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Page11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教案新人教版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2.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能力目标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2.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重点法治的意义。难点法治中国的建设。教师准备:1.精心制作教材上相关情景幻灯片。2.认真备课,设置上课提问.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的探究问题。2.准备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提问探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性立法。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每位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和它息息相关。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14年10月,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编纂民法典"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编纂民法典采取的是“两步走”。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当天,习近平主席签署第66号主席令,公布刚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即将走入中国人生活的民法典,将为保护人民民事权利、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护航"。教师总结: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对于现代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什么是法治?如何实现法治?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误区。有人曾这样描述目前中国社会对法治概念的歧义:高层领导人讲法治,是治国方略,即将法治作为一种治理国家的手段;法学家心目中的法治是法律至上;一些执法人员司法人员、讲法治是以法治民;而许多老百姓认为法治就是规规矩矩地守法。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法治的话题吧!探究一:选择法治道路(一)法治的意义教学活动一:学生看教材第44页四幅图,思考下列问题:(1)在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2)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了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教师点拨:(1)有交通警察、行政机关公务人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员、法官、检察官等。(2)是法治。【知识拓展】法治的历史探源法治即依法治理。春秋战国(先秦时期)法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一切依据法律,力求公平公正,并依此推行施政、治理百姓的制度。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最早明确提出法治概念并给予具体阐述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他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遵从,而大家遵从的法律又应该是良好的法律。世界级权威的法律词典《牛津法律大辞典》对法治的表述是:一个无比重要的、但未被定义,也不是随便就能定义的概念,它意指所有的权威机构,立法、行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服从于某些原则,这些原则一般被看作是表达了法律的各种特征,如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合理诉讼程序的观念,它含有对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我国学者孙笑侠则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法治概念:①法治是一种宏观的治国方略;②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③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④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⑤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教学活动二: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阅读与感悟”。思考问题: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教师点拨:出示下面表格。人治法治基础建立在专制的基础上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特点随意性,多变性固定性,公平性原则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平等后果不能很好地体现民意,易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可以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维护民意教学活动三: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5-47页思考问题:(1)国家的发展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因)教师点拨: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③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⑤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思考问题:(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教师点拨: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二)认识良法【过渡语】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特别重视,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等,这些法律从不同角度详细地为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和要求做出规定,这些法律都是良法.教学活动四:以案说法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予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思考问题:可见,民法总则就是一部良法。衡量良法的标准是什么?教师点拨: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探究二:描绘法治蓝图(一)选择法治道路的历史背景1840年以后,许多仁人志士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教学活动五: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48页“相关链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这一进程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eq\a\vs4\al(1978年,,)eq\a\vs4\al(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eq\a\vs4\al(2002年,,)eq\a\vs4\al(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eq\a\vs4\al(2007年)eq\a\vs4\al(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eq\a\vs4\al(2012年,,)eq\a\vs4\al(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国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eq\a\vs4\al(2014年,,)eq\a\vs4\al(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eq\a\vs4\al(2018年,,)eq\a\vs4\al(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思考问题: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谈谈你有什么感受。教师点拨:我国在不断推进法治进程.(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教学活动六:材料呈现“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我们党治国理政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是我国法治实践的一条基本规律。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通过修改,我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党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有利于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利于体现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有机统一,有利于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对进一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这次宪法修订确保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了宪法修改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确保了我国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必然会得到各级党组织的坚决拥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引领善治。思考问题:如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教师点拨: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教学活动七: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48-49页内容。思考问题:(1)怎样建设法治中国?教师点拨: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思考问题:(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教师点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本节课我们学习《夯实法治基础》,重点要掌握法治的作用和要求,以及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在中国法治建设道路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功不可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带领中国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21世纪,她又带领中国人民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