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C1046BC771BC476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东周(BC770-BC221)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单元概述BC1046BC771BC476BC221西周春秋战国东周(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单元概述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几个突出现象)1、周王室衰微:周王室东迁以后,势力一落千丈。表现在:周王直接控制的土地减少,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2、诸侯争霸:春秋时期,诸侯为掠夺土地和人口,争当霸主,不断进行战争。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楚王问鼎)、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所谓的“春秋五霸”。3、七雄兼并:经过长期战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兼并战争更加激烈和残酷。4、阶级变动: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动:奴隶主贵族日益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成为积极进取的政治势力。他们成为这一时期改革变法的主要推动力量。5、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春秋时期,诸侯国大多进行了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商鞅等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以上现象,在本质上反映出西周所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都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奴隶制统治秩序瓦解。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单元概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必修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原理1、生产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并推广。生产力迅速发展,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生产关系的变化:铁犁牛耕促使人们在井田之外开挖出大量私田,部分诸侯国通过税制改革(如鲁国“”)承认了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
上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逐步瓦解,
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奴隶主逐步转化成新兴地主阶级,奴隶和庶民逐步转化成
。3、耕作方式的变化: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也从
转变成个体农耕。4、经济形态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
的出现和
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
的确立,以
为单位
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
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
。单元概述铁犁牛耕初税亩法律封建土地私有制农民阶级千耦其耘铁农具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基本模式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必修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原理
5.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手工业兴起。小农的
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
为主。家庭手丁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6.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1)
商业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
提高,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
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商鞅为政,奖励耕战,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是
商人经营的范围,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官营。单元概述私营家庭纺织业私营社会地位中央集权限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科技1、科学技术指南针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文学和艺术(1)《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现实主义)(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离骚》是其中的名篇,屈原运用大量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幽花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雄奇瑰丽的图画。《离骚》真挚地表达了诗人遭遇不平之后的哀愁和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以及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浪漫主义)(3)绘画艺术
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构图精到,墨线细若蚕丝。单元概述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三、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必修3和选修4)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1)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都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奴隶制统治秩序瓦解。(2)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小农经济形成,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3)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提供了舞台。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设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和崛起。
(4)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民间,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单元概述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必修3和选修4)2、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学派思想家时期主要观点代表阶级儒家孔子春秋“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奴隶主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新兴地主荀子战国“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新兴地主道家老子春秋“道”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奴隶主庄子战国相对论奴隶主法家韩非子战国法治(法术势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新兴地主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小生产者五、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社会转型,表现在:1、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兼并,分封制日益瓦解。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经济获得发展。3、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兴起。单元概述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主干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1、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
,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
、
遭到破坏。政治上的尊卑等级界限被打破。原来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诸侯争霸: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命于天子。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
,诸侯相互间进行战争。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诸侯争霸本质上反映出的是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溃。(2)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随着
的瓦解,一些诸侯国已陆续设郡县。如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3)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随着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与之密切相关的
也遭到破坏,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4)阶级地位的变动:奴隶主贵族逐渐走向没落,“士”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崛起。他们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推动了改革变法的兴起。大权旁落分封制宗法制人民王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1、商鞅变法前各国的改革及其异同点时间国家改革者主要内容作用春秋齐国管仲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经济:发展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增强了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鲁国初税亩“履亩而税,按亩收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战国魏国李悝经济:“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推行“平籴法”,保护小农经济法制:制定《法经》,加强法制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为各国改革树立了榜样楚国吴起政治: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三代以后收回爵禄;强令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取得一定成效,成为战国中的强国(成为强国)主干知识梳理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1、商鞅变法前各国的改革及其异同点主干知识梳理项目春秋改革战国变法目的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性质奴隶制度改革(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主干知识梳理2、改变了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一).时代背景:
、
和大发展。(3)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铁农具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大动荡大变革富国强兵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主干知识梳理2、改变了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二)措施(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5)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2)军事:奖励_____,实行二十等爵制。土地私有耕织度量衡军功世卿世禄制连坐法县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主干知识梳理2、改变了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三)评价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土地私有制轻罪重罚
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核心考点突破角度1:“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诸侯),诸侯立家(卿大夫称家臣),卿置侧室(众子,与正室嫡子相对),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以亲疏为别),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材料二:春秋时期,内外发生种种权力斗争……以及列国之间的兼并,都会改变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于是,不少社会的上层人物作为斗争的失败者,却下降到社会的底层。……他们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社会整体遂拥有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开展与进步。许多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孔子、孟子,都是没落的旧贵族或其子孙。
——许倬云《说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会分层情况,并指出这一时期“士”的地位。(2)据材料二,指出原有“士”阶层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1)分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为贵族阶层;庶人、工、商属于平民阶层。地位:“士”为贵族阶级中之最底层(或“士”为低级之贵族)。(2)原因:权力斗争、列国兼并、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动。影响: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或动能)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总结:“士”的变动及其原因和影响:变动:西周时期,“士”只是低级贵族,到春秋战国时,“士”日渐活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原因:权力斗争、列国兼并和社会阶层的变动(根源在于社会的变革)。影响: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或动能)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士”的变迁,而“士”的变迁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核心考点突破角度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法治的作用材料1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主要工具。——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1)据材料1,指出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中发生的变化。举例说明战国时期法律对新政治秩序的维护作用。(2)根据材料2,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变化:旧政治秩序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严重破坏;新政治秩序形成,强国对峙,法律成为新政治秩序的维护工具。
作用:秦商鞅变法确立国君控制地方官吏、以军功受爵、推行什五连坐,维护统治秩序。(或魏、楚、韩、秦等国纷纷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确立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2)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一、政治变迁的主要表现(注意和商周时期作对比掌握)1、政治制度的转变:(1)各诸侯名号的变化:从“公、侯”向“王”转变,不断加尊。(2)分封制不断瓦解,中央集权制逐步建立(从分权到集权)。(3)与宗法、礼乐制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以分文武、明职责、任免选拔的官僚制度逐渐形成。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官制到选官制,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2、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以成文法的形式发展和不断完善。它突破了旧的传统,是对贵族垄断法律特权的沉重打击,有利于社会发展,也是对西周礼制的模式的否定。3、社会阶层的分化:奴隶主贵族不断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原本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重用,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一、政治变迁的主要表现(注意和商周时期作对比掌握)二、政治变迁的原因1、经济决定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要从经济上找根源。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冲击旧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本质上就是逐步建立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2、分封制、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王室衰微、政权下移、士阶层的崛起都是推动政治变迁的具体因素。3、各诸侯国开展的变法运动一般可视为政治变迁最直接的因素。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一、政治变迁的主要表现(注意和商周时期作对比掌握)二、政治变迁的原因三、政治变迁的历史影响1、推动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封邦建国”体制崩溃,有利于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2、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萌发,官僚政治萌发。这些政治变迁为秦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打下了基础。3、政治的变迁进而又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宽松的社会氛围和人才条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习题巩固1、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一国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许倬云说:战国的社会结构,与春秋不同,已经逐渐抽去了氏族贵族的一层,剩下的只是君主和被统治者,没有中间许多阶层的逐渐分权。材料意在说明(
)A.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D.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DC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习题巩固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
B.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4、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AB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习题巩固5、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
)A.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变迁B.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C.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D.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6、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官僚制度已经建立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D、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破坏AD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思维提升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思维提升一、如何分析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1、基本思路:要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和国内国际环境等几个主要角度进行分析。2、通过分析历史背景,要从中理解改革变法的原因。而原因一般可划分为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内因和外因等。3、通过分析历史背景,还要从中掌握改革变法的条件。而条件一般可划分为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4、通过分析历史背景,还可以从中明确改革变法的目的。从改革者的阶级属性、阶级利益、阶级立场出发,理解其改革变法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思维提升二、如何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特点(一般是根据要素进行概括)1、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2、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3、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4、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5、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6、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7、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8、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9、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思维提升三、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如改革变法)的历史影响(含作用、意义)?1、先分后总法:先结合事件的内容,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军事等方面分析影响。后进行高度总结和概括。2、全面分析法: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适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3、由近及远法:即先分析事件在当时的实际效应(直接影响),再分析事件间接、长远的影响。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思维提升四、如何衡量改革变法的成败和分析其成败的原因?2、分析成败的原因要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1、衡量改革变法成败的标准:一是看改革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二看改革的积极成果是否得以维持。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思维提升五、改革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2、变法与改革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改革派每次取得进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1、政治改革应当以人为本,核心是民主,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改革中来,以社会精英和民众相结合为益。3、改革与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必须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得多数人从中获益,不能取利天下,国富民穷,否则改革不能持久。4、改革是革新派与守成派之间的激烈博击,涉及到各个集团方方面面的利益,因而很容易导致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流血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改革的业绩将永留千古,彪炳千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习题巩固材料东汉末年,豪强地主的武装兼并与混战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田无常主、民无常居”的现象不仅导致百姓饥饿,就连军队也无粮食可以充饥。此种状况致使汉朝以人口为基础,以货币纳税的税收制度形同虚设,“钱贱物贵”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扭转。204年,曹操进行税收制度改革。规定税收内容分为田租和户调。曹操下令,赋税的承担者不仅仅包括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一般豪强地主也要按照土地的多少和户口分别缴纳田租和户调,不允许有游离于税收征纳之外的优惠阶层存在,不允许豪强者转嫁税收负担。——摘编自蔡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曹操税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税制改革的特点。背景:东汉末年,北方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严重缺乏;钱贱物贵;土地兼并严重。特点:针对性强;税收与财产挂钩;平均税收负担。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BC1046BC771BC476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东周(BC770-BC221)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单元概述BC1046BC771BC476BC221西周春秋战国东周(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单元概述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几个突出现象)1、周王室衰微:周王室东迁以后,势力一落千丈。表现在:周王直接控制的土地减少,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2、诸侯争霸:春秋时期,诸侯为掠夺土地和人口,争当霸主,不断进行战争。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楚王问鼎)、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所谓的“春秋五霸”。3、七雄兼并:经过长期战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兼并战争更加激烈和残酷。4、阶级变动: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动:奴隶主贵族日益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成为积极进取的政治势力。他们成为这一时期改革变法的主要推动力量。5、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春秋时期,诸侯国大多进行了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战国时期,李悝、吴起、商鞅等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以上现象,在本质上反映出西周所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都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奴隶制统治秩序瓦解。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单元概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必修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原理1、生产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使用并推广。生产力迅速发展,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生产关系的变化:铁犁牛耕促使人们在井田之外开挖出大量私田,部分诸侯国通过税制改革(如鲁国“”)承认了土地私有,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
上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逐步瓦解,
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奴隶主逐步转化成新兴地主阶级,奴隶和庶民逐步转化成
。3、耕作方式的变化: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也从
转变成个体农耕。4、经济形态的变化:春秋战国时期,
的出现和
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伴随着
的确立,以
为单位
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
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
。单元概述铁犁牛耕初税亩法律封建土地私有制农民阶级千耦其耘铁农具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基本模式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必修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原理
5.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手工业兴起。小农的
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男耕女织”的经济模式下,家庭手工业以
为主。家庭手丁业的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有很少一部分也会进入市场。6.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1)
商业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
提高,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
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商鞅为政,奖励耕战,实施了一系列重农抑商措施。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重本抑末,一是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二是
商人经营的范围,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官营。单元概述私营家庭纺织业私营社会地位中央集权限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二、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科技1、科学技术指南针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早在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2.文学和艺术(1)《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现实主义)(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离骚》是其中的名篇,屈原运用大量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幽花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幅雄奇瑰丽的图画。《离骚》真挚地表达了诗人遭遇不平之后的哀愁和对楚国与人民的挚爱.以及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浪漫主义)(3)绘画艺术
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构图精到,墨线细若蚕丝。单元概述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三、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必修3和选修4)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1)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都遭到破坏,“礼崩乐坏”,奴隶制统治秩序瓦解。(2)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小农经济形成,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性变化。(3)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提供了舞台。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设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和崛起。
(4)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民间,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单元概述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必修3和选修4)2、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学派思想家时期主要观点代表阶级儒家孔子春秋“仁”“礼”“中庸”“有教无类”奴隶主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人性本善新兴地主荀子战国“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新兴地主道家老子春秋“道”本原、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奴隶主庄子战国相对论奴隶主法家韩非子战国法治(法术势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新兴地主墨家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小生产者五、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社会转型,表现在:1、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兼并,分封制日益瓦解。2、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趋于瓦解,封建经济获得发展。3、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私学兴起。单元概述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四、春秋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主干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1、背景:春秋时期,周天子
,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
、
遭到破坏。政治上的尊卑等级界限被打破。原来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诸侯争霸: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命于天子。为控制更多的土地和
,诸侯相互间进行战争。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不满足自己的封号,纷纷改称“”。诸侯争霸本质上反映出的是分封制、宗法制的崩溃。(2)郡县制逐步取代分封制:随着
的瓦解,一些诸侯国已陆续设郡县。如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3)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随着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与之密切相关的
也遭到破坏,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贵族政治。(4)阶级地位的变动:奴隶主贵族逐渐走向没落,“士”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崛起。他们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推动了改革变法的兴起。大权旁落分封制宗法制人民王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1、商鞅变法前各国的改革及其异同点时间国家改革者主要内容作用春秋齐国管仲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经济:发展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增强了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鲁国初税亩“履亩而税,按亩收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战国魏国李悝经济:“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推行“平籴法”,保护小农经济法制:制定《法经》,加强法制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率先强盛,为各国改革树立了榜样楚国吴起政治: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三代以后收回爵禄;强令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取得一定成效,成为战国中的强国(成为强国)主干知识梳理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1、商鞅变法前各国的改革及其异同点主干知识梳理项目春秋改革战国变法目的富国强兵,为争霸奠定基础;建立、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完成统一内容任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军事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实现中央集权;性质奴隶制度改革(在维护旧制度前提下进行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主干知识梳理2、改变了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一).时代背景:
、
和大发展。(3)军事: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
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铁农具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大动荡大变革富国强兵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主干知识梳理2、改变了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二)措施(4)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5)社会习俗: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2)军事:奖励_____,实行二十等爵制。土地私有耕织度量衡军功世卿世禄制连坐法县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主干知识梳理2、改变了秦国和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三)评价血缘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土地私有制轻罪重罚
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核心考点突破角度1:“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材料一: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诸侯),诸侯立家(卿大夫称家臣),卿置侧室(众子,与正室嫡子相对),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以亲疏为别),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材料二:春秋时期,内外发生种种权力斗争……以及列国之间的兼并,都会改变权力结构和财富分配。于是,不少社会的上层人物作为斗争的失败者,却下降到社会的底层。……他们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社会整体遂拥有了发展的能力和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开展与进步。许多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例如孔子、孟子,都是没落的旧贵族或其子孙。
——许倬云《说中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会分层情况,并指出这一时期“士”的地位。(2)据材料二,指出原有“士”阶层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1)分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为贵族阶层;庶人、工、商属于平民阶层。地位:“士”为贵族阶级中之最底层(或“士”为低级之贵族)。(2)原因:权力斗争、列国兼并、社会阶级阶层的变动。影响: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或动能)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总结:“士”的变动及其原因和影响:变动:西周时期,“士”只是低级贵族,到春秋战国时,“士”日渐活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原因:权力斗争、列国兼并和社会阶层的变动(根源在于社会的变革)。影响:提升了社会下层的质量(或动能)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推动了“士”的变迁,而“士”的变迁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核心考点突破角度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和法治的作用材料1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条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指出:“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战国时期,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主要工具。——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材料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1)据材料1,指出战国时期政治领域中发生的变化。举例说明战国时期法律对新政治秩序的维护作用。(2)根据材料2,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变化:旧政治秩序崩溃,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严重破坏;新政治秩序形成,强国对峙,法律成为新政治秩序的维护工具。
作用:秦商鞅变法确立国君控制地方官吏、以军功受爵、推行什五连坐,维护统治秩序。(或魏、楚、韩、秦等国纷纷变法废除旧贵族特权、确立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2)相同点:保留了血缘社会。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一、政治变迁的主要表现(注意和商周时期作对比掌握)1、政治制度的转变:(1)各诸侯名号的变化:从“公、侯”向“王”转变,不断加尊。(2)分封制不断瓦解,中央集权制逐步建立(从分权到集权)。(3)与宗法、礼乐制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以分文武、明职责、任免选拔的官僚制度逐渐形成。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世官制到选官制,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2、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以成文法的形式发展和不断完善。它突破了旧的传统,是对贵族垄断法律特权的沉重打击,有利于社会发展,也是对西周礼制的模式的否定。3、社会阶层的分化:奴隶主贵族不断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原本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重用,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一、政治变迁的主要表现(注意和商周时期作对比掌握)二、政治变迁的原因1、经济决定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要从经济上找根源。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冲击旧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本质上就是逐步建立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2、分封制、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王室衰微、政权下移、士阶层的崛起都是推动政治变迁的具体因素。3、各诸侯国开展的变法运动一般可视为政治变迁最直接的因素。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理性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思维提升一、政治变迁的主要表现(注意和商周时期作对比掌握)二、政治变迁的原因三、政治变迁的历史影响1、推动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大国兼并小国,“封邦建国”体制崩溃,有利于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2、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萌发,官僚政治萌发。这些政治变迁为秦统一全国后,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体制打下了基础。3、政治的变迁进而又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的繁荣,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宽松的社会氛围和人才条件。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习题巩固1、商周时期的“王”是各部落拥戴的“共主”,形成的是家一国一天下的政治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纷纷推行郡县制,并以君主直接任免官吏的方式来管理行政与地方事务。这反映了(
)A.等级制度更加森严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C.部落联盟向国家权威转变
D.血缘组织向领土国家转变2、许倬云说:战国的社会结构,与春秋不同,已经逐渐抽去了氏族贵族的一层,剩下的只是君主和被统治者,没有中间许多阶层的逐渐分权。材料意在说明(
)A.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
D.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DC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习题巩固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
B.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
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4、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
)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
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
D.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AB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第3单元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第1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迁习题巩固5、士曾经是底层贵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由武士而蜕化成了文士,他们中不少人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互相辩驳,并且成为当时推进社会变化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士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
)A.急剧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与变迁B.官学与私学界限被打破,士是文化的主要传播者C.诸侯争雄,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历史契机D.技术进步,改变了士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6、楚武王灭权国后,派人担任权县县尹,县尹向楚王直接负责,不世袭。至于郡县关系,当时有“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之说。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官僚制度已经建立B、周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强化C、郡下设县已成定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农业项目投资评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版精装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及家具配置升级方案3篇
- 贴牌生产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家庭关系修复调解合同3篇
- 劳动合同领取签收确认书
- 居民供用电合同
- 清理垃圾合同书
- 环评合同标准模板
- 2025版体育赛事活动球队赞助推广合同3篇
- 2025版汽车零部件委托加工合同范本汇编3篇
- 2024电商消费趋势年度报告-flywheel飞未-202412
- 《农机安全》课件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3
- 深圳大学《激光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人民日报】72则金句期末评语模板-每页4张
-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评价量表
- 新录用公务员服务协议书
- 电气控制与PLC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