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从公元3世纪到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300多年间,中国处于朝代更迭频繁,战争连绵不断,安定的时间短,统一的时间更短的混乱时期。直到公元581年,杨坚灭北周而建立隋朝,589年又灭南陈,才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社会动乱,实现了南北统一。隋唐两代统治者,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经济上减轻农民负担,为封建教育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如果说,汉代是我国封建教育的确立时期,那么,唐代则是我国封建教育的完善时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突出的地位。这一讲我们先来了解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官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最后重点了解发端于隋朝,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一一科举制度。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一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一一尊崇儒术兼重佛老自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儒学定于一尊,曾促进了经学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玄学、佛教和道教相继兴起,儒学一度衰弱。补充材料:玄学,是由于当时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这三本号称‘三玄’的书而得名。玄学家们崇奉老、庄,采取思辨哲学的形式,提出有无、体用、本末以及自然和名教等范畴;对天人关系问题,也赋予了新的涵义,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把人们引向更神秘、更玄远、更虚无缥缈的理念世界。它开辟了一代哲学新风,标志着我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玄学,是魏晋时期封建统治阶级主要的意识形态。当时代表豪强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利益的司马氏和代表庶族地主阶级利益的曹氏两个官僚集团之间,进行了鲜血淋漓的残杀,当权人士得失骤变,生死无常。在这种情况下,豪强门阀士族地主阶级悲观失望,消极颓废。他们感到前途无望,也觉得无可如何,只好竟日谈玄,并放浪形骸,纵情享乐,寻找精神寄托。当时庶族地主阶级由于对政局不满,也竞日纵酒谈玄,行为放荡不羁,并公开发表攻击名教礼法的言论。玄学大风行时期,也是道、佛两教的大传播时期。道教是从先秦、两汉炼长生不死药的方士、术士、神仙家发展而来的,在东汉末年成立。它是中国固有的宗教,开始在民间流行,称“五斗米道”或“太平道”。道教的法术是炼丹和画符。炼丹炼的是长生不死药和黄金,这投合豪强门阀发财、长生、升仙、永享幸福的贪欲,画符可以驱妖、招神、祭鬼、治病,这不需要什么本钱,就可以在民间广泛地传播。道教和玄学共同崇奉老子,这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它们又有不同点:玄学是一个学术团体,尊老子为学派领袖,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尊老子为教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佛教是外来宗教,大概从西汉末、东汉初传入中国。当时未被引起重视,因当时社会比较稳定,儒家经学基本够用,不太需要外来的佛教。西晋大乱以后,历东晋南北朝时期,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佛教得到了迅速的传播。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分成不同的流派。从教义上来说,大体可分为“小乘早期佛教)和“大乘”后期佛教)两大系统。西汉末、东汉以至魏、西晋时期传入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东晋、南北朝时期传入的佛教则主要是“大乘”佛教。它们都宣扬精神不灭和因果报应等宗教思想,但有不同点:“小乘”佛教以讲轮回报应、天堂地狱,讲究的是“渡己”;“大乘”佛教除此以外,还注重哲理的剖析,讲究的是“渡人”。还应指出,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采用了与玄学相结合的形式,因而受到许多玄学家的欢迎和豪强士族的拥护。最后,因其思辨的繁富与巧密超过了玄学,即使它由与玄学相结合的阶段过渡到取代玄学的阶段。]到了隋朝统一中国后,重新重用儒学,儒学又开始复兴。(一)崇儒兴学思想的重新确立1、隋朝:积极促进南北儒学的合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乱和玄学、佛学的冲击,儒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研究风格,“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0十”。隋文帝即位后,认识到儒学在人们思想中的地位。曾在牛弘的建议下,广泛征集儒家经典。隋炀帝时又将儒家经典加以整理、分类,分为甲、乙、丙、丁四目,分统于经、史、子、集四类,成为后来史籍分类的正统方法。隋朝借全国的统一,积极促进南北儒学的合流,使南北儒学的不同特点逐渐溶合。这是经学教育的一个改革和发展。到了唐朝,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儒学的地位更加提高了。2、唐朝:重新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教材P149]唐朝的历代帝王更是从多方面确立和抬高儒学的统治地位。(1)将孔子偶像化。唐高祖李渊在开国伊始,即“颇好儒臣”,除设立儒学外,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下诏崇儒,令有司于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还曾亲自到国子学参加“释奠”礼。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公元628年)曾下令取消周公祠,专立孔子庙,称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贞观四年曾诏各州县学皆立孔子庙。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把孔子抬高到帝王的地位,并在次年亲自赴国子监观礼,并定为常制。(2)重用儒家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在当秦王时就在王府内设立文学馆,召集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即帝位后,又设立弘文馆选拔天下儒家学者虞世南、褚亮、姚思廉等各以本官兼学士,同他们讲论经文,商讨政事。贞观十二年(公元639年)设崇贤馆,招集儒生研究经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诏天下诸州,大量征集有学识的儒生为学官,大力提拔精通通儒术的官员,让他们居于高位以奖励儒生学者。如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又多次下诏(如《求儒学诏》),命令州县及百官举荐通经的人才。(3)统一儒家学说。唐太宗基于适应政治上统一的要求,认为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成《五经正义》一百七十卷,几经审订,颁行天下,定为全国各级各类官学的统一教材,而每年的明经科举考试都以此为准。唐朝统一经学的工作也还表现在《开成石经》这一盛举上。这部石经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所立,共分十二经(只缺《孟子》即成为近世的十三经),另附张参的《五经正字》和唐元度的《九经字样》,共65万字,用石114方,两面刻字。(这部石经仍保存在今日西安的“碑林”)在隋朝统一经学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这两项统一经学的重大措施,使南北朝时期形成的经学分南学、北学而终归于统一,这种统一的经学一直沿用了几百年。这是唐朝在经学方面的重要贡献。(4)根据儒家思想确立治国方针。李世民曾亲自著《帝范》二十一篇,阐述儒家的帝王术,把儒术视为决定其政权存亡的根本。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礼的作用,屡次制“礼”,《大唐开元礼》150卷便是集其大成。“唐礼”体现了孔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政教思想,以孝悌为礼教之本。唐代极力提倡孝道,唐玄宗曾亲自注《孝经》。在提倡孝道的后面,隐藏着“欲求忠臣,必于孝子”的目的。唐代统治者把“礼”做为“堤坊”的工具,其中贯彻着“三纲五常”的精神。唐代统治者采用儒家的政治思想,是表“礼”内“法”的。“唐律’曾提出:“德礼为政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儒家原则。“唐律”把封建道德法典化,并把一些改良措施,例如关于减轻徭役和刑罚,不准滥收赋税,保护生产和劳动力等条文也形式上规定在里面。隋唐文教政策在尊崇儒术的同时,亦提倡佛教和道教。既尊崇儒术,又兼重佛道,以尊孔崇儒为主,以佛、道为辅。唐统治者基于其实际利益与需要,对于佛、道二教则有时抬此抑彼,有时抬彼抑此,有时甚至毁佛灭道。因而有时儒与佛、道之间的斗争是很激烈的,但是佛教和道教在文教方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二)兼重佛老 教材P149-150]隋朝文帝和炀帝都很提倡佛教。文帝即位之初,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曾“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并由官府写经置寺内,风靡全国。于是“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唐代诸帝多数信佛,大力宣扬佛教。唐高祖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即大建佛寺,营造经像。唐太宗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下诏开始译佛经。当著名的法师玄奘从西域归国时, 他特敕迎接,空城出观。太宗不仅接见他,还下令将他带回的梵本657部佛经翻译出来,并为译成的新经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唐高宗也为之作《序记》,宣扬佛法,同时,还派法师义净赴印度取经。义净历三十余国,共二十五年,归国时,武则天亲自迎接,并令翻译他带回的经律近四百部,为佛造大像。后来的中宗、肃宗、代宗、宪宗等皇帝都有过各种推崇佛教的做法。到了唐宪宗时期,崇佛已达到了高潮见教材P150第2段],因而儒家和佛教的冲突与斗争也最尖锐。到了武宗时出现了所谓“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所以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不得不拆除寺庙几万所,还俗僧尼和收回奴婢几十万人,收回膏腴土田几千万亩。这个举动既反映了当时佛寺地主和世俗地主之间争夺土地的矛盾,也说明了佛教的发展及其势力与影响之大。佛教在对唐代文教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两面性。佛教的影响唐朝统治者利用佛教所谓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本”、“轮迥”、‘涅檠”等说,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要求人们改变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以脱离人生苦恼进入佛国乐土,从而麻痹人民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有力的精神上的统治手段;同时,有些贵族、官僚、地主利用宣传佛教的活动大肆搜刮民财,因此,佛教发展的结果,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威胁着封建国家的财政,也就必然要影响唐代后期文化教育的发展。(1)成为对民众进行精神统治的手段,并破坏生产,威胁国家财政。但伴随佛教而来的艺术、文学、逻辑学等,对中国文化却有重大影响。如佛教的建筑、雕刻等对中国的建筑、雕刻影响很大。又如佛典翻译文学,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容,唐代传奇小说也受到佛教故事的影响。再如其唯心论的思想,成为宋代理学的构成部分。中国当时吸取了佛教在文化上的许多新的营养成分,加以融会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这也是不容抹煞的。(2)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唐代佛学虽未立为官学,但到处寺院林立,僧徒众多。寺院不仅要对教徒进行佛教教育,而且还要译著佛经,宣传佛教,因而有一套教育制度。实际上,每一个寺庙即是一所佛教学校。贞观时的玄奘法师,高宗时的义净法师都曾收徒讲经。其他著名的禅师进行佛教教学活动的到处皆是。学生在听课时有一定的纪律要求。怀海创立的“丛林仪规”,名叫“清规”,实际等于佛家的律条,一切动静云为都要遵守清规,成为丛林的法典。所谓“清规戒律”就是由此而来。佛教大师在讲经说教中,很注意教学方法。问答和讨论是佛徒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常常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比喻辨析经义。例如慧能听二僧争论“风动幡动”的问题时,便争论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种教学方法对明代王阳明一派讲理学影响很大。佛教寺院的讲经形式,以及译经、注经、抄经和藏经活动,均为宋明书院所效仿。尤其译经活动可说也是一种学术活动,它为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输送了新的养料。(3)为后世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借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追崇老子为教主。隋文帝时即重佛、道二教,曾下令禁止毁坏佛像和天尊像。炀帝时以方术得幸的道士很多。到了唐朝,皇帝姓李,道教追尊的教主老子也姓李,因而大倡道教。唐高祖武德时即为老子立庙。高宗于公元666年追封老于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托言梦见老子,因画老子像,颁行天下。因为尊崇道教,法律上也规定道士、女冠、僧、尼等犯罪不由世俗法律制裁而由教规处理,让他们享有法律上的特权。据《唐会要》记载,当时仅长安城中的道观就有三十多所。道观的建筑极为华丽,浪费了人民无数的人力和物力。玄宗还曾亲注《道德经》,令每家收藏老子书一本,要人学习。每年贡举人加试老子策,并在两京设立崇玄馆,专门研习《道德经》、《庄子》、《文子》、《列子》,习成后每年送到中央政府参加道举科的考试。2、道教的影响:增加了士人的学习和考试内容。总之,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来,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统治的法典,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学校学儒经,官吏皆儒生”。及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一度发生了变化,虽然学校与取士制度仍沿用儒家经典,但就整个社会思潮而言,儒术比较衰微,更为盛行的却是“玄学清谈”之风。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为了发展社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士族地主同庶族地主之间的矛盾,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从而加强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在文教领域实行了“尊崇儒术、兼重佛道”的文教政策,确实促进了当时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就教育制度来说,这个时期学校教育的主体或骨干即是学经的学校,经学教育占主导地位,同时还专门设立了学道的学校,即玄学。虽然没有专门设立佛学,但佛教徒的数量并不亚于儒生,而佛教的规章,诫条等对官学和后来的书院等世俗教育的影响是很大的。就教育思想来说,这个时期既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复兴阶段,又是儒家教育思想与佛老教育思想交融,向宋明理学教育思想过渡的阶段。这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所以说,隋唐实行“尊崇儒术,兼重佛老”的文教政策,对于促进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世也有重要影响.二、官学的继承和发展(一)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我国历史由统一转为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这个时期学校废置无常,特别是官学,在数量上大大减少。学校教育总的趋势是衰落了,但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官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学校类型上的变革,使之成为教育上“继汉开唐”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官学,有几件历史性事件对后来官学的发展颇有影响:1、设国子学〖教材P130〗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一国子学,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中在太学之外另设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之始。所谓国子,即国之贵游子弟,入学资格必须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实际上就是豪门土族子弟,从此太学成为六品以下官员子弟的学校。由于这个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由豪门世族掌握政权,所以国子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殊其士庶,异其贵贱”。2、设分科大学〖教材P133〗这些措施冲破了汉以来儒家学说垄断太学课程的局面,对隋唐的分科教育很有影响。3、设律博士。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于国学之外,又设律博士一人,招收学生学习律学,开后世律学之先河。四门小学。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在京师洛阳又设四门小学,是我国古代设四门学之始。“四门”是因为校址设在京城的四个城门而得名。四门小学与太学、国子学一样,都属于中央官学,只是学生家庭的官品级别比较低而已。隋、唐以后改称为四门学。北魏正式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教材138](二)隋朝的官学。隋朝虽然立国时间很短,(只有28年),但在官学教育上采取了三条很影响的措施。〖教材P151-152〗1、在学校设置上,除建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之外,又另设书学,算学及地方的县学。2、在教育内容上,改变了魏晋南北朝崇玄,崇佛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鄙视儒学的倾向,儒家经典恢复为主要教材。3、在行政上,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能独立于其它部门的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唐承隋制,把中国封建教育推到了辉煌的顶峰。(三)唐代的官学唐代的官学教育十分发达,中央主要是“六学一馆”,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均由国子监管理。〖教材P154-155〗此外还有中央各专职机构附设的学校〖教材P155-156〗。地方官学也得到相应发展。从这些表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唐代官学的几个主要特点:1、学校类型多样化。从学习的内容分,不仅有儒家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还有学习道家的崇玄学,学法律的律学,还有算学,书学。既有文科性质的学校,也有学习自然科学的实科学校,如算学,医学。特别是实科学校的设立,比欧洲17,18世纪才出现实科学校早了一千多年,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教育整体上偏重文事,这类学校虽然起源早但一直未能很好的发展。从办学形式分不仅有正规学校,还有行政部门办的训练班,比如太乐著下的“习乐班”;司天台设有天文博士二人,历博士1-2人,漏刻博士2-6人,招收天文生50人,历生55人,漏刻生40人;在太仆当中设兽医博士4人,教授学生百人。这些学生在博士的教导下边工作边学习,开拓了封建官学的另一条培养途径。2、封建等级制鲜明。各种中央官学的招生对象随等级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弘文馆,崇文馆是高于六学的贵族学校,只有皇帝,皇太后近亲,及宰相等一品功臣子弟才能入学;国子学,供文武三品以上或从二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太学,供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四门学,供文武七品以上,以及庶人中的“俊异者”,及省试中落第举人入学;律学,算学,书学等专科学校,则是八品以下子孙,及一般庶人子弟入学;药学的地位最低,只招收庶人子弟入学。学校的等级性体现了古代封建学校重道轻艺的特征。3、按行政区划设地方学校。汉武帝时已经产生了地方官学,但未形成制度,唐代才在全国范围内,按人口的多少把各州县分为等级,规定教师和学生的名额。地方官学不仅有儒学,还有医学,办学方法模仿中央官学,只是程度较低。唐代的这一措施把古代封建教育大大推进了一步,是封建官学从中央向地方延伸的重要一环。4、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唐代官学的管理和教学制度比汉代的太学有较大发展,从入学、教学、考试、放假等都有章可循。这是封建官学成熟的重要标志。(1)入学制度。〖教材P158〗(2)教学制度。〖教材P159〗分经教学更加细致,并向分科教学发展。随着儒学内容的增加,经学又分为正经和旁经,其中正经又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修业年限以选经多寓为定,一般是九年期满。(3)考试制度〖教材P158〗(4)放假制度〖教材P159〗由上可见,学校教育的繁荣和学校教学制度的完备,可说是唐代官学的两大特色。三、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科举制度,是由国家设立若干科目,通过统一考试进行选拔人才,分配官职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曾实行过各种不同的人才选拔制度,在奴隶制时代,主要是贵族世袭制,史称“世卿世禄制度”。到了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逐渐不能满足各诸候国争霸中对人才的需求,于是各诸候国先后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当时各国的文武官员,一是从获得军功的人中提拔,一是从游说之士中量才录用。秦汉以后,随着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皇帝掌握了用人大权,汉代的选拔制度大致采用“征辟”和“贡举”相结合的察举制度,这在上一讲已提到过了。但这一制度到东汉末年已经流于形式,当时流传着一首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审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改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地方组织遭到破坏,致使“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曹丕即位以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办法是:在郡置大小中正官,由中正官负责察访同籍的土人,了解其家世(品)源流,整理其德才(状)材料,并据此作出总的评价,共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这种制度施行之初,对土人的品第还比较全面、慎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品评的结果往往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刘毅传》见教槽161]。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失效,就促使人们重新去思考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于是,汉代察举制曾实行的考试的方法重被提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才有后来科举制的创立。因此,可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在创建隋朝的过程中,大批庶族地主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升迁,同时很多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和政治地位也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衰落下去了。这种情况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治、分享权力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也要收回曾经被地方长官控制的选士大权。这些情况都要求改革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创建一种新的选士制度,其核心思路就是由以推荐为主选拔人才向以考试为主选拔人才转变,于是科举制度应运而升且一直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经常途径,直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举行最后一次进士科考试为止,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士风、学风以至社会风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也纳入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这个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在后来各个历史时期又是如何演变的,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评价,这些都是我们所要了解的问题。(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科举制度创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教材P162〗下诏要求各地推举具有10个方面才能的人到中央,其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后来的进士科,朝廷用试策的方法加以考试,(所谓策是指时务策,也就是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论文),以考试的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唐代,特别是唐太宗后,历代统治者对隋代开创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加以发展和完善。关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包括考生生源,报考办法,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在教材163-167页有详尽的介绍,下面,我们就参照书本了解唐代的科举制度。1、生源和考试手续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二是由州县考送,叫乡贡。报考办法是:每年仲冬,生徒经学校考选直接送尚书省的,“乡贡”则由考生怀牒向州县报考。长吏以乡饮酒礼饯行送至尚书省。考生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由户部集阅后送礼部考试。2、考试的科目唐代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制科有贤良方正等。3、考试方法在常科的考试方法中,有帖经,具体办法是将书上某行帖上几个宇,要被试者将所帖。字填写出来。墨义,是一种简单对经义的回答。口试,口头回答经文意义。策问,较帖经,墨义高深,也较重要。策问的办法是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作答。诗赋,考试诗文水平。在其后的各朝各代里,科举制度不断完善。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唐代后期,科举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弊端就充分表现出来了:〖比如:由于公卿大臣有“公荐”举人之权读书人就奔走于公卿门下,以求保荐。即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当时士人即有“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慨叹。又如:主考官掌握着取士全权,新进士及第后,对主考官往往以师生相称,久而久之,主考官,推荐者和门生,同年(同一年考中的互称同年)在仕途上相互照应提携,结成朋党,造成吏治腐败。〗针对这些现象,宋朝立国之后,就从强化中央集权的目标出发,在科举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宋代的改革(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殿试创始于唐女皇武则天,她曾亲自在洛城殿用策问各地贡士,但没有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李仿负责科举考试,只录取了十一人,宋太祖很不满意,招集举人在讲武殿复试,各科共录取了96人,从此殿试成为制度,通过殿试,进士直接成为“天子门生”,只向天子谢恩,这就避免了每次考试都会出现一大批朋党的弊端。(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所谓“别头试”是指省试考官和地方长官的子第,亲戚以及门客,应试时须回避,另派考官设场考试。这个办法创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90年),但直到宋代才成为制度。另外,唐代考试,只有礼部侍郎一人担任主考官,从命题,考核到决定及第名单,都由一人决定,而且常常连任,所以有“礼部侍郎重于宰相”之说。北宋时,主考官不再由特写的某个人长期担任,而改为皇帝临时任命,而且增设考官,以相互牵制。这些主考官接到任命诏书后,必须立即到贡院,在五十天左右期间,不准回家,不准接见亲友,不准与院外大臣们交往。这就是所谓的“锁院”制度。(类似于现在的高考招生制度)(3)建立弥封誉录制,防止考官舞弊“弥封”又称“糊名”,即在考生答卷上糊住(或截去)举人的姓名,籍贯,和初试时的等第,以防主考官与考生串通舞弊。这个办法也是唐女皇武则天所创,到宋朝后形成制度。“誉录”就是把考生答卷由誉录院的官吏再抄一遍,以防考官根据笔迹辨认考生答卷。(4)扩大及第名额。唐代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最多时也不过每所录取五十人。而宋代动辄上百。宋太祖第一次殿试就录取了96人,首开记录;太宗初即位时,复试礼部所上合格人名单,取进士190人,整个宋代最多一次达五百人。在唐代,礼部考试后还要经吏部复试才能授官,而宋代只要殿试名列高等者,很快就可得高官。如仁宗年间,开科13次,每次发榜的前三名,共39人,只有三,五人未登上公卿之位。甚至对屡试不中,年过五,六十岁的考生,也可以请皇帝开恩,赏赐进士出身,委派官职。(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宋初的贡举与唐代一样每年举行一次;仁宗时改为两年一次;神宗时改为三年一次,从此成为定制。这样就减轻了国家和读书人的负担,也保证了读书人在两次考试之间有较长的学习时间。(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第一步先由各县考察当地有行艺之士保送于州,经州复核送于本道考试官,在秋季考选一次,称为“秋试”或“乡试”。第二步,秋试合格后即上贡于尚书省的礼部,这时已是冬季,这些选送的考生被称为“贡生”或“举人”,在礼部等到次年春季参加礼部考试,这一次考试被称为“省试”或“会试”,考试合格后,即在尚书省列名发榜称为“进士”;第三步,在省试后,天子另派考官或亲自复试于宫殿中,称为“殿试”或“廷试”,所以整个一次科举考试共分修试--省试一殿试三级。这一制度也为后来各朝仿效,成为定制。(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在宋太宗时,(983年)殿试后进士以三甲发榜,到宋真宗时,(1005年)又分为三甲五等:即凡取第一,第二等者为第一甲,赐以“进士及第”名义;及第就是考中的意思,因为列榜有各种级别次第排序,故称及第;(凡进士及第者,就换下平民装束,授以官服官职)第三等者为第二甲,赐以“进士出身”名义;第四,第五等者为第三甲,赐以“同进士出身”名义。省试第一名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这些待遇也成为后来各朝的定制。这些措施的推行,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政治带来了一定的好处:这些措施使取士之权集于皇帝一人;扩大了统治的阶级基础,特别是把一大批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收进了统治集团;同时,一些出身贫寒而有真才实学之士有了较多的仕进机会。比如宋仁宗时代是称贤相的李迪,王曾,张知白,杜衍四人,入仕前皆为寒儒,其中杜衍还是遗腹子;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的范仲淹,入仕前的处境也与杜衍相似。所以明代的徐有贞说:“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2、元代的改革元代科举制度承袭宋代,而其中新创的措施通行于后代的有三点:(1)明定三场三制。宋代科举在殿试中曾进行过分场考试。元代则明确规定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2)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会试第一场为农历二月初一。(3)规定考试范围。出题范围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从此,程朱理学就控制了元、明、清三代的科举与学校。3、明代的改革明代对科举比前代更为重视,制度也更为严密。在科目上,只设进士一科,而取消了科举初创时的明经,明法,明算诸科。明代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明太祖初定天下之后,因为需要大量的文官,令各行省连试三年,举人在乡试之后免试直接赴京授官。但因为考取的多为后生少年,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担当重任,故在洪武六年起(1373年)罢停科举10年,直到洪武十五年才恢复。到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三年大比”制度。即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年,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这是对宋代定下的“三年一次”贡举制度的完善。(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明代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步骤。与宋代相比,多了个童生试。所谓童生试就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简称童试,也称小考、小试。应考者无论年纪大小,均称童生,或称儒童、文童。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或直隶州、厅)和院试三阶段,其中院试是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为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院试。三年内举行两次考试,丑、辰、未、戌年为岁考,寅、巳、申、亥为科考。考上就称为生员,或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乡试在各省及北京,南京举行(清代取消了南京的乡试资格)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送到京城的尚书省参加“省试”或“会试”。会试在京城,由尚书省的礼部主持,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员”。会试考中者参加殿试或廷试,皇帝对他们亲自策问于廷。殿试取中的称为进士,并分一、二、三甲发榜。第一甲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其中状元是对考中第一名者的称呼,科举考试以名列第者为元,根据唐代的制度,举人赴京应礼部皆须投状(证明身份履历的文书),因称居其首者为状头,故状元之称。中状元者是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故又称殿元。而榜眼是一甲第二名的荣誉称号,宋代时一甲的第二、三名其名字写在榜文上方的左右两侧,似人的双眼,故称榜眼,明代以后专属第二,而第三名为探花。所谓探花,也起源于唐代,唐代进士在杏园中举行探花宴,以少年俊秀者二三人为探花使,亦称探花朗,遍游名园,折取名花。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为探花。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名义,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名义,第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名义。(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考生应试的场所称为“贡院”,考生的位置称为“号房”是一个个隔开的小房间。试前两天先编排好座位号数,张榜公布。考试之日黎明入场,到黄昏未交卷者给蜡烛三支,三支燃尽仍不交卷者挟出考场(三支蜡烛,烧残士子之心)。交卷后,送弥封官糊名编号,再送誉录官重新誉录。试卷用墨写,称为”墨卷“,誉录用朱笔,称为"朱圈“。誉录并校对之后,送内帘官批阅(所谓“内帘官”就是主考和同考,他们进入贡院后,就被封锁住内外门户,不许私自出入,故称;相应的监考官就称为“外帘官”)。(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八股文是一种死板的排偶文体,又称“时文”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明代规定考试的答卷必须用八股文体。每篇文章由八部分构成。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从第五到第八段是全文的正式议论,而中股是议论的重心。这四段中,都各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称“八股文”,也称“八比文”。八股文的考题主要摘自《四书》,所议论的内容也要根据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作答,不允许作者自由发挥。明代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之后,学校教育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如何教八股文和如何学做八股文上了。考生们在家专心读的是各种历年刊印出来的考中者的八股文刻本,而对经史原著则是束之高阁,这样选取出来的官员大多没有真才实学,“不知有汉唐,无论魏晋”。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预示着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现在我们评价八股文,一般都认为这是封建统治者们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毒害读书人心灵的恶劣政治手段。从效果来看,的确是言之成理的,这是历史的一个方面,也无须否定。但另一方面,八股文的产生何尝不是一种选拔制度日趋标准化的必然结果呢?从唐代的以诗赋策论为取士方式到明代的八股取士,正是选拔者为了追求公平竞争,力求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的努力的结果。因为格式统一的试卷总比思绪飞逸,文彩斐然的诗歌更容易判分,也更能避免评卷主观的好恶。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八股文的产生更是一幕必然的历史悲剧,任何个人都无法改变这种必然的结局。5、清代的科举制度。清代的科举制度承袭明代,所不同的有两点:(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根据唐代的科举制度,制科是皇帝下诏开设的特别科目,用以选拔俊异之士。而清代的制科,更多的目的是为了网罗明末遗老,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清朝没有“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等,而其中以博学鸿词科最为著名,许多明末著名学者如彭孙鹬(著名词人,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第一,累官至吏部右侍郎),朱彝尊(著名文学家,曾参加过《明史》编写工作,通经史,能古诗文)。这种考试没有一定的程序,也没有一定的日期。翻译科则是专门为满、蒙子弟设的科目,满族人的考试是将汉文译成满文,蒙古族人的考试将满文译成蒙文。这是清政府对满蒙子弟特殊照顾的一种考试制度。(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考生的号房又作了改进,上板为案,下板为床,考生的吃饭、睡觉,、考试都在号房里,而且号房外有士兵看守,不得随意出入。乡试三场,每场改为三日,必须前一天进场,后一天出场,在考场中过两夜。所以当时有人写诗描述这种考试是“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科举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它的出现必然包含着历史合理性因素,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许多积极面和消极面。1、积极意义:(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科举制使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政府来行使,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选拔官吏又有以儒家经典为范围的统一标准,全国想进入统治阶层的人都得全力以赴支适应这个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而又用象秦始皇那样去焚书坑儒,也不用象汉武帝那样支罢黜百家,只要抓住了关键的一环--考试标准,就可以把思想统一起来。另外,科举制基本上没有门第,等级的限制,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能参加考试,而科举考试在制度上又相对公平,客观性比较高。所以考中做官的机会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均等的。所以就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说。这就扩大了封建中央集权政府的统治基础,控制了大多数读书人,使他们埋头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也是对思想统治非常有利的。所以,唐太宗看到应试的考生从端门鱼贯而入时,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彀,原指弓,引申为弓箭的射程,比喻为圈套),后人则感叹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2)科举是寓教于民的制度。它使国家不需要化巨额开支兴办学校,吸引年青人入学,就能推动全国士人去学习儒家经典。国家只抓考试选拔,而培养工作却放在民间进行,这就实现了寓教于民,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也为造就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学校教育的新途径。(3)有利于提高封建政权的行政效率。科举制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比起只凭道德来推荐人才的察举制度,多少讲点才学;比起只凭“九品中正官”的评语推荐的九品中正制,多少有些客观标准;特别是它采取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比只凭父兄的政治地位和权势来任命官职来说,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所以,上述这些优势使中央政府在选拔和任用人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上排除了一些干扰因素,提高了效率;而经过科举制筛选出来的,也有一批真才实学的有抱负的读书人,以这批人来汉理国家,必然能促使整个国家机器以较高的效率运行。从唐代以后,历代都有通过科举而进入仕途的杰出人物。如唐代有张九龄,颜真卿,郭子仪;宋代有寇准,包拯,司马光,王安石,李纲,文天样等;明代有于谦、海瑞、张居正、史可法;清代有阮元、林则徐、翁同翩。正因为这样,自科举制度产生后,不仅为东亚邻邦日本、朝鲜所仿效,也为西方国家所借鉴。1853年,英国为了选拔人才,提高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科手术镜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走进电脑》讲义
- 度假屋出租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药皂项目营销计划书
- 草席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DB11-T 1981-2022 线性区域通信基站基础设施设计规范
- 房屋净值贷款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含药物的护发制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便携式摄像机用防水罩产品供应链分析
- 胸罩肩带项目营销计划书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 宠物买卖合同示例
- TD/T 1012-2016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正式版)
- GB/T 43922-2024在役聚乙烯燃气管道检验与评价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附答案)
- DZ∕T 0273-2015 地质资料汇交规范(正式版)
-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套课件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阶梯治疗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牛肝菌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学校食堂炊事员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