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及防治技术课件_第1页
茶树虫害及防治技术课件_第2页
茶树虫害及防治技术课件_第3页
茶树虫害及防治技术课件_第4页
茶树虫害及防治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07/201

茶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2008/07/201茶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2008/07/2021.茶园科学用药技术

⒈茶园用药的特点(1)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经济作物,全年要求分批多次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采摘一次。所以要求所用化学农药的残留期要短,一般为7~10天。(2)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用时直接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的农药残留成份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而且农药的残留、异味等可能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所以必须科学用药。

2008/07/2021.茶园科学用药技术2008/07/2032.科学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如防治茶小绿叶蝉应选用具强烈触杀性,具有一定内吸性的农药如巴丹;防治螨类应选择广谱性杀螨剂如哒螨酮等;防治鳞翅目害虫应选择具有强烈触杀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2)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为了保证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3)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预测并提出病虫的防治适期,如茶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茶毛虫、茶黑毒蛾宜在三龄幼虫期前,蚧类、黑刺粉虱宜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

2008/07/2032.科学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正2008/07/204(4)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多次使用,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实行农药的轮用、混用,不仅能起兼治或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若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则效果更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用巴丹与白僵菌871菌粉混用,防治茶毛虫用低浓度敌敌畏农药与茶毛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茶黑刺粉虱用扑虱蚜与韦伯虫座孢菌粉混用等。(5)保证喷药质量:①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大浓度,反之则小些,一般亩用药液量在50~70公斤。②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二次稀释法”,如配制1000倍液,应先配成50倍“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的水配至1000倍。③注意用药的均匀周到:叶蝉、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背为害,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6)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三氯杀螨醇、甲胺磷、水胺硫磷、六六六、DDT等在茶园使用。

2008/07/204(4)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2008/07/2053.茶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2008/07/2053.茶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2008/07/206⒈茶小绿叶蝉

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为害盛期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为害盛期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2008/07/206⒈茶小绿叶蝉2008/07/2072008/07/2072008/07/208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为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2.5%上星1500--2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喷洒2.5%联苯菊酯2000--2500倍,2008/07/208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2008/07/209⒉茶叶螨类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在我省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和侧多食跗线螨。一些茶农目前仍使用已在茶园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含6%~10%DDT)防治,导致部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已严重影响我省茶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的声誉,务必引起广大茶农的高度重视。

2008/07/209⒉茶叶螨类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2008/07/20102008/07/20102008/07/2011(1)茶橙瘿螨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为害轻。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2008/07/2011(1)茶橙瘿螨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2008/07/2012(2)茶跗线螨

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为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为严重。

2008/07/2012(2)茶跗线螨

又名侧多食跗线2008/07/2013(3)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该螨年发生10代左右,主要以雌成螨群集在土下1~6厘米茶树根颈部越冬,少数在叶背、腋芽及落叶中越冬。茶园中多数为雌螨,行孤雌生殖,主要栖息叶背为害。全年以7~9份高温干旱季节为害严重。

2008/07/2013(3)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2008/07/2014(4)咖啡小瓜螨该螨以成若螨吸食为害成叶,被害叶局部变红,后呈暗红色斑,失去光泽。露水未干时叶面上可见一层细蛛丝,螨数多处手捏即见指染血迹小红点,细看叶上有红色虫体爬动,螨体附近有许多白色蜕皮壳和卵壳。

年发生10~20代,世代重叠。多栖息叶面为害,卵散产于叶正面且以主、侧脉两侧及凹陷处为多。旱期、秋冬季为害严重。

2008/07/2014(4)咖啡小瓜螨该螨以成若螨吸食为害2008/07/2015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3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5%联苯菊酯2000—2500倍液,或者15%哒螨灵EC1500-2000倍.2008/07/2015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2008/07/2016⒊黑刺粉虱

在我省局部茶区为害严重。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

该虫年发生四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次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成虫产卵于叶背,初孵若虫爬后,即固定吸汁为害。

2008/07/2016⒊黑刺粉虱

在我省局部茶区为2008/07/20172008/07/20172008/07/20182008/07/20182008/07/20192008/07/20192008/07/2020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②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每平方米5~10枝。③化学防治:联苯菊酯与吡虫啉系列混用!

2008/07/2020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2008/07/2021⒋吹绵蚧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成叶或老叶背面吸汁为害,被害叶面有黄褐色褪绿斑,严重时造成落叶,影响树势。

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skell,属同翅目,珠蚧科。为害黄杨、柑橘、蔷薇、月季、海桐、牡丹、冬青、石榴、无花果、木瓜、梅花、含笑等多种观赏植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植株枝梢及叶背吸汁为害,可使树势衰弱,枝梢枯死,其排泄物能诱致煤污病,使全株枝叶发黑,严重影响生长和观赏。

2008/07/2021⒋吹绵蚧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成叶或老2008/07/20222008/07/20222008/07/20232008/07/20232008/07/2024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4-7毫米,椭圆形,橘红色。腹面扁平,背面突起,身上密生灰黑色细长毛,虫体外分泌有白色蜡质物,覆盖整个身体。雌虫成熟后,腹部末端产生一条长白色卵囊,内有大量的卵粒。雄成虫体长约3毫米,橘红色,头三角形,触角上长有很多黄色细毛,前翅狭长,黑色、腹末有二丛长毛。卵长椭圆形,长约0.6毫米,橘红色。发生规律

1年发生2-3代,以雌成虫或若虫越冬。发生极不规律,全年均可发现成虫和若虫,一般在6-10月间若虫发生较多。1头头雌虫能产卵数百粒。初孵若虫多数固着于叶片上吸汁为害,成长后逐渐迁往枝梢,虫多时主干上也成丛寄生。该虫有雌、雄同体现象。蔽荫处发生严重。防治方法①结合修枝适当剪除虫枝,以减少虫口密度②创造通风透光的栽培环境,抑制其蔓延和繁殖。③在若虫孵化盛期,以杀扑磷,毒死蜱,噻嗪酮等杀虫剂1000-2000倍液喷杀l-2次。

2008/07/2024形态特征2008/07/2025⒌茶丽纹象甲2008/07/2025⒌茶丽纹象甲2008/07/2026又名茶小黑象鼻虫,分布全省各茶区。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5~6月间为成虫为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2008/07/2026又名茶小黑象鼻虫,分布全省各茶区。幼2008/07/2027防治方法:①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②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③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亩用菌粉1~2公斤拌细土施于土面。④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2.5%联苯菊酯或1000--1500倍地面喷雾,同时用2000-2500倍叶面喷雾.

2008/07/2027防治方法:①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2008/07/2028⒍茶毛虫2008/07/2028⒍茶毛虫2008/07/20292008/07/20292008/07/2030又名茶黄毒蛾,群众称“茶辣”、“吊丝虫”,“刺毛辣”。虫体毛丝有毒,皮肤触及痛痒红肿,影响妇女采茶。幼虫咬食叶片,数量大时可把整片茶园吃光,仅剩秃枝,损伤树势,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幼虫黄褐色,腹背有8对较大的绒球状毛瘤,上簇生黄色毒毛。成虫产卵在中下部老叶背面,卵块上覆有黄色绒毛。

平地茶园年发生四代,为害盛期在四、六、八和十月,高山茶园年发生三代,为害盛期在五、七和九月。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幼虫群集为害,一般有六龄。老熟幼虫迁至根际落叶下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2008/07/2030又名茶黄毒蛾,群众称“茶辣”、“吊丝2008/07/2031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是越冬卵),并保护利用卵寄生蜂。②化蛹盛期结合中耕培土,耕杀虫蛹。③生物防治:每亩用茶毛虫病毒虫尸100~200头加水100斤喷雾或与敌敌畏2000~3000倍混用。④化学防治:于幼虫三龄期前喷1.0%甲维盐2000--2500倍。

2008/07/2031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2008/07/2032⒎油桐尺蠖(大尺蠖)2008/07/2032⒎油桐尺蠖(大尺蠖)2008/07/2033群众俗称“那虫”、“曲曲虫”,分布各茶区,在油桐与茶相邻或混合的茶园为害严重。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常将叶片、嫩茎全部吃光,使整片茶园光秃。老熟幼虫体长可达60~70毫米,有深褐、灰绿、青绿色,头顶中央凹陷,前胸背面有两个小突起,腹足两对。

2008/07/2033群众俗称“那虫”、“曲曲虫”,分布各2008/07/20342008/07/20342008/07/2035年发生3代,以蛹在根际表土中越冬。幼虫盛期常在五至六月、七至八月、九至十月。成虫有趋光性,幼虫有拟态,受惊即落地假死或作短距离飞行。每雌产卵3000~7000粒,卵成堆产于茶园周围树木的皮层缝隙内或茶丛枝桠间。初孵幼虫借爬行或风力分散传播,老熟幼虫入土3~4厘米造一土室化蛹。防治方法:①蛹期结合耕作培土杀蛹,数量多时可人工在为害树下土中挖蛹。②利用成虫趋光性灯光诱杀。③刮除枝桠间或附近树木内的卵块。④于幼虫三龄前期喷上星2000--2500倍。

2008/07/2035年发生3代,以蛹在根际表土中越冬。幼2008/07/2036⒏茶卷叶蛾

群众俗语称“包叶虫”、“卷心虫”,幼虫卷结嫩梢新叶或将数张叶片粘结成苞,多达4—10叶,幼虫潜伏其中取食为害。严重时大大降低茶叶品质和产量,该虫年发生6代,以老熟幼虫在虫苞中越冬。各代幼虫始见期常在3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世代重叠发生,幼虫共六龄。成虫有趋光性,卵呈块多产在叶面。

防治方法:①随手摘除卵块、虫苞,并注意保护寄生蜂。②灯光诱杀成虫。③掌握1、2龄幼虫期喷药防治。可选用25%喹硫磷8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

2008/07/2036⒏茶卷叶蛾

群众俗语称“包叶虫2008/07/2037茶二叉蚜成、若虫刺吸嫩梢、嫩叶汁液,被害叶多皱缩卷曲,严重时新梢不能抽出引起落果。排泄蜜露致煤污病发生。

2008/07/2037茶二叉蚜成、若虫刺吸嫩梢、嫩叶2008/07/20382008/07/20382008/07/2039生活习性云南年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2月下旬气温达4℃以上时,开始孵化,3月上旬进入盛孵期,以后孤雌胎生,一代代繁衍下去,4月下旬一5月中旬出现高峰,夏季虫少,9月底至10月中旬虫口又复上升,11月中旬末代出现两性蚜,开始交配、产卵越冬。该蚜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面或嫩茎上,尤其是芽下1—2叶处虫口最多,早春茶蚜多在茶丛中部和下部嫩叶上,春季向上部芽梢处转移,夏天又返回下部,秋季再次定居在芽梢处为害,当芽梢处虫口密度很大或气候异常时,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到新的芽梢上繁殖为害,5月上旬、中旬,第4、5代有翅蚜所占比例较大,有翅蚜迁飞扩展喜在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黄昏时进行。每只无翅成蚜可产仔蚜35—45头,每个有翅成蚜产仔蚜18—30头,性蚜每雌产卵4—10粒。适温少雨条件下有利该虫发生。2008/07/2039生活习性云南年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2008/07/2040防治方法(1)及时多次分批采茶,秋季适当迟封园,减少茶蚜食料,抑制蚜害。(2)个别发生数量多、虫口密度大的茶嫩梢,可人工采除,防止茶蚜蔓延。(3)化学防治喷联苯菊酯和吡虫啉、啶虫脒类农药混合防治.2008/07/2040防治方法(1)及时多次分批采茶,秋季2008/07/2041

茶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2008/07/201茶树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2008/07/20421.茶园科学用药技术

⒈茶园用药的特点(1)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经济作物,全年要求分批多次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采摘一次。所以要求所用化学农药的残留期要短,一般为7~10天。(2)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直接加工成茶;成茶饮用时直接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的农药残留成份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而且农药的残留、异味等可能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所以必须科学用药。

2008/07/2021.茶园科学用药技术2008/07/20432.科学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正确选择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正确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如防治茶小绿叶蝉应选用具强烈触杀性,具有一定内吸性的农药如巴丹;防治螨类应选择广谱性杀螨剂如哒螨酮等;防治鳞翅目害虫应选择具有强烈触杀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2)严格执行农药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为了保证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残留标准和安全间隔期。(3)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预测并提出病虫的防治适期,如茶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茶毛虫、茶黑毒蛾宜在三龄幼虫期前,蚧类、黑刺粉虱宜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药,病害应掌握在发病初期用药。

2008/07/2032.科学用药的主要技术措施

(1)正2008/07/2044(4)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多次使用,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实行农药的轮用、混用,不仅能起兼治或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若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则效果更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用巴丹与白僵菌871菌粉混用,防治茶毛虫用低浓度敌敌畏农药与茶毛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茶黑刺粉虱用扑虱蚜与韦伯虫座孢菌粉混用等。(5)保证喷药质量:①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大浓度,反之则小些,一般亩用药液量在50~70公斤。②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二次稀释法”,如配制1000倍液,应先配成50倍“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的水配至1000倍。③注意用药的均匀周到:叶蝉、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背为害,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6)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三氯杀螨醇、甲胺磷、水胺硫磷、六六六、DDT等在茶园使用。

2008/07/204(4)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2008/07/20453.茶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2008/07/2053.茶树主要害虫及其防治:2008/07/2046⒈茶小绿叶蝉

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致使茶树生长受阻,被害芽叶卷曲、硬化,叶尖、叶缘红褐焦枯。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为害盛期5~6月及9~10月;高山茶区年发生8~9代,为害盛期7~9月。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2008/07/206⒈茶小绿叶蝉2008/07/20472008/07/2072008/07/2048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草,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减轻为害。(2)发生严重茶园,越冬虫口基数大,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喷洒2.5%上星1500--2000倍,以消灭越冬虫源。(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喷洒2.5%联苯菊酯2000--2500倍,2008/07/208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清除园间杂2008/07/2049⒉茶叶螨类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在我省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瓜螨和侧多食跗线螨。一些茶农目前仍使用已在茶园禁用的三氯杀螨醇(含6%~10%DDT)防治,导致部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已严重影响我省茶叶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上的声誉,务必引起广大茶农的高度重视。

2008/07/209⒉茶叶螨类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2008/07/20502008/07/20102008/07/2051(1)茶橙瘿螨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主脉变红褐色,失去光泽,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芽叶萎缩。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似胡萝卜形,体前端有足两对,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该虫年发生20多代,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高温、干旱、雨期长的环境,茶园虫数少,为害轻。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第一次在5~6月,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2008/07/2011(1)茶橙瘿螨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2008/07/2052(2)茶跗线螨

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为害,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硬化增厚,叶尖扭曲畸形,芽叶萎缩。该螨年发生20~30代,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鳞片、叶柄、缝穴及杂草上越冬。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一般夏秋茶发生较为严重。

2008/07/2012(2)茶跗线螨

又名侧多食跗线2008/07/2053(3)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致使叶片失去光泽,叶背常有紫色斑块,主脉及叶柄变褐,后期霉烂,引起大量落叶。该螨年发生10代左右,主要以雌成螨群集在土下1~6厘米茶树根颈部越冬,少数在叶背、腋芽及落叶中越冬。茶园中多数为雌螨,行孤雌生殖,主要栖息叶背为害。全年以7~9份高温干旱季节为害严重。

2008/07/2013(3)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2008/07/2054(4)咖啡小瓜螨该螨以成若螨吸食为害成叶,被害叶局部变红,后呈暗红色斑,失去光泽。露水未干时叶面上可见一层细蛛丝,螨数多处手捏即见指染血迹小红点,细看叶上有红色虫体爬动,螨体附近有许多白色蜕皮壳和卵壳。

年发生10~20代,世代重叠。多栖息叶面为害,卵散产于叶正面且以主、侧脉两侧及凹陷处为多。旱期、秋冬季为害严重。

2008/07/2014(4)咖啡小瓜螨该螨以成若螨吸食为害2008/07/2055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3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虫口基数。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可减少虫口数。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5%联苯菊酯2000—2500倍液,或者15%哒螨灵EC1500-2000倍.2008/07/2015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于11月下旬2008/07/2056⒊黑刺粉虱

在我省局部茶区为害严重。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发生。被害枝叶发黑,严重时大量落叶,致使树势衰弱,影响茶叶产质量。

该虫年发生四代,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次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羽化。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成虫产卵于叶背,初孵若虫爬后,即固定吸汁为害。

2008/07/2016⒊黑刺粉虱

在我省局部茶区为2008/07/20572008/07/20172008/07/20582008/07/20182008/07/20592008/07/20192008/07/2060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其发生。②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每平方米5~10枝。③化学防治:联苯菊酯与吡虫啉系列混用!

2008/07/2020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2008/07/2061⒋吹绵蚧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成叶或老叶背面吸汁为害,被害叶面有黄褐色褪绿斑,严重时造成落叶,影响树势。

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skell,属同翅目,珠蚧科。为害黄杨、柑橘、蔷薇、月季、海桐、牡丹、冬青、石榴、无花果、木瓜、梅花、含笑等多种观赏植物。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植株枝梢及叶背吸汁为害,可使树势衰弱,枝梢枯死,其排泄物能诱致煤污病,使全株枝叶发黑,严重影响生长和观赏。

2008/07/2021⒋吹绵蚧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在成叶或老2008/07/20622008/07/20222008/07/20632008/07/20232008/07/2064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4-7毫米,椭圆形,橘红色。腹面扁平,背面突起,身上密生灰黑色细长毛,虫体外分泌有白色蜡质物,覆盖整个身体。雌虫成熟后,腹部末端产生一条长白色卵囊,内有大量的卵粒。雄成虫体长约3毫米,橘红色,头三角形,触角上长有很多黄色细毛,前翅狭长,黑色、腹末有二丛长毛。卵长椭圆形,长约0.6毫米,橘红色。发生规律

1年发生2-3代,以雌成虫或若虫越冬。发生极不规律,全年均可发现成虫和若虫,一般在6-10月间若虫发生较多。1头头雌虫能产卵数百粒。初孵若虫多数固着于叶片上吸汁为害,成长后逐渐迁往枝梢,虫多时主干上也成丛寄生。该虫有雌、雄同体现象。蔽荫处发生严重。防治方法①结合修枝适当剪除虫枝,以减少虫口密度②创造通风透光的栽培环境,抑制其蔓延和繁殖。③在若虫孵化盛期,以杀扑磷,毒死蜱,噻嗪酮等杀虫剂1000-2000倍液喷杀l-2次。

2008/07/2024形态特征2008/07/2065⒌茶丽纹象甲2008/07/2025⒌茶丽纹象甲2008/07/2066又名茶小黑象鼻虫,分布全省各茶区。幼虫在土中食须根,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5~6月间为成虫为害盛期。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2008/07/2026又名茶小黑象鼻虫,分布全省各茶区。幼2008/07/2067防治方法:①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②利用成虫假死性,地面铺塑料薄膜,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③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亩用菌粉1~2公斤拌细土施于土面。④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2.5%联苯菊酯或1000--1500倍地面喷雾,同时用2000-2500倍叶面喷雾.

2008/07/2027防治方法:①耕翻松土,可杀除幼虫和蛹2008/07/2068⒍茶毛虫2008/07/2028⒍茶毛虫2008/07/20692008/07/20292008/07/2070又名茶黄毒蛾,群众称“茶辣”、“吊丝虫”,“刺毛辣”。虫体毛丝有毒,皮肤触及痛痒红肿,影响妇女采茶。幼虫咬食叶片,数量大时可把整片茶园吃光,仅剩秃枝,损伤树势,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幼虫黄褐色,腹背有8对较大的绒球状毛瘤,上簇生黄色毒毛。成虫产卵在中下部老叶背面,卵块上覆有黄色绒毛。

平地茶园年发生四代,为害盛期在四、六、八和十月,高山茶园年发生三代,为害盛期在五、七和九月。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幼虫群集为害,一般有六龄。老熟幼虫迁至根际落叶下结茧化蛹,成虫有趋光性。

2008/07/2030又名茶黄毒蛾,群众称“茶辣”、“吊丝2008/07/2071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是越冬卵),并保护利用卵寄生蜂。②化蛹盛期结合中耕培土,耕杀虫蛹。③生物防治:每亩用茶毛虫病毒虫尸100~200头加水100斤喷雾或与敌敌畏2000~3000倍混用。④化学防治:于幼虫三龄期前喷1.0%甲维盐2000--2500倍。

2008/07/2031防治方法:①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特别2008/07/2072⒎油桐尺蠖(大尺蠖)2008/07/2032⒎油桐尺蠖(大尺蠖)2008/07/2073群众俗称“那虫”、“曲曲虫”,分布各茶区,在油桐与茶相邻或混合的茶园为害严重。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常将叶片、嫩茎全部吃光,使整片茶园光秃。老熟幼虫体长可达60~70毫米,有深褐、灰绿、青绿色,头顶中央凹陷,前胸背面有两个小突起,腹足两对。

2008/07/2033群众俗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