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框架网架结构教学综合楼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广东框架网架结构教学综合楼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广东框架网架结构教学综合楼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广东框架网架结构教学综合楼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广东框架网架结构教学综合楼模板支架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楼面模板支架)工程名称:新会实验中学体育教学综合楼工程地点:江门市新会区三和大道施工单位:江门市金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江门市金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2016年03月10日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第一节工程概况本工程由广东弘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江门市新会教师进修学校投资兴建,拟建工程地点位于江门新会区三和大道。工程采用框架+网架结构型式,建筑面积为6785.06m2。建筑物共三层,首层为食堂、厨房,层高5m;二层主要为体育馆,高度14.2m,体育馆屋盖采用网架结构,网架顶标高为21.3m;体育馆四周设二层体育器材室,层高分别为4.5m和5.9m,屋面标高为15.4m。各层楼面均为C3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截面有b×h=250×1650mm、250×1300mm、250×1200mm、250×950mm、250×900mm、250×850mm、250×800mm、250×700mm、250×600mm、200×700mm、180×700mm、200×600mm、200×550mm、180×550mm、180×450mm,板厚h=130、120mm。第二节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3、《广东省建筑工程高支撑安全管理办法》4、《建筑施工承插型套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BJ15-98-2014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7、《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00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0、《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14、设计图纸第三节施工计划一、选材及质量要求1、本方案采用承插型套扣式钢管作模板支撑,材料先送检合格后再使用。支架各构件的选材及规格如下表1。表1支架构件的选材及其规格序号构件名称用料规格(mm)备注1底模胶合板δ=182侧模胶合板δ=183竖档TB13松木60×604水平压带钢管Φ48×35对拉螺栓钢筋Φ126小楞TB13松木80×807大楞钢管Φ48×38立杆钢管B-LG-12000(Φ48×3)B-LG-9000(Φ48×3)B-LG-6000(Φ48×3)B-LG-3000(Φ48×3)9水平杆钢管B-SG-10550(Φ48×3)B-SG-9000(Φ48×3)B-SG-8000(Φ48×3)B-SG-6000(Φ48×3)10垂直剪刀撑钢管A-XG(Φ488×3)11水平剪刀撑钢管B-SXG(Φ442×3)12可调托座钢座A-ST(Φ488×3)13可调底座钢座A-XT(Φ488×3)2、承插型套扣式钢管支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各类支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下表2规定。表2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主要构配件材质立杆水平杆竖向斜杆水平斜杆扣接头立杆连接套管可调底座、可调托座可调螺母连接盘、插销Q345AQ235AQ195Q235BZG230-4550ZG230-4550或20号无缝钢管Q235BZG270-500ZG230-4550或Q235B3、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钢管壁厚允许偏差应为±0.1mm。表3钢管外径允许偏差(mn)外径D外径允许偏差33、38、42、48+0.2-0.160+0.3-0.14、连接盘、扣接头、插销以及可调螺母的调节手柄采用碳素钢制造时,其材料机械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牌号为ZG230-45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要求。5、模板结构的树种须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6、模板结构设计须根据受力种类按下表1的要求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50005的规定。表1模板结构的木材材质等级主要用途材质等级受拉或拉弯构件Ⅰa受弯或压弯构件Ⅱa受压构件Ⅲa7、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可采用目测法分级。选材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8、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须符合下列规定:①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大于25%;②板材和规格材,不大于20%;③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大于18%;④连接件,不大于15%。二、施工进度计划各楼层模板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序号部位工期备注1二层楼面2016年06月月08日~2016年07月07日2三层楼面2016年08月月28日~2016年09月16日3天面2016年09月月17日~2016年09月26日三、材料用量计划材料用量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构件名称规格(mm)单位数量备注1钢管立杆B-LG(Φ488×3)m2267水平杆B-LG(Φ488×3)m3531垂直剪刀撑A-XG(Φ488×3)m979水平剪刀撑B-SXG(Φ448×3)m362大楞Ф48×3m91水平压带Ф48×3m822连接盘Ф48个34个3103胶合板板底模δ=18m21169梁底模m2288梁侧模m29374松木枋板底小楞80×80根629梁底小楞80×80根958竖档60×60根7865钢筋对拉螺栓Φ12根533第四节施工工艺一、基础处理工程各层支撑系统支承面为首层地坪面以及相应的下一层楼板面。首层地板为C20钢筋混凝土150厚,地坪下为素填土层,回填时应分层(分层厚度≤200mm)用夯实机夯实,地基承载力取85KPa。用作支架基层面的楼层,其下支架待上层楼面混凝土强度达至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支架立柱底部均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可采用500×500mm的方木板,垫板厚度不得少于50mm。二、主要搭设方法1、立杆本方案立杆采用承插型套扣式钢管,其水平横杆有几种固定长度,常用有800mm、900mm、1050mm和1300mm,结合本工程实际和施工便利,立杆纵横距均采900mm。平面布置下图4所示。2、水平拉杆、剪刀撑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以上每1200mm设置1道通长纵横水平杆,顶步为600mm。垂直剪刀撑沿架体周边由下至上连续设置,中间在纵横向每隔9.9m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为4.5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垂直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0~600,水平剪刀撑沿框架柱的对角线设置,于扫地杆层、顶层分别设置1道,共设2道。支架安装立面示意如下图2。3、抱柱连接措施当遇柱时,采用抱柱连接措施。竖向连接间隔为2步,优先布置在水平剪刀撑处。连接大样如下图3。4、大楞、小楞、竖档、对拉螺栓大楞采用Φ48×3mm钢管,小楞采用80×80mm松木@300,竖档采用80×80mm松木@300,对拉螺栓采用Φ14@500,大样如下图4、5所示。三、工艺要求1、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2、模板支架搭设应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3、可调底座和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水平。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垫板。4、立杆应通过立杆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套管接头的位置应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500mm。5、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筋的插销应用铁锤击紧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6、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四、检查与验收1、对进入现场的钢管支架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应有钢管支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②应有钢管支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③当对支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2、模板支架应根据下列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①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②支架搭设至一半高度后;③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和混凝土浇筑前。3、对模板支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下列内容:①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应无松动、悬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②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斜杆、钢管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③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伸出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应符合设计限定要求;④水平扣接头与立杆连接盘的插销应击紧至所需插入深度的标志刻度。4、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丝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5、对安装好的扣件要全面检查,要用力矩扳手检查扣件的拧紧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扣件拧紧力矩为40~60N·m。6、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方案编制人,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二、模板及其支架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1、从事模板作业的人员,应经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体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从事高处作业。2、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带应定期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3、模板及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用部件(立柱、楞梁、扣件等)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4、在安装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5、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立柱底部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支顶。②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③底座位置应正确,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④立杆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⑤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的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应可靠。6、在高处安装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7、作业时,模板和配件不得随意堆放,模板应放平放稳,严防滑落。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不宜超过3层,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脚手板上。支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不得超过其设计值。8、对扣件式钢管支架,除应有合格证外,对所用扣件应采用扭矩板进行抽检,达到合格后方可承力使用。9、多人共同操作时,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互相响应。10、施工用的临时照明和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V;当为满堂模板、钢支架及特别潮湿的环境时,不得超过12V。照明行灯及机电设备的移动线路应采用绝缘橡胶套电缆线。11、有关避雷、防触电和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并应制定夜间施工的安全措施。施工用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线严禁非电工乱拉乱接。同时还应经常检查线路的完好情况,严防绝缘破损漏电伤人。12、在顶层水平杆上满铺50mm厚的木板作施工操作层。13、模板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的有关规定。14、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支架支搭在模板上,并严禁将模板与上料井架及有车辆运行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支成一体。15、支模过程中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模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扶空坠落伤人。16、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斜撑杆、拉条或绳索等,不得在高处的墙顶、独立梁或其模板上行走。17、模板施工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报告有关人员处理。当遇险情时,应立即停工和采取应急措施,待修复或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18、在大风地区或大风季节施工时,模板应有抗风的临时加固措施。19、当遇大雨、大雾、沙尘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5级及以上风力时,应停止高空吊运作业。雨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三、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1、模板的拆除应经技术主管部门或负责人批准,拆除模板的时间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2、当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或已达到设计规定强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设计荷载时,必须经过计算和技术主管确认其强度能足够承受此荷载后,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签字后,方可拆除。3、拆模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板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场所范围内的安全措施。4、模板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其内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5、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模板的设计规定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6、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信号或行动,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人员应站在安全处。7、高处拆模板,应符合有关高处作业的规定。严禁使用大锤和撬棍,操作层上临时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过3层。8、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9、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将已拆松动、悬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进行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10、已拆除了模板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若在未达到设计强度以前,需在结构上加置施工荷载时,应另行核算,强度不足时,应加设临时支撑。11、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12、拆除有洞口模板时,应采取防止操作人员坠落的措施。洞口模板拆除后,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1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防护。13、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出2步时,应首先拆除2步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14、拆除平台、楼板下的立柱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处。15、使用后的木模板应拔除铁钉,分类进库,堆放整齐。若为露天堆放,顶面应遮防雨篷布。16、使用后的钢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使用后的立柱应将粘结物清理洁净,清理时严禁采用铁锤敲击的方法。②清理后的立柱,应逐根进行检查,发现翘曲、变形、扭曲、开焊等必须修理完善。③清理整修好的立柱应刷防锈漆。四、施工应急救援预案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模板支撑可能发生的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1、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损失。紧急救援最关键是速度,模板支架主要事故是坍塌、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等,而大多数坍塌死亡者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时间就是生命。2、建立应急救援体系(1)紧急设施①事故报警系统:事故发生时,现场用于救助的报警装置。事故报警装置必须与工地办公室、值班室、门卫等主要岗位相连。②紧急救援工具:主要用于清除坍塌物的起重和切割机具。如千斤顶、起重葫芦、吊索具和金属切割机等。③紧急医疗工具:用于紧急医疗救护的基本器材,如急救药箱、担架等。(2)紧急联络与通讯发生事故需要外部救援时,除起动工地报警系统外,应拨打110报警和医疗救护120,同时向有关部门联络。(3)紧急撤离方法一旦事故发生,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撤离时以人员安全为主,不要急于抢救财物,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有序地向安全区域撤离。(4)应急工作组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在施工中,如事故突然发生,为了能及时抢救伤员,确保伤员的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迅速对事故进行处理。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6660368。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长:黄翠萍副组长:莫锦泉组员:吴鹏辉、朱健锋、赵万益、林剑霞、梁思敏其领导小组工作责任具体分工是:组长黄翠萍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全面指挥工作;副组长莫锦泉负责抢救伤员工作;组员赵启贤负责组织人力保护好安全事故现场工作;组员朱健锋负责上报上级工作,并协助保护好事故现场工作;组员赵万益负责财务工作;组员林剑霞华、梁思敏负责后勤、抢救、通知等工作。3、应急救援措施①施工现场发生重大事故时,项目经理、施工员应立即指挥现场救护工作,保护现场及指挥现场人员疏散工作,立即停工并第一时间报告公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电话6117718)。如有伤员,打电话急救中心联系救护车(电话120)。②公司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灾情特点报警(电话110)。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监督站电话6607612),并召集全体成员投入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工作,实行分工合作。③抢救受伤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损失。④设置警戒线,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撤离现场现场围观人员,禁止外人闯入现场保护区。⑤控制灾情,防止事故二次出现。对事故现场进行补救,防止事故继续发生扩大和蔓延,产生第二次事故。4、应急救援方法4.1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1)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抢救。2)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3)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4)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时要3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4.2模板坍塌应急救援方法1)当发生高支模坍塌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2)报120争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交待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3)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4)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5)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4.3物体打击击应急救援办办法1)止血:根据出血血种类,采用用加压包止血血法、指压止止血法、堵塞塞止血法和止止血带等止血血法等。2)对伤口包扎:以以保护伤口、减减少感染,压压迫止血、固固定骨折、扶扶托伤肢,减减少伤痛。3)对于头部受伤的的伤员,首先先应仔细观察察伤员的神志志是否清醒,是是否昏迷、休休克等,如果果有呕吐、昏昏迷等症状,应应迅速送医院院抢救,如果果发现伤员耳耳朵、鼻子有有血液流出,千千万不能用手手巾棉花或纱纱布堵塞,因因为这样可能能造成颅内压压增高或诱发发细菌感染,会会危及伤员的的生命安全。4)如果是轻伤,在在工地简单处处理后,再到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伤伤,应迅速送送医院拯救。4.4火灾应急急救援办法1)初起火灾,现场场人员应就近近取材,进行行现场自救、扑扑救;控制火火势蔓延。必必要时,应切切断电源,防防止触电。2)自救、扑救火灾灾时,应区别别不同情况、场场所,使用不不同的灭火器器材。扑灭电电器火灾时,应应使用干粉灭灭火器、二氧氧化碳灭火器器,严禁用水水或泡沫灭火火器,防止触触电。3)遇有火势较大或或人员受伤时时,现场人员员在组织自救救的同时,应应及时拔打火火警电话“119”、急救中心心电话“120”或公安指挥挥中心电话“110”求得外部支支援;求援时时必须讲明地地点、火势大大小、起火物物资、联系电电话等详细情情况,并派人人到路上接警警。4)火灾的自救与逃逃生。火灾最最初五分钟是是最佳逃生时时机,首先应应躲避浓烟,能能向下跑的决决不能向上跑跑;其次是躲躲避大火,不不能一下就打打开安全门,要要用手背试一一试门面的温温度不高时再再打开门。然然后撤离到安安全地带。5)将受伤人员及时时转送医院进进行紧急救护护。6)将信息迅速传递递给各项目部部。传递的内内容包括事故故发生的时间间、地点、部部位(单位)、简简要经过、伤伤亡人数和已已采取的应急急措施等。7)各项目部应立即即核实现场的的处置情况,组组织有关人员员或应急队伍伍赶赴现场。8)应急队伍到达现现场后,应服服从现场指挥挥人员人统一一指挥,按分分工要求进行行疏散人员,抢抢救物资,尽尽可能减少生生命财产损失失,防止事故故蔓延;可能能对区域内外外人群安全构构成威协时,必必须对与事故故应急救援无无关的人员进进行紧急疏散散。9)火灾扑灭后,起起火单位应保保护好现场,接接受事故调查查并如实提供供火灾事故的的情况。协助助消防部门认认定火灾原因因,核定火灾灾损失,查明明火灾直接责责任。4.5触电应急急救援办法1)救护人员应设法迅迅速切断电源源,如拉开电电源开关、刀刀闸,拔除电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缘工具、干燥燥的木棒、木木板、绝缘绳绳子等绝缘材材料解脱触电电者;也可抓抓住触电者干干燥而不贴身身的衣服,将将其拖开,切切记要避免碰碰到金属物体体和触电者的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缘手套或将手手用干燥衣物物等包起绝缘缘后解脱触电电者;救护人人员也可站在在绝缘垫上或或干木板上,绝绝缘自己进行行救护。为使使触电者脱离离导电体,最最好用一只手手进行。2)发现者应即时向单单位领导和辅辅助车间汇报报,明确事故故地点、时间间、受伤程度度和人数;辅辅助车间应根根据现场汇报报情况,决定定停电范围,下下达停电指令令。3)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决定采取合适适的救治方法法,同时用电电话等快捷方方式向当地的的120抢救中心求求救,并派人人等侯在交叉叉路口处,指指引救护车迅迅速赶到事故故现场,争取取医务人员接接替救治。在在医务人员未未接替救治前前,现场人员员应及时组织织现场抢救。4)触电伤员如神志清清醒者,应使使其就地仰面面平躺,严密密观察,暂时时不要使其站站立或走动。5)触电伤员如神志不不清者,应就就地仰面平躺躺,且确保气气道畅通,并并用5秒时间,呼呼叫伤员或轻轻拍其肩部,以以判断伤员是是否意识丧失失,禁止摇动动伤员头部呼呼叫伤员。6)触电后又摔伤的伤伤员,应就地地仰面平躺,保保持脊柱在伸伸直状态,不不得弯曲;如如需搬运,应应用硬模板保保持仰面平躺躺,使伤员身身体处于平直直状态,避免免脊椎受伤。7)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和心跳均已停停止时,应立立即按心肺复复苏法中支持持生命的三项项基本措施进进行抢救。三三项基本措施施:通畅气道道;口对口(鼻鼻)人工呼吸吸;胸外按压压(人工循环环)。8)通畅气道:触电伤伤员呼吸停止止,重要的是是应始终确保保气道通畅。如如发现伤员口口内有异物,可可将其身体及及头部同时侧侧转,并迅速速用一个手指指或用两手指指交叉从口角角处插入,取取出异物。操操作中要注意意防止将异物物推到咽喉深深部。通畅气气道可采用仰仰头抬颏法。用用一只手放在在触电者前额额,另一只手手的手指将其其下颌骨向上上抬起,两手手协同将头部部推向后仰,舌舌根随之抬起起,气道即可可通畅,严禁禁用枕头或其其他物品垫在在伤员头下。头头部抬高前倾倾,会加重气气道的阻塞,且且使胸外按压压时心脏流向向脑部的血流流减少,甚至至消失。口对口(鼻)人工工呼吸:在保保持伤员气道道通畅的同时时,救护人员员用放在伤员员额头上的手手指,捏住伤伤员的鼻翼,在在救护人员深深吸气后,与与伤员口对口口紧合,在不不漏气的情况况下,先连续续大口吹气两两次,每次1秒—5秒。如两次次吹气后试测测颈动脉仍无无搏动,可判判断心跳已经经停止,要立立即同时进行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气两次外,正正常口对口(鼻鼻)呼吸的吹吹气量不需过过大,以免引引起胃膨胀。吹吹气和放松时时要注意伤员员胸部应有起起伏的呼吸动动作。吹气时时如有较大阻阻力,可能是是头部后仰不不够,应及时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紧闭,可口对对鼻进行人工工呼吸。口对对鼻人工呼吸吸吹气时,要要将伤员觜唇唇紧闭,防止止漏气。9)胸外按压:正确的的按压位置是是保证胸外按按压效果的重重要前提。确确定正确按压压位置的步骤骤如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指沿触电伤员员的右侧肋弓弓下缘向上,找找到肋骨和胸胸骨接合处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指放在切迹中中点(剑突底底部),食指指平放在胸骨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紧抬食指上缘缘置于胸骨上上,即为正确确的按压位置置。正确的按压姿势是是达到胸外按按压效果的基基本保证。正正确的按压姿姿势如下:使触电伤员仰面躺躺在平硬的地地方,救护人人员站立或跪跪在伤员一侧侧肩旁,两肩肩位于伤员胸胸骨正上方,两两臂伸直,肘肘关节固定不不屈,两手掌掌根相叠,手手指翘起,不不接触伤员胸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利用上身的重重力,垂直将将正常成人胸胸骨压陷3ccm——5cm(儿童童和瘦弱者酌酌减);按压至要求程度后后,立即全部部放松,但放放松时救护人人员的掌根不不得离开胸壁壁。按压必须有效,其其标志是按压压过程中可以以触及到颈动动脉搏动。操作频率如下:胸外按压要以均匀匀速度进行,每每分钟80次左右,每每次按压和放放松的时间相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口(鼻)人工工呼吸同时进进行,其节奏奏为:单人抢抢救时,每按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进行;双人抢抢救时,每按按压5次后由另一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进行。5、事故处理措施①事故发生后,保护护事故现场。②尽快展开事故调查查,由公司领领导组织专门门调查组,人人员由公司领领导、项目经经理、施工员员、质安员、技技术部人员等等组成。按“四查”(查思想、查查领导、查制制度、查纪律律)要求进行行调查。③对事故实行“四不不放过”的原则。④对所有施工现场进进行一次全面面安全检查,发发现隐患坚决决整改。⑤对事故现场的清理理,应在调查查组确认无可可取证,并充充分记录后方方可进行。任任何人不得借借口恢复生产产,擅自清理理现场造成掩掩盖真相。⑥项目经理应针对事事故分析的原原因,制定防防止类似事故故发生的安全全措施。五、混凝土浇筑顺序及及浇筑方法楼面混凝土施工采采用从跨中向向两端对称浇浇筑顺序。梁采用分层层浇筑的施工工方法,每层层厚度不得大大于400mmm。本楼面首先从7轴轴大梁开始浇筑筑,然后分别别向1轴、14轴方向同同时进行浇筑筑。浇筑过程程应保持两边进度度一致。400×15000mm大梁分4层浇筑,1~3层浇筑厚度度均为400mm,最后剩余300mm厚与楼面一一起浇筑。六、混凝土浇筑施工监监测根据《建筑施工临临时支撑结构构技术规范》(JGJ3000-2013)之8规定,本方案案监测内容主要要为支撑结构构的位移监测测。1、监测点布设位移监测点的布置置分为基准点点和位移监测测点。其布设设应符合下列列规定:①每个支撑结构应设设基准点;②在支撑结构的顶层层、底层及每每5步设置位移移监测点;③测点应设在角部和和四边中部位位置。2、监测频率位移监测频率不应应少于每日一一次,监测数数据变化量较较大或速率加加快时,应提提高监测频率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程中,监测人人员每20-30分钟对支架架的变形监测测一次,发现现异常情况应应立即通知施施工人员停止止施工并迅速速撤离施工现现场。及时报报告项目经理理、项目技术术负责人和总总监理工程师师,采取措施施进行加固,在在确保支架稳稳固的前提下下方可继续浇浇筑混凝土。3、应急预案的启动动①监测数据达到报警警值时;②支撑结构的荷载突突然发生意外外变化时;③周边场地出现突然然较大沉降或或严重开裂的的异常变化时时。4、监测报警值水平位移量或近33次平均读数数的1.5倍。5、监测方法沿建筑物四个角点布布置4组监测点,每每组两人,采采用经纬仪在在施工期间同同时对模板支支架的变形进进行测量,所所收集数据第第一时间反馈馈给应急指挥挥责任人,应应急指挥责任任人因应反馈馈信息而采取取相应处理措措施。第六节方案编制、审审核以及现场场施工相关人人员一、方案编制、审核和和审批人员序号姓名工作单位学历专业职称职责1朱健锋江门市金舟建筑工工程有限公司司大专工民建工程师编制2黄翠萍江门市金舟建筑工工程有限公司司大专工民建工程师审核3赵启贤江门市金舟建筑工工程有限公司司大专工民建高级工程师审批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理员序号姓名岗位职务/操作项项目证号备注1朱健锋专职安全员粤建安C(20110)0000745三、特种作业人员员(附上岗证证)序号姓名岗位职务/操作项项目证号备注1张羽洲架子工粤J022012000005002伍才清架子工粤J022012000005223陈光兵架子工粤J022012000004994赵灼勤架子工粤J022012000004445陈东泉架子工粤J022012000004226温国坚架子工粤J02201200000433第七节计算书及附图图一、板模板计算书书1.计算参数结构板厚120mmm,层高5.9m,结构表面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材料为:夹板板底模厚度188mm;板弹性模模量E=60000N/mm2,木材弹性模模量E=90000N/mm2,抗弯强度fm=13N/mmm2,顺纹抗剪强强度fv=1.4N/mmm2;支撑采采用Φ48×3..0mm承插插型套扣式钢钢管:横向间间距13000mm,纵向间距13300mm,支撑立杆的的步距h=1.2m钢管直径488mm,壁厚3.0mm,截面积4.224cm2,回转半径i=1.599cm;钢材弹性性模量E=2060000N/mmm2,抗弯强度f=205N/mmm2,抗剪强度fv=120N/mmm2。2.楼板底模验算(1)底模及支架荷载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计算宽度(m)板厚(m)系数设计值①底模自重0.3kNN/m2×1..0×11.2=0.36kN/mm②砼自重24kN//m3×1..0×0.122×1..2=33.46kN/m③钢筋荷载1.1kNN/m3×1..0×0.122×1..2=00.16kN/m④施工人员及施工设设备荷载1kkN/m2×11.0×1.4==1.400kN//m底模和支架承载力力计算组合①+②+③+④qq1==5.377kN/mm底模和龙骨挠度验验算计算组合合(①+②+③)q2==3.977kN//m(2)楼板底模板验算算第一层龙骨(次楞楞)间距L=300mm,计算跨数数5跨。底模厚厚度18mm,板模宽度=1000mmmW=bh2/66=10000×182/6=544000mmm3,I=bh3/12=10000×1883/12=44860000mm4。1)内力及挠度计算算a.①+②+③+④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M=-0.1005剪力系数KV=00.606,M1=KMq1L2=-0.1005×5.337×30002=-507747N.mmV1=KVq1L=00.606××5.37××300=9976Nb.①+②+③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M=-0.1005M2=KMq2L2=-0.1005×3.997×30002=-375517N.mm跨中弯矩系数KMM=0.0788M3=KMq2L2=0.0788×3.977×30022=278669N.mm剪力系数KV=00.606V2=KVq2L=00.606××3.97××300=7722N挠度系数Kυ=00.644υ2=Kυq2L4//(100EEI)=0..644×((3.97//1.2)××3004/(1000×60000×4860000)=00.06mmm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设备荷载按11kN(按作用在在边跨跨中计计算)计算荷载P=1..4×1=11.40kNN,计算简图如如下图所示。跨中弯矩系数KMM=0.2000M4=KM×PL=00.200××1.40××1000××300=884000NN.mm支座弯矩系数KMM=-0.1100M5=KM×PL=--0.1000×1.400×10000×300==-420000N.mm剪力系数KV=00.600V3=KVP=0.600××1.40==0.84kkN挠度系数Kυ=11.456υ3=KυPL3/((100EII)=1.4456×(11.40/11.4)×11000×33003/(1000×60000×4860000)=00.13mmm2)抗弯强度验算M1=-50747N..mmM2+M5=-79517N..mmM3+M4=111869N..mm比较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的作为抗弯强强度验算的弯弯矩。Mmax=1118869N·mmm=0.111kN·mmσ=Mmax/W==1118669/540000=2..07N/mmm2楼板底模抗弯强度度σ=2.077N/mm22<fm=13.000N/mmm2,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V1=976NV2+V3=7222+840==1562NN比较V1、V2+V3,取其绝对值大的的作为抗剪强强度验算的剪剪力:Vmax=15622N=1.556kNτ=3Vmax/(2bh)=3×15662/(2××1000××18)=00.13N//mm2楼板底模抗剪强度度τ=0.133N/mm22<fv=1.400N/mm2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υmax=0.066+0.133=0.199mm[υ]=300/2550=1.220mm楼板底模挠度υmmax=0..19mm<[υ]=1.22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图如下图。(3)第一层龙骨骨(次楞)验算钢管横向间距13300mm,第一层龙骨(次楞)间距300mm,计算跨数2跨;第一层龙骨(次楞楞)采用木枋b=80mm,hh=80mm;W=bh2/6==80×8002/6=855333mmm3,I=bhh3/12=800×803/12=334133333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255q=q1×第一层层龙骨(次楞)间距/计算宽度=5.37××300/11000=11.61kNN/mMmax=KMqLL2=-0.1225×1.661×130002=-3400113N··mm=-00.34kNN·mσ=Mmax/W=3401113/855333=33.99N//mm2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抗弯强度σ=3.999N/mm22<fm=13.000N/m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0.625Vmax=KVqLL=0.6225×1.661×13000=13008N=1..31kNτ=3Vmax/(2bh)=3×13008/(2××80×800)=0.331N/mmm2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抗剪强度τ=0.311N/mm22<fv=1.400N/mm2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q2×第一层龙龙骨(次楞)间距/计算宽度=3.97//1.2×3300/10000=0..99kN//m=0.999N/mmm,挠度系数Kυ=0.5211υmax=Kυqq’L4/(1000EI)=00.521××0.99××130044/(1000×90000×34133333)==0.48mmm[υ]=1300/2250=5..20mm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挠度υmax=0..48mm<[υ]=5.22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图如下图。(4)第二层龙骨骨(主楞)验算钢管纵向间距13300mm,计算跨数5跨。第二层层龙骨(主楞)采用双钢管A=8488mm2W=8980mmm3,I=2115600mmm41)抗弯承载力验算弯矩系数KM=00.439P=1.250××1.61××1300==2616NN=2.622kNMmax=KMPLL=0.4339×26116×13000=14992951NN·mm=11.49kNN·mσ=Mmax/W==14929951/89980=1666.25NN/mm2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抗弯强度σ=166..25N/mmm2<f=2055N/mm2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22.217Vmax=KVP==2.2177×2.622×10000=58099N=5.881kNτ=3Vmax/((2bh)==3×58009/(2××2×4244)=10..27N/mmm2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抗剪强度τ=10.227N/mmm2<fv=120N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00.247P,=1.250×0..99×13300=16609N=11.61kNNυmax=KυP,L3/(1000EI)=00.247××1609××130033/(1000×90000×2156600)=44.50mmm[υ]=1300/2250=5..20mm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挠度υmax=4..50mm<[υ]=5.22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图如下图。3.支撑强度验算(1)荷载计算每根钢管承载NQQK1=122875.000N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荷载(1.0kNN/m2):NQK2=1.30××1.30××1×10000=16990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载NQK=NQK1+NQK2=128755+16900=145665N钢管重量0.03326kN//m,立杆重量=5.78××0.03226×10000=1888N水平拉杆5层,拉拉杆重量=5×(1..30+1..30)×0.04××1000==520N支撑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重量=188+5520+=7708N钢管轴向力N=11.2NGKK+NQK=1.2×7708+144565=115415NN(2)钢管立杆长长细比验算LO1=ηh=1..40×1..2=1.668m,LOO2=h'+2a=00.60+2×0.55=1.600mLO=LO1=1.668m=16680mm,,i=15..90mm,,λ=LO/i=16680/155.90=1105.666钢管立杆长细比1105.666<150,满足要求。(3)钢管立杆稳稳定性验算=0.544,P==N/(A)=154155/(0.5544×4224.00))=66.883N/mmm2承扣式钢管立杆稳稳定性66.833N/mm22<205N//mm2,满足要求。4.立杆地基承载载力验算──立杆传至地地坪顶面的轴轴向力设计值值,。──地坪混凝土土自重,。──受力计算面积,立立杆垫板尺寸寸为500×5500mm,经扩散计计算得到。——立柱垫木地基土承承载力折减系系数,取0.4。──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值,取85。∵∴地基土承载力的计计算满足要求求二、250×16650mm梁模板计算书书1.计算参数结构楼板厚1200mm,梁宽b=2500mm,梁高h=16550mm,层高5.90m,结构表面面考虑隐蔽;;模板材料为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侧模厚度18mm;梁边立杆杆至板立杆距距离0.90m;板弹性模模量E=60000N/mmm2,木材弹性性模量E=90000N/mmm2,抗弯强度fm=13.000N/mmm2,抗剪强度fv=1.400N/mm22;采用两根钢钢管支撑,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架立杆杆的步距h=1.220m,支架可调托托座支撑点至至顶层水平杆杆中心线的距距离a=0.55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24ccm2,回转半径i=15..90mm;立杆钢管管重量0.03226kN/mm。钢材弹性性模量E=2066000N//mm2,抗剪强度fv=120..00N/mmm2,Q235钢材抗弯强强度f=2055.00N//mm2。梁截面尺寸b×hh(mm)250×16500楼板厚度(mm))120层高(m)5.90结构表面要求隐蔽梁边立杆至板立杆杆距离(m)0.902.梁底模验算模板材料夹板模板厚度(mm))18弹性模量E(N//mm2)6000抗弯强度fm(NN/mm2)13.00抗剪强度fv(NN/mm2)1.40第一层龙骨(次楞楞)间距L(mm))250模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砼自重标准值(kkN/m2)24.00钢筋自重标准值((kN/m3)1.50振捣砼荷载(kNN/m2)2.00(1)梁底模及支架荷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梁宽(m)梁高(m)系数设计值①底侧模自重00.3kN//m2×(0..25++3.006)××1.2=1.119kkN/m②砼自重24.00kkN/m3×0..25×1.655×1.2==11.888kNN/m③钢筋荷载1.5kNN/m3×0..25×1.655×1.2==0.744kNN/m④振捣砼荷载22.0kN//m2×0..25×1.4=0.770kkN/m梁底模和支架承载载力计算组合合①+②+③+④qq1=14.511kN//m梁底模和龙骨挠度度验算计算组组合(①+②+③)/1.22q2=11.511kN//m(2)底模板验算第一层龙骨(次楞楞)间距L=250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厚度h=18mmm,板模宽度b=2500mm。W=bh2/6==250×1182/6=133500mmm3,I=bhh3/12=2250×1883/12=11215000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1055,Mmaxx=KMq1L2=-0.1105×144.51×22502=-952222N·mmmσ=Mmax/W==952222/135000=7.005N/mmm2梁底模抗弯强度σσ=7.055N/mm22<fm=13.000N/m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00.606,,Vmax=KVq1L=0.6606×144.51×2250=21198Nτ=3Vmax/((2bh)==3×21998/(2××250×118)=0..73N/mmm2梁底模抗剪强度ττ=0.733N/mm22<fv=1.400N/mm2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挠度系数Kυ=00.644,,q2=11.551kN/mm;υmax=Kυq22L4/(1000EI)=00.644××11.511×25044/(1000×60000×1215500)=00.40mmm[υ]=L/250==250/2250=1..00mm梁底模挠度υmaax=0.440mm<[υ]=1.000mm,满足要求。(3)第一层龙骨(次次楞)验算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材料木枋木枋截面尺寸b××h(mm))80×80枋材弹性模量E((N/mm22)9000抗弯强度fm(NN/mm2)13.00抗剪强度fv(NN/mm2)1.40次楞截面抵抗矩WW(mm3)85333次楞弹性模量I(mm4)3413333施工均布活荷载((kN/m2)2.5第二层龙骨(主楞楞)间距L(mm))900梁边立杆至板立杆杆距离(m)0.90钢管横向间距L==900mmm,C=250、γ=250//900=00.28,第一层龙骨(次楞楞)采用木枋b=80mmm,h=880mm;W=bh2/6=800×802/6=855333mmm3;I=bh3/12=880×8033/12=334133333mm4。1)抗弯强度验算a、梁传荷载计算q=q1×第一层层龙骨(次楞)间距/梁宽=14.551×2500/250==14.511kN/mMq=qcL(2-γγ)/8=114.51××250/11000×9900/10000×(22-0.288)/8=00.70kNN·mb、板传荷载计算P板重量=1.2××(板厚度×25+模板重)+1.4×活载=1..2×(0..12×255+0.300)+1.44×2.500=7.466kN/m22板传递到第一层龙龙骨(次楞)的荷载P=(4550+1633)/10000×2500/10000×7.466=1.144kNa=0.5×(LL-c)=00.5×(9900-2550)=3225mm=00.3m,Mp=Pa=11.14×00.33=00.38kNN·mMmax=Mq+MMp=(0.770+0.338)×1006=10800000N··mm=1..08kN··mσ=Mmax/W==10800000/855333=112.66NN/mm2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抗弯强度σ=12.666N/mmm2<fm=13.000N/m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Vmax=0.5××q×梁宽+P=0.55×14.551×2500/10000+1.144=2.955kNτ=3Vmax/((2bh)==3×2.995×10000/(2××80×800)=0.669N/mmm2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抗剪强度τ=0.699N/mm22<fv=1.400N/mm2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q2×第一层层龙骨(次楞)间距/梁宽=11.551×2500/250==11.511N/mmυq=q'cL3×((8-4γ2+γ3)/(3884EI)=11.511×250××9003×(8-44×0.2882+0.2883)/(3884×90000×34113333))=1.377mmυp=PaL2×(33-4×(aa/L)2)/(244EI)=1.14××1000××325×99002×(3-44×0.3662)/(244×90000×34133333)==1.01mmmυmax=υq+υυp=1.377+1.011=2.388mm[υ]=L/250==900/2250=3..60mm第一层龙骨(次楞楞)挠度υmax=2..38mm<[υ]=3.66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图如下图:(4)第二层龙骨(主主楞)验算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材料双钢管钢管规格Φ48×3.0钢材弹性模量E((N/mm22)206000抗弯强度fm(NN/mm2)205.00抗剪强度fv(NN/mm2)120.00次楞截面抵抗矩WW(mm3)8980次楞截面惯性矩II(mm4)215600支撑纵向间距(mmm)900主楞计算跨数5跨钢管横向间距L==900mmm,计算跨数5跨;第二层层龙骨(主楞)采用双钢管管,Φ48×3..0W=8980.000mm3,I=2155600.000mm4;1)抗弯强度验算弯矩系数KM=00.383,,P=V=11/2×q××梁宽+P=0.55×14.551×2500/10000+1.144=29566N=2.996kNMmax=KmPLL=0.3883×2.996×10000×9000=10200000N··mm=1..02kN··mσ=Mmax/W==10200000/89980=1113.59NN/mm2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抗弯强度σ=113..59N/mmm2<f=2055.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22.050,,Vmax=KVP=2.0050×2..96=6..07kNτ=3Vmax/((2bh)==3×6.007×10000/(22×2×4224.00))=10.774N/mmm2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抗剪强度τ=10.774N/mmm2<fv=120..00N/mmm2,满足要求。3)挠度强度验算挠度系数Kυ=22.539,,P'=V=1//2×q×梁宽+P板传=0.55×11.551×2500/10000+1.144=2.588kNυmax=KυPPL3/(1000EI)=22.539××2.58××1000××9003/(1000×2060000×2115600))=1.088mm[υ]=L/250==900/2250=3..60mm第二层龙骨(主楞楞)挠度υmax=1..08mm<[υ]=3.660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及内力图图如下图:3.支撑强度验算支撑材料Φ48×3.0截面积A(mm22)424.00回转半径i(mmm)15.90每米长质量(kNN/m)0.0326钢材抗弯强度f(N/mm2)205.00钢材弹性模量E(N/mm2)206000支撑横向间距(mmm)900支撑纵向间距(mmm)900支撑立杆步距(mm)1.2(1)荷载计算每根钢管承载NQQK1=111949N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荷载(1.0kNN/m2):NQK22=1.4××0.90××0.90××1000==1134N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载NQK=NQK11+NQK2=111949+11134=113083NN钢管重量0.03326kN//m,立杆重量=0.03326×4..3×10000=1400N水平拉杆4层,拉拉杆重量=4×1..80×477.90=3345N支架重量NGk==立杆重量+水平拉杆重重量=140++345=4485N钢管轴向力N=11.2NGKK+NQK=1.22×485++130833=136665N(2)钢管立杆长长细比验算LO1=ηh=1..4×1.220=1.668m,LOO2=h'+2a=11.20+2×0.550=2.220mLO=LO2=2.220m=22200mm,,i=15..90mm,,λ=LO/i=22200/155.90=1138.366钢管立杆长细比1138.366<150,满足要求。(3)钢管立杆稳稳定性验算=0.357,PP=N/(A)=133665/((0.3577×424..00)=990.28NN/mm2钢管立杆稳定性计计算90.288N/mm22<205.000N/mmm2,满足要求。4.立杆基地承载载力验算──立杆传至地地坪顶面的轴轴向力设计值值,。──地坪混凝土土自重,。──受力计算面积,立立杆垫板尺寸寸为500×5500mm,经扩散计计算得到。——立柱垫木地基土承承载力折减系系数,取0.4。──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值,取85。∵∴地基土承载力的计计算满足要求求5.侧模板验算侧模板材料夹板侧模厚度(mm))18板材弹性模量E((N/mm22)6000抗弯强度fm(NN/mm2)13.00抗剪强度fv(NN/mm2)1.40竖肋间距L(mmm)300侧模板计算跨数5跨(1)荷载计算1)新浇砼的侧压力力F1=0.22γ×2200/(TT+15)β1β2V1/2=0.22××24.000×4.444×1.200×1.155×2.0000.5=455.75kNN/m2=(γ=244.0β1=1.200β2=1.155V=22.0TT=30.00℃)F2=γH=24×梁高==24×1..65=399.60kNN/m2F1、F2两者取小值F=339.60kkN/m2,有效压头头高度=F/γ=1.6552)荷载计算荷载类型标准值单位分项系数设计值单位①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压力F39..60kN//m2γG=1.247.552kN//m2②振捣混凝土产生的的荷载Q2K4.000kN//m2γQ=1.45.600kN//m2梁侧模和侧肋强度度荷载组合①+②53..12kN//m2梁底模和侧肋挠度度验算计算荷荷载①/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