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本文语言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特点。.理解怀疑”的重要意义及学习中要敢于怀疑的道理。【过程与方法】.从议论文的角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及作者的论证思路。.深入领会并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层层深入论证的写法,学习用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并适当注意过渡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怀疑、探索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分论点如何服务和支撑中心论点,把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难点: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幼年时便喜欢读书,并且读书时从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莺,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但他从书中只找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女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这位历史学家就是本文的作者顾颉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一一《怀疑与学问》。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因此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的介绍。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和其兄程颍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匕程”。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关学”。戴震(1724—1777),清代思想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乾隆年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治学广博,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人编有《戴氏遗书》。朱熹(1130—1200),世人尊称朱子”。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是匕程”(程颍、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三朝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积累生字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譬如:p,比如。停滞:zh,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视察:察看;审察。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情。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三、学习新课步骤一:整体感知,走进文本速读课文,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本文的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如果不是,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标题不是中心论点。本文的标题只提出了本文议论的问题,即怀疑精神与做学问的关系问题,并没有表达作者的观点,所以只是论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本文运用了哪两个分论点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两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可从文章概括两个分论点时运用的关联词不仅……也”看出来。.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步骤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分析第一部分。第1、2两段引用学者的名言提出论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既提出了论点,又将它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分析第二部分。第3段在文章中是个重要段落,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学们阅读时要多加思考。(1)第3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明确: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密相连。这段讲述了做学问的必不可少的一个依据一一靠别人的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如何对待传说”的问题。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述层层深入。本段论述了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依据,第4段论述如何对待这个基础,体现出内容的递进深化。③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本段说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就为下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奠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明确: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从而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3)第4段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层意。明确: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到宥什么科学根据”):举土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这两个例子,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最后一句):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4)第4段的中心在哪一层?为什么?明确:在第三层。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第二层举例说明在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彳场兑,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在于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而这正是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5)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明确:①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②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乙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6)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论证(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7)作者是如何论证对一本书或一种学问进行怀疑的?明确:先从正面论证对书和学问要进行怀疑,再从反面论证对书和学问不怀疑就是盲从,就是迷信。.分析第三部分。第6段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加述了什么分论点?第6段是怎样论述的?明确:作用:①承上启下,而且使前后部分具有层进关系,论述更加深入。②揭示第一个分论点,并提出第二个分论点: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首先作道理论证:通过反面说理及正面说明说明怀疑对于治学的重要性。其次作举例论证:举戴震的事例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最后,先从正面论述一切学问家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论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整段论述全面,论证有力。四、课堂小结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不仅适用于?a学者,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文章的论证思路,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二、学习新课步骤一:把握内容,体会写法.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哪些名言,又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明确:(1)名言: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2)事件:①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②古代有三皇、五帝。③腐草为萤”。④戴震善问。论证方法分别是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请找出来,并说明有何作用?明确: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1)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彳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2)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3)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4)第6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步骤二:揣摩语言,体味深义.教师指出本文作为议论文,语言准确、精练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相应的语句,朗读体会。.全班交流。(1)第5段中怀疑“思索”辨别”这三个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最后辨别正确与错误。所以前后顺序不能对换。(2)第6段中工切学问家”中的〜切”能否删去?为什么?明确:不能删去,因为〜切”包括所有白^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白^作用,如果删去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3)第6段中的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明确: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的学说进行怀疑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4)第6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他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明确:第一个这样”指代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如: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短短两句,15个字,把对传说蓿“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乙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是一个70余字的长句,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三、课堂小结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设了两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述,使论证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深入学习。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用自己生活积累中的实际体验和阅读积累中的有关事例来认识怀疑精神的重要性。.你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有过尽信书”的情形?有没有因为由对某一问题存在怀疑而经过努力思索、辨别而得到了正确解决的实践经历?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青谈一谈。.从读过的课内外书籍中,找出几个可以证明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事例。附:板书设计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卜丁匕工年“程颐(道理论据)有怀疑精神{张载(道理论据).怀疑是消极三皇五帝(事实论据)方面辨伪去妄{腐草为萤(事实论据)分论点的必需步骤孟子(道理论据).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戴震一一事实论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前沿技术及试题答案
- 核心考点的2024物理试题及答案
-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江苏省考保安试题及答案
- 河北邯郸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解易方程面试题及答案
- 广安市广安区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商业分析师能力验证试题及答案
- 公共事业管理自考知识结构试题及答案
- 最好的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高效车间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介绍
- 中医养生的亚健康与调理方法
- 海氏岗位价值评估法教程、数据表及案例解析
- 小学创客课件智能台灯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合格考政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 自愿退出俱乐部申请书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第19章 一次函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指导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完整版)高速公路拌合站设置规划方案
-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上课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