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课件-(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_第1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课件-(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_第2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课件-(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_第3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课件-(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_第4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3》课件-(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问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定义: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5.怎样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复习提问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定义:1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好了化学实验,就为我们学好整个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引入】化学是一门2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西方18世纪中叶的实验室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3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如何进行科学探究?链接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如何进行科学探究?链接中4实验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外壳:2、点燃前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②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线状较硬由石蜡制作白色、半透明、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实验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观5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3、点燃蜡烛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可燃性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碳化变黑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3、点燃蜡烛②取一根火柴,蜡烛安静、持续6结论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火焰最为明亮。结论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得更充分7结论现象实验探究步骤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4、熄灭时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③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而后燃烧。结论现象实验探究步骤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4、熄灭时③用8结论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般我们采用这个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结论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9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问题与分析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文字表达式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10总结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①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②化学性质: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总结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11课堂练习: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重2.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B①②③课堂练习:B①②③123、将一支蜡烛点燃,固定在桌面上,罩一个干燥玻璃杯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请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3、将一支蜡烛点燃,固定在桌面上,罩一个干燥玻璃杯片刻,取下13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1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背景知识:①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CO2)气体也越多(前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②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背景知识:15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①用集气瓶盛满水16排水集气法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结论排水集气法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17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向一瓶空气和18现象结论

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现象结论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19现象结论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现象结论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现象结论步骤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20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取两块干21现象结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现象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22

例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例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23

例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例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24

例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则原气体是氧气,熄灭的则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则原气体是空气。例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25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C甲、乙都变旺D甲、乙都熄灭甲乙BO2CO2练习:2.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蜡烛先熔化后燃烧

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26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1.空气2.人呼出的气体3.氧气4.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4.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可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到杯壁有,说明生成了,片刻后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了。5.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取出冷库内的空气。(用实验室中的常用仪器)B水雾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答:取一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带进冷库内,倒掉水,再盖好玻璃片,带出冷库.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27练习:1、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硬度:

密度:

熔点:

颜色:

化学性质有: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较小比煤油大而比水小较低银白色水放热练习:较小比煤油大而比水小较低银白色水放热283.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①酒精挥发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⑥电灯发光(A)①③(B)③④(C)②③(D)④⑤练习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DB3.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练习A.电29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目的30仪器: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药品:蒸馏水、酒精、酚酞试液、石蕊试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牵牛花(花瓣)、紫萝卜皮、月季花(花瓣)、万寿菊}、食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土壤样品实验用品实验用品31认真默看“P70实验活动7”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自制酸碱指示剂,你准备选取哪些植物制作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___。理由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了解自制酸碱指示剂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吗?(1)在研钵里__________;(2.)加入3—5ml__________浸泡;(3)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__________或________.3.你还有别的妙法自制酸碱指示剂吗?认真默看“P70实验活动7”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32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方法一: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方法二:可以将植物的花瓣或者果实切碎,放入塑料袋中,加入酒精揉搓,然后将汁液倒出。实验步骤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步骤33⑶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选择的溶液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溶液的酸碱性PH加入自制指示剂后的颜色变化食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液⑶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选择的加入石蕊溶液后34步骤3.在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PH试纸测澄清的液体的酸碱度。步骤3.35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组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那种植物制成的指示剂效果好?2.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问题与交流问题与交流36分析1:一般来说,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呈现的颜色差别越大,效果越好。如牵牛花(花瓣)作指示剂,检验效果较好。代用指示剂代用指示剂的颜色在酸性液中在中性液中在碱性液中牵牛花(花瓣)红色紫色蓝色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月季花(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分析:分析2:问题与交流分析1:一般来说,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呈现的颜色差371.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

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

色。2.有一种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该溶液可能呈

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

色。碱性蓝酸红巩固练习1.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性383.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检验,结果如下:花的种类在酒精中的颜色在稀酸中的颜色在稀碱中的颜色玫瑰粉红粉红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橙色绿色请回答:不能用做酸碱指示剂的是什么花?3.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394.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A5%的氢氧化钠溶液B5%的硫酸溶液C5%的酚酞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验过程是:先用毛笔蘸

(填序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将白纸挂上墙,晾干后用

向向纸上喷即成。该实验的化学原理

。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CA4.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A5%的氢氧化钠溶液B5%的硫40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规律PH试纸的使用方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具有实际意义吗?……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规律41

一.单选题1、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以勒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玉米B.茶树C.水稻D.马铃薯A

一.单选题1、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以勒422、流向秦淮河的河流众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分别从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进行研究.经测定,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水样pH如图所示,则河水呈碱性的河流是()A.甲B.乙C.丙D.丁B2、流向秦淮河的河流众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分别从433、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取土样进行分析,测得它们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B3、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取土样进行分析,测得它们的近444、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应当选用()A.石蕊试纸试纸C.滤纸D.酸碱指示剂B4、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应当选用()B455、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A5、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466、要测定某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试纸D.碳酸钠溶液C6、要测定某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C47第二题:填空题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常用______;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2、pH=7,溶液呈__性;pH<7,溶液呈__性;pH>7,溶液呈__性。3、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度,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

(1)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______.

(2)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上.

(3)将其与_______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酸碱指示剂PH值中酸碱加适量水充分搅拌PH试纸标准比色卡第二题:填空题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常用______;粗略测定484、请对以下方案及现象作出合理补充或解释:

(1)将NaOH溶液滴在____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便可粗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

(2)用一种试剂分别与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作用,就能把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________.

(3)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氢氧化钠有______.5、(1)检测工业废水的酸碱度,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A.pH试纸

B.无色酚酞试液

C.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紫色石蕊试液强腐蚀性A4、请对以下方案及现象作出合理补充或解释:

(1)将NaO49(2)氢氧化钠固体不仅易潮解,还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而变质,应密封保存.

(3)金属R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RClx+Cu,则x值为__;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铜的___(填“前面”或“后面”)6.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北海市一条长约50公里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对北海市的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经环保部门测定,被污染河水的pH在1-4之间,远远超过国家环保部门对地表水pH的规定.

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2前面(2)氢氧化钠固体不仅易潮解,还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而变50(1)这条河的河水呈__A.酸性B.中性C.碱性D.无法确定(2)如果让你测定该河水的酸碱度,你会选用

__

A.紫色石蕊试剂B.无色酚酞试剂

C.pH试纸D.碳酸钠溶液(3)你认为应如何根治该河水的污染问题?__

A.往河水里投入大量生石灰

B.在该化工厂附近建一个造纸厂,排放一些碱性废液

C.修建一条暗道,将污水引到市外排放

D.找出污染原因,将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ACD(1)这条河的河水呈__ACD517.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______来测定,用___表示,当pH=0时溶液呈__性.测定溶液pH需要用到的仪器主要有____,如果测定前用水润湿试纸,溶液的pH变化是________.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碳酸钾和碳酸钠从物质类别上说属于____,但它们的溶液呈____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PH试纸PH酸玻璃棒酸偏大碱偏小酸性碱性盐碱红7.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以用______来测定,52复习提问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定义: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5.怎样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复习提问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定义:53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引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好了化学实验,就为我们学好整个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引入】化学是一门54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西方18世纪中叶的实验室中国古代的炼丹设备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55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如何进行科学探究?链接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交流评价。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如何进行科学探究?链接中56实验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外壳:2、点燃前①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气味②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线状较硬由石蜡制作白色、半透明、固态、圆柱状,有轻微的气味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硬度较小密度小于水而且难溶于水实验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1、观57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3、点燃蜡烛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②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蜡烛安静、持续燃烧,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方有黑烟,火焰分三层,上层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石蜡有可燃性火柴靠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而外焰部分碳化变黑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外焰实验探究步骤现象结论3、点燃蜡烛②取一根火柴,蜡烛安静、持续58结论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得更充分,温度最高,火焰最为明亮。结论蜡烛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个部分。外焰燃烧得更充分59结论现象实验探究步骤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4、熄灭时①熄灭蜡烛,观察所发生的现象③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有白烟从烛芯飘出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说明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蒸发成石蜡蒸气,而后燃烧。结论现象实验探究步骤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4、熄灭时③用60结论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般我们采用这个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结论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新的物61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问题与分析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文字表达式蜡烛哪去了?是消灭了、还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其它物质?是62总结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①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②化学性质: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微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总结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63课堂练习: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被烧黑B、放置在外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C、放置在内焰的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焰心的部分被烧黑最重2.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 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B①②③课堂练习:B①②③643、将一支蜡烛点燃,固定在桌面上,罩一个干燥玻璃杯片刻,取下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请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3、将一支蜡烛点燃,固定在桌面上,罩一个干燥玻璃杯片刻,取下65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66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背景知识:①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CO2)气体也越多(前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②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③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背景知识:67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①用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好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③将软管插入集气瓶口,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④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步骤1:用排水法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①用集气瓶盛满水68排水集气法

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结论排水集气法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颜色、69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向一瓶空气和70现象结论

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观察现象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现象结论步骤2:取两个集气瓶,其中为空气,向一瓶空气和71现象结论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含量很少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现象结论呼气后玻璃片上有一层薄薄的水雾,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没有。空气中水分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现象结论步骤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72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取两块干73现象结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可使玻璃片上凝结有水吸入空气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水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含量较少含量较少含量较多小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现象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74

例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例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75

例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为什么?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例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76

例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如果燃烧更旺的则原气体是氧气,熄灭的则原气体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则原气体是空气。例3: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77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C甲、乙都变旺D甲、乙都熄灭甲乙BO2CO2练习:2.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B.蜡烛先熔化后燃烧

C.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1.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78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1.空气2.人呼出的气体3.氧气4.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4.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可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方,观察到杯壁有,说明生成了,片刻后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说明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了。5.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取出冷库内的空气。(用实验室中的常用仪器)B水雾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

答:取一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带进冷库内,倒掉水,再盖好玻璃片,带出冷库.3.在下列气体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后,不能立即使澄清石灰79练习:1、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硬度:

密度:

熔点:

颜色:

化学性质有:该金属能够与

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反应(放热或吸热)

较小比煤油大而比水小较低银白色水放热练习:较小比煤油大而比水小较低银白色水放热803.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①酒精挥发②白糖溶于水

③食物腐烂④铁矿石炼铁

⑤汽车胎爆炸⑥电灯发光(A)①③(B)③④(C)②③(D)④⑤练习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DB3.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练习A.电81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初步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目的82仪器: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纱布 药品:蒸馏水、酒精、酚酞试液、石蕊试液、pH试纸、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牵牛花(花瓣)、紫萝卜皮、月季花(花瓣)、万寿菊}、食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土壤样品实验用品实验用品83认真默看“P70实验活动7”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自制酸碱指示剂,你准备选取哪些植物制作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___。理由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了解自制酸碱指示剂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吗?(1)在研钵里__________;(2.)加入3—5ml__________浸泡;(3)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__________或________.3.你还有别的妙法自制酸碱指示剂吗?认真默看“P70实验活动7”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84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方法一:自己选择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方法二:可以将植物的花瓣或者果实切碎,放入塑料袋中,加入酒精揉搓,然后将汁液倒出。实验步骤步骤1.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步骤85⑶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选择的溶液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溶液的酸碱性PH加入自制指示剂后的颜色变化食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液⑶试验自制的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变化。选择的加入石蕊溶液后86步骤3.在校园或农田里取少量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用PH试纸测澄清的液体的酸碱度。步骤3.871.你自制的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效果如何?了解其他组同学自制的指示剂的检验效果,那种植物制成的指示剂效果好?2.归纳自制的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情况,与同学交流。问题与交流问题与交流88分析1:一般来说,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呈现的颜色差别越大,效果越好。如牵牛花(花瓣)作指示剂,检验效果较好。代用指示剂代用指示剂的颜色在酸性液中在中性液中在碱性液中牵牛花(花瓣)红色紫色蓝色紫萝卜皮红色紫色黄绿色月季花(花瓣)浅红色红色黄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分析:分析2:问题与交流分析1:一般来说,指示剂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的呈现的颜色差891.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

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

色。2.有一种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该溶液可能呈

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

色。碱性蓝酸红巩固练习1.有一种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该溶液呈性903.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检验,结果如下:花的种类在酒精中的颜色在稀酸中的颜色在稀碱中的颜色玫瑰粉红粉红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大红花粉红橙色绿色请回答:不能用做酸碱指示剂的是什么花?3.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914.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A5%的氢氧化钠溶液B5%的硫酸溶液C5%的酚酞溶液。有人用这些材料设计了一个名为“雨落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验过程是:先用毛笔蘸

(填序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将白纸挂上墙,晾干后用

向向纸上喷即成。该实验的化学原理

。酚酞溶液遇碱溶液变红CA4.现有白纸和几种溶液:A5%的氢氧化钠溶液B5%的硫92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规律PH试纸的使用方法:检测溶液的酸碱性具有实际意义吗?……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石蕊和酚酞的变色规律93

一.单选题1、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以勒村土壤浸出的溶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下表为四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你认为该村土壤比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玉米B.茶树C.水稻D.马铃薯A

一.单选题1、测土选种”是现代农业常用的科学方法,取以勒942、流向秦淮河的河流众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分别从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进行研究.经测定,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水样pH如图所示,则河水呈碱性的河流是()A.甲B.乙C.丙D.丁B2、流向秦淮河的河流众多,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分别从953、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取土样进行分析,测得它们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甲B.乙C.丙D.丁B3、从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区取土样进行分析,测得它们的近964、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应当选用()A.石蕊试纸试纸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