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0分.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彳22分;11-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代表字母填入下表对应的表格中.20+20=40分)TOC\o"1-5"\h\z(2分)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步行速度约为1m/sB.最适合考生发挥的考场温度约是37C100m短跑成绩约为6s“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2分)对一个匀速直线运动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运动时间成反比C.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D.速度既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2分)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C.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0〜20s,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B.乙做加速直线运动C.第20s末,甲、乙速度相同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老师的声音振动慢B.老师的声首首色不好C.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2分)如图所示,小球和小车先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相机先后拍下了甲、乙两图片,拍照过程中小车可能()西~►东悬挂的灯西~►东悬挂的灯甲(先拍)A.向东加速B,向东减速C.向西加速D.向西减速(2分)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将湿衣服撑开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2分)比较0c的水和0c的冰,正确的是()A.0c的水比0c的冰冷0c的冰比0c的水冷C.它们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D.前面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分)某天,杭州交通之声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广大听众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吸热汽化形成的B.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都可以除雾C.夏天,因为使用冷空调,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液化,使其模糊D.冬天,因为使用热空调,只要打开车窗外的雨刮器即可除雾(2分)2019年4月10日,全球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布,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家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拍摄地外星系图片是利用了光的反射B.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照片是由于光的折射C.用放大镜将图片放大来观察图片,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D.在阳光下观察这张照片,桌面上出现该照片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4分)在“端午龙舟赛”中,有人对某组在平行赛道上比赛的甲乙两队龙舟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进行了仔细研究,得出了甲乙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0-tl时刻两队所走距离相等ti时刻甲队比乙队运动的快tl时刻甲队超过乙队ti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只跟振动物体的振幅有关B.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C.利用一把钢尺既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又可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人类听不见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4分)如图所示,将一壶水放在燃气灶上加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前不发生汽化现象
B.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C.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D.燃气燃烧释放的热量可以被水全部吸收(4分)下列四个句子中,“高”字不是用来表示音调的是()A.引吭高歌B.请勿高声喧哗C.男高音歌唱家D.不敢高声语(4分)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B.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投影屏幕上的字,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C.汽车两侧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经过小水珠时发生了反射、折射二、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4分)“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青蛙在枯井和有水的井中“观天”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井底(井中有水)中央,请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井底之蛙A点发(4分)A是一点光源,A'是经平面镜成的像,CA点发出的经过C点的光线。・C三、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5分)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无知的代价本报3月8日讯:(记者张宏明通讯员刘兆清)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了解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1)绿色蔬菜喜爱颜色的光;(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颜色的光;(3)在婢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原因是;(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二是利用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请按要求作谷(每空1.5分,共30分)(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2)滑块从A滑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m/s,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3)如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的滑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4)小丽实验时,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滑块通过的时间t,如图乙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滑块的实际速度(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20.(6分)小琳同学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拨动琴弦发出声音。(1)实验中,通过改变来改变琴弦的松紧情况。(2)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时,小琳的实验方法如下:选择较细的一根琴弦安装在桌面上,保持不变,通过改变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琴弦的长短,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3)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方法:。21.(6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实验数据如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C909294?9898979898(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实验中烧杯内水上方气压(“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这是(选填物态变化)现象。(3)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水的沸点会(“升高”、“降低”或“不变”);图乙所示a是小明记录的时间与温度图象,小明的同桌也用这套装置给更多质量的水加热,则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甲乙(9分)如图是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选择的玻璃板应该是(“薄”或“厚”)点的;该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放置(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放置(选填“一定垂直”或“一定不垂直")(3)在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3)在实验过程中,点燃蜡烛A,将另一支(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蜡烛A的像重合。(4)拿走蜡烛B,将光屏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光屏上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成的像是像。(9+8=17分)五、计算题.本题共2(9+8=17分)(9分)小亮同学家住南昌,五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亮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厦门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求:车次发车时间到达时间路程G1692南昌西(10:13)厦门北(15:07)826km(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G1692次列车从南昌西到厦门北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km的隧道用时3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1404016455km,其中主桥长55km,其中主桥长29.6km,香港口岸至珠100km/h。(8分)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全长澳口岸41.6kmo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全程小轿车限速一辆小轿车走完港珠澳大桥全长,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某小轿车从香港口岸到珠澳口岸的时间是30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否超速。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40分.1-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彳22分;11-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代表字母填入下表对应的表格中.20+20=40分).【解答】解:A、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m/s;故A正确;B、最适合考生发挥的考场温度是让人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C,故B错误;C、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在15s左右,故C错误;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师的细颗粒物;故D错误。故选:A。.【解答】解:AB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它的速度保持不变,是一个定值,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取决它们的比值,故ABD错误;C、路程s=vt,对于一个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故选:Co.【解答】解:(1)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②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③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④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②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③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④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3)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综上分析可知,A错误,BCD正确。故选:A。.【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乙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即乙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则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2)甲、乙的v-t图线在20s末相交,说明甲、乙两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在0-20s内甲的速度不变,乙的速度逐渐增大,且20s末时甲、乙速度相同,则可知甲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比乙大,故A错误;故选:A。.【解答】解: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故选:Co.【解答】解:由图知,以灯泡为参照物,甲、乙两图比较,小车是靠近灯泡的,所以小车向东运动;甲图中小球位于小车的左侧,乙图中小球位于小车的右侧,已知小车向东运动,而小球突然从小车左侧运动到了小车右侧,可能原因是小车突然减速,小球由于惯性仍然以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造成的。综合分析可知,小车可能向东做减速运动。故选:B。.【解答】解:A、将湿衣服撑开晾到通风、向阳的地方,提高了液体温度,增加了液体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蒸发加快,故A错误。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故B正确;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蒸发属于汽化,故C错误;D、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从固态直接变为气体,发生了升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解答】解: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c的水和0c的冰温度大小相同,所以它们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o.【解答】解:A、前挡风玻璃起雾现象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不管冬季还是夏季,对挡风玻璃进行加热,雾会吸收热量汽化,故B正确;C、夏天,汽车内部温度较低时,车外温度很高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车外侧玻璃上发生液化,形成白雾。故C错误;D、冬天,由于水雾出现在玻璃内侧,所以不能使用雨刮器清除。故D错误。故选:B。•【解答】解:A错误;A、A错误;B、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照片是由于照片反射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故B错误;C、放大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D、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解答】解:AC,由图象可知,0〜ti时间内,甲队龙舟的平均速度小于乙队龙舟的平均速度,由丫=彳的变形式s=vt可知,甲队龙舟所走的距离小于乙队龙舟走过的距离,所以,ti时刻甲队不可能超过乙队,故AC错误;BD.由图象可知,ti时刻甲乙两队速度相等,两队运动的快慢相同,故B错误、D正确。故选:ABC。.【解答】解:A.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A错误;B.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A错误;故B错误;C.改变伸出桌边的钢尺的长度,使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改变了钢尺的振动频率,音调的高低改变了。所以实验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变,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化,响度发生变化,所以实验时,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正确;D.人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故D正确。故选:CD。.【解答】解:A、蒸发随时发生,水沸腾前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B、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沸点不变,故B正确;C、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故C正确;D、燃气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能被水全部吸收,故D错误。故选:BC。•【解答】解:A、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请勿高声喧哗的高声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B符合题意;C、男高音歌唱家,高音是指声带振动的快,声音的频率高,导致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故C不符合题意;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声音响度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ABD。.【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故B正确;C、汽车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C错误;D、夏天,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故选:AB。二、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16•【解答】解:井中有水时,光线射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斜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区域所示,如下图:井底N蛙.【解答】解:连接AA',做出AA'的中垂线,即为镜面;连接A'C交镜面于点O并延长,可得到反射光线;连接AO可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解答】解:(1)绿色蔬菜之所以呈现绿色,是由于它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因此绿色蔬菜喜欢绿光以外的其他色光。(2)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它喜欢红光以外的其他色光。(3)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所以黑很少;(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因为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光,光遇到粗糙的物体会发生漫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O
故答案为:(1)其它;(2)红;(3)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4)所有;漫反射。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请按要求作谷(每空1.5分,共30分)19•【解答】解:(1)根据v=余知,在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s,用停表测量时间t;(2)由图可知sac=40cm=0.4m,sab=40cm-20cm-5cm=15cm=0.15m,sbc=20cm+5cm=25cm=0.25m,tAC=14:35:04-14:35:00=4s,tBC=14:35:04-14:35:02=2s,tAB=14:35:02-14:35:00=2s,所以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vac=H="典=0.1m/s;S匚4s滑块由A滑至滑块由A滑至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滑块由B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15面=0.075m/s,2s825m=0.125m/s,2g所以vabvvbc。(3)由数据可知,滑块的速度越来越大,故B正确;(4)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真实的平均速度偏大,因为计算路程偏大,小车实际通过的路程等于斜面的全长减去一个小车的长,根据v=斜面的全长减去一个小车的长,根据v=测量值偏大。故答案为:(1)刻度尺;(2)0.1;小于;(3)B;(4)偏大;路程偏大。20.【解答】解:(1)钩码数量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大,对琴弦的拉力越大,琴弦越紧,反之琴弦越松,因此实验中通过改变钩码数量来改变琴弦的松紧情况。(2)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时,应控制琴弦的粗细、琴弦的材料、以及琴弦的松紧不变,改变AB之间的距离,故应选择较细的一根琴弦安装在桌面上,保持钩码数量不变,通过改变AB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琴弦的长短,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3)探究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材料、AB之间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不变,换用粗细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故试验方法:保持琴弦的材料、AB之间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不变,分别将粗细不同的琴弦安装在桌面上,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故答案为:(1)钩码数量;(2)钩码数量;AB;(3)保持琴弦的材料、AB之间的距离和钩码数量不变,分别将粗细不同的琴弦安装在桌面上,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21.【解答】解:(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沸腾的温度为98C,即水的沸点低于100C,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该实验中烧杯内水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为的小水滴;(3)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则烧杯内压强升高,所以水的沸点会升高;图乙所示a是小明记录的时间与温度图象,小明的同桌也用这套装置给更多质量的水加热,此时水量增大,水达到沸腾所用时间增多,但是水的沸点不变,所以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城市大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的未来趋势
-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在中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课程设计
- 营养膳食培训课件
- 智慧教育中的数字资源均衡分配方案
- 教育大数据库的构建与个性化学习方案设计实践
- 中国南方航空接送机理论培训
- 抖音商户达人合作流程标准化制度
- 抖音商户编导短视频传播潜力评估制度
- 抖音商户直播教育性内容规划制度
- 小龙虾啤酒节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
- 植物分类完整版本
- 医院培训课件:《复用器械之预处理》
- 【MOOC】犯罪心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彩钢瓦拆除施工方案
- 儿童静脉治疗循证指南
- 2024年11月江苏南京市建邺区政府购岗人员招聘12人备考题库500题及答案解析
- 学校安保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人教版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摸底检测
- 西南民族大学: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 三兄弟分田地宅基地协议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