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_第1页
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_第2页
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_第3页
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_第4页
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围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一】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并发症。1.原因常因输人致热物质而引起。(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又被污染。(2)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3)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4)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5)环境空气的污染。(6)输液速度过快。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0C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0C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3.预防和处理(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2)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采用安瓿锯痕后用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3)改进加药的习惯进针方法。将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与瓶塞成75°角;避免加药时使用大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液体中需加多种药物时,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个针头,抽吸药液时用另一个针头,减少瓶塞微粒污染。加药注射器严格执行一人一具。(4)输液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妥善固定避免反复穿刺。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热源反应。(5)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液现配现用。(6)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7)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8)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9)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二】急性肺水肿1.原因(1)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如急性左心功能不全。(3)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功能差。2.临床袁现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啰音。3.预防和处理(1)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肺疾患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尤为慎重。(2)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3)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四肢适当部位适当加压,以阻止静脉回流。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4)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L/min),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增加氧的弥散,减轻缺氧症状。在湿化瓶内加入50%乙醇溶液湿化吸入氧,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5)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及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6)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三】静脉炎1.原因(1)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过久,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2)输人药液过酸或过碱,引起血浆pH值改变,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功能而发生化学炎性反应。(3)在输液过程中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分级:0级:局部不适感,无其他异常;1级:静脉周围有硬结,可有压痛,但无血管痛;2级:不仅局部不适,而且穿刺点发红,滴速加快时出现血管痛;3级:穿刺点发红,并扩延5cm左右;4级:穿刺局部明显不适,输液速度突然减慢,穿刺点皮肤发红扩展5cm以上;5级:除具有4级症状外,在拔针时,针尖可见脓液。临床上一般以2—4级常见。3.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还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2)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严防输液微粒进入血管。(3)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每瓶药液联合用药,以不超过2—3种为宜。(4)严禁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如病情需要下肢静脉穿刺时,输液时抬高下肢20—30°。(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6)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观察与护理。(7)出现静脉炎后,应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行湿热敷,也可用中药外敷。(8)超短波物理疗法。(9)合并全身感染症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四】空气栓塞空气进入静脉后首先到达右心房,然后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较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阻塞肺动脉的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病人可能会立即死亡。1.原因(1)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2)输液前空气未排尽,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3)输液管衔接不紧密或有漏缝。2.临床表现病人胸部感到异常不适,有突发性胸闷、胸骨后疼痛,随即有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病人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3.预防及处理(1)输液前注意检查输液器各连接是否精密,有无松动。输液导管内空气要绝对排尽。及时更换输液瓶。加压输液、输血时应有专人守护。(2)发生空气栓塞,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头低脚高卧位,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同时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右心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了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舒缩,空气被振荡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最后逐渐被吸收。(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病人的血氧浓度,纠正严重缺氧状态;同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五】疼痛1.原因在输注某些药物如氯化钾、抗生素、化疗药物过程中,因所输入的药液本身对血管的刺激或因输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注射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药液漏出血管外,导致皮下积液,引起局部疼痛。2.临床表现药液滴入后,患者感觉输液针头周围剧烈疼痛,继而出现红肿。病人往往需忍痛坚持治疗或因疼痛难忍而停止输液,若因药液外漏引起,穿刺部位可见明显肿胀。3.预防及处理(1)注意药液配制的浓度,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大血管进行穿刺,并减慢输液速度。(2)输液过程加强巡视,若发现液体漏出血管外,局部皮肤肿胀,应予拔针另选部位重新穿刺。局部予以热敷,肿胀可自行消退。(3)可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以减轻静脉给药引起的疼痛。【六】导管堵塞1.原固(1)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2)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3)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2.临床表现静脉点滴不畅或不滴,推药阻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