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_第1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_第2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_第3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_第4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二十四章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四章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分野

第一节艾青第二节七月诗派第三节西南联大诗人群第四节解放区的民歌体诗与国统区的政治讽刺诗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金华人。1928年进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翌年转赴法国勤工俭学,继续学习美术绘画,同时大量阅读西方现代派诗歌作品。第一节艾青一、早期:《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最初发表在1934年5月出版的左翼文学刊物《春光》第1卷第3期上。二、成熟时期

(一)北方组诗(二)太阳组诗三、艾青诗歌的成就作为新诗史上的一位大诗人,艾青对中国新诗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继承“五四”以来的新诗的爱国主义传统,应合着时代和历史的需要,以土地意象为核心,迅速通过自己的创作实绩建立起一个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母题。一、七月诗派概貌及诗学七月诗派是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以及“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系列丛书,在艾青等人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田间、鲁藜、绿原、冀、阿垅、孙钿、天蓝、邹荻帆、杜谷、牛汉、化铁、彭燕郊、方然、贺敬之等,都是这个流派的重要诗人。第二节七月诗派二、七月派诗人(一)田间(二)邹荻帆和其他七月派诗人一、西南联大诗人群概貌抗战之前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已经形成了以上海《现代》杂志为中心的“现代”诗人群和以北平各大学师生为主体的“前线诗人”群并存的局面,前者依托于上海的近代都市文化,后者依托于北平的校园文化,共同探索着中国新诗的现代主义道路,促进了中国新诗的进步和繁荣。第三节西南联大诗人群二、西南联大诗人群诗学在大后方特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西南联大诗人群与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资源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叶芝、T.S.艾略特、里尔克、奥登等西方现代主义诗人都曾是他们借鉴和学习的对象。三、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一)冯至的《十四行集》(二)穆旦的诗(三)其他诗人的诗在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和有关文艺政策的双重作用之下,解放区、国统区诗歌分别沿着歌颂和讽刺两个基本方向并行发展。前者歌颂解放区的革命政权及其革命事业,诗体形式主要是民歌体叙事诗,代表作是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后者讽刺国统区的反动政权及其专制暴政,诗体形式主要是政治讽刺诗,影响最大的是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第四节解放区的民歌体诗与

国统区的政治讽刺诗一、解放区诗歌

(一)解放区诗歌概貌(二)《王贵与李香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