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族农牧文化与藏族韵文体文学《民族文学研究}2002.2
藏族农牧文化与丽族韵文傩文学
魏强
内容提要:农牧业生产在藏族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高原农牧文化.本文拟从藏族韵文体文学作品中管见藏族农牧文化的面貌与特点.同时,也借
助韵文体作品来说明农牧文化对藏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标准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农牧文化韵文体作品生活空间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
在我国境内的藏族主要分布西藏,甘肃,青
海,四川和云南.西藏可分为四个地区.藏北高
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念青
唐古拉山脉之间.藏族称之为”羌塘”,该地区为
西藏主要的牧业区.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和喜
玛拉雅山脉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
地方.此处为西藏主要的农业区.藏东高原峡
谷大致位于那曲以东,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
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即藏东南横断山脉三
江流域地区,这里是西藏的农业区.在我国同印
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接壤地区,有几条大
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这一地域农牧皆具.
值得说明的是这四个地区虽然分为农业区
或牧业区,然而并不能整齐划一.甘,青,川,滇
藏族地区有10个自治州,两个自治县,包括甘南
藏族自治州,它位于甘肃省的西南部,总面积4.4
万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这里草原
辽阔,以牧业为主,也有农区.天祝藏族自治县
位于甘肃省武威地区南部,总面积为8千平方公
里.这里有天祝草原,以牧业为主.
青海省的六个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
南西北各部,占整个青藏高原总面积的三分之
一
,青海藏区面积广大,土地辽阔,河流纵横,水
草丰美,以牧业为主,兼有农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总
72
面积为8.27万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是四川西北的高寒地区,草原丰美,以牧业为主.
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
东南部,总面积为14.94万平方公里,亦称康巴
地区.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
治州西北面,总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草原,耕
地.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总面积2.3253万平方
公里,农牧皆具.如此看来,西藏,甘,青,川,滇
等藏族地区既有万亩良田,更有无垠的草场.农
业地区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分别种植以青稞,小
麦,豌豆,蚕豆,荞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油
菜,麻,甜菜.藏东南地区还出产水稻,玉米,鸡
爪谷,花生,大豆等.同样,还是根据不同的海拔
高度,藏族牧民饲养的牲畜有牦牛,山羊,绵羊,
犏牛,黄牛和马等.牧业生产在藏族经济中至关
重要,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藏族农业和牧业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公
元5世纪至6世纪是其农,牧业发展之肇始.藏
族人们在高原上创造出了灿烂的,颇具特色的农
牧文化.
一
,赞美劳动场景
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水草丰美,沃土良田的
青藏高原上,与这片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藏族
民间文学研究
人民世世代代在青藏高原上辛勤耕耘,长期牧
放,他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
和一草一木.在他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
么美好,那么惬意.他们满怀激情地唱道:”……
美丽的装饰有三样,坝头有黑黝黝的奶牛,坝尾
有胖墩墩的骏马,坝心有白生生的肥羊……”;
“清晨东边的田地美丽,傍晚西边的田地好看,太
阳正当中午的时候,黄色的菜子花最鲜艳……”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歌).在大量的藏族民
歌中,反映农牧生产,生活的内容占多数.如藏
族群众在诗歌中这样唱道:”在宽广的田里施上
肥/好像小黑乌鸦落地上/在宽广的田里放上水/
就像蓝蓝天空铺平坝/囊萨大姐田中撒上种/女
仆佐巴普尺帮忙她/在宽广的田里来犁地/宛如
飞箭射向大平坝/来来往往一圈又一圈/好像水
磨转圈弩弓弯/大力犏牛两头合一犋/坚实的横
梁是金子铸/漂亮的犁杖是银子打/碧玉雕就美
丽的犁铧/扶手真好宛如双翅展/套绳是三股丝
线拧成五彩绸缎系在牛角尖/黑白五谷丰收
多亏它/从此生活越来越兴发.”(西藏林芝民歌)
这是一首赞美农业生产的诗歌,人们热爱劳动,
赞美农具,把来年的丰收寄希望于自己的手中的
农具上,表现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乐观精神,
诗歌中散发着朴素的思想火花和浪漫主义的色
彩,给人以新奇,活泼之感.再看一首反映牧业
的诗歌:”在高高的山顶上/驰骋着百匹骏马/去
年是百马驰骋的地方/今年是金鞍聚集的地方/
在高山的山腰上/倘徉着百头奶牛/去年是百牛
倘徉的地方/今年是金桶汇集的地方/在高山的
山脚下/跑跳着百只绵羊/去年是百羊跑跳的地
方/今年是羊毛成堆的地方.”(四川康定民歌)这
首民歌唱出了牧民劳动的艰辛与丰收后的喜悦.
作为农,牧民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获得丰收更使
他们兴奋的事情呢?从这首民歌中,可以体会牧
民们的喜悦之情,他们抑制不往自己激动的心
情,从心底里发出了这来自于丰收的高声喝彩.
表达了牧民们热爱草原生产,以劳动为美,以丰
收为荣的善良,纯朴的心愿.再看一首描述牧区
群众繁忙的劳动场面的民歌:”上中下草原滩连
滩/上滩的马群像云彩,//J,伙子套马备金鞍,/牧
人的坐骑这里来./上中下草原滩连滩,/中滩的
奶牛一排排,/姑娘们挤奶打酥油,/牧人的食物
这里来./上中下草原滩连滩,/下滩的羊群像银
海,/巧匠们剪毛织氆氇,/牧人的衣着这里来.”
(甘肃,青海民歌)再如:”……大群的奶牛成行成
排,/手巧的姑娘牵牛挤奶,/紫檀木桶里奶汁盛
满,/这三宝象征着吉祥平安./我用这三宝祝吉
祥,/愿生活像豪福的大海.”(甘肃,青海民歌)在
这两首民歌中.呈现出草原牧民一片忙碌的劳动
景象,生产与生活紧相连,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
得更多的果实.藏族牧民是在一定区域之内逐
水草而放牧的,他们选择较温暖的低谷过冬.青
藏高原上纯牧业地区牧民们都要随着季节的变
化赶着畜群迁场,大约在藏历7,8月份,到达夏
牧场,这时候是剪羊毛制乳品的繁忙季节.此外
还有赞美劳动的民歌,如:”耕地时不要认为苦,/
秋天到可痛饮青稞酒;/上山时不要认为苦,/下
山时可以玩着走.”(四川甘孜民歌)/朝霞映红黑
水河,/赶着羊儿上山坡,/嫩绿的野草铺满山,/
清清的泉水往下落,/我轻扬牧鞭把歌唱,/心里
多快活!/成群的羊儿肥又壮,/雪白的绒毛像天
鹅,天喜地逐水草,/绿茵撒遍珍珠颗,/我抱
起羊羔亲一亲,/心里多快活!/这面的山是绵羊
山,棚面的山是白银山,/金银齐全多吉祥./这
面的山是绵羊山,朋f5面的山是牦牛山,/牛羊兴
旺多吉祥./这面的山是青稞山,边的山是麦
子山,/五谷丰登多吉祥.(甘肃,青海民歌)这两
首民歌再次表明藏族人们热爱劳动,不畏辛劳,
多一份耕耘就多一份收获.眼前浮现的丰收景
象激励着他们不懈劳作,耕耘于田间,奔波于牧
场.从以上这些诗歌来看,其中心思想是表达藏
族农,牧业生产情况;对劳动果实的赞美;对丰收
年景的祈望等,充分表露出藏族人民对劳动的朴
素感情,体现出他们对劳动所寄予的殷切期望,
每首诗歌都充满了农村,牧场的生活气息,闪现
着藏族劳动人们勤劳的身影.只有劳动,才能获
取果实,才能生存.勤奋劳动,当然能获取更多
的果实,人民的生活也就会更加幸福.这是一个
十分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怀有善良愿望,憧憬美
好生活的藏族人们长年在高原上不畏艰辛,勤奋
73
民间文学研究
劳作,他们正是为了追求这份幸福.他们默默耕
耘,辛勤牧放.藏族生产劳动方面的诗歌也反映
了他们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以丰收为乐的纯
洁,朴实的心愿.
二,讴歌爱情生活
广大藏族劳动人们生活在广袤的农区,辽阔
的牧场.农牧业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藏族
儿女,与之相关的择偶标准,表达感情的方式也
正是在这种特有的文化氛围中逐渐形成.藏族
情歌唱出了农区,牧区爱情生活的优美旋律,从
中可使我们领略到藏族青年男女们对待爱情的
态度和对爱情生活的赞颂.他们是如何向自己
的恋人表述自己的那份缠绵的恋情呢?一首青
海隋歌这样唱道:”两头耕牛并肩犁地/我俩若有
这样亲密B怕拖着沉重的犁铧/我也十分甘心
乐意.”把爱情和农事活动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爱
情的向往和忠贞不渝的情怀,充分体现了藏族劳
动人l’Na~1.素而纯洁的爱情观念,给人以一种健
康,高尚的感觉.再如……你若是慈爱的绵羊/
我便是羊羔紧相随/假如狠心的牧人不隔开/我
活着绝不会离开你(流传于甘肃,青海).这是牧
区的一首反映爱情的诗歌.牧民们通过对牧业
生产活动的观察,羊羔,牛犊等小生命对母亲依
恋的情景深深地映入他们眼帘,青年男女借牛羊
这种母子间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恋人的情意缠
绵,难以割舍的心态.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青
年,对满山遍野的羊群,牛群的繁衍,成长以及习
性等情况了如指掌,这原本是一种生产知识,是
草原上特有的现象.继之,牧民们,特别是青年
人把草原上的这些事物,现象融进了自己的思维
方式中和审美范畴中.在表达对恋人的情感方
面,很自然地流露出草原牧业场景充满活力的内
容,令读者感到是那么贴切,质朴,形象和生动.
所以说藏族牧民情歌在表达爱情的同时,也向人
们展现出一幅美丽壮阔,充满生机的草原背景图
画.再如:”……//J,伙子我装作去放羊/姑娘你
装作去拾牛粪/到那草原中央相会/除了原上草/
有谁能知道!”(青海民族)这是一对初恋的情人,
还没有公开自己的恋爱关系,想去约会,俩人不
74
得不分别”装着”去做什么,一个是装着去放羊,
一
个是装着拾牛粪.情人约会,这本是件很浪漫
的事,然而,在这首情歌中还唱出了牛粪,在大多
数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甚至会认为,有些
煞风景,可是,对久居青藏高原上的牧民来说,多
少年来一直用牛粪做燃料.烧茶,做饭都离不开
晾干了的牛粪,况且藏族群众并不认为牛粪或者
羊粪是脏东西.因而,生活在牧区的广大群众在
他们的情歌中加进了牛粪这个字眼也就不足为
怪了,这也恰好反映出草原人民的真情实景.农
牧文化对藏族人民的爱情生活打上的烙印是多
方面的,爱隋与环境,生活,生产等诸多方面是密
不可分的.另一首流行在甘肃,青海的情歌唱
道:”都说平坦的水地好/我种的山地不平却收成
好/都说爱人容颜俊的好/我的爱人不俊却心肠
好.一首四川德格情歌是这样的:”如果有你这
样一匹马,没有金鞍也不难过,如果有你这样一
头牛,没有茶包也不难过,如果有你这样情人,没
有财产也不难过.”以上二首是讲年轻人在选择
自己意中人时,那种朴素而积极向上的态度,同
时,藏族青年追求的是纯洁,深厚的感情;希冀自
己的意中人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至于人的相
貌,财产则是次要的.这两首情歌还是以农牧业
生产,生活为背景,道出了自己对爱情的正确态
度,对恋人的那份纯洁的情谊.
爱隋,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每个民族都围
绕这一主题创作出大量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并
能折射出本民族经济文化生活的动人诗篇.藏
族广大劳动人民的爱情诗歌正是在青藏高原那
充满勃勃生机的草原上,在散发着泥土气息的田
野中孕育而生,回响四方.藏族情歌,抑扬顿挫,
热烈奔放,听起来,歌声朗朗,情意绵绵,恋人们
互诉衷肠.美丽的草原,盎然的田野为情歌定下
了雄浑,质朴的基调,爱情的旋律悠扬婉转,既表
达了自己纯洁的爱情,又唱出了田野,牧场的大
好风光,藏族情歌唱出了藏族儿女们在特定的生
产活动中所凝结的那份隋,那份爱.
三,阐发至理名言
藏族的格言诗大都是针对西藏的社会生活.
深入浅出,讲明哲理,阐明治国安邦之道及处世
哲学等内容.在这些格言诗中涉及到政治,法
律,宗教,哲学,道德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问题,
其中也含有大量的农牧业方面的内容,所以,格
言在藏族民间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藏族主
要的格言诗有四部:《萨迦格言》,《格丹格言》,
《水树格言》,《国王修身论》.在《萨迦格言》中这
样写道:”伟人辛苦达成的协议,/恶人一刹那就
能撕毁,/农民成年累月种的庄稼,/冰雹一刹那
就能打尽”.又如:”以布施召集,敌人也前来/若
不布施,亲友也远离开/如果母牛的乳汁已流完/
虽强抓牛犊,它也要逃远”.这两首格言是讲治
国的道理.前一首用农业方面的知识即就冰雹
在瞬间内对庄稼造成的危害告诫统治阶级,要警
惕统治阶级内部的居心不良者.防止这些人为
非作歹,断送前程.后一首用了牧业方面的知
识,即流完乳汁的母牛对牛犊没有任何诱惑力这
样一种现象奉劝统治者应采用布施的政策,以加
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国王修身论》中
有这样一首诗:”自己管辖土地之J二/包括一切家
畜牛羊/使之自由自在生活/国王经常寻找妙
方./放牧各自各的地方/吃喝应在自己草场/大
家协商一致行动/贪婪多占以法阻挡”.在以上
这首格言中,作者以牧业生产为例,阐明社会秩
序及公德,告诫人们要遵纪守法,不可越出自己
的生活领地,出现问题大家应共同商量解决.在
《水树格言》中以农牧业生活和生产常识为例的
格言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如格言中有这样一
首,”学习应在青年时代,黄牛应在冬天喂养,土
地应在春天耕种,照此三条丰收有望”.
又如:”人们如果坚信三宝,一切心愿都会办
到,如果天上降落雨水,庄稼就会收成丰饶”.前
一
首格言把饲养牲畜,耕种土地以及人的学习这
三件事罗列在一起,讲明做这些事情抓住最佳时
机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后一首用雨水同庄稼的
关系来宣传宗教.在藏族格言中,以农牧业知识
为例的作品还有很多.
看来,广大藏族劳动人民不仅从特定的生活
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在特定
的环境中,通过观察,比喻,总结出一套具有指
民间文学研究
导,教诲,劝诫等内容的伦理模式,形成了一种精
神力量,作为人们遵循的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
社会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视野.藏族格言
诗作者皆为佛教高僧,由于他们也生活在农牧地
区,山门四周不是农田就是牧场,久而久之,农牧
文化的思想火花也不时地闪烁在这些高僧大德
们笔下的字里行间,一些农牧业生产知识为他们
提供了论证自己思想观点的丰富素材.这类韵
文体作品是以农牧业生产知识做比喻,以此阐发
作者的观点,借以达到宣传,教化的目的.在格
言诗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借农牧业生产知识,巧
妙修辞,比喻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深受谙熟农牧
业生产知识的藏族农牧民的喜爱.
四,绕梁的历史余音
在藏族众多的传说中,有一段名为《松赞干
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传说在藏族群众中可谓家喻
户晓,妇孺皆知.这则传说讲的是公元7世纪时
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几经周
折,终于如愿以偿.在谈到文成公主进藏时,传
说中有这样一段韵文民歌唱道:”……尊敬的文
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西藏乳酪的生产,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土地肥沃,土地肥沃,肥沃
土地在’白归雄’,文成带来的谷类,撒播了三千
八百种.”尽管传说中的某些内容有点夸张,但它
却反映了在松赞干布时代,藏族无论是农业还是
牧业都有相当发展,文成公主进藏,对其农牧业
的发展进一步起到了促进作用,唐朝与吐蕃的联
姻,促成了两地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唐王朝考
虑到西藏的地理环境,生产条件以及藏族人民的
生活习性,让文成公主有针对性地带去大量的汉
地技术,其中包括农牧业方面的技术,使其农牧
业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民的生活资料得到保证,社会的其他方面也
相应得到发展,各种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致使西
藏社会呈现出相对安定,繁荣的局面.正如拉法
格所说:”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时不仅改变了生
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并且还创造了一个人为的
社会环境.”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也是由低级向高
级,由简单向纷繁逐步发展的.松赞干布时期的
75
民间文学研究
农牧业生产水平较之藏族神话时代不言而喻有
了很大提高.
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到公元l3世纪期
间的着名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向人们展示了
一
幅大型的历史战争画卷,史诗歌颂了骁勇善
战,勇往直前的格萨尔王,描写了藏民族由分裂
走向统一的伟大历程.就是在这样一部诗史中,
亦充满了浓重的农牧业文化气息,一些战争的起
因也正是为了争夺畜牧业产品而引发的.《格萨
尔王传》中的《向岭之战》,《门岭之战》和《松巴犏
牛宗》等章部都是如此,都是因为部落间相互掠
夺牛羊等财产而诱发的”主客相博”,”利镞穿骨”
的激烈战争场面.《向岭之战》讲的是象雄商人
的财宝被岭国晁同等人劫掠,为了报复,象雄出
兵岭国并抢夺大量的牛羊牲畜.于是格萨尔王
统率军队与象雄开战,并取得了胜利.”对所抢
的牛马等等财物,应全部地奉还格萨尔王”.在
这场战争前夕,格萨尔王手下的大臣查杰丹玛桑
珠,在岭国百姓举行的送军会上唱了一首豪迈的
壮歌,其中有这样几句:”一则为了人和马/二则
为了山羊和绵羊/彼此恶语要弃一旁.”在《门岭
之战》中这样写道:”南方门国首府的/有一个阿
穷格茹/和一个牟穷古茹/率领雄兵十五万/无端
侵犯岭尕国(即岭国)/摧毁十八大部落/所养人
马都被杀/所积财产都被抢./N位贤臣遇门贼/
寡不敌众被惨杀./岭尕那匹能飞马/还有骟马
九十九/全被门人赶了走./从此门岭结下仇/杀
人血债要讨还/夺去财产需追回/无敌威王莫滞
留.”《松巴犏牛宗》也是讲由于抢夺牲畜,财产等
引起格萨尔复仇的心理,双方交战,最后格萨尔
王获胜,得到犏牛而告结束.以上所举英雄史诗
的例子说明,由于畜牧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牲畜和畜产品不仅是战争中
主要的掠夺对象,而且牲畜的多少也是权衡一个
社会集团实力的象征.农牧业与人们的生活,乃
至于生命息息相关,为了保护自己的生产资料和
生活资料,为了扩充财力和实力,部落间往往靠
武力加以实现.通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色银盐复印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公司专利权转让合同样本
- 北京标准旅游合同标准文本
- 包拆迁合同标准文本
- 出租农村商铺合同样本
- 公司开解约合同标准文本
- 532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划线合同样本
- 加盟流程合同标准文本
- 2024年湘西泸溪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大车司机劳务协议书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学生军训教官合同协议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监管培训课件
- 油田节能降耗技术-全面剖析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妇科护理标准化管理
- 小学2025年国防教育课程开发计划
- 防溺水家长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