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曹刿论战2_第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曹刿论战2_第2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曹刿论战2_第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曹刿论战2_第4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曹刿论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刿论战《左传》2022/12/241曹刿论战《左传》2022/12/201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了解“之”、“其”的用法。学习重点:2022/12/242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学习重点:2022/12/202《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左传》2022/12/243《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当上国君后很想显示自己的威风,建立威信,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长勺之战”的背景2022/12/244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刿() 孚() 辙()轼()盈()靡() 玉帛()鄙()guìfúzhéshìyíngmǐbóbǐ读准下列字音:2022/12/245刿() 孚() guìfúzhéshìy听录音:2022/12/246听录音:2022/12/206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庄公将要迎战。翻译课文原文: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攻打。十年春:伐:2022/12/247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那些吃大肉的大官们会商量这件事的,你为何去参与呢?”曹刿说:“那些吃大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能深谋远虑。”(曹刿)就进宫拜见(庄公)。接见。原文:译文:深谋远虑。见:远谋:见:拜见。2022/12/248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穿得吃得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臣子)。”曹刿应答说:“这种小恩小惠并没有普及到全体百姓身上,他们不会跟从(您去拼命作战的)。”原文:译文:何以:凭借什么专:独自享用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人。以,把。2022/12/249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总是很诚实(有多少说多少)。”曹刿应答说:“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打胜仗)。”原文:译文:牺牲:加:福:牛羊等祭祀品以少报多赐福2022/12/2410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实情(来审理)。”曹刿应答说:“(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请允许我跟着去。”原文:译文:详察根据实情察:以:2022/12/2411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国的军队在长勺开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军队击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国军队大败。原文:译文:击鼓之:大败鼓:败绩:助词,无实意.2022/12/24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查看了齐军战车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敌情,然后说:“可以追赶了。”(庄公)就(命令鲁军)追击齐军。原文:译文:驰:察看。瞭望。视:望:驱车追赶2022/12/2413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庄公问曹刿(那样指挥军队)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原文:译文:夫:发语词既:已经2022/12/2414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已经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而我军士气高涨,因此战胜了他们。原文:译文:减弱。消失。那,指敌方。衰:竭:彼:旺盛。盈:2022/12/241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料,(我)害怕他们有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倒下,(知道他们是真的败了)所以这时才追击他们。原文:译文:测:伏:预测,预料埋伏2022/12/241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结构内容2022/12/2417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结构内容2022/12/2017第一段第一层:简明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迎击的打算。交代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十年春,齐师伐我。第二层:表现曹刿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和敢于负责的态度。①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鄙”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同时衬托出曹刿的远见卓识。③“远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三层:曹刿和庄公的问答。说明:获取国人的信任,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022/12/2418第一段第一层:简明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迎击的打

齐读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1)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2022/12/2419齐读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2022/12/2019(2)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2022/12/2420(2)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乡人劝阻(3)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三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2022/12/2421(3)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第二段第一层:概括交待作战的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第二层:曹刿抓紧有利时机决定击鼓进军致使齐军大败。第三层:曹刿戒骄戒躁、沉着果断,指挥鲁军取得战斗胜利。本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表现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2022/12/2422第二段第一层:概括交待作战的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202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1)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b.选择了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c.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2022/12/2423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1)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2022/12/2424(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第三段第一层:总说一句指出士兵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第二层:阐述在战斗中要善于创造“彼竭我盈”的形势,并抓住这样的机会,实施反击。①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②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第三层:阐述在战场上,即使处于有利的条件,也要善于从最坏处设想,当敌方强大时,更应如此。①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②追击开始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③“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022/12/2425第三段第一层:总说一句指出士兵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齐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了“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作战胜利的经验上来。2022/12/2426齐读第三段,思考问题:(1)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

(2)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总结得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2022/12/2427(2)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战前准备

战争经过战后总结

求信于臣求信于神

求信于民

齐人三鼓下视其辙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

不可以战

可以一战

战略鲁军一鼓

登轼望之齐师败绩

故逐齐师战场故克之

故逐之

战术内容图示2022/12/2428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求信于臣求信于神求信于民齐研究性学习问题一:课文中的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谁的篇幅多?文章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为什么?

①本文是记叙文。②里面对战争的看法好象是议论,实际上是人物的语言2022/12/2429研究性学习问题一:课文中的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谁的篇幅多?问题二: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课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庄公十年;鲁国长勺;曹刿、鲁庄公、乡人、双方军队;齐师伐我,公将战;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齐国战败。2022/12/2430问题二: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课文。时间――庄公十年;问题三: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

①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交战——评战

②曹刿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022/12/2431问题三: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①事件发展的线索:②曹刿活动的问题四: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争胜利的因素

战略因素

战术因素

论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阵地----战于长勺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2022/12/2432问题四: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问题五:2022/12/2433“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⑴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⑵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问题六:2022/12/2434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⑴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

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⑷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问题七:2022/12/2435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中心思想2022/12/2436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思考:

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这是战前的政治准备;第二段写曹刿协助鲁庄公指挥打败齐军,取得战争的胜利;第三段写打败齐军后,曹刿给鲁庄公总结经验。可见,课文是按着战前准备、战争进行、战后总结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2022/12/2437思考: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第一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

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刿的言论。如第一段中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他“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战胜的原因,把他的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本文的重点是“论”战,所以,第2段对战争的过程的叙述非常简略,只有“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八个字写战争的过程。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略写或不写。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2022/12/2438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何特色?本文紧扣“论战”来写,详写曹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2022/12/2439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运用对比手法,把鲁庄公的“鄙小结

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这是《左传》记叙某些历时不长,规模不大的战争时常用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人物的谈论,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阐述军事斗争的策略。本文就是这一类文章的代表作。它以曹刿为主,庄公为宾,通过他们对长勺之战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对抗强国的战争中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以逸待劳,把握时机、后发制人等。2022/12/2440小结本文是《左传》中的名篇,主要的记叙方式是“记言”⒈古今词义伐齐师伐我古义:今义:间又何间焉古义:今义:攻打、讨伐。砍伐。参与。中间。梳理总结2022/12/2441⒈古今词义伐齐师伐我攻打、讨伐。砍伐。参与。中间。梳理鄙肉食者鄙古义:今义:牺牲牺牲玉帛古义:今义:鄙陋,目光短浅。卑鄙。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2022/12/2442鄙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卑鄙。指猪、牛、羊等祭品。为了加弗敢加也古义:今义:信必以信古义:今义:虚夸,以少报多。增加。信实,诚实。书信。2022/12/2443加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增加。信实,诚实。书信。202狱小大之狱古义:今义:虽虽不能察古义:今义:案件。监狱。即使虽然2022/12/2444狱小大之狱案件。监狱。即使虽然2022/12/2044再再而衰古义:今义:忠忠之属也古义:今义:第二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尽力做本分的事忠诚2022/12/2445再再而衰第二次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尽力做本分的事忠诚202⒉词性活用神弗福也。公将鼓之。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鼓,名词用为动词。击鼓进军。2022/12/2446⒉词性活用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鼓,名词用为动词小惠未徧。⒊通假字“徧”同“遍”,遍及。2022/12/2447小惠未徧。⒊通假字“徧”同“遍”,遍及。2022/12/20⒋一词多义请曹刿请见。战则请从。从战则请从。民弗从也。故公问其故。故克之。请求。请让我。跟随。服从。缘故、原因。所以。2022/12/2448⒋一词多义请请求。请让我。跟随。服从。缘故、原因。所以。⒌虚词以何以战。必以分人。之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公与之乘。凭把代词,指这件事。助词“的”代词他,指曹刿。2022/12/2449⒌虚词以凭把代词,指这件事。助词“的”代词他,指曹刿。20⒍句式⑴判断句夫战,勇气也。⑵省略句再而衰。⑶倒装句何以战?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衰弱了。凭借什么作战?2022/12/2450⒍句式⑴判断句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曹刿论战《左传》2022/12/2451曹刿论战《左传》2022/12/201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2.学习课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了解“之”、“其”的用法。学习重点:2022/12/24521.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学习重点:2022/12/202《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春秋》所编。由于《春秋》记事过简,近于大事年表,一般人难以读懂,而《左传》叙事较为详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又为《春秋》作了较为详备的注释,所以后人又称《左传》为《左氏春秋》。《左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关于《左传》2022/12/2453《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当上国君后很想显示自己的威风,建立威信,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长勺之战”的背景2022/12/2454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刿() 孚() 辙()轼()盈()靡() 玉帛()鄙()guìfúzhéshìyíngmǐbóbǐ读准下列字音:2022/12/2455刿() 孚() guìfúzhéshìy听录音:2022/12/2456听录音:2022/12/206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庄公将要迎战。翻译课文原文: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攻打。十年春:伐:2022/12/2457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那些吃大肉的大官们会商量这件事的,你为何去参与呢?”曹刿说:“那些吃大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能深谋远虑。”(曹刿)就进宫拜见(庄公)。接见。原文:译文:深谋远虑。见:远谋:见:拜见。2022/12/2458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穿得吃得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臣子)。”曹刿应答说:“这种小恩小惠并没有普及到全体百姓身上,他们不会跟从(您去拼命作战的)。”原文:译文:何以:凭借什么专:独自享用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人。以,把。2022/12/2459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庄公说:“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总是很诚实(有多少说多少)。”曹刿应答说:“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打胜仗)。”原文:译文:牺牲:加:福:牛羊等祭祀品以少报多赐福2022/12/2460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实情(来审理)。”曹刿应答说:“(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办好事)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请允许我跟着去。”原文:译文:详察根据实情察:以:2022/12/2461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国的军队在长勺开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国军队击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国军队大败。原文:译文:击鼓之:大败鼓:败绩:助词,无实意.2022/12/246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庄公准备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查看了齐军战车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敌情,然后说:“可以追赶了。”(庄公)就(命令鲁军)追击齐军。原文:译文:驰:察看。瞭望。视:望:驱车追赶2022/12/2463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庄公问曹刿(那样指挥军队)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原文:译文:夫:发语词既:已经2022/12/2464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已经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而我军士气高涨,因此战胜了他们。原文:译文:减弱。消失。那,指敌方。衰:竭:彼:旺盛。盈:2022/12/246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料,(我)害怕他们有埋伏。我看到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倒下,(知道他们是真的败了)所以这时才追击他们。原文:译文:测:伏:预测,预料埋伏2022/12/2466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结构内容2022/12/2467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结构内容2022/12/2017第一段第一层:简明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迎击的打算。交代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十年春,齐师伐我。第二层:表现曹刿深谋远虑的政治远见和敢于负责的态度。①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鄙”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同时衬托出曹刿的远见卓识。③“远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第三层:曹刿和庄公的问答。说明:获取国人的信任,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022/12/2468第一段第一层:简明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庄公被迫迎击的打

齐读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1)长勺之战是什么性质的战争?对鲁国来说当时的形势如何?

长勺之战是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同自己争做国君而兴师问罪,企图吞并鲁国扩张领土的侵略战争,是大欺小、强欺弱的非正义战争。而对鲁国来说,则是抵御侵略、保卫国家的正义战争,这从“齐师伐我”一句可以体现出来。当时的形势对鲁国很不利,不仅鲁国弱小,军事力量对比悬殊,更因为当权者鲁庄公目光短浅,准备迎战,却不知凭什么去迎战。由于鲁国充满着危险,所以曹刿挺身而出,主动要与鲁庄公“论战”。2022/12/2469齐读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2022/12/2019(2)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

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2022/12/2470(2)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乡人劝阻(3)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三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2022/12/2471(3)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第二段第一层:概括交待作战的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第二层:曹刿抓紧有利时机决定击鼓进军致使齐军大败。第三层:曹刿戒骄戒躁、沉着果断,指挥鲁军取得战斗胜利。本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表现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曹刿的胸有成竹和从容不迫。证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齐师败绩、遂逐齐师。2022/12/2472第二段第一层:概括交待作战的地点和曹刿随庄公直接参战。202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1)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b.选择了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c.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2022/12/2473齐读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1)在这一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2022/12/2474(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第三段第一层:总说一句指出士兵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第二层:阐述在战斗中要善于创造“彼竭我盈”的形势,并抓住这样的机会,实施反击。①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②有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第三层:阐述在战场上,即使处于有利的条件,也要善于从最坏处设想,当敌方强大时,更应如此。①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②追击开始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③“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2022/12/2475第三段第一层:总说一句指出士兵的勇气在战斗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齐读第三段,思考问题:

(1)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争经过过渡到本段总结战胜齐军的经验的?

齐国军队被赶跑了,战争胜利了,但鲁庄公并不知道战争是怎样打胜的,这一方面再次印证了“肉食者鄙”,另一方面“公问其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上段曹刿的两次“未可”,制止了鲁庄公的瞎指挥,两次“可矣”,打败了齐军,并把齐军赶出鲁国,就鲁庄公来说自然要问个明白。这一问就自然引出曹刿对战争的总结,进一步展开“论战”,也使课文由记叙战争经过自然过渡到总结作战胜利的经验上来。2022/12/2476齐读第三段,思考问题:(1)课文是怎样由上段写战

(2)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择反击时机作了议论?你认为他总结得全面吗?

曹刿对战争胜利的总结是针对鲁庄公的疑惑而发的,鲁庄公的疑惑就是在战争中他两次要下令抢先反击进攻和追击敌人,但都被曹刿阻止了,于是曹刿有针对性的对庄公做了解释,并以此总结打胜仗的经验,这样使课文内容做到了前后呼应,发展自然。当然,曹刿的总结是不够全面的,长勺之战中鲁国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除曹刿总结的两方面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还选择了有利于鲁军反击的交战地点,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等。2022/12/2477(2)从曹刿总结战争胜利的经验内容看,为什么他仅就如何选战前准备

战争经过战后总结

求信于臣求信于神

求信于民

齐人三鼓下视其辙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

不可以战

可以一战

战略鲁军一鼓

登轼望之齐师败绩

故逐齐师战场故克之

故逐之

战术内容图示2022/12/2478战前准备战争经过战后总结求信于臣求信于神求信于民齐研究性学习问题一:课文中的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谁的篇幅多?文章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为什么?

①本文是记叙文。②里面对战争的看法好象是议论,实际上是人物的语言2022/12/2479研究性学习问题一:课文中的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谁的篇幅多?问题二: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课文。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庄公十年;鲁国长勺;曹刿、鲁庄公、乡人、双方军队;齐师伐我,公将战;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齐国战败。2022/12/2480问题二: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分析课文。时间――庄公十年;问题三: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

①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交战——评战

②曹刿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2022/12/2481问题三:理清事件的发展线索①事件发展的线索:②曹刿活动的问题四: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

战争胜利的因素

战略因素

战术因素

论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阵地----战于长勺反攻时机----彼竭我盈

追击时机----辙乱旗靡2022/12/2482问题四:围绕着“论”字,在战争的前前后后,曹刿做了什么分析“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⑵“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贸然进军。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问题五:2022/12/2483“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⑴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⑴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⑵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问题六:2022/12/2484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⑴战前三问。明白政治上取信

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⑷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问题七:2022/12/2485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论战言论,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中心思想2022/12/2486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主线,记叙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思考:

课文的三个段落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课文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公讨论战争能不能打,凭什么可以战胜敌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