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计算机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计算机发展史和微型机发展史)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计算机发展史和微型机发展史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是一种能高速地、自动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电子机器。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缘于“计算”的需要,飞机的设计、天气预报、导弹的发射、某些工程计算等许多方面都需要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计算。
1946年,由美国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英文缩写词是ENIAC,即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它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主要发明人是电气工程师普雷斯波·埃克特(J.PrespenEckert)和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勒博士(JohnW.Mauchly)。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是一3
ENIAC计算机体积庞大,占地约170平方米,总重量达30多吨,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每秒钟可做5000次加减运算。ENIAC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NIAC计算机体积庞大,占地约170平方米,总重量4图3图351.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2.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3.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4.第四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经历四个阶段(四代):1.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经历四个阶6第一代(1946~1955):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第一代(1946~1955):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7第二代(1956~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了晶体管以后,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科学计算和各种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用于工业控制。第二代(1956~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8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型化、耗电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十代计算机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小型机也蓬勃发展起来,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9第四代(1971年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所谓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在单片硅片上集成1000~2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提高了1~2个以上数量级。这时计算机发展到了微型化、耗电极少、可靠性很高的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军事工业、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空前大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除了向巨型机方向发展外,还朝着超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飞越前进。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它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第四代(1971年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计10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1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以其为核心组成了一台高级袖珍计算机。随后出现的Intel4040,是第一片通用的4位微处理器。1972年,Intel8008,8位,集成度约2000管/片,时钟频率1MHz。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11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3年~1974年,Intel8008、M6800、Rockwell6502,8位,集成度5000管/片,时钟频率2~4MHz。
这一时期,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组成微机系统的其它部件也愈来愈齐全,系统朝着提高集成度、提高功能与速度,减少组成系统所需的芯片数量的方向发展。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12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5年~1976年,Z-80,Intel8085,8位,时钟频率2~4MHz,集成度约10000管/片。出现了一系列单片机。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13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返回
1978年,Intel首次推出16位处理器8086(时钟频率达到4~8MHz),80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直接访问1MB内存单元。1979年,Intel又推出8086的姊妹芯片8088(时钟频率达到48MHz),集成度达到2万~6万管/片。它与8086不同的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地址线为20位)。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时钟频率为10MHz),该芯片仍然为16位结构,但地址总线扩展到24位,可访问16MB内存,其工作频率也较8086提高了许多。1985年,Intel又推出了32位处理器80386(时钟频率为20MHZ),该芯片的内外部数据线及地址总线都是32位,可访问4GB内存,并支持分页机制。1989年推出了80486(时钟频率为30~40MHz),集成度达到15万~50万管/片(168个脚),甚至上百万管/片,因此被称为超级微型机。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14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奔腾),Pentium的速度比80486快数倍。AMD和Cyrix推出了与Pentium兼容的处理器K5和6x86,获得了少部分的市场份额。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Pro(高能奔腾),
PentiumPro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1997年初,Intel发布了Pentium的改进型号——PentiumMMX(多能奔腾)。兼容CPU厂商在这段时间也相继推出了多款产品来与PentiumMMX竞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AMD的K6。1997年推出了PⅡ。PⅡ是对PentiumPro的改进,因为其核心结构与PentiumPro类似,但加快了16位指令的执行速度,且支持MMX指令集。1998年推出了赛扬(Celeron)PⅡ的二级缓存以及其它可以省略的东西,从而将价格降了下来。1999年又推出了开发代号为Coppermine的PⅢ,该芯片大大加强CPU在三维图像和浮点运算方面的能力。2000年3月底,Intel又推出了566MHz和600MHz的赛扬Ⅱ(也叫Coppermine-128kB)。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15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的主要特点16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的分类巨型机计算机的分类17返本节.按综合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多用于高端科研。
大型、通用、较快、较强大型机:作“客户机/服务器”的服务器 作“终端/主机”的主机
小型机: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工艺先进、使用维护简单。 工作站:介于PC与小型机之间,高分辨率、大容量内外存,图形功能较强微型计算机:小、巧、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适合普通用户。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和丰富的外部设备。运行速度较快,可供网络用户共享访问。返本节.按综合性能巨型机: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多用于高端18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CAD/CAM)过程控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9数字式测角仪数控车床医用呼吸机数字式测角仪数控车床医用呼吸机20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政府:政府无疑是最大的计算机用户。许多政府部门一直在使用计算机管理日常业务,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需求和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政务已经开始上网,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政府——电子政府家庭:计算机已经进入家庭,家庭信息化时代已逐步向人们走来。未来家庭所有的信息产品都将实现信息化,计算机在家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互式影视服务、家庭办公、联机消费、多媒体交互式教育、娱乐游戏和智能电器.未来计算机将进一步深入人们的生活,将更加适应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数字化生活可能成为未来生活的主要模式,计算机也将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政府:政府无疑是最大的计算机用户。许多政21工商是应用计算机较早的领域之一,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因为它们要靠计算机系统来维持自己的正常运转。银行业,计算机和网络的最新应用是网上银行,它使得银行可以通过Internet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务。从理论上讲,无论客户身在何处,无论何时,只要轻点鼠标,就可通过计算机享受所需要的银行服务。商业领域,零售商店不仅运用计算机管理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为经理提供最佳的决策,而且实现了电子商务,即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制造业领域,从面包到航天器的各种类型的产品都可以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设计的图形可以是三维图形,可在屏幕上自由旋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设计,清晰地展现所有独立的部件。计算机还可用于生产设备,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完全自动化。工商是应用计算机较早的领域之一,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对计算22教育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是非常机械的。通常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一道题,让学生输入或选择答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软件不仅仅是文字和图形那么简单了,还包括音乐、语音、三维动画及视频。有些软件采用真人发音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地练习语言发音。有些软件采用了仿真技术,试图在屏幕上再现现实世界的某些事物,例如让医学院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人体解剖实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使学校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还可以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体验计算机的应用,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计算机意识,有助于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远程教育。生可以在家里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回复学生为题。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建立里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授课。教育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是非常机械的。通常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23医药计算机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医院的日常事务采用计算机管理,如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各种用途的医疗设备也都由计算就自动控制。在医药领域,计算机的另一项重要用途是医学成像,他能够帮助医生清楚地看到病人体内的情况,而不会损伤病人身体。Eg:计算机断层扫描;磁振成像…远程诊疗技术:一个偏远地方的医院可能既没有先进设备有没有专家。利用远程会诊系统,一个上海的专家可以根据传来的图像和资料,对当地医院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甚至指导当地的医生完成手术。这种远程会诊系统可使病人避免长途奔波之苦,并能及时地收到来自专家的意见,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医药计算机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医院的日常事务采用计算机24娱乐
计算机游戏已经不再像早期的下棋游戏那样简单了,而是多媒体网络游戏。游戏与影视剧情融为一体。游戏通过特殊装备为玩家营造身临其境的感受计算机在电影中的主要应用是电影特技,通过巧妙的计算机合成和剪辑可制作出在现实世界无法拍摄的场景,营造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最成功的例子有《星球大战》三部曲、《侏罗纪公园》、《阿甘正传》、《宝莲灯》等。计算机在音乐领域也是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不仅可以录制、编辑、保存和播放音乐,还可以改善音乐的视听效果。可以从Internet下载高保真的音乐,甚是直接在计算机上制作数码音乐等。科研
计算机在科研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ENIAC就是为了科学研究而言研制的。现在许多实验室都用计算机监视与收集或模拟实验中的数据,随后用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进行相应处理。在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中,计算机都是不可少的工具。娱乐计算机游戏已经不再像早期的下棋游戏那25弊端电脑的用途广泛,而且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电脑也为我们带来很大的坏处。电脑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如果我们长时间上网,不让眼睛作适当的休息,这样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导致近视。它也会影响我们的学业,如果我们太过沉迷网上游戏,把学业置诸不理,学业成绩因而下降,甚至无心学习。不过,最严重的是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由于电脑实在太方便,人们只要利用互联网便能传递彼此间的讯息,甚至连通电话的时间也减少了;长此下去,这个社会就会变得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也会越来越大。我深信只要我们懂得克服自己,懂得分配时间,善用电脑,电脑将会是我们生活上的好帮手。弊端电脑的用途广泛,而且方便快捷,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电脑也26
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7巨型化
天文、军事、仿真等领域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要求计算机有更高的运算速度、更大的存储量这就需要研制功能更强的巨型计算机。(我国的大型计算机:神威、银河系列、曙光)图5巨型化图528微型化
专用微型机已经大量应用于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通用微型机已经大量进入办公室和家庭,但人们需要体积更小、更轻便、易于携带的微型机,以便出门在外或在旅途中均可使用计算机。应运而生的便携式微型机(笔记本型)和掌上型微型机正在不断涌现,迅速普及。图6Altair8800图6Altair880029网络化
将地理位置分散的计算机通过专用的电缆或通信线路互相连接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网络可以使分散的各种资源得到共享,使计算机的实际效用提高了很多。计算机联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人们常说的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就是一个通过通信线路联接、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通过因特网人们足不出户就可获取大量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亲友快捷通信进行网上贸易等等。网络化30智能化
目前的计算机已能够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因此也常称为“电脑”。但是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更多的类似人的智能,比如:能听懂人类的语言、能识别图形、会自行学习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由于电子电路的局限性,理论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人们正在研制不使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例如: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等。智能化31谢谢!Thankyouverymuch!谢谢!Thankyouverymuch!32计算机计算机33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计算机发展史和微型机发展史)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包括计算机发展史和微型机发展史34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是一种能高速地、自动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电子机器。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缘于“计算”的需要,飞机的设计、天气预报、导弹的发射、某些工程计算等许多方面都需要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计算。
1946年,由美国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英文缩写词是ENIAC,即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中文意思是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它是美国奥伯丁武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主要发明人是电气工程师普雷斯波·埃克特(J.PrespenEckert)和物理学家约翰·莫奇勒博士(JohnW.Mauchly)。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是一35
ENIAC计算机体积庞大,占地约170平方米,总重量达30多吨,使用了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174千瓦,每秒钟可做5000次加减运算。ENIAC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ENIAC计算机体积庞大,占地约170平方米,总重量36图3图3371.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2.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3.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4.第四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经历四个阶段(四代):1.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经历四个阶38第一代(1946~1955):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软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以科学计算为主。其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复杂,但它奠定了以后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第一代(1946~1955):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39第二代(1956~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明推动了计算机的发展,逻辑元件采用了晶体管以后,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耗电减少,可靠性提高,性能比第一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还出现了以批处理为主的操作系统,应用以科学计算和各种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用于工业控制。第二代(1956~1964):晶体管数字计算机
晶体管的发40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小、中规模集成电路(SSI、MSI),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型化、耗电量更少、可靠性更高,性能比第十代计算机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小型机也蓬勃发展起来,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第三代(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41第四代(1971年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和主存储器都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所谓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在单片硅片上集成1000~2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其集成度比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提高了1~2个以上数量级。这时计算机发展到了微型化、耗电极少、可靠性很高的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军事工业、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得到发展,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计算机工业的空前大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除了向巨型机方向发展外,还朝着超小型机和微型机方向飞越前进。1971年末,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硅谷应运而生,它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第四代(1971年以后):
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
计42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1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4004,以其为核心组成了一台高级袖珍计算机。随后出现的Intel4040,是第一片通用的4位微处理器。1972年,Intel8008,8位,集成度约2000管/片,时钟频率1MHz。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43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3年~1974年,Intel8008、M6800、Rockwell6502,8位,集成度5000管/片,时钟频率2~4MHz。
这一时期,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组成微机系统的其它部件也愈来愈齐全,系统朝着提高集成度、提高功能与速度,减少组成系统所需的芯片数量的方向发展。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44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75年~1976年,Z-80,Intel8085,8位,时钟频率2~4MHz,集成度约10000管/片。出现了一系列单片机。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45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返回
1978年,Intel首次推出16位处理器8086(时钟频率达到4~8MHz),8086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直接访问1MB内存单元。1979年,Intel又推出8086的姊妹芯片8088(时钟频率达到48MHz),集成度达到2万~6万管/片。它与8086不同的是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地址线为20位)。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时钟频率为10MHz),该芯片仍然为16位结构,但地址总线扩展到24位,可访问16MB内存,其工作频率也较8086提高了许多。1985年,Intel又推出了32位处理器80386(时钟频率为20MHZ),该芯片的内外部数据线及地址总线都是32位,可访问4GB内存,并支持分页机制。1989年推出了80486(时钟频率为30~40MHz),集成度达到15万~50万管/片(168个脚),甚至上百万管/片,因此被称为超级微型机。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46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计高级袖珍计算器设计了第一台微机Intel4004以CPU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线索,介绍微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主要以Intel公司的CPU为主线。
第一代:4位及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高、中档8位微处理器第四代:16及低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高档32位微处理器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Pentium(奔腾),Pentium的速度比80486快数倍。AMD和Cyrix推出了与Pentium兼容的处理器K5和6x86,获得了少部分的市场份额。1996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Pro(高能奔腾),
PentiumPro的性能有了质的飞跃。1997年初,Intel发布了Pentium的改进型号——PentiumMMX(多能奔腾)。兼容CPU厂商在这段时间也相继推出了多款产品来与PentiumMMX竞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AMD的K6。1997年推出了PⅡ。PⅡ是对PentiumPro的改进,因为其核心结构与PentiumPro类似,但加快了16位指令的执行速度,且支持MMX指令集。1998年推出了赛扬(Celeron)PⅡ的二级缓存以及其它可以省略的东西,从而将价格降了下来。1999年又推出了开发代号为Coppermine的PⅢ,该芯片大大加强CPU在三维图像和浮点运算方面的能力。2000年3月底,Intel又推出了566MHz和600MHz的赛扬Ⅱ(也叫Coppermine-128kB)。2微机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为了设47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机的主要特点48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计算机的分类巨型机计算机的分类49返本节.按综合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多用于高端科研。
大型、通用、较快、较强大型机:作“客户机/服务器”的服务器 作“终端/主机”的主机
小型机:规模小,结构简单,设计试制周期短工艺先进、使用维护简单。 工作站:介于PC与小型机之间,高分辨率、大容量内外存,图形功能较强微型计算机:小、巧、轻、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适合普通用户。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和丰富的外部设备。运行速度较快,可供网络用户共享访问。返本节.按综合性能巨型机:速度最快、处理能力最强,多用于高端50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CAD/CAM)过程控制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计算机的应用领域51数字式测角仪数控车床医用呼吸机数字式测角仪数控车床医用呼吸机52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政府:政府无疑是最大的计算机用户。许多政府部门一直在使用计算机管理日常业务,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实现需求和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政务已经开始上网,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政府——电子政府家庭:计算机已经进入家庭,家庭信息化时代已逐步向人们走来。未来家庭所有的信息产品都将实现信息化,计算机在家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交互式影视服务、家庭办公、联机消费、多媒体交互式教育、娱乐游戏和智能电器.未来计算机将进一步深入人们的生活,将更加适应人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数字化生活可能成为未来生活的主要模式,计算机也将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政府:政府无疑是最大的计算机用户。许多政53工商是应用计算机较早的领域之一,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因为它们要靠计算机系统来维持自己的正常运转。银行业,计算机和网络的最新应用是网上银行,它使得银行可以通过Internet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务。从理论上讲,无论客户身在何处,无论何时,只要轻点鼠标,就可通过计算机享受所需要的银行服务。商业领域,零售商店不仅运用计算机管理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为经理提供最佳的决策,而且实现了电子商务,即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商务活动。制造业领域,从面包到航天器的各种类型的产品都可以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设计的图形可以是三维图形,可在屏幕上自由旋转,从不同的角度表现设计,清晰地展现所有独立的部件。计算机还可用于生产设备,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完全自动化。工商是应用计算机较早的领域之一,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公司都对计算54教育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是非常机械的。通常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一道题,让学生输入或选择答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软件不仅仅是文字和图形那么简单了,还包括音乐、语音、三维动画及视频。有些软件采用真人发音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投入地练习语言发音。有些软件采用了仿真技术,试图在屏幕上再现现实世界的某些事物,例如让医学院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人体解剖实验。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不仅使学校教育发生了根本变化,还可以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体验计算机的应用,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计算机意识,有助于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得到另一个重要应用是远程教育。生可以在家里向教师提问,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回复学生为题。目前,许多大学生都建立里网络学院,开展远程授课。教育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是非常机械的。通常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55医药计算机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非常普遍。医院的日常事务采用计算机管理,如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各种用途的医疗设备也都由计算就自动控制。在医药领域,计算机的另一项重要用途是医学成像,他能够帮助医生清楚地看到病人体内的情况,而不会损伤病人身体。Eg:计算机断层扫描;磁振成像…远程诊疗技术:一个偏远地方的医院可能既没有先进设备有没有专家。利用远程会诊系统,一个上海的专家可以根据传来的图像和资料,对当地医院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甚至指导当地的医生完成手术。这种远程会诊系统可使病人避免长途奔波之苦,并能及时地收到来自专家的意见,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医药计算机在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综合案例分析题实战解析与习题集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抽样调查方法与抽样调查数据挖掘应用案例试题
- 2025现代外国语高级中学变压器设备采购及安装合同
- 中央音乐学院《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创业创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美术学院《大数据分析的数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锅炉原理及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星海音乐学院《世界纪录片史话》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新华学院《树木分子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网络应用系统程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全国统一卷试题及答案
- 矿石采购合同范本
- 2024年甘肃省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龙江森工集团权属林业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701-800题)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DeepSeek+AI组合精准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实战 课件 (图片版)
- 《哈哈镜笑哈哈》名师课件2022
- 2025年纤维检验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传统皮影戏在小学艺术教育的应用与创新实践
- 2025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