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_第1页
2018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_第2页
2018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_第3页
2018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_第4页
2018年中考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2019?衢州)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2.(2019?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C)C.D.2.(2019?来宾)下列实验能够用于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C)C.D.3.(2019?成都)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C)A.3.(2019?成都)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C)A.锌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氯化钠和稀盐酸二、推断化学式(2019?河南)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B)A.N2B.NO2C.NH3D.SO2(2019?邵阳)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D)A.H2sB.SO2C.N2D.NO2(2019?鄂州)煤油中含有曝吩(用X表示),曝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占燃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曝吩的化学式为(B)A.C4HA.C4H6sB.C4H4SC.C4H4S2D.C8H8s4.(2019常州)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一定条件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4.(2019常州)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A.NH3B.N2H4C.HNO3D.NH3?H2。(2019西宁)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神舟号”系列火箭使用的一种燃料是偏二甲肿,化学式为C2H8N2,燃烧时发生反应:C2H8N2+2X型L2CO2+4H2O+3N2,则X的化学式是(D)A.NOB.NO2C.N2OD.N2O4(2019?沈阳)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Cu(NO3)2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T+4X1;其中X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推测X应是(A)A.NO2B.NOC.N2O5D.N2O三、密闭容器中的质量关系解题思路:①密闭容器中称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③质量减小的是反应物、增加的是生成物、未改变的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反应的杂质。【例】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卜表所示。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5152520反应后质量/g010xyA:x的取值范围是0WxW45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质量之比为3:1C:当yw20时,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x+y=65解:①15+15+25+20=0+10+x+y所以x+y=65D选项正确②甲(15)+乙(5)一所以B选项正确当y<20时,丁是反应物甲(15)+乙(5)+丁一丙所以C选项正确1.(2019?枣庄)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51015反应后的质量/gxy2020A.a一定是反应物B.x+y=20C.x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Wxw30D.反应生成c与d的质量比为2:12.(2019?黔东南州)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物质XO2CO2H2O反应前的质量/g4612810反应后的质里/g0待测8954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3.(2019?常州)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其中未知数据正确的是(B)阶段/物质甲的质里/g乙的质里/g丙的质量/g丁的质里/g反应前404000反应中M1M2M310.8反应后23M43027A.m〔二30.8B,m2=24C.m3=13.6D.md=34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己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D)A.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B.反应生成的Y与Z的质量比为4:5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2019?扬州)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g,煨烧使锡粉与O2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g,则c等于(D)A.d+b+aB.d-b-aC.d-b+aD.d+b-a【解答】解:生成固体氧化锡,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cg-bg,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dg=ag+(c-b)g,因此c=d+b—a.一定条件下,下表所示的物质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3.211.2000反应前质量/g007.24.4a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即分子个数比,则相同条件下该反应生成的CO与CO2的体积比为1:1—.若要使X充分燃烧,还需增加的氧气的质量为1.6g.【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3.2g+11.2g-7.2g-4.4g=2.8g,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二分子个数比:2.8g/28:4.4g/44=1:1,需增加的氧气的质量为xc点燃2CO+O2=-2CO2,328gxx=1.6g四、非密闭容器中的质量关系(一)H/C/CO还原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C参与反应:由于反应物都是固体,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生成物CO2气体的质量H2参与反应:固体减少的质量=金属氧化中全部白^氧元素质量=生成物水中的氧元素质量CO参与反应:固体减少的质量=金属氧化中全部白^氧元素质量=生成物CO2的质量M6/44例1:碳粉与氧化铜在密闭容器内隔绝空气加强热,冷却后测得容器内气体无有毒成分,固体质量减小11%,求混合物中碳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分析:由于混合固体质量未知,可假设混合粉末为100克,根据题意知无CO生成,固体减少的质量=生成物CO2质量=100gx11%=11g通过CO2中C的质量分数计算得参加反应的C=11gx12/44=3g,那么全部的CuO为97克例2:将8g氧化铜放入试管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一段时间(氧化铜反应完?)。再次称量固体时,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生成铜的质量为多少?分析:固体减少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8g-7.2g=0.8gCuO中Cu:O=64:16O=0.8g,则Cu=3.2g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的铜全部转为单质铜,所以生成铜3.2g例3.碳还原氧化铜与CO还原氧化铜中,当两个反应恰好完全反应且固体质量减少相同时(B)A.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更多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更多C.得到的铜一样多D.参加反应的C和CO质量相同高温分析:分析C+2CuO2Cu+CO2T,每12份质量C,生成128份质量Cu,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_一△一〜,一一二氧化碳的质量44份;CO+CuOCu+CO2,每28份质量CO,生成64份质量Cu,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物CO2的质量M6/44=44X16/44=16份;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铜的质量更多,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更多)例4.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分别是FeO、Fe2O3和Fe3O”某固体粉未可能含有一种或两种铁的氧化物,取23.2克固体粉未,向其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并加热待固体完全反应后,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装置中发现装置增重17.6g,固体粉末中含有的铁的氧化物可能为或分析:装置增重17.6g,即CO2的质量为17.6g金属氧化中全部白^氧元素质量=生成物CO2的质量M6/44=17.6gX16/44=6.4gFeO、Fe2O3和Fe3O4三种物质中:Fe2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Fe3O4次之、FeO最小采用极值法:假设23.2克全是Fe2O3或者全是Fes。,或者全是FeO分别计算其氧元素质量答案:Fe3O4或Fe2O3和FeO混合物(二)、燃烧、加热类反应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B)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⑦物质的状态.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③④⑥D.①③⑦

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A.2AB2+B2—2CB.3AB2+B2—2cC.4AB2+B2—2cD.AB2+4B2—2C(2019?贺州)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D)A.大于(a+b)克B.小于(a+b)克C.等于(a+b)克D.小于或等于(a+b)克(2019?眉山)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D)A.1:1B,2:1C,4:1D.5:1(2019?达州)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然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元素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C.该反应中。2和出。的分子数之比为7:6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解答】解:CO2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8.8gX12/44=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5.4gX2/18=0.6g,因此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之和是2.4g+0.6g—3.0g,说明该物质仅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反应中。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11.2g/32:5.4g/18=7:6,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g/12:0.6g/1=1:3.(2019?绵阳)120c时,取3g有机物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将其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终浓硫酸增重1.8g;澄清石灰水中产生10g沉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R的化学式一定是CH2。中B.6gR完全燃烧消耗氧气6.4gTOC\o"1-5"\h\zC.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5.7%D.R仅由C、H两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6:1【解答】解:由提供信息可知,3gR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为1.8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CO2——CaCO3J44100x10gx=4.4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8g+4.4g-3g=3.2g3gR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8gXlOO%=0.2g,3gR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言■><100瑞=1.2g1日;44所以R中还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3g-0.2g-1.2g=1.6g,即R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R中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工丝:国组:工也皂二1:2:1,其化学式为:CnH2nOn,12116可能为CH2O,B.由以上分析可知,3gR完全燃烧需要3.2g氧气,那么6gR完全燃烧消耗氧气6.4g,故正确;【点评】侧重于学生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则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8g.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解答】解:氧气质量为4.4g+2.8g+7.2g-6.4g=8g;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之比为4.4g/44:2.8g/28=1:1,.一定条件下,3.9g苯(C6H6)与9.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2.7gH2O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4.2g,X的化学式为CO;O2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分析】反应前后质量总和不变列等式计算出X的值;分子个数之比为物质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9.6g+3.9g=6.6g+2.7g+X,解得X=4.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苯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X是一氧化碳,C6H6)与。2、CO2、H2O和X分子比:2:/78326.6g~44~X分子比:2:/78326.6g~44~2.7g4,2g1828=1:6:3:3:3;燃烧的方程式:点燃C6H6+6O2'e3CO2+3H2O+3CO,该反应方程式中。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TOC\o"1-5"\h\z.2.4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1.8g水和3.2g二氧化硫,则2.4g该物质含氢元素的质量为0.2g.该反应方程式中氧气和二氧化硫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解答】解:1.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1.8gX2/18=0.2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2.2g+1.8g+3.2g-4g=4.8g,因此该反应方程式中氧气和二氧化硫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豆:NZl_=3:1.326410.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填元素符号):判断的依据是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某同学取一根洁净的铜丝,称量其质量为m〔g,将此铜丝加热并冷却后再次称量,其质量为m2g,则m〔vm2(填法"、之"或“=",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m1中没有包含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3)在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并使其发生反应,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AD(填字母序号).物质XYZW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7m611A.m=1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X与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2D.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解答】解:(3)D、反应中的Z与W的质量比为(16-6)g:(16-11)=2:1,因此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故D说法正确.11.已知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氮元素-3价).氮化镁是一种灰绿色固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Y(一种碱),并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R,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X(氮化镁)+6H2O-mYj+nR"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化镁的化学式为Mg3N2,其中镁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7:18.(最简整数比)(2)上述反应方程中,"mYnR'分别是3Mg(OH)2、2NH^.(3)若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含镁元素固体的质量V(填>、=、V)40g.【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3)假定产物全部是氧化镁或氮化镁,所得产物的质量应介于二者之间.可采用极端假设法来解答本题.【解答】解:(1)根据氮化镁中镁元素是+2价,氮元素-3价.故氮化镁的化学式是Mg3N2,进行计算:氮化镁中氮元素与镁元素的质量比为(14X2):(24X3)=7:18.(2)氮化镁是一种灰绿色固体,极易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Y(一种碱),并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R;故Y即为氢氧化镁,R为氨气;故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T.TOC\o"1-5"\h\z(3)设若产物全部为氧化镁时产物的质量为x.设若产物全部为氮化镁时产物的质量为y.WC点燃WC-I点燃2Mg+O22MgO3Mg+N2Mg3N248807210024gx24gy则答一上,解得x=40g则当一解得y=33.3g24gx24gy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所得产物质量应在33.3g与40g之间.(三)、其他反应1.(2019?荆州)物质X与Ca(OH)2水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Ca(OH)2=Y+Cu(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X可能是酸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4C.X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Y只可能是CaCl2.现有18.6g由NaOH和W2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19.6%的稀H2SO4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pH=7。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C)H2SO4-Na2sO498/100gX19.6%=46/XX=9.2gA.2.3gB.4.6gC.9.2gD.29.2g.(2019?德州)对下面四个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分解反应:2KMnO4AKcMnO4+MnO2+O2T置换反应:2CuO+C高温2Cu+CO2T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J+2NaOH化合反应:2H2+O2点燃2H2。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④⑤;可能发生变化的是⑦..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国四”标准.其工作原理是:(1)将尿素溶液均匀喷入热的尾气中,并释放出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CO(NH2)2+X-CO2+2NH3,则X的化学式为Hj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气使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快速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水蒸气可吸收尾气中的烟尘,减少PM2.5排放.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3)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下列各项活动中不能减少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B.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B.发展摩托车等小排量交通工具C.大力植树造林D.公交车改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五.实验探究题1.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C)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B中气球变大,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从而气球变大.(2)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同.2.乙、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中试剂混(3)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参加化学变化(或消耗;或反应掉)的白磷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2.乙、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中试剂混丙组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表示为M(前)、M(后).丙组请根据图示回答:(1)乙组实验中,M(前)>M(后),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的方法是将烧杯改成密闭容器;(2)丙组实验中,M(前)=M(后),丙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是化学反应,而丙组中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3)丁组同学研究了物质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其中,x=52g,W的化学式是C2H6。.(按碳、氢、氧元素顺序书写)[解答]解:(3)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x12/44=12g,32g-5g=27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27gX2/18=3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3g=24g,故反应前应有氧元素的质量为:32g+24g=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中有氧元素64-12=48g,故w中应含有56-48=8g的氧元素,故w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2:3/1:8/16=2:6:1,故w的化学式为:C2H6。;.(2019?青岛)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①③⑥(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②分子种类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⑤分子数目⑥原子质量..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1)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空气中的氧气参与了反(2)于是小明同学按如图装置改进了该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氮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镁粉镁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管中有气体产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试纸放在试管口明猜想正确.【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更活泼,镁条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实验序号实验1实验2实验3与镁条反应的溶液NH4CINaClNa2SO4H2O(3)该兴趣小组又做了镁条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均能产生h2,实验现象如下.实验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有较多气泡产生有少量气泡产生'气泡较少加热后,实验现象气泡明显增多口」闻到氮味气泡增多气泡增多气泡增多上表中,用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对照试验.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两条结论,并分析可能的原因(不分析原因,不得分):①盐可以做镁与水反应的催化剂,因为盐能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②温度改变反应速率,因为升高温度可以加快产生气体的速率..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甲组乙组实验力杀(反应后略)稀盐酸Na3co的末■峥工手CUSO4/洛淮4^专喟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T猜想2正确【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中进行.【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B(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A同学实验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充满气球,使整个装置所受空气浮力增大.因此反应后天平不能平衡.【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铜、碳、氧、氢四元素组成..如图所示是教材中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遵循怎样规律的两个实验.(1)小柯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将锥形瓶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上,向右盘加祛码使天平恢复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瓶塞上的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后,接触引燃白磷,并立即塞紧瓶塞,随后马上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天平,小柯发现天平不平衡.请你帮助小柯分析一下,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过程中放热,导致锥形瓶中气压增大,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2)图乙是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的装置,先按图组装好装置,然后将锥形瓶置于天平左盘上,向右盘加祛码使天平恢复平衡,挤压滴管后,接下来要观察的是天平指针是否偏转.(3)为了便于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小柯将上述实验中的现象或结论整理成表格,但对表格“▲处的项目不知如何表述,你认为该项目应该是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实验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甲乙.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实验甲: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实验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Zn+2HCl=Zn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