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高2021级语文含答案_第1页
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高2021级语文含答案_第2页
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高2021级语文含答案_第3页
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高2021级语文含答案_第4页
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高2021级语文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试题高2021级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1卷阅读题(共74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立春到大寒,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参照天象、气象和物象等自然现象,总结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些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对农事的影响力逐渐减弱。那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融入当代生活?多年来,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开展二十四节气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结合节庆民俗,实现价值聚力。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应结合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人们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交流养生之道和农事经验;庄稼成熟,丰收在即,人们吹笙歌唱、舞龙舞狮,庆丰年,祈幸福。节气文化在礼敬的基础上,焕发出了更多活力,创造出更多价值。着眼群众需求,融入日常生活。博物馆中的文物要“活起来”,二十四节气作为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如此。立夏之际,暑气来袭,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仅保持着在立夏时节吃乌饭蚕豆、喝立夏茶等传统习俗,而且转化创新,进一步发挥立夏习俗在休闲娱乐、饮食养生等方面的功用。比如,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旅游发展中,都有助于加强社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借力文艺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受到人们喜爱;纪实节目《二十四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丰富教育形式,深化育人内涵。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等,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2013年起,采用民族曲调说唱的贵州石阡“说春”传承人,走进当地学校,举办创作展演及传承活动,教学生制作土牛、编写“说春”教材。这些活动不仅生动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知识,而且培养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在适应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而今,在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用新的生活内容、文化表达和传播手段,进一步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中华传统智慧绽放勃勃生机。(摘编自林继富《二十四节气在当代:让古老智慧绽放生机》)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的时间知识体系是我国古人对一年之中时令、气候等变化规律的总结。B.

使二十四节气融入当代生活,有关部门从多层面、多维度开展了保护传承工作。C.

结合节庆民俗,拓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D.

借力文艺形式,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是实现二十四节气文化多元传播的唯一途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主体部分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B.

文章既有对二十四节气创新发展论述,又蕴含着传承保护的理念,具有思辨性。C.

文章第三段列举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舞龙舞狮等具体事例,有力支撑了论点。D.

文章第六段从在未成年群体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阐述了传承节气文化的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四节气把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联系起来,好处把握精准,缺点是影响力减弱。B.

有些地方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旅游发展中,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气活了起来。C.

创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首要任务,相比于传承,我们更应该重视创新。D.

由于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二十四节气蕴含的传统智慧绽放出了勃勃生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雪花是六瓣的这一事实是什么人最先在文献上发表的呢?是中国人。西汉人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就指出“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可是在其后的古文献中,却没有人去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开普勒出于对几何、对称的兴趣,写了一本小书专门来研究雪花为何是六瓣的,尽管他当时所掌握的知识是不足以解释其成因的,但是,他这个方向是很有意思的。(摘编自杨振宁《对称与物理》)材料二:17世纪初,雪花吸引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眼光。当穿过布拉格的一座大桥时,他注意到落在衣服上的一片雪花,并因此思考它六角形的几何形状。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的原因不能通过“材质”寻找,因为水汽是无形且流动的,原因只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进而,他猜想这个机制可能是冰“球”的有序堆积过程。显微镜发明之后,雪花成了大受欢迎的观察对象。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中,展现了他借助显微镜画出的雪花图片,并对雪花晶体结构进行了阐述,这被看作是人类首次具体记录雪花的形态。(摘编自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材料三:雪晶会根据其形成的云层中的温度和过饱和度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形状,在一些温度范围内雪晶呈柱状,在另一些温度范围内则呈板状。随着过饱和度的升高,雪晶变得越来越大,形状也越来越复杂。雪晶的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在-2℃左右时呈板状,在-5℃左右时呈柱状,在-15℃左右时又呈板状,在低于-25℃时呈柱状或板状。雪晶的结构更多地取决于过饱和度,即取决于生成速度:当湿度高时,快速生成的柱状晶体会变成轻软的针状晶体,而六角形板状晶体会变成星状的枝蔓晶体。随着温度的下降,雪晶的形状会在板状和柱状之间来回变化好几次,而且变化很大:在几度温差范围内,雪晶会从又细又长的针状晶体(-5℃)变为薄而平的板状晶体(-15℃)。

实心板状

实心棱柱状

薄板状

针状

枝蔓状

雪晶形态图(摘编自肯尼思•利布雷希特《冰的形态发生:雪晶中的物理学》)4.

下列图解,最符合材料三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A.B.CD.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雪花具有对称的六角形结构这一事实,《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是世界上最早的表述。B.

开普勒思考雪花是六瓣的原因,只是出于对几何和对称的兴趣,因此他的研究没有向前推进,也没有得出可信的结论。C.

开普勒认为雪花呈六角形与水汽无关,原因可能存在于某种机制中,但是受到当时的知识限制,他没有再对此机制作出解释。D.

雪晶的具体形状是受到温度和过饱和度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基本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过饱和度则会影响雪晶结构的复杂性。6.

开普勒关于雪花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香菱学诗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蔓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也都入坐听他讲诗。宝玉笑道:“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宝玉大笑道:“你已得了,不用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探春黛玉都笑道:“谁不是顽?难道我们是认真作诗呢!若说我们认真成了诗,出了这园子,把人的牙还笑倒了呢。”宝玉道:“这也算自暴自弃了。前日我在外头和相公们商议画儿,他们听见咱们起诗社,求我把稿子给他们瞧瞧。我就写了几首给他们看看,谁不真心叹服。他们都抄了刻去了。”探春黛玉忙问道:“这是真话么?”宝玉笑道:“说谎的是那架上的鹦哥。”黛玉探春听说,都道:“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宝玉道:“这怕什么!古来闺阁中的笔墨不要传出去,如今也没有人知道了。”说着,只见惜春打发了入画来请宝玉,宝玉方去了。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帐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蔓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作了一首,先与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你别怕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香菱听了,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只见写道是: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顽,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宝玉不答。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探春笑道:“咱们跟了去,看他有些意思没有。”说着,一齐都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着诗和他讲究。众人因问黛玉作的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众人因要诗看时,只见作道:非银非水映窗寒,拭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蔓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宝钗道:“可真是诗魔了。都是颦儿引的他!”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之理。”李纨笑道:“咱们拉了他往四姑娘房里去,引他瞧瞧画儿,叫他醒一醒才好。”说着,真个出来拉了他过藕香榭,至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香菱见画上有几个美人,因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那一个是林姑娘。”探春笑道:“凡会作诗的都画在上头,快学罢。”说着,顽笑了一回。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话说香菱见众人正说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把诗递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众人看了笑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香菱听了心下不信,料着是他们瞒哄自己的话,还只管问黛玉宝钗等。他俩果然称赞。(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黛玉教香菱学诗之初,坚决反对香菱读陆游的诗,认为陆诗过于浅白。B.

香菱读王维的诗句颇有心得,因为王维各诗景象,她都有过亲身经历。C.

黛玉认为香菱虽然熟读了王维的诗,但被王诗束缚,以至于用词不雅。D.

探春说香菱如果学会做诗也可以上惜春的画,以此玩笑鼓励香菱学诗。8.

黛玉对香菱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结合本段节选,分析黛玉为何有资格香菱的老师。9.

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香菱所作的三首诗的作用。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捕蛇者说柳宗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琬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成者。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感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②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③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注释:①挛豌:手脚弯曲不能伸展

②曩:从前

③隳突:冲撞毁坏10.

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B.

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C.

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D.

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饿渴而顿踣/11.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B.

庠、序,都是指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C.

帝王纪年法,是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直到他出位为止。D.

韩愈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永州之野产的这种异蛇有剧毒,但永之人“争奔走焉”,主要是因为晒干的蛇可以入药,治疗很多疾病。B.

蒋氏两次“戚”,第一次是因家人捕蛇而死,第二次是因“我”想帮他恢复交纳赋税,不再做捕蛇的差事。C.

蒋氏自述中多次对比邻居“赋敛之灾”来体现自己捕蛇之“幸”,这种反常心态让人沉痛和反思。D.

作者两次“悲”,第一次是为蒋氏捕蛇的遭遇而悲,第二次是为横征暴敛导致这样的悲剧而悲。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2)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注释:①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冠以“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中回荡着抚时感事的哀痛之情。B.

全诗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之情,以及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C.

从“霓旌下南苑”的欢愉到“血污游魂”的悲惨结局中寓有深刻的教训之义。D.

从结构上看,全诗是先从追溯对昔日的回忆写起,之后再从回忆转到现实。15.

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杜甫的《哀江头》和《登高》这两首诗思想感情上的异同。(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6.

补充出下列名句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

”(4)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劝说国君发展农牧业生产,保障百姓衣食无忧之外,还应注重教化民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荀子在《劝学》中,以君子之言提出中心论点“_______”,又以“木”“金”为喻,认为“______”,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无过。第11卷阅读题(共74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欢迎来到天宫课堂!”12月9日16时许,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在大约60分钟的时间里,老师们向地面课堂的孩子们介绍了包括空间站睡眠区等在内的诸多工作生活场景,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实验。在

的太空课堂中,展示了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纱,揭晓了一个个太空实验的科学原理。曾经②_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学也变得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顺利执行的背后,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欣欣向荣。回望我国的航天历程,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每一次腾空而起所体现的,既是一个国家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的接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