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配套资料的编制2020年7月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1.gi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配套资料的编制2020年7月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2.gi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配套资料的编制2020年7月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3.gi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配套资料的编制2020年7月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4.gi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配套资料的编制2020年7月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94ac7dec664bd1c46c16e0da7c530b8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化学配套资料编制----《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作业本、实验手册为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化学配套资料编制----《普通高中化11化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化学学科本质特征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的高中化学课程;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1化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化学学科本质特征课程性质基本理念22高中化学新课程不分模块2高中化学新课程不分模块33组建编写团队明确编写要求三、作业本编写要求
作业本按教学课时安排,共36课时左右,每课时安排一个练习。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使用,每个练习分“基础训练”、“素养提升”两个栏目,前者着眼知识和知识点的落实,后者着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深入研究课标中“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和“学科素养水平标准”,在此基础根据评价目标编制习题。四、实验手册编写要求实验手册分“教材实验研究”和“实验活动记录”两大部分。“教材实验研究”选择教材中的典型实验及典型问题进行研究,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明晰操作要领提供指导;“实验活动记录”则按规范格式呈现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过程及现象、原理等并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一、作者初步分工
组建编写团队,根据每位老师的研究特长进行分工,并且配备了富有经验的资深审定者。二、在线学习交流
组建微信群,所有参编人员线上讨论新人教版与原苏教版在一些化学概念、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讨论作业本、实验手册编写体例等。五、编制流程
根据分工,每位老师先独立编写初稿(有问题实时交流)、组内老师多次互校修改,合拢,交由审定老师审定、按修改意见修改,再统稿、修改,出清样、续修改,最后定稿。3组建编写团队明确编写要求三、作业本编写要求作45编制框架学科核心素养化学作业编制基于创新性综合性基础性应用性体现情境提出问题评价载体解决问题解决工具问题知识评价依据真实性与合理性意义彰显与信息适度公平性与创新性教科书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要求立足5编制框架学科化学作业编制基于创新性综合性基础性应用56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承前启后初步建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个重要视角——物质类别与元素价态
6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67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2.6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离子反应2.3电离与离子反应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化还原反应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2.2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7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物质的78教材中相关内容编排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有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剂还原性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反应类型物质性质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氧化性研究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获得能量
应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8教材中相关内容编排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有电8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得氧、失氧元素化合价升降第一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
立足初中做好衔接电子对偏移电子转移氧化反应反应概念的建立初步理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得氧、失氧元素化合价99第一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巩固与提升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9第一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巩固与提升基于学科核10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初步建立元素价态与物质类别间的联系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11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初步建立元素价态与物质类别、物质性质、反应类型间的联系(SCl为例)定性定量变化观模型观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12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变化观变化观守恒观变化观模型观变化观模型观变化观模型观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13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变化观守恒观变化观模型观守恒观社会责任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14
黑火药爆炸反应、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野外焊接钢轨、工业制溴(卤素单质间的置换)、稀硝酸溶解铜片、肼做飞船的燃料、含亚硝酸盐的废水处理、氮化铝的制备、实验室快速制氯气、含MnO4-废液的处理、船底防污漆原料Cu2O、高效安全的水处理试剂ClO2、过氧化氢处理剧毒的氰化钾、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等等作业编制时选用了以下问题情境:
引导同学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视角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社会价值,形成“绿色化学”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黑火药爆炸反应、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野外15涉及的主要元素与典型物质氮元素:NH3、NH4Cl、
N2H4、N2、NO、NaNO2、N2O4、HNO3氯元素:HCl、NaCl、KCl、Cl2、ClO2、NaClO3、KClO3初步构建价类二维图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
硫元素:H2S、K2S、FeS、S、SO2、Na2SO3、H2SO4、Na2SO4涉及的主要元素与典型物质氮元素:NH3、NH4Cl、16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
一、明确各类实验定位本实验手册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分为“实验研究”和“实验活动”两大模块,“实验研究”又分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两类实验,基础实验着重体现规范性、指导性、可视性,探究实验着重体现趣味性、价值性、发展性,学生活动着重体现基础性、全面性、普适性。二、厘清各类实验栏目实验研究实验活动基础实验探究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预备实验思考实验思考实验用品仪器药品方案设计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实验过程实验实施1.实验用品仪器药品2.现象与结论步骤与结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讨论与应用拓展视野﹡评价与反思实验研究实验活动基础实验探究实验第一章300第二章73+2﹡1第三章11+1﹡1第四章121三、确定各章实验数目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一、明确各类实验定17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每类实验分别编号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每类实18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关注实验安全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关注实验安全19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实验基本操作分散到具体实验中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实验基本操作分散到具体实验20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保证实验成功的各种提示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保证实验成功的各种提示21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功能各异的小资料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功能各异的小资料22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根据具体内容特点设置“家庭小实验”或“课外实践活动”等栏目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根据具体内容特点设置“家庭23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24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25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26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同一主题不同类别实验的编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基础实验实验活动实验目的1.加深对物质的量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了解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练习使用容量瓶。3.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4.了解定量研究在化学学习中的意义。实验目的1.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认识。实验预备1.预习教科书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预习教科书实验2-10及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实验思考1.写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与两者间的换算关系。2.比较1%的Na2CO3溶液与1mol/LNa2CO3溶液的含义。3.由于实验需要,实验室急需200mL0.1mol/L,但目前只有一瓶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为了配制所需稀硫酸,需要消耗该浓硫酸多少毫升?4.下表是某市民的一次体检报告单的部分内容,你能看懂各个项目检查结果的含义吗?问题讨论1.你是用什么仪器称量NaCl固体的?用这种天平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与用托盘天平的差别是什么?2.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以后,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3.某同学在最后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不慎水位超过了刻度线,于是倒出一些溶液后再重新加水到刻度线。这样的操作会对配成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讨论与应用1.有人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思考一下,能否得以解决:(1)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为什么必须要等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再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2)配制溶液的操作②中,为什么要轻轻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而在配制溶液的操作③的最后,则可以将容量瓶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溶液?2.如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将浓硫酸稀释成稀硫酸,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老师拿同学刚配制的0.1mol/LNa2CO3溶液进行其他实验,发现实际浓度低于0.1mol/L,你知道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这种误差吗?着重体现规范性、指导性、可视性
基着重体现基础性、全面性、普适性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同一主题不同类别实验的编写27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利用反应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运用分类的方法28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29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物质的颜色、气味、存在状态等
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一类物质的共性和差异可以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或利用有关反应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得出结论观察物质的外部特征验证预测重新预测进一步研究实验和观察预测物质的性质解释和结论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探究实验“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模型物质3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化学配套资料编制----《普通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作业本、实验手册为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教版化学配套资料编制----《普通高中化311化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化学学科本质特征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本理念1.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的高中化学课程;3.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4.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5.倡导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1化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化学学科本质特征课程性质基本理念322高中化学新课程不分模块2高中化学新课程不分模块333组建编写团队明确编写要求三、作业本编写要求
作业本按教学课时安排,共36课时左右,每课时安排一个练习。为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学习目标的学生使用,每个练习分“基础训练”、“素养提升”两个栏目,前者着眼知识和知识点的落实,后者着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深入研究课标中“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和“学科素养水平标准”,在此基础根据评价目标编制习题。四、实验手册编写要求实验手册分“教材实验研究”和“实验活动记录”两大部分。“教材实验研究”选择教材中的典型实验及典型问题进行研究,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明晰操作要领提供指导;“实验活动记录”则按规范格式呈现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过程及现象、原理等并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一、作者初步分工
组建编写团队,根据每位老师的研究特长进行分工,并且配备了富有经验的资深审定者。二、在线学习交流
组建微信群,所有参编人员线上讨论新人教版与原苏教版在一些化学概念、表达方法等方面的变化;讨论作业本、实验手册编写体例等。五、编制流程
根据分工,每位老师先独立编写初稿(有问题实时交流)、组内老师多次互校修改,合拢,交由审定老师审定、按修改意见修改,再统稿、修改,出清样、续修改,最后定稿。3组建编写团队明确编写要求三、作业本编写要求作345编制框架学科核心素养化学作业编制基于创新性综合性基础性应用性体现情境提出问题评价载体解决问题解决工具问题知识评价依据真实性与合理性意义彰显与信息适度公平性与创新性教科书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要求立足5编制框架学科化学作业编制基于创新性综合性基础性应用356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承前启后初步建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个重要视角——物质类别与元素价态
6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内容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367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2.6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的价值结合实例认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离子反应2.3电离与离子反应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化还原反应2.1元素与物质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2.2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7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内容课程标准要求物质的378教材中相关内容编排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有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化反应还原剂还原性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反应类型物质性质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还原反应氧化剂氧化性研究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获得能量
应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8教材中相关内容编排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有电38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得氧、失氧元素化合价升降第一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
立足初中做好衔接电子对偏移电子转移氧化反应反应概念的建立初步理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得氧、失氧元素化合价399第一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巩固与提升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9第一课时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巩固与提升基于学科核40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初步建立元素价态与物质类别间的联系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41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还原剂初步建立元素价态与物质类别、物质性质、反应类型间的联系(SCl为例)定性定量变化观模型观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二课时氧化剂与42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变化观变化观守恒观变化观模型观变化观模型观变化观模型观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43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从氧化还原反应视角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变化观守恒观变化观模型观守恒观社会责任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第三课时氧化还原44
黑火药爆炸反应、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野外焊接钢轨、工业制溴(卤素单质间的置换)、稀硝酸溶解铜片、肼做飞船的燃料、含亚硝酸盐的废水处理、氮化铝的制备、实验室快速制氯气、含MnO4-废液的处理、船底防污漆原料Cu2O、高效安全的水处理试剂ClO2、过氧化氢处理剧毒的氰化钾、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等等作业编制时选用了以下问题情境:
引导同学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视角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社会价值,形成“绿色化学”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黑火药爆炸反应、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野外45涉及的主要元素与典型物质氮元素:NH3、NH4Cl、
N2H4、N2、NO、NaNO2、N2O4、HNO3氯元素:HCl、NaCl、KCl、Cl2、ClO2、NaClO3、KClO3初步构建价类二维图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业编制
硫元素:H2S、K2S、FeS、S、SO2、Na2SO3、H2SO4、Na2SO4涉及的主要元素与典型物质氮元素:NH3、NH4Cl、46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
一、明确各类实验定位本实验手册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每章分为“实验研究”和“实验活动”两大模块,“实验研究”又分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两类实验,基础实验着重体现规范性、指导性、可视性,探究实验着重体现趣味性、价值性、发展性,学生活动着重体现基础性、全面性、普适性。二、厘清各类实验栏目实验研究实验活动基础实验探究实验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实验预备实验思考实验思考实验用品仪器药品方案设计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实验过程实验实施1.实验用品仪器药品2.现象与结论步骤与结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讨论与应用拓展视野﹡评价与反思实验研究实验活动基础实验探究实验第一章300第二章73+2﹡1第三章11+1﹡1第四章121三、确定各章实验数目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一、明确各类实验定47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每类实验分别编号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态度与安全意识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每类实48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关注实验安全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关注实验安全49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实验基本操作分散到具体实验中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实验基本操作分散到具体实验50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保证实验成功的各种提示
......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保证实验成功的各种提示51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功能各异的小资料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功能各异的小资料52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根据具体内容特点设置“家庭小实验”或“课外实践活动”等栏目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根据具体内容特点设置“家庭53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54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渗透数字化实验55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56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验手册编制同一主题不同类别实验的编写——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基础实验实验活动实验目的1.加深对物质的量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2.了解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练习使用容量瓶。3.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4.了解定量研究在化学学习中的意义。实验目的1.练习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练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3.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认识。实验预备1.预习教科书容量瓶的使用方法。2.预习教科书实验2-10及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实验思考1.写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与两者间的换算关系。2.比较1%的Na2CO3溶液与1mol/LNa2CO3溶液的含义。3.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兄弟合伙生意合同范本
- 城市中等装修房屋出租合同范本
- 入股代理合同范本
- 关于砂石购买标准合同范本
- 出版社教材出版合同范本
- 2025年食品级甘氨酸钠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劳动合同范本
- 内墙磁粉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城市供水排水工程承包合同书范本
- 2025年度国际食品饮料代理销售合同
- 政府资金项目(荣誉)申报奖励办法
- JJF 1069-2012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培训讲稿)
- 最新如何进行隔代教育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 创建动物保护家园-完整精讲版课件
- 广东省保安服务监管信息系统用户手册(操作手册)
- DNA 亲子鉴定手册 模板
- DB33T 1233-2021 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技术规程
- 天津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