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_第1页
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_第2页
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_第3页
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_第4页
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分类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Ⅳ型: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肿瘤分类1山田分类法:山田分类法:2

按组织来源分类:起于粘膜层(息肉)、源于间叶组织(间质瘤GIST)。粘膜层:息肉(腺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增生性)粘膜下层:间质瘤(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按组织来源分类:起于粘膜层(息肉)、源于间叶组织(间3息肉腺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4一、腺瘤性息肉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腺瘤与结肠癌有重要相关性。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绒毛状腺瘤、病理发现不典型增生以及形态学为广基腺瘤的病变癌变率显著增高。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一、腺瘤性息肉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5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

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61.腺瘤性息肉左半结肠及直肠为多见多为单发,也可多发,甚至成息肉病内镜下可见粘膜隆起样改变,表面常较光滑,颜色较正常粘膜颜色略红,较大者表面常充血、水肿明显,触之易渗血。有蒂、亚蒂及广基息肉1.腺瘤性息肉左半结肠及直肠为多见7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直径超过2cm伴随CEA升高的息肉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多发的、广基的病灶直肠、回盲部位的息肉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直径超过2cm8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息肉,带亚蒂,表面充血。

直肠息肉,广基隆起,无蒂,顶端充血、糜烂。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息肉,带亚蒂,表面充9

随着色素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息肉及微小、扁平病灶的发现有了新的进步。

扁平增生息肉,常规内镜显示不清,染色后形态清晰

扁平增生息肉,表面颗粒样隆起,染色清晰显示

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随着色素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息肉及微小、扁平10一些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

Gardner综合征

Turcot综合征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一些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11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界限清晰的黑色素斑,直径1-2mm,伴有唇、颊色素沉着,有时面部、手指亦涉及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FAP家族史多部位涉及总量最终》》100枚数量多多,形态多多不处理,绝对癌变!全身合并病变(视网膜,骨瘤,纤维瘤早期治疗,预防癌变!(电切+手术)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12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回肠末端息肉

FAP患者,结肠密布大小不等息肉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回肠末端息肉FAP患者,结肠密布13错构瘤型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空肠和回肠及结肠多发的息肉,数目极多界限清晰的黑色素斑,直径1-2mm,伴有唇、颊色素沉着,有时面部、手指亦涉及错构瘤型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14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15幼年性息肉病

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多为单发,部分多发息肉通常圆形,常带细长蒂,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样儿童消化道出血多由此引发幼年性息肉病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16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17炎性息肉主要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血吸虫感染等息肉常多发,集中于结肠炎症累及肠段,呈片状或广泛发作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假息肉炎性息肉主要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18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19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20间质瘤(GIST)胃肠粘膜下肿瘤(GastrointestinalStomalTumors,GISTs)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①腔内型:②腔外型③壁间型④混合型。间质瘤(GIST)胃肠粘膜下肿瘤(Gastrointesti21粘膜下肿瘤表面覆有光滑粘膜,基底广阔粘膜下肿瘤表面覆有光滑粘膜,基底广阔22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正常胃肠道粘膜“低(粘膜层)-高(粘膜下层)-低(固有肌层)-高(浆膜层)”回声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脂肪瘤活检可见脂肪组织流出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活检钳按压囊性感强,按压后呈现“靠垫征”

脂肪瘤活检可见脂肪组织流出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23结肠气囊肿,可见隆起病变几近透明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结肠气囊肿,可见隆起病变几近透明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24超声内镜正常胃肠道粘膜“低(粘膜层)-高(粘膜下层)-低(固有肌层)-高(浆膜层)”回声诊断意义治疗意义超声内镜正常胃肠道粘膜“低(粘膜层)-高(粘膜下层)-低(25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第三层显示低回声均质团块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结肠脂肪瘤EUS图像,呈均质高回声团块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第三层显示低回声均质团块结肠平滑肌26感谢!感谢!27山田分类法:山田分类法:28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

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29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30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31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32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结肠息肉,带亚蒂,表面充血。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扁平增生息肉,表面颗粒样隆起,染色清晰显示内镜下可见粘膜隆起样改变,表面常较光滑,颜色较正常粘膜颜色略红,较大者表面常充血、水肿明显,触之易渗血。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胃肠粘膜下肿瘤(GastrointestinalStomalTumors,GISTs)扁平增生息肉,表面颗粒样隆起,染色清晰显示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空肠和回肠及结肠多发的息肉,数目极多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主要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血吸虫感染等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随着色素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息肉及微小、扁平病灶的发现有了新的进步。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腺瘤与结肠癌有重要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腺瘤与结肠癌有重要相关性。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结肠脂肪瘤EUS图像,呈均质高回声团块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脂肪瘤活检可见脂肪组织流出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FAP患者,结肠密布大小不等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扁平增生息肉,常规内镜显示不清,染色后形态清晰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界限清晰的黑色素斑,直径1-2mm,伴有唇、颊色素沉着,有时面部、手指亦涉及腺瘤与结肠癌有重要相关性。结肠气囊肿,可见隆起病变几近透明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息肉常多发,集中于结肠炎症累及肠段,呈片状或广泛发作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结肠脂肪瘤EUS图像,呈均质高回声团块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儿童消化道出血多由此引发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感谢!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Peutz-Jeghers33肿瘤分类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Ⅳ型: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肿瘤分类34山田分类法:山田分类法:35

按组织来源分类:起于粘膜层(息肉)、源于间叶组织(间质瘤GIST)。粘膜层:息肉(腺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增生性)粘膜下层:间质瘤(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按组织来源分类:起于粘膜层(息肉)、源于间叶组织(间36息肉腺瘤性错构瘤性炎症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37一、腺瘤性息肉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腺瘤与结肠癌有重要相关性。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绒毛状腺瘤、病理发现不典型增生以及形态学为广基腺瘤的病变癌变率显著增高。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一、腺瘤性息肉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38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

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391.腺瘤性息肉左半结肠及直肠为多见多为单发,也可多发,甚至成息肉病内镜下可见粘膜隆起样改变,表面常较光滑,颜色较正常粘膜颜色略红,较大者表面常充血、水肿明显,触之易渗血。有蒂、亚蒂及广基息肉1.腺瘤性息肉左半结肠及直肠为多见40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直径超过2cm伴随CEA升高的息肉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多发的、广基的病灶直肠、回盲部位的息肉腺瘤癌变的高危因素:直径超过2cm41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息肉,带亚蒂,表面充血。

直肠息肉,广基隆起,无蒂,顶端充血、糜烂。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息肉,带亚蒂,表面充42

随着色素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息肉及微小、扁平病灶的发现有了新的进步。

扁平增生息肉,常规内镜显示不清,染色后形态清晰

扁平增生息肉,表面颗粒样隆起,染色清晰显示

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随着色素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息肉及微小、扁平43一些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

Gardner综合征

Turcot综合征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一些息肉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44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界限清晰的黑色素斑,直径1-2mm,伴有唇、颊色素沉着,有时面部、手指亦涉及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FAP家族史多部位涉及总量最终》》100枚数量多多,形态多多不处理,绝对癌变!全身合并病变(视网膜,骨瘤,纤维瘤早期治疗,预防癌变!(电切+手术)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45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回肠末端息肉

FAP患者,结肠密布大小不等息肉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回肠末端息肉FAP患者,结肠密布46错构瘤型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空肠和回肠及结肠多发的息肉,数目极多界限清晰的黑色素斑,直径1-2mm,伴有唇、颊色素沉着,有时面部、手指亦涉及错构瘤型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47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48幼年性息肉病

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多为单发,部分多发息肉通常圆形,常带细长蒂,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样儿童消化道出血多由此引发幼年性息肉病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49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50炎性息肉主要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血吸虫感染等息肉常多发,集中于结肠炎症累及肠段,呈片状或广泛发作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假息肉炎性息肉主要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5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52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53间质瘤(GIST)胃肠粘膜下肿瘤(GastrointestinalStomalTumors,GISTs)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①腔内型:②腔外型③壁间型④混合型。间质瘤(GIST)胃肠粘膜下肿瘤(Gastrointesti54粘膜下肿瘤表面覆有光滑粘膜,基底广阔粘膜下肿瘤表面覆有光滑粘膜,基底广阔55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正常胃肠道粘膜“低(粘膜层)-高(粘膜下层)-低(固有肌层)-高(浆膜层)”回声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脂肪瘤活检可见脂肪组织流出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研究显示,临床发现的腺瘤中管状腺瘤约占80%,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分别占10%。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结肠脂肪瘤,表明光滑,色淡黄色活检钳按压囊性感强,按压后呈现“靠垫征”

脂肪瘤活检可见脂肪组织流出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56结肠气囊肿,可见隆起病变几近透明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结肠气囊肿,可见隆起病变几近透明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57超声内镜正常胃肠道粘膜“低(粘膜层)-高(粘膜下层)-低(固有肌层)-高(浆膜层)”回声诊断意义治疗意义超声内镜正常胃肠道粘膜“低(粘膜层)-高(粘膜下层)-低(58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第三层显示低回声均质团块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结肠脂肪瘤EUS图像,呈均质高回声团块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第三层显示低回声均质团块结肠平滑肌59感谢!感谢!60山田分类法:山田分类法:61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

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62结直肠良性肿瘤课件6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64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炎性息肉形成粘膜桥65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结肠息肉,带蒂,表面粗糙,顶端充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FAP患者,胃底多发息肉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结肠息肉,带亚蒂,表面充血。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多发炎性息肉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扁平增生息肉,表面颗粒样隆起,染色清晰显示内镜下可见粘膜隆起样改变,表面常较光滑,颜色较正常粘膜颜色略红,较大者表面常充血、水肿明显,触之易渗血。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Peutz-Jeghers综合征是一种错构瘤样病变Ⅲ型: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结肠多发血管瘤,部分病变呈淡蓝色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Cronkhite-Canada综合征结肠腺瘤分三种: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胃肠粘膜下肿瘤(GastrointestinalStomalTumors,GISTs)扁平增生息肉,表面颗粒样隆起,染色清晰显示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绒毛状腺瘤,染色后息肉表面绒毛感清晰显示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空肠和回肠及结肠多发的息肉,数目极多结肠腺瘤,直径>2cm,组织类型为管状-绒毛状腺瘤,易癌变主要继发于结肠各种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血吸虫感染等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间叶组织起源,以良性多见,结肠多见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等,以脂肪瘤、平滑肌瘤相对多见FAP患者,结肠广泛分布半球形息肉,宽而无蒂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结肠平滑肌瘤EUS图像,粘膜下类圆形均质低回声团块儿童的直肠和乙状结肠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随着色素内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息肉及微小、扁平病灶的发现有了新的进步。本讲座以此分类分别阐述家族型息肉病(FAP超过40岁常规癌变)山田分类法:根据病变形态的不同划分I型: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腺瘤与结肠癌有重要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发结肠息肉,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见背景结肠粘膜弥漫炎性改变形态不规则,部分相邻息肉可互相粘连生长形成特征性的“粘膜桥”Ⅱ型: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尽管对于较小的腺瘤(<5mm)癌变率明显变小且病程不定,但临床发现后均应常规的进行切除,且应根据大体病检情况及切除后结肠情况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