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七节欧洲西部第三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七节欧洲西部一、地形一、地形1.地形特征思考: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中部为平原,南北为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大;一、地形一、地形1.地形特征思考: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2.主要地形区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中欧平原)莱茵河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山地: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南: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一、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一、地形2.主要地形区平原:莱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山地:北:斯堪的纳维3.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南部:角峰、U型谷,湖泊中部:平原波状起伏(丘陵)芬兰冰碛岭萨尔堡冰碛岭一、地形48°N欧洲西部地形受冰川作用显著。第四纪冰川时期,欧洲有一半被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覆盖。3.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南部:角峰、U型谷,湖思考:挪威的峡湾是什么作用形成的?据图简要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冰川侵蚀一、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一、地形思考:挪威的峡湾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冰川侵蚀一、平原和山地为主地理名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比斯开湾大不列颠岛冰岛爱尔兰岛多半岛、岛屿、海湾
4.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海岸曲折一、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挪威海波的尼亚湾一、地形巴伦支海地理名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海1.气候类型及分布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山气候二、气候1.气候类型及分布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差异南部:地中海气候北部:极地气候东西差异二、气候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南部:地中海气候东西二、气候思考:分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原因: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小,大陆性逐渐增强。2.气候特征分析二、气候思考:分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降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思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③地形: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①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60°之间,地处温带②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西临大西洋,大部分处于西风带,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④暖流:沿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二、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二、气候思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③地形: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的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温和多雨)对农业影响: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二、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二、气候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农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探究:夏季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思考:地中海气候特点、成因及其对植被的影响。对植被影响:地中海沿岸的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都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它们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树皮很厚,有的树叶坚厚并有蜡质光泽。二、气候探究:夏季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思考:地中海气候三、发达的内河航运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向东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向西北注入北海,是欧洲航运量最大的河流。货运量仅次于密西西比河的河流。特点:河网密集,流程短,水量丰富稳定,利于航行。多瑙河
莱茵河三、河流三、发达的内河航运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向东注入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降水多且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②最冷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平缓,利于航运;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原因:①干支流流经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航运需求量大;②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同时与铁路、海运配合较好。思考: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三、发达的内河航运三、河流自然原因:思考: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三、发达的内河航自然条件:①地形→流速;②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流量、水位;最冷月气温、冬季长短→冰期(通航时间);③植被→含沙量;④水系:支流、河道→通航里程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区经济、人口→航运需求量;②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提高航运价值总结: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三、发达的内河航运三、河流自然条件:总结: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三、发达的内河航运三、典例剖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典例剖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探究:四、人口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稠密区多沿煤矿和主要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探究:四、人口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探究: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现人口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低寿命延长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经济负担加重在殖民时期:欧洲西部曾经是世界上主要的人口迁出区,现在: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人口净迁入区。2.人口老龄化四、人口探究: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探究:英国是最早出现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国家。本区城市化的特点:①城市化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城市化速度较慢;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⑤大多数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3.人口城市化四、人口探究:英国是最早出现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国家。3.人口城市化四探究:知识梳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多数国家是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本区工业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略成“十”字形。外向型经济:进口原燃料和粮食,出口工业制成品。1.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探究:知识梳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
早期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区。英国、法国、德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西部的传统制造业不断衰退。但是,电子、能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精细加工等行业仍居重要地位。知识梳理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早期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知识梳理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1)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多汁牧场→乳畜业:英、法、德、荷、丹;(2)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3)南部光热充足→亚热带水果产区和园艺业;(油橄榄、柑橘、葡萄等)(4)法国(商品谷物农业)是本区少有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巴黎盆地是本区重要的小麦产区;荷兰鲜切花生产;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知识梳理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1)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思考: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知识梳理既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有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非常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文条件: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有喜食乳畜产品的习惯,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冷藏保鲜技术先进,有利于产品的存储运输;西欧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思考: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知识梳理既有优越的自然条知识梳理3.繁荣的旅游业本区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灿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曲折的海岸线、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胜地;南部: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日光浴;历史名城与古迹:巴黎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知识梳理3.繁荣的旅游业本区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灿烂的历史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野,对下层民众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们既可以将下情上迭,也可以将官方的意旨贯彻于民间。2.他们在乡间承担着传承文化、教化民众的责任,同时参与地方教育和地方管理,引领着一方社会的发展。乡绅群体的消失,使乡村失去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失去了文化颁被和灵魂,没有了3.指导和提升文化教育的导师,乡村的凝聚力也随之消失。加之城乡教育费源配置的巨大反差,加剧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与规模,使农村开始变成文化沙漠。4.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始也最普遍的三位一体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要素。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
5.因为中国人由农业进于文化,对于大自然是“不隔”的,是父子亲和的关系,没有奴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对他的用具,不只是用来控制自然,以图生存,他更希望能在每件用品里面,表出对自然的敬爱,把大自然里启示着的和谐、秩序,它内部的音乐、诗,表现在具体而微的器皿中。一个鼎要能表象天地人。6.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7.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8.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是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1.于普通民众的文化知识和精神素养,有着为官的阅历和广阔的视第三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七节欧洲西部第三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七节欧洲西部一、地形一、地形1.地形特征思考: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中部为平原,南北为山地;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大;一、地形一、地形1.地形特征思考:据图描述欧洲西部的地形特征2.主要地形区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中欧平原)莱茵河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山地:北: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南: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一、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一、地形2.主要地形区平原:莱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山地:北:斯堪的纳维3.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南部:角峰、U型谷,湖泊中部:平原波状起伏(丘陵)芬兰冰碛岭萨尔堡冰碛岭一、地形48°N欧洲西部地形受冰川作用显著。第四纪冰川时期,欧洲有一半被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覆盖。3.冰川地貌广布北部:峡湾、湖泊南部:角峰、U型谷,湖思考:挪威的峡湾是什么作用形成的?据图简要描述峡湾的形成过程?冰川侵蚀一、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一、地形思考:挪威的峡湾是什么作用形成的?冰川侵蚀一、平原和山地为主地理名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比斯开湾大不列颠岛冰岛爱尔兰岛多半岛、岛屿、海湾
4.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海岸曲折一、平原和山地为主的地形挪威海波的尼亚湾一、地形巴伦支海地理名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海1.气候类型及分布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山气候二、气候1.气候类型及分布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差异南部:地中海气候北部:极地气候东西差异二、气候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南部:地中海气候东西二、气候思考:分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降水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年温差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原因:自西向东,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小,大陆性逐渐增强。2.气候特征分析二、气候思考:分析图中四个城市气温、降规律: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减思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的原因。③地形: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海岸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①纬度: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60°之间,地处温带②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西临大西洋,大部分处于西风带,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④暖流:沿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二、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二、气候思考: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③地形: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的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温和多雨)对农业影响: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二、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二、气候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农特点: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探究:夏季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思考:地中海气候特点、成因及其对植被的影响。对植被影响:地中海沿岸的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都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它们有的根系很深,有的树皮很厚,有的树叶坚厚并有蜡质光泽。二、气候探究:夏季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思考:地中海气候三、发达的内河航运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向东注入黑海,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向西北注入北海,是欧洲航运量最大的河流。货运量仅次于密西西比河的河流。特点:河网密集,流程短,水量丰富稳定,利于航行。多瑙河
莱茵河三、河流三、发达的内河航运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山地,向东注入自然原因:①温带海洋气候分布广,降水多且均匀,河流流量大而稳定;②最冷月气温大于0℃,冬季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③地形平坦,河流流速平缓,利于航运;④植物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河道不易淤积。社会经济原因:①干支流流经国家都是发达国家,航运需求量大;②各河之间有运河相通,同时与铁路、海运配合较好。思考: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三、发达的内河航运三、河流自然原因:思考: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三、发达的内河航自然条件:①地形→流速;②气候:降水量、季节分配→流量、水位;最冷月气温、冬季长短→冰期(通航时间);③植被→含沙量;④水系:支流、河道→通航里程社会经济条件①流经区经济、人口→航运需求量;②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提高航运价值总结: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三、发达的内河航运三、河流自然条件:总结:如何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三、发达的内河航运三、典例剖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地处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形成大雾、阴雨天气;西风气流水汽含量较多;锋面、气旋活动频繁。(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A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B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A山脉地势较低缓,B山脉地势高峻;A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经外力侵蚀,B山脉形成年代较晚,外力作用的影响较小。典例剖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探究:四、人口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稠密区多沿煤矿和主要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工业区分布欧洲西部人口分布1.人口分布探究:四、人口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探究: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现人口负增长。自然增长率低寿命延长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经济负担加重在殖民时期:欧洲西部曾经是世界上主要的人口迁出区,现在: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人口净迁入区。2.人口老龄化四、人口探究:欧洲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探究:英国是最早出现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国家。本区城市化的特点:①城市化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城市化速度较慢;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⑤大多数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3.人口城市化四、人口探究:英国是最早出现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国家。3.人口城市化四探究:知识梳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工业基础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大多数国家是属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本区工业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略成“十”字形。外向型经济:进口原燃料和粮食,出口工业制成品。1.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探究:知识梳理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技术水平高
早期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的鲁尔区。英国、法国、德国一直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西部的传统制造业不断衰退。但是,电子、能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精细加工等行业仍居重要地位。知识梳理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早期的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伯明翰、德国知识梳理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1)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多汁牧场→乳畜业:英、法、德、荷、丹;(2)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丹麦等;(3)南部光热充足→亚热带水果产区和园艺业;(油橄榄、柑橘、葡萄等)(4)法国(商品谷物农业)是本区少有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巴黎盆地是本区重要的小麦产区;荷兰鲜切花生产;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林业发达。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知识梳理2.农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1)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思考: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知识梳理既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有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非常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文条件:欧洲西部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有喜食乳畜产品的习惯,市场广阔;交通发达、冷藏保鲜技术先进,有利于产品的存储运输;西欧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共25张PPT)_2思考:欧洲西部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知识梳理既有优越的自然条知识梳理3.繁荣的旅游业本区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灿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曲折的海岸线、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是登山和滑雪胜地;南部: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日光浴;历史名城与古迹:巴黎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希腊雅典巴台农神庙,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奥地利音乐之都维也纳。五、发达的经济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交流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买卖物品合同范本
-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实验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农夫山泉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创业投资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公司系统服务合同范本
- 全体村民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慢性胰腺炎病教学查房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 【生物】蒸腾作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 摩根大通金融科技支出
- 《井巷掘进作业》课件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TCPIP协议基础》课件
- 2019年大学学术规范测试版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农村砍树赔偿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