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2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1.gif)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2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2.gif)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2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3.gif)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2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4.gif)
![山东省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12章《运动和力》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3ccbdc8d42f2fa84a83bdba10eb635d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用心爱心专心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上学期初三物理第12章学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1节运动的描述教师寄语:求知是向上的阶梯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学习重点: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学习难点: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过程:思维启动,提出问题看教材图12.1—1所示,看能得出什么结论进行新课,科学探究1.自学“机械运动”,回答下列问题:举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实例(比一比那个小组举例多)小组内对所举实例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2.自学阅读“参照物”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参照物对某一运动状态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请举例说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态一定相同吗?请举例说明3.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达标检测1.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选择不同的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性.2.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的,如果选择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都是的.3.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4、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然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5、小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 B.向上游 C.向河对岸 D.从对岸吹过来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受油机B.大地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7.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先后离开车站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最大,乙、丙两车速度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都向西行驶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丙车向西行驶D.以丙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甲车向东行驶8.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车站.后来,坐在甲车内的小张看到窗外的树木向西移动;坐在乙车内的小李看到小张不动,那么由此可知()
A.甲车向东开动,乙车不动B.甲、乙两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西开动C.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大地为参照物的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开动,且小李观察小张时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的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还存在的疑惑五、课下作业:第2节运动的快慢教师寄语:自信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公式学习难点:速度概念的建立;速度公式的应用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根据上节学习的机械运动,知道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平时所学的物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某一个物体而言的,即相对参照物而言。提问:同是物体的运动,它们的快慢一样吗?你认为哪些物体快?哪些物体慢呢?(小组内讨论)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1.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2.学生阅读教材P31第1、2、3段回答问题(1)在物理学中表示物体运动快慢采用什么样的方法(2)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它等于(3)公式单位换算:1m/s=km/h3.自学“闪光摄影”讨论教材图12.22比较两种运动的差异。4.自学教材P33“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一下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2)举例说明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三、达标检测1、一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2min内通过的路程是0.6Km,那么汽车在通过300m处的速度是m/s2、甲、已两辆汽车都向北行驶,甲车速度为10m/s,乙车速度为15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速度是,运动的方向是,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的速度是,运动方向是。3、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m/s,合Km/h,人步行的速度约为m/s。4、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比乙的速度大,说明()A、运动时甲比乙用的时间短B、运动时甲比乙通过的路程长C、通过相同的路程甲比乙所用的时间短D、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比乙通过的路程长5、小丁的家距学校600m,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为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A、1.2m/sB、1.25m/sC、2m/sD、2.5m/s6、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它前2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7、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一定相等8、一列180m长的队伍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队伍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30min,求这列队伍的速度是多少?四、自我小结:1、这节课我学到了2、我还有的疑问五、课下作业44第3节长度时间测量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习目标: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2、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3、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4、通过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重点:长度的测量学习难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误差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生举例说明)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2)单位及换算1Km=m1m=dm1m=cm1m=mm1m=um1m=nm3、实验探究:刻度尺的使用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4、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和长度。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5.、特殊测量方法(1)如何测硬币直径。(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二)时间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符号时间单位还有、1h=min1min=S2、秒表的使用(三)误差: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怎样减小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随堂检测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1)中学生的身高1700;(2)一个墨水瓶的高为0.65;(3)一课桌的高为0.52;(4)物理课本的宽为1.85。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度线量起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怎么测量一个乒乓球的直径?写出你需要的辅助器材,画出你的测量方法。6、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长度的刻度尺进行测量B、打开地图,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北京到珠海的距离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D、将公路等分成n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还存在的疑惑:课下作业第4节力教师寄语:有一份辛劳就有一分收获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4.会画出物体在某一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难点:1.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知学习与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1)用图12-4-1所示的器材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3)学生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4)点拨: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分析:在磁铁吸引下小钢珠运动状态改变情况和手球、足球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拉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伸长;在压力的作用下,弹簧的长度缩短。)(6)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结论:。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体验1N的大小: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补充例子: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等等。力的三要素:1、提出问题: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提出猜想3、探究:拉弹簧时,所用的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也就是力越大,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我们要把螺母拧紧,一般来说应该向顺时针方向用力,如果沿着逆时针方向用力只能将螺母拧松。这些事例说明了力作用的效果与。(3)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位置是否有关用实验探究:推门实验:用的力推门,每次手的位置距离门轴远近不同。体会手在不同位置时施力的不同效果。举尺实验:把一根米尺放在桌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尺子的中点,向上将尺子举起来;然后力作用在尺的一端,仍然向上举尺子。可见,也影响力的效果。总结: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和有关。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力的示意图: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观察或进行下列实验(1)实验一: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观察:。(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2)实验三: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3)实验四: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4)看课文第43页图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2、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三、达标检测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2、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为。3、力的、、称为力的三要素,因为。4、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A、一头小牛B、一块砖C、九年级物理课本D、两枚1元硬币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用50N沿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说明力能。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甲、乙同时相对离开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还存在的疑惑:五、课下作业第5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师寄语:在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推理,你就会有新的发现。学习目标:1.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惯性现象;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习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学习难点:惯性的认识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辩论”: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亚里士多德——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伽利略——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我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因为。我同意伽利略的观点,因为。自学课本45页的探究实验,小组讨论回答一下问题:本实验装置设计的意义是什么?实验有什么条件?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为什么?选择三种不同的材料,目的是什么?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参考课本所示进行实验,记下每次小车停下时的位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表面状况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毛巾棉布木板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5、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二、惯性1.自学课本48页惯性部分,并小组讨论试着解释“想想做做”上的相关内容。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火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坐在车上的乘客竖直向上抛出苹果,苹果会落回手中吗?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最下面一个,情况会怎么样?2.小组讨论为什么汽车的后窗上常贴有“请保持车距”的字样?3.阅读“科学世界”部分说说你对交通安全的认识。三、随堂练习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实验的结果B.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伽利略等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C.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说法的肯定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将来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验证。2.子弹从枪口射出后,它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A.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B.子弹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子弹具有惯性D.子弹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市内限速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容易造成事故。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物体处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如在太空的飞船内的物体没有惯性D.不存在没有惯性的物体4.在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利”的一面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人踩在西瓜皮上会滑到C.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D.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5.下列现象中由于惯性造成的是()A.向上抛石块,石块出手后会上升的越来越慢B.向上抛石块,石块会最终落回地面C.在百米赛跑中运动员不能立即停在终点上D.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会向前运动6.下列事件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B.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D.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7.下列事件中,属于防止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要助跑B.为了安全行驶,汽车不能超载C.拍打衣服,可以把衣服上的尘土拍掉D.停止蹬自行车后,车仍能前进一段距离四、达标检测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得到的结论是: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由此可推理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小车将。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3、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都要系上安全带,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造成对人身的伤害()A、汽车加速B、汽车速度过快C、紧急刹车D、汽车突然启动4、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所制定的交通规则是()A、某些地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B、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C、车辆靠右侧行驶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画出在平直公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力的示意图。五、课堂小结我的收获:我还存在的疑惑:六、课下作业第6节二力平衡教师寄语:多学则智,多思则明学习目标:⑴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⑵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称为平衡力,最简单的情况是二力平衡。⑶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⑷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学习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习难点: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学习过程:复习回顾与导入新课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什么叫惯性?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新知学习与探究力的平衡:1.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3.叙述上述各例中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它们各自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提出问题: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平衡?根据实验器材进行小组实验,思考并记录下列内容: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相同的钩码,小车是否静止?小车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方向有什么特点?把小车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小车是否静止?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小车是否静止?小组讨论后写出你的结论: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可以从两方面去掌握.1.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分析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质量是50千克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画出人受力的图示.人受重力G和地面的支持力N.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重力G和支持力N是平衡的.那么这两个力一定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根据人的质量,计算出人的重力G.G=mg=50千克×10牛/千克=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N=500牛顿,方向竖直向上.(图示略)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力,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物体受一个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这是力产生的效果.物体受平衡力时,应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如果牵引力大于阻力,火车将加速;如果牵引力小于阻力,火车将减速;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时,水平方向二力平衡,火车匀速直线前进.小组讨论思考:平衡力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达标检测1、用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静止时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A、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灯受到的重力2、一位同学水平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推力小于桌子所受的阻力,所以未推动B、因为推力小于桌子所受的重力,所以为推动C、虽然桌子没有推动,但推力等于桌子所受的阻力D、虽然桌子没有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桌子所受的重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游泳运动员只受水向前的力,他对水不施力D、“蜘蛛侠”攀爬高层建筑时,使他上升的力是他对自己的拉力5、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则运动员()A、只受重力作用B、只受阻力作用C、受平衡力作用D、所受重力大于阻力6.下列说法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人推墙的力和墙对人的推力B.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C.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D.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7.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A.人推墙的力,鞋受到的阻力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8.书放在桌子上,则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___力,书的重力与桌子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___力。课堂小结我的收获:力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粗略地概括如下: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作用,因为物体有惯性,只有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才需要力.但是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呢?从理论上说,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就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而实际上物体是没有不受力的,所以物体受平衡力时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我还存在的疑惑:。六、课下作业第十二章运动和力课题运动和力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活和自然界存在多多样的运动形式。2.能根据日常经验粗略估测物体长度,会使用适当工具测量长度;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5.理解物体的惯性,能描述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重点构建知识体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学具环节复习过程教师活动知识梳理找出规律典型例题抽取规律典型例题抽取规律定义:机械运动参照物定义:选择:除自身之外的任何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公式:运运动运动的快慢单位:动匀速直线运动[来源:学,科,网]和变速运动力长度测量单位:工具:时间测量单位:工具:单位:作用效果1、2、力三要素:表示:力的示意图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考点一: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例1、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变式练习1: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19.2 一次函数19.2.2 一次函数第1课时 一次函数的概念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考数学 第1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5 空间中的距离说课稿 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24章 圆24.6 正多边形与圆第2课时 正多边形的性质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
- 2025甲指乙分包工程合同范本
- 2025酒店租赁合同
- Module 4 Unit 2 He doesnt like these trousers.(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上册
- 2025企业管理资料劳动合同驾驶员文档范本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第1课时 醇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
- Revision Being a good guest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4电路出故障了(说课稿)-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及识图课件
- 回弹法检测砌体强度培训讲义PPT(完整全面)
- 重力坝水库安全度汛方案
- 防渗墙工程施工用表及填写要求讲义
-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Bankart损伤的诊疗进展培训课件
- 校园信息化设备管理检查表
- 新版抗拔桩裂缝及强度验算计算表格(自动版)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部编版小学生语文教师:统编版语文1-6年级语文要素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