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3双极结型晶体管幻灯片PPT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chap3双极结型晶体管幻灯片PPT本课件PPT仅供发展史1947.12.23日第一只点接触晶体管诞生-BellLab.(Bardeen、Shockley、Brattain)1949年提出PN结和双极结型晶体管理论-BellLab.(Shockley)1951年制造出第一只锗结型晶体管-BellLab.(Shockley)1956年制造出第一只硅结型晶体管-美得洲仪器公司(TI)1956年Bardeen、Shockley、Brattain获诺贝尔奖
1956年中国制造出第一只锗结型晶体管-(吉林大学高鼎三)1970年硅平面工艺成熟,双极结型晶体管大批量生产发展史1947.12.23日第一只点接触晶体管诞生-Bell晶体管与场效应晶体管的区别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而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由于场效应管的工作电流和电压都可以很小,且在工艺上易于集成,因此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占主导地位。但是结型晶体管凭借功耗和性能方面的优势仍然广泛应用于高速计算机、火箭、卫星以及现代通信领域中。晶体管与场效应晶体管的区别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
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由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组成,基区宽度远远小于少子扩散长度,分为:NPN和PNP两种形式发射区为重搀杂,发射结为P+N或者N+P,基区是两个PN结的公共端。双极晶体管的主要作用是对电流或者电压的放大。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由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图3-2:横界面图和工艺复合图;图3-3:净掺杂浓度分布。是一个N+PNN+四层结构器件。发射结面积小于集电结面积。内基区(本征基区):发射结和集电结距离最短的那一部分。外基区(非本征基区):其余部分基区。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双极型晶体管基区中的电流传输过程与杂质分布形式有极密切的关系。均匀基区晶体管:基区杂质浓度为常数。低注入下基区少子的运动形式为扩散。缓变基区晶体管:基区掺杂浓度随位置变化。低注入下基区少子的运动形式既有扩散也有漂移。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双极型晶体管基区中的电3.2基本工作原理
双极晶体管有四种工作模式,相应地称为四个工作区。令,分别为基极对发射极和基极对集电极的电压。则四种工作模式是:(1)正向有源模式:0,0;
(2)反向有源模式:0,0;
(3)饱和模式:0,0;
(4)截止模式:0,0。3.2基本工作原理双极晶体管有四种工作模式,相应地称为四个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图3-5NPN晶体管共基极能带图
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图3-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载流子的运输:(1)发射结正偏,由于正向注入,电子从发射区注入基区,空穴由基区注入发射区。呈现正向偏置的少子注入(2)假设:基区很小。即少子在到达基区与集电区边界时还没有被完全复合掉。其中大部分能到达集电结,并被内电场加速进入集电结,称为集电结电流。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载流子的运输: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从发射区注入基区,进入集电区的电子电流远大于集电结反偏所提供的发祥饱和电流,是集电极电流的主要成分。晶体管实现放大的必要条件之一:基区宽度很窄。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从发射区注入基区,进入集电区的电子3.2.2电流分量3.2.2电流分量3.2.2电流分量
是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中的电子流
是到达集电结的电子流。
是基区注入电子通过基区时复合引起的复合电流
是从基区注入到发射区的空穴电流3.2.2电流分量是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中的电子流3.2.2电流分量
是发射结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内的复合电流。是集电结反向电流,它包括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和集电结空间电荷区产生电流。3.2.2电流分量是发射结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内的复合电3.2.2电流分量电流分量
(3-3)
(3-1)
(3-2)
(3-4)
3.2.2电流分量电流分量(3-3)(3-1)(3-23.2.3电流增益为描述晶体管的增益特性引进以下物理量
发射极注射效率(3-2-5)
(3-2-7)
基区输运因子
共基极直流电流增益
(3-2-6)
3.2.3电流增益为描述晶体管的增益特性引进以下物理量(33.2.3电流增益的意义: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电子电流,在总的发射极电流中所占的比例。的意义: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电子电流中能到达集电极的电子电流比例。共基极直流电流增益还可以写为3.2.3电流增益的意义: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电子电流,在3.2.3电流增益
是基区运输因子和发射极注射效率的乘积。其意义是经过发射结注入而到达集电极的电子电流在总的发射极电流中所占的百分比。应尽量接近1。提高电流增益的途径是提高和。3-2-7还可以写成上式说明:以基极作为公共端时,输出集电极电流与输入发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3.2.3电流增益是基区运输因子和发射极注射效率的3.2.3电流增益当集电结处于正向偏压时:上式中,当VC为负的很大时,将还原为正向偏置的情况。3.2.3电流增益当集电结处于正向偏压时:3.2.3电流增益图3-7集电结电流电压特性:(a)共基极情形,(b)共发射极情形
3.2.3电流增益图3-7集电结电流电压特性:(a)共基极3.2.3电流增益式中定义
共发射极电流增益
共发射极直流电流增益
IB=0时,集电极-发射极漏电流,也称为穿透电流。3.2.3电流增益式中定义共发射极电流增益共发射极直流电3.3理想双极结型晶体管中的电流传输(1)各区杂质都是均匀分布的,因此中性区不存在内建电场;(2)结是理想的平面结,载流子作一维运动;(3)横向尺寸远大于基区宽度,并且不考虑边缘效应,所以载流子运动是一维的;(4)基区宽度远小于少子扩散长度;(5)中性区的电导率足够高,串联电阻可以忽略,偏压加在结空间电荷区上;(6)发射结面积和集电结面积相等;(7)小注入,等等3.3理想双极结型晶体管中的电流传输(1)各区杂质都是均匀分3.3.1电流传输理想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3.3.1电流传输理想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一、电流传输中性基区(0)少子电子分布及其电流:
边界条件为: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一、电流传输边界条件为: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电子电流
(3-3-5)
(3-3-6)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电子电流(3-3-5)(3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二、发射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边界条件:
(3-3-7)
(3-3-8)
(3-3-11)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二、发射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
若,(3-3-11)式可以写作:
空穴电流为:(3-3-14)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若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三、集电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边界条件:
(3-3-15)
(3-3-14)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三、集电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3.3.2正向有源模式一、少数载流子分布
在的情况下,以及正向有源区的条件下,3-3-4简化为当XB/Ln=0.1(基区宽度小于扩散长度)时,正向有源模式下的各区少子分布如图3-11所示。(3-3-17)
3.3.2正向有源模式一、少数载流子分布在3.3.2正向有源模式图3-11正向有源模式下晶体管各区少数载流子分布3.3.2正向有源模式图3-11正向有源模式下晶体管各区少3.3.2正向有源模式二、电流分量在正向有源模式下,且有:(3-3-21)
(3-3-22)
3.3.2正向有源模式二、电流分量(3-3-21)(3-33.3.2正向有源模式由3-3-21可知:发射结电子电流随基区宽度的减小而增加由3-3-22可知:对于小的,运输因子接近于1,这意味着在越过基区的运输过程中,电子损失可以忽略。3.3.2正向有源模式由3-3-21可知:发射结电子电流随基3.3.2正向有源模式空穴电流正偏压发射结空间电荷区复合电流:(3-3-13)
(3-3-23)
(3-3-24)
3.3.2正向有源模式空穴电流(3-3-13)(3-3-23.3.2正向有源模式忽略集电极反向饱和电流上式说明(3-3-25)
3.3.2正向有源模式忽略集电极反向饱和电流(3-3-25)3.3.2正向有源模式三、共发射极电流增益可以忽略基区复合电流和集电极漏电流,基区的电子电流即IC。XB称为有效基区厚度,是两个耗尽区边界到边界的距离。由PN结定律:3.3.2正向有源模式三、共发射极电流增益3.3.2正向有源模式进入发射区的空穴电流:理想情况下,忽略基区复合电流,即。在的条件下:3.3.2正向有源模式进入发射区的空穴电流:3.4埃伯斯-莫尔方程用等效电路模型来描述BJT的电特性。该模型由两个方程组成,称为E-M模型。E-M方程适用于各种结构的BJT和BJT的各种工作模式。3.4埃伯斯-莫尔方程用等效电路模型来描述BJT的电特性。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电路模型:将NPN晶体管看做两个背靠背的互相有关联的二极管,这种关联是指一个二极管正向电流的大部分流入另一个反向偏置的二极管中。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电路模型:将NPN晶体管看做两个3.4.1埃伯斯-莫尔模型正向有源区:流过发射结的正向电流IF,大部分()流入集电极反向有源区:流过集电结的正向电流IR,大部分()流入发射极3.4.1埃伯斯-莫尔模型正向有源区:流过发射结的正向电流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IF是发射结电压VE的函数,IR是集电结电压VC的函数。和分别称为正向和反向共基极电流增益2个二极管的电流可分别表示为(IF0和IR0是通常二极管的饱和电流)(3-4-1)(3-4-2)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IF是发射结电压VE的函数,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则晶体管的端电流可表示为从而得到EM模型的基本方程为(3-4-5和6)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则晶体管的端电流可表示为3.4.1埃伯斯-莫尔模型下面分析方程中的四个参数与晶体管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发射结空间电荷区的复合电流看做外部电流,则对于xB<<Ln的情形,得到(3-4-8)3.4.1埃伯斯-莫尔模型下面分析方程中的四个参数与晶体管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3-4-10)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3-4-10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4个模型参数(IF0、IR0、
、
)为:由于两端口网络器件的互易性质,有a12=a21,则
,从而4个模型参数中只有3个是独立的。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4个模型参数(IF0、IR0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在E-M方程中,取IC=0,VE<0,得到的IE称为BJT的集电极开路发射结饱和电流,记为IE0;取IE=0,VC<0,得到的IC称为BJT的集电极开路发射结饱和电流,记为IC0。而IF0和IR0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的PN结反向饱和电流。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在E-M方程中,取IC=0,VE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双极晶体管的四种工作模式:(1)正向有源工作模式:0,0,基区少子满足的边界条件为E-M方程为3-4-14和3-4-15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双极晶体管的四种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2)反向有源工作模式:<0,>0,相应的边界条件为:E-M方程为3-4-16和3-4-17。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2)反向有源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3)饱和工作模式:0,0,相应的边界条件为:E-M方程为3-4-18和3-4-19。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3)饱和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4)截止工作模式:<0,<0,相应的边界条件为:E-M模型为3-4-20和3-4-21。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4)截止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此外还有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此外还有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四种模式下少子分布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四种模式下少子分布3.5缓变基区晶体管由于实际的工艺过程,导致基区的杂质分布并不均匀,存在很大的浓度剃度。如图3-16。基区内的杂质浓度使空穴向集电区扩散,而在热平衡条件下,中性基区将有一个内建电场来抵消扩散电流,使之不产生净电流。但这一内建电场将增强电子的运动。3.5缓变基区晶体管由于实际的工艺过程,导致基区的杂质分布并3.5缓变基区晶体管3.5缓变基区晶体管3.5缓变基区晶体管在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注入到基区的电子不仅有扩散运动,还有漂移运动。内建电场的主要作用是缩短了注入电子渡越基区所需要的时间,改善晶体管的高频特性;进一步的作用是改善基区的传输因子,减少电子在基区的复合。3.5缓变基区晶体管在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注入到基区的电子不3.5缓变基区晶体管Webster效应:在高电平作用下,在基区漂移和扩散运动对电子运输的贡献是相等的。相当于扩散系数增加一倍。3.5缓变基区晶体管Webster效应:在高电平作用下,在基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拥挤(发射极电流集聚效应):由于基区扩展电阻的存在,使得发射结电压降低,影响电子注入,使发射极电流集中在发射结边缘附近,称为电流集边效应。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拥挤(发射极电流集聚效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7基区中的横向基极电流和欧姆电压降,导致在发射结边缘处有最大的正向偏压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7基区中的横向基极电流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基本上同发射区的周长(而不是面积)成正比,降低电流集聚效应的方法是采用周长/面积比很高的梳状结构。基极扩展电阻:有源电阻和无源电阻。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基本上同发射区的周长(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8中功率双极晶体管指状交叉图形的俯视图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8中功率双极晶体管指状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制:反偏PN结的耗尽层宽度明显依赖于电压。因此工作在放大状态的集电结耗尽层宽度依赖于VCE(或VCB),该偏压也会影响基区的宽度XB,称为基区宽度调制。厄利效应:由基区宽度调制效应而引起的IC随VCE(或VCB)的变化称为厄利效应。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制:反偏PN结的耗尽层宽度明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变效应是双极晶体管的一种非理想效应,它使双极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呈现非饱和特性,即输出电导不为0。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变效应是双极晶体管的一种非理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VCE增加时,集电结空间电荷区变宽(称为基区宽度调变效应),使有效基区宽度变小,使IC增加。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VCE增加时,集电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在低频时,电流增益与工作频率无关;但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在达到一定的临界频率之后,增益幅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器件的频率响应。小信号的共基极和共发射极电流增益定义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在低频时,电流增益与工作频率无关;但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电流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晶体管的频率响应: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电流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晶体管的频率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图中的各种频率定义为:⑴共基极截止频率:的大小下降为0.707(下降3dB)时的频率。⑵共发射极截止频率:的大小下降为0.707(下降3dB)时的频率。和也称为3dB频率。截止频率又称为工作带宽。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图中的各种频率定义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⑶增益带宽乘积,它是的模量变为1时的频率,也叫做特征频率。
是晶体管共射极接法工作的截止频率即带宽,故
称为增益-带宽乘积。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⑶增益带宽乘积,它是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
和之间的关系:共发射极截止频率要比共基极截止频率低得多,但增益带宽之积接近于造成BJT频率响应的原因:信号延迟。晶体管的4个因素都引进了时间延迟,从而影响截至频率。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和之间的关系: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1、基区渡越时间(对晶体管频率特性最严格的限制)假设基区少数载流子电子以有效速度渡越基区,则基区电子电流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1、基区渡越时间(对晶体管频率特性最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一个电子渡过基区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均匀基区晶体管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一个电子渡过基区所需要的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小的意味着短的信号延迟或高的工作频率。因此为了实现较好的频率特性,应把基区设计的很小。2、发射结过渡电容充电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小的意味着短的信号延迟或高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3、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是集电结耗尽层的总厚度,是载流子越过集电结耗尽层的饱和速度。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3、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4、集电结电容充电时间集电结处在反向偏压下使得与结电容并联的电阻很大,结果是,从点时间常数由电容CTC和集电极串联电阻rSC决定。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4、集电结电容充电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等于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信号传播中的全部时间延迟的倒数。因而有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等于从发射极到集电极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对工作电流的依赖关系:当发射极电流增加时,发射结时间常数变得更小,因此式(3-8-15)中的增加。这说明,频率特性的改进可以通过增加工作电流来实现。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对工作电流的依赖关系: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2、Kirk效应也称为基区展宽效应:由于外延N层的浓度低于基区,使得集电结耗尽层向外延层扩展。当发射极电流增加时,大量电子抵达集电结,中和了带正电的离子,形成中性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2、Kirk效应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当发射极电流很高时,有效基区的宽度将变宽,负电荷层在外延层形成,正电荷层在N+区内形成,使集电结位置离开发射结很远,称为Kirk效应。
Kirk效应会有效地增加基区宽度,结果会导致在高电流下电流增益和频率特性下降。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当发射极电流很高时,有效基区的宽度将3.9混接型等效电路在小信号工作条件下的晶体管等效电路。混接型(H-P模型)又称为复合模型,它代表工作在共发射极电路中的正向有源模式的晶体管。它的所有参数都与晶体管中的物理过程有关。3.9混接型等效电路在小信号工作条件下的晶体管等效3.9混接型等效电路该模型基本上代表了基区存储电荷的动态增长变化对发射结外加电压增长变化的依赖关系,如图3-25所示。当发射极电压增加时,基区存储电荷增加,导致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增加。3.9混接型等效电路该模型基本上代表了基区存储电荷3.9混接型等效电路3.9混接型等效电路3.9混接型等效电路图中各参数的意义如下:一、跨导它反映了发射结电压对集电极电流的调制。3.9混接型等效电路图中各参数的意义如下:3.9混接型等效电路二、正偏发射结扩散电导:它是正偏发射结电阻(也叫做PN结扩散电阻)的倒数。3.9混接型等效电路二、正偏发射结扩散电导:3.9混接型等效电路三、扩散电容:
贮存在基区的总电荷为则3.9混接型等效电路三、扩散电容:3.9混接型等效电路共发射极短路电流增益的截止频率为对于CD>>CTE+CTC的情形,增益—带宽乘积为3.9混接型等效电路共发射极短路电流增益的截止频率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工作原理在数字应用中,双极型晶体管设计成一个开关。晶体管处于截止区,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状态。在截止状态集电极电流很小,阻抗很高,晶体管处于“关”态。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流很大而且它的阻抗很低,所以晶体管被认为是“通”态。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工作原理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流被负载电阻所限制:驱动晶体管进入饱和(称为临界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最小基极电流为: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流被负载电阻所限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开关时间在“通”和“断”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改变载流子的分布来完成的。
载流子分布不能立刻改变。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称为开关时间。开关时间对应于建立和去除这些少数载流子的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开关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晶体管打开过程:从基区输入脉冲,到发射结导通需要一段时间,对结进行充电,使发射结正偏。晶体管关断过程:脉冲撤销后,除了移走存储电荷所需要的“存储时间”外,IC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接近于0,器件对结电容放电,集电结从零偏到反偏,称为下降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晶体管打开过程:从基区输入脉冲,到发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导通延迟时间导通延迟时间td是从加上输入阶跃脉冲至输出电流达到最终值的百分之十(0.1ICS)所经历的时间。(1)从反偏压改变到新电平,发射结空间电荷区宽度逐减变小:结的耗尽层电容的充电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导通延迟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载流子通过基区和集电结耗尽层的渡越时间。晶体管从截止到正向有源模式。发射结从反向偏压到零偏压,再到正向偏压过渡。集电结的反向偏压逐减少。基区存储电荷,其浓度梯度可以使集电极电流为饱和的0.1。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载流子通过基区和集电结耗尽层的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上升时间上升时间:电流从()的百分之十上升到百分之九十所需要的时间。集电结反向偏压减小到0附近,对集电结电容充电。该时间受输出时间常数的影响。存储电荷:QB导通延迟时间td和上升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导通时间(从截止区到正向有源区)。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上升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经历上升时间之后,基区和集电区分别存储电荷QBX和QC。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变为正向偏置。最终:基区和集电区中,过量存储载流子超过了保持正向有源工作模式的需要,到达饱和模式。如图3-27中的阴影。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经历上升时间之后,基区和集电区分别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存储时间:从基极电流发生负阶跃到集电极电流下降到之间的时间。存储时间在限制开关晶体管的开关速度方面,是一个最重要的参数。过量存储电荷QBX和QC被去除之前,晶体管仍然处于饱和状态,晶体管输出电流不能改变。存储时间对应于去除这部分过剩载流子所需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存储时间:从基极电流发生负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4)下降时间:表示集电极电流从它最大值的百分之九十下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间隔。这是上升时间的逆过程,并且受到同样的因素限制。去除电荷:QB储存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关断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4)下降时间:表示集电极电流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导通和关断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开关时间。开关作用:开关时间比输入脉冲的持续时间短得多。储存时间是主要参数:去除QBX。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导通和关断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开关时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电荷控制理论:在该理论中,利用各个区的受控制电荷来建立方程,包括基区和集电区(发射区存储电荷量很少,可忽略),通过电荷的存储变化,分析电流的变化过程。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电荷控制理论:在该理论中,利用各个区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电荷控制方程:电荷存储与电流的关系
(2-9-2)将上述电荷控制方程应用于基区的存储电荷和电流。
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电荷控制方程:电荷存储与电流的关系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用代替,用代替,并用代替,便得到进入饱和模式后基区电荷控制方程:正向有源模式的电荷控制方程::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用代替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稳态条件下,式中依赖于时间的项为零。则基极电流可表示为当进入饱和时,总电荷为电荷控制方程变为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稳态条件下,式中依赖于时间的项为零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现在让我们突然把基极电流从
改变到过量电荷开始减少,但有源电荷
在和之间保持不变。于是在这段时间内可以令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现在让我们突然把基极电流从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于是有或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于是有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方程(3-10-12)的解为在时,全部过量少数载流子被去除掉,。因此求得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方程(3-10-12)的解为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晶体管中最高电压的根本限制与在P-N结二极管中的相同,即雪崩击穿或齐纳击穿。但是,击穿电压不仅依赖于所涉及的P-N结的性质,它还依赖于外部的电路结构。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晶体管中最高电压的根本限制与在P-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在放大状态下,当VCB(共基极连接中的集电极-基极偏压)或VCE(共发射极连接中的集电极-发射极偏压)超过临界值时,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C急剧增加,称为雪崩击穿。原因是集电结耗尽区内的电场太强,而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空穴(雪崩倍增)。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在放大状态下,当VCB(共基极连接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一、共基极连接在发射极开路的情况下,晶体管集电极和基极两端之间容许的最高反向偏压倍增因子M:当M接近无限大时,就达到雪崩击穿的条件。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一、共基极连接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经验公式(对于共基极电路):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经验公式(对于共基极电路):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此时发射结对集电结相对独立,此时的击穿电压相当于独立集电结的击穿电压。图3-29中,在处突然增加。在雪崩条件下,表示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关系的有效电流增益增大M倍,即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此时发射结对集电结相对独立,此时的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二、共发射极连接由于,因此,包含雪崩效应的共发射极电流增益为当达到的条件时,新的电流增益变为无穷,即发生击穿。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二、共发射极连接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由于非常接近于1,当不要比1大很多时就能满足共发射极击穿条件。基极开路情况下的击穿电压用表示。令(3-11-1)式中的并使等于,可以解得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由于非常接近于1,当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硅的数值在2到4之间,在值较大时,共发射极击穿电压可比共基极击穿电压低很多。3.11反向电流和击穿电压硅的数值在2到4之间,在本章小结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NPN和PNP型晶体管的结构及电路符号。“双极型”的解释。图3-2: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的版图和截面图。图3-3: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的净掺杂浓度分布本章小结一、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本章小结二、基本工作原理四种工作模式对应的偏压情况图3-5:放大状态下的偏置和能带图解释。图3-6:放大工作条件下的工作电流分量:会画,解释各个电流的形成原理。几个电流增益概念:发射极注射效率、基区运输因子、共基极电流增益、共发射极电流增益。本章小结二、基本工作原理本章小结三、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的电流传输放大条件下,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的表示方法。(扩散长度理论的使用)四、埃伯斯-莫尔方程图3-15:四种工作模式下的少数载流子分布,会画。图3-14:E-M等效电路本章小结三、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的电流传输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小结五、缓变基区晶体管基区杂质分布不均;产生内建电场;加强电子漂移。Webster效应:相当于扩散系数增加一倍。六、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集聚效应:基区扩展电阻,发射结电压降低,发射极电流集中在发射结边缘附近本章小结五、缓变基区晶体管本章小结解决方法:采用周长/面积比很高的梳状结构。七、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变效应Early效应本章小结解决方法:采用周长/面积比很高的梳状结构。本章小结八、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的概念各种频率的定义:共基极截止频率、共发射极截止频率、增益-带宽乘积影响载流子运输的4个延迟:基区渡越时间(公式3-8-12)、发射结过渡电容充电时间、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集电结电容充电时间。本章小结八、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本章小结公式3-8-15和3-8-16Kirk效应九、混接型等效电路会画3-23等效电路其中的几个参数:跨导、正偏发射结扩散电导、扩散电容(3-75、79、82)、结电容本章小结公式3-8-15和3-8-16本章小结十、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开:饱和状态关:截至状态理解:开-关过程与载流子的存储和运输有关,需要有一个过程开关时间:导通时间、上升和下降时间、贮存时间本章小结十、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本章小结最重要的贮存时间:定义,与该时间相对应的载流子的存储和运输过程。十一、击穿电压根据击穿条件,分析“共发射极击穿电压比共基极击穿电压低很多”。本章小结最重要的贮存时间:定义,与该时间相对应的载流子的存储chap3双极结型晶体管幻灯片PPT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chap3双极结型晶体管幻灯片PPT本课件PPT仅供发展史1947.12.23日第一只点接触晶体管诞生-BellLab.(Bardeen、Shockley、Brattain)1949年提出PN结和双极结型晶体管理论-BellLab.(Shockley)1951年制造出第一只锗结型晶体管-BellLab.(Shockley)1956年制造出第一只硅结型晶体管-美得洲仪器公司(TI)1956年Bardeen、Shockley、Brattain获诺贝尔奖
1956年中国制造出第一只锗结型晶体管-(吉林大学高鼎三)1970年硅平面工艺成熟,双极结型晶体管大批量生产发展史1947.12.23日第一只点接触晶体管诞生-Bell晶体管与场效应晶体管的区别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而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由于场效应管的工作电流和电压都可以很小,且在工艺上易于集成,因此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占主导地位。但是结型晶体管凭借功耗和性能方面的优势仍然广泛应用于高速计算机、火箭、卫星以及现代通信领域中。晶体管与场效应晶体管的区别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
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由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组成,基区宽度远远小于少子扩散长度,分为:NPN和PNP两种形式发射区为重搀杂,发射结为P+N或者N+P,基区是两个PN结的公共端。双极晶体管的主要作用是对电流或者电压的放大。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由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图3-2:横界面图和工艺复合图;图3-3:净掺杂浓度分布。是一个N+PNN+四层结构器件。发射结面积小于集电结面积。内基区(本征基区):发射结和集电结距离最短的那一部分。外基区(非本征基区):其余部分基区。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硅平面外延NPN晶体管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双极型晶体管基区中的电流传输过程与杂质分布形式有极密切的关系。均匀基区晶体管:基区杂质浓度为常数。低注入下基区少子的运动形式为扩散。缓变基区晶体管:基区掺杂浓度随位置变化。低注入下基区少子的运动形式既有扩散也有漂移。3.1双极结型晶体管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双极型晶体管基区中的电3.2基本工作原理
双极晶体管有四种工作模式,相应地称为四个工作区。令,分别为基极对发射极和基极对集电极的电压。则四种工作模式是:(1)正向有源模式:0,0;
(2)反向有源模式:0,0;
(3)饱和模式:0,0;
(4)截止模式:0,0。3.2基本工作原理双极晶体管有四种工作模式,相应地称为四个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图3-5NPN晶体管共基极能带图
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共基极连接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图3-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载流子的运输:(1)发射结正偏,由于正向注入,电子从发射区注入基区,空穴由基区注入发射区。呈现正向偏置的少子注入(2)假设:基区很小。即少子在到达基区与集电区边界时还没有被完全复合掉。其中大部分能到达集电结,并被内电场加速进入集电结,称为集电结电流。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载流子的运输: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从发射区注入基区,进入集电区的电子电流远大于集电结反偏所提供的发祥饱和电流,是集电极电流的主要成分。晶体管实现放大的必要条件之一:基区宽度很窄。3.2.1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从发射区注入基区,进入集电区的电子3.2.2电流分量3.2.2电流分量3.2.2电流分量
是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中的电子流
是到达集电结的电子流。
是基区注入电子通过基区时复合引起的复合电流
是从基区注入到发射区的空穴电流3.2.2电流分量是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中的电子流3.2.2电流分量
是发射结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内的复合电流。是集电结反向电流,它包括集电结反向饱和电流和集电结空间电荷区产生电流。3.2.2电流分量是发射结空间电荷区耗尽层内的复合电3.2.2电流分量电流分量
(3-3)
(3-1)
(3-2)
(3-4)
3.2.2电流分量电流分量(3-3)(3-1)(3-23.2.3电流增益为描述晶体管的增益特性引进以下物理量
发射极注射效率(3-2-5)
(3-2-7)
基区输运因子
共基极直流电流增益
(3-2-6)
3.2.3电流增益为描述晶体管的增益特性引进以下物理量(33.2.3电流增益的意义: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电子电流,在总的发射极电流中所占的比例。的意义: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电子电流中能到达集电极的电子电流比例。共基极直流电流增益还可以写为3.2.3电流增益的意义:从发射区注入到基区的电子电流,在3.2.3电流增益
是基区运输因子和发射极注射效率的乘积。其意义是经过发射结注入而到达集电极的电子电流在总的发射极电流中所占的百分比。应尽量接近1。提高电流增益的途径是提高和。3-2-7还可以写成上式说明:以基极作为公共端时,输出集电极电流与输入发射极电流之间的关系。3.2.3电流增益是基区运输因子和发射极注射效率的3.2.3电流增益当集电结处于正向偏压时:上式中,当VC为负的很大时,将还原为正向偏置的情况。3.2.3电流增益当集电结处于正向偏压时:3.2.3电流增益图3-7集电结电流电压特性:(a)共基极情形,(b)共发射极情形
3.2.3电流增益图3-7集电结电流电压特性:(a)共基极3.2.3电流增益式中定义
共发射极电流增益
共发射极直流电流增益
IB=0时,集电极-发射极漏电流,也称为穿透电流。3.2.3电流增益式中定义共发射极电流增益共发射极直流电3.3理想双极结型晶体管中的电流传输(1)各区杂质都是均匀分布的,因此中性区不存在内建电场;(2)结是理想的平面结,载流子作一维运动;(3)横向尺寸远大于基区宽度,并且不考虑边缘效应,所以载流子运动是一维的;(4)基区宽度远小于少子扩散长度;(5)中性区的电导率足够高,串联电阻可以忽略,偏压加在结空间电荷区上;(6)发射结面积和集电结面积相等;(7)小注入,等等3.3理想双极结型晶体管中的电流传输(1)各区杂质都是均匀分3.3.1电流传输理想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3.3.1电流传输理想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一、电流传输中性基区(0)少子电子分布及其电流:
边界条件为: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一、电流传输边界条件为: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电子电流
(3-3-5)
(3-3-6)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电子电流(3-3-5)(3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二、发射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边界条件:
(3-3-7)
(3-3-8)
(3-3-11)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二、发射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
若,(3-3-11)式可以写作:
空穴电流为:(3-3-14)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若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三、集电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边界条件:
(3-3-15)
(3-3-14)
3.3.1载流子分布与电流分量三、集电区少子空穴分布及其电流3.3.2正向有源模式一、少数载流子分布
在的情况下,以及正向有源区的条件下,3-3-4简化为当XB/Ln=0.1(基区宽度小于扩散长度)时,正向有源模式下的各区少子分布如图3-11所示。(3-3-17)
3.3.2正向有源模式一、少数载流子分布在3.3.2正向有源模式图3-11正向有源模式下晶体管各区少数载流子分布3.3.2正向有源模式图3-11正向有源模式下晶体管各区少3.3.2正向有源模式二、电流分量在正向有源模式下,且有:(3-3-21)
(3-3-22)
3.3.2正向有源模式二、电流分量(3-3-21)(3-33.3.2正向有源模式由3-3-21可知:发射结电子电流随基区宽度的减小而增加由3-3-22可知:对于小的,运输因子接近于1,这意味着在越过基区的运输过程中,电子损失可以忽略。3.3.2正向有源模式由3-3-21可知:发射结电子电流随基3.3.2正向有源模式空穴电流正偏压发射结空间电荷区复合电流:(3-3-13)
(3-3-23)
(3-3-24)
3.3.2正向有源模式空穴电流(3-3-13)(3-3-23.3.2正向有源模式忽略集电极反向饱和电流上式说明(3-3-25)
3.3.2正向有源模式忽略集电极反向饱和电流(3-3-25)3.3.2正向有源模式三、共发射极电流增益可以忽略基区复合电流和集电极漏电流,基区的电子电流即IC。XB称为有效基区厚度,是两个耗尽区边界到边界的距离。由PN结定律:3.3.2正向有源模式三、共发射极电流增益3.3.2正向有源模式进入发射区的空穴电流:理想情况下,忽略基区复合电流,即。在的条件下:3.3.2正向有源模式进入发射区的空穴电流:3.4埃伯斯-莫尔方程用等效电路模型来描述BJT的电特性。该模型由两个方程组成,称为E-M模型。E-M方程适用于各种结构的BJT和BJT的各种工作模式。3.4埃伯斯-莫尔方程用等效电路模型来描述BJT的电特性。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电路模型:将NPN晶体管看做两个背靠背的互相有关联的二极管,这种关联是指一个二极管正向电流的大部分流入另一个反向偏置的二极管中。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电路模型:将NPN晶体管看做两个3.4.1埃伯斯-莫尔模型正向有源区:流过发射结的正向电流IF,大部分()流入集电极反向有源区:流过集电结的正向电流IR,大部分()流入发射极3.4.1埃伯斯-莫尔模型正向有源区:流过发射结的正向电流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IF是发射结电压VE的函数,IR是集电结电压VC的函数。和分别称为正向和反向共基极电流增益2个二极管的电流可分别表示为(IF0和IR0是通常二极管的饱和电流)(3-4-1)(3-4-2)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IF是发射结电压VE的函数,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则晶体管的端电流可表示为从而得到EM模型的基本方程为(3-4-5和6)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则晶体管的端电流可表示为3.4.1埃伯斯-莫尔模型下面分析方程中的四个参数与晶体管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发射结空间电荷区的复合电流看做外部电流,则对于xB<<Ln的情形,得到(3-4-8)3.4.1埃伯斯-莫尔模型下面分析方程中的四个参数与晶体管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3-4-10)3.4.1埃伯斯-莫尔模型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3-4-10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4个模型参数(IF0、IR0、
、
)为:由于两端口网络器件的互易性质,有a12=a21,则
,从而4个模型参数中只有3个是独立的。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其中4个模型参数(IF0、IR0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在E-M方程中,取IC=0,VE<0,得到的IE称为BJT的集电极开路发射结饱和电流,记为IE0;取IE=0,VC<0,得到的IC称为BJT的集电极开路发射结饱和电流,记为IC0。而IF0和IR0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的PN结反向饱和电流。3.4.1埃伯斯-莫尔模型在E-M方程中,取IC=0,VE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双极晶体管的四种工作模式:(1)正向有源工作模式:0,0,基区少子满足的边界条件为E-M方程为3-4-14和3-4-15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双极晶体管的四种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2)反向有源工作模式:<0,>0,相应的边界条件为:E-M方程为3-4-16和3-4-17。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2)反向有源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3)饱和工作模式:0,0,相应的边界条件为:E-M方程为3-4-18和3-4-19。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3)饱和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4)截止工作模式:<0,<0,相应的边界条件为:E-M模型为3-4-20和3-4-21。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4)截止工作模式: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此外还有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此外还有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四种模式下少子分布3.4.2工作模式和少子分布四种模式下少子分布3.5缓变基区晶体管由于实际的工艺过程,导致基区的杂质分布并不均匀,存在很大的浓度剃度。如图3-16。基区内的杂质浓度使空穴向集电区扩散,而在热平衡条件下,中性基区将有一个内建电场来抵消扩散电流,使之不产生净电流。但这一内建电场将增强电子的运动。3.5缓变基区晶体管由于实际的工艺过程,导致基区的杂质分布并3.5缓变基区晶体管3.5缓变基区晶体管3.5缓变基区晶体管在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注入到基区的电子不仅有扩散运动,还有漂移运动。内建电场的主要作用是缩短了注入电子渡越基区所需要的时间,改善晶体管的高频特性;进一步的作用是改善基区的传输因子,减少电子在基区的复合。3.5缓变基区晶体管在正向有源工作模式下,注入到基区的电子不3.5缓变基区晶体管Webster效应:在高电平作用下,在基区漂移和扩散运动对电子运输的贡献是相等的。相当于扩散系数增加一倍。3.5缓变基区晶体管Webster效应:在高电平作用下,在基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拥挤(发射极电流集聚效应):由于基区扩展电阻的存在,使得发射结电压降低,影响电子注入,使发射极电流集中在发射结边缘附近,称为电流集边效应。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拥挤(发射极电流集聚效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7基区中的横向基极电流和欧姆电压降,导致在发射结边缘处有最大的正向偏压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7基区中的横向基极电流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基本上同发射区的周长(而不是面积)成正比,降低电流集聚效应的方法是采用周长/面积比很高的梳状结构。基极扩展电阻:有源电阻和无源电阻。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发射极电流基本上同发射区的周长(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8中功率双极晶体管指状交叉图形的俯视图3.6基区扩展电阻和电流聚集图3-18中功率双极晶体管指状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制:反偏PN结的耗尽层宽度明显依赖于电压。因此工作在放大状态的集电结耗尽层宽度依赖于VCE(或VCB),该偏压也会影响基区的宽度XB,称为基区宽度调制。厄利效应:由基区宽度调制效应而引起的IC随VCE(或VCB)的变化称为厄利效应。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制:反偏PN结的耗尽层宽度明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变效应是双极晶体管的一种非理想效应,它使双极晶体管的输出电流呈现非饱和特性,即输出电导不为0。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基区宽度调变效应是双极晶体管的一种非理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VCE增加时,集电结空间电荷区变宽(称为基区宽度调变效应),使有效基区宽度变小,使IC增加。3.7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在共发射极电路中,当VCE增加时,集电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在低频时,电流增益与工作频率无关;但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在达到一定的临界频率之后,增益幅度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器件的频率响应。小信号的共基极和共发射极电流增益定义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在低频时,电流增益与工作频率无关;但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电流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晶体管的频率响应: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电流增益与频率的关系称为晶体管的频率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图中的各种频率定义为:⑴共基极截止频率:的大小下降为0.707(下降3dB)时的频率。⑵共发射极截止频率:的大小下降为0.707(下降3dB)时的频率。和也称为3dB频率。截止频率又称为工作带宽。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图中的各种频率定义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⑶增益带宽乘积,它是的模量变为1时的频率,也叫做特征频率。
是晶体管共射极接法工作的截止频率即带宽,故
称为增益-带宽乘积。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⑶增益带宽乘积,它是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
和之间的关系:共发射极截止频率要比共基极截止频率低得多,但增益带宽之积接近于造成BJT频率响应的原因:信号延迟。晶体管的4个因素都引进了时间延迟,从而影响截至频率。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和之间的关系: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1、基区渡越时间(对晶体管频率特性最严格的限制)假设基区少数载流子电子以有效速度渡越基区,则基区电子电流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1、基区渡越时间(对晶体管频率特性最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一个电子渡过基区所需要的时间对于均匀基区晶体管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一个电子渡过基区所需要的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小的意味着短的信号延迟或高的工作频率。因此为了实现较好的频率特性,应把基区设计的很小。2、发射结过渡电容充电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小的意味着短的信号延迟或高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3、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是集电结耗尽层的总厚度,是载流子越过集电结耗尽层的饱和速度。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3、集电结耗尽层渡越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4、集电结电容充电时间集电结处在反向偏压下使得与结电容并联的电阻很大,结果是,从点时间常数由电容CTC和集电极串联电阻rSC决定。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4、集电结电容充电时间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等于从发射极到集电极的信号传播中的全部时间延迟的倒数。因而有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等于从发射极到集电极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对工作电流的依赖关系:当发射极电流增加时,发射结时间常数变得更小,因此式(3-8-15)中的增加。这说明,频率特性的改进可以通过增加工作电流来实现。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截止频率对工作电流的依赖关系: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2、Kirk效应也称为基区展宽效应:由于外延N层的浓度低于基区,使得集电结耗尽层向外延层扩展。当发射极电流增加时,大量电子抵达集电结,中和了带正电的离子,形成中性区。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2、Kirk效应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当发射极电流很高时,有效基区的宽度将变宽,负电荷层在外延层形成,正电荷层在N+区内形成,使集电结位置离开发射结很远,称为Kirk效应。
Kirk效应会有效地增加基区宽度,结果会导致在高电流下电流增益和频率特性下降。3.8晶体管的频率响应当发射极电流很高时,有效基区的宽度将3.9混接型等效电路在小信号工作条件下的晶体管等效电路。混接型(H-P模型)又称为复合模型,它代表工作在共发射极电路中的正向有源模式的晶体管。它的所有参数都与晶体管中的物理过程有关。3.9混接型等效电路在小信号工作条件下的晶体管等效3.9混接型等效电路该模型基本上代表了基区存储电荷的动态增长变化对发射结外加电压增长变化的依赖关系,如图3-25所示。当发射极电压增加时,基区存储电荷增加,导致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增加。3.9混接型等效电路该模型基本上代表了基区存储电荷3.9混接型等效电路3.9混接型等效电路3.9混接型等效电路图中各参数的意义如下:一、跨导它反映了发射结电压对集电极电流的调制。3.9混接型等效电路图中各参数的意义如下:3.9混接型等效电路二、正偏发射结扩散电导:它是正偏发射结电阻(也叫做PN结扩散电阻)的倒数。3.9混接型等效电路二、正偏发射结扩散电导:3.9混接型等效电路三、扩散电容:
贮存在基区的总电荷为则3.9混接型等效电路三、扩散电容:3.9混接型等效电路共发射极短路电流增益的截止频率为对于CD>>CTE+CTC的情形,增益—带宽乘积为3.9混接型等效电路共发射极短路电流增益的截止频率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工作原理在数字应用中,双极型晶体管设计成一个开关。晶体管处于截止区,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状态。在截止状态集电极电流很小,阻抗很高,晶体管处于“关”态。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流很大而且它的阻抗很低,所以晶体管被认为是“通”态。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工作原理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流被负载电阻所限制:驱动晶体管进入饱和(称为临界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最小基极电流为: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流被负载电阻所限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开关时间在“通”和“断”两个状态之间的转换是通过改变载流子的分布来完成的。
载流子分布不能立刻改变。需要一个过渡时间,称为开关时间。开关时间对应于建立和去除这些少数载流子的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开关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晶体管打开过程:从基区输入脉冲,到发射结导通需要一段时间,对结进行充电,使发射结正偏。晶体管关断过程:脉冲撤销后,除了移走存储电荷所需要的“存储时间”外,IC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接近于0,器件对结电容放电,集电结从零偏到反偏,称为下降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晶体管打开过程:从基区输入脉冲,到发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导通延迟时间导通延迟时间td是从加上输入阶跃脉冲至输出电流达到最终值的百分之十(0.1ICS)所经历的时间。(1)从反偏压改变到新电平,发射结空间电荷区宽度逐减变小:结的耗尽层电容的充电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1)导通延迟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载流子通过基区和集电结耗尽层的渡越时间。晶体管从截止到正向有源模式。发射结从反向偏压到零偏压,再到正向偏压过渡。集电结的反向偏压逐减少。基区存储电荷,其浓度梯度可以使集电极电流为饱和的0.1。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载流子通过基区和集电结耗尽层的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上升时间上升时间:电流从()的百分之十上升到百分之九十所需要的时间。集电结反向偏压减小到0附近,对集电结电容充电。该时间受输出时间常数的影响。存储电荷:QB导通延迟时间td和上升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导通时间(从截止区到正向有源区)。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2)上升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经历上升时间之后,基区和集电区分别存储电荷QBX和QC。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变为正向偏置。最终:基区和集电区中,过量存储载流子超过了保持正向有源工作模式的需要,到达饱和模式。如图3-27中的阴影。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在经历上升时间之后,基区和集电区分别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存储时间:从基极电流发生负阶跃到集电极电流下降到之间的时间。存储时间在限制开关晶体管的开关速度方面,是一个最重要的参数。过量存储电荷QBX和QC被去除之前,晶体管仍然处于饱和状态,晶体管输出电流不能改变。存储时间对应于去除这部分过剩载流子所需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3)存储时间:从基极电流发生负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4)下降时间:表示集电极电流从它最大值的百分之九十下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间隔。这是上升时间的逆过程,并且受到同样的因素限制。去除电荷:QB储存时间和下降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关断时间。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4)下降时间:表示集电极电流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导通和关断时间之和称为晶体管的开关时间。开关作用:开关时间比输入脉冲的持续时间短得多。储存时间是主要参数:去除QBX。3.10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导通和关断时间之和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解决方案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股权激励合同:某上市公司对高级管理人员股权激励计划3篇
- 2025年度时尚服饰店开业活动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高端不锈钢医疗器械制造委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穿戴设备代加工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型车间生产承包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高管子女教育援助与扶持合同3篇
- 2025年草场租赁与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涵洞工程劳务分包单价及工期延误赔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财务报表编制会计劳动合同范本3篇
- GB/T 34241-2017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
- GB/T 12494-1990食品机械专用白油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成熙高级英语听力脚本
- 北京语言大学保卫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招考聘用【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肺癌的诊治指南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 商场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材解读 PPT
-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600题直接打印
- ASCO7000系列GROUP5控制盘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