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_第1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_第2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_第3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_第4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构成与用地》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城市构成与用地》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1第一节城市系统构成第一节城市系统构成2概念:城市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一、城市的系统构成概念概念:城市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一、城市的系统构成3二、城市系统的构成组成:社会系统、产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生态系统、根底设施系统等二、城市系统的构成组成:社会系统、产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4第二节城市用地及适用性评价构成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管仲第二节城市用地及适用性评价构成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5一、城市用地概述〔一〕城市用地urbanland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一、城市用地概述〔一〕城市用地urbanland

城市6狭义:已经建立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经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立的土地。广义:还以可以包含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立用地,如:农田、林地、山地、水面等。狭义:已经建立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经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7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国土规划的根本内容。工作内容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范围划分土地用途、功能确定土地利用强度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国土规划的根本8〔二〕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公有、私有〕经济属性〔开发潜力〕法律属性〔产权所有〕〔二〕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9使用价值通过人为加工开发、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作为商品,表现形式:地价、租金或者费用等。土地由于自然属性和地理位置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值级差。〔三〕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三〕城市用地的价值10〔四〕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市、区、县等或者开发区、管理区等是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依据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环境区划农业区划〔四〕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1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2〔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归属:城市市区土地属国家所有,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和城市郊区属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可征用〕。城市用地的管理:土地管理部门〔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3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评价(Landuseassessment)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作的评价。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评价(Landusea14环境条件与城市开展城市选址天人合一思想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管子城市职能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建立〔一〕自然环境条件评价环境条件与城市开展〔一〕自然环境条件评价15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2〕水文地质条件水体——古代选址:东有流水,西有大道,南有泽畔,北有高山。地下水位——地下水存在的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163〕气候条件〔1〕气温温度对城市的影响——南方与北方、建筑、采暖、地下管道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热量,往往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可增设大面积水体和绿地,加强对气温的调节作用逆温层——有害的工业烟气滞留或扩散缓慢,从而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3〕气候条件17〔2〕太阳辐射日照标准日照小时数、无日照日数、卫生条件建筑间距影响到技术经济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用地建筑朝向〔2〕太阳辐射18〔3〕降水对城市防洪、排涝、排水及用地有直接影响雾都酸雨〔4〕风象风力风向玫瑰图与城市布局的关系〔3〕降水19〔5〕地形条件选址——平原、河谷、低丘山岗、盆地影响方面城市布局、空间布局,形成丰富的城市轮廓线土地用途,不用用地对于高程、坡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要求小气候通讯、电波等的影响〔5〕地形条件202.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价定义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立的需要,进展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立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作用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的依据主要内容调查研究自然环境条件的根底上,按照城市规划与建立的需要,进展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评估,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用地提供依据。2.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价定义213.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那么?规定,用地评定分为三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立需要.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3.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那么?22说明:用地类别的划分是须要按各地区的具体条件相对来拟定的。类别的多少也要视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规划的要求来确定用地分类具有地方性和实用性,不同地区不能作质量类比。用地评定的成果——文字和图纸。图纸比例与规划图一致。说明:23《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7〔二〕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评价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立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效劳水平与质量。更强调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二〕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评价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2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91、城市用地布局构造方面对城市用地布局构造的评价,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地布局构造是否合理。〔2〕城市用地布局构造能否适应开展需要。〔3〕城市用地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城市内外交通系统将对城市用地构造产生深刻的影响,还对城市进一步扩展的方向和用地选择造成制约。〔5〕城市用地构造是否表达出城市性质的要求,或者反映出城市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等。

1、城市用地布局构造方面对城市用地布局构造的评价,应着重以下302.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方面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的建立现状。在公共效劳投施的分布、配套及质量等。尤其是在旧区改建方面,土地利用的价值往往要视旧有住宅和各种公共效劳设施以及改建后所能得益的多少来决定。在市政设施方面,包括现有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的管网、厂站的分布及其容量等方面,它们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根底条件,影响着城市开展的格局。2.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方面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31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构成状况主要表现在人口构造及其分布的密度,以及城市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及其容量。城市经济的开展水平、城市的产业构造和相应的就业构造都将影响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构造。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构成状况主要表现在人32〔三〕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土地的区位、投资于土地上的资本、自然条件、经济活动状况等条件,可以提醒土地质量和土地收益的差异。〔三〕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331、城市土地的根本性质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深刻认识城市土地的特殊性,是进展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根底。1、城市土地的根本性质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之外,还具34〔1〕承载性城市土地为城市各项建立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是人们进展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也是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它对城市开展和建立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物理属性方面,而与其自身的肥沃程度无关。〔1〕承载性城市土地为城市各项建立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是35〔2〕区位城市土地区位的涵义,除包括以地理坐标表示的几何位置外,更重要的是经济地理位置。城市土地区位既包括有形的区位,如土地所在位置距就业中心、交通路线远近、根底设施的条件等,也包括无形的因素,如经济开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层次宏观区位——城市在较大地域范围内的位置,如沿海城市、铁路穿插枢纽城市等,往往对区域城市间的级差地租和地价水平有决定作用;中观区位——指城市内部不同地段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土地和基准地价的主要因素;微观区位——指某块具体使用的土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其周边条件,不同的微观区位其地租和地价相差悬殊。〔2〕区位城市土地区位的涵义,除包括以地理坐标表示的几何位置36区位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层次上。如根据区位条件对土地的作用方式,采用土地分等定级测算级差收益的方法,进展城市土地评价;从分析对各类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入手,取得土地评价的因素/因子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根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和因子层。比方,根本因素土地区位可派生出繁华度、交通通达度等派生因素,而繁华度又可分出商业效劳中心等级和集贸市场等因子,交通通达度又可分出道路功能与宽度、道路网密度和公交便捷度等因子。区位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层次上。37〔3〕地租与地价地租是土地供给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需求者转让土地使用权时所索取的利润。土地价格是土地供给者向土地需求者转让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在我国,地价一般指土地一定年限内使用权的价格,是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3〕地租与地价地租是土地供给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需求者转38按经济学的分析,城市土地在城市不同用途之间合理分配的根底是价值最大法那么,也就是说土地所有者追求最大地租,土地使用者那么寻求生产过程中的利润最大而使地租等于其边际产出价值。按经济学的分析,城市土地在城市不同用途之间合理分配的根底是价39级差地租是指不同区位的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及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地租。土地等级差异及由此产生的级差地租理论是认识土地经济价值差异的最有力工具。级差地租是指不同区位的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40地租理论的应用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各业用地。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地租理论的应用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4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422、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根本因素层,包括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及其他因素等。〔2〕派生因素层,即由根本因素派生出来的子因素,包括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根底设施、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城市规划等子因素,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根本因素的作用。〔3〕因子层,它们从更小的侧面具体地对土地使用产生影响。2、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43三、城市用地选择〔一〕影响的因素建立现状根底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遗存社会问题三、城市用地选择〔一〕影响的因素44〔二〕原那么1.贯彻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2.用地选择要按新建与旧城改建、扩建的不同特点来进展。注意为开展留有预留空间和方向。3.新建城市用地的选择,其工业用地的选择要考虑到与其他用地的关系,尤其要考虑与居住用地的相互关系。4.用地选择应尽可能满足城市各项设施在土地使用和工程建立以及对外界环境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降低投资本钱。5.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6.为了使城市用地选择得比较合理,不断调整,反复修改,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比较、优选来进展。〔二〕原那么1.贯彻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尽量少占农田,4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4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4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48四、城市用地布局的空间构造形态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又可分为单中心块聚式和多中心组团式;分散式又可分为带状、星状、放射状和环状等。带状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星状〔或掌状〕布局,为集中式布局与带状布局的结合,把土地使用与交通开展结合起来,沿放射状交通干线每隔一定距离形成一个卫星城,四、城市用地布局的空间构造形态集中式和分散式。49武汉——多中心武汉——多中心50《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5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52《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53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及用地构成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及用地构成5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55一、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城市用地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级进展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规划的要求。城市用地共分10大类、46中类和73个小类。一般而言,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以到达中类为主。城市用地的10大类及其代号分别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水域和其他用地〔E〕。一、用地分类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城市用地561.R居住用地residentialland在城市中包括住宅及相当于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效劳设施、道路和绿地等设施的建立用地。2.C公共设施用地publicfacilities城市中为社会效劳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立用地。3.M工业用地industrialland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立用地。1.R居住用地residentialland574.W仓储用地warehouseland城市中仓储企业的库房、堆场和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的建立用地。5.T对外交通用地intercitytransportationland城市对外联系的铁路、公路、管道运输设施、港口、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的建立用地。6.S道路广场用地roadsandsquares城市中道路、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设施的建立用地。4.W仓储用地warehouseland58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es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效劳的各项根底设施的建立用地,包括:供给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立用地。8.G绿地greenspace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9.P特殊用地specially-designatedland一般指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及保安用地等特殊性质的用地。7.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municipalutiliti5910.E水域和其它用地watersandmiscellaneous城市范围内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村镇建立用地、露天矿用地和弃置地,以及江、河、湖、海、水库、苇地、滩涂和渠道等常年有水或季节性有水的全部水域。保存地reservedland城市中留待未来开发建立的或制止开发的规划控制用地。10.E水域和其它用地watersandmiscel60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造变化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造变化6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62二、城市用地构成二、城市用地构成63三、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

城市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的总面积。城市性质不同,人口规模不同,用地规模及各项用地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城市用地指标指城市规划区各项城市用地总面积与城市人口之比值,单位为平方米/人,这是衡量城市用地合理性、经济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三、城市用地规模与用地指标城市用地规模64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65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66用地指标用地指标67全国典型城市建设用地构成及规模表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其中:各种用地占(%)工业用地仓库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生活居住用地其他用地全国11608.326.456.276.9442.0818.26北京397.416.084.035.5439.0535.30天津316.827.498.465.0545.2013.80上海240.826.624.407.3948.8412.75广州183.727.5510.1817.3736.758.17武汉147.931.108.4510.5534.6215.28西安120.624.634.486.5544.8619.48成都85.026.244.003.5345.4120.82沈阳162.419.643.395.6659.3012.01兰州112.129.884.828.3931.3125.60乌鲁木齐63.519.841.895.5154.3318.43西宁51.420.435.060.2842.4120.82南京105.120.362.473.5239.6833.97重庆86.524.973.012.7747.2821.97哈尔滨131.223.326.487.8543.0619.29深圳69.015.944.634.4960.4314.19全国典型城市建设用地构成及规模表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平方公里)68第四节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第四节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69一、居住用地规划我国居住区开展历史坊里制——街巷制——居住区居住区规划理论佩里的“邻里单位〞我国借鉴苏联小区规划的理论〔居住区〕一、居住用地规划我国居住区开展历史70〔一〕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聚居地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限所围合、具有一定人口规模、配有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效劳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一〕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71〔二〕用地分类一类居住用地〔R1〕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居住用地〔R2〕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类居住用地〔R3〕是指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R4〕指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各类居住用地内再进一步细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效劳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二〕用地分类一类居住用地〔R1〕是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72〔三〕居住用地的指标规划用地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总面积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绿地率人口毛密度平均层数〔三〕居住用地的指标规划用地面积73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单位:万平方米/公顷〕绿地率人口毛密度单位:人/公顷《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74居住用地占城市建立用地的比重居住用地占城市建立用地的比重75〔四〕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自然环境优良与其它分区协调,减少出行时间、防止污染适宜的规模和用地形状城外的居住区要注意与老城区的结合结合房产市场的需求留有余地可持续开展〔四〕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自然环境优良76〔五〕居住区规划布局1〕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自然条件较好,有足够的用地的城市中可以节约市政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的投资费用,充分发挥其效能,可以密切各局部在空间上的联系。2〕分散布置受到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或在城市总体布局为组团式布局时分散布置的根本原那么应使居住用地与工作地点接近,使组团内的居住与就业根本平衡,尽量减少、城市交通。〔五〕居住区规划布局1〕集中布置7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7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793〕轴向布置当城市用地以中心地区为核心,居住用地或者将产业用地与相配套的居住用地沿着多条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的交通干线布置,居住用地依托交通干线,在适宜的出行距离范围内,赋以一定的组合形态,并逐步延展。3〕轴向布置80《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8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82〔六〕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1.组织按小区理论进展组织邻里单位理论为根底以小学、托幼、商店为中心布置住宅群现在逐渐向外向开展按均衡布置公共设施进展组织以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公共设施为中心,按不同效劳半径布置——市级、地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按环境区组织强调选择自由、交通自由,改变邻里单位概念〔六〕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1.组织83我国居住区的一般组织方式居住区规模居住区规划构造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我国居住区的一般组织方式84二、工业用地规划二、工业用地规划8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86〔一〕工业用地分类一类工业用地〔M1〕:根本无干扰、污染的工业用地二类工业用地〔M2〕:有一定干扰、污染的工业用地三类工业用地〔M3〕:有严重干扰、污染的工业用地〔一〕工业用地分类一类工业用地〔M1〕:根本无干扰、污染的工87〔二〕工业用地的选择1、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工程地质条件避开不良地质地震断裂、滑坡、洪水、地下水避开地下文物、矿藏地基承载力一般:1.5—2.0Kg/cm2,大型机械:2.0—2.5

坡度条件一般要求地势平坦5‰某些工业生产流程的需要重力自流场地条件生产规模的要求场地规模相差几十倍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钢缆厂、电缆厂场地狭长〔二〕工业用地的选择1、对自然条件的要求882、对能源的要求靠近电源,有些要有自备电源电解炉靠近煤矿火力发电娘子关电厂在阳泉市综合利用染料、纺织、胶合板、制药需要蒸汽和热水3、对水源的要求食品工业要求水质优良造纸、印染工业要求用水量大,有污染4、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大型企业运输量大,要有专有铁路、码头宝钢在海边,主要是从澳大利亚运来亚铁矿石运输量大的企业尽量安排在一起,综合利用2、对能源的要求895、环境保护对工业用地的要求安排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与城市其它用地用绿化带隔离安排在城市河流的下游6、其它职工上下班方便不宜距离城市太远。大城市可设置几个工业区。必须远离城市的,应就近设置生活区。特殊行业的男女比例采矿业男职工比例达90%以上,纺织业女职工比例达90%以上。北京曾搞过石景山与朝阳区的联欢。5、环境保护对工业用地的要求90〔三〕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1.工业用地指标〔三〕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1.工业用地指标912.原那么足够的面积职工的居住地尽量靠近工业区,比国内保证卫生条件工业区和城市各局部保持紧凑集中,互不阻碍,充分利用土地考虑企业协作2.原那么923、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布置在生活居住区的小型工业用地生产用地面积较小、运输量小、无污染、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工业,如食品、缝纫、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可布置在居住区的角落或边缘;对居住区无影响的小型精细仪器、仪表、服装鞋帽等,可以布置在居住区的独立街坊。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带的工业区对城市稍有影响的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一侧或几个相对集中的区域。按街坊整块布置。3、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93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在大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对称市的影响很大,应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用绿化隔离。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独立的工业城镇大型工业企业北京燕山石化、上海金山卫石化开发区、工业园区北京亦庄、上地,苏州、上海浦东布置在城市外围地区的独立工业区944.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混合平行布局:方便交通,互不干扰。垂直布局:方便工业区布局,减少防护带宽度,降低成本4.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平行平行布局:方便交通,互955.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与其它用地穿插布置组团式布置城市划分为几个规划分区,生产生活结合群体组合式布置市区工业用地、近郊工业用地、远郊工业用地等5.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工业区包围城市9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9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9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99《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00〔四〕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1、城市旧工业用地的形成1〕城市开展历程国外城市开展先期混乱,后期整理我国城市开展重复国外的道路,有些仍在重复2〕人为因素的影响3〕旧工业用地的矛盾环境、交通、土地价值〔四〕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1、城市旧工业用地的形成1012、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涉及城市总体布局的开展方向留改并迁2、城市旧工业用地的调整102实例:德国鲁尔区鲁尔区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鲁尔河上空蓝色的天空〞——这个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口号,早已被鲁尔人实现了。70年代中期,全球发生经济危机,钢铁生产也陷入困境。鲁尔区的传统产业构造被迫转型。工业废弃地变成公园绿地、居住区等实例:德国鲁尔区鲁尔区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103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laftsparkDuisburg-Nord〕拉兹(PeterLatz)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laftsparkDuis104后工业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采用构造分析法和实用主义手法采用反常规的设计手法外在形式照旧,但内在的景观质量和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植物金属广场水景公园高炉公园攀援花园后工业景观公园——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采用构造分析法和实用主义10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0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0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0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09《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10西雅图煤气工厂公园〔Gasworkspark〕

哈克〔1970年〕西雅图煤气工厂公园〔Gasworkspark〕

哈克〔111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12《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133.工业废弃地利用环境污染〔土壤〕——有机、生物——生态工业废弃物——保存与撤除交通3.工业废弃地利用环境污染〔土壤〕——有机、生物——生态114三、公共设施用地〔一〕分类〔1〕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党派和团体机构用地〔2〕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效劳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3〕文化娱乐用地〔C3〕〔4〕体育用地〔C4〕分为体育场馆用地和体育训练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5〕医疗卫生用地〔C5〕。〔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C6〕小类细分为高等学校用地、中等专业学校用地、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特殊学校用地、科研设计用地。中学、小学和幼托用地不应归入到此用地,而应归入到居住用地〔R〕中。〔7〕文物古迹用地〔C7〕。不包括已作其他用途的文物古迹用地。〔8〕其他公共设施用地〔C9〕指除以上之外的公共设施用地,如宗教活动场所、社会福利院等用地。三、公共设施用地〔一〕分类115按照效劳范围市级居住区级小区级按照效劳范围116〔二〕公共设施用地指标1.指标内容按照城市规划不同阶段的需要拟定总的用地指标分项用地指标建筑指标〔二〕公共设施用地指标1.指标内容1172.影响因素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城市生活方式与经济开展水平城市布局构造——单一中心和多中心社区建立与开展2.影响因素1183.确定的方法1〕按照人口的增减情况,通过计算确定——学校、幼儿园——千人指标2〕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如:银行、邮局、医院、商业、公安部门等3〕特殊要求,通过调研确定——如:少数民族地区等3.确定的方法119〔三〕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各个阶段规划深度不同。总体规划阶段——总的指标、分项指标、公共设施用地的系统分布、密度、城市公共中心等——仅限于居住区及其以上级别的设施等工程的规划。详细规划阶段——居住小区以下级别〔三〕公共设施用地的规划各个阶段规划深度不同。120考虑的因素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需要城市布局构造——分级、系统配套、聚集考虑的因素1.城市总体规划1212.效劳半径1〕计算方法根据效劳半径确定其效劳范围大小及效劳人数的多少,以此推算公共设施的规模。2〕确定效劳半径的原那么方便使用管理的经济性和合理性2.效劳半径1223〕公共效劳设施效劳半径参考幼儿园——300米小学——500米中学——1000米加油站〔城区〕—小于0.9公里3〕公共效劳设施效劳半径参考1233.结合道路交通规划4.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要5.结合城市景观6.建立序列,留有余地7.利用原有根底3.结合道路交通规划124四、仓储用地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主要包括仓储企业库房、堆场、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而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对外交通设施内部或者商业效劳业内部的专门仓库。四、仓储用地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主要包括仓储企业库125〔一〕分类1.卫生角度一般性综合仓库特种仓库2.使用角度储藏仓库转运仓库供给仓库收购仓库〔一〕分类1.卫生角度126〔二〕规划布局1.原那么技术要求交通配套建立、经营。不同分散、同类集中节约用地、留有余地环保〔二〕规划布局1.原那么127仓库种类宽度(米)水泥、可用废品仓库,起尘材料的露天堆场300非金属材料、煤炭仓库,500m2以上的冰库100果蔬储藏库,600t冷库,不起灰材料仓库50仓储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防护带宽度标准注意:与疗养院、医院和其它医疗机构的距离,按上述数值增加0.5-1.0倍仓库种类宽度(米)水泥、可用废品仓库,起尘材料的露天堆场301282.仓储用地的布局小城镇设置独立的仓储用地,位于城市边缘,交通节点或者河流边。大中城市集中和分散相结合。2.仓储用地的布局小城镇设置独立的仓储用地,位于城市边缘,129储备仓库城郊、远郊、交通方便独立地段转运仓库城边、城郊、交通方便收购仓库或原来远的郊区入城干道或者附近地段供应仓库一般综合性仓库接近供应地区,使用地区内或附近,交通方便特殊仓库危险品仓库远郊独立地段冷库郊区河流沿岸蔬菜仓库城市边缘通向郊区的干道入口处木材仓库城市郊区对外交通节点可燃材料仓库郊区,地形地处独立地段仓储用地布局储备仓库城郊、远郊、交通方便独立地段转运仓库城边、城郊、交通130《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3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32《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33《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3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3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36五、城市绿地绿地率的要求市民生活的需要防护隔离的需要环境保护的需要〔水源地、自然风景区〕通畅的城市风道的需要五、城市绿地绿地率的要求137六、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道路与交通城市道路的功能城市内部的交通载体城市四大功能之一城市的骨架城市避难的场所交通车流、人流、物流各国汽车保有量和普及率的比较六、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一〕城市道路交通概述道路与交通138道路用地指标道路用地指标139〔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主干路外,其它道路又分为Ⅰ、Ⅱ、Ⅲ级,2、按城市道路的功能分:过境道路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工业区道路旅游性道路自行车专用路公共汽车专用路步行专用路〔二〕城市道路交通的分类1、按城市道路的等级分:1403、交通系统分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货运、客运〔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系统大巴、中巴、出租、地铁〔轻轨〕动态交通、静态交通3、交通系统分类141〔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根本原那么

1〕交通流畅、快速平安,体系完整〔1〕联系各功能用地〔2〕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交通体系〔3〕路网间距主干路600—1000米,次干路300—500米,支路200—300米〔4〕道路密度道路线密度:主干路:中心区≥4公里/平方公里,一般2.0~3.3道路面密度:国标:8—15%,国外:20%以上〔三〕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根本原那么

1〕142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废气扩散、抵御寒风过境交通的布置减少噪音和尾气污染、加置音障将自然、人文风光引入城市对景、借景3〕结合现状,节约用地山区与平原城市的路网不同山区城市路网应符合地形,不要追求宽大平直要靠虑地质、水文情况尽量利用原有设施,防止拆迁量过大道路设计要与其他城市根底设施相协调纵坡与排水方向一致管线综合地下交通和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2〕利于环境,美化城市1432、城市道路系统根本形式方格网式棋盘格式唐长安、纽约方向性好、建筑容易布置放射式华盛顿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锐角地区不易建立、方向性差放射环形东京、北京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自由式青岛山区、丘陵地区常用混合式成都人车分行系统2、城市道路系统根本形式144贝尔法斯特贝尔法斯特14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4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47堪培拉堪培拉14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49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别离衔接的目的是方便联系,别离的目的是防止干扰高速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别离离开城市,一至数个出入口城市内部道路的衔接与别离低速让高速,次干让主干,生活让交通。无关路别离3、城市道路的衔接与别离1504.广场用地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景观4.广场用地城市总体规划151〔四〕城市对外交通概述1、城市对外交通的概念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空间〔其他城市、乡村〕进展联系的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交通工具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各种对外交工具的比较〔四〕城市对外交通概述1、城市对外交通的概念1522、城市与对外交通的严密联系城市随对外交通的开展而兴衰北京市是交通要道张家口、古北口、南方大运河与津浦铁路沿线的城镇兴衰石家庄由于正太铁路、京汉铁路交汇而开展河南朱仙镇的兴衰原为我国四大名镇,联系淮河与中原的水陆枢纽,明末清初20万人,超过开封、洛阳。但是,京汉、陇海铁路建成后,加上河流阻塞,沦为小村。廊坊由于京津高速公路而开展世界随对外交通的开展而变小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信息的传播2、城市与对外交通的严密联系1533、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满足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开展可能性各种运输方式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用地要求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尽量在城市的外围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节约投资和用地3、对外交通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154〔五〕铁路交通场站规划1、铁路运输的特点和现状铁路运输是我国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各国铁路的比较铁路建筑与设备分为二类与城市直接有关的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与城市无直接关系编组站、车辆段、列车段、客车整备场〔五〕铁路交通场站规划1、铁路运输的特点和现状1552、铁路场站的分类按使用性质分:客运站、货运站、工业站、专业站、编组站、枢纽站按在线路中的位置分:尽端站、中间站、混合站按布置性质分:纵列式、横列式、半纵列式2、铁路场站的分类156与城市或市中心的距离小城市距边缘、大城市距市中心约1—3公里客运站应方便旅客的出行,靠近居住区工业站或专业站应靠近运输源编组站应远离城市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关系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采用立体穿插解决与城市交通的干扰平交路口的设计、管理要求铁路线路两侧的隔离绿化带考虑场站的开展4、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与城市或市中心的距离4、铁路场站在城市中的布置157〔六〕公路交通规划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汽车运输的特点机动灵活可以直接运输到用户门口装卸方便短途速度较快我国公路建立现状以北京和各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全国性的公路网国道各省域内,各城市间形成区域性公路网省道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形成根本骨架,2000年到达1万公里以上〔六〕公路交通规划1、公路交通的特点和现状1582、公路的分类汽车专用公路高速公路全封闭、专供汽车高速形式、昼夜交通量25000辆以上一级公路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局部控制出入、10000—25000辆二级公路专供汽车行驶、〔中型载重车〕4500—7000辆一般公路二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5000辆三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0辆以下、沟通县以上城市四级公路昼夜交通量〔中型载重车〕200辆以下、乡村道路2、公路的分类1593、公路与城市的关系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过境道路与城市的关系入城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公路与机场、铁路、港口的关系长途车站的位置3、公路与城市的关系160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既方便使用,又不影响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尽量与铁路、港口等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可合并设置;大城市可以按不同的方向和流量设置数个汽车站;货运站应接近货源和供给区,与居住区有一定的距离;与城市道路又方便的联系,又不造成干扰。长途汽车站的位置选择161〔七〕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局1、航空运输的特点与现状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运价高用地大、设施复杂我国航空运输的现状近十年来,开展很快,几乎各省都建立了航空公司与兴旺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全国民航飞机缺乏千架机场设施差,很多机场由军用机场改建2、航空港的组成飞行区: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效劳区:指挥塔、修理库、候机楼〔七〕航空港在城市中的布局1、航空运输的特点与现状1623、航空港位置的选择用地条件用地面积3—10平方公里用地平坦5—10‰工程地质少占农田净空限制与城市建立的矛盾—高层建筑气象条件不能有烟雾、阴霾、暴风雨等气候跑道方向与主导风向相平行3、航空港位置的选择163不穿越城市通信要求电波、磁场对导航、通信的干扰移动、寻呼机效劳范围大、特大城市可设置数个航空港开展余地不穿越城市1644、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与城市的距离城市A—机场—飞行—机场—城市B据统计,10—20公里居多数与城市的联系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直升机减少地面交通时间4、航空港与城市的联系165〔八〕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1、港口的特点和组成港口可分为商港、渔港、军港、专用港和综合港。其特点是占用水域和陆地都很大。水域停泊区、港内航道、港池、防波堤3—10平方公里陆地码头、库场建筑、交通用地、设备及用地每米码头需要陆地150—200平方米〔八〕港口在城市中的布局1、港口的特点和组成1662.港址的选择水域条件水深、风浪小、岸线稳定、不淤、不冻、流速适当、足够的水域面积工程条件地质条件好、工程量小、水源和能源供给方便、有开展余地3.港口与城市的关系合理分配岸线合理解决与城市交通的衔接——疏港大道2.港址的选择167城市用地规划实例分析城市用地规划实例分析168例1某单位编制了一滨河新城〔中等城市规模〕总体规划方案〔见附图〕报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经审查发现,有些问题应当加以改正。试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例1某单位编制了一滨河新城〔中等城市规模〕总体规划方案〔169存在的问题:油库区不应布置在城市的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上游城市缺少生活岸线。疏港大道不应设在城市居住区的用地内建立,其紧靠城市住区和公共设施用地对环境有污染。二、三类工业用地紧靠。城市道路网不明确没有安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提到一项得半分;提到两项得一分。包括供水、排水、煤气、电力、消防〕绿地不成系统存在的问题:油库区不应布置在城市的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及河流的上170修改意见:油库迁出调整布局,增加生活岸线。结合码头、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的调整另设疏港大道。在二三类工业与城市区之间留出隔离带,并调整城市用地布局。修改意见:油库迁出171某小城市城区依山临河而建。城北为风景区〔含北山水库〕,该风景区按规划保护较好。水库库容属中型,用作灌溉及城市水源,南河水源丰富,西河为水库泄洪道。沿河的人工堤岸能满足城区防洪要求。为开展旅游和完善市政设施等,该市初步拟定建立如下工程:

1.在西河的河滩地开发游乐中心及度假村;

2.水厂在原址扩建;

3.在北山风景区东入口南侧建旅游宾馆;

4.在东溪村西南侧建田园式度假村;

5.在城东北山脚下建2000M3汽油库;

6.在城区东南建污水处理厂。

在上述六项建立工程的规划布局上有不同看法,请你指出有哪几项在环境平安和风景区保护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某小城市城区依山临河而建。城北为风景区〔含北山水库〕,该风景172《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731.在西河河滩地开发游乐中心及度假村:游乐中心选址不当,影响行洪,危害自身平安。

2.无问题

3.在北山风景区东入口南侧建旅游宾馆:风景区保护范围不应建宾馆

4.此处为开展控制区范围,选址不当

5.在城东北山脚下建2000M3汽油库:油库与居住区之间没有平安防护距离,油库与仓储用地之间没有平安防护距离

6.污水处理厂宜往东移与城市区保持一定距离1.在西河河滩地开发游乐中心及度假村:游乐中心选址不当,影响174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175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主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176附图与附表附图与附表17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7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79《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0《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1防震措施确定建立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立工程的防震标准防止在强震区建立城市。一般地震烈度7度以下,工程无需特殊设防,9度以上地区不宜作为城市用地安排适宜的城市设施。应该避开地震断裂带合理布局,做好防震防灾规划,减少次生灾害的损失。详细规划中,制定合理的建筑密度,布置疏散避难通道和场所。防震措施确定建立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项建立工程的防震标182《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3《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6卡特丽娜飓风重创新奥尔良

卡特丽娜飓风重创新奥尔良187卡特丽娜飓风重创新奥尔良

卡特丽娜飓风重创新奥尔良18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189逆温和逆温层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有时在

某些层次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和逆温层一般情况下,在低层大气中,通常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190风象风以风向和风速两个量表示,风向一般分为8个或者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一时期中各个方位方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之〔风向频率〕来表示。风向频率=〔某一时期内观测、累计某一风向发生的次数/同一时期内观测、累计风向的总次数)×100%。风速值也可以用一样的方法表示绘制风速图风象风以风向和风速两个量表示,风向一般分为8个或者16个方位191根据城市多年风向现测记录汇总所绘制的风向频率图和平均风速图又称风玫瑰图根据城市多年风向现测记录汇总所绘制的风向频率图和平均风速图又192盛行风向——按照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东半部夏季偏南风,冬季偏北风。西南地区夏季西南风。需要分析当地全年占优势的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静风频率以及盛行风的季节变化规律。盛行风向——按照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193风象与城市用地布局如果全年只有一个盛行的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者最小风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90度,那么工业用地应该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而居住用地应位于下风向。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及居住用地一般可以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风象与城市用地布局如果全年只有一个盛行的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194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全年只有一个盛行的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那么工业用地应该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而居住用地应位于下风向。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全年只有一个盛行的风向,且与此相对的195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全年只有一个盛行的风向,最小风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90度,那么工业用地应该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而居住用地应位于下风向。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全年只有一个盛行的风向,最小风频与盛196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及居住用地一般可以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197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及居住用地一般可以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198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及居住用地一般可以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199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及居住用地一般可以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200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工业及居住用地一般可以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盛行风向最小风频方向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在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防止2013〕还要考虑到微风和静风的频率风速与污染危害的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反比关系,即风速越大,污染物越易扩散,从而降低了有害物质的浓度,这在处理多盛行风向城市的工业布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尤其在一些位于盆地或峡谷的城市,静风频率往往很高。大局部时日(指静风时日)烟气滞留在城市上空无法吹散,只能沿水平方向慢慢扩散,这样仍然影响到邻近上风侧的生活居住区。3〕还要考虑到微风和静风的频率2024.设置通畅的风道城市用地布局在绿地安排和道路系统规划中也应考虑自然通风的要求。根据盛行风向,设置大面积楔形绿地;道路系统的走向可与冬季盛行风向成一定角度,以减轻寒风对城市的侵袭。4.设置通畅的风道2035.考虑空气环流,即地方风——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对城市局部地段在温差热力作用下产生的小范围空气环流也应考虑,处理得当有利于该地段的自然通风。如在山地背风面,由于会产生机械性涡流,布置于此的建筑有利于通风,但其上风向假设为污染源时,也会因之而加剧污染。5.考虑空气环流,即地方风——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20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05《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0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0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0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09《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10《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1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12城市各项建立用地适用坡度城市各项建立用地适用坡度213《城市构成与用地》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城市构成与用地》幻灯片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214第一节城市系统构成第一节城市系统构成215概念:城市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一、城市的系统构成概念概念:城市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总和。一、城市的系统构成216二、城市系统的构成组成:社会系统、产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统、生态系统、根底设施系统等二、城市系统的构成组成:社会系统、产业系统、经济系统、空间系217第二节城市用地及适用性评价构成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管仲第二节城市用地及适用性评价构成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218一、城市用地概述〔一〕城市用地urbanland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和功能的土地的统称。一、城市用地概述〔一〕城市用地urbanland

城市219狭义:已经建立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经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开发建立的土地。广义:还以可以包含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建立用地,如:农田、林地、山地、水面等。狭义:已经建立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经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220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国土规划的根本内容。工作内容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范围划分土地用途、功能确定土地利用强度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国土规划的根本221〔二〕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公有、私有〕经济属性〔开发潜力〕法律属性〔产权所有〕〔二〕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222使用价值通过人为加工开发、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作为商品,表现形式:地价、租金或者费用等。土地由于自然属性和地理位置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值级差。〔三〕城市用地的价值使用价值〔三〕城市用地的价值223〔四〕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市、区、县等或者开发区、管理区等是城市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的根本依据用途区划房地产权属区划地价区划环境区划农业区划〔四〕城市用地的区划行政区划22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25〔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归属:城市市区土地属国家所有,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农村和城市郊区属农民集体所有〔国家可征用〕。城市用地的管理:土地管理部门〔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26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评价(Landuseassessment)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作的评价。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评价(Landusea227环境条件与城市开展城市选址天人合一思想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管子城市职能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建立〔一〕自然环境条件评价环境条件与城市开展〔一〕自然环境条件评价228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与崩塌、冲沟、地震2〕水文地质条件水体——古代选址:东有流水,西有大道,南有泽畔,北有高山。地下水位——地下水存在的形式,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等条件。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1.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地质条件2293〕气候条件〔1〕气温温度对城市的影响——南方与北方、建筑、采暖、地下管道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大量热量,往往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可增设大面积水体和绿地,加强对气温的调节作用逆温层——有害的工业烟气滞留或扩散缓慢,从而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3〕气候条件230〔2〕太阳辐射日照标准日照小时数、无日照日数、卫生条件建筑间距影响到技术经济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用地建筑朝向〔2〕太阳辐射231〔3〕降水对城市防洪、排涝、排水及用地有直接影响雾都酸雨〔4〕风象风力风向玫瑰图与城市布局的关系〔3〕降水232〔5〕地形条件选址——平原、河谷、低丘山岗、盆地影响方面城市布局、空间布局,形成丰富的城市轮廓线土地用途,不用用地对于高程、坡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要求小气候通讯、电波等的影响〔5〕地形条件2332.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价定义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立的需要,进展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立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作用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的依据主要内容调查研究自然环境条件的根底上,按照城市规划与建立的需要,进展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评估,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用地提供依据。2.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价定义2343.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那么?规定,用地评定分为三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立需要.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3.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那么?235说明:用地类别的划分是须要按各地区的具体条件相对来拟定的。类别的多少也要视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和规划的要求来确定用地分类具有地方性和实用性,不同地区不能作质量类比。用地评定的成果——文字和图纸。图纸比例与规划图一致。说明:236《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37《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3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39《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40〔二〕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评价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立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效劳水平与质量。更强调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二〕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评价城市用地的建立条件是指组成城市各241《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421、城市用地布局构造方面对城市用地布局构造的评价,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地布局构造是否合理。〔2〕城市用地布局构造能否适应开展需要。〔3〕城市用地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城市内外交通系统将对城市用地构造产生深刻的影响,还对城市进一步扩展的方向和用地选择造成制约。〔5〕城市用地构造是否表达出城市性质的要求,或者反映出城市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积淀的特色等。

1、城市用地布局构造方面对城市用地布局构造的评价,应着重以下2432.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方面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的建立现状。在公共效劳投施的分布、配套及质量等。尤其是在旧区改建方面,土地利用的价值往往要视旧有住宅和各种公共效劳设施以及改建后所能得益的多少来决定。在市政设施方面,包括现有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的管网、厂站的分布及其容量等方面,它们是土地开发的重要根底条件,影响着城市开展的格局。2.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方面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244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构成状况主要表现在人口构造及其分布的密度,以及城市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及其容量。城市经济的开展水平、城市的产业构造和相应的就业构造都将影响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和各种用地的数量构造。3.社会、经济构成方面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构成状况主要表现在人245〔三〕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土地的区位、投资于土地上的资本、自然条件、经济活动状况等条件,可以提醒土地质量和土地收益的差异。〔三〕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2461、城市土地的根本性质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质。深刻认识城市土地的特殊性,是进展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根底。1、城市土地的根本性质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之外,还具247〔1〕承载性城市土地为城市各项建立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是人们进展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也是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载体。它对城市开展和建立的影响主要反映在物理属性方面,而与其自身的肥沃程度无关。〔1〕承载性城市土地为城市各项建立和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是248〔2〕区位城市土地区位的涵义,除包括以地理坐标表示的几何位置外,更重要的是经济地理位置。城市土地区位既包括有形的区位,如土地所在位置距就业中心、交通路线远近、根底设施的条件等,也包括无形的因素,如经济开展水平、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层次宏观区位——城市在较大地域范围内的位置,如沿海城市、铁路穿插枢纽城市等,往往对区域城市间的级差地租和地价水平有决定作用;中观区位——指城市内部不同地段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是影响土地和基准地价的主要因素;微观区位——指某块具体使用的土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其周边条件,不同的微观区位其地租和地价相差悬殊。〔2〕区位城市土地区位的涵义,除包括以地理坐标表示的几何位置249区位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层次上。如根据区位条件对土地的作用方式,采用土地分等定级测算级差收益的方法,进展城市土地评价;从分析对各类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区位因素入手,取得土地评价的因素/因子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根本因素层、派生因素层和因子层。比方,根本因素土地区位可派生出繁华度、交通通达度等派生因素,而繁华度又可分出商业效劳中心等级和集贸市场等因子,交通通达度又可分出道路功能与宽度、道路网密度和公交便捷度等因子。区位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层次上。250〔3〕地租与地价地租是土地供给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需求者转让土地使用权时所索取的利润。土地价格是土地供给者向土地需求者转让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在我国,地价一般指土地一定年限内使用权的价格,是国家向土地使用者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3〕地租与地价地租是土地供给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需求者转251按经济学的分析,城市土地在城市不同用途之间合理分配的根底是价值最大法那么,也就是说土地所有者追求最大地租,土地使用者那么寻求生产过程中的利润最大而使地租等于其边际产出价值。按经济学的分析,城市土地在城市不同用途之间合理分配的根底是价252级差地租是指不同区位的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及开发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地租。土地等级差异及由此产生的级差地租理论是认识土地经济价值差异的最有力工具。级差地租是指不同区位的土地或同一土地上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253地租理论的应用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地价〔级差地租〕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各业用地。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和通过规划来影响土地价格。地租理论的应用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制254《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552、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根本因素层,包括土地区位、城市设施、环境优劣度及其他因素等。〔2〕派生因素层,即由根本因素派生出来的子因素,包括繁华度、交通通达度、城市根底设施、自然条件、人口密度、建筑容积率和城市规划等子因素,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根本因素的作用。〔3〕因子层,它们从更小的侧面具体地对土地使用产生影响。2、城市土地经济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256三、城市用地选择〔一〕影响的因素建立现状根底设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文化遗存社会问题三、城市用地选择〔一〕影响的因素257〔二〕原那么1.贯彻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2.用地选择要按新建与旧城改建、扩建的不同特点来进展。注意为开展留有预留空间和方向。3.新建城市用地的选择,其工业用地的选择要考虑到与其他用地的关系,尤其要考虑与居住用地的相互关系。4.用地选择应尽可能满足城市各项设施在土地使用和工程建立以及对外界环境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降低投资本钱。5.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6.为了使城市用地选择得比较合理,不断调整,反复修改,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比较、优选来进展。〔二〕原那么1.贯彻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尽量少占农田,258《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59《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60《城市构成与用地》教学课件261四、城市用地布局的空间构造形态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又可分为单中心块聚式和多中心组团式;分散式又可分为带状、星状、放射状和环状等。带状布局受自然条件限制,星状〔或掌状〕布局,为集中式布局与带状布局的结合,把土地使用与交通开展结合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