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犯罪现象的
状况、特点、规律及成因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各个时期我国的犯罪情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这跟社会历史现实以及国家的刑事政策等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
(一)状况这个时期我国的犯罪情况总的来说,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1952年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比1950年下降很多。1950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51万起,当时人口总数是5.5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九点三,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面对如此混乱的社会治安状况,在建国后的头三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肃清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等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并开展了“三反”和“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证券的革命政权,保障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仅仅三年时间,到了1952年,我国刑事犯罪同1950年比较,下降了50%以上。1952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24万起,当时人口总数为5.7亿,按当时的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四点二。全国基本上扭转了社会治安的混乱局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1955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23万起,当时人口总数为6.3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四点三;1956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有18万起,当时人口总数为6.4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二点八。2、犯罪主体基本上是以旧社会遗留来的反动势力、社会渣滓为主。新生的刑事犯罪分子极少,青少年犯罪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只占全部刑事案件的20%——25%。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主要是国民党的军、警、宪、特人员以及反动党团骨干、土匪恶霸、流氓、赌徒赌棍。3、经济领域的犯罪相对突出。一些反动分子和不法资本家采取各种手段,扰乱经济市场和金融管理,有的是相互勾结进行投机倒把;有的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破坏统购统销政策;有的是伪造货币、制造伪劣商品,走私金银,贩运毒品,妄图从经济上搞垮人民政权。4、危险的爆炸性、投毒性的暴力犯罪猖獗。有的是策划武装暴乱;有的是绑架杀害党政干部和进步群众;有的是破坏交通及通讯设施;有的是破坏建设工程项目;有的是在群众中散布反动思想和政治谣言,蛊惑人心,制造恐怖气氛。(三)规律
1、犯罪与阶级斗争紧密相连。这个时期我国政权刚刚建立,各种敌对势力仍为彻底消灭,在大陆还有大量残留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破坏活动,所以社会上的大量犯罪都是阶级敌人进行破坏的手段,犯罪与阶级斗争的相关性极高。2、国家暴力机器严厉打击,惩罚与控制犯罪的严厉程度和犯罪率成反比。客观上来讲,这个时期的犯罪率并没有改革开放以后的犯罪率高,但是从犯罪的性质上来说,破坏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犯罪很多,所以危害性比一般的刑事犯罪更严重,刑罚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自然应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以维护来之不易的新中国政权。第二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年)
(一)状况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犯罪,总的来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趋势。例如,1959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为20.05万件,当时人口总数为6.72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2.98。1960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为20.9万件,当时人口总数为6.62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3.2。但是,1961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犯罪案件则急剧上升到42万余件,当时人口总数为6.59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6.4。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64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为25万件,当时人口总数为7亿,按当时人口总数平均,发案率为3.5。1965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为24万件,当时人口总数为7.2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3.3。1966年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3、青少年犯罪逐渐增多,但比例较小。从作案主体上来看,由于经过解放初期几次政治运动的冲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反动分子和社会渣滓大为减少,新滋生的刑事犯罪分子和人民内部的蜕化分子明显增多,并且青少年犯罪逐渐增多。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及徘徊时期(1967——1978年)
(一)状况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动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非常曲折的时期。这个时期极“左”路线的指导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使党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大的挫折和损失,从而陷入了史无前例的严重灾难和内乱。根据统计,从1967年的16万起到了1972年上升为40万起,1973年又上升到53.5万起,犯罪率为6,从1973年至1978年犯罪的数量保持在54万起左右,出现了建国以后第三次高峰,但是就青少年犯罪而言,却是建国后第一次高峰。(二)特点:
1、毛主席号召、共产党动员展开的一种文攻武斗的暴力行为较多。这一时期的心事犯罪活动有许多是与政治上大动荡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因而表现出与正常情况下明显不同的特点。不少犯罪活动是在“革命”口号和“革命”旗帜掩护之下,乘无政府盛行之机,大搞打、砸、抢、抄、抓,严重破坏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2、青少年团伙犯罪开始成长壮大。由于极“左”盛行,“文革”一开始就把青少年作为“革命小将”推到了第一线。许多无知的青少年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肆无忌惮地践踏法律,进行打、砸、抢、抓,致使社会秩序混乱,刑事犯罪猖獗。青少年犯罪数量大大增加,从50年代的百分之二十几,上升到60%左右,从此开始,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我国令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3、针对共产党员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严重突出。“文革”期间,少数帮派分子夺取了公安政法的执法权,他们随意抄家,任意抓人。有的还私设公堂,残害无辜。不少干部和群众被罗织莫须有罪名。有的剪报剪了前面的毛主席头像,都被打成反革命,许多人被扣上反革命帽子而遭到监禁、关押、殴打、直到被迫害致伤、致残、致死。(三)规律
1、政治动荡,必然带来社会秩序的不稳定。这一时期犯罪之所以如此严重,并且时间持续较久,主要是由于许多犯罪活动与政治上的动荡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其中许多犯罪分子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林彪、“四人帮”煽动和培植出来的。这种局面只有在国家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由于社会的极其动荡,因此持续的时间很长。3、政治经济决策失误,犯罪率上升。“文革”十年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只增长1.9%,而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实际工资水平反而下降6.5%。经济决策失误,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导致犯罪率上升。第四阶段:社会主义改革时期(1979——1989年)
(一)状况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刑事案件出现了急剧上升的势头。据统计,1977年为54万起,1979年为63.3万起。1980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犯罪案件总数为75万件,1980年全国人口总数为9.8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七点七。1981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犯罪案件为89万件,1981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0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八点九。这是建国以来第四次犯罪高峰。1982年全国发生的各种刑事犯罪案件总数74万件,1982年全国人口总数为10.1亿,按当时人口平均发案率为万分之七点四。而青少年犯罪案件,80年代头三年,在整个刑事案件中的比率则是高达70—80%。这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犯罪更加集中地暴露出来。2、城市打砸抢犯罪、流氓犯罪严重。由于这次犯罪高峰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后改革开放之初的70年代与80年代交错时期。因此,大多数犯罪还明显存在着文化大革命后遗症的特点。3、经济领域犯罪异常猖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为了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了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和政策,它把我国从封闭型的社会,转变为开放型的社会,特别是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领域里,发生了一系列深刻而又全面的改革,增强了整个社会的活力,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新旧体制交替的社会大变革、大前进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大震荡。由于新的体制、新的管理措施、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建立和形成的过程之中,法律法规不完备,制度不健全,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空隙和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例如,我们在社会行政管理方面——诸如生产管理、市场管理、工商管理、治安行政管理等等,都还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所以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犯罪活动非常猖獗。2、市场经济及其负作用必然导致犯罪增多。市场经济是不同与传统计划经济的相对自由经济,价值规律也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的作用使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一些经济类犯罪也随之而来。另一方面,随着开放搞活,人们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乘虚而入,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未能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反而在一段时间里严重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因而犯罪也必然有所增加。3、严打具有短暂控制犯罪的效果。1983年8月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同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严打”)。全国各级政法机关根据这一决定,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严打”斗争。“严打”开始时间不过半年,形势就明显好转。据统计,1983年8月至12月,全国除二省一市外,发案下降10%以上的为7个省,下降20%以上的为8个省,下降40%以上的为两个省,下降50%以上的为两个省。经过“严打”,重大刑事案件也开始呈同步下降的趋势。在此期间,摧毁了犯罪团伙19.7万多个,逮捕流氓犯罪分子数以十万计,缴获各种枪支1.8万多支,子弹42万多发,群众检举线索近150万件,群众扭送犯罪分子4.7万多名,投案自首的10万多名,破获了一批久侦未破的案件,依法惩处了一大批重大案件的罪犯及犯罪团伙的头目、骨干,治安形势有所改观,一些公共场所的流氓滋扰、欺行霸市、结伙斗殴、侮辱调戏妇女等现象明显减少,群众普遍反映安全感明显提高。这表明恶性犯罪已开始受到某种程度的控制。此次“严打”斗争,对于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1989——今)
案件类别1996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杀人25411276702742628429262762439324711伤害689928086292772120778141825145485148623抢劫151147175116198607309818354926340077341908强奸42820409673943535819382094008836175拐买妇女儿童82966513725723163568437213343盗窃诈骗696888308093192152614191188193665205844走私114723011205199311491178955伪造出售贩运假货币512866541004715863523831512315其他184111265917331988575134710814701537741426合计1996年——2004年我国各类刑事案件数量统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97年至2005年各册,中国统计出版社。2.犯罪结构比以前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但最不断出现。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仍以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治安犯罪和经济犯罪这三大类型犯罪为主,而每一类犯罪的具体内容都较以前发生了重大变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在数量上仍占极小的比例,但在内容、形式以及危害后果上却不容忽视。国际上的各种反共反华势力一直在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破坏活动,例如西藏“三一四”暴动事件、新疆“七五”事件等。从70年底末、80年代初以来,治安犯罪在刑事犯罪中占据突出地位,以拦路抢劫、盗窃、流氓滋扰、强奸等犯罪为主。这一时期,经济犯罪是反战变化最快最大的一类犯罪,所谓变化是在种类上花样翻新,手段上隐蔽狡猾:信用卡犯罪出现、票据犯罪大量增加,如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等,侵犯商标、著作权犯罪,生产、销售劣商品罪、走私罪等经济类犯罪屡经打击但仍然大幅度上升。贪污贿赂犯罪、挪用公款犯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犯罪、渎职犯罪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等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在这一时期也呈现严重化的趋势。另外,利用现代高科技知识和技能进行犯罪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明显的趋势,例如网络犯罪大量增加。3.犯罪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犯罪行为在性质上越来越恶劣,手段上越来越狡猾凶残,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在性质上不断变化,质变甚于量变。在杀人犯罪中,受卑鄙动机和变态心理的支配,以极其残忍的方式连续杀死多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犯罪手段日益凶残的同时,犯罪分子也日益狡猾。相当一部分犯罪分子极为重视把现代科技与谋略应用于犯罪,突出变现为犯罪工具越来越先进。4.犯罪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犯罪主体由单一自然人变为法人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并存,自然人犯罪中有组织犯罪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从犯罪人的年龄来看,青少年犯罪已占全部刑事犯罪的绝大部分,并且还在进一步朝低龄化发展。从犯罪人的职业来看,农民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绝大部分。以性别论,女性犯罪有一定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讯网络服务员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全国少儿艺术夏令营参与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生物质能利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投标承诺书: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采购合同3篇
- 放假安全教育课教案
- 2025版物流园区转包合作协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物业小区居民生活缴费代理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私人别墅买卖中介服务合同3篇
- 个人担保合同范本(2025年度升级版)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单项选择100题(含答案)
- 2024年胡麻油市场前景分析:全球胡麻油市场规模达到了25.55亿美元
- 《 西门塔尔牛脸数据集的研究》范文
-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简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中小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及对策研究
- 亲子非暴力沟通培训讲座
- 保险投诉处理流程培训
- JJG 707-2014扭矩扳子行业标准
- 2025财年美国国防预算概览-美国国防部(英)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
- 《采暖空调节能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