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写作:“国家精神”或“国魂”_第1页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写作:“国家精神”或“国魂”_第2页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写作:“国家精神”或“国魂”_第3页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写作:“国家精神”或“国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题演练阅读下面的题目,根据要求作文。(60分)2018年,一个“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活动引发热议,究其缘由,是科研专家、文学大师,要和网红、演员同框竞选……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改革开放40年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灵魂级人物”该是怎样的人,你心中对“国家精神”或“国魂”的定义又是什么。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佳作展示脊梁李博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鲁迅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他唤醒民众、为民请命,被誉为“民族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发展迅猛,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科技、文化,都有显著提高,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让我国在国际上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这,是几代人的努力造就的。到底何为中国精神?我认为,中国精神在这位勤劳上进的老人身上。他没日没夜不断地尝试,最终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2017年,他培育出海水稻,震惊世界。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位埋头苦干、实现了让人们远离饥饿梦想的老人的名字:袁隆平。中国精神在这些埋头苦干的人身上。我认为,中国精神在这位悄然离去的老人身上。他奋斗了40年,研制出我国的激光陀螺,为中国尖端武器装上了眼睛,真正能够指哪打哪,令我国的军事实力再度突飞猛进,让我们记住这位敢打硬仗、拼命硬干的物理学专家:高伯龙。2017年12月6日,89岁的高伯龙去世。中国精神在这些拼命硬干的人身上。我认为,中国精神在那些不断努力尝试的科学家身上。“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2017年,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青蒿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并因此斩获诺贝尔生物学奖。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背后的故事?他们曾经在研制过程中屡屡不前,当时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科学团队为了保证药物安全甚至以身试药,屠呦呦更是因试药导致肝中毒,他们忍受了这一切艰难困苦。是的,历史应该铭记这些舍身求法、忘我工作的人。“剩下来的时间,还是希望能安安静静做一点事,没什么牛可吹的。”她是中国地质学业的开拓者,更是中国经济命脉——石油的发掘者。她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新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理论甚至改写了世界历史。如今已耄耋之年的她,探索科学的脚步仍没有停歇。她叫张弥曼,中国精神就体现在这些科学创新的人身上。“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还有许多像兰小草一样的人,他们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不断拼搏。我认为他们才最具中国精神,他们当之无愧是中国人的脊梁。鲁迅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国家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魂。国之魂者,立国之本。我们不要忘记这些兢兢业业的工作者,不要忘记这些为中国崛起而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他们是中国人的脊梁。向大国脊梁致敬!创作心得我是如何用三招写出作文的?材料繁杂与中心明确。当我看到这道作文题时,不是毫无头绪,而是觉得想写的东西太多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各方面实力均突飞猛进,有太多太多为此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比如袁隆平、屠呦呦、莫言、女排等。但在讨论国魂和中国精神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是极为混乱的。到底何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国魂是立国之本。但我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却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中心不是很明确,作文结构不够清晰,材料堆砌严重,我甚至把邱少云等军人都拽了出来,题目叫“中国魂”,大而空,内容又拉拉杂杂写到军魂,后来实在写不下去了。而文采,根本与我不沾边。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多番改良,我明白了:修改文章就是在锤炼思想,中心明确之后,材料才不会繁杂无章。于是我学会了第一招:提问式明确中心,分列式例证回答。名言警句与思路清晰。“提问式明确中心,分列式例证回答”的写作手法,不仅使我的文章中心明确了,文章思路也渐渐清晰。但“到底何为中国精神?”如何回答呢?开始的文章,我就把几则材料随便摆放在那里,老师说可以用相同句式做每段的第一句话。于是“我认为”的句式飘进脑海,这既回答了中心论题,又总括了全段内容,于是思路瞬间豁然开朗。接下来就是文采了。例证描写简洁,多用整句,这固然好,但如果不光是为了增加些文采,还要有论证的力度的话,名言警句便是最佳选择。我果断地选用了鲁迅的名言。但是我只用了一句——“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我非常得意,因为用这句话来阐释中国精神非常恰切。没想到老师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吗?只放开头,你让结尾怎么办?”于是我又在素材库里趸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将之放在了结尾,这样首尾呼应,结构圆合,美观又严谨。这招最有效,这第二招叫:句式引领例证,名言首尾照应。过度缝合与变化拓展。我最得意的地方就在这里了。老师说完每段开头用句式引领,我选择了“我认为”的句式之后,总觉得每段与中心论点还有距离,点题还不够力度。于是举一反三,我想到每段结尾也可以总括一下,顺便过渡到下一段,或与下一段建立联系,那样文章就更加严丝合缝了。于是有了埋头苦干的袁隆平、拼命硬干的高伯龙、舍身求法的屠呦呦。三句话总括每段还与第一句的鲁迅名言相照应,达到每段首尾严谨,紧扣中心;达到全文总分结构,设问点题。此时,我得意地把文章读给爸爸听,爸爸说文章写得很好,但对脊梁的定义太局限了,还有其他一些人,比如默默工作的老师等。我茅塞顿开。我突破鲁迅名言的总括局限,有了第7段科学创新的人和第8段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人,文章主题升华拓展瞬间完成。后来,老师又轻描淡写地把每段隐藏在段间的名言提到了开头,为文章增色不少,再一次让我体会到了名言的力量。这就是经验,这第三招叫:过度缝合巧妙,变化拓展灵活。点评我有国士,天下无双。他们朴实无华,将毕生献于科研,挺起了大国崛起的脊梁。这次的作文题目正面对接民族主旋律,弘扬国家正能量。作者的文章《脊梁》也握紧时代脉搏,读后让人激情澎湃。本文中心明确,思路清晰。文章采用两段设问式提出论题,三段例证排比回答,两段拓展引申,首尾各两段名言照应的方法,使得文章結构严谨,首尾圆合,段落精致,富于变化。实属文思匠心的上乘之作。本文文采斐然。鲁迅名言恰如其分地证明了我们对大国脊梁应该有的态度。张弥曼的名言,说明了科学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