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课件_第1页
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课件_第2页
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课件_第3页
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课件_第4页
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网络礼仪和规范

网络礼仪概述

具体的网络礼仪

网络规范

第九章网络礼仪和规范网络礼仪概述一、网络礼仪概述

日本学者小松和彦在研究宗教神话礼仪时,对宗教礼仪作了一定的分析,他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礼仪的一般特征并用来引伸到对网络礼仪的解释中。“礼仪是在文化上被加以形式化了的行为的实际表演,在特定场合,一般反复地重复同一作法。”比如宗教“礼仪是把宗教的信仰和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它从形式的和重复的行为出发,甚至是包含了极为日常的形式的和反复的行为,诸如问候、辞谢、握手、饮食及其他礼节的行为。在人类学上,礼仪(Ritual)这个词,有着只在把宗教信仰作为前提的场合才使用的倾向,在其他场合,一般用仪式(Ceremony)这个词。例如,祭神是礼仪,而入学式和毕业式之类则是仪式。与此相对,作为日常习惯的形式性行为,也有称作礼仪行为的,但一般说来,它与礼仪和仪式相区别,多是作为格式(Etiquette)或规矩(Manner)来处理。”也就是说,礼仪在宗教意义上是Ritual,而在日常生活中则表现为Etiquette。他这里所说的“礼仪”,事实上大致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仪式”,而我们所说的“礼仪”与此有一些区别。一、网络礼仪概述日本学者小松和彦在研究宗教神话礼仪时,对宗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礼仪”概念,是从英语Netiquette翻译而来,这是一个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的英文单词,由“网络”(Network)和“礼仪”(Etiquette)组合而成。英语中Etiquette既指礼节、礼仪,如外交礼节(DiplomaticEtiquette),又指(同业间的)规矩、成规和行为格式,如医务界的成规(MedicalEtiquette),或违反比赛规则(beagainsttheetiquetteofthegame)等。上面日本学者所说的礼仪(Ritual)主要指宗教“仪式”和“庆典仪式”,我们所说的“礼仪”(Etiquette)是指一种日常行为方式或“格式”,它不需要通过组织化的行为来完成,而是人们日常行为中为了表达某种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彼此间“约定”或“规定”的行为表达方式。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礼仪”概念,是从英语Netiquet网络礼仪:首先,网络礼仪是网络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我们注意到,现有的网络礼仪“格式”实际上是人们“应该”做的基本行为准则,网络人都认为这些是起码的道德要求,一个人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或不会做,很难相信他能够遵循更严格、更高的网络道德标准。就象一个售货员连起码的礼貌语言都不愿用,顾客很难相信他(她)的其他商业行为和日常行为会做得更好。从人们直接交往,到电话交往,再到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进步和变化,与此相适应也要求人们采用新的、变化的交往礼仪。网络礼仪:首先,网络礼仪是网络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我们网络礼仪:

其次,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网络礼仪规则和内容的确定,大多数确实只是道德律令般的“应该”,但礼仪又的确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形的,它是网络交往中人们所能找到的最能使网络社会正常运行的行为方式。正是有了这些礼仪,人们明确了哪些行为是应该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的。也许网络发展中有些礼仪会象我们日常交往中的一些东西变得过时而被淘汰,如磕头、作揖在今天在很多地方就被看成是不可取的“礼节”,但目前而言,确定下来的礼仪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网络交往的有序进行。网络礼仪:其次,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网络礼仪的要素或结构组成:

招呼礼仪

交流礼仪

表达礼仪

网络礼仪的要素或结构组成:招呼礼仪(1)招呼礼仪。它表明的是你想与谁交谈,该怎样问候和称呼。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和礼节,如对长辈称呼“您”,对同辈和晚辈可以用“你”。而在网络上,交谈双方的身份常常是不清楚的,你所能知道的很可能是一串没有身份特征的长串字符,这时你就必须考虑到“礼节”,如目前网络礼仪要求大写对方姓名的字母就是表示你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小写则意味着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再者,你要与某个网络者进行交流也得看对方是否愿意,或者有没有功夫,否则,随随便便地往别人的“信箱”发信,或者塞入广告单之类的东西也可以看成是不礼貌的行为,这种情形就象我们未经许可随便进入别人家里,或进门不敲门一样属于“非礼”行为。网络邮件真是太方便了,你不用到邮局就可以向任何网上地址送信,一封信还可以向许多人发送,但是别忘了,如果别人不愿意与你“交谈”而你不断地给他(她)送,这不仅妨碍人们正常收取信件,也有“骚扰”之嫌。因此,学会网络上新型的“招呼”方式和“结识”礼仪,是网络者行为礼仪的初级教程。(1)招呼礼仪。它表明的是你想与谁交谈,该怎样问候和称呼。在(2)交流礼仪。网络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为人们交流提供了方便、多样的方式,正是如此,也使得网络交流礼仪显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中国人常说,礼尚往来。也许这在交往范围较窄的“前网络”时代,你还可以从容“应付”,但以网络为媒介扩大了的交往中,信息量剧增,交往者众多的情况下,你就可能来不及“应付”,要不要给每一个来信者回信呢,这事实上存在着“礼”不“礼”的问题。你如果参加了一个新闻组,你既有权利从中获取消息,那么也有义务为它提供信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负责的人,你所提供的信息最好对别人有帮助和别人也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为了保证传输线路的畅通和别人的时间不被浪费,网络对你发的信息的长短就可能作出某些规定和要求,这也是一种“礼仪”。如许多网络就“规定”发信者要写明信件“主题”等,这就是一种交流格式或“礼仪”。(2)交流礼仪。网络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为人们交流提供了方便、(3)表达礼仪。这些礼仪可以表明一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如在网络上,表达幽默可以用三个符号:冒号(:)、连字号(-)和右括号())组合起来表示,成了:-),这个合成符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就象一张笑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一可以表明发信者对所表述信息的基本态度,一可以让收信人决定对待这条信息的方式,他看了这个符号后可以象对待一个幽默故事那样轻松处置,不必当真,否则收信人会对信件产生歧义。这实际上是一个“礼仪”,一种方式,一种约定成俗的“规矩”,在表明你的行为的同时,也表明对对方的尊重。(3)表达礼仪。这些礼仪可以表明一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如在网络网络礼仪的特点:普遍公认性技术可行性可理解性弱强制性网络礼仪的特点:普遍公认性其一,普遍公认性我们知道,由于人类各民族地域和传统的差异,目前存在的交往礼仪也是千姿百态,同样的行为会有不同的“表达式”和“礼仪”,对同样的行为也有不同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如有的民族见面拥抱是礼仪,有的民族则认为这有失庄重甚至属于“非礼”,有的民族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有的则相反。而网络礼仪则要求某种一致的“格式”,只要是“在线”居民,大家都必须认同一致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可以理解”,而且要求共同遵守。在网络上你就不能象今天这样,在中国的道路上驾车靠右行驶,在某国的土地上却须靠左行驶,信息网络把各个区域连成一片,除了每个路段也许还保留自己的规则外(当然,随着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这些“土”规矩将受到严重挑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求有同一的交通规则,制定一致的交通信号牌,网络礼仪就是这样一些“通行”的标准和方式。其一,普遍公认性我们知道,由于人类各民族地域和传统的差异,目其二,技术可行性网络社会,信息是靠电子通道传输的,因此礼仪的表达受到“线路”的制约,当多媒体传输技术没有普遍实行时,你的礼仪表达式只能是符号式的,我们日常表示礼仪的方式,握手,敬礼,干怀等不可能通过网络“现实化”,只能是符号“象征化”。网络礼仪是符号礼仪,是技术的“需要”又是技术的“必然”。其二,技术可行性网络社会,信息是靠电子通道传输的,因此礼仪的常用的符号表达式有::-)最基本的笑容,用来表示玩笑和幽默;-)眨着眼睛,狡黠地笑:-)苦笑,心情沮丧:-I漠不关心的笑容:->辛辣的评价>:->恶作剧式的笑%-)在屏幕前坐了很久,两眼发花:*)喝醉了常用的符号表达式有::-)最基本的笑容,用来表示:-7在讽刺你:’-(作者在哭:-@作者在叫:-{)作者有胡子{:-)作者戴假发:-#作者戴牙托:-作者是个结巴:-Q作者抽烟:-7在讽刺你其三,可理解性网络专家一再告诫我们,网络交往与日常交往不同,我们日常交往的对象是可见、可知、可感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往往就是与你在同一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与你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礼仪。如果你把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带入网络,可能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与你“谈情说爱”的很可能是一个与你性别相同的爱捉弄别人的玩家,你收到的“即时”回信,而作者很可能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总之,在很多方面,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感觉似乎要完全变化,例如,在以Netiquette为名字的新闻组中的许多文章就常建议人们不要以已之心度“他人”之腹,不要对作者作任何假定。其三,可理解性网络专家一再告诫我们,网络交往与日常交往不同,

网络礼仪的一些规则是从排除背景差异而达到正常交流的要求出发的,它要求某种行为方式整齐划一,看起来可能“严格”或者“繁琐”了些,但却是必要的。如一些网络组织和信息服务机构要求进入者和索取信息者一项一项地填写自己的个人资料就是为了更多地了解你,你不要总认为自己了解自己就行,而让对方了解你哪怕你是否抽烟都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你必须感觉到,你面对的不是电脑屏幕,而是网络中许多的生命体,网络中流动的是符号化、比特化了的你,别人对你来说也是一样,网络礼仪正是把这些比特拟人化来看待的。而且,网络礼仪是一种行为格式,就象语言格式一样,“语法”保证了它的可理解性,你遵守了语法规则,人们才能理解。网络礼仪的一些规则是从排除背景差异而达到正常交流的其四,弱强制性从礼仪的一般特征看,礼仪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它既然是固化、形式化了的行为方式,就“应该”,而且在某些场合“必须”执行。当然,各种礼仪的强制度是不一样的,有些生活礼仪较弱,甚至可能变通。而有的礼仪,如宗教仪式,参加某种组织的加入仪式或庆典祭祀活动,其礼仪就具有较高的“强制性”。其四,弱强制性从礼仪的一般特征看,礼仪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我们这里说的网络礼仪的“弱强制性”,并非指目前所有的网络礼仪都是不严格的,事实上,某些网络礼仪是相当严格的,你不遵守就可能遭到“严酷”的惩罚。我们所说的“弱强制性”是指网络行为主体由于网络行为本身的特点,更具有自主性和自由度,没有人站在你的身旁看着你做什么,技术的局限性和方便性,也许加上我们今天价值观中对隐私权的尊重,使得行为者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做了不道德的事也能不为人知,网络礼仪尽管存在,但那是死的,你却可以有办法绕着走或对着干。你关上房门,打开电脑,也许这整个世界就是你的,你如果没有自我道德意识,并不愿意接受礼仪规范(在许多情况下,网络礼仪是网络道德的外在形式),那么别说礼仪,规则规范与你也只是一纸空文。你向遥远它国的异性发一封侮辱性的信件,你尽管放心不会有人乘飞机来找你算账,没有道德感的网络行为主体,网络礼仪在绝大多数情况与他不会有任何关系,这到应了当今有些人的道德观,而且在网络上可能更容易表露:我是流氓,我怕谁?因此,网络礼仪和规范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建议”,它的“弱”性可想而知。我们这里说的网络礼仪的“弱强制性”,并非指目前所有二、具体的网络礼仪

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

电子公告牌(网络新闻)礼仪

二、具体的网络礼仪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1、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

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部信息

信件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

必要时输入表意符号

尽可能地回信

不要无目的的到处随意发信

1、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1)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部信息通常,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软件会自动填入发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发信人只要提供收信人(To)和主题(Subject)信息即可,自动填入发信人的地址既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又使伪造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行为增加了困难,同时也为收信人回信提供了方便。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可以发给一个人,也可以发给许多人,只要发信人在收信人信息栏里填上你所指定的多个收信人,这样,计算机网络系统将给每个人发“一封”同样内容的信件。而输入信件主题,更是为收件人考虑,它可以让对方迅速了解信件的信息类型,简洁的主题内容对收信人决定是否阅读它更有帮助。这里要说明的是,头部信息,如发信人地址可以伪造,可能有的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软件并不能保证发信人的作假行为都被拒绝,因此真实填写头部信息事实上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1)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部信息通常,电子函件电子(2)信件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尽管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大量信息,但你发信时一定要从收件人角度想想:是否有时间来读它们,你的信件是不是会占用对方大量的时间甚至干扰对方的正常工作?因此尼葛洛庞帝提出:“简洁是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的灵魂。”“要在互联网络上表现使用电子邮递的礼貌,最好的办法就是假定收信人的通信速率只有1200波特,而且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读信。反面教材就是在回信的时候,一字不漏地将原信附上(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我认识的网络老手都有这个习惯)。要让电子函件电子邮件涵义清楚的办法不少,这可能是其中最懒惰的一个办法。当信件很长或信道很窄时,更是要命。”在格式上,要输入收件人的姓名,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网址可能是一个公共用户。收件人姓名要大写以示礼貌和尊重,邮件要填入发信人的姓名。(2)信件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尽管电子函件电子邮(3)必要时输入表意符号上面的信件中,发信人输入了:-),表明了发信人写信的意向,指明这封邮件不是真正的邀请,只不过是愚人节开的一个玩笑而已,这样,收信人在看了信件内容后也不会引起歧义。如果平常日子发这封信,而最后不输入一个:-)符号,那消息也许就是真的,或者让收信人费一番周折来辨别信件内容的真伪。盖茨认为,“现在,电子函件电子邮件成为交换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印刷习惯也在演变,如果你想要一句话让人看了发笑,想要它表达的意思很幽默,你可以加上一个冒号、一个连字号和一个括号,就成了:-),这个合成符号如果侧过来看就成了一张笑脸。例如,你写道:‘那是否是一个高妙的想法,我没有把握。:-)’──这张笑脸表明你的这句话是善意的,用一个反括号,笑脸就变成一张哭丧的脸:-(,一种失望的表情。这些‘情绪符号’可以说是感叹号的远亲。但是,当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过渡到具有视听功能的传播媒介时,这种情绪符号恐难以幸存。”

(3)必要时输入表意符号上面的信件中,发信人输入(4)尽可能地回信一般而言,一个人在收到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后给不给发信人回复是他自己的事,收到家人和朋友的信后尽快给予回信是礼貌和常理。通常,即使收到陌生人的信尽快回复也是礼仪之举。问题在于,由于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的方便性和网址某种程度的公开性,你很可能会收到大量的信件,以至于无法一一答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网络指南类书籍的作者建议只从其中阅读你所要的信件,然后给予答复。也许我们可以进一步建议:有空的话,也尽量给其他发信人回信,表明你的态度。作为大名人的盖茨是这样谈他的境况的:由于在一本名为《富翁及名人电子函件电子邮件通讯录》中记录了他和其他政要的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地址,结果“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雪片般的邮件向我飞来,包括问我如何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索要钱财的人和由于某种原因而把我的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名列入他们名单表中的一些对鲸鱼感兴趣的人。我的地址还招致陌生人粗鲁的或是友好的信息以及来自新闻界的令人气恼的言辞(‘如果截至明天,你还不答复,我就要公布你跟那位袒胸露乳的女招待间的事情’)。”的确,网络绝非一块净土,对待盖茨所收到的这样一类邮件,回不回信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4)尽可能地回信一般而言,一个人在收到电子函件

回复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尼葛洛庞帝指出了两类失“礼”的行为:一是回信时只答“当然”,此外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情当然呢?”可能令人莫名其妙。另一种现象就是在“所有数字化习惯中,最糟糕的就是毫无必要地拷贝,也就是动不动就‘Cc’(抄送)的习惯。(谁还记得Cc是carboncopy,即‘副本’一词的缩写?)堆积如山的副本令许多企业高级经理人员视上网为畏途。电子副本的一大问题是,由于回信往往也传送给整个抄送名单,因此副本会自我繁衍,变得越来越多。你永远不知道某人是偶尔回信给所有人,还是就愿意这么做或不知道该怎么做。假如有个人正在筹备一个临时的国际会议,邀请我和另外50个人参加,我最不爱看的就是50份行程安排表以及有关这些安排的琐碎讨论。”

回复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尼葛洛庞(5)不要无目的的到处随意发信网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邮件通讯手段,但这并不是你随处发信的理由,你应该在必需的时候给人写信。如果收信人迟迟不答复或明确回信表明不愿意继续通信,或拒绝再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最好不要再给他(她)发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继续不断的发邮件应该被视为不友好的、不礼貌的举动。(5)不要无目的的到处随意发信网络提供了十分便利2、电子公告牌(网络新闻)礼仪

电子公告牌是Internet所提供的著名的服务之一,今天,Internet上的电子公告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科学、教育、文化讨论到政治、经济、音乐,从幽默、烹饪、健美到电影、小说、股票等,几乎无所不包。而且由于建立一个电子公告牌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新的电子公告牌。因此,电子公告牌的功能和变化是相当大的,一个网络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他所感兴趣的电子公告牌并且加入进去,他也不可能预料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及多少新的公告牌。2、电子公告牌(网络新闻)礼仪电子公告牌是Interne电子公告牌服务允许网络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讨论小组。

在讨论小组中发表一些见解供组内其他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成员阅读。

发表一个对其他人的见解的看法或意见,等等。电子公告牌服务允许网络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讨论小组

网络新闻(Networknews)是Internet上电子公告牌主要服务之一。网络用户可以向新闻组发送新闻稿(Article),也可以收到新闻组发送给新闻组成员阅读的信息。送到新闻组的每篇文章都像是一封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可以短到只有一行正文,也可以长到许多页正文。与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一样,一篇文章也有一个包含用来说明发送者的头部信息,如作者、接受者、日期和主题等信息内容。

网络用户参加电子公告牌,如网络新闻组,实际包含一系列具体的网络行为,而每一个具体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礼仪”。如阅读、选择网络新闻、订阅或退出新闻组、投送新闻稿件、新闻组的管理、对新旧新闻的增删等,都有其规矩,或许每个新闻组自己也为其成员制定了自己的规则,这里无法详细叙述。网络新闻(Networknews)是Intern基本的在线交流礼仪。要让文件和信息简明扼要。

每条信息集中于一个主题。你对别人说的话要格外小心,不要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信息发布者的社会身份作过多猜测,最好就事论事。不要用学术网从事商业或赢利活动。你的签名应包括你的姓名、职业、单位和网址,但不要超过四行,签名中可选择的信息可以包括你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基本的在线交流礼仪。要让文件和信息简明扼要。大写的词只用来突出要点,或使题目和标题更醒目,也可以用星号*围住一个词使它更突出。没经原作者的允许而把个人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寄往电子公告版是极端无礼的行为。慎用讽刺和幽默,在没有直接交流和必要表意符的情况下,你的玩笑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种批评。大写的词只用来突出要点,或使题目和标题更醒目,也可以用星号尊重版权和出版条例必要时采用缩写式,例如:

IMHO=inmyhumble/honestopinion(以鄙人之见)

FYI=foryourinformation(仅供参考)

BTW=bytheway(附带说说)

Flame=antagonisticcriticism(令人生气的批评)你所提的问题和发表的评论要与讨论组的主题相关。不为其他人“令人生气的批评”(flame)所动,请记住,这些讨论是“开放的”,是一种建设性的交流,你如何对待清单上的其他人,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尊重版权和出版条例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三、网络规范正如我们在论述各种具体的网络礼仪时所表明的,当一个理想的全球网络系统建成之后,它似乎“无所不能”,而今天我们所广泛使用的INTERNET还只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初级阶段”和雏形。既然目前INTERNET系统就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存空间,那网络今后的发展所能给人“想象”和实际运用的空间那将是更为宽阔。科默指出,“事实上,鉴于INTERNET服务的种类太过于繁多,一个人可能花不起那么多时间来了解所有的服务。总而言之:INTERNET包含了使用户能够搜索信息、传送信息并同别的用户交往的众多服务。与些同时,INTERNET服务还可处理广泛多样的信息类型,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实时视象以及多媒体合成信息。”因此,我们一一罗列各种具体的网络功能及其礼仪就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三、网络规范正如我们在论述各种具体的网络礼仪时所表明的,当一三、网络规范按一般理解,规范(Norm)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美国学者基辛(RogerMartinKeesing)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包含一套大家或多或少都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维持着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但人们所接受的这些社会生活标准仍不断与个人的驱力和目标冲突。而且由于集体标准和个人利益存在着鸿沟,于是就有人违犯规则或以自己的规则行事。因此社会科学家看到了同一问题的两面。他们必须了解和解释为什么人们遵守那些阻挠他们自己的目标的规则,也必须了解当人们忽视或破坏规则时,社会秩序如何维持。”

三、网络规范按一般理解,规范(Norm)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三、网络规范道德规范涉及人类的全部道德现象,的确,道德不像法律,它需要人们“自觉”去实践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必须把大家都“应该”遵循的行为方式形式化,变成一条条具体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标准,一来制约人们行为的过程和方向,一来可以有一个标准对人们道德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礼仪规定你该怎么做,而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因为它符合“规范”,有了规范,才能为行为的合理性确定道德位置。因此,“各种道德都有规范形式,否则,既无从表现,也不能发挥其判断和调整行为的作用。依据道德内容的不同,人们提炼形成各个不同的规范序列。有职业道德的规范系统、社会公共道德的规范系统,阶级道德的规范系统,等等,由此构成社会意识形态中广袤完备的总的道德规范体系,织就了丰富、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

三、网络规范道德规范涉及人类的全部道德现象,的确,道德不像法三、网络规范在谈到网络道德规范时,一个必须搞清楚问题的就是网络规范的“普遍有效性”。因为人们通常会认为,“礼仪”对我们的约束往往可能具有“非道德的关联性”,因为人们会觉得我非得与人吻别只是出于礼貌,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只能“例行公事”罢了,这仅仅出于对某种习俗的尊重,不存在道德判断问题。而“规范”就不同了,我不按规范去做,这不仅仅是不礼貌,而且是不道德,这时,人们就会去问,某种规范凭什么可以制约我这个与你们具有不同“礼节”的人呢?规范是普遍有效的吗?三、网络规范在谈到网络道德规范时,一个必须搞清楚问题的就是网三、网络规范我们认为,存在着一些基本规范,它们反映出人类普遍的、一般的道德关系。尤其对许多道德规范来说,它是历史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稳定的东西,因此具有“全人类性”,你可以认为握手比拥抱更“文明”、更“礼貌”,也可以认为拥抱比握手更“文明”,也存在着“你要与别人握手”或“你要与别人拥抱”这些相互矛盾的“规范”,但作为一个人,你总不能否认“你不应该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这类规范具有更普遍的道德意义吧。它既可以在以握手为表达情义的地方适用,也可以在其他道德行为方式中适用,这就是“普遍”的规范。三、网络规范我们认为,存在着一些基本规范,它们反映出人类普遍三、网络规范之所以要特别强调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是因为网络规范必须具有这样的特点。网络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打破地域和民族界限把世界联成一个“网络共同体”,如果各地区、各民族都以自己特有的习惯和规范来参与网络,网络社会就无法正常运作。因此,大家必须保留自己特有的东西,或让自己特有的东西为网络社会的人们共同赞成,或重新构建彼此都理解并遵循的规范,这样,网络交往才有可能。进一步说,也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规范或“世界性的”规范(不是局部的、运用于某一种文化的规范)才能得到网络成员的赞成,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网络社会。三、网络规范之所以要特别强调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是因为三、网络规范到目前为止,比如在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上,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并没有形成,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计算机网络规范。但我们认为,这些规范由于考虑了一般道德要求在网络上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目前网络发展水平的基本需要,因此很多规范具有普遍的“网络规范”的特征。而且,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其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来,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的规范和准则。因此,这些规范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积极的网络道德建设态度应该是对它们加以概括,并最终遵守它们。三、网络规范到目前为止,比如在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络上,或在整个三、网络规范国外研究者认为,每个网络用户必须认识到:他(她)在接近大量的网络服务器、地址、系统和人时,他们的行为最终是要负责任的。“因特网国际互联网”或者“网络”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网络,它更是一个由成千上万的个人组成的网络“社会”,就象你驾车要达到某个目的地一样必须通过不同的交通路段,你在网络上实际也是在通过不同的网络“地段”,因此,参与到网络系统中的用户不仅应该意识到“交通”或网络规则,也应认识到其它网络参与者的存在,即最终要认识到网络行为无论如何是要遵循一定的规范的。作为一个网络用户,你可以被允许接近其它网络或者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系统,但你也要认识到每个网络或系统都有它自己的规则和程序,在一个网络或系统中被允许的行为在另一个网络或系统中也许是受控制,甚至是被禁止的。因此,遵守其它网络的规则和程序也是网络用户的责任,作为网络用户要记住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用户“能够”(can)采取一种特殊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应该”(should)采取那样的行为。三、网络规范国外研究者认为,每个网络用户必须认识到:他(她)“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

(2)--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4)--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5)--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1)--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没有付钱的软件;(7)--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6)--你不应使用或拷贝你美国的计算机协会(TheAssociationofComputingMachinery)是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它希望它的成员支持下列一般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1)--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2)--避免伤害他人;

(3)--要诚实可靠;

(4)--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行为;美国的计算机协会(TheAssociationof

(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

(6)--尊重知识产权;

(7)--尊重他人的隐私;

(8)--保守秘密。(5)--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The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NetworkEthicsStatement)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

(1)--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2)--商业性地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3)--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5)--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

(6)--伪造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信息。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TheUniversity本章完!本章完!第九章网络礼仪和规范

网络礼仪概述

具体的网络礼仪

网络规范

第九章网络礼仪和规范网络礼仪概述一、网络礼仪概述

日本学者小松和彦在研究宗教神话礼仪时,对宗教礼仪作了一定的分析,他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礼仪的一般特征并用来引伸到对网络礼仪的解释中。“礼仪是在文化上被加以形式化了的行为的实际表演,在特定场合,一般反复地重复同一作法。”比如宗教“礼仪是把宗教的信仰和超自然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它从形式的和重复的行为出发,甚至是包含了极为日常的形式的和反复的行为,诸如问候、辞谢、握手、饮食及其他礼节的行为。在人类学上,礼仪(Ritual)这个词,有着只在把宗教信仰作为前提的场合才使用的倾向,在其他场合,一般用仪式(Ceremony)这个词。例如,祭神是礼仪,而入学式和毕业式之类则是仪式。与此相对,作为日常习惯的形式性行为,也有称作礼仪行为的,但一般说来,它与礼仪和仪式相区别,多是作为格式(Etiquette)或规矩(Manner)来处理。”也就是说,礼仪在宗教意义上是Ritual,而在日常生活中则表现为Etiquette。他这里所说的“礼仪”,事实上大致相当于我们平常说的“仪式”,而我们所说的“礼仪”与此有一些区别。一、网络礼仪概述日本学者小松和彦在研究宗教神话礼仪时,对宗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礼仪”概念,是从英语Netiquette翻译而来,这是一个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的英文单词,由“网络”(Network)和“礼仪”(Etiquette)组合而成。英语中Etiquette既指礼节、礼仪,如外交礼节(DiplomaticEtiquette),又指(同业间的)规矩、成规和行为格式,如医务界的成规(MedicalEtiquette),或违反比赛规则(beagainsttheetiquetteofthegame)等。上面日本学者所说的礼仪(Ritual)主要指宗教“仪式”和“庆典仪式”,我们所说的“礼仪”(Etiquette)是指一种日常行为方式或“格式”,它不需要通过组织化的行为来完成,而是人们日常行为中为了表达某种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彼此间“约定”或“规定”的行为表达方式。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礼仪”概念,是从英语Netiquet网络礼仪:首先,网络礼仪是网络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我们注意到,现有的网络礼仪“格式”实际上是人们“应该”做的基本行为准则,网络人都认为这些是起码的道德要求,一个人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或不会做,很难相信他能够遵循更严格、更高的网络道德标准。就象一个售货员连起码的礼貌语言都不愿用,顾客很难相信他(她)的其他商业行为和日常行为会做得更好。从人们直接交往,到电话交往,再到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进步和变化,与此相适应也要求人们采用新的、变化的交往礼仪。网络礼仪:首先,网络礼仪是网络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我们网络礼仪:

其次,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解的重要手段。网络礼仪规则和内容的确定,大多数确实只是道德律令般的“应该”,但礼仪又的确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形的,它是网络交往中人们所能找到的最能使网络社会正常运行的行为方式。正是有了这些礼仪,人们明确了哪些行为是应该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的。也许网络发展中有些礼仪会象我们日常交往中的一些东西变得过时而被淘汰,如磕头、作揖在今天在很多地方就被看成是不可取的“礼节”,但目前而言,确定下来的礼仪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网络交往的有序进行。网络礼仪:其次,网络礼仪是保障网络社会正常交往和达到相互理网络礼仪的要素或结构组成:

招呼礼仪

交流礼仪

表达礼仪

网络礼仪的要素或结构组成:招呼礼仪(1)招呼礼仪。它表明的是你想与谁交谈,该怎样问候和称呼。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我们对不同身份和年龄的人有不同的打招呼方式和礼节,如对长辈称呼“您”,对同辈和晚辈可以用“你”。而在网络上,交谈双方的身份常常是不清楚的,你所能知道的很可能是一串没有身份特征的长串字符,这时你就必须考虑到“礼节”,如目前网络礼仪要求大写对方姓名的字母就是表示你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小写则意味着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再者,你要与某个网络者进行交流也得看对方是否愿意,或者有没有功夫,否则,随随便便地往别人的“信箱”发信,或者塞入广告单之类的东西也可以看成是不礼貌的行为,这种情形就象我们未经许可随便进入别人家里,或进门不敲门一样属于“非礼”行为。网络邮件真是太方便了,你不用到邮局就可以向任何网上地址送信,一封信还可以向许多人发送,但是别忘了,如果别人不愿意与你“交谈”而你不断地给他(她)送,这不仅妨碍人们正常收取信件,也有“骚扰”之嫌。因此,学会网络上新型的“招呼”方式和“结识”礼仪,是网络者行为礼仪的初级教程。(1)招呼礼仪。它表明的是你想与谁交谈,该怎样问候和称呼。在(2)交流礼仪。网络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为人们交流提供了方便、多样的方式,正是如此,也使得网络交流礼仪显现纷繁复杂的局面。如中国人常说,礼尚往来。也许这在交往范围较窄的“前网络”时代,你还可以从容“应付”,但以网络为媒介扩大了的交往中,信息量剧增,交往者众多的情况下,你就可能来不及“应付”,要不要给每一个来信者回信呢,这事实上存在着“礼”不“礼”的问题。你如果参加了一个新闻组,你既有权利从中获取消息,那么也有义务为它提供信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负责的人,你所提供的信息最好对别人有帮助和别人也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为了保证传输线路的畅通和别人的时间不被浪费,网络对你发的信息的长短就可能作出某些规定和要求,这也是一种“礼仪”。如许多网络就“规定”发信者要写明信件“主题”等,这就是一种交流格式或“礼仪”。(2)交流礼仪。网络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为人们交流提供了方便、(3)表达礼仪。这些礼仪可以表明一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如在网络上,表达幽默可以用三个符号:冒号(:)、连字号(-)和右括号())组合起来表示,成了:-),这个合成符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就象一张笑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一可以表明发信者对所表述信息的基本态度,一可以让收信人决定对待这条信息的方式,他看了这个符号后可以象对待一个幽默故事那样轻松处置,不必当真,否则收信人会对信件产生歧义。这实际上是一个“礼仪”,一种方式,一种约定成俗的“规矩”,在表明你的行为的同时,也表明对对方的尊重。(3)表达礼仪。这些礼仪可以表明一个人的态度和情感,如在网络网络礼仪的特点:普遍公认性技术可行性可理解性弱强制性网络礼仪的特点:普遍公认性其一,普遍公认性我们知道,由于人类各民族地域和传统的差异,目前存在的交往礼仪也是千姿百态,同样的行为会有不同的“表达式”和“礼仪”,对同样的行为也有不同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如有的民族见面拥抱是礼仪,有的民族则认为这有失庄重甚至属于“非礼”,有的民族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拒绝,有的则相反。而网络礼仪则要求某种一致的“格式”,只要是“在线”居民,大家都必须认同一致的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可以理解”,而且要求共同遵守。在网络上你就不能象今天这样,在中国的道路上驾车靠右行驶,在某国的土地上却须靠左行驶,信息网络把各个区域连成一片,除了每个路段也许还保留自己的规则外(当然,随着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这些“土”规矩将受到严重挑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求有同一的交通规则,制定一致的交通信号牌,网络礼仪就是这样一些“通行”的标准和方式。其一,普遍公认性我们知道,由于人类各民族地域和传统的差异,目其二,技术可行性网络社会,信息是靠电子通道传输的,因此礼仪的表达受到“线路”的制约,当多媒体传输技术没有普遍实行时,你的礼仪表达式只能是符号式的,我们日常表示礼仪的方式,握手,敬礼,干怀等不可能通过网络“现实化”,只能是符号“象征化”。网络礼仪是符号礼仪,是技术的“需要”又是技术的“必然”。其二,技术可行性网络社会,信息是靠电子通道传输的,因此礼仪的常用的符号表达式有::-)最基本的笑容,用来表示玩笑和幽默;-)眨着眼睛,狡黠地笑:-)苦笑,心情沮丧:-I漠不关心的笑容:->辛辣的评价>:->恶作剧式的笑%-)在屏幕前坐了很久,两眼发花:*)喝醉了常用的符号表达式有::-)最基本的笑容,用来表示:-7在讽刺你:’-(作者在哭:-@作者在叫:-{)作者有胡子{:-)作者戴假发:-#作者戴牙托:-作者是个结巴:-Q作者抽烟:-7在讽刺你其三,可理解性网络专家一再告诫我们,网络交往与日常交往不同,我们日常交往的对象是可见、可知、可感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往往就是与你在同一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与你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和道德礼仪。如果你把你习以为常的东西带入网络,可能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与你“谈情说爱”的很可能是一个与你性别相同的爱捉弄别人的玩家,你收到的“即时”回信,而作者很可能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总之,在很多方面,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感觉似乎要完全变化,例如,在以Netiquette为名字的新闻组中的许多文章就常建议人们不要以已之心度“他人”之腹,不要对作者作任何假定。其三,可理解性网络专家一再告诫我们,网络交往与日常交往不同,

网络礼仪的一些规则是从排除背景差异而达到正常交流的要求出发的,它要求某种行为方式整齐划一,看起来可能“严格”或者“繁琐”了些,但却是必要的。如一些网络组织和信息服务机构要求进入者和索取信息者一项一项地填写自己的个人资料就是为了更多地了解你,你不要总认为自己了解自己就行,而让对方了解你哪怕你是否抽烟都能更好地促进交流。你必须感觉到,你面对的不是电脑屏幕,而是网络中许多的生命体,网络中流动的是符号化、比特化了的你,别人对你来说也是一样,网络礼仪正是把这些比特拟人化来看待的。而且,网络礼仪是一种行为格式,就象语言格式一样,“语法”保证了它的可理解性,你遵守了语法规则,人们才能理解。网络礼仪的一些规则是从排除背景差异而达到正常交流的其四,弱强制性从礼仪的一般特征看,礼仪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它既然是固化、形式化了的行为方式,就“应该”,而且在某些场合“必须”执行。当然,各种礼仪的强制度是不一样的,有些生活礼仪较弱,甚至可能变通。而有的礼仪,如宗教仪式,参加某种组织的加入仪式或庆典祭祀活动,其礼仪就具有较高的“强制性”。其四,弱强制性从礼仪的一般特征看,礼仪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我们这里说的网络礼仪的“弱强制性”,并非指目前所有的网络礼仪都是不严格的,事实上,某些网络礼仪是相当严格的,你不遵守就可能遭到“严酷”的惩罚。我们所说的“弱强制性”是指网络行为主体由于网络行为本身的特点,更具有自主性和自由度,没有人站在你的身旁看着你做什么,技术的局限性和方便性,也许加上我们今天价值观中对隐私权的尊重,使得行为者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做了不道德的事也能不为人知,网络礼仪尽管存在,但那是死的,你却可以有办法绕着走或对着干。你关上房门,打开电脑,也许这整个世界就是你的,你如果没有自我道德意识,并不愿意接受礼仪规范(在许多情况下,网络礼仪是网络道德的外在形式),那么别说礼仪,规则规范与你也只是一纸空文。你向遥远它国的异性发一封侮辱性的信件,你尽管放心不会有人乘飞机来找你算账,没有道德感的网络行为主体,网络礼仪在绝大多数情况与他不会有任何关系,这到应了当今有些人的道德观,而且在网络上可能更容易表露:我是流氓,我怕谁?因此,网络礼仪和规范在今天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些“建议”,它的“弱”性可想而知。我们这里说的网络礼仪的“弱强制性”,并非指目前所有二、具体的网络礼仪

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

电子公告牌(网络新闻)礼仪

二、具体的网络礼仪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1、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

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部信息

信件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

必要时输入表意符号

尽可能地回信

不要无目的的到处随意发信

1、电子函件电子邮件(E-mail)礼仪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1)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部信息通常,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软件会自动填入发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发信人只要提供收信人(To)和主题(Subject)信息即可,自动填入发信人的地址既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又使伪造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行为增加了困难,同时也为收信人回信提供了方便。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可以发给一个人,也可以发给许多人,只要发信人在收信人信息栏里填上你所指定的多个收信人,这样,计算机网络系统将给每个人发“一封”同样内容的信件。而输入信件主题,更是为收件人考虑,它可以让对方迅速了解信件的信息类型,简洁的主题内容对收信人决定是否阅读它更有帮助。这里要说明的是,头部信息,如发信人地址可以伪造,可能有的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软件并不能保证发信人的作假行为都被拒绝,因此真实填写头部信息事实上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1)输入信件所必需的头部信息通常,电子函件电子(2)信件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尽管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大量信息,但你发信时一定要从收件人角度想想:是否有时间来读它们,你的信件是不是会占用对方大量的时间甚至干扰对方的正常工作?因此尼葛洛庞帝提出:“简洁是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的灵魂。”“要在互联网络上表现使用电子邮递的礼貌,最好的办法就是假定收信人的通信速率只有1200波特,而且也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来读信。反面教材就是在回信的时候,一字不漏地将原信附上(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我认识的网络老手都有这个习惯)。要让电子函件电子邮件涵义清楚的办法不少,这可能是其中最懒惰的一个办法。当信件很长或信道很窄时,更是要命。”在格式上,要输入收件人的姓名,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网址可能是一个公共用户。收件人姓名要大写以示礼貌和尊重,邮件要填入发信人的姓名。(2)信件内容要尽可能简短明了尽管电子函件电子邮(3)必要时输入表意符号上面的信件中,发信人输入了:-),表明了发信人写信的意向,指明这封邮件不是真正的邀请,只不过是愚人节开的一个玩笑而已,这样,收信人在看了信件内容后也不会引起歧义。如果平常日子发这封信,而最后不输入一个:-)符号,那消息也许就是真的,或者让收信人费一番周折来辨别信件内容的真伪。盖茨认为,“现在,电子函件电子邮件成为交换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印刷习惯也在演变,如果你想要一句话让人看了发笑,想要它表达的意思很幽默,你可以加上一个冒号、一个连字号和一个括号,就成了:-),这个合成符号如果侧过来看就成了一张笑脸。例如,你写道:‘那是否是一个高妙的想法,我没有把握。:-)’──这张笑脸表明你的这句话是善意的,用一个反括号,笑脸就变成一张哭丧的脸:-(,一种失望的表情。这些‘情绪符号’可以说是感叹号的远亲。但是,当电子函件电子邮件过渡到具有视听功能的传播媒介时,这种情绪符号恐难以幸存。”

(3)必要时输入表意符号上面的信件中,发信人输入(4)尽可能地回信一般而言,一个人在收到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后给不给发信人回复是他自己的事,收到家人和朋友的信后尽快给予回信是礼貌和常理。通常,即使收到陌生人的信尽快回复也是礼仪之举。问题在于,由于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的方便性和网址某种程度的公开性,你很可能会收到大量的信件,以至于无法一一答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网络指南类书籍的作者建议只从其中阅读你所要的信件,然后给予答复。也许我们可以进一步建议:有空的话,也尽量给其他发信人回信,表明你的态度。作为大名人的盖茨是这样谈他的境况的:由于在一本名为《富翁及名人电子函件电子邮件通讯录》中记录了他和其他政要的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地址,结果“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雪片般的邮件向我飞来,包括问我如何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索要钱财的人和由于某种原因而把我的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名列入他们名单表中的一些对鲸鱼感兴趣的人。我的地址还招致陌生人粗鲁的或是友好的信息以及来自新闻界的令人气恼的言辞(‘如果截至明天,你还不答复,我就要公布你跟那位袒胸露乳的女招待间的事情’)。”的确,网络绝非一块净土,对待盖茨所收到的这样一类邮件,回不回信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4)尽可能地回信一般而言,一个人在收到电子函件

回复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尼葛洛庞帝指出了两类失“礼”的行为:一是回信时只答“当然”,此外什么话也不说,“什么事情当然呢?”可能令人莫名其妙。另一种现象就是在“所有数字化习惯中,最糟糕的就是毫无必要地拷贝,也就是动不动就‘Cc’(抄送)的习惯。(谁还记得Cc是carboncopy,即‘副本’一词的缩写?)堆积如山的副本令许多企业高级经理人员视上网为畏途。电子副本的一大问题是,由于回信往往也传送给整个抄送名单,因此副本会自我繁衍,变得越来越多。你永远不知道某人是偶尔回信给所有人,还是就愿意这么做或不知道该怎么做。假如有个人正在筹备一个临时的国际会议,邀请我和另外50个人参加,我最不爱看的就是50份行程安排表以及有关这些安排的琐碎讨论。”

回复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尼葛洛庞(5)不要无目的的到处随意发信网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邮件通讯手段,但这并不是你随处发信的理由,你应该在必需的时候给人写信。如果收信人迟迟不答复或明确回信表明不愿意继续通信,或拒绝再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最好不要再给他(她)发电子函件电子邮件,继续不断的发邮件应该被视为不友好的、不礼貌的举动。(5)不要无目的的到处随意发信网络提供了十分便利2、电子公告牌(网络新闻)礼仪

电子公告牌是Internet所提供的著名的服务之一,今天,Internet上的电子公告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科学、教育、文化讨论到政治、经济、音乐,从幽默、烹饪、健美到电影、小说、股票等,几乎无所不包。而且由于建立一个电子公告牌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新的电子公告牌。因此,电子公告牌的功能和变化是相当大的,一个网络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他所感兴趣的电子公告牌并且加入进去,他也不可能预料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及多少新的公告牌。2、电子公告牌(网络新闻)礼仪电子公告牌是Interne电子公告牌服务允许网络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讨论小组。

在讨论小组中发表一些见解供组内其他对相关主题感兴趣的成员阅读。

发表一个对其他人的见解的看法或意见,等等。电子公告牌服务允许网络用户:选择一个或多个感兴趣的讨论小组

网络新闻(Networknews)是Internet上电子公告牌主要服务之一。网络用户可以向新闻组发送新闻稿(Article),也可以收到新闻组发送给新闻组成员阅读的信息。送到新闻组的每篇文章都像是一封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可以短到只有一行正文,也可以长到许多页正文。与电子函件电子邮件一样,一篇文章也有一个包含用来说明发送者的头部信息,如作者、接受者、日期和主题等信息内容。

网络用户参加电子公告牌,如网络新闻组,实际包含一系列具体的网络行为,而每一个具体行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礼仪”。如阅读、选择网络新闻、订阅或退出新闻组、投送新闻稿件、新闻组的管理、对新旧新闻的增删等,都有其规矩,或许每个新闻组自己也为其成员制定了自己的规则,这里无法详细叙述。网络新闻(Networknews)是Intern基本的在线交流礼仪。要让文件和信息简明扼要。

每条信息集中于一个主题。你对别人说的话要格外小心,不要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信息发布者的社会身份作过多猜测,最好就事论事。不要用学术网从事商业或赢利活动。你的签名应包括你的姓名、职业、单位和网址,但不要超过四行,签名中可选择的信息可以包括你的住址和电话号码。基本的在线交流礼仪。要让文件和信息简明扼要。大写的词只用来突出要点,或使题目和标题更醒目,也可以用星号*围住一个词使它更突出。没经原作者的允许而把个人电子函件电子邮件寄往电子公告版是极端无礼的行为。慎用讽刺和幽默,在没有直接交流和必要表意符的情况下,你的玩笑也许会被认为是一种批评。大写的词只用来突出要点,或使题目和标题更醒目,也可以用星号尊重版权和出版条例必要时采用缩写式,例如:

IMHO=inmyhumble/honestopinion(以鄙人之见)

FYI=foryourinformation(仅供参考)

BTW=bytheway(附带说说)

Flame=antagonisticcriticism(令人生气的批评)你所提的问题和发表的评论要与讨论组的主题相关。不为其他人“令人生气的批评”(flame)所动,请记住,这些讨论是“开放的”,是一种建设性的交流,你如何对待清单上的其他人,别人也会这样对待你。尊重版权和出版条例网络礼仪和规范培训教材三、网络规范正如我们在论述各种具体的网络礼仪时所表明的,当一个理想的全球网络系统建成之后,它似乎“无所不能”,而今天我们所广泛使用的INTERNET还只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初级阶段”和雏形。既然目前INTERNET系统就已经给人们提供了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存空间,那网络今后的发展所能给人“想象”和实际运用的空间那将是更为宽阔。科默指出,“事实上,鉴于INTERNET服务的种类太过于繁多,一个人可能花不起那么多时间来了解所有的服务。总而言之:INTERNET包含了使用户能够搜索信息、传送信息并同别的用户交往的众多服务。与些同时,INTERNET服务还可处理广泛多样的信息类型,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实时视象以及多媒体合成信息。”因此,我们一一罗列各种具体的网络功能及其礼仪就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三、网络规范正如我们在论述各种具体的网络礼仪时所表明的,当一三、网络规范按一般理解,规范(Norm)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美国学者基辛(RogerMartinKeesing)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包含一套大家或多或少都共同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维持着有秩序的社会生活。但人们所接受的这些社会生活标准仍不断与个人的驱力和目标冲突。而且由于集体标准和个人利益存在着鸿沟,于是就有人违犯规则或以自己的规则行事。因此社会科学家看到了同一问题的两面。他们必须了解和解释为什么人们遵守那些阻挠他们自己的目标的规则,也必须了解当人们忽视或破坏规则时,社会秩序如何维持。”

三、网络规范按一般理解,规范(Norm)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三、网络规范道德规范涉及人类的全部道德现象,的确,道德不像法律,它需要人们“自觉”去实践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必须把大家都“应该”遵循的行为方式形式化,变成一条条具体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标准,一来制约人们行为的过程和方向,一来可以有一个标准对人们道德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价。礼仪规定你该怎么做,而为什么这么做就是因为它符合“规范”,有了规范,才能为行为的合理性确定道德位置。因此,“各种道德都有规范形式,否则,既无从表现,也不能发挥其判断和调整行为的作用。依据道德内容的不同,人们提炼形成各个不同的规范序列。有职业道德的规范系统、社会公共道德的规范系统,阶级道德的规范系统,等等,由此构成社会意识形态中广袤完备的总的道德规范体系,织就了丰富、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

三、网络规范道德规范涉及人类的全部道德现象,的确,道德不像法三、网络规范在谈到网络道德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