作自 2012年02月18日起,至2012年02月23日结束。在拟建场地范围内,详细查明了场地的岩土层分布情况,为平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主要完成工作量见附表 1)。主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附表1项目完成工作量提交成果单位工作量机械钻探钻孔数量孔35岩土层分布情况钻探进尺m286.59工程地质调查m266667.00岩土层分布、水文地质调查钻孔平面分布幅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1000平场方量计算图幅1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剖面结构组合条12工程地质剖面图单孔柱状图幅35钻孔柱状图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组12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粉质粘土的腐蚀性试验组2腐蚀性分析评价杂填土的腐蚀性试验组2腐蚀性分析评价地下水腐蚀性试验组2腐蚀性分析评价

(二)采取岩石、土、水试样情况岩石试样的采取:本次勘察岩石试样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清水回转钻进,在采取的岩芯中选取单节长度大于 10cm,总长度为 0.60m左右的岩芯,用较高强度的塑料薄膜和粘胶带密封,共采取 6组中等风化砂岩试样和 6组中等风化砂岩试样进行室内试验。粉质粘土样的采取:用薄壁活塞取土器,采用快速、连续的静压方式贯入取土器,贯入速度不小于0.1m/s,贯入取样管的深度控制在总长的90%以内,提升取土器之前,回转2~3转,以切断土样与孔底土的联系,均匀平稳提升取土器。土样容器采用ф100×200白铁皮筒,按土样容器净空间轮廓,除去四周土体,其土样大小比容器内腔尺寸小20㎜,再套上容器筒,除去高出容器筒的土体,然后浇入热蜡液,罩上容器筒上盖、下盖,用塑料薄膜及封口胶密封好。共采取粉质粘土试样2组,为I级原状土试样。扰动土试样的采取:在ZK6、ZK34号钻孔内,采取5kg杂填土样,土样容器采用6s厚的塑料薄膜袋,用粘胶带密封,送试验室进行土腐蚀性测试。地下水试样的采取:选用容积为500ml的洁净塑料容器,用吊瓶法取孔内地下水,将容器反复清洗三次,然后取水灌入容器中,测量水样温度和室内温度,盖好容器盖,用粘胶带密封,取水试样2件(每件各2瓶,其中各一瓶加入大理石粉)。采取试样情况详见附表2。采取试样情况一览表附表2单位:m序号样品编号钻孔样号岩土样名称取样位置样长(m)或容积(ml)1ZK10ZK10-1砂岩2.40-3.00(ml)0.60m2ZK10ZK10-3砂岩7.80-8.400.60m3ZK13ZK13-2砂岩3.05-3.650.60m4ZK33ZK33-1砂岩4.18-4.780.60m5ZK33ZK33-2砂岩6.43-7.030.60m-2-6ZK33ZK33-4砂岩9.75-10.350.60m7ZK4ZK4-1泥岩2.51-3.110.60m8ZK7ZK7-1泥岩2.17-2.770.60m9ZK9ZK9-1泥岩2.35-2.950.60m10ZK10ZK10-2泥岩3.86-4.460.60m11ZK13ZK13-1泥岩1.70-2.300.60m12ZK33ZK33-3泥岩7.50-8.100.60m13ZK5ZK5-1粉质粘土0.20-0.400.20m14ZK28ZK28-1粉质粘土0.67-0.970.20m15ZK6ZK6-1杂填土0.35-0.555000g16ZK34ZK34-1杂填土0.58-0.785000g17ZK3ZK3-S-1地下水0.20-0.40500ml18ZK17ZK17-S-1地下水0.50-0.70500ml(三)岩石、土、水室内试验分析完成情况岩石、土、地下水室内试验分析由重庆市渝永岩土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岩石试样依据现行规范《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土工试样依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取得了必要的岩石、土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并出具《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报告》和水试样的《水质分析试验报告》,试验项目满足规范要求。(四)测量系统及引测依据本勘察报告及图件所依据的测量系统及引测依据为: 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1996年版图式,由业主提供的数字化地形图, 比例尺1:500。钻孔位置确定及高程测量由本院测量室采用中海达 GPSRTK施测。具体经两个坐标点数据引测:A1(X=190983.839, Y=540340.086, H=305.28)、A2(X=191011.754,Y=540675.377,H=306.21)。测量精度:平面位置偏差≤±0.25m,高程偏差≤±0.05m,满足《工程地质钻探标准( CECS240:2008)》的要求。

(五)钻探质量评价本次勘探在钻孔中对土层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无水干钻连续取芯,钻孔直径91~110mm,钻探回次进尺一般为 0.50~0.80m,最大不超过 1.00m;对基岩层采用单层岩芯管硬质合金钻头跟管钻进,并连续取芯,钻孔直径75~108mm,钻探回次进尺一般为 1.00~1.50m,最大不超过2.00m。基岩强风化带采取率为65%~70%,基岩中等风化带采取率为 80%~91%。基岩中等风化带 RQD为75~82。钻进过程中,各项深度数据累计量误差≤±0.05m。满足《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的要求。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场地的地形及地貌特征**轻工业园区粮食产业园土石方量勘察工程场地位于 ************ 蓝田镇五星村八社、九社,原始地貌为川南山陵浅丘。勘察时场地西侧因修建园区道路已局部回填,北侧局部已开挖,场地其余部位原始地形地貌形态保存较好未被破坏。勘察场地整体地势起伏较大,现地面标高为 305.259~328.950m,最大相对高差23.691m。勘察区距**市城区约 6.0km,场地交通运输较方便,汽车可直达场地(勘察区交通位置见图片 1)。地质构造勘察区地质构造位于阳高寺背斜南东翼,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呈单斜状平缓展布,倾向 30°,倾角8°。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岩石中有风化节理裂隙,对岩层的完整性影响仅限于基岩强风化带至中风化带,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构造断层。-3-图片1 勘察区交通位置(二)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分布、工程特性,岩石的产状、结构和风化情况拟建场地部分地段已平场,表层分布一层杂填土,原斜坡及冲沟地段分布有厚度不均的粉质粘土层,地势低洼的农田表层分布有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局部地段有0.30~1.18m深的农田蓄水,下伏基岩层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 J2s)砂岩层和泥岩层,现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 ~稍密状,主要由砂、泥岩碎块混粘性土组成,含砖块、条石、卵石等建筑垃圾,粗颗粒含量 20~30%,块径0.10~0.50m,均匀性差,透水性强,厚 0.80~10.50m,为近期平场时人工回填,广泛分布于勘察场地西侧和北侧。

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1)淤泥质粉质粘土:褐黄色,饱和,软塑~流塑状,以粘土矿物为主,含云母和铁锰质氧化物,表层富含黑色腐殖质,厚度0.50~2.22m,主要分布于拟建勘察区内地势低洼的农田表层和鱼塘表层。2)粉质粘土:褐黄、浅黄色,湿~稍湿,可塑状,下部为硬塑状,以粘土矿物为主,含云母和铁锰质氧化物,干强度低,韧性差,厚度变化大0.50~4.90m,场地内斜坡及冲沟地段分布广泛,底部可见强风化岩石颗粒。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基岩(J2s)泥岩:主要由粘土矿物构成,含绿泥石团块及少量暗色矿物,夹砂质条带,块状构造,局部为条带状构造,较广泛分布于拟建场地内。根据泥岩的风化程度可分为两个亚层:强风化泥岩层:浅紫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构成,含绿泥石团块及少量暗色矿物,夹砂质条带薄层状,泥质结构、块状构造,节理及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土状或碎块状,岩石质软易碎,厚度 0.60~2.40m。中等风化泥岩层:紫色 ~暗紫色,主要由粘土矿物构成,含绿泥石团块及少量暗色矿物,夹砂质条带,厚层状,泥质结构、块状构造,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岩芯呈柱状,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岩石较致密、坚硬,钻探揭露最大厚度 5.60m。中等风化砂岩:褐黄~浅灰色,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含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夹泥质条带。细~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局部为条带状构造,泥质胶结。呈层状或透镜体状,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呈柱状,岩石致密、坚硬,钻探揭露最大厚度 2.60m。强风化岩层钻进速度快,钻进平稳,采取率 65~72%,中等风化岩层钻进速度-4-较慢,钻进平稳,采取率 82~95%。(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经现场勘察和地质调查,在场地中部,有一条天燃气管道由西北方往西南方穿过,在场地平场开挖前应详细查明该管线的分布位置和埋深具体情况,防止人为破坏和伤人事故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场地内没有地下人防工程、洞穴、暗塘、地下管线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四)气象特征及场地水文地质情况气象特征本区为丘陵区准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暖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年3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8oC,极端最高气温43.20o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0.40oC,年平均降雨量1161mm,历年日最大降雨量255.20㎜。雨量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 80%左右。其中5~9月份雨量特别丰富,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尤以7~8月份降雨量最为集中,年平均蒸发量1115.6mm,平均相对湿度82%,最大风速15m/s。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经拟建场地范围内及相邻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场地原始地貌为山陵浅丘地貌。勘察期间在钻孔内测得地下水位埋深 0.00~9.56m,水位高程为 303.27~309.37m,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 场区内无统一的地下水水位。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类型为粉质粘土层内的局部上层滞水和少量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量总体较小。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向园区排水系统排泄经隔离沟汇入长江,场地地表水、地下水具有径流短、排泄迅速之特点。场地地下水水位、水量可受季节和地形地貌的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化幅度。在地势较高丘坡处,场地地下水水量极小,在地势较低的冲沟内,地下水易聚集,

含水相对较丰富。在秋冬两季的枯水季节,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在雨季,场地地下水相对较丰富;避开雨季施工,场地地下水对勘察区土石方施工影响小。综上所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五)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于阳高寺背斜南东翼,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呈单斜状平缓展布,倾向 30°,倾角8°。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未发现断层,构造简单。岩石中有风化节理裂隙,对岩层的完整性影响仅限于基岩强风化带至中风化带,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构造断层。勘察区范围内无地质灾害。五、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分析评价(一)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市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二)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根据拟建场地勘探资料,参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拟建场地内杂填土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 fak<130Kpa,剪切波速VS<150m/s,为软弱土;粉质粘土层剪切波速 VS取220m/s,为中软土;强风化泥岩层的剪切波速VS取660m/s,为软质岩石;中等风化泥岩层的剪切波速 VS取1360m/s,为岩石,中等风化砂岩层的剪切波速 VS取1410m/s,为岩石。拟建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取225m/s。结合拟建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附表,勘察区的场地类别划分为 Ⅰ1~II类。-5-六、特殊性岩土1.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 ~稍密状,主要由砂、泥岩碎块混粘性土组成,含砖块、条石、卵石等建筑垃圾,粗颗粒含量 20~30%,块径0.10~0.50m,均匀性差,透水性强,厚 0.80~10.50m,为近期平场时人工回填,广泛分布于拟建场地西侧和北侧。2.淤泥质粉质粘土:褐黄色,饱和,软塑 ~流塑状,以粘土矿物为主,含云母和铁锰质氧化物,表层富含黑色腐殖质,厚度0.50~2.22m,主要分布于拟建场地内地势低洼的农田表层和鱼塘表层。七、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岩土室内试验指标的统计分析现将勘察区内采取的中等风化泥岩试样和中等风化砂岩试样室内分析试验成果统计分析列于附表3、附表4中:泥岩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3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天然含天然块Frk(MPa)水率体密度项目名称ω(%)ρ(g/㎝3)统计数量666最小值3.242.505.81中等最大值3.732.557.95风化平均值3.482.536.73泥岩标准差//0.79变异系数//0.12修正系数//0.90

统计标准值//6.08砂岩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4单轴抗压岩石天然含天然块强度(MPa)项目水率体密度名称(%)(g/㎝3)天然饱和统计数量666/最小值3.782.4212.40/中等最大值4.762.4715.60/4.272.4413.92/风化平均值标准差//1.12/砂岩变异系数//0.08/修正系数//0.93/统计标准值//12.99/(二)岩体的完整性评价根据工程场地的钻探资料,结合基岩层的风化情况、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工程经验:强风化泥岩层:钻探岩芯呈碎块状,节理及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分类属“破碎”类;根据工程经验,强风化砂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5.00MPa,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极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分类为V类。中等风化泥岩层:钻探岩芯呈柱状,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分类属“较破碎~较完整”类;根据拟建场地中等风化泥岩室内试验成果统计资料,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统计标准值为 6.08MPa(15MPa≥f>5.00MPa),岩石坚硬程rk度分类属“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类。中等风化砂岩层:钻探岩芯呈柱状,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分类属“较破碎~较完整”类;根据拟建场地中等风化砂岩室内试验成果统计资料,其饱和抗压强度统计标准值为12.99MPa(15MPa≥frk>5.00MPa),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属“软岩”类,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Ⅳ类。-6-(三)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勘察区地下水水质检测报告,地下水类型为HCO3---Ga2+型水。地下水PH值为7.10~7.20,游离CO2为3.34~5.56mg/L,侵蚀性CO2为1.67~4.09mg/L,拟建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上部填土层透水性较强,淤泥质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土为弱透水土层。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II类环境水判定: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水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地下水质分析指标一览表附表5单位:mg/L分析项目-OH-2--2--++HCO3CO3CLSO4NO3NaKZK3-S-1169.580.000.0025.3854.73///ZK17-S-1161.040.000.0021.5360.64///分析项目2+2++PH值游离侵蚀性总矿化度总碱度4CO2CO2ZK3-S-163.4721.310.007.203.341.67256.122.78ZK17-S-171.2218.910.007.105.564.09267.702.64(四)土的腐蚀性评价勘察区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透补给。 大气降水经地面向低洼处排泄。 拟建场地远离城区和工业园区,无工业废水渗入地下,基岩中也无高硫、氯化物及芒硝层产出,水文地质环境较好。根据场地各类土层的腐蚀性分析试验资料,场地内粉质粘土层和杂填土层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其土层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土对建筑材料

的腐蚀的防护应符合《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的规定。土的腐蚀性分析资料统计一览表附表6单位:mg/L土样样品--2--1+2+含水率总矿侵蚀性PH值称名编号OHHCO3SO4CLNH4Mg(%)化度CO2ZK5-1 0.00 227.15 43.82 19.07 0.00 14.33 25.17 284.31 3.60 7.30粉质粘土ZK28-1 0.00 199.62 51.87 9.41 0.00 23.05 26.79 291.57 4.40 7.10ZK6-1 0.00 181.76 55.32 23.90 0.00 10.69 23.15 254.80 5.10 7.00杂填土ZK34-1 0.00 170.01 43.26 11.37 0.00 26.15 21.80 243.65 2.70 7.20(五)平场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岩土层的承载力及与平场施工有关的其它主要参数值,建议按附表 7采用,这些参数的建议值是根据室内试验成果,在结合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综合确定的。地基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附表7主要参数天然重度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承载力特征值岩土名称ρ(kN/m3)fak(kPa)Frk(MPa)杂填土层17.80//淤泥质粉质粘土层18.50//粉质粘土层19.30fak=145/强风化泥岩层24.50fak=250/中等风化泥岩层25.30fa=15006.73中等风化砂岩层24.40fa=300013.92-7-(六)施工场地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根据现场调查、岩性鉴别、地质编录结合省 2008土建定额中土壤及岩石 (普氏)分类表(附表8),粉质粘土为Ⅱ类土壤,泥岩和砂岩为次坚石 (Ⅶ类)。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附表8普天然湿极限压碎用轻钻开挖定额式度下平孔机钻方法紧固土壤岩石名称强度分类分均容量机1m耗及工系数(f)(kg/cm2)类(kg/m3)时(min)具砂1500用尖砂壤土1600Ⅰ锹开0.5-0.6腐植土1200挖泥炭600轻质土和黄土类土、粉质粘

三类土壤四类土壤

肥粘土中包括石炭纪、侏罗纪粘土和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料径为15-40mm的碎石和卵石干黄土和掺有碎石工或卵Ⅲ石自然含水量黄土含有直径大于30mm根类腐植土或泥炭掺有碎石或卵石和建筑垃圾的土壤含碎石重粘土、其中包括侏罗纪粘土和石炭纪的硬粘土含有碎石、卵石,建筑碎料和重达25kg以内的顽石(总体积10%以内)等杂Ⅳ 质的肥粘土和重壤土冰碛粘土,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巨砾,其含量

180017501790140019001950195020002000

用尖锹同时用0.81-1.0镐开挖(30%)用尖锹同时用镐和 1.0-1.5撬棍开挖一、二类土壤

土潮湿而松散的黄土、软的盐渍和碱土平均直径15mm以内松散而软的砾石

16001600用锹1700开挖

为总体积10%以内泥板岩不含或含量重达10kg的顽石

1950

(30%)Ⅱ 含有草根的密实腐植土含有直径在30mm以内根类的泥炭和腐植土含有卵石或碎石杂质的胶结成块的填土含有卵石、碎石和建筑杂质的砂壤土

1400并少0.6-0.81100数用1650镐开1750挖1900

含有重量在50kg以内的巨2100部分砾石(占体积10%以上)用手的冰碛石1800凿工松石Ⅴ硅藻岩和软白垩岩大于200小于3.5具部1.5-2.01900胶结力弱的砾岩分用2600各种不坚实的片岩爆破2200石膏开挖凝灰岩和浮石1100用风松软多孔和裂隙严重的石镐和次坚1200灰和介质石灰岩200-4003.5爆破2.0-4.0Ⅵ2700石中等硬变的片岩法开2300中等硬变的泥灰岩挖-8-石灰石胶结的带有卵石和部分沉积岩的砾石2200用风Ⅶ风化的和大裂缝的粘土质2000400-6006.0镐、部4.0-6.0砂岩、砂岩、砂岩2800分用坚实的泥板岩2500爆破坚实的泥灰岩开挖砾质花岗岩2300泥灰质石灰岩2300用爆Ⅷ粘土质砂岩2200600-8006.0破法6.0-8.0砂质云母片岩2300开挖硬石膏2900八、挖方区土方、石方比例统计及计算(一)根据工程布置的 35个勘探点揭露的各岩土层厚度,对挖方区各岩土层厚度分别统计如下:挖方区土方、石方比例统计表附表9单位:m钻孔编号土层厚度泥岩层厚度砂岩层厚度孔深强风化层中风化层中风化层ZK1位于填方区3.50ZK20.070.000.000.007.20ZK3位于填方区7.80ZK41.201.201.770.006.80ZK50.802.100.320.005.20ZK61.000.000.000.006.50ZK71.001.101.370.004.50ZK80.190.000.000.004.20ZK90.001.202.950.006.50ZK100.001.504.704.6912.70ZK110.190.000.000.0013.89ZK12位于填方区8.60ZK130.500.603.401.027.80

ZK14位于填方区6.90ZK15位于填方区6.80ZK16位于填方区16.50ZK17位于填方区9.50ZK18位于填方区8.50ZK19位于填方区8.50ZK20位于填方区7.20ZK21位于填方区8.30ZK22位于填方区6.90ZK23位于填方区7.20ZK24位于填方区5.60ZK250.200.000.000.005.60ZK260.690.000.000.0012.50ZK27位于填方区6.80ZK281.851.340.000.005.80ZK29位于填方区8.50ZK30位于填方区6.80ZK311.660.000.000.0019.60ZK32位于填方区6.80ZK330.500.607.773.4013.50ZK34位于填方区6.80ZK35位于填方区6.80小计9.859.6422.289.11286.59根据“挖方区土方、石方比例统计表”计算土石方挖方情况详见附表 10“土石方挖方比例统计计算表”、附表11“土石方挖填方量统计计算表”、附表12“土石方挖方量统计分类计算表”。-9-土石方挖方比例统计计算表附表10岩土层名称统计厚度值所占比例土层9.8519.36%19.36%19.36%强风化泥岩层9.6418.95%18.95%中等风化泥岩层22.2843.79%61.69%80.64%中等风化砂岩层9.1117.90%合计50.88100%100%100%说明:1.本表计算成果是依据拟建场地 35个钻孔中挖方区的 15个钻孔实际岩土层参数进行的。2.该表计算的各岩土层的比例,对拟建场地的岩土层比例具有代表性。土石方挖填方量统计计算表附表11岩土层名称统计方量值A地块B地块合计方量填方量(m3)168278.80104988.60273267.40挖方量(m3)46997.7043659.4090657.10面积(m2)30388.7036278.3066667.00土石方挖方量统计分类计算表附表12岩土层名称所占挖方量(m3)土层17551.2017551.2017551.20强风化泥岩层17179.5217179.52中等风化泥岩层39698.7555926.3873105.90中等风化砂岩层16227.63合计90657.1090657.1090657.10(二)根据工程布置的35个勘探点揭露的挖方区各岩土层总厚度分别为:土层为9.85m,基岩层强风化泥岩层为9.64m,中等风化泥岩层为22.28m,中等风

化砂岩层为9.11m。按总量计算法,计算出钻探总厚度为50.88m。以各岩土层厚度除以钻探总厚度,得出各岩土层所占比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即岩土层的所占比例分别为:土层占19.36%、强风化泥岩占18.95%、中等风化泥岩占43.79%、中等风化砂岩占17.90%。九、挖方区及填方区换填土方方量统计及计算拟建场地共布置 35个勘探点,其中 15个勘探点位于挖方区, 20个勘探点位于填方区。现对挖方区平场地标高线以下应换填的土层厚度、填方区应换填的土层厚度、填方区现有地形标高至平场标高间的应填厚度统计如下:挖方区及填方区换填土层厚度统计表附表13单位:m钻孔应填换填土层厚度不换填土层厚度编号土层厚度原有填土层淤泥合计换填厚度粉质粘土层ZK10.120.900.000.900.00ZK20.000.730.000.733.10ZK33.700.000.700.702.00ZK60.001.000.001.001.00ZK80.000.310.000.310.00ZK110.007.810.007.812.45ZK122.851.600.001.600.00ZK145.232.800.002.800.00ZK158.230.000.000.002.50ZK162.059.300.009.304.30ZK178.960.002.222.222.10ZK188.960.001.601.602.20ZK197.053.500.003.502.30ZK208.080.001.201.202.90ZK211.883.700.003.701.70ZK229.240.001.801.802.40-10-ZK2310.990.001.801.802.30ZK247.790.000.000.002.70ZK250.000.000.000.000.90ZK260.006.110.006.112.10ZK276.890.000.000.003.40ZK299.331.600.001.602.80ZK301.921.200.001.201.30ZK310.008.840.008.844.90ZK325.350.000.000.002.40ZK342.121.500.001.502.10ZK359.060.001.201.201.70小计119.8050.9010.5261.4255.55图片2:原有填土及淤泥换填区分布示意图根据“挖方区及填方区换填土层厚度统计表” ,应填土层厚度值为 119.80m,换填土层厚度值为 61.42m(原有填土层厚度值为 50.90m,淤泥层厚度值为

10.52m)。应换填的钻孔总数为 22个,平均换填厚度为 61.42m÷22孔=2.80米,换填面积为 42215.00m2,换填方量为 118202.00m3(其中:原有填土层换填方量为97956.40m3,淤泥层换填方量为20245.60m3)。挖方区及填方区换填土层方量分类统计计算表附表14岩土层名称换填方量(m3)所占换填方量比例原有填土层97956.4082.87%淤泥层20425.6017.13%合计118202.00100%十、平场挖、填方量及换填方量统计根据附表 11“土石方挖填方量统计计算表 ”、附表 14“挖方区及填方区换填土层方量分类统计算表”,现将场地总挖、填方量统计如下表:场地总挖、填方量统计计算表附表15统计方量值岩土层名称现状挖、填方量换填挖填方量合计挖、填方量填土层淤泥层填方量(m3)273267.4097956.4020245.60391469.40挖方量(m3)90657.1097956.4020245.60208859.10合计方量(m3)363924.50118202.00600328.50十一、平场条件及运输条件拟建场地位于************ 蓝田镇五星村八社、九社,原始地貌为浅切丘陵地貌,勘察时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