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艾庄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艾庄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艾庄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艾庄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艾庄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艾庄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对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对奉献的喜悦等观点,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①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③正确的幸福观是美好生活的航标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C2.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参考答案:B3.濮存昕说,“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更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这表明

A.文化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B.文化氛围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任何文化都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参考答案:C4.“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这话意在说明A.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B.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C.必须积极争取别人帮助

D.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参考答案:D5.下列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说法错误的是A.价值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B.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C.价值观是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参考答案:C6.新款智能机器人能自已制造工具----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支科学家小组建造了一款智能机器人,神奇的是这款机器人能够使用一个喷胶枪制造工具。在视频演示中,这款未命名的机器人使用喷胶枪制造了一个茶杯,并用这个茶杯盛水,将水从一个器皿转移至另一个器皿。2012年的这项发明带给人们无比惊喜和惊讶。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就是在改变自然物的规律,为人类谋福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使其打上人的烙印参考答案:D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①制约和影响其他社会矛盾

②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③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④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8.关于我国的民主集中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和监督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④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权力范围,相互不得干涉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参考答案:B9.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这样强调是因为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哲学历史观为我们的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③工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支撑是难以战胜困难的④把握国情和历史发展规律是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的前提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参考答案:C10.由于人们观念上的差异,人们对墙体和屋面的保温性能并不关注,不少地方节能型房屋的推广进展缓慢。这告诉我们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参考答案:C11.《庖丁解牛》是庄子中的名篇,从哲学角度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尊重客观规律,善于按规律办事

B承认事物是客观存在的C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事物

D善于发现规律、改造规律并为己所用参考答案:A12.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祈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心理专家认为,考生这样的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心理减压方式,但切勿过度迷信。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参考答案:B13.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并不是无视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不是要去掩盖和抺杀这些矛盾,更不是要激化和扩大矛盾,而是要尽最大努力弱化这些矛盾的强度,通过寻找和扩大共同点,取得有利于矛盾各方的最佳结果,从而促成社会关系和人们之间的团结、和谐。这里强调的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时

A.要看到矛盾的同一性 B.要看到矛盾的斗争性C.要看到矛盾的对抗性 D.要学会抺杀一切矛盾参考答案:A14.据说,苏小妹曾用对对联的方式刁难丈夫秦少游,她出的上联是“闭门推开窗前月”,秦少游苦思冥想,急得额上沁出汗珠。突然,听到一声“啪”响,只见一粒石子飞入湖中,顿时波光粼粼,玉盘似的月影凌乱于水中。秦少游冲口说道:“投石冲开水底天”。这个故事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参考答案:A15.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次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Ks5u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考答案:B16.“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请简要说出这段话包含了哪些辩证法思想?(列举不少于两种辩证法思想)(6分)参考答案:⑴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中,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是不显著的变化,而“日有所长”和“年有所亏”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有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3分)⑵唯物辩证的发展观认为,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学习,日有所长”就是指对知识的把握,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3分)(该题,若学生用其它恰当的辩证法观点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以得分)17.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

参考答案:A18.“自己是对方的对方”,与这句话包涵相同哲理的是(

)A、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看到黑点B、拥抱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明明靠得那么近,却远得看不见彼此的脸C、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D、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参考答案:D19.“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了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考答案:C20.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着方法论

②人们都受到哲学的积极影响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人人都有自己系统化的世界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B21.2010年3月26日,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开幕。回答4~7题。6.清明节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举措

(

)参考答案:CBAC略22.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⑴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⑵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⑶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⑷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A、⑴⑵⑶⑷

B、⑴⑵⑶

C、⑴⑶⑷

D、⑵⑶⑷参考答案:B23.在综合考虑未来国内外、省内外发展趋势和条件的基础上,安徽“十二五”时期总体发展目标取向是: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这种经济发展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尊重规律,实事求是

②一切要从实际出发③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24.唯物主义是哲学上的基本派别之一,其根本观点是A.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意识是人脑的技能C.人类社会本质上是实践的D.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参考答案:D25.2011年9月29日,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特有的包容性

D、博大精深的特点参考答案:A26.2013年4月3日,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发现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的宇宙,更谈不上今天的人类。上述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联系是

A.前者与后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形态,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B.暗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哲学上讲的物质则不依赖于人的意识C.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形成的,是对前者的概括和总结,具有不同的本质D.两者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都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参考答案:D27.郑板桥有诗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参考答案:A2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二、材料论述题(共3题,共44分)29.材料一:2009年6月26日,由四川省什邡市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快灾后重建步伐”知名专家及主流媒体座谈会在什邡市举行。与会专家指出,“抗争救灾精神”无时不刻不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总能克服困难,赢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抗震救灾精神的研讨,将成为中国面对各种各样困难的理论武器,对灾后重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具有深远意义。(1)试从民族精神的角度说明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原因?(6分)材料二:2009年以来,从被曝旧款奶粉三聚氰胺超标百倍,到“100%进口奶源”频遭质疑,再到“美国品牌”身份受媒体刨根问底调查,施恩奶粉一度闹得沸沸扬扬。6月15日,施恩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致歉声明。施恩公司在两份声明中首度公开承认“施恩公司,包括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消费者一直以来视施恩为洋品牌、洋奶粉其实是一场误会。一时间,舆论大哗。对经历了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剧烈震荡,正在快速恢复元气的中国乳业来说,施恩奶粉事件无疑是重重一击。(2)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8分)

参考答案:(1)抗震救灾精神是维系国家和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3分)抗震救灾精神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3分)(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增强企业信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3分)(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一个有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2分)

30.为进一步缓解北京交通拥堵,方便广大市民出行,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综合措施于2010年12月13日起开始征求民意。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网上共收到意见建议2929件,信函和传真425件,其中94.2%提出建设性意见。结合民意的合理要求和提出的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后,北京的交通治堵措施于23日正式发布。

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分析北京治堵尊重民意的行为。参考答案:略31.材料一

目前,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