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_第1页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_第2页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_第3页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_第4页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浅谈xxxx的朦胧xx李商隐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蕴、华美的词藻登上了唐代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尤其是以“无题”为代表的爱情诗,形象美丽、深情绵邈、意蕴含蓄,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广为后人传诵。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这些表现缠绵爱情、倾吐相思苦痛的作品,表现了他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蕴深远,含蓄委婉,加上忧郁的感情基调、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词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朦胧”作为一种创作风格,表现在内涵的丰富性和主题的不确定性上,它包含了纷繁瑰丽的意象、变化跳跃的结构和浓丽华美的语言等方面,由此创造出朦胧迷人的意境,来表现心灵深处的情绪与感受,打动读者。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创作上也具有这种朦胧美。一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内涵的丰富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上。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以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这些“无题”诗,完全摆脱了题目对解读作品内涵的束缚,隐匿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没有原因,没有时间、地点和具体主人公的情况下,让读者在朦胧含蓄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受力和联想力,通过自己的体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情节,从而获得审美感受。例如他的《无题》(凤尾香罗)一诗:xxxx薄几重,xx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音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柳,何处 xx待好风。这是一首爱情诗无疑,但对首联两句的诠释却可以把它理解为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怀恋思绪。“凤尾香罗薄几重 ,碧文圆顶夜深缝 ”既可以说是男主人公遥想所爱女孩深夜赶缝罗帐,通过这一情景深化相思之意,也可以设想成女子回忆往昔的情景,而叹惋此时此地的落寞之感。由此,我们既可将尾联“斑骓只系垂杨柳,何处西南待好风 ”理解为男主人公在相会地点徘徊良久,苦苦地等待“断无消息 ”的情人,也可以看成是痴情女子企盼所爱之人快快跨上斑骓马,迎着西南风好来与她相见。所以钱谦益说:“义山《无题》诸作,春女读之而哀,秋士读之而悲。”又如《锦瑟》一诗,历来被诗评家称为难解的诗迷。这首诗由凄美哀伤的锦瑟发兴,引起诗人思华年之往事,然后展现了庄周梦蝶、杜鹃啼春、沧海泪珠、蓝田玉烟等一幅幅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画面,如痴如醉,似梦似幻。最后,美好的幻景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归结为一片迷离怅惘之情。诗篇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们读后似懂非懂,好像理解诗人的含义,又好象头脑一片迷茫。难怪关于这首诗历来众说纷纭:有离别说,爱情说,悼亡说,自伤身世说,政治寓意说,咏物说,等等。真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二李尚隐爱情诗的朦胧美,表现在通过各种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一个浑然完整的朦胧意象。诗人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熔铸成一个个美丽的、动人的、有时又是超现实的意象,在读者心中引发丰富的联想,从而构筑起一种奇特的审美意境。如他的《无题四首》之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xx丝xx回。xx窥帘韩掾少,xx留枕 xx。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首诗所表现的是幽锁深闺的女子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以及梦想幻灭时的悲哀和痛苦。但诗中不仅没有写任何具体的事情,而且除了最后一联,没有任何直接的抒情。作者只是写了一连串优美的物象,从而构成了一种富于暗示性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幽深神奇的艺术境界。东风细雨、莲塘轻雷,这些意象都似乎与爱情有关,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而金蟾、玉虎更是一种深隐的暗示,是以意象的色彩而给我们一种感情的意向。它不是向我们诉说着什么,而只是引发着我们对美好爱情的联想。总之,这首诗中的种种美好而奇特的意象,意义不在于叙述或简单地抒情,而是在为自己的心灵世界寻找一种直接的物化形式。又如他的《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xx梦迷蝴蝶,xx春心 xxxx。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是李商隐晚年的作品,诗的开头,是以对锦瑟的描写,引出自己哀伤的人生回顾,从而创造出一系列幽怨凄美的意象,直接诉清读者的心灵。诗的颔、颈两联创造了四个优美可感的意象:庄生与蝴蝶的嬗变、杜鹃为望帝的寄托、月下晶莹的珠光和氤氲缥缈的玉山,这些意象似乎都蕴含着诗人的一种愁苦、孤寂的情愫和希望破灭的凄怆。尾联“此情”二句与首联的“思年华”相呼应,提挈全篇,既是对全诗的总结,又进一步表达了他怅然若失的感触,也是对自己一生的诗意概括。总之,《锦瑟》这首诗既没有具体地叙述往事,也没有直接的抒情,而是创造出一系列幽怨凄美的形象,以此直接诉清读者的心灵。诗人着重提取了回味身世时的种种情绪体验,把它们熔铸于一个个表面不相连属的审美意象之中,其间可能包含有年华消逝的感怆,理想幻灭的悲哀,国运沦替的忧愤,爱情生活的隐痛以及漫长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遗恨。这一切,一并交织成这样一支和谐而多美的奏鸣曲,拨动着人的心弦。三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还表现在通过创造优美的意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韵味无穷。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失落感伤的情绪,一旦牵惹上所爱之人,不管是求之不得的企盼,还是久别难逢的怀恋,作者都将它置于一种朦胧、绝美的境界之中,通过各种可感的物象,渲染以飘忽朦胧的声色,是作品的感情色彩更加浓郁,主题表现的更为深切。如:《无题》(来是空言)表达了对一位远隔天涯的女子的痛苦思念。诗人在梦中与恋人失之交臂,醒来之后便陷入无尽的怅惘之中。痛楚的呼唤已无济于事,于是提笔急书,寄情文字,却发现纸上竟是些淡淡的泪迹。待到急迫的心情平息下来,诗人借着残烛的余光,遥思独居闺房的恋人,描画出迷人的场景,“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烛光半笼于翡翠与金丝的烛帷之中,光焰黯淡而柔和,由麝香薰过的芙蓉帐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给华丽的景物蒙上了一层朦胧色彩,整个室内充满了令人沉迷消魂的韵味,具有一种幻想的审美效应。由此烘托出两地相思者的寂寞与凄凉的心绪。李商隐诗中的意境,大都是幻化而来,境奇尔意深。《重过圣女祠》中的三、四句“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蒙蒙的细雨无声地洒在瓦上,高悬的旗帜在轻风中似垂似扬,写得极其飘忽轻灵 .朦胧迷离,将读者置于幻境之中,被称为“有不尽之意”(吕本中《紫薇诗话》)。有些意境与情境完美融合,达到了睹物伤神的程度,《春雨》中“红楼隔雨相望冷 ”一句把小楼暗红的颜色和雨的抑郁色彩凝结一处,再加上一个“冷”,令读者联想到,主人公瑟缩着身子,在凄风冷雨中苦苦相望。而雨中的红楼又显得虚无缥缈好像是梦中的景象。意境的创造是一首抒情诗的关键所在,它有着融情于境的美好氛围,也蕴含了以境唤情的深远寓意,李商隐的爱情诗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四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还表现在成功地运用比兴、典故和象征手法为作品增添扑朔迷离之美。比兴、象征手法是我国古代诗歌具有的创作手法,能够起到生动形象又含蓄隐晦地表达主题的作用。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用生动形象地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泪化作了光明。这是何等生动的比喻,令人读后思绪萦绕,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丝”字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见之情。“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李商隐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比兴中兼用象征。如《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雨)中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句,彩凤比翼双飞,象征美满的爱情,用“身无彩凤双飞翼 ”来暗喻爱情的阻隔,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 ”来比喻相爱的双方心灵的相通。犀牛角在古代被视为灵异之物,特别是它中央有一道贯通上下的白线,更增添了神话色彩。诗人正是从这一点展开想象,赋予它以相爱的心灵奇异感应的性质,从而创造出这样一个极新异而贴切的比喻。这样联系,带有许多的象征色彩,创造出奇异朦胧之美。另外,李商隐的爱情诗还善于通过运用大量的典故,来增加诗人的迷离特色,令人叹为观止。比如《锦瑟》中的颔联、颈联用了四个典故:第三句用《庄子 .扣物论》中庄生梦蝶的故事,呈现出一种人生的恍惚迷惘;第四句用《华阳同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每到春天便悲啼不止,直至出血的故事,包含了一种苦苦追求而又毫无结果的悲哀;第五句用《博物志》中海中鲛人泣成珠的故事,具有浓厚的感伤意味;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虽不出自何典,也是着意形容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朦胧虚幻美景。这样,四句中四个典故便传出了迷惘、悲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并与开头两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中的“无端”,末尾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惘然”交相映衬,构筑成全诗朦胧、伤感地追忆华年的情绪氛围。五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还表现在善于运用曲折变化的章法和反复萦回的抒情技巧来制造浓厚的伤感气氛。李商隐的诗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深谷中徘徊缠绵不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xx但悲xx改,夜吟应觉月光寒。xx此去无多路,xx为探看。此诗的首联写离别。“相见时难”暗示了这一对恋人爱情经历了许多坎坷波折,而“别亦难”则写出了这一次的分别,分明是后会难期,因此就更加难舍难分。他们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感情的悲哀是感人至深的。“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是感情气氛的渲染和烘托。颔联则写相思。“春蚕到死丝方尽 ”一句,描绘了春蚕满腹情思,生为尽吐,命之随亡。从而大力加强了感情的强度,突出了它的忠贞不渝,借以写出了那种以一生相拼刻骨铭心的爱,那种历经磨难而愈加坚贞的爱情。“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用蜡炬比喻心情的痛苦,其着眼点在取蜡烛受火煎而流泪之意。诗人在这里运用两个字:“灰”与“干”,比喻人在相思的痛苦中已经心灰泪尽,这就将相思煎熬的痛苦推向了极端,达到了绝望的程度。颈联是一种“拟想”,表现出对恋人细致入微的思念。诗人从对面落笔,更婉转地写出了自己思念的深沉,使得全诗呈现出一种动人的缠绵绯恻的韵致。尾联写彼此相隔并不遥远,诗人表示会设想探听她的消息,也许会托人捎去一封信。总之,会冲破千难万险,和她再次相见。总之,这首诗写离别、写相见,如春蚕吐丝、如蜡炬滴泪,借晓镜夜吟再写相思之苦,最后又以通信表示永远相爱。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创造浓郁的伤感气氛。六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还表现在遣词用字上。在诗歌语言风格上,。李商隐更多的继承了李贺的唯美主义特色,而且有意识的摆脱了空空地使用富丽词藻的弊病,使所有词汇形式完美,内涵丰富。如“沧海月明珠有泪”的中“珠泪”,塑造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形象,远望去就如泪光闪烁,同时也借用鲛人滴泪化珠的典故。在空旷微明的情景之中,使珠光如泪还是泪洒成珠,已让人深然不觉,明珠被赋予了哀伤的情愫,借此展现了诗人孤独失落的哀伤形象。又如“珠箔漂灯独自归”中“珠箔”,本是一种用珠串编织而成的帘子,在这里诗人以珠帘喻雨,将这两种意象相融合,为雨中苦苦的凝望创设出优美朦胧的意境。李商隐还赋予一些名词以独特的意味,使他们能更适合于渲染朦胧的意境,如“梦雨”、“灵风”、“飘灯”、“绣芙蓉”、“迷蝴蝶”等。综上所述,李商隐凭他深远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写出了大量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的爱情诗。他的这些爱情诗善于创造朦胧凄迷的意境来表达心情,达到情景浑融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李商隐是写朦胧诗的圣手,他的作品代表了古典诗朦胧美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对整个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现代诗歌创作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吴调公•《李商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2年2月第1版。.汤高才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年12月第1版。.《旧唐书xx传》.陈永正•《李商隐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蒋长栋•《李商隐及晚唐缘情诗派》•《阴山学刊》•1999.1.郑在瀛读《李商隐诗歌集解》说疑•《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3.蓝柯•《也谈李商隐的<无题〉诗》•《河池师专学报》1999。3.•《李商隐无题诗金蟾啮锁”之我见》蓝柯•《阅读与写作》1999。6.张庆福《李商隐的爱情诗与朦胧美”》•《名作欣赏》2000。3.苏涌源•《李商隐的情感世界》•《潍坊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文艳蓉•《试论李商隐爱情诗的历史地位》•《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xx《穿越xx的感伤:李商隐诗歌侧论》•《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