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三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政治第三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政治第三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政治第三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政治第三第四单元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P7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7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主要职权P75第三、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1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1、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内涵: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其中:依宪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3、依法治国的意义: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24、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5.怎样实行依法治国?P76-776.为什么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P767.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实行依法治国,政府为什么必须依法行政?或依法行政为什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P778.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P779.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补充抄到p77〕4、依法治国的要求:3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p7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2.宪法的构成p793.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P78—p794.宪法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P79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5、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P80①遵守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我们中学生,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根本内容。要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权威;②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对宪法提倡和肯定的行为,要积极努力去做,对宪法要求做的行为,我们必须做并要做好,对宪法制止的行为,坚决不做。③要以各种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保卫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顺利实施。5、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P805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原因及表现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原因P80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表现P81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依据。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规定相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那么。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6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关系〕是什么?P81区别:①内容不同: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法律效力不同:宪法与普通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规定相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同普通法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联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两者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关系〕是什么?P817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1〔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18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根本政治权利有哪些?P82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视权都有哪些表现?P823.行使建议、监视权的渠道〔途径〕有哪些?p83〔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通过电视、播送、报刊等媒体进展监视。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94.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视权等政治权利?〔或行使时应注意的问题?〕p84对于监视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正确行使。①公民行使监视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展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4.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视权等政治权利?〔或行使时应注意的问10二、维护国家平安是我们的政治义务1、国家平安的内容〔或什么是国家平安〕P85:国家平安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2、维护国家平安的意义P85①

国家平安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②没有国家的平安,公民个人的平安就无法得到保障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平安?①保守国家秘密;发现危害国家平安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平安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平安机关工作,为国家平安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②树立国家平安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平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根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达。二、维护国家平安是我们的政治义务11第七课根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1、实现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

〔1〕目的、原因:为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P88-2-1〔2〕出发点、依据:我国国情P88-2-1〔3〕具体内容P88-P89

3、“三步走〞战略实施情况P89-2第七课根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121.我国现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原因p912.公有制经济〔1〕地位:在我国经济大舞台上,活泼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P90-1-1/2〔2〕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3〕内容: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90-1-31.我国现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原因p9113①国有经济A.含义P90-2-1B.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或为什么国有经济有这样的地位?P90-2-3a.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b.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c.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d.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C.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P90-2—4①国有经济14②集体经济A.含义P90-3B.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P91-1-2C.作用:〔5点〕a.表达着共同致富的原那么b.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c.缓解就业压力d.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e.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毫不动摇地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P92-2-1②集体经济152、非公有制经济〔1〕表现形式〔内容包括〕: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P91-2-1〔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P91-2-1〔3〕作用: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②加快生产力开展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④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开展P91-2-1〔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P91-2-2和P92-2-1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开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视和管理。2、非公有制经济166.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或如何坚持根本经济制度?〕p91-9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毫不动摇的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的必然要求。6.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或如何坚持17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那么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那么: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2、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p93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8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1〕怎样实现共同富裕?p93-94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局部人,一局部地区通过老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推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积极支持和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开展经济,提高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如何理解“在不同的开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P94〔3〕为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补充抄到p94〕①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②免征农业税;③实行“两免一补〞;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191、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P94-95①、社会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得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②、个人应当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开展作出奉献。.2、当代青年如何抓住有利条件,创造财富?p95〔1〕善于根据社会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需要具备突出的创造才能,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创业条件;〔2〕要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开展作出奉献。1、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P94-9520第三节学会合理消费消费面面观1当前人们消费的新特点是什么?P96-972、消费观念在变化〔表现〕p97〔1〕表达享受与开展需求的比重迅速上升〔2〕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安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三节学会合理消费21学会理财合理消费1、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是什么?p97〔1〕关注国家经济建立;〔2〕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了解银行、债券、股票的方面的知识。2、怎样学会合理消费?〕P98-P9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消费前,做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实用是首选有理智,不攀比,金钱绝对不浪费;环保点,安康点,精神消费更美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22第八课精神文明建立第一框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开展的社会P101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相辅相成、协调开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开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四个建立的关系:P101-102.3、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的涵义P102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P103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②怎样才能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

第八课精神文明建立23.1、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开展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或重要性〕P103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开展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的重要保证。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主要内容〔1〕思想道德建立〔2〕教育、科学、文化建立.1、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44、精神文明建立有哪些作用?〔1〕加强思想道德建立,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尚;P104-1〔2〕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立,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P104〔3〕加强精神文明建立可以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精神文明建立有哪些作用?255、我国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P103-1-3〔2〕加强思想道德建立,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落实公民根本道德标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气。P104-1〔3〕开展教育和科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气氛。P94〔4〕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立活动。P105〔5〕既要积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成果,又要自觉抵抗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P1065、我国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26〔1〕思想道德建立①地位: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103-3-1②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立?〔或思想道德建立的主要内容〕P103-104第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标准想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P103第二,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效劳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那么、以老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根本道德标准,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只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气。P104〔2〕教育、科学建立①地位:根底工程P104-2-1②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教育和科学事业?〕P104-2-2和3〔3〕如何开展教育和科学事业?P62〔1〕思想道德建立27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神州遍开文明花1.精神文明创立活动的作用/意义P105-106①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立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立的有效形式。P105②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开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106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282、精神文明创立活动都有哪些具体有效的形式?P105国家范围内的有:①创立文明城市的“创三优〞活动〔创立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效劳〕;②创立文明村镇的活动的“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③环保见行动;④青年文明号活动;⑤“手拉手〞爱心活动;⑥“扶残助残〞活动;⑦“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⑧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等。学校范围内的有: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道德教育专题的黑板报、电脑小报、宣传窗等;评选“校园之星〞。(补充抄到P106)2、精神文明创立活动都有哪些具体有效的形式?P10529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根本任务〔或开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P1064、我们应怎样投身于精神文明创立活动?(补充抄到P106或P107)投身于精神文明建立,应从细微之处做起。〔1〕要善于区分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抗。〔2〕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立活动。①创立文明学校。如:积极参加校园科技节、艺术节活动,提高自己的科学、艺术素养;或争当“校园之星〞。②创立文明社区。如: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帮助社区孤寡老人等。③创立文明社会。如:参加青年志愿者效劳活动;保护公共设施,提高公德意识等。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根本任务〔或开展先进文化的根本305.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安康的文化现象?剖析各种不安康文化的危害并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补充抄到P106)6、政府应该如何对待社会当中不安康的文化?(补充抄到P107)〔1〕各级宣传、新闻、出版部门应多为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安康的精神食粮;〔2〕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少年儿童文化需求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为各级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依据。〔3〕加快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取缔那些有损少年儿童身心安康的文化产品和设施。5.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安康的文化现象?31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走近共同理想1.最高理想与理想社会P110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P1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P111-112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32二、同绘小康蓝图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的小康社会P113-114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生产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开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②

但是我国现在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二、同绘小康蓝图332、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开展阶段①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开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意义: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2、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开展阶段343.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要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补充抄到P114)〔1〕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充分反映了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团结、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2〕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表达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那么;〔4〕表达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5〕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要建立全面小康354、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条件:我国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补充抄到P114)〔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生产力。〔3〕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4〕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走可持续开展之路。〔7〕发扬艰辛奋斗的精神。4、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条件:365、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根本国情,着眼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开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P115第一段〕或:①树立崇高理想,明确当前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③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人才。④大力发扬艰辛奋斗的精神,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发奋向上,多做奉献。〔请补充抄到P115〕5、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而奋斗37三、共创和谐伟业1、中国共产党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15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开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三、共创和谐伟业38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具体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P116〕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补充抄到P117答: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重大责任。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辛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③坚持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生产力;④深入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⑤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开展道路,使经济建立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394、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开展,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让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4、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406、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机统一的:①、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开展生产力,能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根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为和谐社会建立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制度保障,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和谐社会建立提供精神支撑。②、通过和谐社会建立又能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社会条件。6、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417、我国现在还存在哪些不和谐地方?补充抄到P116答:①社会:社会治安不好,见利忘义,奢侈浪费;②城镇:失业人口多,生产平安问题,社会保障,住房,医疗问题;③农村:土地被盲目征用,侵犯农民的利益,拖欠农民工资,缺少社会保障;④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校乱收费,校园平安问题,学生迷恋网巴。8、你身边还有哪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符的现象?补充抄到P116答:城乡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公民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弱势群体保护不力;腐败比较严重,不稳定的因素增加。7、我国现在还存在哪些不和谐地方?补充抄到P11642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补充抄到P116)[答:建议:①和谐家庭:父母不拆子女信件帮父母做家务,赡养扶助父母慰藉父母父母要用安康言行适当方法教育子女;②和谐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快乐校园;保持校园环境优美,建立生态校园;尊师重教;开展“希望工程〞捐助活动等。]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你有哪些好43二、艰辛奋斗

开拓进取1、艰辛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艰辛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如何理解艰辛奋斗精神代代相传?P118-120〕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辛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力量之源。②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依靠艰辛奋斗的精神,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③艰辛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④艰辛奋斗精神是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必要条件.二、艰辛奋斗

开拓进取443、推进现代化建立,必须大力发扬艰辛创业,开拓创新精神〔发扬艰辛奋斗精神的必要性〕P120-123①艰辛奋斗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辛奋斗精神要代代相传。P118②艰辛奋斗精神是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必要条件P120③艰辛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艰辛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开展同在的。P121④艰辛创业精神是成就事业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P122⑤为了稳固和提高目前到达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推动现代化建立,我们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辛创业的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P122-1233、推进现代化建立,必须大力发扬艰辛创业,开拓创新精神〔发扬459.当前中学生缺乏艰辛奋斗精神都有哪些表现?今后应如何发扬艰辛奋斗精神?(补充抄到P123)〔1〕表现:生活上浪费粮食,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讲究吃喝、追求名牌服饰,缺乏勤俭节约的精神;学习上缺乏勤奋、踏实、积极进取的精神,害怕吃苦,满足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2〕做法:生活上艰辛朴素,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不奢侈浪费;学习上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勤奋进取,抑制困难,顽强拼搏,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奉献。9.当前中学生缺乏艰辛奋斗精神都有哪些表现?今后应如何发扬艰466、今天,在我们身边与艰辛奋斗精神相悖的现象有哪些?青少年应怎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艰辛创业精神?答:⑴、在青少年中缺乏艰辛奋斗精神的表现有:①学习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满足于现状。②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③生活上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讲究吃喝、追求名牌服饰。缺乏勤俭节约精神⑵青少年应怎样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艰辛创业精神?①在学习上:刻苦勤奋,顽强拼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生活上:树立勤俭节约荣耀,铺张浪费可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和别人比吃穿,不讲排场、比阔气;不乱花钱,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等。③在思想上:乐观向上、开拓创新、培养艰辛奋斗的崇高美德④在今后的工作上: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本职工作。6、今天,在我们身边与艰辛奋斗精神相悖的现象有哪些?青少年应47第十课个人理想与成才第一框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1.什么是个人理想?P1262.理想的作用:P126①—P127②3.如何实现理想〔或如何才能使理想变为现实?〕P128-129①实现理想,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②实现理想,需要对理想进展适当调整。③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第十课个人理想与成才48第二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1、

学习压力的影响(如何对待学习压力P131)〔1〕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积极的一面〕〔2〕过度的学习压力那么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消极的一面〕〔3〕学习压力过低甚至没有,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第二框:理智面对学习压力492、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补充抄到P132)①、明确学习的意义;②、培养学习的兴趣;③、自我暗示〔鼓励〕;④、转移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⑤、深呼吸、做运动、合理宣泄…⑥适当降低期望值、⑦提高自信心、⑧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2、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补充抄到P132)503、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P1321〕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考试难度过大2〕他人、自己的过高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3〕仅以考试成绩来判断个人价值4、考试焦虑的出现会产生什么影响呢?P133适度的焦虑,表达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过度的焦虑,那么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安康造成不利影响。5、抑制考试焦虑的方法:P133-134〔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实事求是的调整自我期望〔3〕、增强自身实力。3、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P13251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1、为什么说生活充满选择?P1352、为什么要慎重选择人生道路?P1363、如何学会最正确的选择?P137①在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之前,我们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和策略;②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区分、筛选信息;③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4、树立正确的选择观念——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P1395、学会自己选择有什么意义?P139第三框未来道路我选择52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1.21世纪对我们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新更高的要求?(补充抄到P142)我们要具有:①创新精神;②团队精神;③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开放的胸怀;⑤全球观念、国际化意识;⑥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2.创新精神的重要性P1413、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补充抄到P141)(1)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2)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3)敢于质疑,善于质疑;(4)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5)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6)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7)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创造,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534.团队精神的重要性P141社会开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5、怎样培养团队精神(补充抄到P141下方)◎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生活中相互扶持;◎在社会交往中,互相配合,相互关爱。4.团队精神的重要性P141546.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一个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P142-143)〔1〕终身学习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2〕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开展的要求。终身学习,能使我们抑制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开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开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6.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一个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P142-557、终身学习的要求〔怎样提高终身学习能力?〕P144第一,终身学习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时机。在学校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第二,终身学习要求我们不管升学还是就业都要努力学习。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终身学习有助于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劳动者,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开拓新的开展天地。7、终身学习的要求〔怎样提高终身学习能力?〕P14456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应当从哪些方面努力?(补充抄到P144)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辛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立志做“四有〞人才;增强社会责任感,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8.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要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应当从哪些方面努力57第三、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P7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P7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主要职权P75第三、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58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1、依法治国的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2、依法治国的内涵: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其中:依宪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依据: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3、依法治国的意义: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594、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5.怎样实行依法治国?P76-776.为什么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P767.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实行依法治国,政府为什么必须依法行政?或依法行政为什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P778.依法治国对公民的要求P779.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补充抄到p77〕4、依法治国的要求:60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的地位和作用p7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2.宪法的构成p793.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根本任务。P78—p794.宪法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P79第二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615、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P80①遵守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我们中学生,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根本内容。要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权威;②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对宪法提倡和肯定的行为,要积极努力去做,对宪法要求做的行为,我们必须做并要做好,对宪法制止的行为,坚决不做。③要以各种形式积极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保卫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顺利实施。5、中学生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P8062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原因及表现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原因P80⑵、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表现P81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依据。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规定相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那么。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63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关系〕是什么?P81区别:①内容不同: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根本经济制度、公民的根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法律效力不同:宪法与普通法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规定相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③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不同:同普通法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制定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联系: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根底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两者关系通常被称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和联系〔关系〕是什么?P8164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1〔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某一方面的问题。〔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p8165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依法行使政治权利1.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根本政治权利有哪些?P82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视权都有哪些表现?P823.行使建议、监视权的渠道〔途径〕有哪些?p83〔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通过电视、播送、报刊等媒体进展监视。第三框:依法参与政治生活664.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视权等政治权利?〔或行使时应注意的问题?〕p84对于监视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正确行使。①公民行使监视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展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4.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监视权等政治权利?〔或行使时应注意的问67二、维护国家平安是我们的政治义务1、国家平安的内容〔或什么是国家平安〕P85:国家平安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2、维护国家平安的意义P85①

国家平安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②没有国家的平安,公民个人的平安就无法得到保障3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国家平安?①保守国家秘密;发现危害国家平安的行为及时向国家平安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公民要配合国家平安机关工作,为国家平安机关执行公务提供便利和协助。②树立国家平安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平安,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根本义务,也是青少年热爱祖国的具体表达。二、维护国家平安是我们的政治义务68第七课根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第一框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1、实现共同富裕“三步走〞战略

〔1〕目的、原因:为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P88-2-1〔2〕出发点、依据:我国国情P88-2-1〔3〕具体内容P88-P89

3、“三步走〞战略实施情况P89-2第七课根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691.我国现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原因p912.公有制经济〔1〕地位:在我国经济大舞台上,活泼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其中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底。P90-1-1/2〔2〕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体作用〔3〕内容: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90-1-31.我国现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原因p9170①国有经济A.含义P90-2-1B.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或为什么国有经济有这样的地位?P90-2-3a.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b.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c.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d.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C.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P90-2—4①国有经济71②集体经济A.含义P90-3B.地位: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P91-1-2C.作用:〔5点〕a.表达着共同致富的原那么b.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c.缓解就业压力d.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e.有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4〕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毫不动摇地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P92-2-1②集体经济722、非公有制经济〔1〕表现形式〔内容包括〕: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P91-2-1〔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P91-2-1〔3〕作用:①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②加快生产力开展③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④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开展P91-2-1〔4〕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P91-2-2和P92-2-1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开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视和管理。2、非公有制经济736.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或如何坚持根本经济制度?〕p91-9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毫不动摇的稳固和开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的必然要求。6.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或如何坚持74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分配原那么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那么: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2、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p93 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75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1〕怎样实现共同富裕?p93-94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局部人,一局部地区通过老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推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积极支持和帮助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开展经济,提高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如何理解“在不同的开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P94〔3〕为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补充抄到p94〕①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②免征农业税;③实行“两免一补〞;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那么。761、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P94-95①、社会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使得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②、个人应当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开展作出奉献。.2、当代青年如何抓住有利条件,创造财富?p95〔1〕善于根据社会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需要具备突出的创造才能,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创业条件;〔2〕要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开展作出奉献。1、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P94-9577第三节学会合理消费消费面面观1当前人们消费的新特点是什么?P96-972、消费观念在变化〔表现〕p97〔1〕表达享受与开展需求的比重迅速上升〔2〕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安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第三节学会合理消费78学会理财合理消费1、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是什么?p97〔1〕关注国家经济建立;〔2〕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了解银行、债券、股票的方面的知识。2、怎样学会合理消费?〕P98-P99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消费前,做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点;消费中,不超支,经济实用是首选有理智,不攀比,金钱绝对不浪费;环保点,安康点,精神消费更美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79第八课精神文明建立第一框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开展的社会P101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立、政治建立文化建立社会建立相辅相成、协调开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开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四个建立的关系:P101-102.3、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的涵义P102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P103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开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②怎样才能牢牢把握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10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

第八课精神文明建立80.1、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开展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或重要性〕P103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开展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和谐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立的重要保证。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主要内容〔1〕思想道德建立〔2〕教育、科学、文化建立.1、在当代中国,开展先进文化,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14、精神文明建立有哪些作用?〔1〕加强思想道德建立,可以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尚;P104-1〔2〕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立,可以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P104〔3〕加强精神文明建立可以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精神文明建立有哪些作用?825、我国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P103-1-3〔2〕加强思想道德建立,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落实公民根本道德标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气。P104-1〔3〕开展教育和科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气氛。P94〔4〕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立活动。P105〔5〕既要积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成果,又要自觉抵抗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P1065、我国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83〔1〕思想道德建立①地位: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103-3-1②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立?〔或思想道德建立的主要内容〕P103-104第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标准想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P103第二,

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效劳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那么、以老实守信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根本道德标准,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只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气。P104〔2〕教育、科学建立①地位:根底工程P104-2-1②重要性〔为什么要大力开展教育和科学事业?〕P104-2-2和3〔3〕如何开展教育和科学事业?P62〔1〕思想道德建立84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神州遍开文明花1.精神文明创立活动的作用/意义P105-106①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立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也是加强中国先进文化建立的有效形式。P105②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立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开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106第二框灿烂的文明之花852、精神文明创立活动都有哪些具体有效的形式?P105国家范围内的有:①创立文明城市的“创三优〞活动〔创立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效劳〕;②创立文明村镇的活动的“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③环保见行动;④青年文明号活动;⑤“手拉手〞爱心活动;⑥“扶残助残〞活动;⑦“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⑧保护母亲河志愿者行动等。学校范围内的有: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道德教育专题的黑板报、电脑小报、宣传窗等;评选“校园之星〞。(补充抄到P106)2、精神文明创立活动都有哪些具体有效的形式?P10586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根本任务〔或开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P1064、我们应怎样投身于精神文明创立活动?(补充抄到P106或P107)投身于精神文明建立,应从细微之处做起。〔1〕要善于区分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抗。〔2〕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立活动。①创立文明学校。如:积极参加校园科技节、艺术节活动,提高自己的科学、艺术素养;或争当“校园之星〞。②创立文明社区。如:维护社区环境卫生,帮助社区孤寡老人等。③创立文明社会。如:参加青年志愿者效劳活动;保护公共设施,提高公德意识等。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的根本任务〔或开展先进文化的根本875.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安康的文化现象?剖析各种不安康文化的危害并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补充抄到P106)6、政府应该如何对待社会当中不安康的文化?(补充抄到P107)〔1〕各级宣传、新闻、出版部门应多为少年儿童提供丰富、安康的精神食粮;〔2〕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少年儿童文化需求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为各级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依据。〔3〕加快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取缔那些有损少年儿童身心安康的文化产品和设施。5.在我们周围有那些不安康的文化现象?88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走近共同理想1.最高理想与理想社会P110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P1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P111-112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第九课

我们的共同理想89二、同绘小康蓝图1、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在的小康社会P113-114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生产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开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②

但是我国现在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二、同绘小康蓝图902、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开展阶段①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开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意义: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使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2、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新开展阶段913.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要建立全面小康社会?)(补充抄到P114)〔1〕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充分反映了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团结、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2〕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3〕表达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那么;〔4〕表达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5〕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义或为什么要建立全面小康924、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条件:我国如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补充抄到P114)〔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生产力。〔3〕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4〕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5〕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走可持续开展之路。〔7〕发扬艰辛奋斗的精神。4、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条件:935、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根本国情,着眼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开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P115第一段〕或:①树立崇高理想,明确当前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四有〞新人。③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人才。④大力发扬艰辛奋斗的精神,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发奋向上,多做奉献。〔请补充抄到P115〕5、青少年应该如何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而奋斗94三、共创和谐伟业1、中国共产党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15①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开展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三、共创和谐伟业95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具体要求〕是什么?如何理解?〔P116〕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补充抄到P117答: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重大责任。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辛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③坚持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生产力;④深入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⑤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立,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开展道路,使经济建立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964、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开展,缓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让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4、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意义?976、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全面建立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机统一的:①、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开展生产力,能增强和谐社会的物质根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能为和谐社会建立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制度保障,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为和谐社会建立提供精神支撑。②、通过和谐社会建立又能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社会条件。6、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987、我国现在还存在哪些不和谐地方?补充抄到P116答:①社会:社会治安不好,见利忘义,奢侈浪费;②城镇:失业人口多,生产平安问题,社会保障,住房,医疗问题;③农村:土地被盲目征用,侵犯农民的利益,拖欠农民工资,缺少社会保障;④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校乱收费,校园平安问题,学生迷恋网巴。8、你身边还有哪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符的现象?补充抄到P116答:城乡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公民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弱势群体保护不力;腐败比较严重,不稳定的因素增加。7、我国现在还存在哪些不和谐地方?补充抄到P11699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补充抄到P116)[答:建议:①和谐家庭:父母不拆子女信件帮父母做家务,赡养扶助父母慰藉父母父母要用安康言行适当方法教育子女;②和谐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快乐校园;保持校园环境优美,建立生态校园;尊师重教;开展“希望工程〞捐助活动等。]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学校、和谐社区方面,你有哪些好100二、艰辛奋斗

开拓进取1、艰辛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艰辛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如何理解艰辛奋斗精神代代相传?P118-120〕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辛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力量之源。②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依靠艰辛奋斗的精神,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③艰辛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④艰辛奋斗精神是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必要条件.二、艰辛奋斗

开拓进取1013、推进现代化建立,必须大力发扬艰辛创业,开拓创新精神〔发扬艰辛奋斗精神的必要性〕P120-123①艰辛奋斗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辛奋斗精神要代代相传。P118②艰辛奋斗精神是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必要条件P120③艰辛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艰辛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开展同在的。P121④艰辛创业精神是成就事业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P122⑤为了稳固和提高目前到达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推动现代化建立,我们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辛创业的精神,尤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