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整合-_第1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整合-_第2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整合-_第3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整合-_第4页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高效复习第二十单元单元高效复习第二十单元1思维导图·体系构建思维导图·体系构建2主题归纳·纵横贯通【纵向贯通】纵向贯通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化趋势及特点1.趋势:(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3)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5)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再强化。(6)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主题归纳·纵横贯通【纵向贯通】32.特点:(1)皇权加强: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2)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地位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3)内朝官向外朝官方向分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4)宰相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2.特点:4【思维特训】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让品秩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 D.使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思维特训】5【解析】选C。据材料“让品秩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权力逐渐被分割,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解析】选C。据材料“让品秩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6纵向贯通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演变趋势及其规律1.趋势:(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权力划分更加细密。(2)最高行政区划的边界设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3)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派出官员转变为地方官员。(4)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纵向贯通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演变趋势及其规律72.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2)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3)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4)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2.规律:8【思维特训】据下表,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思维特训】时期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州路行省布政省统县9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10【解析】选C。从表格信息看,自秦汉至清,各朝都设置了“县”级行政区划,这说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A表述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之后州之上有“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等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故B表述正确。宋元至清,我国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地方自主性逐渐减弱,故C表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秦汉、隋唐时期我国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体,自宋之后,以三级制为主体,故D表述正确。【解析】选C。从表格信息看,自秦汉至清,各朝都设置了“县”级11纵向贯通三:中古时期、近代时期西方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地区、国家中古时期类型及特点近代类型及特点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为基础和纽带;权利对应义务,依次互为主从英国议会君主制。议会权力逐渐增强,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1)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2)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3)内阁掌握行政权纵向贯通三:中古时期、近代时期西方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12地区、国家中古时期类型及特点近代类型及特点美国(1)总统共和制,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法国等级君主制。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互相合作(1)议会共和制,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2)立法权、行政权由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3)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地区、国家中古时期类型及特点近代类型及特点美国(1)总统共和13【思维特训】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

)A.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B.取消征税特权,遵从议会许可C.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D.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思维特训】14【解析】选A。“光荣革命”后王权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指“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承认议会权力,故A正确;征税权在“光荣革命”前就属于议会,故B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还拥有行政权,故C错误;英国国王有权任命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的领袖为首相,D错误。【解析】选A。“光荣革命”后王权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15纵向贯通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建设时期政权建设建立地区意义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各级苏维埃政权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革命根据地(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2)是开辟人民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3)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治国安民的经验;(4)管理干部不仅成为日后进行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领导骨干,而且成为新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中坚纵向贯通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建设16时期政权建设建立地区意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解放战争时期设置行政区解放区(1)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2)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期政权建设建立地区意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实行“三三17【思维特训】1941年11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辖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辖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 (

)A.体现国共合作的诚意 B.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C.违背了民主革命纲领 D.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思维特训】18【解析】选B。“三三制”原则,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灵活性的高度统一,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B正确。材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合作,不仅是国共合作,A错误;这一规定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符合民主革命纲领,C错误;D有夸大之嫌,错误。【解析】选B。“三三制”原则,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19纵向贯通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前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1956—1978年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于开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纵向贯通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时间特征核心20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21世纪初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21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确定全22【思维特训】1985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B.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C.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D.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思维特训】23【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前后对比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时,职工对于公有制企业的破产不理解,但十年后的1995年,在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背景下,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说明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破产的情况,无法体现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B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职工对于企业破产态度的变化,排除B;社会保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前后对比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24【横向比较】横向比较一: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特点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理性、个体、平等等发展趋势趋向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横向比较】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特点实用性、集体、25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但民主与法制影响深远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在当26【思维特训】下表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部分信息进行了简单对比,据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项目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地形特征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河流旁聚集人口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各地区彼此独立隔绝适合的经济活动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用于灌溉,适合从事农业海外贸易发达,适合从事商业活动选择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奴隶制民主政治【思维特训】项目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地形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27A.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的政体B.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应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解读C.地理环境只是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的原因之一D.不同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的政体A.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的政体28【解析】选B。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应综合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和经济形态以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考虑。A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对采取何种政体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D错,作为原因来说都不全面,不是最佳选项。【解析】选B。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应综合生产力水平、生29横向比较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区别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行使权力主体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横向比较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30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区别权力机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相似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区别权力机关原则实31【思维特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思维特训】32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33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编自许耀桐载《北京日报》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34(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35【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民国时期……奠定了基础”“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进入中国法律体系”等信息回答;第二问“原因”从中西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第一问“表现”根据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用议会制改造”“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不同”可根据材料一“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材料二“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等信息回答。第(3)题,第一问“观点”根据材料三“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提炼;第二小问“说明”可结合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的形成的有关史实概括。【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民国时期……36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了法律近代化的基础;以西方法律体系改造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的不足。原因:民国政府维护自身统治的要求;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法律制度的优点对民国政府维系统治的启示。(2)表现:确立君主立宪制;构建法治的传统;议会下院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行政大权赋予首相;确立政党政治。(任答两点即可)不同:中国的法制改革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英国则重视继承传统;中国的法制改革没有摆脱专制体制的束缚,而英国则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答案:(1)特点:确立了法制化发展方向,形成了法律体系,奠定37(3)观点:国家的强大在于制度的强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3)观点:国家的强大在于制度的强大。38本课结束本课结束39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第二十单元政治制度40一图·定时空一图·定时空41一表·明攻略课题备考攻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抓住四个“阶段”(1)一个“主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四个“阶段”:先秦萌芽;秦朝确立;汉至元发展;明清强化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复习时把握一个“核心”,两种“政体”,三个“特点”与三个“趋势”(1)一个“核心”:民主的传承、创新、完善(2)两种“政体”:近现代的两种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3)三个“特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统一性、多样性与长期性(4)三个“趋势”:近现代世界政治发展的三个趋势——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臣民到公民一表·明攻略课题备考攻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复习时把42课题备考攻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复习时注意把握一个“趋势”,三个“阶段”,四种“制度”(1)一个“趋势”:制度建设由“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到“向社会主义苏联学习”再到“走自己的路,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2)三个“阶段”:民国时期、国共十年对立至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至今(3)四种“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种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题备考攻略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复习时注意把握一个“43课题备考攻略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复习时注意把握一个“实质”,两种“类型”,三个“阶段”,四个“启示”(1)一个“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两种“类型”:一种是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局部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3)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4)四个“启示”:改革的必要性、曲折性、策略得当有效、符合国情课题备考攻略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复习时注意把握一个“实质”,两44本课结束本课结束45单元高效复习第二十单元单元高效复习第二十单元46思维导图·体系构建思维导图·体系构建47主题归纳·纵横贯通【纵向贯通】纵向贯通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变化趋势及特点1.趋势:(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3)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5)元朝以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再强化。(6)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主题归纳·纵横贯通【纵向贯通】482.特点:(1)皇权加强:相权逐渐削弱,君权逐渐强化。(2)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地位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3)内朝官向外朝官方向分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4)宰相的设置由实转虚: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2.特点:49【思维特训】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让品秩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 D.使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思维特训】50【解析】选C。据材料“让品秩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权力逐渐被分割,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解析】选C。据材料“让品秩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51纵向贯通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演变趋势及其规律1.趋势:(1)逐渐由二级区划演变为三级区划,权力划分更加细密。(2)最高行政区划的边界设置,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原则并行。(3)最高行政区划往往由吏治监察区和军务督理区转变而来,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往往由中央派出官员转变为地方官员。(4)地方权力越来越小,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纵向贯通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演变趋势及其规律522.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2)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3)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特征。(4)财政改革是影响地方行政层级嬗变的重要因素。2.规律:53【思维特训】据下表,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思维特训】时期秦汉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州路行省布政省统县54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55【解析】选C。从表格信息看,自秦汉至清,各朝都设置了“县”级行政区划,这说明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A表述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州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之后州之上有“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等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故B表述正确。宋元至清,我国中央集权逐渐加强,地方自主性逐渐减弱,故C表述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秦汉、隋唐时期我国行政区划以二级制为主体,自宋之后,以三级制为主体,故D表述正确。【解析】选C。从表格信息看,自秦汉至清,各朝都设置了“县”级56纵向贯通三:中古时期、近代时期西方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地区、国家中古时期类型及特点近代类型及特点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为基础和纽带;权利对应义务,依次互为主从英国议会君主制。议会权力逐渐增强,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1)君主立宪制,君主是国家元首;(2)议会掌握立法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3)内阁掌握行政权纵向贯通三:中古时期、近代时期西方政治制度的主要类型及特点57地区、国家中古时期类型及特点近代类型及特点美国(1)总统共和制,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法国等级君主制。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互相合作(1)议会共和制,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2)立法权、行政权由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3)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地区、国家中古时期类型及特点近代类型及特点美国(1)总统共和58【思维特训】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后,王权适应了新的形势,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于是,它在新的时期为自己找到了新的位置,这是英国王权在剧烈的社会转型的动荡中未被淘汰而终于留存下来的根本原因。”这一“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 (

)A.放弃专制统治,承认议会权力B.取消征税特权,遵从议会许可C.出让行政大权,建立内阁制度D.停止任命首相,接受政党政治【思维特训】59【解析】选A。“光荣革命”后王权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指“光荣革命”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国王的权力来自议会,承认议会权力,故A正确;征税权在“光荣革命”前就属于议会,故B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还拥有行政权,故C错误;英国国王有权任命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的领袖为首相,D错误。【解析】选A。“光荣革命”后王权完成了“关键性的历史演变”是60纵向贯通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建设时期政权建设建立地区意义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各级苏维埃政权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革命根据地(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2)是开辟人民政权道路的重要实践;(3)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治国安民的经验;(4)管理干部不仅成为日后进行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领导骨干,而且成为新中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中坚纵向贯通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建设61时期政权建设建立地区意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解放战争时期设置行政区解放区(1)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2)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期政权建设建立地区意义全面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实行“三三62【思维特训】1941年11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辖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辖区行政之管理。”这一规定 (

)A.体现国共合作的诚意 B.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C.违背了民主革命纲领 D.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思维特训】63【解析】选B。“三三制”原则,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体现了原则性与策略灵活性的高度统一,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B正确。材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合作,不仅是国共合作,A错误;这一规定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符合民主革命纲领,C错误;D有夸大之嫌,错误。【解析】选B。“三三制”原则,正确处理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64纵向贯通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完成前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1956—1978年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体制,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这种体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于开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纵向贯通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时间特征核心65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21世纪初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20世纪66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确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对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间特征核心内容结果21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确定全67【思维特训】1985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B.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C.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D.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思维特训】68【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前后对比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时,职工对于公有制企业的破产不理解,但十年后的1995年,在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背景下,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说明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破产的情况,无法体现增强企业活力,排除A;B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职工对于企业破产态度的变化,排除B;社会保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前后对比可知,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开69【横向比较】横向比较一: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特点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理性、个体、平等等发展趋势趋向专制走向民主政治改革、法律制度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横向比较】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特点实用性、集体、70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但民主与法制影响深远认识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比较内容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延续与否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在当71【思维特训】下表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部分信息进行了简单对比,据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项目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地形特征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河流旁聚集人口海岸线曲折,多山多岛,各地区彼此独立隔绝适合的经济活动便于耕作,河流可以用于灌溉,适合从事农业海外贸易发达,适合从事商业活动选择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奴隶制民主政治【思维特训】项目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地形平原多,山地少,内陆成片72A.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的政体B.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应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解读C.地理环境只是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的原因之一D.不同的经济形式决定了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的政体A.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的政体73【解析】选B。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应综合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和经济形态以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考虑。A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对采取何种政体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D错,作为原因来说都不全面,不是最佳选项。【解析】选B。古代中国和希腊采取不同政体应综合生产力水平、生74横向比较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区别经济基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行使权力主体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横向比较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的异75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区别权力机关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相似点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区别权力机关原则实76【思维特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民国时期北京政府效仿欧美、日本等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包括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民法典》《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等重要法律共241件,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独立审判的原则及审判公开制度、陪审及辩护制度等也逐渐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民国时期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为此后中国法律的发展指明了清晰的路线图。——摘编自许克江、马烈《试析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制建设》【思维特训】77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用议会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限制了君主制的权力,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英国还出现了世界最早的政党。总而言之,英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现代文明。——摘编自李少玉《17世纪以来英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材料二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78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编自许耀桐载《北京日报》材料三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79(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民国时期实行法制改革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对照材料一,说明近代中英两国在法制改革中的不同之处。(3)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1)依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法制改革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80【解析】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