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届高考语文文化经典阅读第二编第二部分第十二章第六节.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孟子日:“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问有余,必日’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日‘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⑵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解析】(1)d.两人都重视精神上的事奉。【答案】(1)d⑵要做到“孝”,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懂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XX年福州质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徐子曰:“仲尼亟①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日:“原泉混混②,不舍昼夜,盈科③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汾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注】①亟:屡次。②混混:水流丰沛浩荡的样子。③盈科:水注满低洼处。(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子引用孔子赞美水的话,但不知其用意,便请教孟子,想弄清说的是什么道理。b.在这段对话中,孟子以水喻人。认为水应有源,人应有本,否则必将枯竭、浮躁。c.孟子叹息时间像流水一样,奔腾不息。一去不复返,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d.孟子所说的“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适当的虚假名声。(2)孟子还说过“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与上文所阐述的道理相同。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盈科而后进”“不盈科不行”的理解。【解析】(1)c.这是孔子的叹息。【答案】(1)c(2)做学问要像有源之水,先蓄满低洼处,而后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永不停留,以求达到至善的境界。(有其他不同见解,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徐子说:“孔子几次称赞水,说‘水呀,水呀!’他所取于水的是什么呢?”孟子说:“有本源的泉水滚滚地往下流,昼夜不停,把洼处注满,又继续向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去。有本源的便像这样,孔子取它这一点罢了。假若没有本源,一到七八月间,雨水众多,大小沟渠都满了;但是一会儿也就干枯了。所以名誉超过实际的,君子引为耻辱。”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XX年福建三明期末测试)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对上面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b.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解析】(1)①“孔子认为要接近仁道”有误,应是要接近有才有德之人。②“获得生活的满足”有误,获得的应是道德和精神方面的【答案】(1)c(2)示例: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君子不应总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而奔波,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完善。这在当前还有教育意义,现在物质比古人丰富了,但也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XX年福建厦门六中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子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①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有子日:“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②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1)翻译上面选段中画线的句子。(2)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格?为什么孔子认为“知和而和”“亦不可行”?【解析】(1)注意“者”“知和而和”“以”“节”等。(2)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孔子的主张分析作答。【答案】(1)①(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②但是,若有行不通的地方,还一味地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2)君子应当具有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的品格。因为孔子以为“和”是有原则的,凡事都讲“和”,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是行不通的。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就是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做到恰当为可贵。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做得恰当。但是,若有行不通的地方,还一味地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XX年江苏南通第三次调研)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文言文断句,并回答问题。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日:“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开斗者实仓腹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说苑?政理》)(1)文言文断句。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腹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2)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阐述的道理【答案】(1)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腹/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2)为政者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意见。【参考译文】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开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XX年台州第三次统练)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③子贡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④子贡日:“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⑴从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来概括“忠”“恕”的内涵。(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解析】(1)此题考查对经典文化阅读的要点概括能力。细读原文,即可找到答案,难度不大。“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句是答题的关键。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2)此题考查对经典文化的理解能力。注意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有观点,有见解。【答案】(1)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孔子的“忠恕观”,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XX年福州期末测试)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邹与鲁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日:“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腹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注】①: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子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腹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2)“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解析】(1)c.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答案】(1)c(2)贤明的君主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XX年福建厦门12月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见齐宣王日:”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①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姑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②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1)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2)本节举工匠和玉匠两个例子旨在说明什么主张?【答案】(1)①后来工匠们在砍削这木料时,把它砍削小了,那么大王您看到了,一定很生气,认为他们不能胜任这项工作。②这为什么与叫玉匠雕琢璞玉不同呢?(2)旨在说明君主利用贤人治国应当发挥贤人所学的治国之道。【参考译文】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比如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幼儿园基础设施租赁合同范本
- 2025贷款基本建设合同样式
- 2025磷矿石购销合同范文
- 2025年个人房产测绘合同规范范本
- 2025水电装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大连矿石运输矿安认证与安全设施改造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场地租赁及乡村旅游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型活动场馆租赁服务合同规范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版权归属与版权交易合同3篇
- 2025年度车间承包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协议4篇
- 绘本《图书馆狮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网络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欧洲食品与饮料行业数据与趋势
-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中职阶段)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 浙江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推荐)
- 目视讲义.的知识
- 房地产公司流动资产管理制度
- 铝合金门窗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