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钟成为钟文化的引领者_第1页
中国古典钟成为钟文化的引领者_第2页
中国古典钟成为钟文化的引领者_第3页
中国古典钟成为钟文化的引领者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钟成为钟文化的引领者一个半世纪(1850-2012)后的召唤翻开中国钟表发展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仪器的国家,自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将第一台钟赠送万历皇帝后,1662年康熙皇帝在宫中开始制造钟表,乾隆皇帝在清宫成立造办处,大量制造红木钟、跌琅钟、金属钟等各类中外钟表,成为中国钟表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钟表形成广钟、苏钟及御制钟三大流派。1850年之后中国钟表制造进入衰退期。1915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先生在烟台创办宝时造钟厂,拉开了近代中国钟表业的序幕。进入二十一世纪,当国家抢救、挖掘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品位钟表也面临着“断代”后的“传承与发展”,2012年4月,中国钟表业首家“中国古典钟与文化研究中心”落户“烟台美时嘉钟表有限公司”,“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落在新一代制钟人肩上。新时代的召唤“中国古典钟与文化研究中心”深刻意识到中国钟表行业首家“研究中心”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展了对古典钟的文化内涵,古典钟的制造工艺,古典钟的继承与发展,古典钟与现代审美观等诸多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古典钟的历史性中国古代三大钟表流派自古便有传世之誉,广钟、苏钟和御制钟成功复制,古老的景泰蓝工艺首次在苏钟上使用,将历史与现实相融,增加了苏钟的艺术感染力,开创了古典钟传承与发展的先河。二古典钟的继承性日署是中华民族众多的古代科技成就中一颗晶莹璀璨的明珠,日辱作为特定的科技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复制并创新,赋予了古代日辱新的生命力,是对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三古典钟的艺术性中国自古以来王去琅在台钟上应用比较广泛,“美时嘉”推生的由工艺美术大师设计制作的“金葵宝钟”,首次在落地钟上选用王去琅工艺,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效果;由工艺美术大师仿制的故宫典藏珍品一一围屏钟、圆满钟、四鸣钟集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于一身,代表了当代国内王去琅工艺的最高水准。成为中国近代钟表业首创,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四古典钟的文化性钟是文化的载体,“竹报平安”钟以竹为主题,将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元素融合为一体,是中国美德和现代文明的物质载体。“天圆地方”钟的设计理念,遵循了“天圆地方”阴阳学说的核心和精髓。是古老文化遗产阴阳学推崇的“天圆地方”学说在钟表文化中的一种具体体现。五古典钟的世界性不分国度、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是钟的共性。复制在白宫已有160余年历史的限量版“白宫”钟,并创意采用美国50个州命名;为纪念法兰西缔造者拿破仑而专造的“拿破仑帽”钟,是东西方钟文化交汇融合的典范,将起到引领和示范新古典文化的潮流。六古典钟的民族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在钟的体现上尤为突生。复制的“安妮皇后”钟是典型英伦风格;复制的“帝国风范”落地钟沿袭了英国建筑设计大师齐本德尔式风格;设计制作的“米勒公主”落地钟是美式风格的经典;复制的广钟、苏钟更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七古典钟的社会性纪念党的十八大的“四海升平”钟和纪念中国航天事业伟大成就的“神舟”钟,首次对钟表表现时代题材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为古典钟注入了新的理念。八古典钟的时代性钟传承着不同时期的时代属性,她包括精神文化属性和物质文化属性。经由“美时嘉”创意设计,并由世界知名品牌——德国“赫姆勒”专造专供的“东方红”音乐报时机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外观专利,将国际尖端科技与中国文化元素有机融合为一体,是现代文明的结晶,高品位钟的特征中国钟业已经迎来了高品位时代,高品位钟需要的是大制作,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在设计上,由大师、名家设计或制做。2、在表现内容上,融合了古今和东西方文化元素的时代特征。3、在表现形式上,选用优质或名贵木材,采用王去琅、陶瓷、装饰等多种材料,点缀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4、在制造工艺上,既要世袭传统工艺,又要采用现代科技成果。钟是尊贵、品位的象征,钟是人文文化、民俗文化、收藏文化等多元素的综合体现。时代需要高品位钟,名人志士需要高品位钟。“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